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vestigation of tensile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PC, ABS, and PC/ABS blends from low to high strain rates
1
作者 尹征南 王铁军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12年第4期455-464,共10页
This paper experimentally studies the tensile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poly- carbonate (PC),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ABS), and PC/ABS blends (with the blending ratios of PC to ABS being 80:20, 60:40, 50... This paper experimentally studies the tensile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poly- carbonate (PC),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ABS), and PC/ABS blends (with the blending ratios of PC to ABS being 80:20, 60:40, 50:50, and 40:60) from low to high strain rates. Using the universal MTS-810 machine and the split Hopkinson tension bar (SHTB) testing system, the quasi-static and impact tension tests are carried out at the room temperature. The curves of the true stress and the true strain are obtained. The deformation behaviors of PC, ABS, and PC/ABS blends are characterized in detail.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ain rate and the yielding stress is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 polycarbonate/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PC/ABS) blend split Hopkinson tension bar (SHTB) stain rate
下载PDF
叔丁基化芳基磷酸酯和碳微球对PC/ABS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刘小忠 徐娟 李湘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2-166,185,共6页
为研究叔丁基化芳基磷酸酯(TBP)和碳微球(CMS)对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ABS)塑料性能的影响,通过熔融挤出法制备了PC/ABS/TBP/CMS复合材料,利用水平垂直燃烧试验仪、锥形量热仪、热重分析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分析了复合材... 为研究叔丁基化芳基磷酸酯(TBP)和碳微球(CMS)对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ABS)塑料性能的影响,通过熔融挤出法制备了PC/ABS/TBP/CMS复合材料,利用水平垂直燃烧试验仪、锥形量热仪、热重分析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分析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热性能和物理性能。结果表明,TBP可以提高PC/ABS的阻燃性能,但会降低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在PC/ABS中加入质量分数12%的TBP,PC/ABS/TBP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为28.1%,垂直燃烧测试(UL 94)等级达到V-0级(3 mm),相比于PC/ABS,PC/ABS/TBP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下降19.5%,16.6%,17.5%和56.1%,水平方向模后收缩率(PMSH)、垂直方向模后收缩率(PMSv)和熔体流动速率(MFR)提升68.9%,58.1%和196.1%;随着CMS加入量的增加,PC/ABS/TBP/CMS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先升高后下降,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先上升后下降,热性能、刚性和尺寸稳定性逐渐提高;PC/ABS/TBP/5CMS的LOI为33.2%,UL 94等级达到V-0级(2 mm),相比于PC/ABS/TBP,其最大失重温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高7.5℃,11.7%,12.2%,14.1%和26.3%,PMSP,PMSH和MFR分别降低32.0%,26.5%和1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叔丁基化芳基磷酸酯 碳微球 阻燃性能 尺寸稳定性
下载PDF
MBS对PC/ABS/纤维增强材料界面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刘威 王敦 +2 位作者 秦梓喻 尹学琼 刘钟馨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0-156,共7页
本研究通过引入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MBS)三元共聚物作为增容剂,成功制备了性能增强的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玻璃纤维(GF)/MBS与PC/ABS/碳纤维(CF)/MBS共混合金。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液氮脆断断... 本研究通过引入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MBS)三元共聚物作为增容剂,成功制备了性能增强的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玻璃纤维(GF)/MBS与PC/ABS/碳纤维(CF)/MBS共混合金。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液氮脆断断面显示,MBS的加入显著改善了所有合金材料的界面黏附性。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1%的MBS后,PC/ABS/GF合金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6.52%、53.87%和0.22%;在PC/ABS/CF合金中,添加质量分数3%MBS后,这些性能分别提升10.14%、45.10%和0.66%。然而,由于MBS的低熔点,其加入对合金的热稳定性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导致热性能下降。研究表明,MBS的引入显著增强了PC/ABS基体的界面结合力和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玻璃纤维 碳纤维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梯形倍半硅氧烷/海泡石/PC/ABS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4
作者 刘海路 刘小忠 +1 位作者 徐娟 李湘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1-56,共6页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通过熔融共混制备无卤阻燃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PC/ABS)复合材料,分析梯形倍半硅氧烷(TSQ)和海泡石(SEP)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热失重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SQ可以提高PC/ABS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通过熔融共混制备无卤阻燃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PC/ABS)复合材料,分析梯形倍半硅氧烷(TSQ)和海泡石(SEP)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热失重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SQ可以提高PC/ABS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和低温韧性,在PC/ABS中加入质量分数1%的TSQ,复合材料的阻燃等级达到UL 94 V-0级(3.0 mm)和UL 94 V-1级(2.0 mm),极限氧指数(LOI)达到29.1%,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总热释放量(THR)和总烟释放量(TSR)相对PC/ABS分别降低27.4%,21.0%和12.4%,点燃时间(TTI)、火灾性能指数(FPI)和-40℃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高5.8%,45.5%和51.8%,失重速率最大时温度(Tmax)和750℃残炭率(CRC)分别提高5.2℃和3.0%;在添加了质量分数1%TSQ的PC/ABS中加入SEP,随着SEP添加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初始失重温度(T5%)、Tmax和刚性逐渐增大,韧性逐渐降低,强度和阻燃性能先上升后下降,当SEP的质量分数为4%时,复合材料的阻燃达到UL 94 V-0级(1.5 mm),LOI为34.5%,与未加SEP的TSQ/PC/ABS复合材料相比,PHRR,THR和TSR分别降低17.1%,22.1%和16.3%,TTI和FPI分别提高5.5%和25.0%,Tmax和CRC分别提高8.5℃和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 梯形倍半硅氧烷 海泡石 阻燃性能 低温冲击强度
下载PDF
PC/ABS合金材料耐化学品性能研究
5
作者 刘霞 张郑银 +1 位作者 牟杰 马林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11期36-37,41,共3页
针对热塑性工程塑料PC/ABS合金抗应力开裂性能较弱的现象,先探究了增韧剂(MBS)含量对PC/ABS合金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再研究添加抗开裂剂,接枝PE和PMMA的PC/ABS合金抗应力开裂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增韧剂MBS的含量增加,PC/ABS合金拉伸强... 针对热塑性工程塑料PC/ABS合金抗应力开裂性能较弱的现象,先探究了增韧剂(MBS)含量对PC/ABS合金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再研究添加抗开裂剂,接枝PE和PMMA的PC/ABS合金抗应力开裂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增韧剂MBS的含量增加,PC/ABS合金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逐渐降低,缺口冲击强度出现提升;当合金中添加接枝PE(3%)后,经过乙醇:天那水浸泡的合金材料,力学性能保持率最佳,拉伸强度保持率98.03%,弯曲强度保持率98.37%,缺口冲击强度保持率96.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合金 增韧剂 耐化学性
下载PDF
PC/ABS高温下耐疲劳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李明昆 林荣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7-80,共4页
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相、聚碳酸酯(PC)相以及相容剂三方面讨论了PC/ABS合金在90℃高温下的耐疲劳性能。结果表明,橡胶是导致材料耐疲劳性能差的原因;提高苯乙烯-丙烯腈二元共聚物(St-An)相对聚丁二烯(PB)的比例可有... 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相、聚碳酸酯(PC)相以及相容剂三方面讨论了PC/ABS合金在90℃高温下的耐疲劳性能。结果表明,橡胶是导致材料耐疲劳性能差的原因;提高苯乙烯-丙烯腈二元共聚物(St-An)相对聚丁二烯(PB)的比例可有效地提高耐疲劳性能;提高PC含量或适当调整PC黏度也可提升合金的耐疲劳性能;相容剂类型对耐疲劳性能有影响,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的效果优于其他相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合金 高温耐疲劳性能 相容剂 汽车
下载PDF
ASA胶含量对PC/ASA合金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金洲 应杰 +2 位作者 邱琪浩 顾亥楠 周浩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21-24,共4页
通过熔体流动速率、热变形温度和力学性能等指标变化评价了ASA胶含量及用量对PC/ASA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SA用量的增加,合金的热变形温度下降;可以通过ASA胶含量和用量调节合金的流动性;不论合金的组成,ASA胶含量为30%的PC/AS... 通过熔体流动速率、热变形温度和力学性能等指标变化评价了ASA胶含量及用量对PC/ASA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SA用量的增加,合金的热变形温度下降;可以通过ASA胶含量和用量调节合金的流动性;不论合金的组成,ASA胶含量为30%的PC/ASA合金的低温冲击强度最高;当PC/ASA比例为7∶3,ASA胶含量为30%时,PC/ASA合金的低温冲击强度最高为36 k 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丙烯酸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合金 胶含量 性能
下载PDF
酸碱处理蒙脱土与磷酸酯阻燃剂复配阻燃PC/ABS合金 被引量:17
8
作者 冉诗雅 许远远 +1 位作者 郭正虹 方征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67-473,共7页
采用酸碱处理法对蒙脱土进行有机化改性,再将酸碱处理的蒙脱土与磷酸酯阻燃剂复配,作为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PC/ABS)合金的阻燃体系,并表征了酸碱处理蒙脱土对合金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结果表明,间苯二酚双(二苯... 采用酸碱处理法对蒙脱土进行有机化改性,再将酸碱处理的蒙脱土与磷酸酯阻燃剂复配,作为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PC/ABS)合金的阻燃体系,并表征了酸碱处理蒙脱土对合金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结果表明,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改性的蒙脱土(BDP-MMT)使阻燃PC/ABS合金的起始分解温度降低,而酸碱处理蒙脱土却使合金的起始分解温度有所提高;BDP-MMT的加入会恶化碳层的阻隔性能,而酸碱处理蒙脱土却可以增加碳层的稳定性,使第二热释放峰值出现的时间延迟,且适合的酸浓度处理蒙脱土可以使合金通过UL-94 V-0级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磷酸酯 蒙脱土 酸碱处理 阻燃剂
下载PDF
六苯氧基环三磷腈阻燃PC/ABS合金及其热解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徐建中 杜卫义 +1 位作者 王春征 谢吉星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25,共5页
采用六苯氧基环三磷腈(HPCTP)作为阻燃剂,添加到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体系中,探讨了HPCTP对PC/ABS合金的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热重-质谱联用仪及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阻燃PC/ABS合金的热解过程及阻燃... 采用六苯氧基环三磷腈(HPCTP)作为阻燃剂,添加到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体系中,探讨了HPCTP对PC/ABS合金的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热重-质谱联用仪及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阻燃PC/ABS合金的热解过程及阻燃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当HPCTP添加量为20份时,阻燃PC/ABS合金的极限氧指数可达25.7%,并通过垂直燃烧测试达UL 94V-0级,且提高了阻燃PC/ABS合金的拉伸强度,但其冲击强度明显降低;加入HPCTP可促进阻燃PC/ABS合金形成更多稳定的炭层,燃烧后残炭中存在P—O—Ph基团;HPCTP对阻燃PC/ABS合金的成炭作用主要在于抑制PC的分解,对合金中ABS的热分解则无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六苯氧基环三磷腈 阻燃 热解
下载PDF
用于阻燃PC/ABS的无卤芳香族磷酸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欧育湘 陈宇 +1 位作者 韩廷解 赵毅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0-74,共5页
综述了用于阻燃PC/ABS的无卤芳香族磷酸酯阻燃剂的研发状况,介绍了它们的性能、特点及在PC/ABS中的应用,对发展无卤阻燃PC/ABS具有重要意义。这类阻燃剂包括双酚A双磷酸酯、间苯二酚双磷酸酯、双酚S双磷酸酯、联苯双磷酸酯、季戊四醇螺... 综述了用于阻燃PC/ABS的无卤芳香族磷酸酯阻燃剂的研发状况,介绍了它们的性能、特点及在PC/ABS中的应用,对发展无卤阻燃PC/ABS具有重要意义。这类阻燃剂包括双酚A双磷酸酯、间苯二酚双磷酸酯、双酚S双磷酸酯、联苯双磷酸酯、季戊四醇螺环磷酸酯和环烷基双磷酸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磷酸酯 阻燃
下载PDF
聚硼硅氧烷阻燃PC/ABS合金的制备与其阻燃性能 被引量:10
11
作者 宋健 周文君 +2 位作者 吕群 陈科 陈友财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8-31,共4页
通过极限氧指数和锥形量热分析研究了阻燃剂聚硼硅氧烷(BSi)对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的阻燃作用。结果表明,添加5%(质量分数,下同)的BSi可使PC/ABS合金的极限氧指数从24%提高到28.6%;添加BSi可使火灾性能指... 通过极限氧指数和锥形量热分析研究了阻燃剂聚硼硅氧烷(BSi)对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的阻燃作用。结果表明,添加5%(质量分数,下同)的BSi可使PC/ABS合金的极限氧指数从24%提高到28.6%;添加BSi可使火灾性能指数升高63%,并且可减少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热及CO、CO2等有害气体,促进成炭,保护基体材料,缓和燃烧过程,降低火灾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硼硅氧烷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阻燃 极限氧指数 锥形量热分析
下载PDF
ABS/PET合金的组成配比及SMA的增容化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国栋 陈磊 +2 位作者 张圣博 刘占伟 蔡绪福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21,共5页
以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为增容剂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共混物进行研究,探讨了SMA用量对合金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无增容剂下ABS与PET之间配比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以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为增容剂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共混物进行研究,探讨了SMA用量对合金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无增容剂下ABS与PET之间配比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容剂SMA用量为10 phr时,合金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20%和50%;随着PET用量的增加,合金的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和维卡软化温度不断提高,当PET用量接近50%时发生相转变;断裂伸长率在PET的质量分数为30%时达到最低(32%)。通过示差扫描量热法(DSC)测试,发现ABS破坏了PET的结晶行为,且合金中两者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存在重合现象。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偏光显微镜观察发现,SMA增容的ABS/PET合金中PET颗粒尺寸较小且分散较好;PET晶粒在ABS中可以形成"岛"相和连续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BS/PET) 合金 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 增容
下载PDF
ABS/PBT合金增韧改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陆波 李鹏 +2 位作者 陈立军 张炜海 李海清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26,共3页
研究了增韧剂SWR-2B、SWR-7C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ABS/PBT)(70/30)合金力学性能、形态结构及熔体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WR-2B或SWR-7C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研究了增韧剂SWR-2B、SWR-7C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ABS/PBT)(70/30)合金力学性能、形态结构及熔体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WR-2B或SWR-7C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提高,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在增韧剂用量为5份时最高;SWR-7C和SWR-2B混合使用具有协同效应,可使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比单独使用时提高14%~21%;分别加入SWR-2B、SWR-7C或将两者混合使用均会使ABS/PBT合金的熔体流动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合金 增韧
下载PDF
阻燃高光泽PC/ABS合金的制备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振嘉 宋湘怡 +3 位作者 吴水珠 赵建青 曾钫 宁洪涛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3,共4页
制备了高光泽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用TiO_2和磷酸酯改善合金的表面硬度和阻燃性能;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树脂和乙烯的三元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1125AC),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SMA... 制备了高光泽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用TiO_2和磷酸酯改善合金的表面硬度和阻燃性能;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树脂和乙烯的三元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1125AC),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作相容剂改善PC/ABS合金的相容性;通过测试合金的光泽度和表面硬度探讨不同牌号的ABS、磷酸酯、填料对合金光泽度和硬度的影响。结果发现:1125AC/SMA能够有效地改善体系的相容性;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TiO_2可以使材料的表面擦伤硬度达到H级;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磷酸酯可使材料阻燃性能达到V-0级(3.2mm);此外,在添加了各种助剂之后PC/ABS合金能保持较好的光泽度和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磷酸酯阻燃 高光泽
下载PDF
PC热分解机理及PC、PC/ABS的阻燃机理 被引量:11
15
作者 欧育湘 赵毅 韩廷解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4-79,共6页
综述和讨论了芳香族磷酸酯阻燃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硅化合物和硫化合物阻燃 PC 的阻燃机理以及 PC 的热分解机理。涉及的反应有碳酸酯基的重排、羟基化合物与 PC 的作用、Fries 重排、异亚丙基键的断裂及 PC 的... 综述和讨论了芳香族磷酸酯阻燃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硅化合物和硫化合物阻燃 PC 的阻燃机理以及 PC 的热分解机理。涉及的反应有碳酸酯基的重排、羟基化合物与 PC 的作用、Fries 重排、异亚丙基键的断裂及 PC 的热氧化等。今后的研究重点之一是应取得更多证据支持已提出的机理,使其日趋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阻燃机理 热分解机理
下载PDF
汽车用ABS/PC共混物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何小芳 许雅枫 +2 位作者 范利丹 秦刚 曹新鑫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汽车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ABS/PC)共混物改性的研究进展,通过对ABS/PC共混物的改性,提高了ABS/PC共混物的阻燃性、导电性及力学性能。分析讨论了汽车对各种改性材料的需求,并对汽车用ANN/PC共混物改性的... 综述了近年来汽车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ABS/PC)共混物改性的研究进展,通过对ABS/PC共混物的改性,提高了ABS/PC共混物的阻燃性、导电性及力学性能。分析讨论了汽车对各种改性材料的需求,并对汽车用ANN/PC共混物改性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聚碳酸酯 共混物 改性 汽车用材料
下载PDF
阻燃聚碳酸酯/ABS组合物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鹏 吕明福 +3 位作者 徐耀辉 张师军 高达利 尹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48-854,共7页
综述了阻燃聚碳酸酯/ABS组合物中阻燃体系及主要应用领域,着重介绍了磷系、硅系、卤系、复合等四类阻燃体系,比较了每种阻燃体系的特点及问题。随后概述了阻燃聚碳酸酯/ABS复合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领域的应用。最后提出了该领域今... 综述了阻燃聚碳酸酯/ABS组合物中阻燃体系及主要应用领域,着重介绍了磷系、硅系、卤系、复合等四类阻燃体系,比较了每种阻燃体系的特点及问题。随后概述了阻燃聚碳酸酯/ABS复合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领域的应用。最后提出了该领域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阻燃 新能源汽车
下载PDF
高光免喷涂ABS/PMMA合金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8
作者 孟征 孙兆懿 +1 位作者 贺芳 钱晶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综述了高光免喷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合金的研究进展,介绍了ABS和PMMA的种类和配比对合金性能的影响,以及增容剂在改善ABS和PMMA界面相容性、提高合金力学性能和表面硬度方面的作用。并介绍了PC等塑... 综述了高光免喷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合金的研究进展,介绍了ABS和PMMA的种类和配比对合金性能的影响,以及增容剂在改善ABS和PMMA界面相容性、提高合金力学性能和表面硬度方面的作用。并介绍了PC等塑料和无机填料等在ABS/PMMA合金中的应用以及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合金 高光 免喷涂 进展
下载PDF
超细粉末羧基丁苯橡胶增韧PC/ABS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邵静波 吕芸 +2 位作者 邹浩 董穆 张师军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5-67,共3页
研究了超细粉末羧基丁苯橡胶(UFPR)对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合金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UFPR用量的增加,PC/ABS合金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有所降低,断裂伸长率明显提高,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先升高后明... 研究了超细粉末羧基丁苯橡胶(UFPR)对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合金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UFPR用量的增加,PC/ABS合金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有所降低,断裂伸长率明显提高,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先升高后明显降低。当UFPR用量为0.5~2.0 phr时,PC/ABS合金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明显提高,增韧效果最好。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加入UFPR后,合金微观界面分层和界面裂纹现象部有显著改善,表明UFPR对PC/ABS合金有着较好的增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羧基丁苯橡胶 超细 界面 增韧
下载PDF
阻燃PC/ABS合金热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伟 傅永林 +1 位作者 林明德 俞强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37,共4页
以等温和非等温热分解方式对使用卤 /锑类阻燃剂的阻燃PC/ABS合金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并对合金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三氧化二锑与十溴联苯醚复配后对阻燃体系的热稳定性产生影响 ,而且阻燃体系的热分解速率与... 以等温和非等温热分解方式对使用卤 /锑类阻燃剂的阻燃PC/ABS合金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并对合金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三氧化二锑与十溴联苯醚复配后对阻燃体系的热稳定性产生影响 ,而且阻燃体系的热分解速率与二者的配比有密切关系。十溴联苯醚与三氧化二锑的质量比分别为 2 .5 /1和 1/1时 ,PC/ABS阻燃合金的热稳定性优良 ,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也比较好 ;在 2 5 0~ 2 60℃时PC/ABS阻燃合金具有良好的加工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合金 阻燃 十溴联苯醚 三氧化二锑 热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