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ies on monitoring hemodynamics and oxygen dynamics of 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secondary to 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被引量:4
1
作者 Ma Siqing Wu Tianyi +2 位作者 Cheng Qiang Li Pei Bian Huiping 《Engineering Sciences》 EI 2013年第2期34-37,共4页
To study monitoring hemodynamics and oxygen dynamics of 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secondary to 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we performed clinic and laboratory studies in 8 patients who prelimi... To study monitoring hemodynamics and oxygen dynamics of 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secondary to 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we performed clinic and laboratory studies in 8 patients who preliminarily developed 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 (HACE) and then ARDS occurred at an altitude of 4 500 m. After an initial emergency treatment on high mountains,all the patients were rapidly transported to a hospital at a lower altitude of 2 808 m. The right cardiac catheterizations were carried out within 5 h after hospitalized. The monitoring hemodynamics and oxygen dynamics were studied via a thermodilution Swan-Gaze cathet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efore treatments at the beginning of monitoring,there presented a significant 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 with a decreased cardiac function,and a lower oxygen metabolism in all the 8 patients. However,after some effective treatments,includ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using dexamethasone,furosemide,etc,four days later the result of a repeated monitoring showed that their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had been decreased with an improved cardiac function with all the oxygen metabolic index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Our studies suggested that performing monitoring hemodynamics in patients with ARDS secondary to HAPE will defin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measures which will benefit the outc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monitoring HEMODYNAMICS oxygen dynamics
下载PDF
Research on an active and continuous monitoring system for human respiratory system 被引量:2
2
作者 于莲芝 Yan Guozheng +1 位作者 Zhang Wenqiang Wang Xiangrui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EI CAS 2006年第1期68-71,共4页
Continuous and dynamic measurements of human respiratory parameter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vital diseases of respiratory system dur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 Continuous and dynamic measurements of human respiratory parameter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vital diseases of respiratory system dur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human respiratory system, and designed an active intervening monitoring micro system for it. The mobile mechanism of the micro system is soft and earthworm-like movement actuated by pneumatic rubber actuator, the measurement and therapy unit of the system is an extensible mechanism with sensors in the front. The micro monitoring system can move in respiratory tract and measure the respiratory parameters in bronchium continuously. Experiments had been done in swine's respiratory tract, the results proved that the micro robot system could measure the respiratory parameters in real-time successfully and its movement was smith in swine's respiratory tra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piratory system monitoring syste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MEASUREMENT
下载PDF
Respiratory Volume Monitoring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Airway Maneuvers on Ventilation during Upper Endoscopy 被引量:1
3
作者 Katherine Holley Donald Mathews +2 位作者 Diane Ladd Lisa Campana Howard Schapiro 《Ope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2014年第11期281-290,共10页
Introduction: Propofol use during endoscopic procedur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and assessing and maintaining airway patency i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Anesthesiologists often use airway maneuvers to maintain... Introduction: Propofol use during endoscopic procedur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and assessing and maintaining airway patency i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Anesthesiologists often use airway maneuvers to maintain airway patency and ventilation during procedural sedation. A novel, non-invasive, Respiratory Volume Monitor (RVM) that provided continuous, real-time measurements of minute ventilation (MV), tidal volume (TV) and respiratory rate (RR) was used to monitor respiratory performance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endoscopic procedures, quantify MV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airway maneuvers, and to quantify propofol-induced respiratory depression. Methods: RVM traces were obtained from 25 patients undergoing sedation for endoscopic procedures. Airway maneuvers were performed in 19/25 patients. All 25 patients received propofol as the primary sedative. Results: Forty-five airway maneuvers were performed. During these maneuvers, all respiratory parameters increased relative to pre-maneuver levels. On average, MV increased by 24% ± 5% (mean ± SEM), TV 14% ± 5% and RR: 17% ± 6%. The cohort average MVBASELINE was 9.5 ± 0.7 L/min (TV = 670 ± 60 ml, RR = 15 ± 0.7). Following propofol MV decreased transiently, reaching nadir five minutes after the last dose of propofol at 82% ± 10% of baseline (MV = 7.5 ± 1.0 L/min). The reduction in MV was driven by reduction in TV, not RR. Conclusions: Data demonstrated that RVM was able to track changes in ventilation and was able to quantify respiratory changes following airway maneuvers. All patients ha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ventilatory volumes after propofol. Five minutes after the last dose of propofol, MV and TV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while RR was not, suggesting that monitoring respiratory rate alone was not a sufficient indicator of respiratory stat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Invasive respiratory VOLUME monitoring Minute Ventilation Airway MANEUVERS PROCEDURAL SEDATION Endoscopy
下载PDF
Multiple Respiratory Gas Monitoring Causes Changes of Inspired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Closed Anesthesia System
4
作者 李士通 汪正平 +1 位作者 曾邦雄 刘俊杰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1997年第1期54-56,共3页
Effect of multiple respiratory gas monitoring (MRGM ) on inspiredconcentration of oxygen in circult system during closed anesthesia was studied in 5l adult patients scheduled for abdominal surgery. Required flow rate ... Effect of multiple respiratory gas monitoring (MRGM ) on inspiredconcentration of oxygen in circult system during closed anesthesia was studied in 5l adult patients scheduled for abdominal surgery. Required flow rate of fresh oxygen (OFR), inspired oxygen concentration (FiO2 ) and oxygen saturation of pulse oximeter (SpO2) were measured continu0usly. Patients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t randorn, group C (no MRGN used ), group M, (using MRGM with its tail gas returned to circuit system), group M2 (using MRGM without tail gas returned ).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during 180 min of closed anesthesia, OFR required in group C and M, were about 200-230 ml/min, and in group M, it was ab0ut 400 ml/min. In group C FiO2 decreased by about 10 % after 60 min of closed anesthesia (P<0. 01, 60 min vs 0 min ) and then stayed stable at this level. In group M,, FiO2 decreased by 16% at 60 min and 34 % at 180 min and the decrease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in gr0up C (P<0. 01). In group Me, FiO2 remained c0nstant during closed anesthesia, which was much high(Jr than those in group C and M,. The tail gas of Capnomac Ultima MRGM contained less oxygen than its sample gas drawn fr0m circuit system simuItane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sed anesthesia oxygen concentration multiple respiratory gas monitor
下载PDF
基于GO/Mxene复合材料的柔性LC无线湿度传感器研究
5
作者 张小勇 寇海荣 +2 位作者 尚珍珍 杨立波 王勇博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4-160,共7页
针对当前湿度传感器在检测范围、灵敏度等方面的不足及实际应用中对无源感知、可弯折能力等的需求,本文对基于GO/Mxene复合材料的柔性LC无线湿度传感器进行了研究。对传感器原理进行分析,设计了一个以聚酰亚胺为基底的柔性叉指电极天线... 针对当前湿度传感器在检测范围、灵敏度等方面的不足及实际应用中对无源感知、可弯折能力等的需求,本文对基于GO/Mxene复合材料的柔性LC无线湿度传感器进行了研究。对传感器原理进行分析,设计了一个以聚酰亚胺为基底的柔性叉指电极天线,该天线谐振频率为146 MHz,并利用仿真软件得到了天线上的电场分布。制备了GO/Mxene复合材料,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仪对GO/MXene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等进行了表征,验证了复合材料的结构与组成元素。将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作为湿度敏感材料置于天线上场强最强处完成了湿度传感器的制作。对传感器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在20~70%RH的相对湿度范围内,传感器的灵敏度达到了90.51 kHz/%RH,在70~95%RH的相对湿度范围内,灵敏度达到了651.86 kHz/%RH。同时该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响应时间性能良好,可实现人体呼吸监测,在健康检测、机器人皮肤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 无线 呼吸监测 氧化石墨烯
下载PDF
基于Wi-Fi子载波互信息的人体呼吸感知系统
6
作者 刘影 胡梦圆 钱志鸿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0-253,共14页
不可预测环境变化使Wi-Fi信号存在较大的波动,很难对子载波中的静态分量和行为感知的动态分量进行量化,导致无法准确刻画出动态呼吸特征的波动形式。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子载波互信息的呼吸感知(SMIBP)系统。首先,提出了动态分量信息(... 不可预测环境变化使Wi-Fi信号存在较大的波动,很难对子载波中的静态分量和行为感知的动态分量进行量化,导致无法准确刻画出动态呼吸特征的波动形式。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子载波互信息的呼吸感知(SMIBP)系统。首先,提出了动态分量信息(DCI)的刻画形式,利用互信息理论提取子载波中代表呼吸的动态分量信息。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组合各子载波以最大化呼吸信号的动态特征,得到重构的DCI感知基信号,最后联合小波变换和峰值检测法得到呼吸速率,揭示了代表人体呼吸动态分量的理论途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系统能较好地刻画每个子载波中动态呼吸分量,且在不同场景下可显著提高Wi-Fi对于小尺度动作的感知精度与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分量信息 信道状态信息 无接触呼吸监测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多导睡眠监测仪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睡眠质量和结构的监测效果研究
7
作者 张慧 石林 傅松年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3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多导睡眠监测仪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睡眠质量和结构的监测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8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受... 目的:探究与分析多导睡眠监测仪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睡眠质量和结构的监测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8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进行睡眠监测,对比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多导睡眠监测仪睡眠质量指标、睡眠结构指标、纺锤波指标;同时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PSQI评分与睡眠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健康对照组PSQI评分为(5.36±0.65)分,观察组PSQI评分为(14.24±3.58)分,观察组PSQI评分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15,P<0.05)。观察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睡眠总时间较短、睡眠潜伏期较长、快速动眼期(REM)较短以及觉醒次数较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136、40.355、36.620、24.226,P<0.05)。观察组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的REM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观察组治疗前相比睡眠总时间较长、睡眠潜伏期较短、REM期较长、觉醒次数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45、12.021、8.668、9.101,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睡眠总时间较短、睡眠潜伏期较长、REM期较短、觉醒次数较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704、14.781、15.899、9.901,P<0.05)。健康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相比,N1%值较高、N2%值较高及N3%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63、9.483、10.065,P<0.05)。健康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的RE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N1%值较低、N2%值较低、N3%值较高(t=10.163、9.483、10.065,P<0.05),治疗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N1%值较高、N2%值较高、N3%值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28、4.210、7.153,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纺锤波密度、振幅和时间均较高,观察组治疗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纺锤波密度较低、振幅较低、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4、2.665、2.014,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SQI评分分别与睡眠总时间、REM期、N3%、纺锤波密度及纺锤波振幅呈现出了明显的负相关性,与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N1%、N2%呈现了明显的正相关性(r=-0.612、-0.269、-0.812、-0.778、-0.841;r=0.382、0.226、0.654、0.778,P<0.05)。结论:实施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可观察到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睡眠质量及结构异常的表现,且睡眠纺锤波的活性也呈现出了异常的表现,其指标与PSQI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导睡眠监测仪 精神分裂症 睡眠质量 睡眠结构 睡眠纺锤波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下载PDF
动态气囊内压力监测联合专项呼吸道强化干预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术后中的应用
8
作者 孙倩 张媛媛 +3 位作者 范太兵 杨巧芳 庞秋贺 胡朋鹤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679-683,共5页
目的研究动态气囊内压力监测联合专项呼吸道强化干预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6例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术后机械通气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研究动态气囊内压力监测联合专项呼吸道强化干预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6例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术后机械通气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动态气囊内压力监测联合专项呼吸道强化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术后恢复情况(机械通气时间、术后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比较两组术后48 h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比较两组出院当天生存质量[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系列心脏病模块(PedsQLTM 3.0)家长问卷]。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术后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SpO_(2)、PaO_(2)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PaCO_(2)水平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观察组表情、肢体动作、行为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哭闹、可安慰性、FLACC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当天,观察组PedsQLTM 3.0家长问卷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气囊内压力监测联合专项呼吸道强化干预有助于改善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术后动脉血气水平,降低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短期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气囊内压力监测 专项呼吸道强化干预 婴幼儿法洛四联症
下载PDF
新疆某规模化猪场3种病毒病抗体监测分析与免疫程序优化
9
作者 吕转平 苏晓月 +1 位作者 沈亚安 唐思静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7期16-18,共3页
该试验旨在了解当前新疆巴州某规模化猪场猪瘟(CSF)、猪蓝耳病(PRRS)和伪狂犬(PR)疫苗的免疫水平,收集当地某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467个血清样品,采用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猪瘟、猪蓝耳病和猪伪狂犬病毒的抗体水平。结果显示,该... 该试验旨在了解当前新疆巴州某规模化猪场猪瘟(CSF)、猪蓝耳病(PRRS)和伪狂犬(PR)疫苗的免疫水平,收集当地某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467个血清样品,采用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猪瘟、猪蓝耳病和猪伪狂犬病毒的抗体水平。结果显示,该地区的猪瘟、猪蓝耳病和猪伪狂犬病毒平均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3.68%、77.22%和92.65%,均超过我国强制性疫苗免疫抗体阳性率标准70%。该地区猪群免疫手段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本研究结合该地区实际情况对免疫程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 猪瘟 猪蓝耳病 伪狂犬病 血清抗体监测 免疫程序
下载PDF
综合医院应对呼吸道传染病医院监测预警体系的构建
10
作者 马金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5期193-197,共5页
呼吸道传染病监测体系的建立是现阶段综合医院在实践中对突发性的呼吸道传染病疫情予以快速应对、及早发现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流行风险、研判疫情趋势、及时预警风险、评估医疗系统负荷的基础。特别是在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该体... 呼吸道传染病监测体系的建立是现阶段综合医院在实践中对突发性的呼吸道传染病疫情予以快速应对、及早发现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流行风险、研判疫情趋势、及时预警风险、评估医疗系统负荷的基础。特别是在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该体系的建立能够使得综合医院的医院感染风险显著降低,保障医院医疗环境安全。本研究以房山区第一医院为例,着重围绕呼吸道传染病感染防控的相关临床实践经验,严格遵照官方文件、标准以及规范的相关要求,充分结合风险评估内容,初步探讨并着力构建综合医院应对呼吸道传染病医院监测预警体系,包括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流感监测系统、症状监测系统、发热门诊监测系统、实验室监测系统等多维度监测系统。医院设立监测领导小组,由医院领导担任组长,并由领导小组统一开展相关协调指挥工作,将各部门责权展开清晰划分,以此全面建立整体医院监测预警机制。医院根据预警迅速响应,人力、物资、设备等相关部门联动,防止院感发生,做好诊疗准备,确保院内的日常诊疗工作可以有序开展,以此为综合医院关于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呼吸道传染病 监测预警 体系构建
下载PDF
呼吸事件持续时间在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夜间低氧血症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剑英 任寿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699-1707,共9页
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病率逐年升高,但目前OSA普遍使用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的诊断标准对疾病的诊断、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以及远期并发症的预测中逐渐暴露出弊端,本研究提出评估OSA的参数除了AHI外,还... 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病率逐年升高,但目前OSA普遍使用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的诊断标准对疾病的诊断、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以及远期并发症的预测中逐渐暴露出弊端,本研究提出评估OSA的参数除了AHI外,还需纳入更多关于呼吸暂停低通气时间的信息。目的探讨呼吸事件持续时间在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夜间低氧血症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3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睡眠监测室疑诊为OSA的患者296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前,受试者均接受了身高、体质量、颈围等方面的体格检查,并详细询问了其睡眠史以及高血压及糖尿病史等信息。根据AHI将受试者分为3组:5次/h≤AHI<15次/h为轻度OSA组(56例),15次/h≤AHI<30次/h为中度OSA组(62例),AHI≥30次/h为重度OSA组(178例)。比较3组血氧指标[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_(2))、平均血氧饱和度(MSpO_(2))、基线血氧饱和度(BSpO_(2))、氧减指数(ODI)及血氧饱和度(SpO_(2))<90%的时间占整夜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90)]和呼吸事件持续时间参数[平均呼吸暂停持续时间(MTAD)、平均呼吸低通气持续时间(MHD)、平均呼吸暂停-低通气持续时间(MAD)、总呼吸暂停时间最长值(LTAD)、最长低通气时间(LHD)、最长呼吸暂停-低通气持续时间(LAD)、总呼吸暂停-低通气持续时间(TAD)、AHI、呼吸暂停-低通气持续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AHT%)]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呼吸事件持续时间参数与血氧指标的相关性。根据TAD和AHT%的中位数(分别为69.78 min和14.33%),将OSA患者分为短事件组(短TAD亚组、短AHT%亚组,各74例)和长事件组(长TAD亚组、长AHT%亚组,各222例),并进一步分析各组TAD、AHT%和AHI与血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轻、中、重度OSA组患者性别、年龄、BMI、颈围、日间嗜睡、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OSA组患者ODI、T90均高于轻、中度OSA组,LSpO_(2)、MSpO_(2)低于轻、中度OSA组(P<0.05);中度OSA组LSpO_(2)低于轻度OSA组,ODI、T90高于轻度OSA组(P<0.05)。重度OSA组MTAD、LTAD、TAD、AHT%均高于轻、中度OSA组,MHD低于轻、中度OSA组(P<0.05);重度OSA组LHD低于中度OSA组,LAD高于轻度OSA组;中度OSA组MTAD、LTAD、TAD、AHT%高于低度OSA组(P<0.05)。散点图及loess拟合曲线结果显示,MTAD、MHD、MAD、LTAD、LHD、LAD数值均随着AHI先增大,后减小;TAD、AHT%随着AHI的增大而延长。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OSA患者AHI、MTAD、LTAD、TAD、AHT%与LSpO_(2)、MSpO_(2)呈负相关,与ODI、T90呈正相关(P<0.05);MHD、LHD与LSpO_(2)、MSpO_(2)呈正相关,与ODI、T90呈负相关(P<0.05);MAD与ODI呈负相关(P<0.05);LAD与LSpO_(2)呈负相关(P<0.05)。进一步分组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短TAD亚组、短AHT%亚组、长TAD亚组、长AHT%亚组中TAD、AHT%、AHI与LSpO_(2)均呈负相关,与ODI均呈正相关(P<0.05),与BSpO_(2)无相关性(P>0.05);长事件组中TAD、AHT%、AHI与MSpO_(2)均呈负相关,与T90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呼吸事件持续时间在评价OSA患者的夜间低氧血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作为现有诊断及评价指标AHI的补充,并且TAD、AHT%等指标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比AHI更具有代表性。AHI、LSpO_(2)联合呼吸事件持续时间能更客观地评估OSA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低氧血症 呼吸事件持续时间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多导睡眠监测
下载PDF
分析便携式呼吸睡眠监测联合集束化护理干预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睡眠情况的效果
12
作者 林莉 李雯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618-1621,共4页
目的:分析便携式呼吸睡眠监测联合集束化护理干预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睡眠情况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分析便携式呼吸睡眠监测联合集束化护理干预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睡眠情况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便携式呼吸睡眠监测干预。利用便携式呼吸睡眠监测仪检测2组的入睡潜伏期、觉醒次数、觉醒时间及实际睡眠时间,采用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CSQ)评估包括睡眠状态、夜间觉醒、重回入睡、睡眠深度的变化,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采用标准参照康纳-戴维森韧性量表(CD-RISC)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弹性水平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入睡潜伏期、觉醒时间及觉醒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际睡眠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睡眠状态及睡眠深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夜间觉醒、重回入睡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与心理弹性CD-RIS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便携式呼吸睡眠监测联合集束化护理有利于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睡眠情况,提升睡眠质量,加快心功能的恢复,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便携式呼吸睡眠监测 集束化护理 睡眠情况 睡眠质量 心功能 心理弹性 护理效果
下载PDF
控制呼吸持续性监护仪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3
作者 封俊杰 路畅 +2 位作者 程圣权 张霄 孙旭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3-1129,共7页
目的:观察利用人工气道内温度节律性变化原理设计的控制呼吸持续性监护仪在不同人群和不同人工气道内的应用,探讨其监测控制呼吸持续性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呼吸监测提供新方法。方法:选择择期行全身麻醉术的成人患者60例,1~3岁幼儿... 目的:观察利用人工气道内温度节律性变化原理设计的控制呼吸持续性监护仪在不同人群和不同人工气道内的应用,探讨其监测控制呼吸持续性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呼吸监测提供新方法。方法:选择择期行全身麻醉术的成人患者60例,1~3岁幼儿患者3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60例成人患者随机分为成人气管插管组(ATI组)和成人喉罩组(ALM组),每组30例,1~3岁幼儿患者30例设为幼儿气管插管组(CTI组)。全麻诱导后,CTI组和ATI组患者行气管插管,ALM组患者置入喉罩,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连接控制呼吸持续性监护仪,观察监护仪是否能探测出各组患者呼吸频率(RR),比较各组监护仪探测的RR和麻醉机设定频率;3组患者均于手术开始前模拟呼吸回路断开、麻醉机手控未转换为机控和呼吸回路缓慢漏气3种临床常见控制呼吸持续性改变场景,比较各组间监护仪发出报警方式和报警时间。结果:3组患者应用控制呼吸持续性监护仪均能检测出RR,各组内患者RR和麻醉机设定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模拟3种常见呼吸持续性改变的场景中,3组患者呼吸持续性监护仪均发出内容为“注意,呼吸停止”的人工语音报警信号,报警信号均被注意到,ATI组和ALM组控制呼吸持续性监护仪开始报警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回路缓慢漏气比较,同一组患者呼吸回路断开和手控未转换为机控场景时开始报警时间缩短(P<0.05)。结论:在不同人群和不同人工气道内利用探测人工气道内温度节律性升降变化原理设计的控制呼吸持续性监护仪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可为术中呼吸持续性监测和保障呼吸安全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呼吸频率 控制呼吸持续性 监护仪 呼吸气流温度
下载PDF
压电过滤材料的传感性能及其在口罩中的应用
14
作者 王晨 赫伟东 +1 位作者 毛宁 柳静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17-3024,共8页
在劳动保护领域,实时监测劳动者的生理健康状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呼吸中包含大量生理学信息,开发具有传感功能的可穿戴设备用于监测佩戴者呼吸状态成为研究热点。传统的商用呼吸监测装置价格昂贵、体积大、不易携带,限制了其在一... 在劳动保护领域,实时监测劳动者的生理健康状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呼吸中包含大量生理学信息,开发具有传感功能的可穿戴设备用于监测佩戴者呼吸状态成为研究热点。传统的商用呼吸监测装置价格昂贵、体积大、不易携带,限制了其在一线生产场所的使用,例如高粉尘质量浓度的矿山作业环境。为此,基于聚偏氟乙烯(PVDF)的压电性能,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具有传感性能的柔性PVDF纳米纤维膜,将高透气性碳纤维毡与PVDF纳米纤维膜设计为具有三明治结构的传感模块并嵌入到口罩中。传感模块将呼吸气流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对电信号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完成对呼吸强度和呼吸频率的实时监测。结果表明:嵌有传感模块的口罩在不同呼吸状态下产生的压电信号有明显差异,在低强度(15 L/min)、中强度(50 L/min)和高强度(85 L/min)3种呼吸状态下,输出压电电压峰值分别为300、700、1100 mV,电压峰值出现频率分别为18、16、14次/min。因此,基于压电信号电压峰值及其出现频率的分析,可以实现佩戴者呼吸强度和呼吸频率等呼吸参数的实时监测。此外,研究通过XRD、FT-IR、TG等分析方法确定了PVDF纳米纤维膜的压电性与其β相晶体含量有关,为进一步改善PVDF纳米纤维膜的压电性能提供了依据。研发的具有传感功能的口罩可用于矿山工人劳作状态的实时呼吸监测,在工人工作状态异常时反馈给管理人员以便于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传感模块 呼吸信号 监测 口罩
下载PDF
基于可穿戴柔性RFID传感技术的呼吸监测研究进展
15
作者 童杨 孟粉叶 +3 位作者 张勇 高玥 杨旭东 胡吉永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950,共10页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传感技术可实现多个用户的同时低功耗无线呼吸监测,在可穿戴智慧医疗健康领域倍受关注。在概述各种呼吸监测技术基础上,重点回顾了采用柔性RFID传感技术,特别是纺织基柔性传感器监测呼吸...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传感技术可实现多个用户的同时低功耗无线呼吸监测,在可穿戴智慧医疗健康领域倍受关注。在概述各种呼吸监测技术基础上,重点回顾了采用柔性RFID传感技术,特别是纺织基柔性传感器监测呼吸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研究现状,比较分析了不同RFID传感方法用于呼吸监测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在呼吸监测领域应用纺织基RFID传感技术时面临的主要挑战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ID 无线传感技术 呼吸监测 纺织基传感器 可穿戴
下载PDF
一种面向机械通气患者呼吸监测的无线传感器与系统设计
16
作者 王筱涵 任帅 王涛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24年第8期110-116,共7页
为了对机械通气患者实现精准的呼吸治疗,需要对患者吸、呼气体的状态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目前,患者吸、呼气体的状态参数主要通过呼吸机来测定,存在参数不足、回路漏气等问题,还会受到距离和障碍物的限制。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可以... 为了对机械通气患者实现精准的呼吸治疗,需要对患者吸、呼气体的状态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目前,患者吸、呼气体的状态参数主要通过呼吸机来测定,存在参数不足、回路漏气等问题,还会受到距离和障碍物的限制。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可以同时监测吸呼气体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压力及流量这5类参数的无线传感器和系统,具有低功耗、体型小等特点,并可以实时把测量到的数据通过蓝牙进行低功耗无线传输到数据接收端,实现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状态的全面监测和远程监控评估,提高医疗设备的治疗效果。同时传感器无需外部供电,可以持续工作约60 d,覆盖绝大部分机械通气患者在ICU病房的全部时间并全程实施实时无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呼吸监测 低功耗蓝牙 呼吸参数
下载PDF
编织芯鞘型摩擦发电传感纱的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高玥 陶庆云 +2 位作者 孟粉叶 晏雄 胡吉永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共12页
为满足人体呼吸运动日常长时监测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可拉伸编织芯鞘型摩擦发电传感纱,探究拉伸电极包缠捻度和编织层等结构参数对传感纱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增加可拉伸电极包缠捻度,传感纱的弹性伸长率随之增大,弹性回复率和短路电流减... 为满足人体呼吸运动日常长时监测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可拉伸编织芯鞘型摩擦发电传感纱,探究拉伸电极包缠捻度和编织层等结构参数对传感纱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增加可拉伸电极包缠捻度,传感纱的弹性伸长率随之增大,弹性回复率和短路电流减小;传感纱弹性回复率主要受编织角影响,电学性能受编织参数多效应影响,当编织根数为10、编织角为45°时获得最大的短路电流;该传感纱在0.15~1.20 Hz频率范围内随接触分离过程实时响应,并在2000次循环运动过程中有良好的输出稳定性;将传感纱佩戴在人体腹部时能对不同的呼吸状态产生响应。测试结果表明,该编织芯鞘型摩擦发电传感纱可用于人体呼吸状态监测,对摩擦电式呼吸监测传感器的生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发电传感纱 芯鞘型编织纱 结构参数 呼吸运动监测 可穿戴
下载PDF
综合肺指数在呼吸功能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18
作者 辛昕 梁佐迪 +1 位作者 杨晓明 徐余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1-423,共3页
适当供氧及呼吸功能监测对于镇静或麻醉中的患者极为重要,有效的呼吸监测手段能够及时指导呼吸干预,减少呼吸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的安全性。综合肺指数(IPI)是由P_(ET)CO_(2)、PR、SpO_(2)和RR四个参数用模糊逻辑算法组合而成,是评... 适当供氧及呼吸功能监测对于镇静或麻醉中的患者极为重要,有效的呼吸监测手段能够及时指导呼吸干预,减少呼吸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的安全性。综合肺指数(IPI)是由P_(ET)CO_(2)、PR、SpO_(2)和RR四个参数用模糊逻辑算法组合而成,是评估呼吸功能的新指标。本文综述了IPI的定义、原理、在呼吸功能监测中的应用,以及现阶段存在的不足等内容,为IPI的进一步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肺指数 呼吸功能监测 镇静 麻醉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早期渐进性运动在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床旁超声监测中的干预效果
19
作者 陈春桦 梁艳 +2 位作者 梁意芳 潘俊民 李磊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2期21-24,共4页
目的 探讨早期渐进性运动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患者床旁超声监测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对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贵港市人民医院急诊ICU、重症医学科住院的120例行机械通气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分析,2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和常规护理,根... 目的 探讨早期渐进性运动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患者床旁超声监测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对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贵港市人民医院急诊ICU、重症医学科住院的120例行机械通气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分析,2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和常规护理,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常规康复训练)和观察组(60例,常规康复训练+早期渐进性运动)2组。对比2组在住院期间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呼吸肌功能、肌肉参数、肌力和握力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机械通气、ICU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入住ICU 48 h后,观察组的咳嗽峰流速、最大吸气压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入住ICU的1周和转出ICU时,观察组的股直肌横截面积、股直肌厚度、股中间肌厚度、胫骨前肌肌肉厚度、肱二头肌厚度、桡侧腕屈肌厚度值均大于同期对照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量表评分和握力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优(P均<0.05)。结论 早期渐进性运动在ICU危重患者床旁超声监测中的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减少VAP的发生,改善其呼吸肌功能,提升其肌肉厚度、肌群肌力和握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危重患者 床旁超声监测 早期渐进性运动 呼吸肌功能
下载PDF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无创经皮血气+体位管理+保护性通气前后MMP-16、Claudin-18、CC16变化及与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相关性
20
作者 田金凤 杨华蕾 +1 位作者 王小雷 聂军红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24-529,共6页
目的探讨无创经皮血气+体位管理+保护性通气干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对患儿基质金属蛋白酶16(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6,MMP-16)、紧密连接蛋白18(Claudin 18 protein,Claudin-18)和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lara cell secretes protei... 目的探讨无创经皮血气+体位管理+保护性通气干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对患儿基质金属蛋白酶16(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6,MMP-16)、紧密连接蛋白18(Claudin 18 protein,Claudin-18)和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lara cell secretes protein 16,CC16)的影响,并分析上述指标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10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无创经皮血气+体位管理+保护性通气干预,观察患儿干预前后MMP-16、Claudin-18、CC16变化。统计患儿2周内BPD发生状况,并将其分为BPD组与非BPD组,分析MMP-16、Claudin-18、CC16与BPD发生的关系。结果干预后,MMP-16水平低于干预前,Claudin-18、CC16水平高于干预前(P<0.05);10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发生BPD 57例,占53.77%;与非BPD组相比,BPD组MMP-16水平更高,Claudin-18、CC16水平更低(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MP-16与BPD发生呈正相关(r=0.542,P<0.05),Claudin-18、CC16水平与BPD发生呈负相关(r=-0.526,-0.639,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MP-16是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并发BPD的危险因素(OR>1,P<0.05),Claudin-18、CC16是保护因素(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结果显示,MMP-16、Claudin-18、CC16评估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并发BPD的AUC均>0.7,具有一定评估价值,联合评估价值更高(AUC=0.902)。结论无创经皮血气+体位管理+保护性通气可改善降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MMP-16水平,升高Claudin-18、CC16水平,上述3项指标变化与BPD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血气监测 经皮 体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