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项丛刺疗法联合揿针埋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作者 王玉双 李晓磊 +1 位作者 米少辉 刘英敏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410-1414,共5页
目的探究项丛刺疗法联合揿针埋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stroke dysphagia,P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PS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揿针埋针治疗,... 目的探究项丛刺疗法联合揿针埋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stroke dysphagia,P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PS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揿针埋针治疗,观察组采用项丛刺疗法联合揿针埋针治疗,两组干预隔日1次,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洼田饮水试验、中医证候积分、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相关指标(咽收缩率和咽收缩持续时间)、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指标[持续时间和平均振幅值(averaged electromyography,AEMG)]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75.00%)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咽收缩率以及颏下肌群、舌骨下肌群的AEMG和持续时间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咽收缩持续时间增加(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丛刺疗法联合揿针埋针治疗PSD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吞咽功能,缓解症状,改善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表面肌电图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丛刺疗法 揿针埋针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 吞咽功能
下载PDF
电针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神经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柯梓 刘巍 +6 位作者 熊志浩 阚伯红 朱洪航 李星萍 刘洋 韩江秦 陈付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51-55,共5页
近年来,电针以其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stroke dysphagia,PSD)在临床上取得的良好疗效,而见诸于临床报道中。与手针相比,电针具有刺激量稳定、可重复性高且不完全依赖医者手法操作等优势,因此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作者通过查阅相... 近年来,电针以其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stroke dysphagia,PSD)在临床上取得的良好疗效,而见诸于临床报道中。与手针相比,电针具有刺激量稳定、可重复性高且不完全依赖医者手法操作等优势,因此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作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关于电针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机制的相关研究日益丰富,但尚缺乏归纳与总结,因此制约了其进一步运用与推广。该文从神经解剖学及神经生理学等角度出发,通过整理、分析近年来相关文献,溯源求本,发现电针治疗PSD主要涉及的神经机制,包括调节、兴奋皮质吞咽中枢、皮质下结构、脑干吞咽中枢等中枢神经系统及调节吞咽功能相关的周围神经及肌群等方面。最终,试对电针治疗PSD的神经机制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电针治疗PSD提供可视化依据,并为未来电针的相关机制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神经机制 综述
下载PDF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唐娅妮 何轶帆 +2 位作者 崔艺敏 殷克敬 刘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78-182,共5页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易引起误吸、营养不良等,增加患者死亡风险,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针刺治疗可代偿性重塑部分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显著。本文对近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机制研究进行梳理,从针刺修复脑损伤...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易引起误吸、营养不良等,增加患者死亡风险,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针刺治疗可代偿性重塑部分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显著。本文对近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机制研究进行梳理,从针刺修复脑损伤、调节吞咽反射、协调吞咽诸肌运动、调节吞咽相关神经递质分泌等方面进行综述,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机制研究 综述
下载PDF
石学敏院士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经验浅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瞿慧 李缓 +2 位作者 唐若涵 杜宇征 赵琦 《中医药学报》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总结石学敏院士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经验。卒中后吞咽障碍属本虚标实之证,病机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关窍闭阻,调神导气、补虚实本以治本,通关利窍以治标。通关利窍针刺方择内关守神通关、人中醒神开窍、三阴交养神补虚,... 总结石学敏院士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经验。卒中后吞咽障碍属本虚标实之证,病机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关窍闭阻,调神导气、补虚实本以治本,通关利窍以治标。通关利窍针刺方择内关守神通关、人中醒神开窍、三阴交养神补虚,择风池、完骨、翳风、廉泉、金津、玉液、咽后壁通关利窍。针刺顺序以治本穴为先,首刺内关。手法操作以针刺手法量学理论为指导规范,风池、完骨、翳风针向病灶,内关、风池、完骨、翳风、廉泉深刺至病所,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学敏 通关利窍针法 卒中后吞咽障碍
下载PDF
舌三针联合间歇性θ爆发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 吞咽功能及表面肌电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袁飞 袁爱红 +4 位作者 童宏梅 解鸿宇 刘友祥 沈蓉 朱少全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观察舌三针联合间歇性θ爆发刺激(intermittent theta burst stimulation,iTBS)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 目的观察舌三针联合间歇性θ爆发刺激(intermittent theta burst stimulation,iTBS)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吞咽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舌三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iTBS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water swallowing test,WST)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量表评分、吞咽生活质量(swallowing quality of life,SWAL-QOL)量表评分、sEMG最大波幅值及吞咽时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WST评分、SSA量表评分、吞咽时程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SWAL-QOL量表评分、sEMG最大波幅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WST评分、SSA量表评分、吞咽时程减少程度,SWAL-QOL量表评分、sEMG最大波幅值增加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舌三针联合iTBS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舌三针 间歇性θ爆发刺激 表面肌电
下载PDF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病耻感和吸入性肺炎的影响
6
作者 纪红 许莉莎 +4 位作者 张凤平 赵莹 李霞 郝建成 宫为大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5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IOE)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患者的病耻感和吸入性肺炎(AP)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IOE组(26例)与留... 目的探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IOE)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患者的病耻感和吸入性肺炎(AP)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IOE组(26例)与留置鼻胃管法(CNG)组(26例)。IOE组采取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进食,CNG组则采取留置胃管法进食,两组患者均同时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后1周、治疗30 d时脑卒中患者病耻感量表(SSS)评分及AP发生率。结果IOE组治疗30 d时SSS量表分值低于CN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OE组住院期间AP发生率低于CN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OE法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病耻感及降低住院期间AP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 病耻感 吸入性肺炎
下载PDF
1994年至2023年针灸干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文献计量分析
7
作者 徐芳园 胡培佳 +2 位作者 叶宇 戴帆 程红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99-1310,共12页
目的分析针灸干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1994年至2023年12月31日收录的关于针灸干预PSD的文献,采用VOSviewer和CiteSpace生成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1... 目的分析针灸干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1994年至2023年12月31日收录的关于针灸干预PSD的文献,采用VOSviewer和CiteSpace生成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16篇文献,发文量逐年增加,于2021年达到峰值(180篇)。纳入的文献中共有274名核心作者,其中程红亮、周鸿飞、冯卫星为发文量靠前的作者。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最高产的单位,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比较分散。高频关键词为吞咽功能障碍、脑卒中、针灸疗法以及康复疗法,其中舌三针、电针、项针、头针为较常运用的针刺方法。此外,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电刺激等方法干预PSD以及针灸干预PSD的临床选穴规律亦为研究热点。评估针灸干预PSD的疗效时逐渐由关注有效率到侧重于运用电视荧光吞咽检查、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表面肌电图等指标评估吞咽功能及吞咽障碍严重程度。结论针灸干预PSD的研究发展迅速。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具体针灸疗法以及针灸联合其他康复疗法的选择、针灸干预PSD的结局指标及选穴规律,未来应加强跨机构、跨地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着重关注针灸改善PSD患者吞咽功能的客观评价指标以及针灸联合现代康复疗法的优化组合,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光栓塞法建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小鼠模型
8
作者 田聪 饶泽华 +5 位作者 饶彤 陆梦 陈安坤 刘欣 慕容志苗 岳增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2-458,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可行的小鼠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模型。方法:3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和模型(PSD)组,光栓塞(PT)法制作PSD小鼠模型,假手术组仅尾静脉注射玫瑰红。分别于第1、3、7 d采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测定小鼠的脑... 目的:建立一种可行的小鼠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模型。方法:3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和模型(PSD)组,光栓塞(PT)法制作PSD小鼠模型,假手术组仅尾静脉注射玫瑰红。分别于第1、3、7 d采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测定小鼠的脑血流量,采用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面积比率,采用多导生理记录仪MP160记录小鼠吞咽的在体吞咽肌群肌电面积,采用4 min饮水实验测量小鼠的饮水功能,记录小鼠的体重变化。结果:小鼠各时间点脑血流量均下降,第1 d脑血流量急剧下降,第3、7 d脑血流量逐渐恢复,侧支循环建立,脑梗死面积逐渐减小;与Sham组比较,PSD组小鼠第1、3 d肌电面积均减小(P<0.05),但呈逐渐恢复趋势,第7 d与Sham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第1、3、7 d的4 min内饮水量、体重均有所下降(P<0.05)。结论:小鼠出现一定程度的吞咽障碍症状,有望成为PSD的转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栓塞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 小鼠
下载PDF
芒针透刺天突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探析
9
作者 叶宇 吴凯瑞 +5 位作者 徐芳园 程红亮 李洪涛 戴帆 张宜廷 凌美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606-611,共6页
吞咽障碍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以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西医对于该病的治疗具有一定局限性,而芒针透刺天突治疗该病疗效显著,天突有“清利咽喉第一穴”之称,芒针透刺可疗“深邪远痹”。紧扣天突与中... 吞咽障碍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以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西医对于该病的治疗具有一定局限性,而芒针透刺天突治疗该病疗效显著,天突有“清利咽喉第一穴”之称,芒针透刺可疗“深邪远痹”。紧扣天突与中风后吞咽障碍之病因、病机、病位的相关性,探讨芒针透刺天突治疗该病的理论基础及独特优势,以期为芒针透刺天突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应用奠定临床基础,为针刺治疗该病提供临床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吞咽障碍 天突 芒针透刺 理论基础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10
作者 肖凯龙 陈颖 +1 位作者 江梓幸 刘月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3期92-95,共4页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湛江中心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肌...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湛江中心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经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洼田饮水试验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MMSE、HAMA、HAMD、SSA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MSE、HAMA、HAMD、SSA评分、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具有确切的疗效,不仅能有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减少误吸,还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以及焦虑抑郁的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对近20年针灸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可视化分析
11
作者 丁雪纯 朱才丰 +4 位作者 陈晓宇 周冰原 张佳玉 王弛 程乐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2期140-148,共9页
目的:基于知识图谱技术探究针灸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 Stroke Dysphagia,PSD)的研究历程、热点和前沿趋势。方法:采用CiteSpace 6.1.R2及NOTE Express 3.7软件对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 目的:基于知识图谱技术探究针灸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 Stroke Dysphagia,PSD)的研究历程、热点和前沿趋势。方法:采用CiteSpace 6.1.R2及NOTE Express 3.7软件对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三大中文数据库中2003年-2023年针灸治疗PSD的相关文献进行数据整理,绘制知识图谱,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025篇,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分析得到9家主要研究机构和42位核心作者。统计出总体频次排名前20的文献关键词,得到13个文献关键词聚类。共纳入5个常见“针法-穴位”关键词聚类,26个频次高于50的穴位,绘制了针灸治疗PSD领域的关键词时间轴视图谱及突现图谱。归纳了文献中的治疗方式,绘制了治疗关键词共现图谱及突现图谱。结论:针灸治疗PSD相关临床疗效研究发展迅速,可见针灸治疗疗效突出,PSD已经成为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目前尚未形成大规模、跨地域的研究网络。针灸治疗PSD的机制研究较少,是新兴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卒中后吞咽障碍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佳瑶 刘泽键 +3 位作者 祁红婧 赵赫男 陈媛 孙洁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4年第3期7-11,共5页
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后患者会遗留运动、感觉、吞咽等功能障碍。其中,吞咽障碍易使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以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疾病的转归。经颅磁刺激作为一种无创的神经调节技术,已被多项研... 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后患者会遗留运动、感觉、吞咽等功能障碍。其中,吞咽障碍易使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以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疾病的转归。经颅磁刺激作为一种无创的神经调节技术,已被多项研究证实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本文归纳总结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病机制、经颅磁刺激治疗研究现状及其可能机制,发现临床上采用经颅磁刺激治疗时使用的频率、强度、部位、模式等参数的不同,其产生的治疗效果也有所不同。根据双相平衡恢复理论,理想的经颅磁刺激方案应取决于患者功能结构保留度、中风类型以及分期等。此外发现,小脑刺激、经迷走神经刺激等刺激方式也对脑卒中后患者的吞咽功能的改善有效果,但今后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康复
下载PDF
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单侧大脑半球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
13
作者 王景峰 秦佳维 +1 位作者 陈培红 吴顺林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75-279,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单侧大脑半球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神经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40例单侧大脑半球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单侧大脑半球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神经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40例单侧大脑半球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并依据1∶1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频组(频率5 Hz)与低频组(频率1 Hz),每组70例,治疗时间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不良事件,并对比治疗前后吞咽功能、神经功能水平变化。结果 高频组与低频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71%vs 87.14%,χ^(2)=3.281,P=0.070)。治疗后,高频组患者SSA评分、sEMG振幅、sEMG时程、NIHSS评分、NSE水平分别为(21.34±4.36)分、(30.36±4.47)μV、(1 204.65±215.34)ms、(9.05±2.12)分、(26.75±5.13)mg/L,均低于低频组的(23.15±4.87)分、(32.83±4.88)μV、(1 317.26±263.79)ms、(10.18±2.33)分、(29.14±5.81)mg/L(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DNF比治疗前升高,且高频组高于低频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5%vs 5.41%,x^(2)=0.150,P=0.698)。结论 高频率rTMS对单侧大脑半球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神经功能及血清BDNF水平的改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 神经功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针灸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14
作者 林紫嫣 范升 +2 位作者 刘巨尧 汤伟 叶勇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4期157-164,共8页
目的 梳理总结针灸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PSD)研究领域现状、热点及趋势,为相关研究及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及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建库至2023年10月17日针灸治疗PSD相关研究文献,运用CiteSpace6.1.R... 目的 梳理总结针灸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PSD)研究领域现状、热点及趋势,为相关研究及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及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建库至2023年10月17日针灸治疗PSD相关研究文献,运用CiteSpace6.1.R4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展示,分析该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结果 纳入中文文献922篇、英文文献30篇。中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冯卫星,英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Xu,Nenggui;中文文献发文最多的研究机构为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英文文献发文最多的研究机构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关键词分析显示,中文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康复、舌针等方面,英文文献集中在pneumonia、diagnosis等方面;聚类分析显示,中文关键词有17个聚类,英文关键词有8个聚类,主要围绕舌针、项针、电针等治疗PSD展开;突现分析显示,“吞咽功能”“针灸”“oropharyngeal dysphagia”“impact”突现强度较高。结论 目前针灸治疗PSD研究以国内为主,且发文量呈波动式上升,各研究团队合作有待加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改善PSD患者生活质量是目前的研究热点,针灸治疗PSD的作用机制可能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吞咽障碍 针刺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吞咽治疗联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摄食能力、吞咽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张亮 刘学春 +1 位作者 胡小山 郑梦颖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17-822,共6页
目的探究吞咽治疗联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患者摄食能力、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庆一一六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82例PSD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常规组(40例)和联合组(42例)。常规组予以吞咽治疗... 目的探究吞咽治疗联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患者摄食能力、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庆一一六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82例PSD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常规组(40例)和联合组(42例)。常规组予以吞咽治疗,联合组予以吞咽治疗联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比较2组疗效、摄食能力、吞咽功能情况、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2组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IOS)评分、实际进食比例均高于同组治疗前,进食评估调查表(EAT‑10)评分、自主进食时间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联合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P<0.05);2组口腔运送时间、软腭上抬时间、吞咽障碍造影量表(VDS)、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2组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Barthel指数评估表(BI)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吞咽治疗联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对PSD患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摄食能力,促进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吞咽治疗 舌压抗阻反馈训练 摄食能力 吞咽功能
下载PDF
正念音乐训练结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刘桂洪 朱红波 +1 位作者 吕秀芸 范旭莉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8期1139-1141,共3页
目的探讨正念音乐训练结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患者负性情绪、疲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8月PSD患者120例,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行吞咽训练及认知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开展正念音乐训练... 目的探讨正念音乐训练结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患者负性情绪、疲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8月PSD患者120例,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行吞咽训练及认知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开展正念音乐训练联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汉密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评分、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评分、训练依从性及洼田饮水试验(WST)分级。结果两组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F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训练依从率高于常规组(P<0.05),但两组WST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音乐训练结合穴位按摩可有效调节PSD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疲乏、提高功能训练依从性,但在吞咽功能的改善上与常规干预效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音乐训练 穴位按摩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负性情绪 疲乏
下载PDF
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卒中后认知障碍伴摄食吞咽困难患者的影响
17
作者 唐艳 孙洁 +2 位作者 张莉 高思宇 司徒功瑶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期96-99,12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卒中后认知障碍伴摄食吞咽困难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60例卒中后认知障碍合并摄食吞咽困难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低频组、...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卒中后认知障碍伴摄食吞咽困难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60例卒中后认知障碍合并摄食吞咽困难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低频组、高频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及认知功能恢复训练,而低频组则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及右侧低频rTMS治疗,高频组则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及左侧高频rTMS治疗;治疗4周后评估三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吞咽功能评分及营养状况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吞咽造影评分量表、Roenbek渗漏-误吸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且高频组低于低频组、对照组,低频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简易智能状态评分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微型营养评估评分高于治疗前,且高频组高于低频组、对照组,低频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rTMS较低频rTMS及常规认知功能恢复训练,可更好地改善卒中后认知障碍伴摄食吞咽困难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卒中后认知障碍 摄食吞咽困难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在卒中后吞咽障碍合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8
作者 孟文文 梁思捷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9期55-57,共3页
目的:探究经颅直流电刺激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在卒中后吞咽障碍合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合并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目的:探究经颅直流电刺激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在卒中后吞咽障碍合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合并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临床基础药物治疗、吞咽康复训练及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接受经颅直流电刺激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治疗,对照组实施同部位伪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功能性经口进食分级(FOIS)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FOIS、MBI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OIS、MBI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5,P=0.589)。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在卒中后吞咽障碍合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轻抑郁,改善患者经口摄食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 卒中后吞咽障碍 抑郁
下载PDF
量化食品流变等级评定在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19
作者 葛凯丽 李敏 +2 位作者 石梦宇 张敏 舒楠 《全科护理》 2024年第21期4045-4048,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量化食品流变等级评定结果的饮食管理措施在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吞咽评估方法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评估基础上采用... 目的:探究基于量化食品流变等级评定结果的饮食管理措施在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吞咽评估方法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评估基础上采用量化食品流变等级评定,根据结果予以相应饮食管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营养状况、日均进食时长、吞咽功能、误吸发生率及口腔食物残留和液体流出发生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病人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日均进食时长短于对照组,吞咽干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误吸发生率、口腔食物残留和液体流出率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量化食品流变等级评定结果指导的饮食管理措施可减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误吸发生,缩短进食时长,改善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食品流变等级 卒中后吞咽障碍 护理
下载PDF
雷火灸治疗脑卒中后并发症研究进展
20
作者 苏强 徐瑞瑞 +3 位作者 于若凡 姚婷婷 宋晓东 宋佳苧 《河南中医》 2024年第5期764-770,共7页
雷火灸的特点是火力猛、药力峻、渗透力强、灸疗面广,常用于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脑卒中后睡眠障碍、脑卒中后二便障碍、脑卒中后呼吸功能障碍、脑卒中后其他并发症等。雷火灸研究过程... 雷火灸的特点是火力猛、药力峻、渗透力强、灸疗面广,常用于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脑卒中后睡眠障碍、脑卒中后二便障碍、脑卒中后呼吸功能障碍、脑卒中后其他并发症等。雷火灸研究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关于雷火灸的临床研究报道,多是联合研究较多,独立开展研究较少;目前,已开展了较多关于脑卒中及其并发症的研究,但仍有部分问题并未涉及;总体研究样本量较少,部分研究并未按严格随机双盲对照方案设计进行;临床研究开展较多,且多是临床观察,基础研究涉及较少。为了使雷火灸疗法能更好地应用于脑卒中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诊疗中,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努力:加大对雷火灸独立疗法的研究,以明确其临床疗效;进一步拓展雷火灸应用于脑卒中的临床诊疗范围,填补部分领域的研究空白,如肺功能康复、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等;加大临床研究样本量,严格按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设计,增大临床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大力开展雷火灸基础研究,探究其作用机理,为了解其作用机制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并发症 雷火灸 上肢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 吞咽障碍 睡眠障碍 二便障碍 呼吸功能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