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母亲创伤后应激障碍及焦虑在早产儿临床特征和母亲照护反应间的中介作用
1
作者 王琪珲 高雯颖 +1 位作者 丁文雯 张莹 《安徽医学》 2024年第6期772-777,共6页
目的调研校正1月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出院早产儿临床特征、母亲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焦虑和母亲照护反应现状,定量分析母亲PTSD、焦虑在早产儿临床特征和母亲照护反应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2016年... 目的调研校正1月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出院早产儿临床特征、母亲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焦虑和母亲照护反应现状,定量分析母亲PTSD、焦虑在早产儿临床特征和母亲照护反应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2016年4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256例早产儿及其母亲的临床资料,包括围生期特征问卷、母亲PTSD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和4个照护反应问卷,各变量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介效应。结果早产儿母亲的产后PTSD、焦虑发生率分别为29.7%和15.6%。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出生胎龄和母亲PTSD、焦虑呈负相关(r=-0.598、-0.526,P<0.01),母亲PTSD、焦虑和母亲照护能力呈负相关(r=-0.516、-0.495,P<0.01),和照护困难各维度呈正相关(r=0.420~0.605,P均<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就母亲的照护能力而言,母亲PTSD、焦虑均对母亲照护能力发挥消极的直接效应(β_(direct)=-0.245、-0.225),出生胎龄对母亲照护能力有积极的直接效应(β_(direct)=0.356),并通过母亲PTSD、焦虑发挥积极的间接效应(效应量为0.189)。就母亲的照护困难而言,母亲焦虑对母亲照护困难起到积极的直接效应(β_(direct)=0.224),出生胎龄对母亲照护困难有消极的直接效应(β_(direct)=-0.277),并通过母亲PTSD、焦虑发挥消极的间接效应(效应量为-0.264)。结论母亲PTSD和焦虑越严重,母亲照护能力越弱,对早产儿照护困难的感知越明显,该情绪困扰在早产儿出生胎龄和母亲照护反应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医疗卫生机构可从加强早产儿母亲心理健康的支持和干预,特别是针对产后PTSD和焦虑的预防和治疗,以帮助母亲提高照护能力,改善不良照护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创伤后应激障碍 焦虑 照护反应
下载PDF
工伤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特点分析
2
作者 邴建华 徐雪鹏 赵荣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6期155-157,共3页
目的:分析工伤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特点。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4月青岛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178例工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自评量表(PCL-C)、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 目的:分析工伤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特点。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4月青岛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178例工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自评量表(PCL-C)、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问卷调查。分析178例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特点。结果:178例工伤患者警觉性增高评分(14.78±1.35)分,反复重现体验评分(13.26±1.41)分,回避症状评分(11.54±1.30)分,PCL-C总分(45.69±4.02)分,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157例。PTSD阳性组P量表、N量表评分高于正常组,E量表评分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L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SD阳性组社会支持利用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评分及总分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78例工伤患者积极应对评分(31.31±1.67)分,消极应对评分(20.09±1.55)分,SCSQ总分(51.68±2.04)分。警觉性增高评分、反复重现体验评分、回避症状评分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结论:工伤患者普遍存在PTSD,发生与其人格特点、社会支持度、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伤 心理应激反应 创伤后应激障碍
下载PDF
抑肝散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小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与作用机制
3
作者 周桐宇 李德顺 +4 位作者 曹秋实 孙雅琴 卢绮萍 何东初 刘哲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637-643,共7页
目的探究抑肝散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小鼠行为学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并从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CREB)/脑源性神经影响因子(bra... 目的探究抑肝散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小鼠行为学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并从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CREB)/脑源性神经影响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信号通路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58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不造模+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n=12)、模型组(PTSD造模+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n=10),抑肝散低剂量组[PTSD造模+0.5 g/(kg·d)抑肝散灌胃,n=12]、抑肝散高剂量组[PTSD造模+1.0 g/(kg·d)抑肝散灌胃,n=12]、盐酸舍曲林组[PTSD造模+0.01 g/(kg·d)盐酸舍曲林灌胃,n=12]。采用旷场实验、创伤线索回避实验、情景恐惧实验评价小鼠的行为学变化;尼式染色法观察小鼠海马细胞病理变化;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原位切口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BDNF、磷酸化CREB(phosphorylated CREB,p-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TrkB)的蛋白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旷场实验的中心区域运动距离百分比、探索物体时间明显减少,僵直时间明显增加(P均<0.05);海马组织细胞存在结构异常、坏死情况;海马神经元凋亡数量增加(P<0.05);海马组织中TrkB、BDNF、p-CREB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均<0.01)。给药后,与模型组比较,抑肝散低剂量组、抑肝散高剂量组、盐酸舍曲林组小鼠旷场实验的中心区域运动距离百分比均增加(P均<0.05),抑肝散低剂量组小鼠探索物体时间增加(P<0.05),抑肝散高剂量组小鼠僵直时间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抑肝散低剂量组、抑肝散高剂量组、盐酸舍曲林组小鼠海马组织细胞结构异常、坏死情况缓解;抑肝散高剂量组与盐酸舍曲林组小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数量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抑肝散低剂量组、抑肝散高剂量组、盐酸舍曲林组小鼠海马组织TrkB、p-CREB、BDNF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抑肝散可激活CREB/BDNF信号通路,抑制PTSD小鼠神经元凋亡,改善小鼠的焦虑、主动回避行为和再体验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抑肝散 行为学 海马 神经元凋亡 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脑源性神经影响因子 信号通路
下载PDF
汶川震后一个月受灾者心理应激状况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玉芳 胡丽 +2 位作者 汤永隆 李哲 张静秋 《中国健康教育》 2009年第5期356-358,共3页
目的研究地震一个月后受灾者心理应激状况,分析心理应激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自评量表及自编社会支持问卷、安全感问卷对受灾者进行调查。结果所调查的受灾群体中,创伤后应激反应符合轻度诊断标准的比率... 目的研究地震一个月后受灾者心理应激状况,分析心理应激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自评量表及自编社会支持问卷、安全感问卷对受灾者进行调查。结果所调查的受灾群体中,创伤后应激反应符合轻度诊断标准的比率为17.65%,符合中重度诊断标准的比率为0.84%,男性均多于女性。获取社会物质支持、信息支持和心理支持越少,创伤后应激反应越严重;生活安全感、确定控制感和归属感越缺乏,创伤后应激反应越严重;暴露程度越高,创伤后应激反应越严重。结论汶川地震是强烈的应激事件,创伤后应激反应强烈,社会信息支持、生活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得分与创伤后应激反应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反应 创伤后应激障碍 社会支持 安全感
下载PDF
医学生应对、情绪调节方式与心理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杜鹃 张红静 +1 位作者 李韵 牛娟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7-170,177,共5页
目的探讨医学生心理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发生与其应对方式和情绪调节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自评量表,情绪调节问卷,应付方式问卷,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对405例大学本科生进行评定,并依据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自评量表的评定标... 目的探讨医学生心理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发生与其应对方式和情绪调节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自评量表,情绪调节问卷,应付方式问卷,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对405例大学本科生进行评定,并依据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自评量表的评定标准,将其分为症状组和对照组。结果在对正性情绪的忽视、抑制和对负性情绪的重视调节上,症状组要高于对照组(P<0.001或P<0.05),而对正性情绪的宣泄方面,症状组要低于对照组(P<0.05)。在应对方式上,症状组比对照组更倾向于选择幻想、自责、退避和合理化。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发生与对正性情绪的忽视,对负性情绪的重视和自责等呈正相关(P<0.01),而与对负性情绪的抑制、解决问题、求助等呈负相关(P<0.05或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对负性情绪的重视调节,负性情绪的感受频率,幻想等是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总分的独立预测变量。结论心理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发生与大学生不适当的应对方式和情绪调节方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反应 应对方式 情绪调节 医学生
下载PDF
基于“肾藏精,在志应恐”理论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病机与防治研究思路探讨 被引量:27
6
作者 严灿 吴丽丽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578-582,共5页
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治法方药防治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研究虽然刚刚起步,但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立足于中医"肾藏精,在志应恐"的理论,剖析PTSD的中医病因病机,认为"肾精不足,封... 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治法方药防治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研究虽然刚刚起步,但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立足于中医"肾藏精,在志应恐"的理论,剖析PTSD的中医病因病机,认为"肾精不足,封藏失职,志气衰败"是PTSD中医病机核心之所在。此外,本文对中医补肾治法方药防治PTSD的现状与药理学基础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同时,从临床研究、动物模型以及药理学机制研究等方面提出了今后运用补肾治法方药防治PTSD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藏精 在志应恐 创伤后应激障碍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核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核因子κB通路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丛海涛 丁进峰 +3 位作者 何海娟 陈玲阳 杨燕青 朱广球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5-301,共7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PTSD)核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IKK)/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核因子κB(NF-κB)通路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阳...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PTSD)核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IKK)/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核因子κB(NF-κB)通路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阳性对照(positive)组和DEX组。除control组外,其余各组使用单一延长应激法(SPS)构建PTSD模型,并于模型制作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大鼠自主活动和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法观察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病理变化;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IKK、IκBα、嘌呤能离子通道型受体7(P2X7R)和富含亮氨酸重复结构域蛋白3(NALP3)表达水平;凝胶电泳迁移率转变分析(EMSA)评价NF-κB活性。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CA1区出现结构紊乱,细胞核固缩等病理变化,大鼠自主活动和学习记忆能力降低(P<0.05),IL-1β、IL-6和TNF-α含量、IKK、IκBα、P2X7R和NALP3表达水平及NF-κB活性升高(P<0.05);与model组相比,positive组和DEX组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CA1区病理现象缓解,上述指标变化均与model组相反(P<0.05)。结论DEX可显著提高PTSD大鼠自主活动和学习记忆能力,减少海马组织炎症反应,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下调IKK/IκBα/NF-κ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创伤后应激障碍 核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核因子κB通路 炎症反应 认知功能障碍 凝胶电泳迁移率转变分析 大鼠
下载PDF
减轻应激训练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创伤后应激反应及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符秋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15期2402-2405,共4页
目的:分析减轻应激训练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创伤后的应激反应水平以及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肝胆外科进行介入治疗的1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依据患者就诊时的ID号码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 目的:分析减轻应激训练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创伤后的应激反应水平以及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肝胆外科进行介入治疗的1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依据患者就诊时的ID号码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术后常规一般护理措施、抗炎、补液等对症治疗及相关健康教育等,而研究组患者在以上基础上再给予减轻应激训练干预,利用PSSH量表、LOT-R量表对患者干预前后的应激反应水平和乐观倾向进行比较并分析干预前后两组患者CRP、HIF-1α等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干预前在应激总分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给予减轻应激训练后应激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在乐观倾向评分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均呈现上升趋势,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患者VEGF、HIF-1α及CRP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减轻应激训练对于降低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创伤后应激反应和提高患者积极乐观的情绪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轻应激训练 肝癌 介入 创伤后应激反应
下载PDF
平武县抗震官兵应激反应测试及干预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高存友 甘景梨 +4 位作者 张卫红 丁庆华 赵兰民 陈涛 马学涛 《实用医药杂志》 2010年第10期938-940,共3页
目的分析抗震救灾官兵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降低军事应激条件下官兵应激水平干预方法。方法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个人自评量表(PEI)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5.12地震救灾过程中的某部... 目的分析抗震救灾官兵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降低军事应激条件下官兵应激水平干预方法。方法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个人自评量表(PEI)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5.12地震救灾过程中的某部869名救灾官兵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方案进行干预,并观察和对比疗效。结果抗震救灾官兵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检出率为24.4%。PTSD-SS总分与职务、心理卫生知识了解情况、社会支持、生活条件、PEI总分及部分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1~0.05),与负性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1)。Ridit分析显示:不同干预方法效果不同(R=9.158,P<0.05),其中以综合心理干预方法效果最好。结论救灾官兵存在明显的心理创伤后应激反应,应激反应与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应激状态下心理干预应首选综合心理干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救灾 官兵 创伤后应激反应 心理干预
下载PDF
《孪生姐妹》中的战争道德罪责问题——以人物创伤后应激障碍之角度
10
作者 李阳 王霞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40-43,共4页
《孪生姐妹》是荷兰当代畅销书女作家苔丝·德·罗的代表作之一,小说讲述了战争年代一对孪生姐妹经历了分离和战争的创伤后再度相逢的故事。战争罪责由集团和个人组成,具体划分为政治、法律和道德三方面,而道德罪责是区分战争主... 《孪生姐妹》是荷兰当代畅销书女作家苔丝·德·罗的代表作之一,小说讲述了战争年代一对孪生姐妹经历了分离和战争的创伤后再度相逢的故事。战争罪责由集团和个人组成,具体划分为政治、法律和道德三方面,而道德罪责是区分战争主体,也就是区分集团和个人罪责的关键。各自身上尤其是妹妹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反应以及两姐妹的观点错位贯穿作品始终,究其根源是二人对于战争罪责中的道德责任问题认识和看法不一致,同时也体现出战争对普通个体和家庭的摧残与迫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孪生姐妹》 战争罪责 创伤后应激障碍 道德责任
下载PDF
高危早产儿矫正月龄3月时母亲情绪及家庭应对与神经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涛梅 丁文雯 +2 位作者 赵丽金 马佳莉 张莹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高危早产儿临床特征、母亲情绪、早产家庭应对对高危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的作用机制,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围产期创伤后应激障碍问卷和早产影响家庭应对量表对随访的202对高危早产儿及其母亲进行调查,基... 目的探讨高危早产儿临床特征、母亲情绪、早产家庭应对对高危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的作用机制,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围产期创伤后应激障碍问卷和早产影响家庭应对量表对随访的202对高危早产儿及其母亲进行调查,基于文献回顾建构路径分析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母亲焦虑通过创伤后应激障碍及早产影响家庭应对对神经发育产生间接影响,总效应系数为-0.10;创伤后应激障碍通过早产影响家庭应对对神经发育产生间接影响,总效应系数为-0.12.喂养是否含母乳、败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影响家庭应对对神经发育的直接效应系数分别为-0.30、-0.29、0.25、-0.19.结论早产儿的神经行为发育影响因素多而复杂,随访时应加强早产儿神经发育评估,重点关注患有败血症、未采用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同时,加强对母亲不良情绪和早产家庭应对的指导以促进早产儿神经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焦虑 创伤后应激障碍 家庭应对 神经发育 路径分析
下载PDF
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癌症病人创伤后应激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彭倩 《全科护理》 2020年第32期4515-4518,共4页
[目的]研究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癌症病人的创伤后应激反应情况,分析其可能存在的相关因素。[方法]选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对某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住院转出并发ARDS的癌症病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结... [目的]研究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癌症病人的创伤后应激反应情况,分析其可能存在的相关因素。[方法]选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对某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住院转出并发ARDS的癌症病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并发ARDS的癌症病人创伤后应激反应得分为(37.27±16.31)分,项目均分为(1.55±0.6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文化程度、护士态度、ICU住院时间是创伤后应激反应总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并发ARDS的癌症病人创伤后应激反应水平较高,应引起重视。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性别、文化程度、护士态度和ICU住院时间,给予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予以改善,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癌症 创伤后应激反应 创伤后应激障碍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院前急救科护理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严敏怡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第14期2076-2081,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院前急救科护理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反应的主要因素及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3—4月我中心急救科护理人员30名为研究对象,使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职业倦怠感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分析院前急救科护理人员... 目的探讨影响院前急救科护理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反应的主要因素及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3—4月我中心急救科护理人员30名为研究对象,使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职业倦怠感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分析院前急救科护理人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相关影响因素。结果30名院前急救护理人员创伤性事件调查表各维度得分比较中,除积极应对、家庭内外支持、个人成就感外,其余维度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救应激性事件各维度、情感耗竭、去人格化、消极应对方式以及创伤性应激障碍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救治场所暴力应激、应对方式及家庭内支持均为院前急救科护理人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应激性事件、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均为影响急救科护理人员创伤后应激发生的主要因素。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如认知行为干预法、完善排班制度、组织抗压训练、家庭访谈及森田疗法等,降低其创伤后应激反应,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科护理人员 创伤后应激反应 主要因素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脑干听觉反应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甘景梨 高存友 +3 位作者 杨代德 胡兴焕 李晓琼 张伟红 《山东精神医学》 2004年第4期193-194,共2页
目的 探讨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患者脑干听觉反应 (ABR)的特点。方法 对 36例PTSD患者和 4 0名健康军人 (对照组 )应用美国NicoletBravo脑电生理仪 ,采用Click短声刺激进行ABR测查。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PTSD组的Pz脑区波V绝对... 目的 探讨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患者脑干听觉反应 (ABR)的特点。方法 对 36例PTSD患者和 4 0名健康军人 (对照组 )应用美国NicoletBravo脑电生理仪 ,采用Click短声刺激进行ABR测查。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PTSD组的Pz脑区波V绝对潜伏期延迟 (t=4 .5 2 ,P <0 .0 1) ,OZ 脑区波V绝对潜伏期前移(t=4 .5 1,P <0 .0 1) ,OZ 脑区波Ⅱ绝对波幅与PZ 脑区波Ⅳ绝对波幅均降低 (t =5 .5 6和t =5 .5 9,均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SD 患者 创伤后应激障碍 脑干听觉反应 军人 脑区 对照组 绝对 目的
下载PDF
川芎嗪调控创伤后应激障碍小鼠认知功能的作用
15
作者 郭玲 陈永权 +4 位作者 刘灿 姚卫东 姚悦 承萍萍 柳兆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880-2884,共5页
目的探究川芎嗪(TMP)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通过单次延长应激(SPS)建立PTSD小鼠模型。实验组腹腔注射10 mg·kg^(-1)TMP,正... 目的探究川芎嗪(TMP)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通过单次延长应激(SPS)建立PTSD小鼠模型。实验组腹腔注射10 mg·kg^(-1)TMP,正常组和模型组均腹腔注射等量0.9%NaCl。用Morris水迷宫、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估小鼠的认知行为,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用免疫荧光实验法检测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蛋白的表达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氧化应激炎性因子的含量。结果正常组、模型组、TMP组的逃避潜伏期时间分别为(56.50±9.89)、(87.16±10.48)和(68.63±10.19)s,旷场角落停留时间分别为(190.37±40.64)、(260.39±40.54)和(218.63±38.27)s,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8.28±2.35)%、(39.36±3.65)%和(30.74±3.58)%,Iba-1荧光强度分别为(8.01±2.23)%、(50.87±7.31)%和(7.49±1.41)%,丙二醛含量分别为(5.46±0.95)、(12.98±2.06)和(8.31±1.28)nmol·mg^(-1),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分别为(53.59±9.91)、(115.46±11.53)和(74.38±10.77)pg·mL^(-1),正常组和实验组的上述指标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TMP能改善PTSD小鼠的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创伤后应激障碍 认知功能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疏肝调神”法针刺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焦虑样行为及终纹床核PKC/ERK/CREB通路的影响
16
作者 王永蕊 郑先丽 严兴科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1-1288,共8页
目的:观察“疏肝调神”法针刺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终纹床核(BNST)蛋白激酶C/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KC/ERK/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针刺改善PTSD焦虑与恐惧的作用机制。方法:从50只SPF级雄性SD大鼠中... 目的:观察“疏肝调神”法针刺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终纹床核(BNST)蛋白激酶C/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KC/ERK/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针刺改善PTSD焦虑与恐惧的作用机制。方法:从50只SPF级雄性SD大鼠中随机选出10只作为空白组,剩余40只大鼠采用幽闭电击法联合负重力竭式游泳法制备PTSD大鼠模型。随机选取30只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与针刺组,各10只。西药组予盐酸帕罗西汀溶液灌胃,每日1次,连续12d;针刺组针刺“百会”及双侧“内关”“神门”“太冲”,“百会”每日均针刺,其余穴位单日针刺左侧,双日针刺右侧,每日1次,连续12d。采用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焦虑与恐惧的行为学变化;利用HE染色及尼氏染色观察大鼠BNST组织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BNST组织PKC、磷酸化蛋白激酶C(p-PKC)、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p-ERK1/2)、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旷场中央区域停留时间及停留总距离缩短、在高架十字迷宫开放臂停留时间及活动总距离缩短(P<0.05);BNST组织神经细胞数量减少,排列不规律,存在细胞皱缩及核固缩,神经元结构异常,尼氏体染色不均匀,数量减少;BNST组织p-PKC蛋白表达及p-PKC/PKC值升高(P<0.05),p-ERK1/2、p-CREB蛋白表达及p-ERK1/2/ERK1/2值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针刺组大鼠在旷场中央区域停留时间及停留总距离增加、在高架十字迷宫开放臂停留时间及活动总距离增加(P<0.05);BNST组织神经细胞数量较模型组增多,细胞排列尚整齐,尼氏体数量增加,神经元结构、尼氏体形态改善;BNST组织p-PKC蛋白表达及p-PKC/PKC值降低(P<0.05),p-ERK1/2、p-CREB蛋白表达及p-ERK1/2/ERK1/2值升高(P<0.05)。结论:“疏肝调神”法针刺可减轻PTSD大鼠的焦虑与恐惧样行为,改善BNST组织神经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节BNST组织PKC/ERK/CRE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针刺 终纹床核 蛋白激酶C/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KC/ERK/CREB)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产妇产后急性应激反应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莹 鄢传东 +2 位作者 张迪 甘泉 周冬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567-570,共4页
目的:评估产妇急性应激反应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对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的产妇进行方便抽样后,利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量表(SASRQ)和围产期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PRQ)自编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具有急性应激反应高风险... 目的:评估产妇急性应激反应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对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的产妇进行方便抽样后,利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量表(SASRQ)和围产期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PRQ)自编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具有急性应激反应高风险的产妇占14.3%,具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产妇占15.2%。产生急性应激反应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风险与产妇的年龄(r=0.092,P<0.01;r=0.084,P<0.01)、孕次(r=0.069,P<0.05;r=0.075,P<0.01)和产次(r=0.087,P<0.01;r=0.092,P<0.01)正相关。线性回归分析则显示产次会显著升高产妇发生急性应激反应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风险(P<0.05)。结论:产后心理干预应尤其关注高龄的、孕次和产次相对较多的产妇,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急性应激反应 创伤后应激障碍 产次
原文传递
创伤后应激障碍状态下脊髓谷氨酸转运体-1调控内脏高敏感性-痛觉敏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强 纪雷 +6 位作者 何雨芩 冉亚梅 林玲 李磊 王建民 王正国 杨敏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77-481,共5页
目的 探讨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状态下脊髓谷氨酸转运体-1(GLT-1)表达的改变及GLT-1激动剂头孢曲松钠(CTX)抗内脏伤害性刺激的作用.方法 SD大鼠分为5组:生理盐水对照组、PTSD内脏高敏感模型组、CTX预处理组、PTSD+CTX组及PTSD... 目的 探讨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状态下脊髓谷氨酸转运体-1(GLT-1)表达的改变及GLT-1激动剂头孢曲松钠(CTX)抗内脏伤害性刺激的作用.方法 SD大鼠分为5组:生理盐水对照组、PTSD内脏高敏感模型组、CTX预处理组、PTSD+CTX组及PTSD+CTX+二氢卡因酸盐(DHK)组.每组7只鼠用于内脏敏感性测定,均最终完成试验;每组10只鼠用于GLT-1免疫荧光检测,最终分别有8、9、8、10、7只完成试验.采用腹腔注射卵清蛋白(OVA)基础致敏联合连续单一应激(SPS)建立PTSD内脏高敏感大鼠模型;建模后7d采用结直肠扩张(CRD)-内脏运动反射(VMR)评估PTSD状态下内脏敏感性改变;采用CTX选择性诱发编码GLT-1的基因转录及上调GLT-1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及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研究脊髓GLT-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TX组大鼠脊髓背角GLT-1表达水平较高,吸光度(A)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41.38±2.91比106.25±3.32,P=0.001),而PTSD组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86.11±2.73比106.25±3.32,P=0.001);PTSD+ CTX组GLT-1的表达亦高于PTSD组(98.70±3.19比86.11±2.73,P=0.004).在20、40、60、80 mmHg(1 mmHg =0.133 kPa)压力下行CRD,术后7 d PTSD组在各压力水平下的VMR曲线下面积(AUCVMR)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PTSD+ CTX组在各压力水平的AUCVMR明显低于PTSD组(P值均<0.01);在80 mmHg行伤害性内脏刺激时,GLT-1抑制剂DHK可逆转CTX的抗伤害刺激效应(P =0.002).在40、60、80 mmHg下行CRD时,CTX组的AUCvMR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腹腔注射OVA基础致敏联合SPS可成功建立PTSD内脏高敏感大鼠模型.在PTSD内脏高敏感状态下,CTX可通过上调脊髓GLT-1的表达发挥抗内脏伤害性刺激的作用,可能成为防止或抑制PTSD状态下内脏高敏感性-痛觉敏化新的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障碍 创伤后 谷氨酸转运体-1 内脏高敏感性-痛觉敏化 结直肠扩张-内脏运动反射
原文传递
电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杏仁核及海马区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的表达及与突触蛋白结合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秘 李凯 +3 位作者 丁宁 谢毅强 牛坤 张虹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17-523,共7页
目的:观察醒脑调肾电针法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杏仁核、海马区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表达,及其与突触关键蛋白结合能力的影响,探讨针刺改善PTSD的突触可塑性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8只... 目的:观察醒脑调肾电针法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杏仁核、海马区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表达,及其与突触关键蛋白结合能力的影响,探讨针刺改善PTSD的突触可塑性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8只。应用单一连续应激法建立PTSD模型。电针组于"百会""神庭""肾俞"(双侧)穴行电针治疗,每日1次,每次20 min,连续治疗21 d。以自发活动、条件性恐惧反应检测评价行为学改变,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法检测杏仁核、海马区CREB的表达,运用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法验证CREB与突触蛋白的结合能力。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自发活动距离减少(P<0.01),条件性恐惧反应检测僵直时间百分比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自发活动距离增加(P<0.05),条件性恐惧反应检测僵直时间百分比降低(P<0.01,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杏仁核、海马脑区的CREB表达水平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杏仁核、海马区CREB蛋白表达明显提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杏仁核、海马区CREB与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结合能力下降(P<0.01),与突触素(SYN)、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结合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杏仁核、海马区CREB与PSD95蛋白结合能力提高(P<0.05),与SYN、GAP43结合能力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电针可能是通过提高CREB与突触关键蛋白PSD95结合能力以调控PTSD模型大鼠杏仁核、海马脑区突触可塑性,进而改善PTSD大鼠的行为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创伤后应激障碍 杏仁核 海马 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结合能力
原文传递
创伤后应激障碍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斌 苑会羚 +3 位作者 潘婧宇 宋磊 杨群 金银川 《职业与健康》 CAS 2021年第18期2582-2586,共5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一类以创伤性再体验、回避和警觉性增高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上对于PTSD治疗主要是以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基于下丘脑-垂体...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一类以创伤性再体验、回避和警觉性增高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上对于PTSD治疗主要是以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基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 adrenal,HPA)轴紊乱假说的药物为主,但是这些药物存在着疗效低、不良反应多和个体差异大等问题。同时,HPA轴紊乱假说也不能解释PTSD的所有临床表现。近年来,炎症假说越来越受到关注,该假说认为应激刺激可以引发机体的炎症反应,并且通过一系列机制最终导致PTSD的发生。我们主要从炎症反应的角度对PTSD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综述,为PTSD的临床治疗提出新的诊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炎症反应 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