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roved salt tolerance of Populus davidiana × P. bolleana overexpressed LEA from Tamarix androssowii 被引量:2
1
作者 Yanshuang Sun Su Chen +3 位作者 Haijiao Huang Jing Jiang Shuang Bai Guifeng Liu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813-818,共6页
Development of transgenic plants with tolerance to environ- mental stress is an important goal of plant biotechnology. (LEA) proteins accumulate in seeds dur- ing late embryogenesis, where they protect cellular memb... Development of transgenic plants with tolerance to environ- mental stress is an important goal of plant biotechnology. (LEA) proteins accumulate in seeds dur- ing late embryogenesis, where they protect cellular membranes and macromolecules against drought. In this work, we transferred the Tamarix androssowii LEA gene into hybrids of Populus davidiana xp. bolleana. We compared relative rates of height growth, chlorophyll fluo- rescence kinetic parameters, and leaf Na+ levels of six TaLEA-containing lines with non-transferred plants (NT), all grown under 0.8% NaC1 stress condition. Survival percentages of transgenic lines were all higher than for NT controls after rehydration and the sur- vival percentage of SL2 was five-fold higher than for NT controls. Seed- ling height increased 48.7% in SL2 (from the onset of induced stress to the end of the growing season), 31% more than for the NT controls.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kinetic parameters showed a marked increase in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in SL2 and SL5. Na+ levels in young leaves of transgenic lines were lower than in control NT leaves, but higher in yel- low and withered leaves, indicating improved salt tolerance in transgenic 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pulus davidiana x p. bolleana LEA gene TRANSFORMATION salt tolerance
下载PDF
Promotion of biomass, photosynthesis, and root growth of seedling biomass, photosynthesis, and root growth of Populus davidiana × P. bolleana by two species of ectomycorrhizal fungi
2
作者 Tianze Zhang Fanjun Meng Dachuan Yin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EI CAS 2024年第6期306-316,共11页
The addition of ectomycorrhizal fungi(ECMF),beneficial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to the soil can pro-mote plant growth and resistance.Here,Populus davidi-ana×Populus bolleana tissue culture seedlings were grown ... The addition of ectomycorrhizal fungi(ECMF),beneficial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to the soil can pro-mote plant growth and resistance.Here,Populus davidi-ana×Populus bolleana tissue culture seedlings were grown for 3 months in soils inoculated with one of the species,then seedlings were assessed for mycorrhizal colonization rate and growth,physiological and root traits.Suillus luteus and Populus involutus each formed ectomycorrhizal associa-tions with the seedlings.Seedling height,ground diameter,biomass,and leaf area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after treat-ment with ECMF than in the non-inoculated controls.Treat-ment improved all physiological and root variables assessed(chlorophylls and carotenoids,cellulose,and soluble sugars and proteins;root length,surface area,projected area,mean diameter,volume,number of root tips).Seedlings inocu-lated with S.luteus outperformed those inoculated with P.involut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tomycorrhizal association Suillus luteus paxillus involutus populus davidiana×p.bolleana Growth promotion Root system scan
下载PDF
刺激植物响应蛋白基因Epl1克隆、原核表达及功能初探
3
作者 遇文婧 宋小双 +3 位作者 邓勋 平晓帆 周琦 刘志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6,共10页
【目的】研究刺激植物响应蛋白Epl1对木本植物山新杨的刺激响应功能,为开发新一代提高植物免疫的新型诱导剂奠定基础。【方法】从棘孢木霉ACCC30153菌株中克隆获得一个刺激植物响应蛋白基因Epl1,并进行序列分析和原核表达,将获得的原核... 【目的】研究刺激植物响应蛋白Epl1对木本植物山新杨的刺激响应功能,为开发新一代提高植物免疫的新型诱导剂奠定基础。【方法】从棘孢木霉ACCC30153菌株中克隆获得一个刺激植物响应蛋白基因Epl1,并进行序列分析和原核表达,将获得的原核重组蛋白rEpl1与山新杨组培苗进行互作,初步探讨rEpl1蛋白对山新杨生长、生理指标、以及生长和防御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刺激植物响应蛋白基因Epl1的cDNA序列全长为417bp,预测蛋白分子量12.6 kDa,属于Cerato-platanin家族;通过构建原核表达载体,成功获得重组蛋白rEpl1;在1μg/mL rEpl1诱导下,山新杨组培苗生长较快、根系旺盛,生物量明显增加,CAT活性在诱导第1 d时为对照的3.51倍,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在诱导初期急剧积累;山新杨生长素基因LAX2/AUX和水杨酸防御基因JAR2的转录水平分别在蛋白诱导2 d和12 h时达到峰值,分别为对照的873.10和388.02倍。【结论】Epl1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和原核表达为进一步研究Epl1蛋白诱导植物系统抗病性提供了理论基础;重组蛋白rEpl1与山新杨组培苗互作实验,初步Epl1蛋白能够刺激木本植物在生理及分子水平上的响应,从而促进生长,提高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植物响应蛋白 原核表达 山新杨 抗病诱导剂
下载PDF
木霉诱导下山新杨PodaPIN9基因的组织表达调控
4
作者 李枢航 苗蕊 +4 位作者 常媛 李俊男 燕晓杰 刘照莹 张荣沭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7-275,共9页
PIN蛋白具有多个跨膜结构域,影响着高等植物生长素的外向运输和众多生长发育过程。木霉菌是能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其对多种病害防御作用的生防因子。研究木霉菌对木本植物山新杨生长素的极性分布的影响有重要意义。克隆了山新杨PodaPIN9... PIN蛋白具有多个跨膜结构域,影响着高等植物生长素的外向运输和众多生长发育过程。木霉菌是能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其对多种病害防御作用的生防因子。研究木霉菌对木本植物山新杨生长素的极性分布的影响有重要意义。克隆了山新杨PodaPIN9基因,对其核酸和蛋白序列进行分析;同时,构建的进化树显示PodaPIN9与6个物种的9条PIN基因具有高度一致性(> 80%)。qRT-PCR分析表明,PodaPIN9在山新杨茎尖、成熟叶和根中均有表达。在根中表达量极低;在茎尖和叶中的表达量极高,分别是根中的503和346倍。该基因受木霉影响在茎尖和叶中的表达量均显著下调;而根中的表达量显著上调,达到对照的32. 01倍。并发现根际接种木霉48h会使杨树茎尖、叶和根中生长素含量降低。说明木霉菌能影响杨树茎尖、叶和根中IAA水平及PodaPIN9的表达量。并且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在茎尖、叶和根中,PodaPIN9表达量与IAA水平具有不同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新杨 棘孢木霉菌 pIN基因 QRT-pCR IAA
下载PDF
欧美山杨杂种嫩枝微扦插生根相关氧化酶活性变化及繁殖技术 被引量:11
5
作者 闫绍鹏 武晓东 +2 位作者 王秋玉 宋兴舜 杨瑞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7,11,共4页
选用外源激素种类(NAA、IBA、IAA)、激素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3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了欧美山杨杂种(Populus tremula×P.tremuloides)嫩枝微扦插繁殖技术,以及生根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吲哚乙酸氧化酶(... 选用外源激素种类(NAA、IBA、IAA)、激素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3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了欧美山杨杂种(Populus tremula×P.tremuloides)嫩枝微扦插繁殖技术,以及生根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外源激素种类对扦插生根率影响最大,其次是激素的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不同外源激素种类、激素质量浓度间生根率差异显著。所有处理中,NAA的质量浓度为100 mg.L-1处理的插穗生根率最高,达到76%。欧美山杨杂种嫩枝微扦插生根过程可分为愈伤组织形成期、生根诱导期和表达期3个阶段。POD活性在愈伤组织形成期、不定根诱导期呈上升趋势,在生根表达期下降;IAAO活性在愈伤组织形成期、不定根诱导期上升,在生根表达期保持较高活性,而在根生长后期下降;PPO活性在愈伤组织形成期和不定根诱导期上升,在表达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山杨杂种(populus tremula×p.tremuloides) 微扦插 繁殖技术 氧化酶
下载PDF
杨树对潮霉素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丹 邹莉 +1 位作者 王义 杨民宝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0,共4页
以山新杨、欧美杨、小黑杨无菌苗的幼叶、叶片分化的不定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其对潮霉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叶片分化时山新杨和欧美杨的潮霉素敏感性为2.0 mg/L,小黑杨为3.0 mg/L;不定芽生长和生根时山新杨和小黑杨的敏感性为2.0 m... 以山新杨、欧美杨、小黑杨无菌苗的幼叶、叶片分化的不定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其对潮霉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叶片分化时山新杨和欧美杨的潮霉素敏感性为2.0 mg/L,小黑杨为3.0 mg/L;不定芽生长和生根时山新杨和小黑杨的敏感性为2.0 mg/L,欧美杨为1.0 mg/L;茎段生长和生根时山新杨和小黑杨的敏感性为6.0 mg/L,欧美杨为2.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新杨 小黑杨 欧美杨 潮霉素 离体培养 选择压力
下载PDF
欧美杂种山杨微扦插不定根发生过程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周容涛 刘洋 +2 位作者 冷珊珊 王娜 闫绍鹏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184-2188,共5页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以欧美杂种山杨插穗基部茎段为实验材料,连续解剖观察插穗不定根发生发育过程,分析根原基发生部位与扦插生根的关系。结果显示:欧美杂种山杨插穗不定根的发生过程分为4个时期,为根原基诱导期,不定根起始期、表达期和...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以欧美杂种山杨插穗基部茎段为实验材料,连续解剖观察插穗不定根发生发育过程,分析根原基发生部位与扦插生根的关系。结果显示:欧美杂种山杨插穗不定根的发生过程分为4个时期,为根原基诱导期,不定根起始期、表达期和伸长生长期。根原基诱导期维管形成层产生具有分生组织特点的薄壁细胞;不定根起始期,维管形成层及附近的薄壁细胞脱分化,形成不定根原基发端细胞;不定根表达期,根原基发端细胞不断分裂成具有方向性的根原基,根原基穿过韧皮射线和皮层,向皮孔方向发展;不定根伸长生长期,根原基从皮孔伸出,其内部的维管系统开始发育,形成不定根。研究认为,欧美杂种山杨为皮部诱导生根类型,不定根原基起源于维管形成层区,起源部位单一,扦插难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杂种山杨 扦插 解剖学 不定根
下载PDF
中国山杨与美洲山杨杂交育种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开隆 周光达 +2 位作者 杨传平 刘桂丰 邢亚娟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5-219,共5页
通过采用山杨 7个种源 1 1株优树与美洲山杨 8个优树进行杂交 ,共进行 88个组合 ,其中 46个杂交获得成功 ,进行播种育苗 ,建立子代测定林。 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 ,山杨作母本时 ,以苇河种源较好 ;美洲山杨作父本时T 32 5 7和T 2 8 5 6较... 通过采用山杨 7个种源 1 1株优树与美洲山杨 8个优树进行杂交 ,共进行 88个组合 ,其中 46个杂交获得成功 ,进行播种育苗 ,建立子代测定林。 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 ,山杨作母本时 ,以苇河种源较好 ;美洲山杨作父本时T 32 5 7和T 2 8 5 6较好 ,其它亲本的杂交组合尚需进一步观察。而在部分山杨与美洲山杨杂交种无性系试验林中 ,Id42 3、Gd42 1、Ca42 1和Bd44 1生长速度快、光合能力较强 ,抗病虫能力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山杨 美洲山杨 杂交育种 生长速度 抗病虫性 光合能力
下载PDF
山新杨组培苗生根移栽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娜 窦恺 +3 位作者 王志英 张荣沭 王玉成 刘志华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0-385,共6页
从炼苗,保湿,防污染等方面,研究出一种新型高效的山新杨组培苗生根移栽方法。首先,获取山新杨组培苗,将其用液体生根培养基在大试管中生根12~15d;再放入无菌自来水中水培炼苗2d;之后将幼苗移栽入土,上扣透明塑料水杯保湿,15d... 从炼苗,保湿,防污染等方面,研究出一种新型高效的山新杨组培苗生根移栽方法。首先,获取山新杨组培苗,将其用液体生根培养基在大试管中生根12~15d;再放入无菌自来水中水培炼苗2d;之后将幼苗移栽入土,上扣透明塑料水杯保湿,15d后移去水杯;带土移栽到大田中。此法可使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提高至98%以上,且本法经济简便,规模小,效率高,也适用于其它木本植株,便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新杨 组织培养 生根 移栽 成活率
下载PDF
一株能拮抗3种土传病害病原真菌的长枝木霉 被引量:17
10
作者 常媛 杨兴堂 +4 位作者 姜传英 姚志红 贾让 任龙辉 张荣沭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6-254,共9页
为了丰富生防木霉菌(Trichodermaspp.)种资源,在园林植物八宝景天(Sedum spectabile)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优势木霉。根据该菌株菌落的形态特征、形态学显微观察、菌株rDNA-ITS序列分析以及邻接法同源性比对等结果判定木霉菌株种类。... 为了丰富生防木霉菌(Trichodermaspp.)种资源,在园林植物八宝景天(Sedum spectabile)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优势木霉。根据该菌株菌落的形态特征、形态学显微观察、菌株rDNA-ITS序列分析以及邻接法同源性比对等结果判定木霉菌株种类。采用平板对峙法将该菌株与3种土传病害病原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进行对峙培养。并用该木霉诱导山新杨(Populus davidiana×P.albavar.Pyramidalis)组培苗,观察离体叶片抵抗细链格孢菌侵染的能力。结果表明,此木霉为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命名为Tl-70。该菌株对3种土传病害病原真菌均有较明显的拮抗作用。对核盘菌的抑菌率最高为77.71%,显著高于对细链格孢菌和立枯丝核菌的抑制率(P<0.05);对立枯丝核菌的抑菌率为58.56%,显著高于对细链格孢菌的抑制率(P<0.05);对细链格孢菌的抑菌率最低,为53.32%。并且,该木霉能提高山新杨组培苗叶片拮抗细链格孢菌侵染的能力。说明此菌株是具有潜力的生防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菌 形态特征 ITS序列分析 系统发育树 拮抗作用 山新杨
下载PDF
欧美杂种山杨愈伤组织再生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6
11
作者 詹亚光 齐凤慧 杨传平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7-440,共4页
为解决欧美杂种山杨成年树种快速繁殖的问题,并为研究原生质体分离、遗传转化和体细胞变异打下基础,我们建立了愈伤组织再生系统.其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培养基为WPM+6-BA 1.0 mg·L-1+NAA 0.1 mg.L-1、WPM+6-BA 1.0 mg·L-1,分化... 为解决欧美杂种山杨成年树种快速繁殖的问题,并为研究原生质体分离、遗传转化和体细胞变异打下基础,我们建立了愈伤组织再生系统.其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培养基为WPM+6-BA 1.0 mg·L-1+NAA 0.1 mg.L-1、WPM+6-BA 1.0 mg·L-1,分化培养基为wPM+6-BA 03~1.0 mg.L-1,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分别为90.67%和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杂种山杨 愈伤组织 再生 分化 培养基
下载PDF
欧美山杨杂种工厂化育苗技术 被引量:6
12
作者 刁桂萍 杨传平 詹亚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16,共3页
为了降低欧美山杨杂种无性系的繁殖成本,以欧美山杨杂种(Populus tremula×P. tremuloides)优良无性系为研究材料,用自来水和绵白糖替代蒸馏水和蔗糖配制培养基,结合试管苗瓶外生根和扦插技术,提出了适合欧美山杨杂种工厂化生产技... 为了降低欧美山杨杂种无性系的繁殖成本,以欧美山杨杂种(Populus tremula×P. tremuloides)优良无性系为研究材料,用自来水和绵白糖替代蒸馏水和蔗糖配制培养基,结合试管苗瓶外生根和扦插技术,提出了适合欧美山杨杂种工厂化生产技术的工艺体系,为欧美山杨杂种生产走上工厂化、产业化之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杂种山杨 组织培养 工厂化生产
下载PDF
欧美杂种山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詹亚光 齐凤慧 +1 位作者 高瑞馨 杨传平 《植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51,共8页
以成年欧美杂种山杨(Populustremula×P.tremuloides)优良无性系为材料,通过组织培养方法获得体细胞无性系,利用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发生的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3.0mg.L-12,4-D诱导的再生植株的细胞染色体稳定性较差,... 以成年欧美杂种山杨(Populustremula×P.tremuloides)优良无性系为材料,通过组织培养方法获得体细胞无性系,利用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发生的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3.0mg.L-12,4-D诱导的再生植株的细胞染色体稳定性较差,所检测的144个细胞中,变异的细胞中多数发生了染色体加倍,二倍体细胞数仅占36.81%。有些染色体还发生了形态变异,染色体加长,形成带有随体或长臂较长的大型染色体。用1.0mg.L-16-BA诱导再生植株中染色体数量稳定性介于对照和3.0mg.L-12,4-D诱导的再生植株之间,在观察的142个细胞中二倍体细胞占54.93%。再生植株的AFLP分析表明,由激素诱导的再生植株中,AFLP谱带发生了变化,表明发生了体细胞无性系分子水平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杂种山杨 体细胞无性系 染色体 AFLp
下载PDF
棘孢木霉对杨树苗栽培土理化性质及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吕曼曼 刘志华 +3 位作者 王慧 朱国栋 杨兴堂 张荣沭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9-296,共8页
采用盆栽一年生山新杨组培移栽苗,以不施用木霉且不栽培杨树苗的盆土(Con)、不施用木霉只栽培杨树苗的盆土(Con1)为对照,分别对不栽培和栽培杨树苗的盆土施加5×103cfu·cm-3土的棘孢木霉分生孢子(作为处理组T和T1),分析... 采用盆栽一年生山新杨组培移栽苗,以不施用木霉且不栽培杨树苗的盆土(Con)、不施用木霉只栽培杨树苗的盆土(Con1)为对照,分别对不栽培和栽培杨树苗的盆土施加5×103cfu·cm-3土的棘孢木霉分生孢子(作为处理组T和T1),分析大田生长条件下,棘孢木霉菌对杨树苗60 d的生长时间内栽培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变化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说明,棘孢木霉分生孢子诱导时间和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率存在显著影响(P〈0.05),能显著降低栽培杨树苗土壤的含水率(P〈0.05)。诱导时间和不同处理对土壤p H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木霉具有缓冲土壤p H的作用,使p H保持在6.84~6.97。同时,木霉诱导时间和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质、总氮、全磷、有效磷和全钾含量存在显著影响(P〈0.05),能使栽培杨树苗的盆土在不同采样时间点的最高有机质含量分别为Con和Con1的1.27、1.31倍(P〈0.05);总氮最大含量分别为Con、Con1和T的1.18、1.18和1.25倍;全磷最大含量为Con1的1.12倍,有效磷最大含量为Con1的1.13倍;全钾最大含量达Con1的1.17倍(P〈0.05)。诱导时间对速效钾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而不同处理对土壤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此同时,诱导时间和处理的交互作用对所检测的指标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总之,施加棘孢木霉分生孢子能显著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和营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孢木霉 山新杨 土壤养分 土壤含水率 土壤p H
下载PDF
杂种山杨玻璃化苗内源激素含量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迪 关录凡 王秋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7-129,共3页
In this study, the vitrificated plants of hybrid aspen (Populus tremula× P.tremuloides) by micropropagation were used as the materials,and ELISA method was adopted to measure the content of endogenous plant hormo... In this study, the vitrificated plants of hybrid aspen (Populus tremula× P.tremuloides) by micropropagation were used as the materials,and ELISA method was adopted to measure the content of endogenous plant hormones in the pla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the vitrification of the plant as well as de-vitrification method were also studied by changing medium’s component, which was to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commercial propagation of good hybrid clones of aspen.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The ABA and IAA contents in the vitrificated pla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on-vitrificated plants obviously, and the GA content was littl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on-vitrificated plants. Therefore, the higher IAA or ABA content in the vitrificated plants was possibly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vitrification of the plant.2)The ratios of endogenous plant hormones such as ABA/GA and IAA/GA in the vitrificated plants of hybrid aspen by tissue cultur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on-vitrificated plants,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among different endogenous hormones in vitrificated plants was deviated from the normal, then possibly resulting in the vitrification of the pl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山杨 组织培养 玻璃化 植物激素
下载PDF
中美山杨杂种三倍体选育 被引量:4
16
作者 韩建军 邢亚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15,共3页
利用中国山杨优良种源的优树为母本与四倍体美洲山杨进行杂交,获得9个杂交组合的种子,播种育苗后,建立子代测定林。通过家系选择、优良单株选择、无性系评比,选择出2个优良无性系。染色体检测证明这两个无性系均为三倍体。通过7a的生长... 利用中国山杨优良种源的优树为母本与四倍体美洲山杨进行杂交,获得9个杂交组合的种子,播种育苗后,建立子代测定林。通过家系选择、优良单株选择、无性系评比,选择出2个优良无性系。染色体检测证明这两个无性系均为三倍体。通过7a的生长指标与抗性指标的测定表明,三倍体山杨在生长速度、光合能力、抗病虫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山杨 美洲山杨 杂交育种 三倍体
下载PDF
叶腋增殖途径快速繁殖欧美杂种山杨 被引量:3
17
作者 詹亚光 刁桂萍 +1 位作者 王秋玉 郝爱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9,共3页
以欧美杂种山杨腋芽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筛选出较为理想的芽分化、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建立起有效的叶腋增殖快繁途径。选出初始培养基为WPM+BA1. 0mg·L-1;分化培养基为NT+BA1. 0mg·L-1 +KT0. 5mg·L-1;生根培养基为1 /2W... 以欧美杂种山杨腋芽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筛选出较为理想的芽分化、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建立起有效的叶腋增殖快繁途径。选出初始培养基为WPM+BA1. 0mg·L-1;分化培养基为NT+BA1. 0mg·L-1 +KT0. 5mg·L-1;生根培养基为1 /2WPM+NAA0. 3mg·L-1 +IAA0. 05mg·L-1。根据试验结果,采用分化培养基NT+BA1. 0mg·L-1 +KT0. 5mg·L-1及抽枝培养基WPM+BA0. 3mg·L-1 +2%蔗糖对试管苗进行交替培养,观察并统计四个继代的繁殖系数,得出每个继代芽增殖系数分别为5. 22、4. 46、4. 87、5. 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杂种山杨 叶腋增殖 组培快繁
下载PDF
柽柳过氧化物酶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山新杨遗传转化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晓红 洪艳华 +2 位作者 韩文革 郑桂萍 吕艳东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15-620,共6页
对刚毛柽柳(Tamarix hispida)的过氧化物酶基因(ThPOD)全长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为1 376 bp,包含一个1 086 bp的开放阅读框,可编码361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分子质量为39.3 ku。根据ThPOD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克隆该基因,... 对刚毛柽柳(Tamarix hispida)的过氧化物酶基因(ThPOD)全长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为1 376 bp,包含一个1 086 bp的开放阅读框,可编码361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分子质量为39.3 ku。根据ThPOD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克隆该基因,并成功构建了pROKⅡ-ThPOD植物过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山新杨(Populus davidiana×P.bolleana),经PCR和Northern blot鉴定,初步证明外源基因ThPOD已整合到山新杨的基因组中并在转录水平上进行了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柽柳(Tamarix hispida) 过氧化物酶基因(ThpOD) 山新杨(populus davidiana×p.bolleana) 遗传转化
下载PDF
一种快速有效的741杨离体叶片再生芽方法(英文)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双秀 吴汪黔生 祖元刚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7-350,共4页
在对杂交品种 741杨 (Populusalba (P .davidiana×P .simonii)×P .tomentosa)进行农杆菌介导法转基因的试验中发现了一种快速有效的叶片再生芽的方法。首先叶片外植体在培养基I(MS培养基添加 0 .5mg/LBA和 1 .0mg/L 2 ,4 D)... 在对杂交品种 741杨 (Populusalba (P .davidiana×P .simonii)×P .tomentosa)进行农杆菌介导法转基因的试验中发现了一种快速有效的叶片再生芽的方法。首先叶片外植体在培养基I(MS培养基添加 0 .5mg/LBA和 1 .0mg/L 2 ,4 D)上培养 2~ 3d ,再转移到培养基SH(MSmediumcontaining 2 .0mg/LofBAand 0 .1mg/LofNAA)上培养 1 0d ,然后再转移到培养基II(MSmediumwith 0 .5mg/LofBA)上 ,培养大约 5d之后 86.7%的叶片外植体产生的芽 ,每片叶片外植体 ( 1cm× 1cm)可产生 40~ 5 0个芽。但是 ,如果叶片外植体在培养基I上培养的时间长于 5d ,再依次转移到培养基SH和II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41杨 杂交品种 离体叶片 再生 培养基
下载PDF
中美山杨组织培养芽分化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邢亚娟 杨传平 白卉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共4页
研究了影响山杨组织培养芽分化的各主要因素,包括繁殖材料的取材时间、外植体类型、取材部位、接种母树年龄、初始培养基和消毒剂等。同时,研究了在初始芽分化阶段各无性系的差异。通过研究优化了山杨组织初培养,为山杨组织培养成功和... 研究了影响山杨组织培养芽分化的各主要因素,包括繁殖材料的取材时间、外植体类型、取材部位、接种母树年龄、初始培养基和消毒剂等。同时,研究了在初始芽分化阶段各无性系的差异。通过研究优化了山杨组织初培养,为山杨组织培养成功和大量快速繁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山杨 美洲山杨 组织培养 芽分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