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中杨、玉簪落叶生物质炭对Pb^(2+)、Cd^(2+)、Cr^(6+)吸附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
作者 徐俊平 王帅 +4 位作者 甘露 张鑫 孙蔚恩 刘含笑 梁红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0-44,74,共6页
为探讨银中杨、玉簪落叶所制备生物质炭对水体Pb^(2+)、Cd^(2+)和Cr^(6+)吸附规律的差异及影响因素,采用限氧裂解法将银中杨及玉簪落叶制成生物质炭,并以此为吸附载体研究其在不同初始离子质量浓度、pH值、Na+浓度及接触时间等因素影响... 为探讨银中杨、玉簪落叶所制备生物质炭对水体Pb^(2+)、Cd^(2+)和Cr^(6+)吸附规律的差异及影响因素,采用限氧裂解法将银中杨及玉簪落叶制成生物质炭,并以此为吸附载体研究其在不同初始离子质量浓度、pH值、Na+浓度及接触时间等因素影响下对Pb^(2+)、Cd^(2+)和Cr^(6+)的吸附。结果表明:随着初始Pb^(2+)、Cd^(2+)和Cr^(6+)质量浓度的增加(0~800 mg·L^(-1)),落叶生物质炭对相应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也增加。将初始质量浓度设置在0~200 mg·L^(-1),生物质炭对3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由大到小表现为Pb^(2+)、Cd^(2+)、Cr^(6+),然而,将初始离子质量浓度提升至300~800 mg·L^(-1),吸附量由大到小表现为Pb^(2+)、Cr^(6+)、Cd^(2+);溶液pH值由2增至8,可使Pb^(2+)和Cd^(2+)在生物质炭表面的吸附率得到迅速提升,然而,生物质炭对Cr^(6+)的吸附率在整个pH值变化范围则呈渐趋降低的趋势;随着Na+浓度增加(0~0.6 mol·L^(-1)),落叶生物质炭对3种金属离子所表现的吸附规律各不相同,其中,对Pb^(2+)的吸附量先下降而后渐趋升高,对Cd^(2+)的吸附量逐渐下降,而对Cr^(6+)的吸附量则表现为先增加而后下降。Na+离子浓度由0 mol·L^(-1)提升至0.6 mol·L^(-1)可使生物质炭对Pb^(2+)和Cd^(2+)的吸附量分别降低16.8%和97.1%,相反,对Cr^(6+)吸附量却有所促进,使其增加55.6%;生物质炭对初始质量浓度为400 mg·L^(-1)的Pb^(2+)、Cd^(2+)和Cr^(6+)吸附的数量随接触时间延长(0~1 440min)而逐渐增加,相同条件下由大到小表现为Pb^(2+)、Cr^(6+)、Cd^(2+);生物质炭对Pb^(2+)、Cd^(2+)的吸附主要以电性吸附为主,而专性吸附则为生物质炭吸附Cr^(6+)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中杨 玉簪 叶片 生物质炭
下载PDF
C/N、pH对银中杨–玉簪落叶及草坪碎屑混料腐解的影响
2
作者 王帅 徐俊平 +4 位作者 王楠 王语 陈晨 李松松 陈殿元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2-89,共8页
【目的】以银中杨Populus alba×P.berolinensis–玉簪Hosta plantaginea落叶和草坪碎屑为基础材料,通过对混料C/N、pH的调控,筛选混料腐解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室内培养法对银中杨–玉簪落叶及草坪碎屑混料进行60 d恒温好氧腐... 【目的】以银中杨Populus alba×P.berolinensis–玉簪Hosta plantaginea落叶和草坪碎屑为基础材料,通过对混料C/N、pH的调控,筛选混料腐解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室内培养法对银中杨–玉簪落叶及草坪碎屑混料进行60 d恒温好氧腐解,设置物料C/N为10、15和20以及pH为4、7和10,探讨其对混料腐解过程中水溶性有机碳(WSOC)、可提取腐殖酸碳(HEC)、胡敏酸碳(HAC)、富里酸碳(FAC)及胡敏素碳(Hu C)含量的影响。【结果】将C/N设为10或15时,培养结束后混料HEC及HAC均有所累积,而将混料C/N设为20则更有利于微生物对WSOC、HEC及Hu C的矿化及周转。C/N为15或20时,培养结束后混料腐殖质品质有所改善,而在混料中添加更多氮素使C/N为10时,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FAC向HAC的转化。混料C/N为20更有利于其胡敏酸(HA)分子结构的简单化,其次是C/N为10,而C/N为15时更有利于HA分子结构的稳定;混料pH为7有利于微生物对Hu C的矿化,使HEC和HAC含量分别增高30.0%和69.0%。混料pH为10时对HAC/FAC的促进程度最大,使之增加78.3%,pH为4或7时对混料HAC/FAC的促进程度较小。【结论】C/N为15、pH为7时,对银中杨–玉簪落叶及草坪碎屑混料腐解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中杨 玉簪 落叶 草坪碎屑 腐解 腐殖质组成
下载PDF
银中杨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对土壤干旱的响应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晶英 赵雨森 +1 位作者 杨海如 闫毅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6年第4期56-61,共6页
以银中杨3年生苗木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土壤干旱程度、干旱持续时间和逐渐干旱对银中杨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日变化和光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银中杨具有较强的抗旱性;适度干旱有利于银中杨光合作用;逐渐干旱过程中,... 以银中杨3年生苗木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土壤干旱程度、干旱持续时间和逐渐干旱对银中杨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日变化和光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银中杨具有较强的抗旱性;适度干旱有利于银中杨光合作用;逐渐干旱过程中,土壤含水量在40.1%-20.2%范围内,光合速率随着含水量的减少而降低,但降低幅度较小,表观量子效率基本不变;土壤含水量为15.5%时的光合能力则大幅度下降;银中杨的光饱和点在750~1300μmol·m^-2·s^-1之间,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光饱和点降低;光合速率和腾速率与气孔导度的正相关性较强,与胞间CO2则有负相关的趋势;在逐渐干旱过程中,水分利用率随着含水量的下降而上升,但长时间的严重干旱胁迫导致水分利用率降低;在相同含水量条件下,逐渐干旱对各光合参数的影响均小于梯度干旱,这说明银中杨光合作用能忍受暂时的干旱,重度水分胁迫持续时间较长时,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大幅度降低,这是银中杨对干旱的一种适应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银中杨 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水分利用率
下载PDF
银中杨苗木光需求的图像分析法 被引量:5
4
作者 王雪峰 毕于慧 罗景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1-165,共5页
近年来,在一些国际农林业学术会议上出现了"智能林业"的概念(Hirafuji et al.,2008a;2008b),"智能林业"的主体是林业机器人,与人类信息的70%以上来自视觉一样,
关键词 银中杨 光需求 图像识别 图像分割 L*a*b*模型
下载PDF
不同贮藏温度对银中杨花粉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程广有 唐晓杰 +1 位作者 孟范例 魏春媛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05-107,共3页
设定了-90、-30、-15、5℃和室温5个水平贮藏银中杨花粉,用氯化2,3,5-三苯基四唑(TTC)染色法测定花粉生活力。结果表明:银中杨单株间花粉寿命差异显著;银中杨花粉生活力因贮藏温度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温度越低花粉寿命越长。室温条件下... 设定了-90、-30、-15、5℃和室温5个水平贮藏银中杨花粉,用氯化2,3,5-三苯基四唑(TTC)染色法测定花粉生活力。结果表明:银中杨单株间花粉寿命差异显著;银中杨花粉生活力因贮藏温度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温度越低花粉寿命越长。室温条件下,银中杨花粉1周后即丧失活力;在5℃贮藏10 d时,有生活力花粉为22.98%,丧失活力;15 d后在-15℃和-30℃条件下贮藏,15 d后有生活力花粉分别为31.98%和38.56%;在-90℃条件下贮藏15 d后,有生活力花粉为82.7%,30 d时有活力的花粉为50.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中杨 花粉生活力 贮藏温度
下载PDF
银中杨叶片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及Gt5GT7基因的遗传转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洪伟 高峰 +2 位作者 杨伟新 王晶 周晓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44-146,I0001,共4页
以银中杨幼嫩枝条为外植体,探究不同预培养方式、激素配比对其叶片离体再生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枝条在MS营养液中预培养3d为最优方式;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TDZ 0.1 mg/L+NAA 0.02 mg/L,叶片可不经历愈伤组织直接形成丛生芽,最... 以银中杨幼嫩枝条为外植体,探究不同预培养方式、激素配比对其叶片离体再生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枝条在MS营养液中预培养3d为最优方式;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TDZ 0.1 mg/L+NAA 0.02 mg/L,叶片可不经历愈伤组织直接形成丛生芽,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05 mg/L+IBA 0.01 mg/L+活性炭0.6 g/L.利用发根农杆菌介导法,建立Gt5GT7基因的银中杨叶片遗传转化体系,叶片GUS染色结果初步证明,Gt5GT7基因成功整合入银中杨叶片,且最适宜侵染的菌液A600值为0.45~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中杨 预培养 激素配比 离体再生 Gt5GT7 遗传转化
下载PDF
金黄壳囊孢菌侵染过程中银中杨锌指蛋白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明秀 宋瑞清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0-515,共6页
研究了银中杨接种金黄壳囊孢菌后锌指蛋白基因的表达,为林木抗病遗传育种工作奠定基础。从杨树上分离得到了一株杨树烂皮病菌(CHH001),测定其对银中杨的致病力,并采用形态学和ITS-PCR鉴定方法鉴定该菌株为金黄壳囊孢菌。采用实时定量荧... 研究了银中杨接种金黄壳囊孢菌后锌指蛋白基因的表达,为林木抗病遗传育种工作奠定基础。从杨树上分离得到了一株杨树烂皮病菌(CHH001),测定其对银中杨的致病力,并采用形态学和ITS-PCR鉴定方法鉴定该菌株为金黄壳囊孢菌。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技术对银中杨接种金黄壳囊孢菌后锌指蛋白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ZFP1和69-Ⅳ-2-4在接种后表达水平持续上升,ZFP1在48 h的基因表达量分别为烫伤对照和空白对照的4.21倍和3.11倍;69-Ⅳ-2-4在48 h为烫伤对照和空白对照的9.56和7.06倍。ZFP1和69-Ⅳ-2-4在接种前期高表达,表明可能参与了植物与病原物的识别过程和防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中杨 金黄壳囊孢菌 锌指蛋白基因 实时定量RT—pCR
下载PDF
银中杨叶片外植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蕾 崔建国 《辽宁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27,共4页
以银中杨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高效的再生体系。经正交试验筛选出银中杨组织培养的最适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BA1.0mg.L-1+NAA0.05 mg.L-1,最佳暗培养时间为4d,最佳不定芽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0.05 mg.L-1+IB... 以银中杨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高效的再生体系。经正交试验筛选出银中杨组织培养的最适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BA1.0mg.L-1+NAA0.05 mg.L-1,最佳暗培养时间为4d,最佳不定芽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0.05 mg.L-1+IBA0.01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中杨 叶片外植体 再生体系
下载PDF
银中杨叶片不定芽再生过程中几项生理指标的变化
9
作者 王慧梅 刘红梅 +1 位作者 王文杰 祖元刚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3-24,共2页
将银中杨(Populus alba×P.berolinensis)无菌苗的叶片接种到MS+0.2mg/L TDZ+0.02mg/LNAA+30g/L蔗糖中培养,于15d左右诱导出不定芽,30d左右形成小苗。对叶片不定芽再生过程的生理生化变化的测定结果表明:在不定芽形成过程中,在0~15... 将银中杨(Populus alba×P.berolinensis)无菌苗的叶片接种到MS+0.2mg/L TDZ+0.02mg/LNAA+30g/L蔗糖中培养,于15d左右诱导出不定芽,30d左右形成小苗。对叶片不定芽再生过程的生理生化变化的测定结果表明:在不定芽形成过程中,在0~15d的培养周期内,POD、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在开始阶段均呈上升趋势,在叶片不定芽形成的高峰期15d时,各项指标均达到最高值,随后呈不同程度地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中杨 叶片 不定芽再生 生理生化
下载PDF
银腺杨转基因稳定性及对林内植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爱平 王晓江 +2 位作者 吕桂芬 洪光宇 张微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6年第1期1-6,16,共7页
利用PCR分析技术,分析了田间试验已达8年的转Sac B基因的银腺杂种杨的基因稳定性,并对其林地和非转基因林地的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群落植物种结构数量特征分析。PCR分析表明:Sac B基因仍然存在于转基因植株中。群落植物种结构数量特征结果... 利用PCR分析技术,分析了田间试验已达8年的转Sac B基因的银腺杂种杨的基因稳定性,并对其林地和非转基因林地的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群落植物种结构数量特征分析。PCR分析表明:Sac B基因仍然存在于转基因植株中。群落植物种结构数量特征结果表明,转基因林地和非转基因林地植物群落植物种组成相近且种频度、个体数量和生物量均呈相同的变化规律,以1年生植物占优势,多年生植物种已有侵入。转基因林地与非转基因林地植物群落植物种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差异性的为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不存在显著差异的为Simpson优势度指数。说明转基因银腺杂种杨对林内植物多样性尚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银腺杂种杨 非转基因杨树林 库布齐沙漠 植物种多样性 生物安全
下载PDF
NE苗木助长剂在银中杨育苗中的应用
11
作者 满文慧 林宝山 方立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6-16,28,共2页
应用NE苗木助长剂溶液浸泡银中杨插穗进行育苗。试验结果显示:最佳处理条件为NE苗木助长剂质量浓度1g/L,浸泡插穗6h。与常规育苗相比,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叶绿素a、叶绿素b分别增加18.98%、20.62%、46.38%、76.64%,而叶绿素总质量分... 应用NE苗木助长剂溶液浸泡银中杨插穗进行育苗。试验结果显示:最佳处理条件为NE苗木助长剂质量浓度1g/L,浸泡插穗6h。与常规育苗相比,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叶绿素a、叶绿素b分别增加18.98%、20.62%、46.38%、76.64%,而叶绿素总质量分数则增加54.03%。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中杨 育苗 纳米二氧化硅
下载PDF
银中杨的组织培养试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延生 闫向东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3-4,11,共3页
通过对银中杨的组织培养试验,得出了银中杨组培育苗时最佳的材料选取、接种前采用的最佳消毒液、适宜的培养基及其增殖方式。
关键词 银中杨 组织培养
下载PDF
不同密度银中杨根蘖状况初步研究
13
作者 安宇宁 梁树军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6期21-22,共2页
2015-2016年,在辽宁省昌图县付家镇白家窝堡村,试验设置11 115、5 550、3 705和930株hm^(-2)4个密度的银中杨(Populus alba×berolinensis)移植根蘖区,研究其幼树不同移植强度下的根蘖情况。结果表明:根蘖苗数量与移植数量呈正相关... 2015-2016年,在辽宁省昌图县付家镇白家窝堡村,试验设置11 115、5 550、3 705和930株hm^(-2)4个密度的银中杨(Populus alba×berolinensis)移植根蘖区,研究其幼树不同移植强度下的根蘖情况。结果表明:根蘖苗数量与移植数量呈正相关,保留密度为930株hm^(-2)的区域较11 115株hm^(-2)的区域每公顷根蘖苗多出45 000株;保留树木过密,会影响根蘖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中杨 根蘖苗 密度
下载PDF
银中杨微体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长吉 姜辉 程广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335-338,共4页
利用MS培养基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和萘乙酸(NAA)进行银中杨微体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以银中杨带芽枝条为外植体可以实现微体繁殖,适宜的表面消毒时间为8 min.MS培养基中6-BA含量较高时侧芽发生时间缩短、... 利用MS培养基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和萘乙酸(NAA)进行银中杨微体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以银中杨带芽枝条为外植体可以实现微体繁殖,适宜的表面消毒时间为8 min.MS培养基中6-BA含量较高时侧芽发生时间缩短、数量增加,侧芽增殖的培养基配方以MS+6-BA 1.5 mg/L+NAA 0.05 mg/L效果较好;银中杨试管苗在1/2 MS+1.0 NAA中生根率为86%,根系发达;银中杨试管苗在以珍珠岩+蛭石的基质中成活率最高(98%),在旱田土+珍珠岩(1 1)基质中成活率次之(76%),在旱田土+蛭石(1 1)基质中成活率最低(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中杨 微体繁殖 移栽
下载PDF
克拉玛依地区银密杨生长规律研究
15
作者 王华 张俊 +1 位作者 李建贵 陈辉惶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82-86,共5页
研究修枝措施下9 a生银密杨的生长状况,为克拉玛依地区培育干形圆满的优质木材提供理论支持.在同一修枝强度(即弱度修枝)下,选取3株杨树优势木,按照树干解析的步骤,截取圆盘获得各个龄阶的树高、胸径、材积等数据.在整个生长季,杨树的... 研究修枝措施下9 a生银密杨的生长状况,为克拉玛依地区培育干形圆满的优质木材提供理论支持.在同一修枝强度(即弱度修枝)下,选取3株杨树优势木,按照树干解析的步骤,截取圆盘获得各个龄阶的树高、胸径、材积等数据.在整个生长季,杨树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总生长量始终保持较快的增长;它的平均生长量较平缓,但连年生长量较迅速.杨树材积生长量未出现峰值,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没有相交,还未达到数量成熟龄.银密杨的干形稳定,说明当地环境适合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密杨 树干解析 生长量 生长率
下载PDF
银灰杨和84K杨离体培养抗镉胁迫的比较
16
作者 胡亚琼 张存旭 魏安智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47,共5页
离体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镉胁迫处理对银灰杨和84K杨试管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探讨2种杨树间的抗镉性差异。结果表明:低浓度(50μmol·L-1)的镉胁迫能够促进2种杨树试管苗的生长,高浓度(200μmol·L-1)的镉胁迫则抑制... 离体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镉胁迫处理对银灰杨和84K杨试管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探讨2种杨树间的抗镉性差异。结果表明:低浓度(50μmol·L-1)的镉胁迫能够促进2种杨树试管苗的生长,高浓度(200μmol·L-1)的镉胁迫则抑制植株的生长;随着镉胁迫处理浓度的增大,2种杨树试管苗的SOD酶和CAT酶活性都是先升高后下降;POD酶活性则逐渐增加。与银灰杨相比,84K杨在镉胁迫下的生长综合指标以及酶活性变化值都较低。银灰杨较84K杨有较高的抗镉污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灰杨 84K杨 镉胁迫 抗氧化酶活性 离体培养
下载PDF
银中杨生物量及营养元素的积累与分布规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剑斌 董希文 +3 位作者 徐连峰 呼振德 司海忠 张中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1-35,共5页
对株行距分别为2m×4m、3m×4m、4m×4m、5m×4m、6m×4m的5种林分密度银中杨人工林的生物量及营养元素吸收积累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分析探讨了不同林分密度银中杨的叶面积.光能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8年生银中杨人... 对株行距分别为2m×4m、3m×4m、4m×4m、5m×4m、6m×4m的5种林分密度银中杨人工林的生物量及营养元素吸收积累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分析探讨了不同林分密度银中杨的叶面积.光能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8年生银中杨人工林生物量为45.8~89.1t/hm2;林分生物量与林分密度正相关,林分密度不同则生物量在各器官的分布比例不同,林分密度大的林分干材所占的比例较林分密度小的高。平均净生长量为6.6~13.1t/(hm2·a),干材的生产力最高,叶次之。叶面积指数均在2.4以上,高达4.2,与林分密度呈正相关。银中杨每生产1t生物量需从土壤中吸收22.6kg营养元素;叶片中营养元素积累的速率明显高于其它器官,枝次之,枯枝落叶在林分养分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中杨 林分密度 生物量 营养元素 分布规律
下载PDF
用水量平衡法确定风沙草原区造林密度
18
作者 孙伟 王革平 +1 位作者 俞冬兴 吴长江 《防护林科技》 2010年第3期6-8,共3页
通过对嫩江流域风沙草原区中小黑杨、樟子松、落叶松、银中杨等4个造林树种蒸腾速率观测,并结合各区域降水量,采用水量平衡法初步确定了这4个树种的合理造林密度。
关键词 小黑杨 樟子松 落叶松 银中杨 造林密度 水量平衡
下载PDF
银中杨茎段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红梅 《防护林科技》 2011年第1期36-38,共3页
以银中杨茎段为外植体,建立组织培养系统。试验结果表明,MS为最适基本培养基;各激素对诱导不定芽的作用大小为TDZ>6-BA>KT,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0.1 mg.L-1TDZ+蔗糖20 g.L-1+琼脂0.7%;诱导不定芽再生的最佳光质为白光或黄... 以银中杨茎段为外植体,建立组织培养系统。试验结果表明,MS为最适基本培养基;各激素对诱导不定芽的作用大小为TDZ>6-BA>KT,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0.1 mg.L-1TDZ+蔗糖20 g.L-1+琼脂0.7%;诱导不定芽再生的最佳光质为白光或黄光;生根培养基以1/2MS+0.5 mg.L-1IBA+蔗糖20 g.L-1+琼脂0.7%为宜,生根率达到100%,平均生根条数3.9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中杨 茎段 组织培养
下载PDF
包头市银中杨、垂爆柳引种造林试验
20
作者 路梅 翁靖韬 +2 位作者 薛红霞 于晓芳 海龙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4年第1期30-32,64,共4页
包头市从1994年开始引种银中杨、垂爆柳,1997年将银中杨、垂爆柳进行造林试验,选择杂交杨、新疆杨、河北杨与银中杨进行对照观测;旱柳作为垂爆柳的对照。在1997-1999年和2013年对树木生长量、抗病虫害能力和抗逆性能进行实地监测分析。... 包头市从1994年开始引种银中杨、垂爆柳,1997年将银中杨、垂爆柳进行造林试验,选择杂交杨、新疆杨、河北杨与银中杨进行对照观测;旱柳作为垂爆柳的对照。在1997-1999年和2013年对树木生长量、抗病虫害能力和抗逆性能进行实地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银中杨在包头地区引种造林后生长良好,适应包头市南部平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充分显示出极强的抗逆、速生等特性,可以大力推广,在当地生态建设工程中具广阔的应用前景。垂爆柳造林后在当地生长表现良好,但染虫害严重,抗逆性较差,保存率低,在当地推广造林适应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中杨 垂爆柳 造林试验 抗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