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tection of mutation in embB gene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from clinical isolates of tuberculous patients in China by means of reverse-dot blot hybridiz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XUE QIONG WU YANG LU +5 位作者 JIAN QIN LIANG JUN XIAN ZHANG GUANG YU ZHANG CUI HUAN LU HONG MIN LI BEI CHUAN DING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2006年第1期1-8,共8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bB mutatio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d ethambutol (EMB) resistance of the clinical isolates of tuberculous patients in China was investigated by reversedot blot hybridization (RDB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bB mutatio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d ethambutol (EMB) resistance of the clinical isolates of tuberculous patients in China was investigated by reversedot blot hybridization (RDBH) in addition to evaluating the clinical value with application of PCR-RDBH technique to detect EMB resistance.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genotypes of the 258 bp fragments of embB genes from 196 clinical isolates of M. tuberculosis were analysed with RDBH and DNA sequencing.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60 out of 91 phenotypically EMB-resistant isolates (65.9%) showed 5 types of missense mutations at codon 306 of embB gene, resulting in the replacement of the Met residue of the wild type strain with Val, Ile or Leu residues. In these mutations, the GTP mutation (38/91, 41.8% ) and the ATA mutation (16/91, 17.6% ) were the most encountered genotypes. The embB mutation at codon 306 could also be found in 69 isolates of phenotypically EMB-sensitive but resistant to other anti-tuberculous drugs, but no such gene mutation could be found in 36 strains of drug-sensitive isolates. Meanwhile, the concordance with the results of DNA sequencing fcr one wide-type probe and 5 probes for specific mutations was 100%.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EMB-resistance occurring in most M. tuberculosis is due to appearance of embB mutation at codon 306, and the PCR-RDBH assay was proved to be a rapid, simple and reliable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gene mutations, which might be a good alternative for the drug-resistance scree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ug resistance Ethambuto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verse-dot blot hybridization DNA sequencing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the Tellgenplex HPV DNA test with the PCR-reverse dot blot assay for human papillomavirus genotyping 被引量:2
2
作者 Ya-Chao Yao Nan Li +2 位作者 Liang-Shan Hu Ya-Hong Li Zhi Zhang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18年第2期141-146,共6页
Objective: To acces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ellgenplex human papillomavirus(HPV) DNA test compared to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verse dot blot(PCR-RDB) assay for the HPV genotyping.Methods: Sixty cervical swab ... Objective: To acces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ellgenplex human papillomavirus(HPV) DNA test compared to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verse dot blot(PCR-RDB) assay for the HPV genotyping.Methods: Sixty cervical swab samples were genotyped by the Tellgenplex HPV DNA test and the PCR-RDB assay.The Tellgenplex HPV DNA test and the PCR-RDB assay can detect 26 and 23 HPV genotypes, respectively.Each sample showed discrepancy was genotyped using sequencing.Results: The percent agreement between the two tests ranged from 83.3% to 100.0% according to different genotype.This showed perfect agreement(>0.81) for high-risk HPV genotypes(35, 39, 45, 53, 56, 59, 66, 68, and 82), substantial agreement(>0.65) for high-risk HPV genotypes(16, 18, 33, 52, and 58) and low-risk HPV genotype 43 between the two assays by the kappa analysis.The positive rates of the two assays for frequent HPV genotypes(16, 35, 39, 45, 52, 53, 58, 59, 66, and 82) were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but the PCR-RDB assay showed higher positive rates than the Tellgenplex HPV DNA test for HPV genotypes 81(P<0.05).As for more than 10 positive results by the Tellgenplex HPV DNA test and/or the PCR-RDB assay, the PCR-RDB assay showed higher relativ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than the Tellgenplex HPV DNA test for the three HPV genotypes(16, 52, and 81).All HPV genotypes that can be detected by only the Tellgenplex HPV DNA test(HPV genotypes 44 and 55) were confirmed by sequencing.Conclusions: In conclusion, 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CR-RDB assay which can detect more multiple HPV genotypes in each specimen shows higher relativ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than the Tellgenplex HPV DNA test, which makes it a better option for routine clinical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papillomavirus Genoty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verse dot blot Flowcytometry fluorescence hybridization
下载PDF
A rapid reverse dot blot assay for all 18 β-thalassemia mutations in Chinese population
3
作者 张基增 徐湘民 +1 位作者 马维芳 单越新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3年第3期213-219,共7页
A set of allele-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ASO) probes used for detecting all 18 β-tha-lassemia mutations found in Chinese was immobilized on two strips of Biodyne C membrane;one containing 7 pairs of oligonucleotide ... A set of allele-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ASO) probes used for detecting all 18 β-tha-lassemia mutations found in Chinese was immobilized on two strips of Biodyne C membrane;one containing 7 pairs of oligonucleotide probes specific for the most commonly found mutant al-leles,and the other containing the remaining 11 pairs of ASO_s specific for the less commonlyfound.The membranes were hybridized with β-globin sequences amplified by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 (PCR) with biotinylated primers,and then treated with Streptavidin-POD conjugateand substrates for color development.The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successfully to the detectionof all 18 Chinese β-thalassemia mutations and prenatal diagnosis of two high-risk pregnancies ofβ-thalassemia.Patients with homozygous,heterozygous and compound heterozygous alleles ofthese mutations and normal individuals could be easily distinguished by the present method.Us-ing the immobilized-probe format (reverse dot blot),it was able to screen simultaneously multi-ple β-thalassemia mutations of a DNA sample by performing hybridization only once.This assayis simple,rapid and independent of radio-isotopes and can be appplied for all 18 β-thalassemiamutations so far found in Chinese population.It is considered that this method may be usefulfor gene frequency investigation of large numbers of β-thalassemia DNA samples and used as aroutine method in the clinic labora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THALASSEMIA REVERSE dot blot(RDB) gene diagnosi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a Low-cos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based Method for Studying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in Developing Rice Leaves
4
作者 Yin-Wan Wendy Fung Hoi Yee Chow +2 位作者 Tik Wan Law Biao Dong Hoi Shan Kwa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6期614-621,共8页
Gene expression studies are important for revealing gene functions putatively involved in biological processes. We were interested in identifying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uring leaf development in rice. We comb... Gene expression studies are important for revealing gene functions putatively involved in biological processes. We were interested in identifying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uring leaf development in rice. We combined the RNA arbitrarily primed-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AP.PCR) and dot blot hybridization methods to screen a rice leaf primordium cDNA library. Three developmental stages during vegetative growth were examined. The cDNA clones showing different hybridization patterns were further analyzed and verified. Here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RAP-PCR and dot blot hybridization could provide an efficient and relatively low-cost cDNA library screening approach to discover genes not previously known to be associated with leaf development in rice, We believe that the findings described here will help to elucid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of rice lea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 clones DEVELOPMENT dot blot hybridization PRIMORDIUM RNA arbitrarily primed-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原文传递
贵州三都水族β-地中海贫血筛查及基因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赵艳 谢渊 +9 位作者 单可人 何燕 吴昌学 修谨 齐晓岚 李毅 马骄 张小蕾 吴晓黎 任锡麟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3-555,共3页
目的 了解贵州省三都水族β-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基因突变类型及分布特点,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揭示β-地中海贫血多态性。方法 采用"红细胞休克一管定量法"测定红细胞脆性,乙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离测定HbA2,一分钟碱变性法测定Hb... 目的 了解贵州省三都水族β-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基因突变类型及分布特点,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揭示β-地中海贫血多态性。方法 采用"红细胞休克一管定量法"测定红细胞脆性,乙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离测定HbA2,一分钟碱变性法测定HbF。对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1 090例当地水族居民,进行β-地中海贫血血液学筛查。用常规酚-氯仿抽提法提取β-地中海贫血携带者DNA,经PCR-反向点杂交法对β珠蛋白基因进行突变分析。结果 在受检的1 090人中,共检出β-地中海贫血携带者49例,检出率为4.50%,男性26例,女性23例,男女比值为1.1:1。经基因分析该地人群的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主要为CD41-42(TCTT)移码突变(20例,40.82%)和CD17(A→T)无义突变(20例,40.82%),尚有9例(18.36%)不在中国人常见的16种β-地中海贫血突变范围内,待测序。结论 贵州省三都地区水族人群中β-地中海贫血有较高的发生率,且其基因突变类型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和显著的民族特点,是我国一个较为特殊的β-地中海贫血分布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Β-地中海贫血 基因突变 水族 聚合酶链反应 反向点杂交
下载PDF
光生物素标记的口蹄疫病毒cDNA探针的制备及其对口蹄疫病毒RNA检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时友 杨承谕 +2 位作者 陈书琨 沈正达 王锡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65-370,共6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利用pF1034质粒制备FMDV O型特异性探针,并通过PCR反应扩增FMDO_1K株病毒基因组的第2962位与3071位之间共110bp序列,制备了能检测O型、A型和亚洲I型FMDV RNA的群(组)特异性探针。用硝酸纤维素膜斑点杂交试验表明,二者均... 本文首次报道了利用pF1034质粒制备FMDV O型特异性探针,并通过PCR反应扩增FMDO_1K株病毒基因组的第2962位与3071位之间共110bp序列,制备了能检测O型、A型和亚洲I型FMDV RNA的群(组)特异性探针。用硝酸纤维素膜斑点杂交试验表明,二者均能检测出10pg水平的O_9K毒株的纯RNA;但前者只与O型FMDV RNA杂交,与A型及亚洲I型FMDV RNA无交叉杂交现象;而后者则能与O型、A型和亚洲I型的FMDV RNA发生杂交反应。对照试验显示:此两种探针与SVDV ssRNA、BTV dsRNA、EHDV dsRNA、DHV ssRNA、PRV DNA、乳鼠组织细胞RNA、BHK_(21)克隆13细胞RNA及DNA等均不出现交叉杂交现象,但与IBR DNA有假阳性杂交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CDNA探针 斑点杂交
下载PDF
由HbH病和重型β地中海贫血引起的一个罕见中间型地中海贫血病例及其产前诊断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强 李莉艳 +2 位作者 莫秋华 冯晓勤 徐湘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分析1例中间型地中海贫血(地贫)患者的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探索进行重症β地贫复合血红蛋白H病这类复杂基因型组合方式的产前诊断临床实践。方法表型检测采用标准的血液学分析技术测量红细胞参数和血红蛋白组分。采用反向点杂交技... 目的分析1例中间型地中海贫血(地贫)患者的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探索进行重症β地贫复合血红蛋白H病这类复杂基因型组合方式的产前诊断临床实践。方法表型检测采用标准的血液学分析技术测量红细胞参数和血红蛋白组分。采用反向点杂交技术诊断β地贫基因突变,采用缺口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α地贫缺失突变。通过基于家系调查的表型与基因型分析探讨该病例的发病机制。利用羊水细胞DNA对该家系1例地贫高风险胎儿进行产前基因诊断。结果先证者诊断为β0/β+地贫(βCD17A>T/βIVS2-654C>T)双重杂合子复合血红蛋白H病(--SEA/-α4.2)的偏重的中间型地贫患儿,其父母分别为β地贫杂合子合并轻型α地贫和β地贫杂合子合并静止型α地贫个体。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该家庭的地贫高风险胎儿进行了产前基因诊断,结果显示胎儿的基因型为重症β地贫合并静止型α地贫,通过遗传咨询实施了中止妊娠。结论首次报道罕见中间型地贫案例,为国内外产前诊断提供可借鉴的临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型地中海贫血 聚合酶链反应 反向斑点杂交 产前诊断
下载PDF
DIG-DNA探针检测弓形虫核酸 被引量:6
8
作者 程彦斌 张永浩 +1 位作者 余新炳 李哲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10-14,共5页
应用PCR技术,对弓形虫B1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体外扩增,获得207bp的特异性核酸片段,并通过地高辛配基(Dig-11-dUTP)标记作为探针,通过斑点杂交试验检测弓形虫核酸。实验表明,该探针能与RH、SH1、ZS1... 应用PCR技术,对弓形虫B1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体外扩增,获得207bp的特异性核酸片段,并通过地高辛配基(Dig-11-dUTP)标记作为探针,通过斑点杂交试验检测弓形虫核酸。实验表明,该探针能与RH、SH1、ZS1、ZS2及GL1株弓形虫核酸特异性杂交,最低检测量为25pg纯化弓形虫核酸。在急性感染弓形虫的小鼠,该探针可于感染后第2天(24h后),从组织(肝、脾、及肾)中检测到弓形虫核酸,第3天(48h后)可从部分小鼠(1/5)外周血中检测到弓形虫核酸。表明该探针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实用的特点,可望用于弓形虫病的早期诊断,适用于基层及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体 聚合酶链反应 斑点杂交 核酸 探针
下载PDF
PCR制备地高辛标记的探针检测禽流感病毒核酸 被引量:37
9
作者 黄庚明 辛朝安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3-7,共5页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 ,制备了广东禽流感无致病力分离株 A/goose/China/2 4/96 (H7N3 )核蛋白基因片段(NPc)的地高辛标记的 c DNA探针。建立并优化了检测禽流感病毒核酸的探针杂交法 ,探针杂交法能鉴别出非免疫鸡胚和SPF鸡胚尿囊...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 ,制备了广东禽流感无致病力分离株 A/goose/China/2 4/96 (H7N3 )核蛋白基因片段(NPc)的地高辛标记的 c DNA探针。建立并优化了检测禽流感病毒核酸的探针杂交法 ,探针杂交法能鉴别出非免疫鸡胚和SPF鸡胚尿囊液中的病毒 ,攻毒后第 3天的 SPF和非免疫鸡泄殖腔拭子中 AIV的最大检出率为 1/10 ,对临床样品中的 AIV的最大检出率为 1/7,而直接 HA和 HI法及 AGP试验检不出临床样品的 AIV。该探针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为从分子水平探讨 AIV的发病机理、临床早期快速诊断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高辛标记 PCR探针 禽流感病毒 核酸检测 禽流感
下载PDF
不同检测方法对肺结核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结核杆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0
作者 蒋莎莉 梁伟军 +3 位作者 朱德茂 罗海军 谢晋予 刘爱凤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7-65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对肺结核患者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结核杆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长沙市中心医院住院的100例患者的BALF,其中临床确诊为肺结核患者65例,另选取35例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对肺结核患者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结核杆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长沙市中心医院住院的100例患者的BALF,其中临床确诊为肺结核患者65例,另选取35例作为对照,分别应用BALF涂片法、聚合酶链反应(PCR)、膜-反向斑点杂交技术(reverse dot blot,RDB)同步检测肺结核杆菌。结果:BALF涂片法,PCR检测,RDB法对结核杆菌诊断阳性率依次为43.08%,73.84%,92.31%,3种检测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LF涂片法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3.08%,88.57%,59.00%,45.59%;PCR检测分别为73.85%,100.00%,83.00%,67.31%;RDB法分别为92.31%,100.0%,95.00%,87.50%。结论:RDB法不仅能准确诊断结核杆菌,且能快速、简单地分辨肺结核杆菌耐链霉素(SM)、利福平(RFP)、异烟肼(INH)基因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灌洗液 涂片检查法 聚合酶链反应 膜-反向斑点杂交技术 结核杆菌
下载PDF
武汉地区儿童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肖晗 向赟 +2 位作者 孙红 向飞艳 夏倩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5期515-518,共4页
目的 探讨武汉地区儿童β地中海贫血致病基因分布情况。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就诊的经血细胞分析筛选出的疑似β地中海贫血患儿274例,其中男性178例,女性96例;年龄6个月 ~ 14岁,平均年龄为... 目的 探讨武汉地区儿童β地中海贫血致病基因分布情况。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就诊的经血细胞分析筛选出的疑似β地中海贫血患儿274例,其中男性178例,女性96例;年龄6个月 ~ 14岁,平均年龄为2.83岁。采集乙二胺四乙酸二钾盐(EDTA)抗凝静脉血,提取白细胞DNA,采用PCR寡核苷酸探针反向斑点杂交法(PCR-RDB)进行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对基因突变位点和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 274例β地中海贫血初筛患儿中确诊152例,检出率为55.47 %(152/274)。共检出9种等位基因突变,分别为IVS-2-654、CD41-42、CD17、CD43、CD71-72、CD27-28、-28、-29、CD26;3种最常见的突变位点IVS-2-654、CD41-42、CD17分别占到全部等位基因突变的43.81 %(85/194)、23.20 %(45/194)、12.89 %(25/194)。共检出26种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9种单纯杂合子110例(占72.37 %,110/152),13种双重杂合子36例(占23.68 %,36/152),4种纯合子6例(占3.95 %,6/152)。结论 β地中海贫血是武汉地区贫血患儿的重要原因之一;武汉地区β地中海贫血患儿以IVS-2-654位点的突变最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地中海贫血 聚合酶链反应(PCR) 寡核苷酸探针反向斑点杂交法(RDB) 基因型 武汉地区
下载PDF
实时PCR和PCR-RDB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的比对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肖克林 严泽浩 +3 位作者 罗茗月 麦光兴 陈熙 熊礼宽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4期3373-3374,3376,共3页
目的:比较实时 PCR 法和 PCR-反向点杂交法(PCR-RDB)检测 HPV 的一致性。方法收集109份女性生殖道样本,利用实时 PCR 法和 PCR-RDB 法分别检测 HPV 感染和基因型分布情况,不一致样本采用 PCR-悬浮芯片杂交法复检。结果83.5%(91/... 目的:比较实时 PCR 法和 PCR-反向点杂交法(PCR-RDB)检测 HPV 的一致性。方法收集109份女性生殖道样本,利用实时 PCR 法和 PCR-RDB 法分别检测 HPV 感染和基因型分布情况,不一致样本采用 PCR-悬浮芯片杂交法复检。结果83.5%(91/109)的样本两种方法结果一致(kappa=0.671),18例不一致样本 PCR-悬浮芯片杂交法复检显示7例与实时 PCR相符,11例与 PCR-RDB 相符;高、低病毒载量组间 PCR-RDB 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76,P =0.224)。结论实时 PCR 和 PCR-RDB 两法用于 HPV 检测一致性一般;HPV 病毒载量在103~108范围内时 PCR-RDB 法的阳性率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实时PCR法 PCR-反向点杂交法 基因型
下载PDF
斑点杂交法检测SEN病毒感染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群 田德英 +3 位作者 许东 葛娅 任星峰 宋佩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877-1879,共3页
目的 :探讨斑点杂交法检测SEN病毒 (SENV)感染的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地高辛标记、制备SENV部分基因探针并用斑点杂交技术检测SENVDNA ,与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结果相比较 .结果 :在 191份血清中 ,采用斑点杂交法检出 6份阳性 ,检出率... 目的 :探讨斑点杂交法检测SEN病毒 (SENV)感染的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地高辛标记、制备SENV部分基因探针并用斑点杂交技术检测SENVDNA ,与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结果相比较 .结果 :在 191份血清中 ,采用斑点杂交法检出 6份阳性 ,检出率为 3.1% .PCR方法检测出 11份阳性 ,阳性率 5 .8% .结论 :制备的地高辛探针具有SENV特异性 ,以地高辛标记的SENV探针可用于检测SENV感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杂交法 SEN病毒感染 阳性 斑点杂交技术 针具 检出 地高辛标记 用地 PCR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PCR)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诊断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维治 施福东 +4 位作者 李呼伦 钟照华 王跃红 梁庆成 谷鸿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6,共3页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患者脑脊液(ChF)中病毒特异性DNA可早期快速诊断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19例临床确诊的病毒性脑炎患者,经PCR在CSF中检出单纯疱疹病毒(HSV)13例,全部阳性标本均经分子杂...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患者脑脊液(ChF)中病毒特异性DNA可早期快速诊断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19例临床确诊的病毒性脑炎患者,经PCR在CSF中检出单纯疱疹病毒(HSV)13例,全部阳性标本均经分子杂交证实为HSV-DNA,而14例其他神经疾病(OND)对照组均为阴性,显示了这一方法的特异性。其中7例病毒性脑炎CSF标本分别用PCR分子杂交和病毒分离等三种方法检测HSV;显示PCR最为敏感。表明PCR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提高HSE的早期诊断水平,指导临床正确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性 流行性脑炎 聚合酶链反应 诊断
下载PDF
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3种耐药相关基因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丹 向延根 +3 位作者 潘建华 彭雪峰 邓为之 石国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9-762,F0003,共5页
目的:观察膜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对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耐药性的效果。方法:用ropB、katG、inhA、rpsL基因的寡核苷酸探针与结核分枝杆菌PCR产物进行反向斑点杂交,并将结果与绝对浓度法药敏试... 目的:观察膜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对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耐药性的效果。方法:用ropB、katG、inhA、rpsL基因的寡核苷酸探针与结核分枝杆菌PCR产物进行反向斑点杂交,并将结果与绝对浓度法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INH、RFP和SM的耐药基因检测灵敏度分别为84.88%、87.10%和79.17%,符合率为97.33%、94.74%和88.37%。结论:膜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是检测部分MTB耐INH、RFP和SM基因型快速、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药物耐受性 反向斑点杂交 聚合酶链式反应 基因
下载PDF
铜陵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翁伟 唐吉斌 +3 位作者 宋晓菲 张盛 潘晓龙 宋有良 《检验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701-704,共4页
目的了解铜陵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分析该地区不同基因型别与肝功能损害、病毒复制水平及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探讨不同基因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点杂交法(RDB)对铜陵地区228例HBV阳性感染者的血清... 目的了解铜陵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分析该地区不同基因型别与肝功能损害、病毒复制水平及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探讨不同基因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点杂交法(RDB)对铜陵地区228例HBV阳性感染者的血清分别进行HBV基因型分型、HBV载量以及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和肝功能等的检测,并结合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228例患者的血清样本中,226例样本成功分型,其中B型54.4%(124/228)、C型37.3%(85/228)、B/C混合型7.5%(17/228),2例未检出,占0.09%。不同HBV基因型患者间年龄、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肝功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型HBV载量明显高于B型及B/C混合型(P<0.01)。结论铜陵地区HBV基因型的分布以B型为主,其次为C型和少量B/C混合型;C型感染者HBV载量显著高于B型,C型感染者肝脏损害较B型重,提示HBV基因型可能影响患者体内HBV复制并可能引起不同临床类型的慢性肝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脱氧核糖核酸 聚合酶链反应-反向点杂交法
下载PDF
应用寡核苷酸探针阵列法快速鉴定临床分离株中的分支杆菌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建琴 吴雪琼 +6 位作者 王巍 王金河 林明贵 陈志 王国治 陈保文 沈小兵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灵敏、特异的分支杆菌菌种鉴定方法。方法:通过16S rRNA聚合酶链反应(polym erase chain reaction,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ed conform ation polymorph ism,SSCP)分析鉴定253株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灵敏、特异的分支杆菌菌种鉴定方法。方法:通过16S rRNA聚合酶链反应(polym erase chain reaction,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ed conform ation polymorph ism,SSCP)分析鉴定253株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应用16S rRNA PCR-寡核苷酸探针与待测菌株生物素标记的16S rRNA基因PCR产物进行反向斑点杂交。结果:分析28种分支杆菌标准菌株和9种非分支杆菌菌株,结果显示寡核苷酸探针是特异的。253株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198株为结核分支杆菌复合群,55株为非结核分支杆菌。经寡核苷酸探针阵列法分析,198株结核分支杆菌分离株鉴定为结核分支杆菌复合群,36株鉴定为非结核分支杆菌,分别与相对应的特异探针杂交,另19株与分析探针杂交阴性。结论:16S rRNA PCR-寡核苷酸探针阵列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可用于鉴定临床分离株分支杆菌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杆菌 非典型性 聚合酶链反应 斑点杂交 微阵列
下载PDF
反相斑点杂交法对解脲脲原体分型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帝开 覃春容 +4 位作者 李秀云 史成军 胡斌 程钢 杨冬梓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39-342,共4页
目的研究以聚合酶链反应为基础的快速检测与鉴定解脲脲原体基因型的方法。方法选择2003年11月至2005年1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就诊的有外阴阴道炎症状和体征的患者601例,设为病例组,同期无自觉症状的正常体检人群306例,设为对照... 目的研究以聚合酶链反应为基础的快速检测与鉴定解脲脲原体基因型的方法。方法选择2003年11月至2005年1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就诊的有外阴阴道炎症状和体征的患者601例,设为病例组,同期无自觉症状的正常体检人群306例,设为对照组,分别取宫颈分泌物待检测。将解脲脲原体不同基因型的特异探针固定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临床标本按常规方法提取解脲脲原体DNA,采用生物素标记的解脲脲原体特异通用引物PCR扩增DNA,然后分别与解脲脲原体不同基因型特异探针杂交、显色。结果病例组解脲脲原体阳性421例占70.0%,对照组解脲脲原体阳性126例占41.2%。病例组中单型别感染的U.parvum占65.4%,其中1型、3型、6型和14型分别占28.8%、43.3%、26.0%和1.9%,U.urealyticum占18.4%;对照组中单型别感染的U.parvum占79.3%,其中1型、3型、6型和14型分别占63.2%、21.1%、15.7%和0.0%,U.urealyticum占13.8%。18例阳性标本随机DNA测序鉴定,均为相应的解脲脲原体基因型。结论U.parvum群,尤其是其中的1、3、6型别是正常人群携带的可能性较大,U.urealyticum则有可能和1型起协同作用或独自导致疾病。用反相斑点杂交进行解脲脲原体基因分型,方法简单、实用,适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反相斑点杂交 解脲脲原体
下载PDF
四川南充地区1056例地中海贫血初筛阳性样本的基因诊断结果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杜利君 邢晏 +5 位作者 蒋兴亮 张兵 李欣 杨杉 赵佳 何玉霞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574-577,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南充地区人群α、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类型及分布特征。方法: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就诊的MCV、MCH异常(MCV<80 fl和或MCH<27 pg),且已排除缺铁性贫血和其他贫血性疾病的疑似地中海贫血患者,采集E... 目的:了解四川南充地区人群α、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类型及分布特征。方法: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就诊的MCV、MCH异常(MCV<80 fl和或MCH<27 pg),且已排除缺铁性贫血和其他贫血性疾病的疑似地中海贫血患者,采集EDTA抗凝静脉血3 m L,采用国际先进的多聚酶链扩增(GAP-PCR)技术和DNA芯片反向斑点杂交检测技术进行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包括α-地贫的3种缺失型(--SEA/αα、-α4.2/αα、-α3.7/αα、)、3种突变型(-ααCS/αα、-ααQS/αα、-ααWS/αα)及β-地贫的17种突变位点。结果:1 056例样本中共检出α、β-地贫330例,检出率为31.3%。其中,α-地贫168例(15.9%),β-地贫161例(15.3%),αβ复合突变1例(0.1%)。在330例确诊地贫样本中,α-地贫168例,构成比50.9%,有6种亚型:--SEA/αα、-α4.2/αα、-α3.7/αα、-ααCS/αα、-ααQS/αα、--SEA/-α3.7,以--SEA/αα(72.6%)、-α3.7/αα(17.9%)为主,占α-地贫的90.5%;β-地贫161例,构成比8.8%,有6种类型:CD17、CD41-42、-28、-29、IVS-II 654、CD41-42/-29,其中最常见的3种突变类型为:CD17(50.3%)、CD41-42(31.1%)及IVS-II 654(14.3%),占β-地贫的95.7%;α复合β-地贫1例(0.3%),基因型为-α3.7/αα复合βIVS-II-654M。1 056例受检者中,男性369例,检出地贫90例(24.4%),女性687例,检出地贫240例(34.9%),女性地贫基因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423,P=0.001)。结论:四川南充地区是地中海贫血高发地区之一,α-地贫最常见的基因型为--SEA/aa,β-地贫以17M突变型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基因诊断 多聚酶链扩增(GAP-PCR)技术 DNA芯片反向斑点杂交检测技术
下载PDF
基因型检测对诊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程度的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意 甘霖 +2 位作者 黎村艳 蒋琰 李原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557-2558,2562,共3页
目的分析基因型检测对诊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的HBV感染者433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感染者的HBV基因型,PCR法检测感染者DNA表达载量,ELISA方法检测HBV的E抗原。结果 HBV感染... 目的分析基因型检测对诊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的HBV感染者433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感染者的HBV基因型,PCR法检测感染者DNA表达载量,ELISA方法检测HBV的E抗原。结果 HBV感染患者中B基因型患者比例(68.13%)明显高于BC混合基因型(5.77%)和C基因型(2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患者DNA表达载量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BV E抗原阴性率在不同基因型之间有所不同,B基因型23.82%,BC混合基因型14.78%,C基因型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轻中度乙型肝炎患者B基因型比例最高(87.20%),其次为C基因型(9.34%)和BC混合基因型(3.46%)、重度乙型肝炎分别为C基因型(77.08%)、BC混合基因型(14.58%)、B基因型(8.33%)。结论基因型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及HBV E抗原阴性率有关,与DNA表达载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基因 反向点杂交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