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of damage probability matrices based on Greek earthquake damage data 被引量:3
1
作者 Anastasia K. Eleftheriadou Athanasios I. Karabinis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1年第1期129-141,共13页
A comprehensive study is presented for empirical seismic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typical structural types, representative of the building stock of Southern Europe, based on a large set of damage statistics. The ob... A comprehensive study is presented for empirical seismic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typical structural types, representative of the building stock of Southern Europe, based on a large set of damage statistics. The observational database was obtained from post-earthquake surveys carried out in the area struck by the September 7, 1999 Athens earthquake. After analysis of the collected observational data, a unified damage database has been created which comprises 180,945 damaged buildings from/after the near-field area of the earthquake. The damaged buildings are classified in specific structural types,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s, seismic codes and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in Southern Europe. The seismic demand is described in terms of both the regional macroseismic intensity and the ratio αg/ao, where αg is the maximum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PGA) of the earthquake event and ao is the unique value PGA that characterizes each municipality shown on the Greek hazard map. The relative and cumulative frequencies of the different damage states for each structural type and each intensity level are computed in terms of damage ratio. Damage probability matrices (DPMs) and vulnerability curves are obtained for specific structural types. A comparison analysis is fulfilled between the produced and the existing vulnerability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vulnerability observational earthquake damage damage probability matrices (DPMs) vulnerability curves post-earthquake surveys Athens earthquake existing buildings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RC框架通信机楼震后损伤评定方法
2
作者 毛晨曦 郭永超 +1 位作者 张昊宇 张亮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7-167,共11页
为解决震后大量钢筋混凝土框架通信机楼损伤评定需求,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研究从构件层次至整体结构的损伤评定方法。首先对汶川地震、鲁甸地震、芦山地震等多次地震后大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损伤调查图片筛选处理,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框架梁... 为解决震后大量钢筋混凝土框架通信机楼损伤评定需求,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研究从构件层次至整体结构的损伤评定方法。首先对汶川地震、鲁甸地震、芦山地震等多次地震后大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损伤调查图片筛选处理,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损伤评定数据集。然后通过对3个关键问题的研究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框架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震损评定方法:训练和建立YOLOv5网络模型完成从结构震害照片中检测识别出梁、柱构件的任务,并改进优化了YOLOv5网络模型的检测性能;优选比较3种网络模型(ResNet50、MobileNetV2和AlexNet模型)对梁、柱构件损伤水平评定的精确性,最终建立了基于ResNet50的梁、柱构件损伤评定模型;给出了从构件层次到整体结构的损伤水平确定方法,并通过对一栋实际震损框架进行损伤评定验证了文中方法的可用性。结果表明,文中方法与专家的损伤评定结论一致性高,优化后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精确度和稳定性好,对震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损伤评定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通信机楼 卷积神经网络 震害调查 损伤评定
下载PDF
不同上下文比例对损毁建筑遥感场景图片样本集构建的影响
3
作者 邰佳怡 慎利 +1 位作者 乔文凡 周吾珍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4-162,共9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场景分析是震后进行损毁评估的重要手段。在损毁建筑影像资源相对稀缺的情况下,构建高质量的遥感场景图片样本集,对提高场景识别和分类精度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遥感分析的重要参考依据,上下文信息在场景图片中所... 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场景分析是震后进行损毁评估的重要手段。在损毁建筑影像资源相对稀缺的情况下,构建高质量的遥感场景图片样本集,对提高场景识别和分类精度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遥感分析的重要参考依据,上下文信息在场景图片中所占比例是影响样本集构建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样本集构建方法中缺乏对上下文信息合适比例的探索。该文以构建高质量样本集为目标,设计一种调整场景图片上下文信息比例的方法,研究不同上下文信息占比对场景样本集构建的影响,探索上下文信息比例的最佳设置范围。文章构建6组不同上下文信息占比的场景图片样本集,使用5种经典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进行训练和测试,并依次对每个模型的分类结果和不同上下文信息的分类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当上下文信息占比为80%时,CNN网络达到了最佳的分类准确率(92.22%),当上下文信息占比为95%时,则降到89.03%;在所有的CNN模型中,GoogLeNet的分类表现最好,平均准确率达到93.13%。该研究可以找到场景样本集中合理的上下文信息比例设置范围,有效提高遥感场景图片分类的准确率,为损毁建筑遥感场景图片样本集的制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场景分析 震后损毁评估 上下文信息占比 场景图片构建 损毁建筑物
下载PDF
砖石结构古建筑震后破坏状态评估方法 被引量:16
4
作者 潘毅 李玲娇 +1 位作者 姚蕴艺 王慧琴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04-713,共10页
为提高砖石结构古建筑震后破坏状态评估的准确性,考虑到砖石结构古建筑震后破坏状态的评估涉及众多影响因素,且各因素之间存在相关性和不确定性,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将砖石结构古建筑分为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3个部分,选取11个指标作为评... 为提高砖石结构古建筑震后破坏状态评估的准确性,考虑到砖石结构古建筑震后破坏状态的评估涉及众多影响因素,且各因素之间存在相关性和不确定性,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将砖石结构古建筑分为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3个部分,选取11个指标作为评估因子,采用隶属函数法和类比法构造评判矩阵,再由层次分析法确定权系数向量,建立三层次两阶段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以羌寨碉楼为例,应用该模型对其在汶川地震后的破坏状态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根据该模糊综合评估模型,该碉楼在震后遭受中等程度破坏,评估等级为B级,评估结果与实际破坏状态相符,较准确地反映了震后砖石结构古建筑的破坏状态,为震后砖石古建筑采取维修措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石结构古建筑 模糊数学 震后评估 破坏状态
下载PDF
木结构古建筑震后破坏状态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潘毅 李玲娇 +1 位作者 王慧琴 姚蕴艺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2-142,共11页
木结构古建筑震后破坏状态评估涉及众多影响因子,且各因子间还存在相关性和不确定性.为提高木结构古建筑震后破坏状态评估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了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评估方法.首先,将木结构古建筑分为地基、基础、上部结构3个部分,结合其... 木结构古建筑震后破坏状态评估涉及众多影响因子,且各因子间还存在相关性和不确定性.为提高木结构古建筑震后破坏状态评估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了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评估方法.首先,将木结构古建筑分为地基、基础、上部结构3个部分,结合其震害特点,选取13个指标作为评估因子;然后,由层次分析法确定权系数向量,采用隶属函数和类比法构造评判矩阵,建立三层次两阶段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最后,以青城山黄帝殿为例,应用该模型对其在汶川地震后的破坏状态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合理、较准确地评估震后木结构古建筑的破坏状态,可为木结构古建筑震后维修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古建筑 模糊数学 震后评估 破坏状态
下载PDF
震后受损房屋结构加固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凤来 陈再现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6-50,共5页
在一栋三层足尺框支剪力墙结构模型震后加固试验研究及汶川地震震后现场对房屋损伤的调查基础上,对编制的《汶川地震震后受损房屋结构加固方法及图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图集中提出的钢筋混凝土销键法、高强钢丝绳网片抹压聚合物砂浆... 在一栋三层足尺框支剪力墙结构模型震后加固试验研究及汶川地震震后现场对房屋损伤的调查基础上,对编制的《汶川地震震后受损房屋结构加固方法及图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图集中提出的钢筋混凝土销键法、高强钢丝绳网片抹压聚合物砂浆条带法、预应力套箍加固法、钢丝绳网片条带拉杆加固法、预制板整体性能加固等新的加固方法,给出详细的施工过程及技术要求,为解决震后受损结构的加固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固方法 灾后重建 震损房屋 足尺模型 震后修复
下载PDF
震后建筑物受灾程度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玉荣 张仕廉 +1 位作者 铁中用 周超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0-636,共7页
基于传统Fisher-SVM的震后建筑物受灾程度遥感监测方法未考虑最优分类超平面的限制条件,图像分类结果精度低,建筑物受灾程度监测不准确,提出面向对象的震后建筑物受灾程度遥感监测方法。其基本原理为:采用面向对象的多光谱遥感图像分割... 基于传统Fisher-SVM的震后建筑物受灾程度遥感监测方法未考虑最优分类超平面的限制条件,图像分类结果精度低,建筑物受灾程度监测不准确,提出面向对象的震后建筑物受灾程度遥感监测方法。其基本原理为:采用面向对象的多光谱遥感图像分割方法获取震后建筑物分割对象,再依据纹理特征的对比度、差异性以及方差这3种参数在震前与震后建筑物中的分布规律,提取震后建筑物分割对象的纹理特征,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将震后建筑分割图像纹理特征输入到支持向量机分类学习,经过训练输出最优的震后建筑物受灾纹理特征分类结果,完成震后建筑物受灾程度分析。利用该方法对2010年青海玉树7. 1级地震后建筑物受灾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调整支持向量机最优分离超平面算式,可以对特征纹理进行较好分类,分析结果与实地考察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后建筑物 受灾程度 多光谱遥感图像 纹理特征 支持向量机 玉树地震
下载PDF
基于优化视觉词典的震后高分遥感影像震害建筑物检测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超 申祎 +3 位作者 仇星 行鸿彦 张艳 卞长林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0-50,共11页
在缺少震前参考信息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视觉词典的震后高分遥感影像震害建筑物检测方法。首先通过WJSEG(wavelet-JSEG)分割以及一组非建筑物筛选规则提取潜在建筑物集合;其次利用光谱、纹理及几何形态学特征构建了一种震害视觉... 在缺少震前参考信息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视觉词典的震后高分遥感影像震害建筑物检测方法。首先通过WJSEG(wavelet-JSEG)分割以及一组非建筑物筛选规则提取潜在建筑物集合;其次利用光谱、纹理及几何形态学特征构建了一种震害视觉词典模型,跨越了从像素到震害特征间的"语义鸿沟";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类内和类间惩罚因子的视觉词典优化策略,减少了信息冗余及证据冲突;最后通过随机森林分类器将建筑物进一步划分为完好建筑物、部分震害建筑物及废墟。在两组实验中,该方法的总体精度均达到85%以上,从而可为震后应急响应救援及灾后重建提供关键的决策支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后 高分遥感影像 视觉词典 震害 建筑物检测
下载PDF
日本灾后建筑应急危险度判定系统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汤朝晖 牟彦茗 杨晓川 《城市建筑》 2009年第3期15-17,共3页
灾后建筑应急危险度判定系统已成为日本建筑防灾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在介绍该系统的产生与发展历史、特点及操作基础上并对其成功经验的中国本土化作了初步思考,希望为我国在相同领域的研究带来启示。
关键词 灾后 受损建筑 应急危险度判定
下载PDF
从灾后机载激光点云自动检测损毁房屋的等高线簇分析方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何美章 朱庆 +4 位作者 杜志强 张叶廷 胡翰 林月冠 齐华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7-413,共7页
利用灾后机载激光扫描点云的地震损毁房屋检测方法主要针对平面屋顶房屋,从局部分析屋顶的平面特征,导致只能有效检测屋顶严重破碎的损毁房屋。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等高线簇相似分析的地震损毁房屋检测方法,充分挖掘房屋等高线簇蕴含的... 利用灾后机载激光扫描点云的地震损毁房屋检测方法主要针对平面屋顶房屋,从局部分析屋顶的平面特征,导致只能有效检测屋顶严重破碎的损毁房屋。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等高线簇相似分析的地震损毁房屋检测方法,充分挖掘房屋等高线簇蕴含的房屋表面形状丰富的二维和三维信息,利用等高线簇形状相似度的归一化信息熵从整体上综合描述损毁房屋的损毁特征,并利用最大熵模型自动检测损毁房屋。采用2010年4月El Mayor-Cucapah地震断裂带激光点云数据进行了试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快速、准确、可靠地检测损毁房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线簇 形状相似度 信息熵 损毁房屋检测 震后点云
下载PDF
多层砌体结构地震现场安全鉴定量化模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磊 孙柏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56,共10页
地震现场房屋安全鉴定是地震现场应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仍处于经验评估阶段。砌体结构是我国地震作用下的主要承灾体。本文基于国家标准《地震现场工作第二部分:建筑物安全鉴定》(GB 18208.2-2001)中的定性条文,结合实际震害... 地震现场房屋安全鉴定是地震现场应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仍处于经验评估阶段。砌体结构是我国地震作用下的主要承灾体。本文基于国家标准《地震现场工作第二部分:建筑物安全鉴定》(GB 18208.2-2001)中的定性条文,结合实际震害划分了多层砌体结构的各构件类及其细部,并确定了细部量化指标震损评价系数。选取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实际震害数据,通过残差分析方法建立了适用于我国西南地区、考虑各构件类不同贡献程度的多层砌体结构地震现场安全鉴定量化模型。随机选取震害实例检验了模型的鉴定效果,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鉴定多层砌体结构的受震震损状态,结果相对科学可靠。模型消除了不同鉴定人员之间的个体差异,提高了安全鉴定工作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现场 安全鉴定 震损指数 残差分析 量化模型
下载PDF
Post-earthquake assessment of building damage degree using LiDAR data and imagery 被引量:5
12
作者 LI ManChun1,CHENG Liang1,2,GONG JianYa2,LIU YongXue1,CHEN ZhenJie1,LI FeiXue1,CHEN Gang1,CHEN Dong1 & SONG XiaoGang3 1 Department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 Surveying,Mapping and Remote Sensing,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3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arthquake Dynamics,Institute of Geology,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29,Chin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8年第S2期133-143,共11页
Various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detect and assess building's damages due to earthquakes using remotely sensed data.After the launch of the high resolution sensors such as IKONOS and QuickBird,it becomes rea... Various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detect and assess building's damages due to earthquakes using remotely sensed data.After the launch of the high resolution sensors such as IKONOS and QuickBird,it becomes realistic to identify damages on the scale of individual building.However the low accuracy of the results has often led to the use of visual interpretation techniques.Moreover,it is very difficult to estimate the degree of building damage(e.g.slight damage,moderate damage,or severe damage) in detail using the existing methods.Therefore,a novel approach integrating LiDAR data and high resolution optical imagery is proposed for evaluating building damage degree quantitatively.The approach consists of two steps:3D building model reconstruction and rooftop patch-oriented 3D change detection.Firstly,a method is proposed for automatically reconstructing 3D building models with precise geometric position and fine details,using pre-earthquake LiDAR data and high resolution imagery.Secondly,focusing on each rooftop patch of the 3D building models,the pre- and post-earthquake LiDAR points belonging to the patch are collected and compared to detect whether it was destroyed or not,and then the degree of building damage can be identified based on the ratio of the destroyed rooftop patches to all rooftop patches.The novelt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to detect damages on the scale of building's rooftop patch and realize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of building damage degr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t-earthquake assessment BUILDING damage DEGREE rooftop PATCH LIDAR IMAGERY
原文传递
汶川地震中工业建筑震害调研及抗震设计建议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孔国 娄宇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5,46,共10页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通过对绵阳地区工业厂房、设备和人员损失的调研,提出了针对震害的震后加固修复方案,对该地区今后新建工业建筑的抗震设计提出建议。
关键词 震害调查 工业建筑 震后加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