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Role of Consultative Democracy in a Constitutional System and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1
作者 马一德 Chen Si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5年第4期5-23,共19页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should be advanced under a systems framework. The systems framework on which the Chinese rule of law relies is shaped by the socialist democratic system. Socialist consultative democracy, whic...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should be advanced under a systems framework. The systems framework on which the Chinese rule of law relies is shaped by the socialist democratic system. Socialist consultative democracy, which responds to the core themes of the determinant of socialism, Party leadership, the democratic tradition of New China and native resources for constructing the rule of law, is an important resource for constructing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In a constitutional system of"ruling Party--political power--the people" that takes the sovereignty of the people as the logic of its starting point, consultative democracy plays the role of functional coupling. Popular sovereignty gains political legitimacy on the basis of multi- party cooperation and political consultation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PC, thus translating the will of the ruling Party into the will of the state. Consultative democracy constitutes an essential process in national decision-making, affording a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herent logical sequence of "ruling Party--Consultative Conference--People's Congress." The democratic supervision exercised by the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is an extension of political consultation; from it unfolds the systems framework of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ultative democracy constitutional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system
原文传递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存疑——关于“五四宪法”历史地位的反思 被引量:4
2
作者 钱锦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9-57,共9页
当下对于"五四宪法"历史地位的定位和描述混淆不清。通过对"五四宪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文本的比较分析,研究"五四宪法"的性质及其历史地位,认为"五四宪法"的制定和颁布不... 当下对于"五四宪法"历史地位的定位和描述混淆不清。通过对"五四宪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文本的比较分析,研究"五四宪法"的性质及其历史地位,认为"五四宪法"的制定和颁布不是制宪而是修宪,其历史地位不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而应当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宪法” 《共同纲领》 制宪 修宪 社会主义
下载PDF
中国宪法传统中的里程碑——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
3
作者 杨蓉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494-500,共7页
诸多事件的组合以及各种历史片段所形成的力量的斗争与力量的消长,最终促成了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通过对此会议前后所绽出的各历史片段所形成的诸多力量的分析,说明何种力量才是当时国家发展最需要的力量,为什么这一力量所支持... 诸多事件的组合以及各种历史片段所形成的力量的斗争与力量的消长,最终促成了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通过对此会议前后所绽出的各历史片段所形成的诸多力量的分析,说明何种力量才是当时国家发展最需要的力量,为什么这一力量所支持的建国模式以及在实践中形成的法律系统与法律传统会继续发展与延续。同时据此指出,面对今天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什么才是最合适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政治协商会议 法律传统 新民主主义 三民主义 资本主义
下载PDF
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的逻辑结构与规范意涵 被引量:1
4
作者 崇文瑞 《南海法学》 2021年第1期23-36,共14页
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既可被理解为完成国家任务的条件,也可被理解为强化国民同质性、扩展执政党领导权、稳固政治统一体的政策性或制度性规范。序言第十自然段第一句为后续三句提供目的,后续三句在统战对象的种类上递减。“爱国统一战线... 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既可被理解为完成国家任务的条件,也可被理解为强化国民同质性、扩展执政党领导权、稳固政治统一体的政策性或制度性规范。序言第十自然段第一句为后续三句提供目的,后续三句在统战对象的种类上递减。“爱国统一战线”之句为理解人民政协和政党关系制度提供基本的理念背景,并与宪法序言第八自然段构成内容上的对应关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的主要实现形式,其政治协商职能决定了其政治机构的属性,序言不评价其政治过程和政治行为,但保障人民政协的存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之句是中国的政党关系制度,本句与序言第七自然段、正文党的领导条款组合才构成中国政党制度的完整论述与宪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 爱国统一战线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下载PDF
宪政视野中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 被引量:1
5
作者 朱世海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84,共5页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以公权力为主要内容,其性质从学理上说是权利监督,这种社会性权利正逐步实现制度化,在党的文件、政协的规章制度中也已经得以体现。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最高组织形式是"两会"。"两会"早已成为宪法惯...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以公权力为主要内容,其性质从学理上说是权利监督,这种社会性权利正逐步实现制度化,在党的文件、政协的规章制度中也已经得以体现。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最高组织形式是"两会"。"两会"早已成为宪法惯例,成为现实政治运作的经常性行为模式,但还没有实现制度化,还需要一系列运行机制来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 人民政协 民主监督 权利监督
原文传递
“政协宪草”及其版本研究
6
作者 尹涛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0-148,共9页
关于"政协宪草",台湾学者承认它的存在,认为其是1946年宪法的蓝本,而大陆学者对此并不认同,甚至认为所谓"政协宪草"是不存在的。考诸史实可知,"政协宪草"是1946年2月至4月期间,由国民党、中共、民主同盟... 关于"政协宪草",台湾学者承认它的存在,认为其是1946年宪法的蓝本,而大陆学者对此并不认同,甚至认为所谓"政协宪草"是不存在的。考诸史实可知,"政协宪草"是1946年2月至4月期间,由国民党、中共、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方面的代表组成宪草审议委员会,修订《五五宪草》过程中,形成的一份讨论记录稿。由于"政协宪草"只是一份记录稿,因此当初中共和民盟不承认它具有宪法草案的性质。但是,1946年底国民党召开制宪国民大会时,又以"政协宪草"为底案制定了《中华民国宪法》。1946年以来,当年宪审会的参加者先后公布过几个不同版本的"政协宪草",但学界的研究只注意到其中一个,实际上还有三个。这些版本内容具有一致性,和1946年宪法的精神也基本一致,但价值不同。应特别重视其中的"《再生》版"和"陈启天版",因为它们才是迄今为止"政协宪草"最恰当的版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协宪草 中华民国宪法 版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