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gene, BcMF7,that is expressed preferentially in pollen of 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Makino 被引量:1
1
作者 HUANG Li, CAO JiaShu, ZHANG YuChao & YE YiQun Laboratory of Cell & Molecular Biology, Institute of Vegetable Scienc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9, China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07年第4期497-504,共8页
Pollen formation is important for plant sexual reproduction. To identify the genes that are involved in pollen formation, we performed the genome-wide transcriptional profiling in the flower buds of both male meiotic ... Pollen formation is important for plant sexual reproduction. To identify the genes that are involved in pollen formation, we performed the genome-wide transcriptional profiling in the flower buds of both male meiotic cytokinesis (mmc) mutant and its wild-type plants of 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syn. B. rapa L. ssp. chinensis. cDNA-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cDNA-AFLP)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mc mutation resulted in changes in expression of a variety of genes. BcMF7, a transcript-derived fragment (TDF) accumulated in the wild-type flower buds was further characterized. The BcMF7 gene has 1161 bp in length with two introns. The full-length BcMF7 cDNA has 609 bp in length and encodes a protein of 129 amino acids. The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 of BcMF7 protein shares no similarity to any function-known protein in Swiss-Prot database, but has 8 protein kinase C phosphorylation sites, 2 casein kinase II phosphorylation sites, 2 tyrosine kinase phosphorylation sites, 2 N-glycosylation sites and 2 N-myristoylation sites. Spatial and temporal expression patterns analysis showed that BcMF7 was expressed exclusively in pollen. The expression signal of BcMF7 was first detected at the tetrad stage of microspore development, reached a peak level at the uninucleate stage, and decreased to a slightly low level at the mature pollen stage. All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BcMF7 may play a certain role in the signal transduction during pollen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OLLEN development flower BUDS signal TRANSDUCTION
原文传递
青海油菜蜂花粉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魏永生 郑敏燕 +2 位作者 王永宁 石玉平 卢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01-305,共5页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青海油菜蜂花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分别采用HPLC法和比色法测定了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最佳提取条件是选用95%的乙醇作为溶剂,以10倍总量的乙醇用量,水浴热回流提取。以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为...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青海油菜蜂花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分别采用HPLC法和比色法测定了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最佳提取条件是选用95%的乙醇作为溶剂,以10倍总量的乙醇用量,水浴热回流提取。以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为对照品,采用HPLC法,测定出黄酮类化合物平均含量为3.194%;以芦丁为对照物,采用比色法,测定出总黄酮平均含量为3.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蜂花粉 黄酮 HPLC 比色法
下载PDF
蜂花粉对小鼠体内外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34
3
作者 钱伯初 钱芸 +2 位作者 臧星星 戚宝风 董文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55-359,共5页
本文观察了蜂花粉及其醇提取物对小鼠体内外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蜂花粉醇提物在体外能抑制正常小鼠肝匀浆过氧化脂质生成,并能对抗半胱氨酸和硫酸亚铁所致过氧化脂质生成增加。蜂花粉口服对老龄小鼠及由于四氧嘧啶与饲过氧化玉... 本文观察了蜂花粉及其醇提取物对小鼠体内外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蜂花粉醇提物在体外能抑制正常小鼠肝匀浆过氧化脂质生成,并能对抗半胱氨酸和硫酸亚铁所致过氧化脂质生成增加。蜂花粉口服对老龄小鼠及由于四氧嘧啶与饲过氧化玉米油所致血清和肝组织过氧化脂质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蜂花粉可能有益于维持体内自由基的动态平衡,保护机体免受过氧化脂质的侵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花粉 脂质过氧化 抗衰老
下载PDF
超微粉碎技术对油菜花粉中槲皮素和山奈素溶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姚秋萍 马亚丽 +1 位作者 李健 黄一帆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45,共3页
为了探讨超微粉碎技术对油菜花粉中有效成分(槲皮素和山奈素)溶出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比较油菜花粉超微粉与普通粉(65~100目)中槲皮素和山奈素的溶出差异。结果表明,油菜花粉超微粉中槲皮素和山奈素的溶出率比普通粉分别提高... 为了探讨超微粉碎技术对油菜花粉中有效成分(槲皮素和山奈素)溶出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比较油菜花粉超微粉与普通粉(65~100目)中槲皮素和山奈素的溶出差异。结果表明,油菜花粉超微粉中槲皮素和山奈素的溶出率比普通粉分别提高了45.16%和27.86%,超微粉碎可显著提高油菜花粉有效成分的溶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花粉 超微粉碎 槲皮素 山奈素
下载PDF
油菜花粉的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彭永芳 杨昌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4-36,共3页
从云南草坝采集的油菜(BrasicacampestrisL)花粉中分离出12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6个:二十九烷(A),β-谷甾醇(B),蔗糖(C),十六烷酸(D),十八烷基甘油醚-1(E),胡萝卜甙(H),E首次从花... 从云南草坝采集的油菜(BrasicacampestrisL)花粉中分离出12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6个:二十九烷(A),β-谷甾醇(B),蔗糖(C),十六烷酸(D),十八烷基甘油醚-1(E),胡萝卜甙(H),E首次从花粉中分离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花粉 分离 分析 组分 化学成分
下载PDF
白菜雄性不育相关基因BcMF4基因功能的RNAi验证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乐承 向珣 曹家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28-1434,共7页
BcMF4(Brassica campestris Male Fertility 4)是前一阶段从普通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var.communis,syn.B.rapa ssp.chinensis var.communis)核雄性不育两用系的可育株中分离到的雄性不育相关基因。本研究根据... BcMF4(Brassica campestris Male Fertility 4)是前一阶段从普通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var.communis,syn.B.rapa ssp.chinensis var.communis)核雄性不育两用系的可育株中分离到的雄性不育相关基因。本研究根据BcMF4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两对特异引物,从普通白菜花蕾cDNA中扩增出两个片断后连接至双元载体pBI121中,得到了RNAi(RNA interference)植物表达栽体pBI-B4R,并导入了农杆菌LBA4404菌株中;通过组织培养途径转化菜心(B.campestris ssp.chinensis var,parachinensis),72.2%的菜心转基因植株中45.8%的花粉为缩小而空瘪的畸形,而且这些植株的花粉离体萌发率降低至23.7%;Northern杂交显示,转基因植株的花粉畸形,是由于BcMF4基因片段的插入使BcMF4基因的表达受到了抑制。结果表明,采用RNAi技术下调了BcMF4基因的表达,导致了菜心转基因植株部分花粉的不育,证明BcMF4基因在普通白菜和菜心等白菜植物的花粉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白菜 BcMF4 菜心 花粉 RNAi(RNA interference)
下载PDF
油菜花粉脂溶性提取物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谢锦波 钱丽娟 +3 位作者 杜灵彬 顾琳慧 牟瀚舟 曹明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289-4292,共4页
目的:探讨油菜花粉脂溶性提取物(BPE)对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杀伤效应。方法:以人肺腺癌细胞A549为研究对象,电镜观察用药前后A549细胞形态,应用CCK-8法检测BPE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PE对A549细胞周期和凋亡... 目的:探讨油菜花粉脂溶性提取物(BPE)对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杀伤效应。方法:以人肺腺癌细胞A549为研究对象,电镜观察用药前后A549细胞形态,应用CCK-8法检测BPE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PE对A549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RT-PCR检测bax/bcl-2基因表达。结果:BPE对A549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量-效关系,当BPE浓度为1000μg/mL时,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率达到最高,为76.54%。透射电镜下可见细胞核固缩,染色质凝集或边聚,胞浆内出现空泡,并有凋亡小体出现。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A549细胞周期比例分布出现变化,G0/G1期细胞比例呈下降趋势,而S期和G2-M期比例则上升;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上升。RT-PCR检测显示BPE的作用效应不是通过bax/bcl-2基因实现的。结论:BPE可抑制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增殖,诱导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油菜花粉提取物 细胞凋亡 抗肿瘤
下载PDF
不结球白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 被引量:4
8
作者 崔群香 侯喜林 +1 位作者 肖木珠 赵航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04-1808,共5页
采用荧光染色法研究了不结球白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不结球白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方式为同时型,终变期二价体多为棒状和环状。后期Ⅰ出现少量染色体落后现象,中期Ⅱ纺锤体排列方式有... 采用荧光染色法研究了不结球白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不结球白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方式为同时型,终变期二价体多为棒状和环状。后期Ⅰ出现少量染色体落后现象,中期Ⅱ纺锤体排列方式有垂直型、平行型和八字型,四分体排列方式有十字交叉型、左右对称型和四面体型。终变期、中期Ⅰ和中期Ⅱ是染色体数目鉴定的最佳时期。(2)1.5~2.49 mm长的花蕾中花粉处于单核早期至中期,2.5~3.0 mm长的花蕾中花粉处于单核靠边期至2核早期。花蕾长2.0~3.0 mm可作为花药培养或小孢子培养的取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花粉母细胞 减数分裂 雄配子体发育
下载PDF
白菜雄性不育相关基因BcMF3功能的反义RNA验证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乐承 余小林 +2 位作者 叶纨芝 向珣 曹家树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3-478,共6页
为了研究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花粉发育及雄性不育发生的机理,根据编码果胶甲酯酶的白菜雄性不育相关基因BcMF3的cDNA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从普通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ssp.chinensisvar.communis,syn.B.rapassp.chinensisvar.communis)花... 为了研究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花粉发育及雄性不育发生的机理,根据编码果胶甲酯酶的白菜雄性不育相关基因BcMF3的cDNA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从普通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ssp.chinensisvar.communis,syn.B.rapassp.chinensisvar.communis)花蕾cDNA中扩增出458 bp的片断,构建BcMF3的反义RNA植物表达栽体,然后转化菜心(B.campestrisssp.chinensisvar.parachinensis).研究发现,31.3%菜心转基因植株花粉表现出畸形,而且只有部分花粉具有活力,花粉离体萌发率降低为31.6%,其花药果胶甲酯酶活性降低了12.8%.上述结果表明BcMF3基因与普通白菜和菜心等白菜植物的花粉发育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白菜 brassica campestris brassica RAPA BcMF3 菜心 花粉 果胶甲酯酶
下载PDF
白菜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BcMF6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表达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强 黄鹂 曹家树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7-124,共8页
从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Makino)核隐性不育两用系‘Bajh97-01A/B’可育株中分离得到的一个cDNA-AFLP差异片段入手,利用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一个花粉特异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基因BcMF6的DNA和cDNA全长序列,并对... 从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Makino)核隐性不育两用系‘Bajh97-01A/B’可育株中分离得到的一个cDNA-AFLP差异片段入手,利用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一个花粉特异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基因BcMF6的DNA和cDNA全长序列,并对其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包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最大开放阅读框为1194bp,编码397个氨基酸序列,对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1到22个氨基酸是1信号肽序列,其后有4个平行β螺旋重复(PbH1)结构,该序列包含3个N-糖基化位点,4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5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10个N-豆蔻酰化位点,1个PG活性位点(227RVTCGPGHGIS.IGS240)等。将BcMF6基因氨基酸序列与数据库中的其他PGs基因进行同源序列比对,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该基因具有所有PGs基因特有的4个保守结构域,并且与花粉中特异表达的PG基因聚为一类,表明该基因是与花粉发育相关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RT-PCR对其表达的研究表明,该基因在可育株(野生型)的中大蕾、开放花和短角果中特异表达,进一步表明该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与白菜的花粉发育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BcMF6 花粉发育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克隆
下载PDF
普通白菜未减数雄配子形成的细胞学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旭红 陈芳莉 +3 位作者 张蜀宁 钟程 李英 李式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99-1803,共5页
以自然产生2n配子的二倍体普通白菜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研究2n雄配子发生的细胞学机制。结果表明,白菜未减数雄配子的形成途径有两条:(1)通过近平行型纺锤体形成二分体,从而产生2个未减数配子;(2)通过三极型纺锤体形成三分体,从而产生... 以自然产生2n配子的二倍体普通白菜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研究2n雄配子发生的细胞学机制。结果表明,白菜未减数雄配子的形成途径有两条:(1)通过近平行型纺锤体形成二分体,从而产生2个未减数配子;(2)通过三极型纺锤体形成三分体,从而产生2个正常减数n配子和1个未减数2n配子,三极型纺锤体比平行型纺锤体能产生更高频率的未减数配子。2n花粉大小为n花粉的1.5倍,其频率不超过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未减数雄配子 异常纺锤体 2N花粉
下载PDF
油菜花粉活性部位对尿生殖窦诱导的鼠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璐 张红 +6 位作者 吴云 李娜 曹亮 杨义芳 丁岗 郑高利 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2期291-295,共5页
目的:研究油菜花粉总脂肪酸部位(PN1)和总黄酮部位(PN2)对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前列腺腹叶植入16-18日胎龄大鼠尿生殖窦组织致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通过灌胃给予PN1、PN2、PN1+PN2进行治疗,连续给药33天后,取前列腺,分离出背... 目的:研究油菜花粉总脂肪酸部位(PN1)和总黄酮部位(PN2)对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前列腺腹叶植入16-18日胎龄大鼠尿生殖窦组织致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通过灌胃给予PN1、PN2、PN1+PN2进行治疗,连续给药33天后,取前列腺,分离出背叶及腹叶,称重、测定体积,计算前列腺湿重及指数,测定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密度及白细胞数量,并检测血清酸性磷酸酶(ACP)及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酸酶(PACP)的活性。结果:与模型组相比,PN1高剂量组,PN1+PN2高、中剂量组前列腺重量明显减少(P<0.01,P<0.05),其中PN1+PN2的高剂量组前列腺指数明显降低(P<0.01);PN1高剂量组、PN2高剂量组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密度明显增加(P<0.05),PN1各剂量,PN2中、低剂量组和PN1+PN2高剂量组均白细胞数目明显降低(P<0.01,P<0.05);PN2高剂量组PACP活性明显降低(P<0.05),PN1+PN2中剂量组ACP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本工艺制得的油菜花粉总脂肪酸部位及总脂肪部位与总黄酮部位联合使用,有明显抗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有望开发成相关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花粉 总脂肪酸 总黄酮 良性前列腺增生 尿生殖窦
下载PDF
RNAi沉默BcMF3基因对菜薹花粉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乐承 向珣 曹家树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5-130,共6页
根据从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ssp.chinensis var.communis)核雄性不育两用系中分离到编码果胶甲酯酶(PME)的雄性不育相关基因BcMF3cDNA序列设计引物,从白菜花蕾cDNA中扩增出一短一长两个片段,分别反向和正向连接至双元载体pBI12l中,... 根据从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ssp.chinensis var.communis)核雄性不育两用系中分离到编码果胶甲酯酶(PME)的雄性不育相关基因BcMF3cDNA序列设计引物,从白菜花蕾cDNA中扩增出一短一长两个片段,分别反向和正向连接至双元载体pBI12l中,得到了RNAi(RNA interference)植物表达载体pBI-B3R,并导入农杆菌LBA4404菌株中;通过组织培养途径转化菜薹(B.campestris ssp.chinensis var.parachinensis),分子检测证明BcMF3片段单拷贝整合到转基因菜薹的基因组中;50%转基因菜薹植株的花粉畸形,花粉离体萌发率为32.3%,出现畸形花粉植株的花药PME活性降低了13.5%。这一结果从转基因植株后代的表型和酶活性上证明,采用RNAi技术沉默BcMF3基因,可能通过影响PME活性而引起转基因菜薹植株部分花粉的败育,从而证明BcMF3基因在普通白菜和菜薹等植物的花粉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菜薹 花粉
下载PDF
油菜花粉钙结合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爱武 赵涛 +1 位作者 李晓东 张庭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80-486,共7页
以油菜花粉(Brasicacampestris)为材料纯化了钙调素(CaM),并得到一种新钙结合蛋白(NCBP)。经SDSPAGE、PAGE和等电聚焦电泳(IEF)鉴定,这两种蛋白质均表现均一。CaM分子量为18... 以油菜花粉(Brasicacampestris)为材料纯化了钙调素(CaM),并得到一种新钙结合蛋白(NCBP)。经SDSPAGE、PAGE和等电聚焦电泳(IEF)鉴定,这两种蛋白质均表现均一。CaM分子量为188kD,NCBP为163kD,等电点分别为36和42。研究证明花粉CaM具有与其他来源CaM所特有的性质,对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简称PDE)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而花粉NCBP不明显。花粉CaM在PAGE和SDSPAGE中电泳行为有Ca2+效应,而NCBP仅表现在PAGE中。经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两种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不同,但均含有较多的酸性氨基酸,不含Trp,含1个Cys。CaM和NCBPN端均为封闭,CaMC端为MetAlaLysCOOH。两种蛋白质具有不同的肽谱和CD谱。用DTNB修饰花粉CaMCys残基,则激活PDE的能力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素 钙结合蛋白 油菜 花粉 NCBP
下载PDF
油菜花粉脂溶性提取物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的体外生长抑制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灵彬 钱丽娟 +2 位作者 顾琳慧 牟瀚舟 曹明富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9期971-973,共3页
目的探讨油菜花粉脂溶性提取物(BPE)对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的杀伤效应。方法光镜观察用药前后PC-3细胞形态,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BPE对PC-3细胞凋亡的影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ax/bcl-... 目的探讨油菜花粉脂溶性提取物(BPE)对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的杀伤效应。方法光镜观察用药前后PC-3细胞形态,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BPE对PC-3细胞凋亡的影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ax/bcl-2基因表达。结果 BPE对PC-3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PC-3细胞随着BPE浓度的增高其活细胞数下降,呈负相关。透射电镜下可见:核结构破坏,染色质稀疏,有些凝聚成团。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上升,BPE与多西他赛能一同促进PC-3细胞发生凋亡。BPE的作用效应不是通过bax/bcl-2基因。结论 BPE可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增殖,诱导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油菜花粉提取物 人前列腺癌细胞
下载PDF
白菜雄性不育相关基因BcMF4的反义RNA验证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乐承 曹家树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2-415,418,共5页
根据普通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var.communis)雄性不育相关基因BcMF4的cDNA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从普通白菜花蕾cDNA中扩增出607 bp的片断,然后将该片段连接至双元载体pBI12l中,得到反义RNA植物表达载体并导入农杆菌LBA4... 根据普通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var.communis)雄性不育相关基因BcMF4的cDNA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从普通白菜花蕾cDNA中扩增出607 bp的片断,然后将该片段连接至双元载体pBI12l中,得到反义RNA植物表达载体并导入农杆菌LBA4404菌株中;通过组织培养途径转化菜心(B.campestris ssp.chinensis var.parachinensis),得到了12株转基因植株,其中5株的43.7%的花粉为缩小空瘪畸形,29.6%的花粉缺乏生活力,而且其花粉离体萌发率降低至24.7%.结果表明,反义RNA技术沉默BcMF4基因导致了菜心转基因植株的部分花粉发育不良,BcMF4基因在普通白菜和菜心等花粉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白菜 菜心 雄性不育 反义RNA 花粉
下载PDF
油菜花粉脂溶性提取物对前列腺癌细胞生长抑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赤红 杜灵彬 +3 位作者 高赟 钱丽娟 顾琳慧 曹明富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研究油菜花粉脂溶性提取物(BPE)对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以人前列腺癌细胞PC-3和DU-145为研究对象,光镜观察用药前后细胞形态,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CCK-8法测定油菜花粉脂溶性提取物对细胞生长抑制... 目的:研究油菜花粉脂溶性提取物(BPE)对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以人前列腺癌细胞PC-3和DU-145为研究对象,光镜观察用药前后细胞形态,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CCK-8法测定油菜花粉脂溶性提取物对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BPE对PC-3和DU-145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油菜花粉脂溶性提取物(BPE)对两株前列腺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形态学观察BPE处理后的前列腺癌细胞出现显著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PC-3及DU-145细胞在油菜花粉脂溶性提取物处理48h后,细胞周期出现变化,G0/G1期比例上升,S期和G2-M期比例下降。结论:油菜花粉脂溶性提取物对两株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花粉脂溶性提取物 人前列腺癌细胞 生长抑制 肿瘤
下载PDF
超微粉碎对油菜花粉多糖溶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姚秋萍 马玉芳 +2 位作者 马亚丽 李健 黄一帆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8年第5期15-17,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浸提时间下油菜花粉超微粉和普通粉多糖溶出率的差异。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多糖含量,红外光谱法测定多糖结构。结果:油菜花粉超微粉多糖的溶出量和溶出速度都大于油菜花粉普通粉,超微粉碎和普通粉碎所得的油菜花粉多... 目的:比较不同浸提时间下油菜花粉超微粉和普通粉多糖溶出率的差异。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多糖含量,红外光谱法测定多糖结构。结果:油菜花粉超微粉多糖的溶出量和溶出速度都大于油菜花粉普通粉,超微粉碎和普通粉碎所得的油菜花粉多糖其主要官能团没有差异。结论:超微粉碎技术能显著提高油菜花粉多糖的溶出量和溶出速度,在油菜花粉多糖提取过程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粉碎 油菜花粉 多糖 溶出率
下载PDF
不同白菜变种花粉发育时期的鉴定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倩 曾靖 +4 位作者 陶琪 何静雯 徐宜霞 崔群香 朱丽梅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69-72,共4页
以白菜的不同变种‘普通白菜’和‘菜薹’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研究花粉发育的不同时期。试验结果表明:‘普通白菜’和‘菜薹’的成熟花粉粒为三核型,包括1个营养核和2个精核,具三个萌发孔。对于普通白菜品种,在2.50~3.00mm长的花蕾... 以白菜的不同变种‘普通白菜’和‘菜薹’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研究花粉发育的不同时期。试验结果表明:‘普通白菜’和‘菜薹’的成熟花粉粒为三核型,包括1个营养核和2个精核,具三个萌发孔。对于普通白菜品种,在2.50~3.00mm长的花蕾中绝大多数花粉处于单核靠边期和双核早期,是进行花药或小孢子的适宜取材时期;对于菜薹品种,绝大多数花粉处于单核靠边期和双核早期的花蕾长度应为1.50~3.00mm,是进行花药或小孢子的适宜取材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变种 花粉发育时期 小孢子培养
下载PDF
不同破壁法对高原油菜花粉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冬梅 李俊年 +2 位作者 田向荣 李朝阳 张丽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88-91,共4页
利用超声波法、酵母发酵法和大蒜酶解法等3种方法对高原油菜花花粉分别进行破壁处理,经微波辅助处理提取挥发性成分、脱色并干燥后,利用GC-MS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其相对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发酵法破壁的油菜花花粉主要... 利用超声波法、酵母发酵法和大蒜酶解法等3种方法对高原油菜花花粉分别进行破壁处理,经微波辅助处理提取挥发性成分、脱色并干燥后,利用GC-MS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其相对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发酵法破壁的油菜花花粉主要挥发性成分为鲨烯,超声波法、酶解法和对照组处理的油菜花花粉挥发性成分为[Z,Z]-9,12-十八碳二烯酸。酶解法处理对提取[Z,Z]-9,12-十八碳二烯酸效果最好,发酵法处理适用于提取鲨烯等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法 酵母发酵法 大蒜酶解法 油菜花粉 挥发性成分 GC-M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