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Lynx and Hare Data of 200 Years as the Nonlinear Conserving Interaction Based on Noether’s Conservation Laws and Stability
1
作者 Hiroshi Uechi Lisa Uechi Schun T. Uechi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21年第11期2807-2847,共41页
We applied <em>n</em>-variable conserving nonlinear differential equations (<em>n</em>-CNDEs) to the population data of the 10-year cycles of Canadian lynx (1821-2016) and the snowshoe hare (18... We applied <em>n</em>-variable conserving nonlinear differential equations (<em>n</em>-CNDEs) to the population data of the 10-year cycles of Canadian lynx (1821-2016) and the snowshoe hare (1845-1921). Modeling external effects as perturbations to population dynamics, recovering and restorations from disintegrations (or extinctions), stability and survival strategie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conservation law inherent to dynamical interactions among species. The 2-variable conserving nonlinear interaction (2CNIs) is extended to 3, 4, ... <em>n</em>-variable conserving nonlinear interactions (<em>n</em>-CNIs) of species by adjusting minimum unknown parameters. The population cycle of species is a manifestation of conservation laws existing in complicated ecosystems, which is suggested from the CNDE analysis as <em>a standard rhythm</em> of interactions. The ecosystem is a consequence of the long history of nonlinear interactions and evolutions among life-beings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an ecosystem are observed as approximate CNIs. Physical analyses of the conserving quantity in nonlinear interactions would help us understand why and how they have developed. The standard rhythm found in nonlinear interactions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manifestation of the survival strategy and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to the balance of biological systems. The CNDEs and nonlinear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 time-dependent coefficients would help find useful physical information on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and symbiosis in an eco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10-year population Cycles of Canadian Lynx and Snowshoe Hare The Standard Rhythm of Interactions Noether’s Conservation Law Conserving Nonlinear Interactions of Species
下载PDF
应用 OCT 测量13~18岁国人正常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玉明 王芳芳 +3 位作者 黄海 丁芝祥 曾新生 彭燕一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621-624,共4页
目的:建立13~18岁国人正常眼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检测的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RNFLT)参考值范围;研究RNFLT各相关参数与性别、年龄、眼别、民族的关系。 方法:应用OCT对13~18岁正常国人201例402眼正常眼,采用... 目的:建立13~18岁国人正常眼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检测的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RNFLT)参考值范围;研究RNFLT各相关参数与性别、年龄、眼别、民族的关系。 方法:应用OCT对13~18岁正常国人201例402眼正常眼,采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RNFL )平均厚度分析程序,测量视盘为中心直径3.4 mm的全周平均以及不同象限和不同钟点位的RNFLT。所得资料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年龄、眼别、性别、民族等多个因素对RNFLT的影响。 结果:13,14,15,16,17,18岁各年龄段受检者的全周平均RNFLT分别为108.32±9.42,109.23±9.67,110.36±11.14,111.27±10.21,109.23±9.67,112.11±8.83μm,13~18右眼全周平均RNFLT为109.82±8.93μm,左眼全周平均RNFLT为110.33±9.89μm。13~18岁男性受检者的全周平均RNFLT为110.14±10.02μm,女性受检者的全周平均RNFLT为109.96±11.22μm;13~18汉族受检者的全周平均RNFLT为110.22±9.31μm,非汉族受检者的全周平均RNFLT为109.87±8.65μm。所有检查者的全周平均RNFLT为110.02±9.87μm,上方、鼻侧、下方和颞侧的RNFLT分别为146.56±18.88,76.49±13.28,136.64±16.29,82.01±12.55μm。13~18岁各年龄组之间的RNFLT组间比较,以及男/女比较、左/右眼比较、汉族/非汉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全周RNFLT与数据库中的成人RNFLT平均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男/女的左右眼比较,右眼1∶00及左眼的1∶00,2∶00,3∶00之间的RNFLT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左眼上方象限RNFLT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本研究建立了13~18岁正常国人RNFLT和相关参数的正常参考值,年龄、眼别、性别、民族对该年龄段RNFL平均厚度无明显影响。检查结果与成人测量值有明显差异,涉及RNFL改变的疾病诊断和随诊时不应使用成人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13-18岁正常参考值
下载PDF
西安市533例3~18岁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史晓薇 刘黎明 帖利军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11期1335-1336,1370,共3页
目的了解西安市3~18儿童维生素D[25(OH)VitD,简称VitD]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7月到2017年2月期间的寒、暑假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保科做健康体检的533例3~18岁西安市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目的了解西安市3~18儿童维生素D[25(OH)VitD,简称VitD]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7月到2017年2月期间的寒、暑假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保科做健康体检的533例3~18岁西安市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清VitD水平,并分析季节和性别的影响;进一步按照被研究儿童所处学校的性质,将其分为幼儿园组,小学组和中学组,比较三组儿童VitD的营养状况。结果儿童血清VitD水平为24.94±1.03ng/mL,VitD缺乏和不足的检出率分别为34.71%(185/533)和34.15%(182/533)。寒假与暑假儿童VitD水平(21.20±11.01ng/mL vs 27.71±8.68ng/mL,t=7.62,P<0.001)及不同VitD水平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7.71%vs 17.64%,χ~2=93.13,P<0.001)。男童与女童VitD水平(25.06±10.67ng/mL vs 24.72±9.52ng/mL,t=0.38,P>0.05)及VitD缺乏检出率(35.03%vs 34.17%,χ~2=0.04,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幼儿园组、小学组和中学组VitD水平分别为31.93±10.02ng/mL、22.33±8.34ng/mL和19.45±7.27ng/mL(各组间比较t值分别为10.56、10.49和2.19,均P<0.05),且三组儿童不同水平VitD的检出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25.82,P<0.05)。结论西安市3~18岁儿童VitD缺乏率较高,尤其是中、小学阶段的儿童更为突出,医务人员应重视对该部分儿童VitD营养的保健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水平 3~18岁儿童 影响因素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9~18岁学生静息心输出量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汤长发 王步标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2-115,共4页
采用覆盖式纵向研究法和阻抗心动图法对360名(男女各180人)9~18岁学生静息心输出量进行连续4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不论男女,搏出量、心输出量、平均射血速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增长曲线呈双台阶形,18岁达峰值并接近成人水平,心... 采用覆盖式纵向研究法和阻抗心动图法对360名(男女各180人)9~18岁学生静息心输出量进行连续4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不论男女,搏出量、心输出量、平均射血速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增长曲线呈双台阶形,18岁达峰值并接近成人水平,心指数在9岁时最高。上述指标男生均高于女生,但16岁后,性别差异才具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 9~18岁学生 心输出量 阻抗心动图
下载PDF
血清CK18-M30及CK18-M65水平在体检人群脂肪肝筛查中的意义及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艳 曹季军 +1 位作者 李晓红 吴祎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1期71-75,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细胞角蛋白18-M30片段(CK18-M30)及细胞角蛋白18-M65片段(CK18-M65)水平在体检人群脂肪肝筛查中的意义及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在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47例体检者作为本次研... 目的:探究血清细胞角蛋白18-M30片段(CK18-M30)及细胞角蛋白18-M65片段(CK18-M65)水平在体检人群脂肪肝筛查中的意义及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在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47例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记录体检者脂肪肝的检出情况,根据其是否发生脂肪肝将其分为脂肪肝组(n=38)和无脂肪肝组(n=109),比较两组血清中CK18-M30、CK18-M65表达水平,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脂肪肝发生的因素,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表达水平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147例体检者中,共检查出脂肪肝患者38例,检出率为25.85%(38/147)。脂肪肝组血清中CK18-M30、CK18-M65表达水平均高于无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性别、年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体重指数(BMI)、腰围、合并糖尿病占比、合并高血压占比、合并高脂血症占比、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BMI(OR=1.874)、高腰围(OR=2.114)、合并糖尿病(OR=2.257)、高CK18-M30(OR=2.577)、高CK18-M65(OR=1.974)是影响脂肪肝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K18-M30和CK18-M65联合检测诊断脂肪肝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5(95%CI:0.822,0.948),明显高于CK18-M30单独检测的0.735(95%CI:0.636,0.834)和CK18-M65的0.778(95%CI:0.704,0.853)。结论:高BMI、高腰围、合并糖尿病、高CK18-M30、高CK18-M65是影响脂肪肝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CK18-M30和CK18-M65水平在脂肪肝患者血清中呈现出异常高表达现象,临床在脂肪肝中有较好诊断效果,可作为体检人群筛查脂肪肝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检人群 脂肪肝筛查 细胞角蛋白18-M30片段 细胞角蛋白18-M65片段
下载PDF
乌鲁木齐地区3454例0~18岁人群25-羟维生素D水平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崔彦杰 宋金萍 刘红春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9期2807-2809,2813,共4页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地区3454例0~18岁人群25-羟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性别、年龄、季节的关系,为及时、科学地补充维生素D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儿童保健室的3454例0~18岁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年龄将其分为0~...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地区3454例0~18岁人群25-羟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性别、年龄、季节的关系,为及时、科学地补充维生素D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儿童保健室的3454例0~18岁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年龄将其分为0~3岁组,>3~6岁组,>6~12岁组,>12~15岁组,>15~18岁组,采用雅培化学发光仪检测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根据其年龄、性别及季节因素分析、比较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结果3454例0~18岁人群的25-羟维生素D平均水平为(30.35±8.23)ng/mL,25-羟维生素D缺乏/不足者共2161例(62.57%)。随着年龄的增长,25-羟维生素D水平呈降低的趋势,但同年龄段不同性别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秋季0~18岁人群的25-羟维生素D水平明显高于春季、冬季,缺乏/不足率明显低于春季、秋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鲁木齐地区0~18岁人群25-羟维生素D总体水平偏低,且与年龄、季节有关,应及时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 乌鲁木齐 0~18 季节变化
下载PDF
中国技术创新学术研究18年述评(上) 被引量:3
7
作者 雷家骕 施晓江 《中国青年科技》 2007年第9期51-58,共8页
自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次资助技术创新类课题以来,我国的技术创新学术研究已走过了18个年头。在这18年间,我国的技术创新研究从学者关注到全社会重视,已发展成为涉及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学术领域。在该过程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中... 自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次资助技术创新类课题以来,我国的技术创新学术研究已走过了18个年头。在这18年间,我国的技术创新研究从学者关注到全社会重视,已发展成为涉及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学术领域。在该过程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中国最高级别的学术资助基金,在资助技术创新学术研究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所资助的技术创新类研究项目代表了中国技术创新研究的最高水平。本系统概括分析了1989年到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1D0个技术创新类研究课题,就这些研究的领域分布,各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所研究问题的时间特征等进行了综述。希望本文对关注中国技术创新学术研究的人群有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学术研究 18年进展
下载PDF
佛山市高明区18岁以下人群乙肝五项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宇 潘成明 +1 位作者 刘翠娴 冼志星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2年第7期4-9,共6页
目的:分析佛山市高明区18岁以下人群HBV感染情况,为本市区未成年人HBV预防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20年8月来我院体检的4406例18岁以下人群乙肝五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BsAg阳性率为5.33%,且有逐年下降趋势(P<... 目的:分析佛山市高明区18岁以下人群HBV感染情况,为本市区未成年人HBV预防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20年8月来我院体检的4406例18岁以下人群乙肝五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BsAg阳性率为5.33%,且有逐年下降趋势(P<0.05)。15~18岁组乙肝五項阳性率最高,≤4岁年龄组易感率最低,5~14岁年龄组易感率最高(P-<0.05)。HBV血清标志物共检出9种常见、12种少见和2种罕见模式,常见模式检出率为98.18%,少见和罕见模式为1.82%。结论:本区18岁以下人群HBsAg的阳性率低于我国一般人群,易感人群主要集中在5~14岁人群中。因此,仍须加强乙肝的预防控制工作,减少HBV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18岁以下人群 病毒感染 乙肝血清标志物
下载PDF
中国技术创新学术研究18年述评(下) 被引量:2
9
作者 雷家骕 施晓江 《中国青年科技》 2007年第11期41-47,共7页
自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次资助技术创新类课题以来,我国的技术创新学术研究已走过了18个年头。在这18年间,我国的技术创新研究从学者关注到全社会重视,已发展成为涉及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学术领域。在该过程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中... 自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次资助技术创新类课题以来,我国的技术创新学术研究已走过了18个年头。在这18年间,我国的技术创新研究从学者关注到全社会重视,已发展成为涉及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学术领域。在该过程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中国最高级别的学术资助基金,在资助技术创新学术研究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所资助的技术创新类研究项目代表了中国技术创新研究的最高水平。本文上篇系统概括分析了1989年到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100个技术创新类研究课题,就这些研究的领域分布,各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所研究问题的时间特征等进行了综述;下篇主要讨论了18年间技术创新学术研究的重要争论,以及技术创新学术研究较有价值的成果。希望本文对关注中国技术创新学术研究的人群有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学术研究 18年进展
下载PDF
2000与2010年甘肃省7~18岁汉族学生体质状况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国锋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期87-93,114,共8页
基于2000年和2010年2次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中甘肃省7~18岁学生的相关数据,对2000年和2010年甘肃省7~18岁汉族学生身体机能和素质指标进行了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2000到2010年的10年来,甘肃省7~18岁汉族学生肺活量... 基于2000年和2010年2次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中甘肃省7~18岁学生的相关数据,对2000年和2010年甘肃省7~18岁汉族学生身体机能和素质指标进行了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2000到2010年的10年来,甘肃省7~18岁汉族学生肺活量呈下降趋势,城市男、女学生肺活量呈显著性下降,乡村学生肺活量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学生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和城市学生耐力素质呈正增长趋势,城市学生和乡村女学生的爆发力素质和肌力呈下降趋势,乡村学生整体耐力素质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7~18岁学生 体质
下载PDF
扬麦17/宁麦18的F_2群体穗部性状QTL定位 被引量:8
11
作者 梁秀梅 胡文静 +4 位作者 李东升 程婧晔 吴荣林 程晓明 程顺和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5-512,共8页
小麦穗部性状特别是穗顶部、基部结实性对穗粒数的建成及产量具有重要影响。为给QTL精细定位、基因克隆及穗部性状分子标记的开发和辅助选择奠定基础,本研究以扬麦17与宁麦18杂交获得的310个F_2群体及其衍生的F_(2:3)家系为材料,构建了... 小麦穗部性状特别是穗顶部、基部结实性对穗粒数的建成及产量具有重要影响。为给QTL精细定位、基因克隆及穗部性状分子标记的开发和辅助选择奠定基础,本研究以扬麦17与宁麦18杂交获得的310个F_2群体及其衍生的F_(2:3)家系为材料,构建了一个由215个SSR标记组成的全长为1 717 cM的遗传连锁图谱,共覆盖19条染色体(1D和6A未涉及),标记间平均距离为7.99 cM,并对6个穗部性状进行QTL定位。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出22个QTL,分布在1A、1B、2B、2D、3B、3D、4B、5A、5B和7A染色体上。其中,穗顶部结实粒数QTL有7个,穗基部结实粒数QTL有2个,穗长QTL有5个,总小穗数QTL有3个,不育小穗数QTL有2个,穗粒数QTL有3个,表型贡献率为2.56%~13.66%。控制穗顶部和基部结实粒数QTL的增效基因来源于宁麦18,表明该品种可作为具有高产潜力的小麦育种材料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扬麦17/宁麦18 F2群体 穗部性状 QTL定位
下载PDF
河南省小麦新品种漯麦906和昌麦18的高产特点
12
作者 薛志伟 杨春玲 关立 《河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53-56,95,共5页
为了明确小麦新品种的高产特点,充分挖掘其增产潜力,以周麦18为对照,分析了漯麦906和昌麦18的群体性状以及产量构成等特点。结果表明:与周麦18相比,漯麦906和昌麦18的总茎数在越冬期和起身期无显著差异,拔节期明显较低;抽穗前叶面积指... 为了明确小麦新品种的高产特点,充分挖掘其增产潜力,以周麦18为对照,分析了漯麦906和昌麦18的群体性状以及产量构成等特点。结果表明:与周麦18相比,漯麦906和昌麦18的总茎数在越冬期和起身期无显著差异,拔节期明显较低;抽穗前叶面积指数增速较慢,抽穗后降幅较小,生育期内叶面积指数变化较为平稳,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和转移;穗粒数多,千粒重大,弥补了总穗数显著较低的不足;产量显著提高,增产幅度分别达到了4.26%和4.18%。漯麦906和昌麦18高产的主要特点是主茎穗比例高,花后叶面积指数降幅小,穗粒数多,千粒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漯麦906 昌麦18 群体结构 叶面积指数 产量
下载PDF
1985~2005年山西省7~18岁学生身高生长水平动态分析
13
作者 陈斌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82-85,共4页
根据1985~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资料,将山西省7~18岁学生的身高指标分为城男、乡男、城女、乡女4类,进行男女学生生长水平、生长水平的城乡差异、成年(18岁)时身高性差等方面的动态研究,分析其相关规律夏差异,可以为系统地观... 根据1985~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资料,将山西省7~18岁学生的身高指标分为城男、乡男、城女、乡女4类,进行男女学生生长水平、生长水平的城乡差异、成年(18岁)时身高性差等方面的动态研究,分析其相关规律夏差异,可以为系统地观察山西省青少年儿童身高生长水平的变化,掌握山西省7~18岁学生身高发育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高120年生长水平变化 7~18岁学生 山西
下载PDF
C_(18)B_2的结构和稳定性
14
作者 张聪杰 武海顺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3期31-38,共8页
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G 水平上对C18B2的三种构型(单环,碗状和fullerene)的37个异构体进行了几何优化计算,得到了C18B2的最稳定构型为具有fullerene结构的F1_3结构,比较了C20和C18B2的电荷布居,发现C18B2的稳定性与... 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G 水平上对C18B2的三种构型(单环,碗状和fullerene)的37个异构体进行了几何优化计算,得到了C18B2的最稳定构型为具有fullerene结构的F1_3结构,比较了C20和C18B2的电荷布居,发现C18B2的稳定性与电荷布居数和两个硼原子沿化学键的距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8B2 分子结构 稳定性 密度泛函理论 fullerene结构 稳定构型 量子化学计算 电荷布居
下载PDF
“韶栗18”板栗生长发育特性调查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超华 黄冬华 魏林根 《江西农业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53-59,共7页
通过观察调查,明确了“韶栗18”板栗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并绘制出了技梢生长、总苞膨大曲线;明确了结果母枝的长度、粗度与结栗苞数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r值分别为0.8459、0.8416;结果母枝的顶芽和次顶芽所抽生结果... 通过观察调查,明确了“韶栗18”板栗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并绘制出了技梢生长、总苞膨大曲线;明确了结果母枝的长度、粗度与结栗苞数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r值分别为0.8459、0.8416;结果母枝的顶芽和次顶芽所抽生结果枝的结苞数是构成树体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栽培中的主要问题在于空苞率高,二、三次花不结实,出籽率低,落苞严重。进一步提高“韶栗18”产量构成指标,关键在于提高实苞率,每栗苞着栗粒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韶栗18 板栗 群体结构 生长发育 品种
下载PDF
18~25岁子宫肌瘤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杨红玉 孙莉 +2 位作者 杨波 白云 李佳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8期80-84,共5页
目的分析18~25岁子宫肌瘤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18~25岁子宫肌瘤82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行手术治疗的30~45岁子宫肌瘤16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临床及随访资料,包括临床症状、超声表现、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情况(位置... 目的分析18~25岁子宫肌瘤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18~25岁子宫肌瘤82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行手术治疗的30~45岁子宫肌瘤16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临床及随访资料,包括临床症状、超声表现、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情况(位置、大小、个数)、术后病理及复发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82例术前均行超声检查,误诊3例,均把阔韧带肌瘤误诊为附件肿瘤。对照组160例术前均行超声检查,误诊3例,2例误诊为附件肿瘤,1例误诊为子宫腺肌瘤。因体格检查发现子宫肌瘤,研究组26例,对照组72例;因月经不调发现子宫肌瘤,研究组34例,对照组69例;无意间触及腹部包块发现子宫肌瘤,研究组22例,对照组19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普通型平滑肌瘤研究组60例,对照组138例,研究组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研究组14例,对照组13例,研究组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子宫肌瘤变性研究组17例,对照组7例,研究组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肌瘤直径≥6 cm研究组57例,对照组84例,研究组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发肌瘤研究组55例,对照组75例,研究组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入选者术后3个月复查均无异常阴道出血及腹痛等不适。研究组82例,随访1~9年,失访16例,8例复发(术后1~3年),复发率为12.1%;对照组160例,随访1~5年,无失访病例,6例复发(术后1~3年),复发率为3.8%。两组术后3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25岁子宫肌瘤患者较大、单发肌瘤占比较高,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及肌瘤变性发生率高,术后3年复发率高,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作为此类患者首选治疗方式,治疗及术后管理应在考虑生育的基础上个体化、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瘤 子宫疾病 18~25岁 临床特征 病理特征 复发
下载PDF
1985年以来甘肃省7~18岁汉族学生身体素质变化特征统计分析
17
作者 高晓君 《甘肃高师学报》 2020年第2期134-138,共5页
通过对1985年以来甘肃省7~18岁汉族学生身体素质指标进行分析,得到结果:甘肃省7~18岁男生的速度素质加强特征比较明显;男生上肢力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的特征,其中7~12岁男生在小学阶段其上肢力量处在快速增长的阶段,13岁之后上肢力... 通过对1985年以来甘肃省7~18岁汉族学生身体素质指标进行分析,得到结果:甘肃省7~18岁男生的速度素质加强特征比较明显;男生上肢力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的特征,其中7~12岁男生在小学阶段其上肢力量处在快速增长的阶段,13岁之后上肢力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比较明显;女生腰腹力量保持增长特征非常明显;柔韧素质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7~18岁男生柔韧素质呈现缓慢的负增长特征比较明显;女生的柔韧素质整体呈现正增长特征;耐力素质下降特征非常明显且具有长期下降趋势;甘肃省7~18岁汉族学生在各个身体素质指标上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7~18岁汉族学生 身体素质指标 变化特征
下载PDF
基于普查数据的我国18个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及公平性统计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宁亚萍 王平 徐世英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期89-92,共4页
本文基于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平均受教育年限这个总体指标对我国18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少数民族的受教育程度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并计算教育基尼系数来衡量各民族教育公平程度,用数据呈现了少数民族的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最后分... 本文基于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平均受教育年限这个总体指标对我国18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少数民族的受教育程度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并计算教育基尼系数来衡量各民族教育公平程度,用数据呈现了少数民族的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最后分析了受教育程度对教育公平的影响,说明了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万人口以上少数民族 平均受教育年限 教育基尼系数
下载PDF
18岁以下人群变应性鼻炎患病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邓晓园 王国蓉 +1 位作者 张甜 廖佳倩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10期1550-1557,共8页
目的系统了解中国18岁以下人群变应性鼻炎的发生现状,为变应性鼻炎的早期防治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获取有关中国1... 目的系统了解中国18岁以下人群变应性鼻炎的发生现状,为变应性鼻炎的早期防治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获取有关中国18岁以下人群变应性鼻炎患病率的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5月31日。根据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推荐的评价标准评价文献的偏移风险后,采用Stata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7篇研究,包括243774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18岁以下人群变应性鼻炎总患病率为17%(95%CI:15%~2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分别为18.0%和14.0%;0~6岁、7~12岁和13~18岁的患病率分别为18.0%、16.0%、23.0%;城市和农村患病率分别为16.0%、9.0%;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北、西南地区患病率分别为19.0%、17.0%、16.0%、21.0%、22.0%、25.0%;发表时间为2003—2007年、2008—2012年、2013—2017年、2018—2022年的患病率分别为9.0%、18.0%、14.0%、22.0%。结论中国18岁以下人群变应性鼻炎患病率较高,不同性别、年龄段、地区、城乡区域以及文献发表年份之间的患病率存在差异,因此须重视18岁以下人群变应性鼻炎的预防和干预工作,以降低变应性鼻炎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患病率 流行病学 18岁以下人群 城乡区域 META分析
下载PDF
珠海市12、18岁学生龋病调查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小兰 肖丹 刘英路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1000-1002,共3页
目的调查珠海市12、18岁年龄组学生的恒牙患龋状况,监测其龋病发展趋势,为制订口腔保健目标与规划提供信息支持。方法采用分层、不等比、多阶段和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珠海市12、18岁城乡学生各660人,男女各半。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 目的调查珠海市12、18岁年龄组学生的恒牙患龋状况,监测其龋病发展趋势,为制订口腔保健目标与规划提供信息支持。方法采用分层、不等比、多阶段和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珠海市12、18岁城乡学生各660人,男女各半。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中的龋病调查标准进行检查并与1995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比较。结果珠海市12岁年龄组城乡学生患龋率、龋均、龋齿充填率分别为69.09%、2.23、11.5%和75%、2.31、10.43%;18岁年龄组城乡学生患龋率、龋均、龋齿充填率分别为77.27%、4.18、25.92%和78.18%、3.31、24.31%。患龋程度及龋齿充填率男女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珠海市12、18岁学生的龋病流行呈下降趋势,龋齿充填率处于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海 12、18岁学生 龋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