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at Huantiao(GB 30) and Weizhong(BL 40) on serum IgG and IgM in rabbits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被引量:4
1
作者 封迎帅 刘百祥 +3 位作者 林亚平 李俊 阳大为 杨燕萍(译)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SCD 2018年第1期14-20,共7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EA) gait function, and expression levels of serum immunoglobul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LIDH). at Huantiao (GB 30) and Weizhong (BL 40) on thigme...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EA) gait function, and expression levels of serum immunoglobul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LIDH). at Huantiao (GB 30) and Weizhong (BL 40) on thigmesthesia, n G (IgG) and immunoglobulin M (IgM) in rabbits with lumbar Methods: Forty healthy New Zealand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blank control group, a model group, an EA at acupoint group and an EA at non-acupoint group, with 10 rabbits in each group. The LIDH pathological model of rabbit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self-made LIDH model maker. The thigmesthesia and gait function of rabbits were recorded by Siegal method. The serum IgG and IgM expression levels were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Results: EA at Huantiao (GB 30) and Weizhong (BL 40) could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higmesthesia and gait function, and inhibit the expressions of serum IgG and IgM in the LIDH rabbits,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model group and EA at non-acupoint group. Conclusion: EA at Huantiao (GB 30) and Weizhong (BL 40)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LIDH rabbits,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inhibition of the serum IgG and IgM expressions and reduction of the immunoinflammatory factor release. This may be one of the mechanisms of EA at Huantiao (GB 301 and Weizhong[BL 407 in the treatment of LID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Therapy ELECTROACUPUNCTURE point huantiao gb 30 point Weizhong (BL 40) Intervertebral DiscDisplacement Low Back Pain Immunoglobulins RABBITS
原文传递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Deep Acupuncture at Huantiao (GB 30)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Prostatitis 被引量:1
2
作者 Yu Li-zhong Zhang Zhi-hui +2 位作者 Sun Zuo-qian He Tian-you Yan Xing-ke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2013年第3期190-192,共3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deep acupuncture mainly at Huantiao (GB 30)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prostatitis. Methods: Forty-two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prostatitis were treated with deep ac...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deep acupuncture mainly at Huantiao (GB 30)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prostatitis. Methods: Forty-two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prostatitis were treated with deep acupuncture at Huantiao (GB 30) combined with adjunct acupoints on the base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en times treatment was a course, and effects were evaluated after two courses. Results: Among all the 42 cases, 29 cases were cured, 9 cases were improved and 4 cases were invalid,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0.5%. Conclusion: It has good effect of deep acupuncture at Huantiao (GB 30) as major acupoint combined with adjunct acupoints on the base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prostati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Therapy PROSTATITIS point huantiao gb 30
原文传递
三刺法为主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军雄 朱晓毅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5-206,共2页
目的:探寻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有效刺法。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三刺法组(41例)和常规针刺组(41例)。三刺法组穴取环跳、阳陵泉、申脉,环跳、阳陵泉穴采用浅、中、深3层刺法,即浅刺卫,中刺营,深刺谷气来,针后在腰骶及患肢足太阳经、少... 目的:探寻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有效刺法。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三刺法组(41例)和常规针刺组(41例)。三刺法组穴取环跳、阳陵泉、申脉,环跳、阳陵泉穴采用浅、中、深3层刺法,即浅刺卫,中刺营,深刺谷气来,针后在腰骶及患肢足太阳经、少阳经行推拿手法;常规针刺组穴取环跳、居髎、承扶、阳陵泉等进行常规针刺,推拿操作同三刺法组。2组进行临床疗效对照分析。结果:三刺法组治愈率为87.8%,常规针刺组治愈率为63.4%,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刺法为主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状肌损伤综合征/针灸疗法 刺法 环跳
下载PDF
强刺激环跳穴治疗腰突下肢痛 被引量:9
4
作者 许娜 姚嘉 +1 位作者 刘彦麟 孙远征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292-294,共3页
目的观察针灸强刺激环跳穴治疗腰突下肢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各22例。通过比较各组之间数字疼痛评分(NPRS)、腿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治疗前后的差异,判断3组临床疗... 目的观察针灸强刺激环跳穴治疗腰突下肢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各22例。通过比较各组之间数字疼痛评分(NPRS)、腿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治疗前后的差异,判断3组临床疗效。结果 3组之间NPRS、ODI均较疗前显著改善(P <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其他2组(P <0.05);3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77.27%和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灸强刺激环跳穴治疗腰突下肢痛的疗效较其他2组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突下肢痛 针灸 强刺激 环跳穴
下载PDF
针刺麻醉应用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杨路宗 陆黎 朱洪生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第12期850-852,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应用的镇痛效果。方法 60例行PKP患者,随机分成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电针组在电针加局麻麻醉方法下进行手术;对照组仅在局麻下进行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与手术中MAP和HR的变化以及手... 目的观察电针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应用的镇痛效果。方法 60例行PKP患者,随机分成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电针组在电针加局麻麻醉方法下进行手术;对照组仅在局麻下进行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与手术中MAP和HR的变化以及手术前、手术后4 h、手术后24 h的VAS评分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4 hVAS评分均比手术前明显下降(P<0.01);电针组术后4 hVAS评分较对照组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组手术后24 hVAS评分比术后4 h有显著性下降(P<0.05);对照组术后24 hVAS评分较术后4 h无明显下降。电针组术后24 hVAS评分较对照组也有显著性下降(P<0.01)。两组手术中MAP均比手术前升高(P<0.05);电针组手术中和手术前HR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手术中HR比手术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 电针加局部麻醉在PKP的围术期有缓解疼痛,稳定心率,提高手术耐受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针刺麻醉 内关 合谷 夹脊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神经生长导向因子Netrin-1受体DCC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杜旭 王瑞辉 +4 位作者 王鹏利 王宇 张兆星 陈超朝 刘雯雯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5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导向因子Netrin-1受体DCC的影响。方法 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假手术组(20只)、模型对照组(20只)和电针治疗组(20只)。后两组大鼠右坐骨神经横断后即刻端对端缝合。电针治疗组取&q... 目的探讨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导向因子Netrin-1受体DCC的影响。方法 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假手术组(20只)、模型对照组(20只)和电针治疗组(20只)。后两组大鼠右坐骨神经横断后即刻端对端缝合。电针治疗组取"环跳"、"足三里"进行治疗,每天1次,每次15分钟,7天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每疗程结束后应用免疫组化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坐骨神经和相应脊髓段Netrin-1受体DCC的表达变化。结果电针治疗组大鼠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损伤坐骨神经、相应脊髓段DCC在第一疗程后表达均增强,后两疗程后有所降低,但前者始终强于后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两组始终都强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针治疗能增强损伤的坐骨神经和相应脊髓段中Netrin1受体DCC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坐骨神经损伤 神经生长导向因子Netrin-1 受体DCC 痹证 动物实验 环跳 足三里
下载PDF
基于“治痿独取阳明”探讨电针疗法在老年肌少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刘传凤 吴雨潇 +3 位作者 王欣欣 余泽芸 贾华楠 钟文 《河南中医》 2020年第11期1725-1728,共4页
早期痿证,病情多轻浅,治疗上多选用手足阳明经穴进行治疗。痿证日久,伤及脏腑,病势缠绵,故治疗上以"主取阳明"为法,在调护阳明经脉气血的同时,兼顾他经他脏。对于病情复杂,病变范围广、疾病所涉经脉较多的痿证,不仅治疗上重... 早期痿证,病情多轻浅,治疗上多选用手足阳明经穴进行治疗。痿证日久,伤及脏腑,病势缠绵,故治疗上以"主取阳明"为法,在调护阳明经脉气血的同时,兼顾他经他脏。对于病情复杂,病变范围广、疾病所涉经脉较多的痿证,不仅治疗上重点选择阳明经,并酌情选用手足三阴经、手足太阳经、手足少阳经施治,此谓之"多经多穴"法。在选阳明经穴的基础上,同时选用督脉以及八会穴、原穴等有特殊作用的穴位。电针治疗老年肌少症的作用机制有:改善低炎症状态,调节激素水平,影响细胞自噬与凋亡,调节泛素-蛋白酶系统。老年肌少症病因病机复杂,病机关键在于肌肉瘦消无力,筋脉痿弱不用,故取穴总不离阳明经。电针治疗老年肌少症,阳明经足三里穴是治疗中的基础穴位,也是必选穴位,在此基础上加用足少阳经环跳穴、足太阳经承山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痿独取阳明” 老年肌少症 电针疗法 足三里穴 环跳穴 承山穴
下载PDF
针刺对穴“后溪-环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脊神经干组织HMGB1/RAGE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苏嘉琪 胡情 +4 位作者 楼金成 张少巍 苗镡允 翟春涛 吕玉娥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51-1057,共7页
目的 探讨针刺对穴“后溪-环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普通针刺组、对穴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大鼠自体髓核移植法建立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于造模3天后对普... 目的 探讨针刺对穴“后溪-环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普通针刺组、对穴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大鼠自体髓核移植法建立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于造模3天后对普通针刺组大鼠进行针刺干预,选穴“肾俞”“大肠俞”“委中”;对穴组针刺“后溪”“环跳”,毫针刺入1~2 mm,每10 min行针1次,平补平泻,留针30 min。假手术组与模型组于相同时间内每日绑缚30 min,各组均干预14天。分别于造模前1天、造模术后3天、干预14天使用热痛刺激仪检测大鼠缩爪反应所需时间作为痛阈值;治疗结束取双侧第五腰椎节段脊神经干行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核因子κB (NF-κB)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脊神经干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脊神经干组织中HMGB1、RAGE蛋白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脊神经干组织中HMGB1、RAGE mRNA表达。结果 与造模前1天比较,造模术后3天模型组、普通针刺组、对穴组痛阈值均明显降低(P<0.05)。干预14天,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痛阈值明显降低(P<0.05),而普通针刺组、对穴组痛阈值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第五腰椎脊神经髓鞘部分消失形成空洞,出现瓦勒氏变性;普通针刺组神经纤维部分修复;对穴组神经纤维排列较整齐,空泡样改变明显减轻,提示水肿明显减轻。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1β、IL-6、NF-κB水平升高,脊神经干组织HMGB1、RAGE荧光表达增多,HMGB1、RAGE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对穴组HMGB1、RAGE荧光表达均减少,血清IL-1β、IL-6、NF-κB水平和RAGE、HMGB1蛋白及mRNA表达均降低(P<0.05),且与普通针刺组比较,对穴组降低血清IL-6及HMGB1、RAGE mRNA表达方面更明显(P<0.05)。结论 针刺对穴“后溪-环跳”能够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脊神经干组织空泡样变性及全身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神经干组织HMGB1/RAGE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后溪 环跳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炎症因子 痛阈
原文传递
环跳穴进针角度和深度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延祥 严振国 +3 位作者 郭义 庄天戈 邵水金 姜俊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97-900,共4页
目的:形象观察环跳穴的解剖结构和逼真模拟针刺过程,探讨穴位进针的安全性,提高临床针刺疗效。方法:在VOXEL-MAN平台中结合腧穴解剖学知识,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学技术对环跳穴相关肌肉组织进行交互式分割,对神经血管以数学建模的方式进... 目的:形象观察环跳穴的解剖结构和逼真模拟针刺过程,探讨穴位进针的安全性,提高临床针刺疗效。方法:在VOXEL-MAN平台中结合腧穴解剖学知识,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学技术对环跳穴相关肌肉组织进行交互式分割,对神经血管以数学建模的方式进行重建;以运行脚本的方式来获取环跳穴的三维进针动画。结果:完成环跳穴下解剖结构三维可视化,实现环跳穴在可视人体中的定位与表达,逼真模拟环跳穴的三维虚拟针刺过程,获得环跳穴的三维进针动画。结论:有助于立体显示环跳穴的解剖结构和逼真模拟针刺过程,有助于系统地观察到环跳穴周围各组织的空间位置关系,为探讨穴位进针的安全性、提高临床针刺疗效奠定较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研究 环跳 可视化 数字化虚拟人 三维构建
原文传递
深刺“环跳”穴对大鼠损伤坐骨神经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40
10
作者 刘玉丽 李野 +4 位作者 任路 戴丽丽 白增华 白茹 马铁明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3-99,共7页
目的:探讨深刺"环跳"穴触及神经干对大鼠损伤坐骨神经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深刺组与浅刺组,每组12只。钳夹法制成大鼠急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深刺组电针"环跳"穴,深度约为16mm... 目的:探讨深刺"环跳"穴触及神经干对大鼠损伤坐骨神经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深刺组与浅刺组,每组12只。钳夹法制成大鼠急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深刺组电针"环跳"穴,深度约为16mm,以瞬间出现肌肉抽搐、足趾颤动等现象为准;浅刺组电针"环跳"穴,深度约7mm,以刺入肌肉、不触及神经干为适宜深度。每日治疗1次,每次20min,连续治疗14d。检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波幅和潜伏期;应用HE染色法观察坐骨神经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和早期反应基因表达产物Fos蛋白在受损神经处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神经干动作电位波幅降低(P<0.05)而潜伏期正常,神经传导速度减慢(P<0.01);与模型组比较,深刺组波幅明显升高(P<0.05),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加快(P<0.05);浅刺组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低于深刺组(P<0.05)。模型组受损坐骨神经与正常组比较神经纤维排列紊乱,轴突、髓鞘变性,雪旺细胞增多;而深刺组和浅刺组与模型组比较,神经排列紊乱程度减轻,髓鞘仅仅部分脱失,雪旺细胞减少,并且上述病理改善程度深刺组高于浅刺组。模型组受损坐骨神经NGF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深刺组和浅刺组NGF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增强(P<0.05),并且深刺组明显高于浅刺组(P<0.05)。模型组坐骨神经Fos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深刺组和浅刺组Fos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均下降(P<0.05),并且深刺组下降明显高于浅刺组(P<0.05)。结论:在受损神经轴突连续性基础上,深刺"环跳"穴加速损伤神经的病理修复,提高神经干电活动指数。增加修复损伤神经物质NGF蛋白的表达,调节Fos蛋白水平,可能是深刺"环跳"触及神经干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疗效优于浅刺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刺 “环跳”穴 坐骨神经损伤 传导速度神经生长因子 FOS蛋白
原文传递
温针结合电针齐刺环跳穴为主治疗干性坐骨神经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11
作者 霍金 赵冏琪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比较温针结合电针齐刺环跳穴与电针齐刺环跳穴治疗干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干性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温电针齐刺组和电针齐刺组,每组28例。温电针齐刺组采用温电针齐刺环跳穴,电针齐刺组采用电针齐刺环跳穴,均针... 目的:比较温针结合电针齐刺环跳穴与电针齐刺环跳穴治疗干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干性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温电针齐刺组和电针齐刺组,每组28例。温电针齐刺组采用温电针齐刺环跳穴,电针齐刺组采用电针齐刺环跳穴,均针刺委中、阳陵泉、承山,隔日治疗1次,1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第1个疗程后、第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疼痛分级指数(PRI)、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第1个疗程、第2个疗程后PRI、VAS、PPI评分均降低(P<0.01,P<0.05),且第2个疗程后低于第1个疗程后(P<0.01)。温电针齐刺组PRI、VAS、PPI评分降低幅度大于电针齐刺组(P<0.01)。温电针齐刺组总有效率为92.9%(26/28),高于电针齐刺组的78.6%(22/28,P<0.05)。结论:温电针齐刺环跳穴能有效缓解干性坐骨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疗效优于电针齐刺环跳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性坐骨神经痛 温针 电针 齐刺 环跳
原文传递
傍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赵因 王桂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比较傍针刺与常规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傍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30例。傍针刺组采用傍针刺环跳穴,常规针刺组穴取环跳、殷门、委中、阳陵泉等,行常规针刺。观察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及... 目的:比较傍针刺与常规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傍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30例。傍针刺组采用傍针刺环跳穴,常规针刺组穴取环跳、殷门、委中、阳陵泉等,行常规针刺。观察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及结束治疗3个月后随访的数字疼痛评分(NPRS)、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JOA)。结果:两组随访时总有效率均为100.0%(30/30),两组疗效相当;傍针刺组治疗后JOA评价分级总改善率为100.0%(30/30),优于常规针刺组的80.0%(24/30);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时NPRS疼痛评分、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治疗后傍针刺组2项评分较常规针刺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结论:傍针刺环跳穴较常规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近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痛 针刺疗法 环跳
原文传递
电针“环跳”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家兔坐骨神经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杨宗保 吴翔 +4 位作者 谢宇锋 龚安 杨青 王晨光 刘琼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4-219,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环跳"穴对实验性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家兔步态、触觉功能和坐骨神经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电针对LIDP的修复作用。方法:40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环跳组和非穴组。采用LIDP动物病理模型造模器将... 目的:观察电针"环跳"穴对实验性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家兔步态、触觉功能和坐骨神经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电针对LIDP的修复作用。方法:40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环跳组和非穴组。采用LIDP动物病理模型造模器将家兔腰6、7的椎间盘组织推出到后纵韧带右前方建立模型。环跳组和非穴组予电针治疗,每次20min,每日1次,共7d。神经功能评分法检测家兔治疗前后步态、触觉功能的变化,透射电镜检测坐骨神经超微结构。结果:造模后家兔步态、触觉功能减弱;环跳组的步态、触觉功能治疗前后积分值的差值显著高于正常组、模型组、非穴组(P<0.01)。模型组坐骨神经纤维广泛洋葱状变性,雪旺氏细胞坏死、水肿;环跳组神经纤维大多数趋于正常,雪旺氏细胞丰富;非(组)旺氏细胞线粒体广泛水肿、空泡化。结论:电针"环跳"穴对实验性LIDP的损伤具有很好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环跳穴 腰椎间盘突出症 步态 触觉功能 超微结构
原文传递
蔡圣朝主任医师临证环跳穴应用经验 被引量:3
14
作者 贺成功 龙红慧 朱才丰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15-18,共4页
从环跳穴的取穴方法、主治病症及得气手法与候气等方面对蔡圣朝主任医师应用环跳穴治疗疾病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附其采用环跳穴治疗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急性淋巴管炎、性功能障碍的4则典型病案。
关键词 环跳穴 临床应用 专家经验 蔡圣朝
原文传递
电针“环跳”穴不同组织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JNK、c-jun磷酸化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6
15
作者 刘宪彤 陶星 +4 位作者 马铁明 马贤德 闫泓池 田琳 刘泮泮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3-377,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环跳"穴不同组织(神经干与肌肉层)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L4-L5脊髓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与c-jun磷酸化表达的影响,探讨"环跳"穴深刺或浅刺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清洁级SD大鼠按...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环跳"穴不同组织(神经干与肌肉层)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L4-L5脊髓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与c-jun磷酸化表达的影响,探讨"环跳"穴深刺或浅刺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清洁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环跳浅刺组、环跳深刺组,每组12只。采用横断法复制大鼠坐骨神经横断模型。电针"环跳"穴治疗,深刺组针刺触及神经干,以大鼠下肢出现瞬间抽动为度;浅刺组针刺非神经干肌肉层,以穴区肌肉出现轻微颤动为宜。每次治疗时间为2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10d。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L4-L5脊髓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L4-L5脊髓磷酸化JNK(p-JNK)和磷酸化c-jun(p-c-jun)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脊髓神经元胞体出现肿胀、变性凋亡,经电针治疗后,神经元细胞凋亡数量减少,环跳深刺组L4-L5脊髓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浅刺组。模型组L4-L5脊髓p-JNK和p-c-jun表达升高,经电针治疗后,二者表达水平均降低(均P<0.01),且环跳深刺组p-JNK和p-c-jun表达下降程度明显高于环跳浅刺组(P<0.01)。结论:针刺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病理形态学变化有明显改善作用,电针刺激"环跳"穴不同组织可以不同程度下调坐骨神经损伤大鼠L4-L5脊髓p-JNK和p-c-jun表达水平,抑制JNK信号转导通路激活,保护神经元细胞,这可能是环跳穴深刺触及神经干疗效优于浅刺非神经干肌肉层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深刺 “环跳”穴 C-JUN氨基末端激酶 C-JUN
原文传递
“环跳穴针感”的研究及思考 被引量:5
16
作者 白洁净 韩君英 +4 位作者 朱丹 张晓庆 徐修竹 武九龙 张建斌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3-256,共4页
以环跳穴为切入点,就各医家在进行针刺中产生不同针感所进行的操作方式作一梳理,以全新的视角分析针刺穴位后针感的类型、传导方向及影响针感的各种因素。认为应从腧穴定位、患者体位、操作方法和针感的类型、传导路线及持续时间等方面... 以环跳穴为切入点,就各医家在进行针刺中产生不同针感所进行的操作方式作一梳理,以全新的视角分析针刺穴位后针感的类型、传导方向及影响针感的各种因素。认为应从腧穴定位、患者体位、操作方法和针感的类型、传导路线及持续时间等方面加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跳 针感 操作方法
原文传递
深刺“环跳”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抗凋亡机制 被引量:27
17
作者 闫泓池 马铁明 +1 位作者 陶星 马贤德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11-717,共7页
目的: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深刺"环跳"对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深刺组、浅刺组,每组12只。采用硅胶管挤压法复制大鼠坐骨神经慢性损伤模型。两个针刺组在高频小动物超声仪引导下针刺... 目的: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深刺"环跳"对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深刺组、浅刺组,每组12只。采用硅胶管挤压法复制大鼠坐骨神经慢性损伤模型。两个针刺组在高频小动物超声仪引导下针刺"环跳"穴,深刺组在高频超声引导下观察针尖触及神经干引发的神经冲动,浅刺组针尖刺入肌肉层下约3~5mm,未触及神经干,不引发神经冲动,两组均连接电针仪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14d。检测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坐骨神经病理形态的改变,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L 4—L 5背根神经节中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PI 3K)、蛋白激酶B(AKT)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SFI、MNCV均低于空白组(P<0.01,P<0.05),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数以及L 4—L 5背根神经节中PI 3K、AKT的表达高于空白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深刺组及浅刺组SFI、MNCV明显升高(P<0.01,P<0.05),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数明显降低(P<0.05),L 4—L 5背根神经节中PI 3K、AKT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深刺组各项指标的变化较浅刺组更显著(P<0.01,P<0.05)。结论:深刺"环跳"穴可以通过激活PI 3K-AKT信号通路,抑制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凋亡,促进神经损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深刺 环跳穴 细胞凋亡 PI 3K-AKT
原文传递
艾灸对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大鼠坐骨神经干及脊髓腹角GAP-43表达的影响及其神经修复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萌萌 张利达 +3 位作者 杨坤 罗星子 屠建锋 蔡圣朝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3-188,共6页
目的:观察艾灸"环跳"穴对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大鼠坐骨神经干和脊髓腹角(L_(4)~L_(6))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改善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 目的:观察艾灸"环跳"穴对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大鼠坐骨神经干和脊髓腹角(L_(4)~L_(6))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改善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艾灸组,每组12只。模型组和艾灸组大鼠采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术建立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大鼠模型。实验第8天,艾灸组大鼠于患侧"环跳"穴行温和灸5~10 min,每日1次,连续14 d。分别于实验第1、7、14、21天测定各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实验第21天,HE染色法观察大鼠脊髓腹角和坐骨神经干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脊髓和坐骨神经干GAP-43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实验第7、14、21天SFI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实验第7、14、21天SFI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实验第14、21天SFI升高(P<0.01)。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脊髓腹角内神经元细胞排列整齐,尼氏体分布均匀,坐骨神经轴突髓鞘结构清晰可见;模型组大鼠脊髓腹角内可见神经元细胞变形和破溃,尼氏体数量少,坐骨神经轴突脱髓鞘改变;艾灸组大鼠脊髓腹角内可见神经元细胞排列较规则,尼氏体增多,坐骨神经轴突部分脱髓鞘改变。与正常组比较,假手术组大鼠坐骨神经干GAP-43 mRNA和蛋白表达、脊髓腹角GAP-43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腹角和坐骨神经干GAP-43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脊髓腹角和坐骨神经干中GAP-43 mRNA和GAP-43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艾灸"环跳"穴可改善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大鼠坐骨神经功能,可能与上调脊髓腹角和坐骨神经干GAP-43表达,增强坐骨神经的自我修复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 艾灸 环跳 神经修复 生长相关蛋白-43
原文传递
针刺环跳和委中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L4-L5脊神经节雪旺细胞、NCAM及CNT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何青璇 赵硕 +1 位作者 陈怡然 马铁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947-4950,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环跳和委中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L4-L5脊神经节中雪旺细胞、神经细胞黏附因子(NCAM)、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环跳组、委中组,每组20只。采用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两... 目的:观察针刺环跳和委中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L4-L5脊神经节中雪旺细胞、神经细胞黏附因子(NCAM)、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环跳组、委中组,每组20只。采用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两治疗组于造模后第8天予电针治疗。检测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HE染色、神经透射电镜观察L4-L5节段脊神经节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4-L5节段脊神经节中雪旺细胞、NCAM、CNTF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造模后各组SFI显著下降(P<0.05);HE染色显示神经纤维排列紊乱,雪旺细胞增多、肿胀,轴突、髓鞘崩解;雪旺细胞、NCAM、CNTF蛋白阳性表达减少(P<0.05);经电针治疗后,与模型组和委中组比较,环跳组SFI数值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环跳组、委中组神经纤维数量增多,排列紊乱程度减轻,雪旺细胞减少,并且上述病理改善程度环跳组优于委中组;与模型组比较,环跳组和委中组中雪旺细胞、NCAM、CNTF蛋白阳性表达显著增加(P<0.05),且环跳组雪旺细胞、NCAM、CNTF蛋白阳性表达比委中组增加(P<0.05)。结论:电针穴位干预可以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增加雪旺细胞、NCAM、CNTF蛋白的分泌有关,并且电针环跳穴位优于委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坐骨神经损伤 环跳 委中 雪旺细胞 神经细胞黏附因子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机制
原文传递
温针环跳穴加拔罐治疗顽固性腓肠肌痉挛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秦玉革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33-535,共3页
目的:探寻治疗顽固性慢性腓肠肌痉挛的较佳方法。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采用温针环跳穴加拔罐的综合治疗方法,观察组要求一定要从环跳穴刺中坐骨神经;对照组则浅刺环跳并刻意不刺中坐骨神经。观... 目的:探寻治疗顽固性慢性腓肠肌痉挛的较佳方法。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采用温针环跳穴加拔罐的综合治疗方法,观察组要求一定要从环跳穴刺中坐骨神经;对照组则浅刺环跳并刻意不刺中坐骨神经。观察两组治疗结束后6个月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8.0%,优于对照组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环跳刺中坐骨神经加拔罐是治疗顽固性腓肠肌痉挛的有效方法,其疗效优于针刺环跳穴但不刺中坐骨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疗法 环跳 拔罐 肌痉挛 坐骨神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