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抗非特异性蛋白质吸附多肽的制备以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庆华 王强盛 +1 位作者 王龙刚 陈天云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3-510,共8页
采用缩聚法制备了聚天冬氨酸(D)带赖氨酸(K)侧链的抗非特异性蛋白质吸附多肽Poly(D)-K.凝胶渗透色谱(GPC)、核磁共振波谱(NMR)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考察目标多肽的分子量和结构;圆二色(CD)光谱仪考察多肽在水溶液中的二级构象;X... 采用缩聚法制备了聚天冬氨酸(D)带赖氨酸(K)侧链的抗非特异性蛋白质吸附多肽Poly(D)-K.凝胶渗透色谱(GPC)、核磁共振波谱(NMR)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考察目标多肽的分子量和结构;圆二色(CD)光谱仪考察多肽在水溶液中的二级构象;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考察多肽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的组成.结果表明,已经制备得到目标多肽,其重均分子量约为3.8×103,多分散系数为1.33,平均聚合度约为12.4;多肽在水溶液中呈无规线团结构;且多肽能通过主链末端的巯基在金片表面自组装成膜.设定组织培养聚苯乙烯(TCPS)表面的蛋白质吸附量为100%,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得该多肽SAMs表面对羊抗人免疫球蛋白(anti-Ig G)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的最低相对吸附量分别为(8.5±3.6)%和(12.5±4.8)%.MTT法考察该多肽的体外细胞毒性,5 mg/m L条件下细胞存活率为(87.6±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 抗非特异性蛋白质吸附 生物相容性 自组装单分子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