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病奈瑟菌外膜蛋白Porin B通过抑制CD4^(+)T细胞增殖调控机体免疫应答的分析
1
作者 朱有葱 杨鹏 罗浪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2033-2036,共4页
目的:探究淋病奈瑟菌(NG)外膜蛋白Porin B能否通过抑制CD4^(+)T细胞增殖来调控机体免疫应答。方法:从GenBank中获取NG菌株的Porin B基因的DNA序列,以NG菌株FA1090的DNA为模板,扩增目Porin B基因,并采用1.5%琼脂糖凝胶电泳对Porin B基因... 目的:探究淋病奈瑟菌(NG)外膜蛋白Porin B能否通过抑制CD4^(+)T细胞增殖来调控机体免疫应答。方法:从GenBank中获取NG菌株的Porin B基因的DNA序列,以NG菌株FA1090的DNA为模板,扩增目Porin B基因,并采用1.5%琼脂糖凝胶电泳对Porin B基因进行检测。将得到的PCR产物用Bam HⅠ和Eco RⅠ双酶切后克隆到酶切的载体pET30a中得到重组质pET30a-Porin B,并采用1.5%琼脂糖凝胶电泳对pET30a-Porin B进行检测。从C57BL/6小鼠的脾脏和淋巴结中分离CD4^(+)T细胞,分为对照组、低剂量pET30a-Porin B(LPB)组、中剂量pET30a-PorinB(MPB)组和高剂量PET30a-PorinB(HPB)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LPB组、MPB组和HPB组分别与低、中、高剂量的pET30a-Porin B共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4^(+)T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将PCR扩增产物进行1.5%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在1.0 kb处得到一条清晰的条带,表明扩增出了正确的Porin B基因;将pET30a-Porin B进行1.5%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出现1.0 kb的目的片段和5.4 kb的载体片段,说明重组质粒pET30a-Porin B构建成功。与对照组比较,LPB组、MPB组和HPB组的CD4^(+)T细胞增殖指数均显著下降,且随着重组质粒pET30a-Porin B的剂量增加,CD4^(+)T细胞增殖指数下降显著;与对照组比较,LPB组、MPB组和HPB组的CD4^(+)T细胞凋亡比例均显著增加,且随着重组质粒pET30a-Porin B的剂量增加,CD4^(+)T细胞凋亡比例增加更显著。结论:Porin B能够抑制CD4^(+)T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这表明Porin B能够通过抑制CD4^(+)T细胞增殖来调控机体免疫应答。后期还需大量研究及临床试验来证明Porin B的临床效果,为临床NG疫苗的研究提供基础临床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奈瑟菌 外膜蛋白 porin B蛋白 CD4^(+)T细胞 免疫
下载PDF
Construction of Prokaryotic Expression Plasmid of Fusion Protein Including Porin A and Porin B of Neisseria Gonorrhoeae and Its Expression in E.coli
2
作者 廖芳 宋启发 万沐芬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4年第5期417-420,共4页
In order to provide a rational research basis for clinical detection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vaccine, plasmid pET-28a (+) encoding both Porin gene PIA and PIB of Neisseria gonorrhoeae was constructed and a fusion prot... In order to provide a rational research basis for clinical detection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vaccine, plasmid pET-28a (+) encoding both Porin gene PIA and PIB of Neisseria gonorrhoeae was constructed and a fusion protein in E.coli DE3 expressed. The fragments of PIA and PIB gene of Neisseria gonorrhoeae were amplified and cloned into prokaryotic expression plasmid pET-28a(+) with double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cut to construct recombinant pET-PIB-PIA. The recombinant was verified with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and sequenced and transformed into E.coli DE3 to express the fusion protein PIB-PIA after induced with IPTG. The results showed PIA-PIB fusion DNA fragment was proved correct through sequencing. A 67 kD (1 kD=0 992 1 ku) fusion protein had been detected by SDS-PAGE.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fusion protein was successively expre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isseria gonorrhoeae porin B porin A prokaryotic expression plasmid recombinant fusion protein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氏菌外膜蛋白(porin)的提纯及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跃武 赵凤兰 +1 位作者 徐友梅 胡军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62-164,共3页
采用超声破碎、TritonX-100溶解、Sephacryl超细S-300和SephadexG-150凝胶过滤提纯了鼠伤寒杆菌的外膜蛋白porin。经检测其中LPS的含量约为0.06%。经SDS—PAGE图谱分析,porin在36KDa位置处显示一条蛋白带;用免疫印迹将OMPs兔抗... 采用超声破碎、TritonX-100溶解、Sephacryl超细S-300和SephadexG-150凝胶过滤提纯了鼠伤寒杆菌的外膜蛋白porin。经检测其中LPS的含量约为0.06%。经SDS—PAGE图谱分析,porin在36KDa位置处显示一条蛋白带;用免疫印迹将OMPs兔抗血清与porin结合,仅在36KDa位置显示一明显的印迹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 外膜蛋白porin 生物制品 制备
下载PDF
淋病奈瑟球菌表面Porin B蛋白特异性及免疫保护性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学良 戴礼记 +5 位作者 王威 李兴 张妮 易军 曾志平 刘拥荣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8期136-140,共5页
目的研究淋病奈瑟球菌(NG)表面Porin B(Por B)蛋白特异性及免疫保护性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登录Gen Bank获取NG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株E株Por B-PIA基因,设计引物与合成,培养WHO标准株E株,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出Por B-PIA DN... 目的研究淋病奈瑟球菌(NG)表面Porin B(Por B)蛋白特异性及免疫保护性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登录Gen Bank获取NG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株E株Por B-PIA基因,设计引物与合成,培养WHO标准株E株,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出Por B-PIA DNA片段,采用GST·Bind^(TM)树脂纯化Por B蛋白,对噬菌体随机12肽库进行筛选并对阳性克隆进行提取,应用DNA测序及MIXOX软件分析;将培养后的人尿道上皮细胞分别与Por B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多肽、NG活菌进行培养,并将未加入抗体作为对照组。观察Por B蛋白的纯化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or B蛋白与NG特异性关系,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筛选后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水平,比较Por B蛋白特异性结合多肽对细胞内形成微菌落的差异。结果Ecoli-BL21中克隆表达的诱导产物经Ni+-NTA Purification System纯化后,获得纯度较高的Por B蛋白;制备出Por B蛋白相应的特异性结合多肽,蛋白出现特异性条带;间接ELISA检测筛选后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水平,筛选后蛋白的抗体水平在1∶200;加入Por B蛋白特异性结合多肽的组形成的微菌落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NG表面Por B蛋白发挥显著特异性和免疫保护性,但还需大量研究及临床试验来证明其临床效果并进一步分析Por B蛋白的相关机制和作用,为临床NG疫苗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奈瑟球菌 porin B蛋白 特异性 免疫性
下载PDF
外排系统与膜通透性的改变对淋球菌高水平多重耐药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冬梅 王勇 +2 位作者 夏忠弟 田峰 邹明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外排系统与膜通透性的改变对淋球菌多重耐药的影响。方法PCR扩增淋球菌mtrR启动子区域包含13 bp回文序列在内的157个碱基片段并进行DNA测序分析;提取外膜蛋白,利用SDS-PAGE进行组成型的分析。结果5株敏感株的mtrR启动子区域未... 目的探讨外排系统与膜通透性的改变对淋球菌多重耐药的影响。方法PCR扩增淋球菌mtrR启动子区域包含13 bp回文序列在内的157个碱基片段并进行DNA测序分析;提取外膜蛋白,利用SDS-PAGE进行组成型的分析。结果5株敏感株的mtrR启动子区域未发生突变,3株高水平多重耐药株的mtrR启动子区域13 bp回文序列均发生了单个A/T碱基的缺失,且均存在外膜孔蛋白表达的缺失。结论mtrR启动子区域13 bp回文序列单个A/T碱基的缺失引起的mtrCDE外排泵表达增加与外膜孔蛋白表达的缺失或下降导致的膜通透性降低,在介导淋球菌产生高水平多重耐药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球菌 多重耐药 MTR 孔蛋白
下载PDF
多重耐药淋病流行株孔蛋白和泵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国明 陈群 +2 位作者 刘仿 陈军剑 樊翌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4-246,i001,共4页
为探讨外排系统、外膜通透性与淋病流行株多重耐药性的关系,应用KB法和琼脂稀释法从湛江地区分离出62株淋球菌多重耐药株;利用SDS-PAGE法测定淋球菌外膜孔蛋白的表达;采用直接荧光法测定能量抑制剂NaN3加入前后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摄入和... 为探讨外排系统、外膜通透性与淋病流行株多重耐药性的关系,应用KB法和琼脂稀释法从湛江地区分离出62株淋球菌多重耐药株;利用SDS-PAGE法测定淋球菌外膜孔蛋白的表达;采用直接荧光法测定能量抑制剂NaN3加入前后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摄入和积累情况,比较耐药菌与敏感菌内膜泵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显示,5株多重耐药菌均有外膜孔蛋白表达的缺失或下降,同时伴有外排泵蛋白的表达。提示外排系统、外膜通透性与淋病流行株的多重耐药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奈瑟菌 多重耐药 泵蛋白 外排系统 孔蛋白
下载PDF
产CTX-M-55-like型β-内酰胺酶同时伴膜孔蛋白ompC基因新突变等多株大肠埃希菌新菌株的发现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旺胜 刘根焰 糜祖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3-209,247,共8页
目的:调查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尿液分离株中β-内酰胺酶和膜孔蛋白ompC基因的存在和变异情况。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1月~2008年10月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到的ECO菌共6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 目的:调查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尿液分离株中β-内酰胺酶和膜孔蛋白ompC基因的存在和变异情况。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1月~2008年10月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到的ECO菌共6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21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膜孔蛋白ompC基因。结果:在60株ECO菌中,TEM基因阳性51株(85.0%),经测序比对均为TEM-1-like;OXA-1群基因阳性6株(10.0%),经测序比对均为OXA-30-like;CTX-M-1群基因阳性38株(63.3%),经测序比对均为CTX-M-55-like。膜孔蛋白ompC基因经测序比对60株中有6株(10.0%)无突变,其余54株均有突变(突变率90.0%),其中6株经BLASTn比对确认为新的突变类型。结论:产CTX-M-55-like型β-内酰胺酶和膜孔蛋白ompC基因是本组ECO菌对β-酰胺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重要原因。6株ompC基因新的突变类型中,3株为同时携带TEM-1-like、CTX-M-55-like基因的新菌株;2株为携带了TEM-1-like基因的新菌株;1株为同时携带了TEM-1-like、OXA-30-like基因的新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Β-内酰胺酶基因 膜孔蛋白C 突变
下载PDF
淋病流行株外排系统与外膜通透性和多重耐药性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国明 陈群 +2 位作者 刘仿 樊翌明 陈军剑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4年第1期36-39,共4页
探讨外排系统、外膜通透性与淋病流行株多重耐药性的关系。应用K-B法和琼脂稀释法从湛江地区分离出62株淋球菌多重耐药株。利用SDS-PAGE测定淋球菌外膜孔蛋白的表达;应用直接荧光法测定能量抑制剂加入前后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摄入和积累情... 探讨外排系统、外膜通透性与淋病流行株多重耐药性的关系。应用K-B法和琼脂稀释法从湛江地区分离出62株淋球菌多重耐药株。利用SDS-PAGE测定淋球菌外膜孔蛋白的表达;应用直接荧光法测定能量抑制剂加入前后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摄入和积累情况,比较耐药菌与敏感菌内膜泵蛋白表达的差异;利用煮沸法提取细菌DNA,PCR扩增mtrR基因,并对扩增产物测序,比较敏感株与多重耐药株的差异。结果5株多重耐药菌均有外膜孔蛋白表达的缺失或下降,同时伴有外排泵蛋白的表达;5株敏感淋球菌无mtrR的突变,10株多重耐药株均有mtrR基因的突变。表明外排系统、外膜通透性与淋病流行株的多重耐药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奈瑟菌 多重耐药 泵蛋白 外排系统 孔蛋白
下载PDF
环丙沙星体外诱导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韩菊梅 叶晓光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环丙沙星体外诱导敏感肺炎克雷伯菌(KPn)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对临床分离的敏感肺炎克雷伯菌体外使用环丙沙星,采用多步法诱导耐药,并随机选择10对临床分离敏感菌和诱导后高度耐药菌进行GyrA基因QRDR(喹诺酮抗性区,quinolone re... 目的探讨环丙沙星体外诱导敏感肺炎克雷伯菌(KPn)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对临床分离的敏感肺炎克雷伯菌体外使用环丙沙星,采用多步法诱导耐药,并随机选择10对临床分离敏感菌和诱导后高度耐药菌进行GyrA基因QRDR(喹诺酮抗性区,quinolone resistant-determining region)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SDSPAGE电泳鉴定外膜外排泵蛋白TolC及膜孔蛋白porin蛋白的表达。结果诱导后的KPn均成为耐药菌,其中高度耐药菌占73.81%。10株诱导的耐药菌中Ser83突变率为30%;膜孔蛋白porin表达均减少,外排泵蛋白TolC表达均增多。结论环丙沙星的使用与KPn耐药密切相关,并可引起KPn多种耐药分子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环丙沙星 体外诱导 GyrA 基因 TOLC 蛋白 膜孔蛋白 porin
下载PDF
抗淋病LTB-PorB核酸疫苗与蛋白疫苗联合应用增强免疫应答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戴志兵 胡四海 +7 位作者 刘清南 陈敏 王玉峰 张愉快 余敏君 朱翠明 李忠玉 陆春雪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59-1063,1068,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抗淋病LTB-PorB核酸疫苗与蛋白疫苗联合免疫的免疫增强效应,为研制抗淋病疫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大量制备核酸疫苗(pcDNA3.1(-)/ltB-porB)及重组蛋白疫苗(rLTB-PorB);通过鼻饲途径将核酸疫苗和蛋白疫苗采用核酸初免-蛋白... 目的:初步探讨抗淋病LTB-PorB核酸疫苗与蛋白疫苗联合免疫的免疫增强效应,为研制抗淋病疫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大量制备核酸疫苗(pcDNA3.1(-)/ltB-porB)及重组蛋白疫苗(rLTB-PorB);通过鼻饲途径将核酸疫苗和蛋白疫苗采用核酸初免-蛋白加强(DNAprime-protein boost)联合免疫以及分别单独免疫雌性BALB/c小鼠,同时设PBS及空质粒(pcDNA3.1(-))对照组,检测各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结果:免疫后第56天,联合免疫组小鼠生殖道sIgAA450(1·083±0·179)、血清IgG A450(1.023±0.116)、脾淋巴细胞诱生的IL-4[(357.58±34.44)/pg/ml]和IFN-γ[(261.85±29.92)/pg/ml]水平均明显高于各对照组(P<0.01),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率(SI:2.12±0.29)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核酸疫苗组、蛋白疫苗组和联合免疫组血清IgG亚类IgG2a/IgG1比值分别为1.678、0.455和0.693。结论:LTB-PorB核酸疫苗和蛋白疫苗联合免疫组诱导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明显优于单独的核酸疫苗组和蛋白疫苗组,且以诱导Th2倾向性免疫应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 孔蛋白B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 核酸疫苗 蛋白疫苗 联合免疫
下载PDF
大肠杆菌HX88108膜孔蛋白初步研究
11
作者 钟利 范昕建 +1 位作者 雷秉钧 冯萍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26-27,共2页
为了解大肠杆菌HX88108耐药机理中有无膜孔蛋白缺失参与,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了大肠杆菌HX88108的膜孔蛋白,并与膜孔蛋白标准株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大肠杆菌HX881... 为了解大肠杆菌HX88108耐药机理中有无膜孔蛋白缺失参与,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了大肠杆菌HX88108的膜孔蛋白,并与膜孔蛋白标准株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大肠杆菌HX88108具有膜孔蛋白OmpF、Om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膜孔蛋白 SDS-PAGE 抗生素 耐药性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47kDa微孔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特性鉴定
12
作者 郝渭滨 邵世和 +2 位作者 鞠小丽 李良菊 王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05-808,828,共5页
目的对人幽门螺杆菌(H.pylori)编码47kDa外膜微孔蛋白基因omp47克隆表达及特性鉴定,探索研制H.pylori疫苗的新途径。方法培养和收集H.pylori标准菌株NTTCll637及临床菌株,采用酚:氯仿抽提、纯化基因组DNA。设计上下游引物,并... 目的对人幽门螺杆菌(H.pylori)编码47kDa外膜微孔蛋白基因omp47克隆表达及特性鉴定,探索研制H.pylori疫苗的新途径。方法培养和收集H.pylori标准菌株NTTCll637及临床菌株,采用酚:氯仿抽提、纯化基因组DNA。设计上下游引物,并以该基因组为模板,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omp47基因片断。将目的基因和与克隆载体PGEM-T连接后,转化至EcoliDH5a及BL21,碱裂解提取质粒经BamHl和Xhol双酶切鉴定并进行序列分析。重组蛋白采用IPTG诱导表达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鉴定、镍亲和层析纯化检测抗原活性。结果经酶切、测序分析表明,插入的基因片断为1284bp,编码427个氨基酸。与GenBank公布的H.pylori标准株26695、43504及J99序列比对,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4%~96%,编码氨基酸同源性96%~99%。经SDS-PAGE检测,电泳图谱上显示一条相对分子量为47kda的新生蛋白带。Westernblot检测表明重组蛋白有较好的抗原性。结论成功克隆了外膜微孔蛋白OMP47的编码基因,为H.pylori疫苗的研制和试剂盒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外膜微孔蛋白 原核表达原载体 蛋白纯化
下载PDF
鮰爱德华氏菌外膜微孔蛋白N基因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3
作者 潘延乐 汪开毓 +4 位作者 杨洁 阳磊 吉莉莉 耿毅 陈德芳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4-269,共6页
根据Gen Bank中鮰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外膜微孔蛋白N(porin N)基因序列(Gen Bank No:NC_012779.2)设计了1对引物,预计目的片段大小为381 bp。通过对反应体系和条件的优化,并进行特异性试验、敏感性试验及人工感染组织样品检... 根据Gen Bank中鮰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外膜微孔蛋白N(porin N)基因序列(Gen Bank No:NC_012779.2)设计了1对引物,预计目的片段大小为381 bp。通过对反应体系和条件的优化,并进行特异性试验、敏感性试验及人工感染组织样品检测,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鮰爱德华氏菌的PCR方法。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鮰爱德华氏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杀鲑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鲁氏耶尔森氏菌、海豚链球菌、不动杆菌、产气肠杆菌、大肠杆菌、拟态弧菌、荧光假单胞菌、弗氏柠檬酸杆菌15种细菌中仅鮰爱德华氏菌扩增出特异性条带;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最小核酸检出量为9.35×10-3ng·μL-1;同时对人工感染的病料肝脏、细菌基因组DNA、细菌菌液及菌落进行扩增,结果显示4种材料均能检测出大小为381 bp的基因片段。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特异强、灵敏度高,适用于鮰爱德华氏菌感染病例的高效、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鮰爱德华氏菌 外膜微孔蛋白基因 PCR
下载PDF
鸭疫里默氏杆菌Porin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包涛涛 鲜思美 +6 位作者 顾庆林 杨倩 梁倩 杨先富 吴通奎 王正文 廖飞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30-1837,共8页
旨在建立一种新型可适用于鸭疫里默氏杆菌(RA)病抗体检测的间接ELISA方法。以血清2型RA贵州分离株为研究对象,将其微孔蛋白Proin编码的基因克隆至pET-32a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porin,在E.coli BL21(DE3)中使用IPTG诱导后表达。... 旨在建立一种新型可适用于鸭疫里默氏杆菌(RA)病抗体检测的间接ELISA方法。以血清2型RA贵州分离株为研究对象,将其微孔蛋白Proin编码的基因克隆至pET-32a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porin,在E.coli BL21(DE3)中使用IPTG诱导后表达。以纯化后的Porin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一系列条件的优化建立一种检测RA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对其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重复性及特异性,阳性血清经1∶6 400稀释后检测结果仍为阳性,批内变异系数(CV)在1.27%~4.90%之间,批间CV在2.59%~5.43%之间,该方法可特异性地检测出抗RA抗体,与禽流感病毒(AIV)H5亚型、AIV H7亚型、新城疫病毒(NDV)、鸭圆环病毒(DuCV)、鸭坦布苏病毒(DTMUV)及E.coli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与商品化ELISA抗体试剂盒检测相比,两者符合率为97.26%。使用建立的ELISA方法对临床采集的801份样品血清开展抗体检测分析(626份为已免疫鸭传染性浆膜炎二价灭活疫苗“血清1型+血清2型”的样品血清,175份为未免疫任何鸭传染性浆膜炎疫苗的样品血清),有564份为免疫抗体阳性,检出阳性率为90.01%(564/626),有36份为感染抗体阳性,检出阳性率为20.99%(36/175)。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新型可用于RA抗体检测的间接ELISA方法,为RA的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杆菌 porin蛋白 ELISA
原文传递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与膜孔蛋白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春明 朱胜波 +3 位作者 韦柳华 唐石伏 孙一帆 马兴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05-2008,共4页
目的调查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中β-内酰胺酶基因和膜孔蛋白oprD2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收集柳州市三级医院2011年1-12月标本中分离的MDRPA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A~D 4类33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oprD2... 目的调查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中β-内酰胺酶基因和膜孔蛋白oprD2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收集柳州市三级医院2011年1-12月标本中分离的MDRPA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A~D 4类33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oprD2膜孔蛋白基因。结果 20株MDRPA中A类β-内酰胺酶基因检出TEM(100.0%),B类β-内酰胺酶基因检出IMP(75.0%),C类β-内酰胺酶基因检出PDC(100.0%)和DHA(30.0%),D类β-内酰胺酶基因无检出;oprD2膜孔蛋白基因均未检出,提示膜孔蛋白基因编码缺失;1号株TEM基因PCR产物经测序证实为TEM-1基因,IMP基因PCR产物经测序证实为IMP-1基因;9号株DHA基因PCR产物经测序证实为DHA-1基因。结论产TEM、PDC、IMP型基因少数并产DHA型β-内酰胺酶和膜孔蛋白基因编码缺失,是该组MDR-PAE对β-内酰胺类药物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Β-内酰胺酶基因 膜孔蛋白基因oprD2 缺失 多药耐药
原文传递
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获得性耐药基因及ompK36突变研究 被引量:64
16
作者 翁幸鐾 糜祖煌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545-2548,共4页
目的了解1株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RKP)获得性耐药基因和膜孔蛋白基因ompK36存在及突变状况。方法将1株对16种抗菌药物均耐药的MDRKP进行了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及其载体(整合子、转座子)的遗传标记检测和膜孔蛋... 目的了解1株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RKP)获得性耐药基因和膜孔蛋白基因ompK36存在及突变状况。方法将1株对16种抗菌药物均耐药的MDRKP进行了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及其载体(整合子、转座子)的遗传标记检测和膜孔蛋白基因ompK36的检测。结果该株MDRKP耐β-内酰胺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检出TEM-1、SHV-11、KPC-2型(均经测序比对证实),耐氨基糖苷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检出aac(3)-Ⅱ、ant(3″)-Ⅰ,无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检出;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intⅠ1、qacE△1-sul1阳性、转座子遗传标记merA阳性;检出膜孔蛋白基因ompK36,且存在变异(GGCGAC小片段插入)。结论该株MDRKP耐β-内酰胺类、基糖苷类等抗氨菌药物与该菌携带获得性耐药基因TEM-1、SHV-11、KPC-2型、aac(3)-Ⅱ、ant(3″)-Ⅰ基因相关;另外,该菌膜孔蛋白基因ompK36发生了变异,这可能与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多药耐药 获得性耐药基因 膜孔蛋白 ompK36基因 突变
原文传递
铜绿假单胞菌oprD2基因突变及表达量改变与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小燕 卓超 +3 位作者 金光耀 黎晓强 肖书念 钟南山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48-1052,共5页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外膜通道蛋白OprD2的表达减弱或缺失,以及OprD2蛋白自身突变是否会影响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分离自临床对亚胺培南(IPM)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8μg/m1的铜绿假单胞菌共101株,采...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外膜通道蛋白OprD2的表达减弱或缺失,以及OprD2蛋白自身突变是否会影响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分离自临床对亚胺培南(IPM)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8μg/m1的铜绿假单胞菌共101株,采用肉汤稀释法检测菌株对比阿培南(BPM)、美罗培南(MEM)、帕尼培南(PEM)的MIC值 荧光定量RT-PCR检测铜绿假单胞菌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的表达量情况 针对oprD2相对表达量正常并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普通PCR的方法扩增oprD2全长基因并测序.结果 根据铜绿假单胞菌的OprD2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将101株铜绿假单胞菌分成两组,组1为OprD2相对表达量降低组 组2为OprD2相对表达量正常组 组1与组2相比,对IPM、BPM、MEM、PEM的MIC值≥16μg/ml的菌株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1中,28株同时对4种药物的MIC均≥16 μg/ml,其中有25株的OprD2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减低(<0.4) 外膜孔蛋白OprD2转录水平与4种碳青霉烯类药物MICs之间呈负相关趋势.组2中,有16株9prD2基因发生突变,按照突变的类型主要分成4组 与PAO1相比,这些菌株对IPM、BPM、MEM、PEM的MIC值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 OprD2外膜蛋白的表达量减少或缺失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机制,可能也与其他3种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有密切关系 铜绿假单胞菌的oprD2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降低铜绿假单胞菌对这儿种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OprD2蛋白 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
原文传递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BP1A、CarO及β-内酰胺酶的编码基因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翁幸鐾 糜祖煌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15-220,共6页
目的了解一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js01株)可能存在的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机制。方法对自2011年12月宁波市第一医院住院患者的痰样本js01株分离,用gyrA和parC基因PCR扩增、测序和BLASTn比对确认菌种。用PCR法分析33种β-内酰胺酶基因... 目的了解一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js01株)可能存在的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机制。方法对自2011年12月宁波市第一医院住院患者的痰样本js01株分离,用gyrA和parC基因PCR扩增、测序和BLASTn比对确认菌种。用PCR法分析33种β-内酰胺酶基因(13种A类酶基因、10种B类酶基因、2种C类酶基因、8种D类酶基因)和插入序列与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连锁检测以及CarO膜孔蛋白编码基因。再用分段PCR法扩增PBP1A编码基因,双向测序后拼接成全长序列。结果js01株检出β-内酰胺酶TEM-1、ADC-30、OXA-23和OXA-66编码基因。插入序列与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连锁检测显示ISabal-ADC-30和ISabal—OXA-23为阳性。js01株carO基因序列与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株(SDF)相比存在有义突变,氨基酸序列一致率为76.0%(189/249),存在3个氨基酸缺失。is01株PBP1A编码基因序列与SDF株相比存在有义突变,氨基酸序列的一致率为99.6%(848/851),存在3个氨基酸变异,但js01株PBP1A蛋白分子立体结构比SDF株丢失2个螺旋结构。结论本株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主要与该菌株管家基因(PBP1A、CarO编码基因)突变与可移动遗传元件介异的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Β-内酰胺类 基因 膜孔蛋白 CarO 青霉素结合蛋白 PBP1A 抗药性
原文传递
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发现β-内酰胺酶IMP-1型基因及omp K36膜孔蛋白突变
19
作者 陈菁 孙桂芹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18-2022,共5页
目的:调查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IMP-1型基因存在情况以及omp K36膜孔蛋白基因变异状况。方法:收集绍兴市人民医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6月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的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A类、B类... 目的:调查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IMP-1型基因存在情况以及omp K36膜孔蛋白基因变异状况。方法:收集绍兴市人民医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6月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的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A类、B类、C类、D类等四类40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omp K36膜孔蛋白基因。结果:20株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A类至D类β-内酰胺酶基因均有检出,A类酶检出TEM 20株,VEB 2株,KPC 2株,B类酶检出IMP 1株,C类酶检出DHA 6株,D类酶检出OXA-1 2株,其余34种β-内酰胺酶基因均未检出。20株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omp K36膜孔蛋白基因检测和测序存在突变或缺失。发现1株同时检出TEM-1型A类β-内酰胺酶基因、IMP-1型B类β-内酰胺酶基因和DHA-1型C类β-内酰胺酶基因,并发现膜孔疍白基因omp K36缺失。结论:产β-内酰胺酶和膜孔蛋白缺陷和缺失,也许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从肺炎克雷伯菌中查出IMP-1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在国内少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Β-内酰胺酶 膜孔蛋白基因omp K36
原文传递
耐药大肠埃希菌β-内酰胺酶基因及膜孔蛋白基因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向阳 黄东标 +1 位作者 周茂亮 胡晓燕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12-2015,共4页
目的调查大肠埃希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和膜孔蛋白ompC基因的存在及变异情况。方法收集医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临床分离的耐药大肠埃希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A、B、C、D等4类β-内酰胺酶24种基因和膜孔蛋白ompC基因。结果... 目的调查大肠埃希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和膜孔蛋白ompC基因的存在及变异情况。方法收集医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临床分离的耐药大肠埃希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A、B、C、D等4类β-内酰胺酶24种基因和膜孔蛋白ompC基因。结果 20株耐药大肠埃希菌共检出TEM、CTX-M-1群和OXA-1群等3种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率分别为45.0%、40.0%和10.0%,其余21种基因均未检出;20株耐药大肠埃希菌共检测到19株占95.0%,膜孔蛋白编码基因ompC,经测序比对除11号株外,其余18株占90.0%均存在突变。结论 20株耐药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为产β-内酰胺酶和膜孔蛋白变异的共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Β-内酰胺酶基因 膜孔蛋白 ompC基因 变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