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lo样激酶1、RNA聚合酶Ⅱ亚基A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覃重桥 姜又胜 朱华泉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1期1196-1199,1246,共5页
目的 探讨polo样激酶1(PLK1)、RNA聚合酶Ⅱ亚基A(POLR2A)在人脑胶质瘤(BG)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86例BG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非肿瘤脑疾病患者作为参照组,收集观察组患者的BG组织和参照组患者的非肿瘤脑组织。比较两... 目的 探讨polo样激酶1(PLK1)、RNA聚合酶Ⅱ亚基A(POLR2A)在人脑胶质瘤(BG)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86例BG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非肿瘤脑疾病患者作为参照组,收集观察组患者的BG组织和参照组患者的非肿瘤脑组织。比较两组患者PLK1、POLR2A表达情况和不同临床特征BG患者的BG组织中PLK1、POLR2A的阳性表达情况;比较不同PLK1、POLR2A表达情况BG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BG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PLK1、POLR2A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BG患者的BG组织中PLK1、POLR2A阳性表达率均高于中高分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K1、POLR2A阳性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均明显短于PLK1、POLR2A阴性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分化、PLK1阳性表达、POLR2A阳性表达均为BG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BG患者PLK1、POLR2A呈高表达,PLK1、POLR2A高表达BG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缩短,低分化、PLK1阳性表达、POLR2A阳性表达均为BG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o激酶1 RNA聚合酶Ⅱ亚基A 脑胶质瘤 预后
下载PDF
卵巢肿瘤组织中Wee1蛋白激酶的表达及意义
2
作者 冯文龙 段震峰 +1 位作者 王静璐 史惠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5-658,共4页
目的:评估Wee1蛋白激酶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包含14例良性、9例交界性及36例恶性卵巢肿瘤组织的组织芯片中Wee1蛋白激酶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Wee1蛋白激酶高、低... 目的:评估Wee1蛋白激酶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包含14例良性、9例交界性及36例恶性卵巢肿瘤组织的组织芯片中Wee1蛋白激酶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Wee1蛋白激酶高、低表达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曲线,采用Cox回归分析Wee1蛋白激酶表达与卵巢恶性肿瘤预后的关联。结果: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Wee1蛋白激酶表达水平分别为(1.29±0.47)、(2.22±0.83)和(2.03±1.0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恶性和交界性肿瘤组织中Wee1蛋白激酶表达水平高于良性肿瘤组织(P<0.05)。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15例Wee1蛋白激酶高表达,21例低表达;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高表达组生存状况差于低表达组(P<0.00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Wee1蛋白激酶高表达者预后差,HR(95%CI)为6.38(1.54~26.52)。结论: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Wee1蛋白激酶表达水平高于良性肿瘤组织,且与恶性肿瘤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组织芯片 Wee1蛋白激酶
下载PDF
胎盘生长因子、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及糖基化纤连蛋白在子痫前期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杨岚 肖建平 +4 位作者 石皓 苏靖娜 赵頔 赵丽 唐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和糖基化纤连蛋白(glycosylated fibronectin,GLYFN)检测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无锡市妇幼保...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和糖基化纤连蛋白(glycosylated fibronectin,GLYFN)检测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88例孕妇,分154例正常孕妇(对照组)和34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组),应用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其在孕16~18周血清中PLGF、SFLT-1和GLYFN的浓度,比较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各标志物的水平,并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对3种标志物的预测价值进行效能评估。结果:在妊娠中期,子痫前期组血清PLGF浓度低于对照组,SFLT-1及GLYFN浓度均高于对照组,3种标志物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指标P=0.000)。95%置信区间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ROC curve,AUC)为,PLGF为0.941(0.907~0.974),SFLT-1为0.881(0.800~0.962),GLYFN为0.951(0.918~0.985),联合指标SFLT-1和GLYFN、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ROC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ROC curve,AUC)分别为0.968、0.986。结论:PLGF、SFLT-1、GLYFN 3种标志物水平在对照组和子痫前期组均存在明显差异,对子痫前期的发病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SFLT-1联合PLGF、SFLT-1联合GLYFN、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高于任一单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胎盘生长因子 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 糖基化纤连蛋白
下载PDF
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与抗VEGF治疗后视力改善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王习哲 刘大川 +3 位作者 张璐 王叶楠 李臻 方薇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4期394-399,共6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患者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后视力改善的相关性。方法招募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确诊为缺血性RVO-ME并接受初始抗VEGF治疗... 目的分析缺血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患者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后视力改善的相关性。方法招募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确诊为缺血性RVO-ME并接受初始抗VEGF治疗的53例患者,其中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23例(CRVO组),缺血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30例(BRVO组)。另选取该院同期30例行超声乳化的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行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检测、眼科常规检查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所有RVO-ME患者按照“3+按需治疗方案(pro re nata,PRN)”向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随访12个月,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缺血性RVO-ME患者抗VEGF治疗后视力改善的影响因素。结果CRVO组基线logMAR BCVA高于对照组和BRVO组,CRVO组和BRVO组基线CRT、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高于对照组,且CRVO组基线CRT、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高于BRV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O-ME患者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与随访6个月(r=0.377,P=0.005)、9个月(r=0.362,P=0.008)和12个月(r=0.465,P<0.001)时BCVA改善呈正相关,与随访12个月时中断EZ横向长度减少值(r=0.401,P=0.001)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logMAR BCVA、基线血清己糖激酶1抗体滴度是缺血性RVO-ME患者抗VEGF治疗随访12个月时BCVA改善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己糖激酶1抗体作为一种新的血清生物标志物,与缺血性RVO-ME患者抗VEGF治疗后的视力改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己糖激酶1抗体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视力改善
下载PDF
基于肌醇需求激酶1α/c-Jun氨基末端激酶信号通路探讨胆宁片干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及机制
5
作者 徐美玲 苟小军 +2 位作者 曾晓丹 赵紫龙 郑姣妮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7期37-41,共5页
目的基于肌醇需求激酶1α/c-Jun氨基末端激酶(IRE1α/JNK)信号通路,探讨胆宁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A组,等体积生理盐水,8只)和高脂饮食组(24只);高脂饮食组大鼠喂养1... 目的基于肌醇需求激酶1α/c-Jun氨基末端激酶(IRE1α/JNK)信号通路,探讨胆宁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A组,等体积生理盐水,8只)和高脂饮食组(24只);高脂饮食组大鼠喂养10周复制NAFLD模型成功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等体积生理盐水)、多烯磷脂酰胆碱组[C组,142.5 mg/(kg·d)]和胆宁片组[D组,562.5 mg/(kg·d)],各8只。各组小鼠均灌胃相应药物干预6周。测定大鼠的体质量、血糖(GLU);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法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采用油红染色法观察肝组织脂质沉积;检测血清胰岛素(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游离脂肪酸(NEF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IRE1α、JNK1、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p-IRS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B组比较,D组大鼠血糖和TC,TG,LDL-C,NEFA,ALT,AS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INS和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脂肪变性程度及细胞肿胀明显减轻,脂滴空泡体积缩小,数量减少;肝脏IRE1α,JNK1,p-IRS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胆宁片可能通过下调IRE1α/JNK信号通路,减轻肝脏脂肪变性,从而改善NAF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宁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肌醇需求激酶1α/c-Jun氨基末端激酶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与苏氨酸蛋白激酶1信号通路小檗碱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机制研究
6
作者 陈玉善 王婷婷 +6 位作者 孟中华 尚莎莎 郑峻萌 宗永华 司春婴 梁亚州 关怀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4-698,共5页
目的探究小檗碱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髓系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佛波酯(PMA)将THP-1细胞诱导成巨噬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小檗碱,分别为对照组、小檗碱5μmol/L组、小檗碱10μ... 目的探究小檗碱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髓系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佛波酯(PMA)将THP-1细胞诱导成巨噬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小檗碱,分别为对照组、小檗碱5μmol/L组、小檗碱10μmol/L组、小檗碱20μmol/L组、小檗碱40μmol/L组、小檗碱50μmol/L组,干预24 h或48 h。采用细胞计数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筛选小檗碱最佳浓度和时间。将PMA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小檗碱组、抑制剂组、小檗碱+抑制剂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含量;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精氨酸酶1(Arg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Akt1和磷酸化Akt1(p-Akt1)抗体蛋白含量。结果干预24 h时,与对照组比较,小檗碱40μmol/L组和50μmol/L组巨噬细胞活性降低(P<0.05);干预48 h时,小檗碱5μmol/L组、小檗碱10μmol/L组、小檗碱20μmol/L组、小檗碱40μmol/L组、小檗碱50μmol/L组巨噬细胞活性均低于对照组[(0.89±0.02)%、(0.82±0.03)%、(0.71±0.02)%、(0.62±0.03)%、(0.53±0.02)%vs(1.01±0.01)%,P<0.05]。小檗碱20μmol/L组处理24 h时对细胞活力影响不大,作为最佳浓度和时间。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NOS含量和TNF-αmRNA水平升高,TGF-β_(1)含量、Arg1 mRNA、PI3K mRNA、Akt1 mRNA及p-Akt1/Akt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檗碱组iNOS含量和TNF-αmRNA水平降低,TGF-β_(1)含量、Arg1 mRNA、PI3K mRNA、Akt1 mRNA及p-Akt1/Akt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小檗碱组比较,小檗碱+抑制剂组iNOS含量和TNF-αmRNA水平升高,Arg1 mRNA、PI3K mRNA、Akt1 mRNA及p-Akt1/Akt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小檗碱可通过激活PI3K/Akt1通路,抑制ox-LDL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炎性反应,并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促进其向M2型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脂蛋白类 LDL 巨噬细胞 磷酸肌醇3-激酶 PI3K/Akt1信号通路
下载PDF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调节癌症进展和免疫反应的研究现状
7
作者 张勇 李伟宏 +3 位作者 程志鹏 王斌 王思珩 王毓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794,共7页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1,RIPK1)是一种多结构域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它通过磷酸化特定的蛋白质,引起下游的信号转导和生物效应。近年来,随着对RIPK1的深入研究,学者发现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1,RIPK1)是一种多结构域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它通过磷酸化特定的蛋白质,引起下游的信号转导和生物效应。近年来,随着对RIPK1的深入研究,学者发现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多种实体瘤和血液肿瘤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RIPK1通过激活特定通路如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等促进细胞存活及炎症反应。另一方面,RIPK1通过与胱天蛋白酶-8(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8,caspase-8)作用促进凋亡,或与RIPK3和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假激酶(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MLKL)作用促进坏死性凋亡的发生。RIPK1作为上游信号在不同肿瘤患者中表达水平不同。其支架功能和激酶活性可以调节癌症进展,也可以启动机体适应性免疫,抑制肿瘤进展;此外,还能产生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而促进肿瘤的发展。其双重作用在调节癌症的发生、发展及机体免疫反应方面都有所展现,可以作为新的治疗靶点控制癌症进展。该文从RIPK1的结构入手,深入探讨其功能,特别是其在调节癌症进展和免疫反应方面的功能,为癌症靶向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 坏死性凋亡 坏死复合物 癌症 免疫反应 靶向治疗
下载PDF
磷酸甘油酸激酶1、烯醇化酶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8
作者 康燕 黄华民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1期1188-1191,共4页
目的探讨磷酸甘油酸激酶1(PGK1)、烯醇化酶1(ENO1)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1例EC患者的EC组织、癌旁组织及10例子宫肌瘤或卵巢良性囊肿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GK1、ENO1表达情况。比较EC组... 目的探讨磷酸甘油酸激酶1(PGK1)、烯醇化酶1(ENO1)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1例EC患者的EC组织、癌旁组织及10例子宫肌瘤或卵巢良性囊肿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GK1、ENO1表达情况。比较EC组织、癌旁组织、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GK1、ENO1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征EC患者EC组织中PGK1、ENO1表达情况。结果EC组织中PGK1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ENO1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50岁EC患者EC组织中PGK1阳性表达率高于年龄﹤50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GK1、ENO1在E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较高,可能与EC的发生有关,靶向作用PGK1、ENO1可能给EC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甘油酸激酶1 烯醇化酶1 子宫内膜癌 免疫组化法
下载PDF
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炎症因子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激活蛋白-1信号通路的影响
9
作者 周文娟 汤小康 +3 位作者 曹越 陈成 周石刊 王琼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719-1723,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炎症因子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炎症因子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各12只。采用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大鼠尾状核制备脑心综合征大鼠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向大鼠尾状核注入,手术操作过程同模型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不予针刺;针刺组选心俞穴、内关穴、风府穴和水沟穴,每日针刺1次,连续3天。采用原位末端凋亡(TdT-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TUNEL)法测定脑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神经功能采用Zea-Longa法评估;运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MAPK、NF-κB、AP-1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脑组织AI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神经行为评分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神经行为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IL-1β、IL-6和TNF-α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IL-1β、IL-6和TNF-α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MAPK蛋白灰度值、NF-κB蛋白灰度值和AP-1蛋白灰度值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MAPK蛋白灰度值、NF-κB蛋白灰度值和AP-1蛋白灰度值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脑心综合征大鼠采用针刺可减轻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减轻大鼠炎症因子,且可下调MAPK/NF-κB/AP-1信号通路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心综合征 细胞凋亡 炎症因子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激活蛋白-1信号通路
下载PDF
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与胎盘生长因子比值及维生素D水平和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李昕 梁超 王克芳 《中国医药》 2024年第8期1213-1217,共5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与胎盘生长因子比值(sFlt-1/PLGF)及维生素D水平和晚发型子痫前期孕妇疾病严重程度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进行产前检查和分娩的121例... 目的探讨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与胎盘生长因子比值(sFlt-1/PLGF)及维生素D水平和晚发型子痫前期孕妇疾病严重程度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进行产前检查和分娩的121例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61例)和非重度组(60例)。于孕34周后测定血清sFlt-1/PLGF及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跟踪随访记录研究对象包括24 h尿蛋白水平、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等在内的妊娠结局。结果重度组患者血清sFlt-1/PLGF高于非重度组[38.20(21.66,69.22)比25.59(16.74,5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25-(OH)-D水平低于非重度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sFlt-1/PLGF与新生儿体重呈负相关(r=-0.267,P=0.038),与24 h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性(r=0.377,P=0.003),而与分娩孕周无明显相关性(P=0.645)。结论与非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相比,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sFlt-1/PLGF明显升高,而2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相似。此外,重度子痫前期患者sFlt-1/PLGF与24 h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与新生儿体重呈负相关,提示血清sFlt-1/PLGF对不良妊娠结局可提供预测作用,本研究或为临床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子痫前期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与胎盘生长因子比值 维生素D
下载PDF
M2型丙酮酸激酶、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11
作者 康燕 黄华民 《癌症进展》 2024年第5期511-515,共5页
目的探讨M2型丙酮酸激酶(PKM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取41例EC患者的E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和10例子宫内膜良性疾病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KM2、HI... 目的探讨M2型丙酮酸激酶(PKM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取41例EC患者的E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和10例子宫内膜良性疾病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KM2、HIF-1α的表达情况。比较EC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KM2、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及不同临床特征EC患者EC组织中PKM2、H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EC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53突变型、分化程度为低分化EC患者EC组织中PKM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明显高于p53野生型、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脉管浸润的EC患者EC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脉管浸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1α在E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较高。PKM2、HIF-1α表达与EC患者的临床特征有关,或可作为EC患者的有效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M2型丙酮酸激酶 缺氧诱导因子-1Α P53
下载PDF
RNA干扰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基因表达对肾透明细胞癌生物活性的影响
12
作者 周丽君 刘云龙 张道秀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探讨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生物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RNA干扰技术降低RIPK1在ccRCC中的表达后,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情况,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 目的探讨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生物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RNA干扰技术降低RIPK1在ccRCC中的表达后,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情况,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发生凋亡、坏死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leaved caspase-3、混合谱系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LKL)和RIPK3表达变化。结果小干扰RNA(siRNA)干扰48 h后,RIPK1-siRNA组细胞增殖吸光度值(0.563±0.042)低于NC-siRNA组(0.944±0.039;t=11.550,P=0.003);siRNA干扰72 h后,RIPK1-siRNA组吸光度值(0.408±0.019)低于NC-siRNA组(1.717±0.108;t=20.620,P<0.001)。与NC-siRNA组(72.000±12.120)比较,RIPK1-siRNA组(31.660±10.020)ccRCC细胞的迁移数量明显减少(t=4.442,P=0.011)。与NC-siRNA组(0.360±0.090、0.510±0.060、0.880±0.070)比较,RIPK1-siRNA组ccRCC细胞内cleaved caspase3、MLKL、RIPK3表达明显增加(0.780±0.070、1.490±0.100、1.680±0.130;t=6.380,P=0.003;t=8.656,P=0.001;t=14.150,P=0.001)。结论RIPK1是ccRCC内调控细胞增殖、死亡及迁移能力的重要基因,抑制RIPK1能够促进ccRCC发生凋亡及坏死性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 坏死性凋亡
下载PDF
和血柔肝方含药血清通过鞘氨醇激酶-1对肝星状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
13
作者 王燕 肖雄 +1 位作者 马丽 蒲诗云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903-908,共6页
目的:和血柔肝方(HXRGF)含药血清调节鞘氨醇激酶-1(SphK1)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与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Resistin处理HSC-T6细胞,建立纤维化HSC模型,采用LV-rSphK1-OE、LV-rSphk1-shRNA慢病毒方法构建SphK1过表达、低表达稳转细胞株,... 目的:和血柔肝方(HXRGF)含药血清调节鞘氨醇激酶-1(SphK1)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与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Resistin处理HSC-T6细胞,建立纤维化HSC模型,采用LV-rSphK1-OE、LV-rSphk1-shRNA慢病毒方法构建SphK1过表达、低表达稳转细胞株,运用实时定量PCR、WB检测TGF-β、α-SMA、Col I、FN、Smad、SphK1mRNA及蛋白的表达、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V-APC/7-AAD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F-HSC-T6细胞中可见TGF-β、α-SMA、Col I、FN、SphK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Smad mRNA水平降低(P<0.01);HSC-T6 SphK1过表达细胞株中SphK1及相关纤维化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升高(P<0.01);HSC-T6 SphK1低表达细胞株中TGF-β、α-SMA、Col I、FN mRNA等纤维化相关标志物降低,Smad mRNA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复方HXRGF含药血清干预后,可见MF-HSC T6 SphK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并同时伴有α-SMA、Col I、FN表达水平的下降(P<0.01),HSC细胞增殖率下降(110.85%);shRNA-SphK1转染组细胞增殖率下降,凋亡率(12.14%)升高(P<0.01);HSC-T6 SphK1低表达组细胞凋亡率(16.48%)升高(P<0.01)。结论:SphK1可作为肝纤维化潜在治疗靶点。HXRGF干预通过抑制SphK1表达,下调TGF-β、α-SMA等促纤维化因子的表达水平,抑制活化的HSC增殖,诱导HSC凋亡,缓解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鞘氨醇激酶-1 和血柔肝方
下载PDF
血清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病情进展和预后的关系
14
作者 白娟 杨蓉 贺外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6期1946-195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病情进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1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的体检健康志愿者42例作为... 目的探讨血清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病情进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1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的体检健康志愿者42例作为对照组。脓毒症患者根据病情程度分为普通脓毒症组(60例)、脓毒性休克组(57例)。观察组根据治疗90 d后的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TAT、sFlt-1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基于TAT、sFlt-1的脓毒症患者预后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指标对脓毒症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TAT[(12.59±5.35)ng/mL]、sFlt-1[(28.58±4.05)ng/mL]水平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65±0.88)ng/mL、(16.50±3.6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86、17.065,P<0.001)。脓毒性休克组血清TAT[(15.09±4.99)ng/mL]、sFlt-1[(30.45±3.30)ng/mL]水平高于普通脓毒症组[分别为(10.22±4.57)ng/mL、(26.81±3.9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03、5.429,P<0.001)。死亡组脓毒性休克占比、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血乳酸、降钙素原、TAT、sFlt-1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性休克、SOFA评分增加、APACHEⅡ评分增加和血乳酸、TAT、sFlt-1升高为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7,大于病情程度、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血乳酸、TAT、sFlt-1单独预测的AUC(Z=6.525、4.414、4.835、3.787、3.956、3.507,P<0.001)。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TAT、sFlt-1水平升高与病情进展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且基于TAT、sFlt-1建立的预测模型对脓毒症患者死亡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 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 预后
下载PDF
微小RNA-150及靶基因SRC激酶信号抑制剂1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15
作者 李孝成 陈俞宏 韦征霞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38-344,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150及靶基因SRC激酶信号抑制剂1(SRCIN1)在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L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LEDVT组,另纳入同期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者...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150及靶基因SRC激酶信号抑制剂1(SRCIN1)在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L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LEDVT组,另纳入同期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受试者的外周静脉血,并分离内皮祖细胞。通过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NA-150的表达水平,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NA-150的靶基因,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RCIN1蛋白的表达,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实验检测内皮祖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EDVT组内皮祖细胞中miRNA-150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SRCIN1是miRNA-150的靶基因;在野生型SRCIN1中,与转染miRNA-NC的细胞相比,转染miRNA-150 agomir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P﹤0.01)。在突变型SRCIN1中,miRNA-150对SRCIN1的负向调控作用消失。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miRNA-150antagomir组内皮祖细胞相比,miRNA-150 agomir组内皮祖细胞中SRCIN1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LDVT组内皮祖细胞中SRCIN1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MTT实验检测结果显示,与miRNA-150antagomir组相比,miRNA-150 agomir组的吸光度(OD)值在48、72 h时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miRNA-150在内皮祖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与LEDVT的发生、发展有关。高表达的miRNA-150可能通过靶向SRCIN1促进内皮祖细胞的增殖,从而达到治疗LEDVT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微小RNA-150 SRC激酶信号抑制剂1 内皮祖细胞
下载PDF
蛋白激酶全抑制分析揭示KG-1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
16
作者 段毓 徐凝馨 +6 位作者 曹琼 杨恺 王金娟 刘思瑾 贾峰峰 刘建兵 李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1-628,共8页
目的:通过分析KG-1细胞对各种蛋白激酶抑制剂的反应,探讨其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各种蛋白激酶抑制剂对KG-1细胞增殖、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以及FGFR1下游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 目的:通过分析KG-1细胞对各种蛋白激酶抑制剂的反应,探讨其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各种蛋白激酶抑制剂对KG-1细胞增殖、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以及FGFR1下游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NVP-BGJ398和PD173074有效抑制KG-1细胞的增殖,表明FGFR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在KG-1细胞增殖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使用FGFR抑制剂处理后,p-FGFR1和p-STAT5水平显著下降(P<0.001),p-Akt水平稍有下降(P<0.05),并未影响p-ERK水平(P>0.05)。结论:FGFR1OP2-FGFR1主要作用于下游STAT5信号通路,以促进细胞增殖。蛋白激酶全抑制分析是一种可靠而直接的方法,可用于确定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G-1细胞 蛋白激酶抑制剂 FGFR1OP2-FGFR1融合基因 STAT5
下载PDF
己糖激酶结构域成分1基因敲除对人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17
作者 薛强 孙光源 +2 位作者 杨东东 武雪亮 李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22-26,共5页
目的 探讨己糖激酶结构域成分1(HKDC1)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HT-29、SW480细胞进行瞬时转染,设置HKDC1-si RNA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组。同时收集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的5... 目的 探讨己糖激酶结构域成分1(HKDC1)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HT-29、SW480细胞进行瞬时转染,设置HKDC1-si RNA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组。同时收集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的50例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RT-q PCR实验检测HKDC1 m RNA表达;Western blot实验检测HKDC1蛋白表达;CCK-8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HT-29细胞HKDC1 m RNA的表达量高于SW480细胞(P<0.05),故选取HT-29细胞株用于后续实验。结直肠癌组织中HKDC1 m RNA、光密度值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空白组与阴性对照组HKDC1 m RNA、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KDC1-si RNA组HKDC1 m RNA、蛋白表达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空白组与阴性对照组光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KDC1-si RNA组光密度值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空白组与阴性对照组细胞迁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KDC1-si RNA组细胞迁移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空白组与阴性对照组细胞迁移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KDC1-si RNA组细胞迁移数目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HKDC1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细胞中高表达,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有望成为结直肠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糖激酶结构域成分1 结直肠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下载PDF
虫草素调控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介导的凋亡改善缺氧/复氧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
18
作者 韩秀涛 范秀照 +8 位作者 赵志波 赵静宇 李俊虎 张芳 姜改英 张丽君 陈发慧 白梦琦 周晓霜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4年第9期751-759,共9页
目的基于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的基因芯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体外实验探讨虫草素治疗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作用机制。方法从GEO(GSE87025)、GeneCards 2个数据库获得AKI的疾病靶... 目的基于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的基因芯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体外实验探讨虫草素治疗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作用机制。方法从GEO(GSE87025)、GeneCards 2个数据库获得AKI的疾病靶点。从TargetNet、BATMAN和GeneCards 3个数据库获得虫草素相关靶点。对AKI和虫草素相关靶点取并集,筛选出共同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后对虫草素及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细胞实验设计对照组、缺氧/复氧组、缺氧/复氧+虫草素组对相关靶点进行实验验证。结果AKI和虫草素共同靶基因共12个,GO功能注释结果表明主要参与凋亡信号通路的负调控、坏死性凋亡过程等生物学过程,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参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坏死性凋亡、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NOD)样受体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等常见信号通路。虫草素和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1,RIPK1)分子对接的最优结合能为-7.1,表明两者有较强的结合活性。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虫草素可下调RIPK1、Bcl-2相关X蛋白、凋亡指标胱天蛋白酶表达、上调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结果表明虫草素可下调RIPK1表达。结论虫草素可通过调控RIPK1介导的凋亡缓解缺氧/复氧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以达到治疗AKI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虫草素 缺氧/复氧 网络药理学 凋亡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
下载PDF
椎间盘退变程度与髓核中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及白细胞介素1β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树良 徐良 +2 位作者 钱学峰 曾金才 朱立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1,共7页
背景:研究表明,miRNA水平与椎间盘细胞的凋亡和增殖、细胞外基质代谢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而miR-142-3p在椎间盘退变中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人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表达与椎间盘退变... 背景:研究表明,miRNA水平与椎间盘细胞的凋亡和增殖、细胞外基质代谢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而miR-142-3p在椎间盘退变中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人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表达与椎间盘退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因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而行手术的患者82例,术前均行MRI检查,根据Videman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退变组(n=36)、中度退变组(n=26)和重度退变组(n=20),获取82份髓核组织标本,检测各组髓核组织中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Ⅰ型胶原和Ⅱ型胶原的基因表达,以及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Ⅰ型胶原和Ⅱ型胶原的蛋白表达,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评估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β表达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相关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成年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仅穿刺皮肤与肌肉后处死)、轻度退变组(穿刺Co7/8椎间盘1周后处死)与重度退变组(穿刺Co7/8椎间盘2周后处死),每组10只,检测各组髓核组织中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的蛋白表达,以及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的基因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人髓核组织:miRNA-142-3p的表达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P<0.05),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基因与蛋白表达由低到高的顺序为: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P<0.05),Ⅰ型胶原基因与蛋白表达由低到高的顺序为: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P<0.05),Ⅱ型胶原基因与蛋白表达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的趋势(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椎间盘退变程度与miRNA-142-3p表达呈负相关(P<0.05),与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表达呈正相关(P<0.05);②大鼠髓核组织:与假手术组比较,轻度退变组髓核组织中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基因与蛋白表达升高(P<0.05),miRNA-142-3p表达降低(P<0.05);与轻度退变组比较,重度退变组髓核组织中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基因与蛋白表达升高(P<0.05),miRNA-142-3p表达降低(P<0.05);③结果表明,人腰椎间盘退变程度与髓核组织中miRNA-142-3p表达呈负相关,与混合谱系激酶3和白细胞介素1β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 髓核组织 miRNA-142-3p 混合谱系激酶3 白细胞介素1Β 相关性
下载PDF
MiR-650通过靶向结合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1促进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糖酵解
20
作者 郭谊 韩炎 +3 位作者 周丽芝 王俊华 马跃 鲁大鹏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17-224,248,共9页
目的:分析miR-650是否靶向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1(PCK1)促进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和糖酵解。方法:生物信息学筛选出差异表达且与细胞增殖、糖酵解有关的基因。构建稳定过表达PCK1的CAL-27和Tca8113细胞系,分成Vector组和PCK1组... 目的:分析miR-650是否靶向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1(PCK1)促进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和糖酵解。方法:生物信息学筛选出差异表达且与细胞增殖、糖酵解有关的基因。构建稳定过表达PCK1的CAL-27和Tca8113细胞系,分成Vector组和PCK1组。构建稳定过表达miR-650的OSCC细胞,分成miR-NC组、miR-650组和miR-650+PCK1组。CCK-8和克隆形成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裸鼠成瘤实验检测瘤体质量、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中PCK1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测定各组细胞PCK1蛋白表达水平。葡萄糖和乳酸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内葡萄糖和乳酸变化。数据库预测PCK1靶标,双荧光酶素报告实验进行验证。RT-qPCR测定转染后OSCC细胞中miR-650的表达。结果:PCK1在OSCC中表达下调,且与细胞增殖和糖酵解相关。与Vector组相比,PCK1组中PCK1蛋白水平升高;过表达PCK1抑制细胞增殖;过表达PCK1抑制裸鼠移植瘤体积和质量增长;过表达PCK1促进细胞葡萄糖产生和抑制其消耗,同时抑制乳酸产生。与癌旁组织相比,miR-650在OSCC中表达上调。数据库预测及双荧光酶素报告实验证实miR-650与PCK1的靶向关系。与miR-NC组相比,miR-650组中PCK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miR-650通过调节PCK1表达,促进OSCC细胞增殖,调控细胞糖酵解。结论:miR-650可以通过靶向结合PCK1促进OSCC细胞增殖和糖酵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1 增殖 糖酵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