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嘧磺隆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考察 被引量:8
1
作者 夏英 张澜 +2 位作者 赵尔成 贾春虹 朱晓丹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7-125,共9页
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烟嘧磺隆(NS)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NS-MIPMs).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三甲氧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氯仿为致孔剂在60℃下加热引发聚合.对分子印迹微... 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烟嘧磺隆(NS)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NS-MIPMs).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三甲氧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氯仿为致孔剂在60℃下加热引发聚合.对分子印迹微球的聚合工艺进行了优化,当NS/MAA/TRIM/AIBN的物质的量比为1∶4∶4∶1、致孔剂体积为90 mL时,制备的NS-MIPMs的吸附能力最强.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预聚合阶段,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问的主要作用形式是一个模板分子与一个功能单体发生作用.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及动力学吸附研究考察了NS-MIPMs的吸附性能,并结合Scatchard模型分析得到聚合物的最大结合量为11 370.5 μg/g.将制备的分子印迹微球应用于固相萃取技术中,制备烟嘧磺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NS-MIPMs SPE)小柱,并对小柱进行淋洗条件的优化.同时建立了NS-MISPE-HPLC快速检测土壤中烟嘧磺隆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中的农药经乙腈和磷酸盐缓冲液提取,提取液经NS-MIPMs SPE小柱净化后进行HPLC分析.结果表明,烟嘧磺隆在0.01~1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 6;添加水平为0.02~1 mg/kg时的回收率为82.2%~ 86.3%,相对标准偏差为1.9% ~ 4.3%.该方法简单、高效、重现性好,可用于土壤中烟嘧磺隆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嘧磺隆 分子印迹聚合物 沉淀聚合 吸附 固相萃取
下载PDF
低温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PU/MMA-BA超浓乳液共聚合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洪涛 王岸林 +1 位作者 陈敏 操建华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4-279,共6页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六烷醇为复合乳化体系,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低温下引发PU/MMA-BA超浓乳液共聚合。研究了复合乳化剂质量浓度、氧化还原引发剂质量浓度、内相比、聚合温度等因素对聚合稳定性和聚合速率的影响...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六烷醇为复合乳化体系,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低温下引发PU/MMA-BA超浓乳液共聚合。研究了复合乳化剂质量浓度、氧化还原引发剂质量浓度、内相比、聚合温度等因素对聚合稳定性和聚合速率的影响,观察了聚合物胶乳粒子的形态,并测试了聚合物胶乳粒子粒径及其分布。结果表明,最佳聚合工艺是PU预聚体中—NCO/—OH(质量比)为1.5~2.0,PU/MMA-BA(质量比)为1/4~1/3,复合乳化剂质量浓度为0.06~0.15g/mL,氧化还原引发剂质量浓度为0.025g/mL,氧化剂/还原剂(摩尔比)为1/0.830~1/0.710,内相比为0.80,聚合温度为20~40℃;聚合反应5h后,单体转化率超过90%,制得了粒径为200nm左右、分散度为0.100~0.400的PU/MMA-BA胶乳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预聚体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超浓乳液聚合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聚合稳定性 聚合动力学
下载PDF
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6
3
作者 路建美 朱秀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5-39,共5页
采用逆相乳液聚合法合成自交联型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丙烯酸中和度和浓度、引发剂用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制得的树脂吸去离子水达1200~1700(g/g),吸0.9%NaCl75~143(g/g)。实验发现树脂水凝胶呈现假塑性流变行为,具有显著... 采用逆相乳液聚合法合成自交联型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丙烯酸中和度和浓度、引发剂用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制得的树脂吸去离子水达1200~1700(g/g),吸0.9%NaCl75~143(g/g)。实验发现树脂水凝胶呈现假塑性流变行为,具有显著的增稠性。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到计算树脂吸水倍率的经验公式,可用于树脂的合成设计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 树脂 合成 吸水性 性能
下载PDF
本体法和溶液法合成反式-1,4-聚异戊二烯的结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林 宋传江 +3 位作者 胡天辉 黄自华 侯清麟 杨军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1-284,共4页
分析对比了通过溶液聚合法和本体沉淀聚合法所制得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的反式结构含量、结晶度、熔点、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以及催化剂体系,并对其相似和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用两种聚合方法获得的TPI具有相近的... 分析对比了通过溶液聚合法和本体沉淀聚合法所制得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的反式结构含量、结晶度、熔点、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以及催化剂体系,并对其相似和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用两种聚合方法获得的TPI具有相近的反式结构含量、结晶度和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溶液聚合TPI的熔点明显高于本体沉淀聚合法,二者是用不同的催化剂体系合成的。另外,对两种聚合方法 TPI的力学性能研究发现,溶液聚合TPI的力学性能要优于本体沉淀聚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1 4-聚异戊二烯 聚合方法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催化剂体系
下载PDF
可控活性聚合制备遥爪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凌新龙 邹黎明 +1 位作者 徐速 魏益哲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30,38,共9页
遥爪聚合物因为其首末两端的官能团,常常作为交联剂、扩链剂或大分子构筑段,用来制备嵌段、接枝、星形、超支化和树状等聚合物.概述了遥爪聚合物制备方法,包括阴离子活性聚合、阳离子活性聚合、活性自由基聚合、活性易位聚合和活性缩合... 遥爪聚合物因为其首末两端的官能团,常常作为交联剂、扩链剂或大分子构筑段,用来制备嵌段、接枝、星形、超支化和树状等聚合物.概述了遥爪聚合物制备方法,包括阴离子活性聚合、阳离子活性聚合、活性自由基聚合、活性易位聚合和活性缩合聚合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爪聚合物 阴离子活性聚合 阳离子活性聚合 活性自由基聚合 活性易位聚合 活性缩合聚合
下载PDF
高相对分子质量窄分布氟硅聚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6
作者 高亚娟 杨鹏 +3 位作者 管涌 危大福 胡迪航 郑安呐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66-270,共5页
以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为单体、硅醇钠为引发剂,通过负离子本体开环聚合制备了聚[甲基(3,3,3-三氟丙基)硅氧烷]。在反应时间为40 min、反应温度为120℃及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21%时所制备氟硅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相对分子质量分... 以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为单体、硅醇钠为引发剂,通过负离子本体开环聚合制备了聚[甲基(3,3,3-三氟丙基)硅氧烷]。在反应时间为40 min、反应温度为120℃及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21%时所制备氟硅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分别为4.57×105和1.39。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表明,该产物是以硅氧键为主链、甲基和三氟丙基为侧基的线型聚合物。热分析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可以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硅聚合物 负离子本体开环聚合 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热分析
下载PDF
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三元共聚集成橡胶合成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宝勇 魏绪玲 +1 位作者 王小见 张斌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46,50,共8页
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三元共聚集成橡胶SIBR是一种高性能绿色橡胶。介绍了集成橡胶的概念和结构,详细论述了SIBR的合成方法,包括阴离子聚合、配位聚合和自由基乳液聚合,并对其应用进行了简要总结。最后,展望了SIBR合成和应用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 集成橡胶 阴离子聚合 配位聚合 自由基乳液聚合 应用
下载PDF
[Mn(H_2P_2O_7)_3]^(3-)引发淀粉与丙烯腈和AMPS接枝共聚 被引量:5
8
作者 童群义 张干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6-109,共4页
首次以[Mn(H2P2O7)3]3-为引发剂,研究了淀粉与丙烯腈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接枝共聚反应,并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法证明了接枝共聚物的存在,并考察了皂化后接枝产物的吸水性随反应条件的变化。结果显示,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为:... 首次以[Mn(H2P2O7)3]3-为引发剂,研究了淀粉与丙烯腈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接枝共聚反应,并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法证明了接枝共聚物的存在,并考察了皂化后接枝产物的吸水性随反应条件的变化。结果显示,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单体中AMPS的摩尔百分含量为5%;单体/淀粉的摩尔比为1.5;[Mn(H2P2O7)3]3-浓度2.0×10-3mol/L;反应温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丙烯腈 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接枝共聚 吸水率
下载PDF
酶促聚合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一锅法”合成嵌段聚合物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2
9
作者 撒宗朋 刘彦晶 +3 位作者 李亚鹏 祝明 李玉祥 王静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70-1775,共6页
用酶促聚合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相结合的'一锅法'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嵌段聚10-羟基癸酸[PBMA-b-P(10-HD)],通过核磁共振(1H NM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其结构以及分子量与其分子量分布进行了表征... 用酶促聚合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相结合的'一锅法'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嵌段聚10-羟基癸酸[PBMA-b-P(10-HD)],通过核磁共振(1H NM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其结构以及分子量与其分子量分布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动态光散射仪(DLS)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性质进行了研究.所得嵌段聚合物纳米粒子呈球形结构,平均直径为135 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锅法 酶促自缩聚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双嵌段聚合物
下载PDF
聚氨酯微球的接枝改性及温敏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龚梅 张利 +4 位作者 黄棣 杜晶晶 周名兵 李玉宝 解慧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43-1848,共6页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为单体,二苯甲酮(BP)为光敏剂,过硫酸胺(APS)为自由基引发剂,采用溶液中光接枝方法制备了具有温度敏感特性的聚氨酯微球(PU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在聚氨酯微球表面形成...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为单体,二苯甲酮(BP)为光敏剂,过硫酸胺(APS)为自由基引发剂,采用溶液中光接枝方法制备了具有温度敏感特性的聚氨酯微球(PU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在聚氨酯微球表面形成了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接枝聚合物层.在接枝过程中,延长反应时间与增加引发剂浓度均有利于提高接枝率.常温下,接枝率随反应时间延长呈线性增长,当反应时间超过40 min后,接枝率基本保持稳定;而引发剂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存在最佳优化值,即其浓度为单体质量分数的3%.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接枝改性前后聚氨酯微球的温敏特性进行分析表征,证实改性后的微球在35℃左右出现低临界互溶温度(LCST),在此温度附近表现出对温度敏感特性.接触角测试与溶胀测试结果表明,在低临界互熔温度以下,接枝改性的聚氨酯微球具有良好的亲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微球 聚异丙基丙烯酰胺 温敏性 接枝聚合
下载PDF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开环聚合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夏勇 曹都 +2 位作者 祁争健 孙宇 李丰富 《聚氨酯工业》 2014年第2期9-12,32,共5页
有机硅匀泡剂是制备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重要助剂,主要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以下简称D4)、高含氢硅油及聚醚多元醇等为原料经开环和共聚及硅氢加成等反应制得,其中,D4的开环聚合反应是制备有机硅匀泡剂的关键之一。评述了国内外D4开环聚合... 有机硅匀泡剂是制备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重要助剂,主要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以下简称D4)、高含氢硅油及聚醚多元醇等为原料经开环和共聚及硅氢加成等反应制得,其中,D4的开环聚合反应是制备有机硅匀泡剂的关键之一。评述了国内外D4开环聚合机理及动力学研究进展,以期为聚氨酯泡沫塑料用有机硅匀泡剂的研发和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泡沫塑料 有机硅匀泡剂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D4 ) 聚合反应机理 动力学研究
下载PDF
乙烯基单体在聚醚多元醇中的分散聚合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星河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8-50,共3页
以自制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稳定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研究了苯乙烯、丙烯腈在聚醚多元醇(官能团数为3,M_n=5×10~3)中的分散聚合规律,得到最大分散聚合速度表达式为R_(max)=KC_IC_MC_E^(-1.5)。在本工艺条件下,基本克服了聚... 以自制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稳定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研究了苯乙烯、丙烯腈在聚醚多元醇(官能团数为3,M_n=5×10~3)中的分散聚合规律,得到最大分散聚合速度表达式为R_(max)=KC_IC_MC_E^(-1.5)。在本工艺条件下,基本克服了聚合过程中的粘壁、结块现象。其产品与同类型产品相比,具有粘度低、流动性和贮存稳定性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单体 聚醚多元醇 分散 聚合
下载PDF
4,4′-偶氮二[4-氰基戊酰(对-二甲氨基)苯胺]/过氧化二苯甲酰引发苯乙烯聚合及其动力学研究(英文)
13
作者 吴秋华 赵丽萍 +2 位作者 韩光喜 杨帆 张国林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343-347,共5页
研究了以4,4′-偶氮二[4-氰基戊酰(对-二甲氨基)苯胺](ACPMA)/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苯乙烯(St)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聚合及其动力学行为.考察了聚合反应温度、单体浓度、ACPMA浓度和BPO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和... 研究了以4,4′-偶氮二[4-氰基戊酰(对-二甲氨基)苯胺](ACPMA)/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苯乙烯(St)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聚合及其动力学行为.考察了聚合反应温度、单体浓度、ACPMA浓度和BPO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和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测定了反应级数和聚合反应的活化能.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聚合反应速率随单体浓度增大、ACPMA浓度增大、BPO浓度增大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聚合物分子量随单体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ACPMA浓度的增大、BPO浓度增大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该体系具有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特征,其引发St的聚合速率方程为Rp=K[BPO]0.48[ACPMA]0.54[St]1.53,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39.6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官能团引发剂 4 4′-偶氮二[4-氰基戊酰(对-二甲氨基)苯胺] 苯乙烯 聚合动力学
下载PDF
IPBAA及其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质研究
14
作者 章永化 章文贡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8-92,共5页
以异丙基铝与邻苯二甲酸酐、苯甲酸和丙烯酸反应,合成了螯合物邻苯二甲酸异丙酯酰氧基-苯甲酰氧基-丙烯酰氧基铝(IPBAA);以IPBAA为单体合成了聚合物PIPBAA。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PIPBAA的热稳定性及IPBAA和PIPBAA在DMF中的... 以异丙基铝与邻苯二甲酸酐、苯甲酸和丙烯酸反应,合成了螯合物邻苯二甲酸异丙酯酰氧基-苯甲酰氧基-丙烯酰氧基铝(IPBAA);以IPBAA为单体合成了聚合物PIPBAA。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PIPBAA的热稳定性及IPBAA和PIPBAA在DMF中的荧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稳定性 荧光性 聚合物 红外光谱
下载PDF
N-乙烯基己内酰胺和N-乙烯基咪唑及混合物的沉淀聚合
15
作者 冯树波 崔莎莎 +1 位作者 杜艺菲 许浩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55-1660,共6页
在不同溶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PNVCL、聚N-乙烯基咪唑PNVI及其共聚物。实验发现,正己烷和环己烷适宜于PNVCL的沉淀均聚,甲苯适宜于PNVI的沉淀均聚,而两种单体共聚时,采用正己烷-甲苯混合溶剂可实现共聚物的沉淀聚... 在不同溶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PNVCL、聚N-乙烯基咪唑PNVI及其共聚物。实验发现,正己烷和环己烷适宜于PNVCL的沉淀均聚,甲苯适宜于PNVI的沉淀均聚,而两种单体共聚时,采用正己烷-甲苯混合溶剂可实现共聚物的沉淀聚合。考察了溶剂用量、引发剂AIBN用量、聚合温度、时间和搅拌对聚合物收率和温敏性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计对温敏性进行了初步表征。结果表明,沉淀聚合得到的PNVCL具有最低临界溶液温度LCST,PNVI不具有LCST,共聚物的LCST突变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溶液聚合 分子量可控 温敏型聚合物 沉淀聚合
下载PDF
Selective extraction of dimethoate from cucumber samples by use of molecularly imprinted microspheres
16
作者 Jiao-Jiao Du Rui-Xia Gao +2 位作者 Hu Yu Xiao-Jing Li Hui Mu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2015年第3期200-206,共7页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for dimethoate recognition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precipitation polymerization technique using methyl methacrylate (MMA) as the functional monomer and 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 ...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for dimethoate recognition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precipitation polymerization technique using methyl methacrylate (MMA) as the functional monomer and 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 (EGDMA) as the cross-linker. The morphology, adsorption and recognition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static adsorption test, and competitive adsorption test. To obtain the best selectivity and binding performance, the synthesis and adsorption conditions of MIPs were optimized through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the resultant polymers exhibited uniform size, satisfactory binding capacity and significant selectivity. Furthermore, the imprinted polymers were successfully applied as a specific solid-phase extractants combined with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for determination of dimethoate residues in the cucumber samples. The average recoveries of three spiked samples ranged from 78.5% to 87.9% with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SDs) less than 4.4% and the limit of detection (LOD) obtained for dimethoate as low as 2.3 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alarly imprintedpolymer Precipitation polymeriza-tion DIMETHOATE CUCUMBER HPLC
下载PDF
六羰基钼体系催化环烯的开环聚合
17
作者 刘德海 蔡潮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07-108,共2页
六羰基钼体系催化环烯的开环聚合刘德海,蔡潮钟(湛江师范学院化学系湛江524048)关键词环戊烯,环己烯,聚-蒎烯,聚萜烯,开环聚合,羰基钼催化体系,三氯化铝本工作在前文[1,2]基础上,研究了光照下Mo(CO)6/C... 六羰基钼体系催化环烯的开环聚合刘德海,蔡潮钟(湛江师范学院化学系湛江524048)关键词环戊烯,环己烯,聚-蒎烯,聚萜烯,开环聚合,羰基钼催化体系,三氯化铝本工作在前文[1,2]基础上,研究了光照下Mo(CO)6/CHnX4-n(n=0,1;X=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戊烯 环己烯 聚萜烯 开环聚合 羰基钼 聚蒎烯
下载PDF
高分子纳滤膜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蒋佳雨 展侠 +1 位作者 于群 李继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18,共4页
介绍了纳滤膜的分离模型,包括膜过程的不可逆热力学模型、空间位阻-孔道模型、溶解-扩散模型、道南平衡模型、电荷模型和静电排斥以及立体位阻模型。综述了近十几年来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L-S相转化法、界面聚合法、溶液涂敷交联法、紫... 介绍了纳滤膜的分离模型,包括膜过程的不可逆热力学模型、空间位阻-孔道模型、溶解-扩散模型、道南平衡模型、电荷模型和静电排斥以及立体位阻模型。综述了近十几年来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L-S相转化法、界面聚合法、溶液涂敷交联法、紫外辐照接枝、和电泳沉积法等)的研究进展。总结并展望了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膜 分离模型 相转化 界面聚合 表面涂覆
下载PDF
包覆酞菁蓝电泳液的脲醛树脂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由常泉 潘道成 路庆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36,共8页
采用重结晶的方法纯化并超细化酞菁蓝,得到粒径为200~500nm的超细化酞菁蓝晶体。通过表面改性的方法提高了酞菁蓝在四氯乙烯中的悬浮性能,得到了稳定的酞菁蓝电泳液。以脲醛树脂为壁材,电泳液为囊芯,采用"一步法"原位聚合制... 采用重结晶的方法纯化并超细化酞菁蓝,得到粒径为200~500nm的超细化酞菁蓝晶体。通过表面改性的方法提高了酞菁蓝在四氯乙烯中的悬浮性能,得到了稳定的酞菁蓝电泳液。以脲醛树脂为壁材,电泳液为囊芯,采用"一步法"原位聚合制备了蓝色电子墨水微胶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表明,制得的微胶囊粒径为30~50μm,球形规整,表面光滑。研究了影响微胶囊制备的关键因素,最佳的微胶囊制备条件为:聚乙烯醇和尿素的质量比为0.20,反应时间为3~4h,pH为3~4,搅拌速率为500~700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酞菁蓝 超细化 脲醛树脂 原位聚合
下载PDF
DMC质量对110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孔建安 朱利明 徐剑 《浙江化工》 CAS 2014年第5期20-21,共2页
统计分析了含不同未知物数量的DMC对110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生产一次聚合得率、目标分子量生产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未知物数量的增加,一次聚合得率逐步下降,实际分子量偏离目标分子量越远。DMC中未知物总量控制在200 ppm以内,最有利于... 统计分析了含不同未知物数量的DMC对110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生产一次聚合得率、目标分子量生产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未知物数量的增加,一次聚合得率逐步下降,实际分子量偏离目标分子量越远。DMC中未知物总量控制在200 ppm以内,最有利于生产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DMC质量 未知物 分子量 一次聚合得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