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ep-sea Pollen Record during 3.0-2.0 Ma B.P. from ODP Site 1143 and Its Response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s 被引量:1
1
作者 袁金红 罗运利 +1 位作者 徐兆良 孙湘君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CAS 2006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了探索和揭示2.5MaBP前后东亚季风演变历史及植被演替对气候演化的响应,对南海南部大洋钻探ODP1143站(9°22'N、113°17'E)深海柱状样的上部135~95m(3.0~2.0MaBP)共146个孢粉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时间分辨率为7ka/样... 为了探索和揭示2.5MaBP前后东亚季风演变历史及植被演替对气候演化的响应,对南海南部大洋钻探ODP1143站(9°22'N、113°17'E)深海柱状样的上部135~95m(3.0~2.0MaBP)共146个孢粉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时间分辨率为7ka/样,孢粉谱显示沉积率变化显著,以2.6MaBP为界可明显分为两个阶段,与前一阶段3.0~2.6MaBP相比,2.6~2.0MaBP时段各类型花粉及孢子沉积率均有显著提高。该结果表明2.6MaBP南海海平面有显著下降,可与北半球冰盖形成、东亚季风增强相对应。2.6MaBP以后,各类型孢粉沉积率高低变化揭示南海海平面有多次上升和下降,代表了多次冰期-间冰期旋回。该结果与深海氧同位素分期相对应。频谱分析表明3.0~2.0MaBP存在0.1Ma(偏心率)和46.9ka(斜率)的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沉积率 3.0~2.0 MaBP ODP1143站 南海南部 气候变化
下载PDF
中国近25年花粉通量研究进展
2
作者 薛美玲 郝秀东 +2 位作者 欧阳绪红 李立学 劳月英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71-177,共7页
现代花粉研究是研究古植被、古气候的重要环节,而空气花粉是现代花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空气花粉研究中致敏花粉是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但是对于花粉通量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花粉通量是花粉散布和沉积后的结果,可以利用花粉通量研... 现代花粉研究是研究古植被、古气候的重要环节,而空气花粉是现代花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空气花粉研究中致敏花粉是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但是对于花粉通量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花粉通量是花粉散布和沉积后的结果,可以利用花粉通量研究花粉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对不同高度的花粉分布特征的研究,进而可对花粉传播过程与机理进行研究。当前,国内花粉通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基于前人研究成果,从研究区、花粉通量研究进展、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和讨论,并对花粉通量的研究进行展望,为未来的空气花粉通量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⑴花粉通量研究较少,可能与其研究成本高、研究周期长相关;⑵花粉通量研究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而南方地区未见报道,这与研究团队一般就近选区有关;⑶花粉组合特征与其研究区气候特征相关,东北地区乔木植物花粉比重大,西北地区草本、灌木比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花粉 花粉通量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国北方草原区捕捉器样品与表土样品花粉组合及其与植被和气候的关系 被引量:28
3
作者 许清海 田芳 +1 位作者 李月丛 阳小兰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90,共10页
中国北方草原区捕捉器样品与表土样品中的花粉组合对比研究表明,两种取样方法获得的花粉组合相似性较好,乔木花粉含量多低于10%,灌木花粉含量多低于5%,草本花粉含量多高于75%;共有的花粉种类占总花粉种类数的74.3%;蒿属和藜科是花粉组... 中国北方草原区捕捉器样品与表土样品中的花粉组合对比研究表明,两种取样方法获得的花粉组合相似性较好,乔木花粉含量多低于10%,灌木花粉含量多低于5%,草本花粉含量多高于75%;共有的花粉种类占总花粉种类数的74.3%;蒿属和藜科是花粉组合的最主要成分;荒漠草原区常见麻黄和白刺花粉,典型草原区多为狼毒和莎草科花粉。花粉组合与气候关系的DCCA(降趋典型对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花粉组合与最冷月温度的相关性最显著,其次为年降水量。捕捉器样品与表土样品中的花粉组成也存在一定差异,表现为前者较后者出现更多的花粉类型,前者的蒿属、藜科花粉含量低于70%,后者的则高于70%。荒漠草原区花粉通量低于典型草原区,反映典型草原区植被较荒漠草原区发育,花粉产量高于荒漠草原区。典型草原区表土花粉浓度也明显高于荒漠草原区(高一数量级),除典型草原区植被发育、花粉产量高的原因外,荒漠草原区不利于花粉保存,也是造成花粉浓度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花粉组合判别分析表明,捕捉器样品和表土样品均能较好地区分出荒漠草原与典型草原,但捕捉器样品交叉检验结果好于表土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 草原区 表土花粉 捕捉器花粉 花粉通量 判别分析 DCCA
下载PDF
阴山山脉东段花粉通量及其与表土花粉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曹现勇 田芳 +5 位作者 许清海 李月丛 张振卿 贾红娟 张丽艳 王学丽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1-419,共9页
阴山山脉东段蛮汉山和大青山山顶草甸、桦木林、虎榛子灌丛、人工油松林及杂草草原5个植被类型花粉通量与表土花粉对比研究发现,不同植被类型及同一植被类型不同样点花粉通量和花粉浓度差异明显,捕捉器样品花粉源区面积小于表土样品,能... 阴山山脉东段蛮汉山和大青山山顶草甸、桦木林、虎榛子灌丛、人工油松林及杂草草原5个植被类型花粉通量与表土花粉对比研究发现,不同植被类型及同一植被类型不同样点花粉通量和花粉浓度差异明显,捕捉器样品花粉源区面积小于表土样品,能较好地反映样品点周围植被组成,但受虫媒植物和局地植物花粉影响,与表土样品花粉组合差异明显;表土样品中松属、桦属、蒿属及藜科花粉含量多高于捕捉器样品,表明这些花粉不仅易于传播,而且在表土中具有较强的保存能力;禾本科花粉具低代表性,花粉保存能力较低。地层花粉分析中应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通量 表土花粉 蛮汉山 大青山 阴山山脉东段
下载PDF
贺兰山表土花粉与花粉通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丽艳 许清海 +5 位作者 李月从 阳小兰 贾红娟 张振卿 曹现勇 王学丽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2-106,共5页
贺兰山西坡4个植被类型(荒漠草原、榆树疏林、青海云杉林、高山灌丛草甸)的18个表土样品和12个捕捉器样品花粉组合与周围植被对比研究表明,表土和捕捉器样品花粉组合能较好地代表当地的植被类型,但荒漠草原带、榆树疏林带和高山灌丛草... 贺兰山西坡4个植被类型(荒漠草原、榆树疏林、青海云杉林、高山灌丛草甸)的18个表土样品和12个捕捉器样品花粉组合与周围植被对比研究表明,表土和捕捉器样品花粉组合能较好地代表当地的植被类型,但荒漠草原带、榆树疏林带和高山灌丛草甸带捕捉器样品花粉组合表现植物建群种比表土样品好,青海云杉林植被带表土样品花粉组合表现植物建群种比捕捉器样品好。松属、蒿属和藜科花粉表土样品花粉组合百分比高于捕捉器样品,表明这4种花粉类型易于在表土环境保存,蔷薇科、豆科和杨属捕捉器样品花粉组合百分比高于表土样品,表明这3种花粉类型不易在表土环境保存。捕捉器样品花粉组合反映植物多样性比表土样品好,绣线菊、百合科、毛茛科和石竹科花粉在捕捉器样品花粉组合出现,而在表土样品花粉组合均未发现。捕捉器样品花粉组合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植被带花粉组合差异明显,而表土样品花粉组合聚类分析只可区分荒漠草原植被和高山灌丛草甸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表土花粉 花粉通量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白洋淀湖泊表层花粉通量特征及来源途径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田芳 许清海 +1 位作者 李月从 曹现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55-961,共7页
白洋淀湖面捕捉器样品、湖底捕捉器样品和湖泊表层沉积物样品花粉组合及花粉通量均能较好地反映地方和区域植被特征。湖面捕捉器花粉通量明显低于湖底捕捉器,通过对比湖面、湖底捕捉器花粉通量,发现白洋淀湖泊有91%以上的花粉由地表径... 白洋淀湖面捕捉器样品、湖底捕捉器样品和湖泊表层沉积物样品花粉组合及花粉通量均能较好地反映地方和区域植被特征。湖面捕捉器花粉通量明显低于湖底捕捉器,通过对比湖面、湖底捕捉器花粉通量,发现白洋淀湖泊有91%以上的花粉由地表径流携带而来。判别分析结果表明:湖水和空气在花粉传播和沉积过程中均存在对花粉的搅匀和混合作用,样品类型间花粉组合差异大于样点间差异,花粉来源途径的不同对湖泊花粉组合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湖泊花粉 花粉通量 花粉来源途径
下载PDF
长白山针阔叶混交林带花粉通量及垂直散布年际对比 被引量:5
7
作者 张丽艳 许清海 +3 位作者 李月丛 王学丽 曹现勇 田芳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2-227,共6页
长白山针阔叶混交林一号样地2005和2006年气象塔不同高度捕捉器样品花粉分析对比表明:连续两年花粉组成都是以乔木花粉为主,但存在差异,06年乔木花粉百分比较高,灌木、草本较低,同时06年花粉通量也较高,可能与05年花期降水较多,温度较低... 长白山针阔叶混交林一号样地2005和2006年气象塔不同高度捕捉器样品花粉分析对比表明:连续两年花粉组成都是以乔木花粉为主,但存在差异,06年乔木花粉百分比较高,灌木、草本较低,同时06年花粉通量也较高,可能与05年花期降水较多,温度较低,花粉产量低有关。连续两年花粉通量在垂直高度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特别是主要乔木花粉类型(白蜡属、桦、栎、松属花粉)。这一结果有助于更好理解表土花粉对植被的指示性,森林表土样品中的草本、低矮灌木花粉类型,应主要来自样品点附近的植物;样品中的乔木、较高灌丛花粉类型,可能来自样品点附近或更大范围植物;区域性植物对花粉组合也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组合 花粉通量 针阔叶混交林 垂直散布 年际对比 长白山
下载PDF
长白山针阔叶混交林花粉通量及垂直散布特征年际变化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建勇 许清海 +3 位作者 曹现勇 庞瑞沼 丁伟 林凤友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1-179,共9页
长白山针阔叶混交林2008年和2009年不同高度花粉通量和花粉垂直散布特征研究表明:花粉组合以乔木植物花粉为主,百分比多大于83%,对植被指示性良好;2009年乔木植物花粉通量较2008年低,可能与2009年乔木植物花期气温低,降水量较多,花粉产... 长白山针阔叶混交林2008年和2009年不同高度花粉通量和花粉垂直散布特征研究表明:花粉组合以乔木植物花粉为主,百分比多大于83%,对植被指示性良好;2009年乔木植物花粉通量较2008年低,可能与2009年乔木植物花期气温低,降水量较多,花粉产量低,风速较小,不利于花粉传播和散布等因素有关;两年花粉通量垂直高度上的变化趋势有相似性,0~22m花粉通量呈增高趋势,分别在16m和22m处出现花粉通量最大值,22m以上花粉通量呈降低趋势;2008年和2009年不同高度花粉组合和花粉通量变化特点与2005年、2006年均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花粉通量 花粉组合 针阔叶混交林 垂直散布 年际对比
下载PDF
长白山针叶混交林的现代花粉雨 被引量:27
9
作者 孙湘君 吴玉书 《Acta Botanica Sinica》 1988年第5期549-557,共9页
自1985年夏至1986年夏,笔者用漏斗作为花粉收集器,收集长白山红松暗针叶林的现代花粉雨,用体积及外加花粉两种方法计算出花粉沉积率。将植物与其所产生的花粉作数量比较,得到各类乔木花粉的代表性。并讨论在同一植被带内用花粉收集器所... 自1985年夏至1986年夏,笔者用漏斗作为花粉收集器,收集长白山红松暗针叶林的现代花粉雨,用体积及外加花粉两种方法计算出花粉沉积率。将植物与其所产生的花粉作数量比较,得到各类乔木花粉的代表性。并讨论在同一植被带内用花粉收集器所得与从表土中分析所得两者的花粉谱间的异同及其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针叶混交林 现代花粉雨 古环境 花粉收集器 花粉沉积率 花粉谱 第四纪孢粉学 古植被
全文增补中
太白山北坡花粉通量与表土花粉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李月丛 许清海 +3 位作者 曹现勇 阳小兰 李宜垠 周力平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36-546,共11页
太白山北坡各森林植被带乔木花粉百分比多高于45%,与植被组成类似。高山草甸带捕捉器样品乔木花粉百分比低于15%,与植被组成一致,但表土花粉组合中乔木花粉百分比高于50%,外来花粉数量较多,进行高山带古环境研究应予注意。太白红杉林花... 太白山北坡各森林植被带乔木花粉百分比多高于45%,与植被组成类似。高山草甸带捕捉器样品乔木花粉百分比低于15%,与植被组成一致,但表土花粉组合中乔木花粉百分比高于50%,外来花粉数量较多,进行高山带古环境研究应予注意。太白红杉林花粉通量最低,高山灌丛草甸最高。落叶栎林带表土花粉浓度最低,红桦林带最高。表土中松、冷杉属花粉百分比远高于花粉捕捉器,表明其在表土中有较好的保存能力。落叶松属和杜鹃花科花粉在表土及捕捉器中百分比均较低,表明对植被指示性良好。栎属与桦属花粉通量类似,但桦属花粉浓度大于栎属,表明栎属较桦属易于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山 花粉捕捉器 花粉通量 花粉组合 表土花粉 花粉浓度
下载PDF
中国北方森林群落现代花粉与植被和气候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月丛 许清海 +3 位作者 张丽艳 王学丽 曹现勇 阳小兰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9年第6期643-659,共17页
53 pollen traps and surfac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order to det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llen assemblag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vegetation and climate in 16 forest communities located in 10 mountains in n... 53 pollen traps and surfac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order to det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llen assemblag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vegetation and climate in 16 forest communities located in 10 mountains in norther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72% of the pollen taxa (80 taxa) are the same between the traps and the surface samples. The dominant taxa in the plant communitie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main pollen taxa in the pollen assemblages at the same sites. In Pinus plant communities, both Pinus pollen influx and concentration are higher, indicating the high pollen productivity and good pollen preservation ability of Pinus. In Picea and Abies plant communities, Picea and Abies have lower pollen influxes but higher concentrations, suggesting their low pollen productivities but better pollen preservation abilities. In Betula and Quercus plant communities, Betula and Quercus have higher pollen influxes but lower concentrations, revealing their high pollen productivities but poor pollen preservation abilities. The study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pollen and vegetation with discriminant analysis shows that pollen assemblages from both trap and surface samples can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communities and distinguish different ecological areas, but surface samples can reflect the dominant components of communities much better than the traps. The study on correlations between pollen assemblages and climate with DCCA reveals that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exist between pollen assemblages and mean temperature of the coldest month (r = 0.84 for trap samples, r = 0.72 for surface samples), and then annual mean precipitation (r = 0.73 for trap samples, r = 0.71 for surface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 花粉组合 气候 植被 社区 森林
下载PDF
Influence of plant coverage an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on pollen productivities:evidence from northern China
12
作者 Kaixiu Zhang Wen Qin +6 位作者 Fang Tian Xianyong Cao Yuecong Li Jule Xiao Wei Ding Ulrike Herzschuh Qinghai Xu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4期789-802,共14页
Pollen productivity is a critical parameter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pollen-vegetation relationships,and in the quantitative reconstructions of past vegetation from fossil pollen records.One-year monitoring records we... Pollen productivity is a critical parameter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pollen-vegetation relationships,and in the quantitative reconstructions of past vegetation from fossil pollen records.One-year monitoring records were collected for 143 pollen traps in various parts of northern China,together with modern vegetation data.Absolute Pollen Productivity Estimates(APPE)were calculated for 11 taxa using the ratio of pollen influx to plant coverage at each applicable sampling site,in which the plants of the target taxon were present.Relative Pollen Productivity Estimates(RPPE)were calculated for the 11 taxa(taking Poaceae as the reference taxon)at those sites in which each taxon occurred together with Poaceae.Artemisia and Chenopodiaceae were found to have the highest RPPEs and the largest RPPEs ranges,while Pinus and Quercus also had higher RPPEs than Poaceae;Abies,Betula,Larix,Picea and Cyperaceae had relatively low RPPEs.Variations in RPPE between different areas may be explained by variations in climatic conditions,plant coverage and land use practices which might influence plant growing situation.Marked effect that variations in pollen productivity can have on vegetation reconstructions was demonstrated by applying these distinct RPPEs to reconstructions of Holocene vegetation in the Lake Daihai area(northern China),such as a large range of RPPE produces a large range of plant coverage.Variations in RPPEs within a single taxon,related to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climatic conditions,therefore need to be considered in future vegetation reconstru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len influx pollen productivity vegetation reconstruction REVEALS model northern China
原文传递
核桃散粉期花粉通量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明明 陈虹 +3 位作者 潘存德 杨丽 方淼 尚刘群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77-80,共4页
以单株核桃为研究对象,通过花粉收集的方法分析了核桃雄花散粉期,花粉通量与散粉时间、传播距离、飘浮高度和气象因子的关系,以了解新疆南疆盆地核桃雄花散粉期花粉飞散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疆南疆盆地核桃雄花散粉持续时... 以单株核桃为研究对象,通过花粉收集的方法分析了核桃雄花散粉期,花粉通量与散粉时间、传播距离、飘浮高度和气象因子的关系,以了解新疆南疆盆地核桃雄花散粉期花粉飞散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疆南疆盆地核桃雄花散粉持续时间约为1周,一日内12:00—14:00花粉通量最大;水平方向上花粉通量受风向影响,且随传播距离的增大逐渐减小;垂直方向上随高度的增加花粉通量逐渐减小;花粉通量与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风速呈显著正相关(P<0.05)。花粉通量大小主要受气温和风向、风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花粉通量 时空格局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南京低山丘陵区表土及捕捉器花粉谱的差异探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方伊曼 马春梅 孙文峰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7-160,共14页
选取南京丘陵地区29处样点,分别搜集表土及捕捉器样品,开展两种采样方式下孢粉组合与植被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南京低山丘陵地区花粉类型以松属、栎属、枫杨属、榆属、蔷薇科、菊科、禾本科为主,表土花粉组合较好地反映了现代植被特征。... 选取南京丘陵地区29处样点,分别搜集表土及捕捉器样品,开展两种采样方式下孢粉组合与植被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南京低山丘陵地区花粉类型以松属、栎属、枫杨属、榆属、蔷薇科、菊科、禾本科为主,表土花粉组合较好地反映了现代植被特征。主成分分析可以大致区分人工草坪区、农田区以及森林区的样品。农田区表土花粉浓度最低,每克仅为4 964粒,农田的翻耕以及微生物环境是造成其花粉浓度低的重要原因;森林区花粉浓度(每克29 176粒)及花粉通量(49 358粒/平方厘米/年)均很高。人类活动的增强可能会造成孢粉浓度的下降。在探究本地区历史时期人类活动时,可运用孢粉浓度以及与农作物相关的孢粉类型的变化来分析。所有捕捉器样品的乔木花粉百分比均低于其对应的表土样品,其中以松属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土花粉 捕捉器花粉 花粉通量 主成分分析 南京丘陵地区 江苏省
原文传递
山西浑源地区空气花粉组合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俊婷 吕素青 +2 位作者 李泽涛 李月丛 葛亚汶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2-552,共11页
摘要选取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地区的山西省浑源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2007~2009年空气花粉数据,研究和描示夺。e化粉组合特征、通镀及子之川的火系。化粉绀合特征显爪浑源地区2007~2009年化粉组合慕本一致,以草本植物花粉占绝对优势... 摘要选取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地区的山西省浑源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2007~2009年空气花粉数据,研究和描示夺。e化粉组合特征、通镀及子之川的火系。化粉绀合特征显爪浑源地区2007~2009年化粉组合慕本一致,以草本植物花粉占绝对优势(80.9%),显示啦原植被的特点。不H季1,和年份花粉通母的对比显示,2007~2008年度春季木本植物和蒿属、黎科等花粉的通量离于2008~2009年度,而其他季节均明显低于2008~2009年度,尤以蒿属花粉最为明显;两年花粉通繁的峰值,出现时间基本一致,但2008~2009年间秋冬季冉草奉花粉通量明显较上年高。花粉通帚与常弛气候闪子RDA分析硅示:该研究区主要花粉类酗通量主要受平均风速、最大风速拧制,其次为相对湿度、温度和降水,风向时其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木本植物化粉通节主要受平均风速影响;草本植物则受风向影响较大,北-西北风有利于草本植物,特别是蒿属、藜科、菊科、禾本科等花粉数母的增加。各季节化粉通帚与气候因子的RDA分析显示,春季化粉通毓受温度的影响最显著;夏季受最大风速风向及最大风速的影响最大;秋、冬季受风速影响最为显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源地区 空气花粉 花粉通量 气候因子 冗余分析
原文传递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花粉通量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琳 李宜垠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49-1763,共15页
花粉是重建古植被和古气候的重要代用指标。利用Tauber花粉收集器监测花粉通量是进行花粉-植被-气候关系研究的重要途径。本项研究分析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16个样点3年(2010~2012年)共94个Tauber花粉收集器的花粉数据,结果表明:阔叶红松... 花粉是重建古植被和古气候的重要代用指标。利用Tauber花粉收集器监测花粉通量是进行花粉-植被-气候关系研究的重要途径。本项研究分析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16个样点3年(2010~2012年)共94个Tauber花粉收集器的花粉数据,结果表明:阔叶红松林16个样点均以乔木花粉为主,占比多高于55%,针叶树种花粉在乔木花粉中的占比多高于10%;以松属(Pinus)、桦木属(Betula)、胡桃属(Juglans)、栎属(Quercus)、榆属(Ulmus)等花粉为主,5种主要花粉类型的百分含量在乔木花粉中的占比多高于85%;16个样点的AP/NAP(Arboreal Pollen/Non-Arboreal Pollen,乔木花粉与草本植物花粉之比)平均值为3.0,P/A(Pinus/Astemisia)平均值为2.0,P/Q(Pinus/Quercus)平均值为1.2,P/B(Pinus/Betula)平均值为0.6;年平均总花粉通量存在样点间差异(平均值为24231粒/(cm^(2)·a)),但乔木花粉百分含量、针叶树种和主要种在乔木花粉中的占比以及AP/NAP、P/A、P/Q、P/B等数值在研究区内大多数样点间的波动较小,可以更好地指示阔叶红松林的植被特征和植被不同的发育阶段。花粉通量存在明显的年际差异:2011年的总花粉通量最高(590884粒/(cm^(2)·a)),而2010年和2012年的总花粉通量较低(分别为284662粒/(cm^(2)·a)和301157粒/(cm^(2)·a))。总花粉通量、乔木花粉通量、灌木花粉通量和草本植物花粉通量与气象因子(前一年总降水量、生长季累积降水量、开花前冬季积温)呈正反馈。本研究结果为解释花粉通量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通量 阔叶红松林 Tauber花粉捕捉器 气象因子 长白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