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polyethylene glycol on the crystallization,rheology and foamability of poly(lactic acid)containing in situ generated polyamide 6 nanofibrils 被引量:1
1
作者 Yuhui Qiao Qian Li +5 位作者 Amirjalal Jalali Dongsheng Yu Xichan He Xiaofeng Wang Jing Jiang Zhiyu Min 《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3年第12期2074-2087,共14页
In this study,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crystallization and foaming behavior of poly(lactic acid)with polyamide 6 nanofibrils were examined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 as a compatibilizer.Polyamide 6 particles were defo... In this study,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crystallization and foaming behavior of poly(lactic acid)with polyamide 6 nanofibrils were examined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 as a compatibilizer.Polyamide 6 particles were deformed into nanofibrils during drawing.For the 10%polyamide 6 case,polyethylene glycol addition reduced the polyamide 6 fibril diameter from 365.53 to 254.63 nm,owing to the smaller polyamide 6 particle size and enhanced interface adhesion.Rheological experiments revealed that the viscosity and storage modulus of the composites were increased,which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three-dimensional entangled network of polyamide 6 nanofibrils.The presence of higher aspect ratio polyamide 6 nanofibrils substantially enhanced the melt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s.The 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polyamide 6 nanofibrils and polyethylene glycol had a synergistic effect on accelerating poly(lactic acid)crystallization.With the polyethylene glycol,the crystallization half-time reduced from 103.6 to 62.2 s.Batch foaming results indicated that owing to higher cell nucleation efficiency,the existence of polyamide 6 nanofibrils led to a higher cell density and lower expansion ratio.Furthermore,the poly(lactic acid)/polyamide 6 foams exhibited a higher cell density and expansion ratio than that of the foams without polyethylene glyc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lactic acid) foamING microfibrillation rheological property CRYSTALLIZATION
原文传递
聚乳酸/聚烯烃弹性体共混体系的发泡行为
2
作者 徐远 邵玮玮 +3 位作者 吴王坚 曾谛 庞永艳 郑文革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77,共8页
为研究聚乳酸(PLA)共混体系的界面相互作用对发泡材料泡孔结构的影响,选择聚烯烃弹性体(POE)和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POE-g-MAH)分别与PLA共混,制备PLA/POE和PLA/POE-g-MAH共混物,然后利用釜压发泡,制备共混体系发泡材料。首先,利... 为研究聚乳酸(PLA)共混体系的界面相互作用对发泡材料泡孔结构的影响,选择聚烯烃弹性体(POE)和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POE-g-MAH)分别与PLA共混,制备PLA/POE和PLA/POE-g-MAH共混物,然后利用釜压发泡,制备共混体系发泡材料。首先,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POE和POE-g-MAH在PLA中的分散情况;然后,利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了PLA/POE和PLA/POE-g-MAH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最后,利用SEM研究了PLA/POE和PLA/POE-g-MAH共混体系发泡材料的泡孔结构,通过测试样品发泡前后的密度计算了膨胀倍率,并探讨了界面相互作用对泡孔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弹性体含量增加,POE和POE-g-MAH的相区尺寸都随之增大,后者的相区尺寸较小;POE和POE-g-MAH含量增加,体系的复数黏度和储能模量也都增大,由于后者与PLA的界面相互作用更强,因此其体系复数黏度和储能模量增大得更显著;当弹性体质量分数为10%和20%时,POE的加入可增强体系的气泡异相成核,因此形成的泡孔尺寸较小,而POE-g-MAH的加入有利于泡孔生长,因此形成的泡孔尺寸较大;在90℃发泡后,PLA/POE-g-MAH10和PLA/POE-g-MAH20发泡材料的膨胀倍率比PLA/POE10和PLA/POE20的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烯烃弹性体 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 共混体系 发泡行为
下载PDF
聚乳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发泡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豪 吴志强 +2 位作者 姜启运 沈春晖 高山俊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共8页
使用偶氮二甲酰胺(ADC)作为发泡剂,纳米二氧化硅(SiO_(2))作为成核剂,采用热压发泡工艺制备了环氧型扩链剂(ADR)改性的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共混发泡材料。结果表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证明了ADR与PLA... 使用偶氮二甲酰胺(ADC)作为发泡剂,纳米二氧化硅(SiO_(2))作为成核剂,采用热压发泡工艺制备了环氧型扩链剂(ADR)改性的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共混发泡材料。结果表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证明了ADR与PLA和PBAT的扩链反应。熔体流动测试仪(MFR)显示ADR的加入有效提高了发泡前体的熔体强度。通过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材料的泡孔形态,当ADR的含量为0.3份(质量份,下同)、SiO_(2)的含量为2份时,制备的PLA/PBAT共混发泡材料的泡孔平均直径降至48.63μm,泡孔密度增至3.717×10^(6)个/cm^(3),材料的密度从纯PLA的1.156 g/cm^(3)降至0.75 g/cm^(3)。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和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测试结果表明,PBAT和SiO_(2)的加入有效提高了PLA的结晶度,为发泡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力学性能测试表明,PBAT、ADR的加入提高了PLA/PBAT共混发泡材料的拉伸性能,泡孔的存在提高了材料的冲击性能,PLA/PBAT共混发泡材料的冲击强度为25.94 kJ/cm^(2),比纯PLA高23.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发泡 结晶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聚乳酸/塑化聚乙烯醇合金开孔发泡行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晓红 卫欣怡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85,共7页
以聚乳酸(PLA)为基体,加入不同含量的塑化聚乙烯醇(CPVA),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PLA/CPVA合金样品。以超临界CO_(2)为物理发泡剂,采用釜压发泡和粒子沥滤法成功制备出PLA/CPVA合金开孔泡沫。结果表明,随着CPVA含量的增加,PLA的结晶温度下降... 以聚乳酸(PLA)为基体,加入不同含量的塑化聚乙烯醇(CPVA),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PLA/CPVA合金样品。以超临界CO_(2)为物理发泡剂,采用釜压发泡和粒子沥滤法成功制备出PLA/CPVA合金开孔泡沫。结果表明,随着CPVA含量的增加,PLA的结晶温度下降,结晶度先上升后下降,熔体黏弹性改善;随着CPVA含量的上升,PLA/CPVA合金开孔泡沫的发泡倍率先减小后逐渐增大,开孔率逐步提高;当CPVA含量为50%(质量分数,下同)时,PLA/CPVA合金开孔泡沫的发泡倍率为23.1倍,开孔率达到了9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乙烯醇 超临界二氧化碳 合金 开孔泡沫
下载PDF
PLA/玄武岩纤维发泡材料的制备及其热学性能
5
作者 崔伟松 郑凯敬 +1 位作者 顿东星 邓兆敬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0-46,共7页
聚乳酸(PLA)因具备良好的加工性及可生物降解性而被广泛应用,但PLA也存在许多缺点,如结晶性能差、熔体强度低、发泡性能差等,这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为制备具有优异结晶性能和发泡性能的PLA基复合材料,以高强度和高耐热性的玄武岩纤维(... 聚乳酸(PLA)因具备良好的加工性及可生物降解性而被广泛应用,但PLA也存在许多缺点,如结晶性能差、熔体强度低、发泡性能差等,这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为制备具有优异结晶性能和发泡性能的PLA基复合材料,以高强度和高耐热性的玄武岩纤维(BF)为填料,通过熔融共混制备BF含量不同的PLA/BF复合材料;随后,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发泡剂,通过受限釜压发泡法制备了PLA/BF发泡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台偏光显微镜对PLA/BF复合材料以及发泡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BF含量对PLA/BF复合材料结晶性能以及发泡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BF的引入显著改善了PLA的结晶性能,发泡性能有所提高。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在相同结晶时间下,随着BF含量的提高,样品结晶速度明显提高。相比于纯PLA泡沫,当BF质量分数为20%时,复合样品的冷结晶温度降低了4.61℃,结晶度提高了3.21%。同时,平均泡孔密度从3.26×10^(5)cells/cm^(3)提高到14.29×10^(5)cells/cm^(3),平均泡孔尺寸从295.1μm降低到162.38μm。此外,在90℃高温下保持6 h的尺寸收缩率降低了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超临界二氧化碳 发泡 耐热性能 压缩性能
下载PDF
聚乳酸/聚丙烯共混体系的制备及其发泡行为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青松 王向东 +4 位作者 刘伟 刘本刚 许国志 张玉霞 陈士宏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0-85,共6页
采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H-g-PP)作为相容剂,制备了聚乳酸(PLA)/聚丙烯(PP)共混物体系并研究了其发泡行为。采用差式扫描量热仪和旋转流变仪分别研究其热行为和流变行为,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共混体系的冲击断面形貌及泡孔形态。结果表... 采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H-g-PP)作为相容剂,制备了聚乳酸(PLA)/聚丙烯(PP)共混物体系并研究了其发泡行为。采用差式扫描量热仪和旋转流变仪分别研究其热行为和流变行为,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共混体系的冲击断面形貌及泡孔形态。结果表明,随着MAH-g-PP添加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得到提高,加入PP促进了PLA的结晶,当MAH-g-PP含量达到7%时,PLA的绝对结晶度达到6.07%,同时加入PP提高了PLA/PP共混体系的熔体强度,使其发泡行为得到改善,共混体系的发泡倍率最大可以达到8.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丙烯 相容性 熔体强度 发泡行为
下载PDF
聚乳酸/纳米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挤出发泡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马鹏程 王向东 +4 位作者 刘本刚 李莹 陈士宏 张玉霞 许国志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64,共6页
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聚乳酸/有机改性纳米蒙脱土(PLA/OMMT)复合材料,对其复合结构、力学性能、热性能、动态流变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挤出发泡行为。结果表明,不同含量的OMMT与PLA进行熔融插层会形成不同的插层与... 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聚乳酸/有机改性纳米蒙脱土(PLA/OMMT)复合材料,对其复合结构、力学性能、热性能、动态流变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挤出发泡行为。结果表明,不同含量的OMMT与PLA进行熔融插层会形成不同的插层与剥离结构;3%的OMMT可以提高PLA的力学性能、改善热性能;OMMT能够提高PLA的熔体强度,同时在挤出发泡过程中起到成核剂的作用,并且能够减弱发泡剂气体向PLA熔体外部的扩散,从而提高PLA挤出发泡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蒙脱土 熔融插层 熔体强度 挤出发泡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聚乳酸发泡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刘伟 伍玉娇 +2 位作者 王福春 何杰军 周登凤 《中国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23,共11页
综述了聚乳酸(PLA)发泡材料在包装领域、汽车领域和生物医疗领域的多种应用现状,概括了釜压发泡法、连续挤出发泡法、注塑发泡法以及其他发泡成型法制备PLA发泡材料的成型机理及泡孔结构特点,重点介绍了分子链结构改性、共混改性和微米... 综述了聚乳酸(PLA)发泡材料在包装领域、汽车领域和生物医疗领域的多种应用现状,概括了釜压发泡法、连续挤出发泡法、注塑发泡法以及其他发泡成型法制备PLA发泡材料的成型机理及泡孔结构特点,重点介绍了分子链结构改性、共混改性和微米/纳米级填充改性等较为有效的PLA改性方法,以及各种改性方法所制备的PLA发泡材料的泡孔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泡沫 生物降解 发泡技术 超临界二氧化碳
下载PDF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成型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姚军燕 秦能 杨青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8,14,共4页
对聚乳酸的一些成型方法作了概述。包括聚乳酸纤维的纺丝成型、自增强成型、泡沫材料的成型。聚乳酸材料的成型可采用注射、挤出、压制等方法 ,但其制品的力学性能难以满足某些医疗修复器件的要求。经熔融纺丝、自增强成型等特殊成型方... 对聚乳酸的一些成型方法作了概述。包括聚乳酸纤维的纺丝成型、自增强成型、泡沫材料的成型。聚乳酸材料的成型可采用注射、挤出、压制等方法 ,但其制品的力学性能难以满足某些医疗修复器件的要求。经熔融纺丝、自增强成型等特殊成型方法可以获得力学性能较高的制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生物医用材料 成型 纺丝 自增强 泡沫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发泡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玉霞 刘学 +1 位作者 刘本刚 王向东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5,共12页
介绍了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发泡技术进展,包括聚乳酸、聚己内酯、二元醇二元羧酸脂肪族聚酯、聚乙烯醇等及其共混物、纳米复合材料等的发泡技术,涉及了超临界CO2发泡技术、化学发泡剂发泡技术等。
关键词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 聚乳酸 聚己内酯 二元醇二元羧酸脂肪族聚酯 聚乙烯醇 淀粉 发泡技术 超临界二氧化碳
下载PDF
支化改性聚乳酸及其对发泡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郝明洋 王昌银 +3 位作者 蒋团辉 张纯 何力 龚维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6-161,共6页
采用多官能度环氧化合物,通过官能团反应制备支化结构聚乳酸。通过动态剪切流变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别考察了聚乳酸流变行为和结晶行为,结果表明改性之后聚乳酸的黏弹性显著提高,尤其是弹性响应,通过Cole-Cole图和Han图反映了支... 采用多官能度环氧化合物,通过官能团反应制备支化结构聚乳酸。通过动态剪切流变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别考察了聚乳酸流变行为和结晶行为,结果表明改性之后聚乳酸的黏弹性显著提高,尤其是弹性响应,通过Cole-Cole图和Han图反映了支化结构的引入,此外,DSC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聚乳酸出现了明显的降温结晶峰,进一步映证了支化结构的存在。同时,利用型腔体积可控注塑发泡装备制备了聚乳酸发泡试样,结果表明支化结构的引入显著改善了聚乳酸的发泡行为。在泡孔生长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将泡孔生长过程分为快速生长阶段和慢速生长应力松弛阶段,分析了聚合物熔体黏弹性对泡孔生长、稳定过程的影响,较高的黏弹性起到了抑制泡孔合并、恶化的作用。同时,改性之后聚乳酸结晶性能提高,有利于发泡过程中泡孔结构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支化 黏弹性 结晶行为 发泡 泡孔结构
下载PDF
增容作用对聚乳酸/高密度聚乙烯合金发泡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杨 殷德贤 +3 位作者 朱敏 周洪福 王向东 叶志殷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0-56,共7页
以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GEMA)为增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PLA)/高密度聚乙烯(PE-HD)增容合金。以CO2为发泡剂进行釜压发泡,制备出PLA/PE-HD增容合金泡沫。结果表明,加入GEMA后,聚合物合金的结晶能力有所下降和流... 以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GEMA)为增容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PLA)/高密度聚乙烯(PE-HD)增容合金。以CO2为发泡剂进行釜压发泡,制备出PLA/PE-HD增容合金泡沫。结果表明,加入GEMA后,聚合物合金的结晶能力有所下降和流变性能略有提高;随着GEMA含量的增加,PE-HD分散相尺寸减小,数量增多,聚合物合金发泡样品的泡孔结构可以实现从复合泡孔到单一泡孔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高密度聚乙烯 合金 釜压发泡 增容
下载PDF
三官能环氧树脂在聚乳酸交联挤出发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志娟 林雪春 +1 位作者 罗超云 肖望东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9-115,共7页
将三官能团环氧树脂作为交联剂用于聚乳酸(PLA)的挤出化学发泡成型,研究了三官能环氧树脂含量对PLA熔融结晶性能、交联度、熔体强度的影响以及对PLA化学挤出发泡试样的泡孔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三官能环氧树脂含量的增加,冷结晶温... 将三官能团环氧树脂作为交联剂用于聚乳酸(PLA)的挤出化学发泡成型,研究了三官能环氧树脂含量对PLA熔融结晶性能、交联度、熔体强度的影响以及对PLA化学挤出发泡试样的泡孔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三官能环氧树脂含量的增加,冷结晶温度提高,且添加三官能环氧树脂后熔融峰由单峰变成双峰,结晶峰面积、熔融峰面积以及结晶度都是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PLA体系的交联度和熔体强度的显著提高随着三官能团环氧树脂的增加;PLA体系泡孔破裂减少,开孔率减少,泡孔尺寸先减小后增大;较佳挤出机头温度为170~1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官能环氧树脂 聚乳酸 交联 熔体强度 发泡行为
下载PDF
PLA扩链/支化改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晏梦雪 陈开源 周南桥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2-35,共4页
为提高聚乳酸(PLA)的发泡性能和熔体强度,加入环氧扩链剂以增加PLA的分子链长度及支化度。研究了扩链剂对PLA的流变性能、结晶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扩链剂的加入可以提高PLA的表观黏度,从而证明了其能够提高PLA的分子量和支化度,但... 为提高聚乳酸(PLA)的发泡性能和熔体强度,加入环氧扩链剂以增加PLA的分子链长度及支化度。研究了扩链剂对PLA的流变性能、结晶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扩链剂的加入可以提高PLA的表观黏度,从而证明了其能够提高PLA的分子量和支化度,但是扩链剂含量过高时会使PLA分子链发生交联,导致PLA的加工性能变差,扩链剂的质量分数控制在1%以内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扩链 支化改性 发泡性能 熔体强度
下载PDF
PS/PLA共混物的相态结构及其发泡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本刚 刘燕 杜中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41,共6页
采用密炼机制备了聚苯乙烯/聚乳酸(PS/PLA)共混物,以超临界二氧化碳(CO2)为物理发泡剂,采用釜压法制备了PS/PLA共混物泡沫。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PLA等温结晶行为、PS/PLA共混物的相态结构和PS/PLA共... 采用密炼机制备了聚苯乙烯/聚乳酸(PS/PLA)共混物,以超临界二氧化碳(CO2)为物理发泡剂,采用釜压法制备了PS/PLA共混物泡沫。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PLA等温结晶行为、PS/PLA共混物的相态结构和PS/PLA共混物泡沫的泡孔结构。结果表明,反应型增容剂使PLA的等温结晶速率提高,晶体尺寸降低;增容剂能够促进PLA在PS中的分散;PLA的加入在发泡过程中能够起到异相成核作用,PLA的结晶有利于气泡的增长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聚乳酸 共混物 反应型增容剂 相态结构 发泡行为
下载PDF
聚乳酸材料成型加工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大凯 李菁 任杰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48,共3页
聚乳酸材料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在不久的将来很有希望替代一些石油基塑料,而加工成型方法对于拓宽聚乳酸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对现阶段聚乳酸材料的若干加工成型方法进行阐述,主要包括注射成型、热压法成型、纺丝成型、吹塑成... 聚乳酸材料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在不久的将来很有希望替代一些石油基塑料,而加工成型方法对于拓宽聚乳酸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对现阶段聚乳酸材料的若干加工成型方法进行阐述,主要包括注射成型、热压法成型、纺丝成型、吹塑成型、发泡成型和电纺丝成型。对于不同成型加工方法的制备过程作了介绍,并对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工艺参数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注射成型 热压法成型 纺丝成型 吹塑成型 发泡成型 电纺丝成型
下载PDF
双螺杆挤出制备低密度聚乳酸微孔泡沫塑料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婧婧 黄耿群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38,共4页
通过构建双螺杆挤出发泡系统、降低发泡温度和加入交联剂来制备低密度聚乳酸微孔泡沫塑料。结果表明:降低发泡温度有利于聚乳酸泡沫密度的降低。交联剂的含量应适中,以获得合适的熔体强度,利于泡孔成核和泡孔长大。当发泡温度为125℃,... 通过构建双螺杆挤出发泡系统、降低发泡温度和加入交联剂来制备低密度聚乳酸微孔泡沫塑料。结果表明:降低发泡温度有利于聚乳酸泡沫密度的降低。交联剂的含量应适中,以获得合适的熔体强度,利于泡孔成核和泡孔长大。当发泡温度为125℃,交联剂含量为0.2份时,制备的PLA泡沫的体积膨胀系数达到3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微孔泡沫 双螺杆挤出机 低密度 交联剂
下载PDF
多环氧基扩链剂对聚乳酸/纳米黏土复合材料的发泡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伟 王向东 +2 位作者 励杭泉 杜中杰 张晨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3-29,共7页
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乳酸(PLA)/纳米黏土复合材料,并使用多环氧基团化合物作为扩链剂对复合材料进行扩链。探讨了扩链剂含量对于PLA/纳米黏土复合材料的结晶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然后将扩链PLA/纳米黏土复合材料利用超临界CO2进行... 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乳酸(PLA)/纳米黏土复合材料,并使用多环氧基团化合物作为扩链剂对复合材料进行扩链。探讨了扩链剂含量对于PLA/纳米黏土复合材料的结晶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然后将扩链PLA/纳米黏土复合材料利用超临界CO2进行发泡,并表征泡孔结构。结果表明,扩链剂能够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流变和结晶性能,从而影响其可发性;复合材料的熔体弹性随着扩链剂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同时结晶成核点也因为纳米黏土和支化结构的存在而得到提高;由于流变和结晶性能的提高使得复合材料的泡孔结构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纳米黏土 扩链剂 复合材料 发泡
下载PDF
PCL/PLA共混物微孔发泡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蒋晶 郭海洋 +1 位作者 侯建华 李倩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4-28,共5页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不同聚乳酸(PLA)含量的聚己内酯(PCL)/PLA共混物,研究了PLA含量对共混物相形态以及流变性能的影响,并通过超临界CO2发泡研究了相形态及黏弹性对泡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LA含量的增加,分散相的尺寸和密度均有...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不同聚乳酸(PLA)含量的聚己内酯(PCL)/PLA共混物,研究了PLA含量对共混物相形态以及流变性能的影响,并通过超临界CO2发泡研究了相形态及黏弹性对泡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LA含量的增加,分散相的尺寸和密度均有所增加,并且PLA的添加提高了共混物的黏弹性。在超临界CO2发泡过程中,异相成核点增加,泡孔密度提高,且熔体强度的提高有效抑制了发泡过程中泡孔的塌陷,泡孔形貌得到改善,并且对孔隙率和开孔率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开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 聚乳酸 超临界CO2发泡 流变性质 泡孔结构
下载PDF
赤泥对聚乳酸热性能、力学性能和发泡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伟 吴显 张纯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9-54,共6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改性的聚乳酸/赤泥(PLA/RM)复合材料,并利用超临界CO_(2)固相发泡法对复合材料进行发泡,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万能试验机和固相发泡法对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力学性能和发泡行为进行了研...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改性的聚乳酸/赤泥(PLA/RM)复合材料,并利用超临界CO_(2)固相发泡法对复合材料进行发泡,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万能试验机和固相发泡法对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力学性能和发泡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M对PLA具有促进结晶的效果,结晶度由5.34%提高至13.89%;RM含量对材料的泡孔参数具有明显控制作用;当加入5%(质量分数,下同)的RM时,发泡材料的泡孔密度降低至1.82×10^(7)个/cm^(3),发泡倍率达到2.25倍,当RM为3%时添加MDI时,泡孔密度由3.28×10^(7)个/cm^(3)提高到12.46×10^(7)个/cm^(3),发泡倍率由2.26倍提高到12.40倍;RM和MDI协同作用对PLA泡沫的泡孔形态和力学性能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赤泥 发泡材料 复合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