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时期“陶厂”新考——兼论明洪武三十五年前后官用瓷器窑厂性质差异认知轨迹 被引量:1
1
作者 余金保 《文物季刊》 2024年第1期148-156,共9页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结合景德镇地区陶瓷考古调查和发掘出土资料,本文先是对明清时期“陶厂”一词缘起及其含义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在前人有关明代御器厂研究成果基础上,将明清两代人所持明洪武三十五年前后景德镇官用瓷器窑厂性质...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结合景德镇地区陶瓷考古调查和发掘出土资料,本文先是对明清时期“陶厂”一词缘起及其含义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在前人有关明代御器厂研究成果基础上,将明清两代人所持明洪武三十五年前后景德镇官用瓷器窑厂性质差异认知轨迹分为三个阶段,继而对每个阶段各方所持观点的主要依据进行了详细考述。就目前掌握资料来看,明嘉靖万历时期官方所持观点较为可信,其很有可能是以明永乐时期所诞生空间相对封闭且独立的官用瓷器生产建筑设施来作为明洪武三十五年前后景德镇官用瓷器窑厂性质差异变化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官用瓷器 陶厂 御器厂 窑厂性质
下载PDF
明清外销瓷装饰图案的文化符号与传播研究
2
作者 何也 余晓凡 何炳钦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0-104,共5页
以历史发展观为研究思路,以文化符号传播相关理论为研究视角,以明清外销瓷的装饰图案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层剖析明清外销瓷装饰图案的符号成型肌理和关键属性。通过解构明清时期的外销瓷装饰图案,提炼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 以历史发展观为研究思路,以文化符号传播相关理论为研究视角,以明清外销瓷的装饰图案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层剖析明清外销瓷装饰图案的符号成型肌理和关键属性。通过解构明清时期的外销瓷装饰图案,提炼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结合切面,最终得出结论,以明清外销瓷装饰图案的文化符号为研究案例,我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传播原则需注重语构层面的互嵌共融、语用层面的双向解码、语义层面的意义关联等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外销瓷 装饰图案 符号 传播
下载PDF
晚明民窑青花瓷文人化的艺术社会学分析
3
作者 张朝会 《湖南包装》 2024年第4期11-14,26,共5页
晚明是民窑发展的黄金期,这一时期民窑青花瓷深受文人造物思想的影响,呈现出文人化的发展趋势。民窑青花瓷的文人化发展不仅体现了当时文人的艺术思想,还反映出他们的生活面貌和道德理想,更可以透过民窑青花瓷这扇窗户,了解晚明的生活... 晚明是民窑发展的黄金期,这一时期民窑青花瓷深受文人造物思想的影响,呈现出文人化的发展趋势。民窑青花瓷的文人化发展不仅体现了当时文人的艺术思想,还反映出他们的生活面貌和道德理想,更可以透过民窑青花瓷这扇窗户,了解晚明的生活文化、物质文化、文化思潮以及社会发展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民窑 青花瓷 文人化 晚明士人 艺术社会学
下载PDF
象纹在明清瓷器上的蕴意
4
作者 方婷婷 王珍妮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4年第4期87-90,共4页
在明清官窑瓷器中,以大象为题材的装饰风格常见,它既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风尚,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力量和独立精神的崇尚。大象被佛教视为圣物,具有至高的力量和智慧,形成了蕴意广泛的文化意象,这种文化意象也是人们对美好生... 在明清官窑瓷器中,以大象为题材的装饰风格常见,它既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风尚,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力量和独立精神的崇尚。大象被佛教视为圣物,具有至高的力量和智慧,形成了蕴意广泛的文化意象,这种文化意象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仪象的出现,展示至高无上的皇权,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文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象 明清官窑 瓷器 仪象
下载PDF
文化交融视角下清代外销瓷仕女图的类型与风格
5
作者 徐娜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58-66,共9页
中国外销瓷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为西方人的“东方想象”提供了无限的灵感,也融入了中国人对西方的畅想。仕女图分为中国传统仕女形象和中西同构的女性形象,作为清代外销瓷的主流纹样,既有外来式样的中国变体,又有经融合、再造的西方本土式... 中国外销瓷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为西方人的“东方想象”提供了无限的灵感,也融入了中国人对西方的畅想。仕女图分为中国传统仕女形象和中西同构的女性形象,作为清代外销瓷的主流纹样,既有外来式样的中国变体,又有经融合、再造的西方本土式样,由此产生了新的意境。图像表现式样是在文化交融语境下交流与互动的产物。清代外销瓷仕女图是东西方文明互鉴的绝佳载体,有利于在文化交融中把握中国陶瓷文化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外销瓷 仕女图 文化交融
下载PDF
明代景德镇民窑瓷器款识的整理研究
6
作者 李伟信 黄奕欣 桑月侠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明代景德镇民窑瓷器款识比较丰富,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本文通过收集的300片明代景德镇民窑瓷片款识实物标本,结合现有文献资料,对景德镇民窑款识进行了分类和解读,并探讨了其在明代繁荣发展的原因。
关键词 瓷器款识 民窑 景德镇 明代
下载PDF
符号学文化视域下明代青花瓷植物纹饰的艺术表达——景德镇明代青花瓷为例
7
作者 范竞元 冯明燕 《景德镇陶瓷》 2024年第2期97-99,共3页
从唐代出现青花瓷以来,经元代发展时期到明代,青花瓷已然成为景德镇陶瓷产业的主流产品,青花瓷不仅是官僚阶级享用观赏器物还在百姓生活中成为常用的器皿。青花瓷中植物纹饰所见为常,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青花瓷中的特有文化符号。本文以符... 从唐代出现青花瓷以来,经元代发展时期到明代,青花瓷已然成为景德镇陶瓷产业的主流产品,青花瓷不仅是官僚阶级享用观赏器物还在百姓生活中成为常用的器皿。青花瓷中植物纹饰所见为常,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青花瓷中的特有文化符号。本文以符号学为理论基础,探索分析青花瓷中植物纹饰的骨架构成形式、审美形式、文化内涵等,从而探寻当代瓷器审美艺术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青花瓷 植物纹饰 符号文化
下载PDF
明代瓷器缠枝莲纹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含烨 张康夫 《设计》 2023年第21期18-21,共4页
如何将明代缠枝莲纹在现代服饰设计中应用。文章首先回顾缠枝莲纹概述及其审美特征,通过对明代瓷器缠枝莲纹中图案造型、结构特征、文化理念的设计分析与总结,再从瓷器缠枝莲纹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表现等方面展开讨论。探究明代缠枝莲纹... 如何将明代缠枝莲纹在现代服饰设计中应用。文章首先回顾缠枝莲纹概述及其审美特征,通过对明代瓷器缠枝莲纹中图案造型、结构特征、文化理念的设计分析与总结,再从瓷器缠枝莲纹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表现等方面展开讨论。探究明代缠枝莲纹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表现以及将传统瓷器纹样与现代元素相互融合带来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瓷器 缠枝莲纹 现代服饰 文化寓意 审美艺术
下载PDF
景德镇落马桥窑址明代早期遗存发掘收获与初步研究
9
作者 高宪平 秦大树 邹福安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8-107,共10页
2012~2013年,景德镇落马桥窑址发掘清理出丰富的明代早期遗存,尤其是出土了大量所谓“空白期”的遗物。建立在具有明确叠压打破关系的地层及遗迹单位基础上,可以将明代早期遗存以正统为界分为前后两段。通过对不同阶段器物的种类进行统... 2012~2013年,景德镇落马桥窑址发掘清理出丰富的明代早期遗存,尤其是出土了大量所谓“空白期”的遗物。建立在具有明确叠压打破关系的地层及遗迹单位基础上,可以将明代早期遗存以正统为界分为前后两段。通过对不同阶段器物的种类进行统计分析与对比研究,表明在景德镇的生产中心区域,洪武至宣德时期主要以生产白釉瓷器为主;正统至天顺时期,青花瓷器开始在民窑场中较大规模的生产,并占据主导地位,标志着青花瓷器生产走向普及和成熟。这种变化在海内外遗址、墓葬等出土瓷器中也有所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 落马桥窑址 明代早期 瓷器
下载PDF
浅谈明代青花瓷器麒麟纹饰艺术风格的演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甘霖 喻欣彤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5-103,共9页
麒麟纹饰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吉祥纹饰之一,其图案的演变过程繁杂,受到皇室审美、政治经济、民间习俗、技术工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选取明代青花麒麟纹饰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时间脉络为主线,从图案的造型、构图、寓意等方面切入,结合文献... 麒麟纹饰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吉祥纹饰之一,其图案的演变过程繁杂,受到皇室审美、政治经济、民间习俗、技术工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选取明代青花麒麟纹饰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时间脉络为主线,从图案的造型、构图、寓意等方面切入,结合文献记载与现存文物,针对麒麟纹饰的艺术形象进行分析,试探寻明代青花麒麟纹饰艺术风格的演变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青花瓷 麒麟纹饰 纹样演变
下载PDF
明代御器厂官匠户籍小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启寰 吴荆莎 李鑫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31-1035,共5页
明代对工匠有着严格的管理方式:将有特殊技艺的手工业者编为“匠户”,或为“轮班匠”,定期赴京服役;或为“住坐匠”,长期在京应役,长期控制他们世代为宫廷服务。然而,景德镇御器厂作为明代宫廷手工业当中的典范,关于厂内官匠的匠籍管理... 明代对工匠有着严格的管理方式:将有特殊技艺的手工业者编为“匠户”,或为“轮班匠”,定期赴京服役;或为“住坐匠”,长期在京应役,长期控制他们世代为宫廷服务。然而,景德镇御器厂作为明代宫廷手工业当中的典范,关于厂内官匠的匠籍管理方式却未在史料中留下清晰确切的记载,以至于以往对明代御器厂官匠户籍的认知还较为模糊。通过对相关资料的重新爬梳,并重点结合辨证分析,初步证实了明代朝廷对御器厂官匠有着不同于其他宫廷手工业的户籍管理方式。这种制度安排不仅反映出朝廷对御瓷烧造的重视,同时也是御器厂能够不断推陈出新、保持旺盛生产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御器厂 官匠 匠籍
下载PDF
晚明内售与外销青花瓷纹饰造型特征差异性探赜——以漳州窑口为视角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三益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41-46,共6页
晚明漳州内售与外销青花瓷纹饰艺术风格有着较大差异,通过文献梳理与田野考察,发现内售青花纹饰因受晚明闽南社会文化变迁而趋于野逸,而外销青花纹饰因市场需求而骤变成风格繁丽的审美差异性存在。通过这二者的差异的比较可探究晚明漳... 晚明漳州内售与外销青花瓷纹饰艺术风格有着较大差异,通过文献梳理与田野考察,发现内售青花纹饰因受晚明闽南社会文化变迁而趋于野逸,而外销青花纹饰因市场需求而骤变成风格繁丽的审美差异性存在。通过这二者的差异的比较可探究晚明漳州青花瓷纹饰艺术的多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纹饰 青花瓷 漳州窑 地域文化
下载PDF
清代外销瓷山水纹饰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艺璇 《陶瓷研究》 2023年第1期127-129,共3页
从现存的古陶瓷实物上看,以山水为题材作为陶瓷的装饰纹饰最早可以追溯至唐代长沙窑,一直到了明代都在不断变化发展,并流行于外销瓷中。这一变化受到明代文人画以及版画的影响,为清代外销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以清代外销瓷上的山水... 从现存的古陶瓷实物上看,以山水为题材作为陶瓷的装饰纹饰最早可以追溯至唐代长沙窑,一直到了明代都在不断变化发展,并流行于外销瓷中。这一变化受到明代文人画以及版画的影响,为清代外销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以清代外销瓷上的山水纹饰为切入点展开讨论,以分期的形式将康熙、雍正及其乾隆这三个陶瓷山水纹饰发展重要的时期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论述外销瓷山水纹饰在这三个时期的发展、成熟以及走向程式化的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销瓷 山水纹饰 清代
下载PDF
清代外销青花瓷装饰元素的应用与创新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雯馨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3年第2期54-57,共4页
清代外销青花瓷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具有观赏性,能为人带来审美体验。而清代外销青花瓷装饰元素的科学运用是提高青花瓷美学价值的重要构成要素。为提高对清代外销青花瓷的认识,需要积极分析清代外销青花瓷装饰元素,了解清代外销青花瓷... 清代外销青花瓷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具有观赏性,能为人带来审美体验。而清代外销青花瓷装饰元素的科学运用是提高青花瓷美学价值的重要构成要素。为提高对清代外销青花瓷的认识,需要积极分析清代外销青花瓷装饰元素,了解清代外销青花瓷装饰元素的应用要点,便于更好地使清代外销青花瓷装饰艺术焕发出现代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销青花瓷 清代 装饰元素 应用
下载PDF
Further study of sources of the imported cobalt-blue pigment used on Jingdezhen porcelain from late 13 to early 15 centuries 被引量:2
15
作者 DU Feng1 & SU BaoRu2 1 Institute of Chemistry & Molecular Engineering,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Qingdao 266000, China 2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Qingdao 266000, Chin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8年第3期249-259,共11页
Based on the conclusion of modern scientific analysis: the cobalt-blue pigment applied on Jingdezhen official porcelain during Yuan Dynasty and prior to Xuande reign of Ming Dynasty (1271―1425) contains high iron and... Based on the conclusion of modern scientific analysis: the cobalt-blue pigment applied on Jingdezhen official porcelain during Yuan Dynasty and prior to Xuande reign of Ming Dynasty (1271―1425) contains high iron and low manganese con- tents, and the cobalt during Xuande and after Xuande periods (after 1426) of Ming Dynasty contains high manganese and low iron content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raditional archaeological method, the related historical textual records were in- 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imported cobalt employed on Jingdezhen official porcelain was studied comprehensively, systematically and logically. In fact, 'Su Ma Li Qing' (Samarra-blue) and 'Su Bo Ni Qing' (Sumatra-blue) are definitely different cobalt ores originated in different places, because of their very similar translitera- tions in Chinese, the confusion has appeared in ancient books for more than 400 years, which considered 'Su Ma Li Qing' and 'Su Bo Ni Qing' as the same co- balt-blue pigment. In this article the mistake was corrected, the possible producing places and the approximate eras of the two pigments imported to China and used at Jingdezhen were also sugg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ORTED cobalt-blue pigments employed on official blue-and-white porcelain Yuan dynasty EARLY ming Dy- nasty Mn/Fe content ratio Su Ma Li QING (Samarra-blue) Su Bo Ni QING (Sumatra-blue) scientific archae- ological research transliteration
原文传递
17-18世纪中国外销瓷对墨西哥塔拉韦拉陶的影响
16
作者 李璐 詹嘉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2-123,共12页
以中拉文化交流为视点,以马尼拉大帆船太平洋航线月港-马尼拉-阿卡普尔科贸易为线索,采用图像对比的研究方法,取例墨西哥塔拉韦拉陶器,从设计学角度分析案例的造型设计、装饰纹样,探究17世纪开始中拉陶瓷文化交流的部分结果。研究证明,... 以中拉文化交流为视点,以马尼拉大帆船太平洋航线月港-马尼拉-阿卡普尔科贸易为线索,采用图像对比的研究方法,取例墨西哥塔拉韦拉陶器,从设计学角度分析案例的造型设计、装饰纹样,探究17世纪开始中拉陶瓷文化交流的部分结果。研究证明,造型上塔拉韦拉陶模仿中国梅瓶、将军罐、玉壶春瓶等器物,并进行功能重组;纹饰上与中国花鸟纹、草植纹结合,并融合墨西哥本国喜爱的仙人掌和龙舌兰等植物图案。证明了17-18世纪中国瓷器在墨西哥市场的地位以及美洲人民对中国瓷文化的接纳与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外销瓷 青花瓷 塔拉韦拉陶 中拉交流
下载PDF
明代御瓷的设计及发样研究
17
作者 刘启寰 吴荆莎 李晶晶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11,共8页
明代是景德镇瓷业走向顶峰的重要时期,究其原因,与皇家御窑在该地的建立密不可分。有明一代,为了保证御窑产品的高品质以及保密性,朝廷为御窑研判出了一套严密的管理体系,基本涵盖了御瓷的设计、发样、生产、拣选、运输以及使用等方方... 明代是景德镇瓷业走向顶峰的重要时期,究其原因,与皇家御窑在该地的建立密不可分。有明一代,为了保证御窑产品的高品质以及保密性,朝廷为御窑研判出了一套严密的管理体系,基本涵盖了御瓷的设计、发样、生产、拣选、运输以及使用等方方面面。本文以明代御瓷的设计与发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考古材料、史料文献以及现代研究的系统爬疏,初步厘清了明代朝廷对御瓷的设计与发样这两个环节的管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御器厂 设计 发样
下载PDF
明洪武二十六年官用瓷器窑厂行移南京未遂原因考
18
作者 欧阳中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91,共6页
对以往研究中有关洪武二十六年官用瓷器窑厂行移南京未遂所提出各项因素进行了逐一辨析,除了制瓷原料运输成本会在行移南京后有所增加之外,并没有证据表明会在诸如“运输破损率”“建窑等设备成本”“工匠成本”等方面带来生产上成本显... 对以往研究中有关洪武二十六年官用瓷器窑厂行移南京未遂所提出各项因素进行了逐一辨析,除了制瓷原料运输成本会在行移南京后有所增加之外,并没有证据表明会在诸如“运输破损率”“建窑等设备成本”“工匠成本”等方面带来生产上成本显著增加,至于所谓行移南京后“生产缺陷”风险陡然增加也是纯属思之多余。通过相关史料分析,明洪武二十六年后饶州府和处州府两地官用瓷器烧造事宜行移南京未遂是受到了明洪武八年凤阳中都罢废事件的影响,即明洪武二十六年至明洪武三十五年之间朱元璋政府对大量征调人匠一直持有审慎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初 官用瓷器 南京 行移未遂 原因
下载PDF
胜景的圮毁:大报恩寺琉璃塔外文史料中的中国形象嬗变
19
作者 闵心蕙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8-107,共10页
17世纪以降,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的可视化形象逐渐借由各色丰富的外文史料传到西方,其中纽霍夫的《荷使初访中国记》是最早将琉璃塔的视觉形象带到欧洲的开山之作,启发了欧洲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无尽想象。鸦片战争前后,阿罗姆、怀特等人... 17世纪以降,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的可视化形象逐渐借由各色丰富的外文史料传到西方,其中纽霍夫的《荷使初访中国记》是最早将琉璃塔的视觉形象带到欧洲的开山之作,启发了欧洲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无尽想象。鸦片战争前后,阿罗姆、怀特等人尝试向西方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琉璃塔宏伟壮观的形象与南京城的破败萧索形成对比。尽管琉璃塔最终毁于太平军的战火,但西方世界对琉璃塔历史意涵的追溯和重建并未停止,借由报恩寺琉璃塔视觉形象的变迁,可进一步观察17—19世纪西方世界对中国的想象和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报恩寺 琉璃塔 图像史 中国形象 明清时期
下载PDF
明清五彩瓷边饰纹样题材演变的研究
20
作者 朱诣 李光蕾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4-131,共8页
五彩瓷起源于明初,在清代康熙时期达到艺术的巅峰,并形成康熙五彩独有的边饰语言。主要通过明清五彩瓷边饰纹样的云、几何、植物等常见题材纹样的列举和分析,得出明清五彩瓷边饰纹样题材由单一带状向组合复合、由疏朗向繁密、由具象向... 五彩瓷起源于明初,在清代康熙时期达到艺术的巅峰,并形成康熙五彩独有的边饰语言。主要通过明清五彩瓷边饰纹样的云、几何、植物等常见题材纹样的列举和分析,得出明清五彩瓷边饰纹样题材由单一带状向组合复合、由疏朗向繁密、由具象向抽象、由图案化向程式化演变的特点,对当代五彩瓷边饰纹样题材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五彩瓷 边饰纹样 演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