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tection of Trichomonas Vaginalis Infection in Male Non-gonococcal Urethritis Patients by InPouch TV Culture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1
作者 姚志远 郑和义 曹经江 《Chinese Journal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2002年第3期48-51,共4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evalence of Trichomonas vaginalis (TV) infection in Chinese male patients with nongonococcalurethritis (NGU), to evaluate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urine-based and urethral swab polym...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evalence of Trichomonas vaginalis (TV) infection in Chinese male patients with nongonococcalurethritis (NGU), to evaluate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urine-based and urethral swab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detection, to set up a method for non-invasive detectionof male TV infection. Method: One hundred and five male NGU patients wereselected from a Beijing STD clinic. Two urethral swabs wereobtained from each patient, one for the InPouch TV culturesystem and the other for PCR. In addition, one first void urinespecimen was collected for PCR detection. Culture wasconsidered the 'gold standard'.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PV)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 of the two PCR detections were compared to cultureresults.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urine-based PCR and urethralswab PCR detection was 3.81% (4/105) and 4.76% (5/105)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culture,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PPV and NPV were 80%, 100%, 100% and 99% for urinbased PCR and 80%, 99%, 80% and 99% for urethral swab PCR. Conclusion: TV is one of the etiological agents in male NGU,with a 4.76% prevalence of infection in our study. The urine-based PCR detection has higher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andprovides a noninvasive method more feasible in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l cultur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URINE trichomonas vaginalis non-gonococcal urethritis
下载PDF
男性泌尿生殖道非淋球菌奈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丹霓 罗振华 王和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9-504,共6页
目的:探讨非淋球菌奈瑟菌感染对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诊断与治疗的影响。方法:采集8例急性尿道炎或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尿道分泌物、前列腺按摩液或/和精液标本,分别接种淋球菌培养基、血琼脂培养基、沙保氏琼脂培养基和支原体培养基分离... 目的:探讨非淋球菌奈瑟菌感染对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诊断与治疗的影响。方法:采集8例急性尿道炎或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尿道分泌物、前列腺按摩液或/和精液标本,分别接种淋球菌培养基、血琼脂培养基、沙保氏琼脂培养基和支原体培养基分离淋病奈瑟菌与其他细菌、真菌、支原体以及Gemenez染色检查衣原体。对分离的革兰阴性双球菌分别进行氧化酶、生化反应、药物敏感试验及淋病奈瑟菌核酸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与鉴定。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对患者以静脉注射或/和口服治疗。结果:从8例患者前列腺按摩液或精液内分离的8株革兰阴性双球菌分别鉴定为粘液奈瑟菌3株、灰色奈瑟菌4株、嗜乳糖奈瑟菌1株,各菌株的隐蔽质粒pJD1基因PCR检测均表现与淋病奈瑟菌相似的阳性反应。男性生殖道分离的非淋球菌奈瑟菌具有多重耐药性,对喹诺酮类药物和磷霉素具有显著高的耐药性。静脉或/和口服给予病原菌敏感的头孢菌素或/和米诺环素治疗7d后,病原学复查无菌和患者症状消失。结论:寄生人体上呼吸道的某些正常菌群奈瑟菌也可以感染男性泌尿生殖器官,引起淋病样尿道炎与慢性前列腺炎。仅仅通过形态、氧化酶试验或/和检测隐蔽质粒基因以及其他淋病奈瑟菌非特异性核苷酸序列的PCR方法,可导致淋病的临床和病原学诊断错误。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药物静脉注射或/和口服,能够有效治愈非淋病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尿道炎与慢性前列腺炎等男性生殖器官感染疾病,病原菌耐药性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瑟菌属 淋病 前列腺炎 聚合酶链反应 尿道炎
下载PDF
应用原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淋病患者HSV-Ⅱ感染情况的报告 被引量:8
3
作者 高丽琴 张忠祥 +2 位作者 崔荣 沈晓霞 郭小春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6-77,共2页
为了解淋病患者HSVⅡ的感染情况,应用原位聚合酶链反应(ISPCR)和PCR技术对58例淋病患者进行HSVⅡ检测。结果两种方法HSVⅡDNA阳性检出率均为53.45%(31/58)。ISPCR显示,11例有皮损... 为了解淋病患者HSVⅡ的感染情况,应用原位聚合酶链反应(ISPCR)和PCR技术对58例淋病患者进行HSVⅡ检测。结果两种方法HSVⅡDNA阳性检出率均为53.45%(31/58)。ISPCR显示,11例有皮损者中,9例阳性信号存在于上皮细胞核及胞浆,既往有疱疹皮损者6例,阳性信号均存在于细胞核,41例无明显皮损者,16例阳性,其中12例阳性信号在细胞核,4例在胞核及胞浆。结果提示,淋病患者合并有高的HSVⅡ感染率。应用ISPCR不仅可以敏感特异地检测HSVⅡ,而且可以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 HSV-Ⅱ 聚合酶链反应 检测
下载PDF
深圳市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卓成 李延武 +2 位作者 徐小平 陈剑雄 吴文中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605-608,共4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 h)及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流行病学状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2001年2月~2004年11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部就诊的2016例NGU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 目的了解深圳市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 h)及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流行病学状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2001年2月~2004年11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部就诊的2016例NGU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同时进行Uu、M h和CT的DNA检测。结果690份男性标本中,407份标本呈现阳性结果,总阳性检出率高达58.98%(407/690),其中Uu、M h和CT单项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1.74%、6.67%和30.57%;1326份女性标本中,845份标本呈现阳性反应,总阳性检出率高达63.72%(845/1326),其中Uu、M h和CT单项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4.16%、8.37%和21.19%,男性CT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而女性Uu阳性检出率则明显高于男性(P<0.05),M h的阳性检出率无明显性别差异(P>0.05)。三个项目总的重叠阳性率为20.04%,其中Uu+CT重叠阳性率为9.57%,Uu+M h为7.77%,CT+M h为4.12%,Uu+M h+CT为1.24%。2001、2002、2003和2004年三个项目总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9.11%、58.21%、58.63%和72.56%。结论Uu、M h和CT是深圳市NGU最重要的致病病原体,总感染率高达62.10%,且呈逐年升高趋势,三者间的重叠感染在NGU的流行病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淋菌性尿道炎 分子聚合酶链反应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 被引量:16
5
作者 倪培华 巫向前 +1 位作者 徐洪 吴洁敏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996年第2期88-90,共3页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56例非淋病性尿道炎(NGU)和128例淋病性尿道炎(GU)患者进行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检测,其中NGU中Ct、Uu的阳性率分别为26.3%、17.9%,Ct、Uu...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56例非淋病性尿道炎(NGU)和128例淋病性尿道炎(GU)患者进行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检测,其中NGU中Ct、Uu的阳性率分别为26.3%、17.9%,Ct、Uu双阳性率为7.7%;GU患者Ct、Uu的阳性率分别为43.8%、33.6%,Ct、Uu双阳性率的为1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沙眼衣原体 解脲脲原体 尿道炎
下载PDF
性病淋球菌PCR基因扩增检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洛夫 陈历昌 黄冬爱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2期138-141,共4页
本文介绍性病淋球菌PCR基因检测方法的研究过程.笔者设计一对对淋球菌隐蔽性质粒cppB基因有专一性的引物,应用该引物进行PCR体外基因扩增.对淋病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标本可检出380bP特异片段应用该试剂盒检测125例性... 本文介绍性病淋球菌PCR基因检测方法的研究过程.笔者设计一对对淋球菌隐蔽性质粒cppB基因有专一性的引物,应用该引物进行PCR体外基因扩增.对淋病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标本可检出380bP特异片段应用该试剂盒检测125例性混乱患者与细菌培养法比较,前者检出率25.6%(32/125),后者仅6.4%(8/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球菌 多聚酶链反应 基因扩增 检测 性病
下载PDF
解脲脲原体生物群聚合酶链反应-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周世航 张卓然 《微生物与感染》 2007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解脲脲原体生物群1、2的聚合酶链反应-毛细管电泳(PCR-CE)方法,研究解脲脲原体生物群与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关系。方法合成解脲脲原体生物群1、2的通用引物,进行PCR,然后使用CE检测解脲脲原体生物群1、2的扩增产...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解脲脲原体生物群1、2的聚合酶链反应-毛细管电泳(PCR-CE)方法,研究解脲脲原体生物群与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关系。方法合成解脲脲原体生物群1、2的通用引物,进行PCR,然后使用CE检测解脲脲原体生物群1、2的扩增产物。对该方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的评价。使用该方法检测不同男性人群尿样中解脲脲原体2个生物群。结果PCR-CE法的敏感性为10拷贝/50μl。该方法仅特异扩增解脲脲原体生物群1、2。解脲脲原体生物群2在NGU组、非沙眼衣原体引起的NGU(NCNGU)组中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解脲脲原体生物群1在NGU及NCNGU组中的检出率和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建立了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分辨率高的检测解脲脲原体2个生物群的PCR-CE方法。解脲脲原体生物群2与男性NGU有一定的关系。解脲脲原体生物群1不能引起男性NG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脲原体 生物群 聚合酶链反应 毛细管电泳 非淋菌性尿道炎
下载PDF
PCR法检测泌尿道感染患者沙眼衣原体与解脲脲原体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彭荣章 龙炳衡 +4 位作者 刘水清 刘京平 秦国庆 徐惠芳 谭立志 《衡阳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103-104,共2页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门诊的528例初诊为泌尿道感染患者进行了沙眼衣原体(Ct)与解脲脲原体(Uu)检测。结果显示:179例为淋球菌阳性,其中PCR检测Ct阳性71例,阳性率为39.7%,Uu阳性77例,阳性...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门诊的528例初诊为泌尿道感染患者进行了沙眼衣原体(Ct)与解脲脲原体(Uu)检测。结果显示:179例为淋球菌阳性,其中PCR检测Ct阳性71例,阳性率为39.7%,Uu阳性77例,阳性率为43.0%;在394例非淋菌性尿道炎(NGU)中,Uu阳性率为53.3%(186/349),Ct阳性率为27.2%(95/349)。本研究表明应用PCR检测Ct与Uu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菌性尿道炎 PCR 沙眼衣原体 解脲脲原体
下载PDF
阴道拭子PCR检测诊断女性淋病的研究
9
作者 田洪青 史本清 +2 位作者 赵毅 李娜 杜东红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7-448,共2页
目的 : 评估阴道拭子标本PCR检测在诊断女性淋病的效果和依从性。方法 : 选择了 2 42例患者 ,取宫颈拭子和尿道拭子各 1个 ,取阴道拭子 2个。其中一个阴道拭子行淋球菌培养 ,其余标本均行PCR检测。以宫颈拭子和尿道拭子PCR结果为标准... 目的 : 评估阴道拭子标本PCR检测在诊断女性淋病的效果和依从性。方法 : 选择了 2 42例患者 ,取宫颈拭子和尿道拭子各 1个 ,取阴道拭子 2个。其中一个阴道拭子行淋球菌培养 ,其余标本均行PCR检测。以宫颈拭子和尿道拭子PCR结果为标准判断阴道拭子PCR的检测效果。结果 :  19例宫颈拭子PCR阳性患者的阴道拭子PCR均阳性 ,5例尿道拭子PCR阳性者中有 4例阴道拭子PCR阳性。阴道拭子PCR的敏感性为 95 .8%,优于宫颈拭子PCR及阴道拭子培养。结论 : 无创伤性阴道拭子PCR检测是诊断淋病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拭子 PCR 检测 诊断 女性 淋病 依从性 淋球菌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首次排空尿诊断女性淋病的初步研究
10
作者 田洪青 杜东红 +3 位作者 史本青 李娜 赵毅 孙大庆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3年第3期149-150,共2页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女性首次排空尿 (FVU)诊断女性尿道淋球菌感染的价值。方法 取 50 4例性病门诊女性就诊者的尿道拭子、宫颈拭子及FVU ,行PCR检测。根据尿道拭子PCR结果判断FVU PCR的检验效果。结果 共有 52例淋病 ,...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女性首次排空尿 (FVU)诊断女性尿道淋球菌感染的价值。方法 取 50 4例性病门诊女性就诊者的尿道拭子、宫颈拭子及FVU ,行PCR检测。根据尿道拭子PCR结果判断FVU PCR的检验效果。结果 共有 52例淋病 ,尿道淋球菌感染 31例 ,FVU PCR检测出 30例 ,敏感性为 96 77% ,4例尿道拭子PCR阴性而FVU PCR阳性 ,特异性为 99 1 %。结论 FV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检测 诊断 女性 淋病 尿液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淋菌性尿道炎诊断中的价值
11
作者 陈涤平 许鹏 邵为民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8期872-873,共2页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淋菌性尿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320例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分别采用PCR法及涂片(Smear)法染色进行检测,并对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320例中PCR法、Smear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2%、56%,PCR法明显高于Smear...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淋菌性尿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320例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分别采用PCR法及涂片(Smear)法染色进行检测,并对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320例中PCR法、Smear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2%、56%,PCR法明显高于Smear法(P<0.01)。结论:PCR法检测淋菌优于涂片法,并具有快速、特异性高、敏感性强等特点,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淋病 尿道炎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淋菌的结果分析
12
作者 符生苗 王丹丹 +4 位作者 周贞学 马粤建 侯金英 宋星宇 陈家骐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5年第4期17-18,62,共3页
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3853例疑为淋菌感染患者进行了检测,检出阳性者961例,阳性率24.9%,对照培养法576例,检出阳性者38例,阳性率6.6%。结果表明PCR法具有高度特异性、敏感性和选择性,且... 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3853例疑为淋菌感染患者进行了检测,检出阳性者961例,阳性率24.9%,对照培养法576例,检出阳性者38例,阳性率6.6%。结果表明PCR法具有高度特异性、敏感性和选择性,且快速。简便,是临床处理大批标本的一种最理想的方法,适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菌感染 检出 阳性率 结果分析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临床处理 患者 推广 理想 技术
下载PDF
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研究
13
作者 王轶文 张永凯 +3 位作者 赵颖 赵春燕 李志好 张林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2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 研究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单纯疱疹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对NGU患者组15 6例及对照组 6 0例进行HSV检测。结果 NGU患者组HSV阳性率为 2 1 79% ,对照组阳性率为 5 0 0 % ,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目的 研究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单纯疱疹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对NGU患者组15 6例及对照组 6 0例进行HSV检测。结果 NGU患者组HSV阳性率为 2 1 79% ,对照组阳性率为 5 0 0 % ,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8.6 1,P >0 0 0 5 )。结论 HSV是NGU的重要病原体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淋菌性尿道炎 单纯疱疹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性传播疾病
下载PDF
ras、P53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与尿路上皮肿瘤预后的关系
14
作者 刘丽萍 涂响安 +1 位作者 李全贞 左连富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研究ras、P5 3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以及DNA倍体异常与尿路上皮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加单链多态性分析 (PCR -SSCP)及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 5 2例尿路上皮肿瘤K -ras和P5 3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和DNA... 目的 研究ras、P5 3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以及DNA倍体异常与尿路上皮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加单链多态性分析 (PCR -SSCP)及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 5 2例尿路上皮肿瘤K -ras和P5 3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和DNA含量变化。结果 K -ras、P5 3基因突变分别为 9.6 2 % ( 5 /5 2 )、42 .31% ( 2 2 /5 2 ) ;rasP2 1、P5 3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 6 9.2 3 % ( 36 /5 2 )、6 3 .46 % ( 33/5 2 ) ;异倍体和二倍体肿瘤分别为 42 .31% ( 2 2 /5 2 )、5 7.6 9% ( 30 /5 2 ) ;DNA倍体异常、P5 3基因突变及rasP2 1和P5 3蛋白表达随肿瘤病理分级和分期的上升而增加 ,与肿瘤预后有直接关系(P <0 .0 1) ;异倍体肿瘤其P5 3基因突变、rasP2 1和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二倍体肿瘤 (P <0 .0 1)。结论 DNA倍体异常、P5 3基因及rasP2 1和P5 3蛋白表达对尿路上皮肿瘤预后有预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突变 尿路上皮肿瘤 预后 尿道肿瘤 RAS基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PCR法检测男性泌尿道感染的临床意义
15
作者 葛波 杨燕伟 滕若冰 《华夏医学》 1999年第6期663-664,共2页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门诊682 例初诊为泌尿道感染男性患者进行了淋球菌(Gc)、沙眼衣原体(Ct)与解脲脲原体(Uu)检测。结果显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287 例(42.1% );淋菌性尿道炎(GU)...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门诊682 例初诊为泌尿道感染男性患者进行了淋球菌(Gc)、沙眼衣原体(Ct)与解脲脲原体(Uu)检测。结果显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287 例(42.1% );淋菌性尿道炎(GU)395例(57.9% ),其中单纯Gc 阳性为118 例(17.3% ), Ct阳性为111 例(16.3% ),Uu 阳性为170 例(24.9% ), Ct+ Uu 阳性283 例(41.5% )。本研究表明应用PCR检测Gc、Ct和Uu 具有快速、特异、灵敏等特点,能为临床男性泌尿道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淋菌性尿道炎 淋菌性尿道炎 混合感染 聚合酶链反应 诊断
下载PDF
OLFM4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甜 张文辉 +4 位作者 邓荣海 刘旭斌 马寒羽 孙雪骐 余俐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嗅素结构域家族蛋白4(OLFM4)在尿路上皮癌(U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60份UC组织(组织学分级:低级别57份、高级别103份)、19份癌旁正常尿路上皮组织中OLFM4的表达,采用Wes... 目的观察嗅素结构域家族蛋白4(OLFM4)在尿路上皮癌(U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60份UC组织(组织学分级:低级别57份、高级别103份)、19份癌旁正常尿路上皮组织中OLFM4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Real-time PCR法检测4份新鲜UC组织中OLFM4蛋白及mRNA表达。分析OLFM4在UC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高级别、低级别UC组织均可见OLFM4表达。UC组织中OLFM4高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尿路上皮组织,且高级别UC组织高于低级别UC组织(P均<0.01)。新鲜UC组织中OLFM4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升高(P<0.05)。相关分析发现,OLFM4低表达者易复发UC(P<0.01)。结论 UC组织中OLFM4高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尿路上皮组织;UC复发可能与OLFM4低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肿瘤 嗅素结构域家族蛋白4 聚合酶链式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快速诊断淋病
17
作者 王桂英 赵海波 祝道成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5年第1期53-54,共2页
作者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诊断女性淋病50例,并将PCR与淋菌分离培养比较,结果50例宫颈分泌物PCR检测获得阳性35例,其中20例与常规分离培养法一致,另外15例PCR阳性而分离培养为阴性,此15例临床诊断为... 作者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诊断女性淋病50例,并将PCR与淋菌分离培养比较,结果50例宫颈分泌物PCR检测获得阳性35例,其中20例与常规分离培养法一致,另外15例PCR阳性而分离培养为阴性,此15例临床诊断为淋病。在检测中未见培养阳性而PCR检测阴性者,且PCR全部实验过程可在5h内完成,较目前分离培养法鉴定淋球菌在时间上明显缩短,所以作者认为PCR检测淋菌优于淋菌分离培养,具有简便快速、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 聚合酶链反应 淋病奈氏球菌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和培养法在女性淋病诊断及随访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邱成文 朱慧兰 +2 位作者 林蔼 曹文苓 农岳文 《中国性科学》 2000年第4期11-13,共3页
淋病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由淋球菌引起。淋病的诊断除依据临床表现外,实验检查也是重要的诊断手段。目前临床上常用培养法来检查淋球菌,然该方法影响因存多且费时,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因而不能及时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近... 淋病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由淋球菌引起。淋病的诊断除依据临床表现外,实验检查也是重要的诊断手段。目前临床上常用培养法来检查淋球菌,然该方法影响因存多且费时,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因而不能及时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已广泛用于临床,虽然该技术具有敏感、快速、特异等优点,因存在假阳性等问题,人们对P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培养法 女性淋病 诊断 随访
下载PDF
PCR检测淋球菌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杰 张启英 +1 位作者 郭才 刘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1期61-62,共2页
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快速检测淋病奈瑟菌。对高度疑似淋病的72例检测中,49例为阳性结果,同时作涂片配对检测,仅27例为阳性结果(P<0.005);其中,42例用PCR法和培养法配对检查,PCR法阳性为... 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快速检测淋病奈瑟菌。对高度疑似淋病的72例检测中,49例为阳性结果,同时作涂片配对检测,仅27例为阳性结果(P<0.005);其中,42例用PCR法和培养法配对检查,PCR法阳性为28例,培养法阳性为12例(P<0.005)。109株淋球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耐青霉素类药物菌株仅为26.6%,仍不失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淋病奈瑟菌 淋病 药敏试验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
20
作者 许晏 朱明 +1 位作者 觉肯 王松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3-5,共3页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性病门诊107例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宫颈炎患者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进行了检测。发现泌尿生殖道CT感染48例,Uu感染21例,阳性率分别为45.71...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性病门诊107例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宫颈炎患者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进行了检测。发现泌尿生殖道CT感染48例,Uu感染21例,阳性率分别为45.71%和48.84%。CT或Uu阳性同时感染淋球菌(NG)者16例,混合感染率为14.95%。结果提示,乌鲁木齐市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中CT和Uu的感染率较高,并且混合感染在性传播疾病(STD)中也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沙眼衣原体 解脲支原体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 宫颈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