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rgical management of the diabetic foot:The current evidence
1
作者 Richard Henry Randall Roberts Gareth Rhys Davies-Jones +2 位作者 James Brock Vaishnav Satheesh Greg AJ Robertson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4年第5期404-417,共14页
The prevalence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associated complications,particularly diabetic foot pathologies,poses significant healthcare challenges and economic burdens globally.This review synthesises current evidenc... The prevalence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associated complications,particularly diabetic foot pathologies,poses significant healthcare challenges and economic burdens globally.This review synthesises current evidence on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the diabetic foot,focusing on the interplay between neuropathy,ischemia,and infection that commonly culminates in ulcers,infections,and,in severe cases,amputations.The escalating incidence of diabetes mellitus underscores the urgency for effective management strategies,as diabetic foot complications are a leading cause of hospital admissions among diabetic patients,significantly impacting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rates.This review explores the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diabetic foot complications and further examines diabetic foot ulcers,infections,and skeletal pathologies such as Charcot arthropathy,emphasising the critical role of early diagnosis,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strategies,and interdisciplinary care in mitigating adverse outcomes.In addressing surgical interventions,this review evaluates conservative surgeries,amputations,and reconstructive procedures,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tailored approaches based on individual patient profiles and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foot pathologies.The integration of advanced diagnostic tools,novel surgical techniques,and postoperative care,including offloading and infection control,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optimising healing and preserving limb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betES diabetic foot CHARCOT OSTEOMYELITIS amputation diabetic foot attack Conservative surgery
下载PDF
理中活血通脉汤治疗半阴半阳证糖尿病足截趾清创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尚俊良 王广宇 +1 位作者 石春红 徐旭英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7期1347-1353,共7页
目的探讨理中活血通脉汤治疗半阴半阳证糖尿病足截趾清创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疮疡血管外科住院治疗的半阴半阳证糖尿病足截趾清创术后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2∶... 目的探讨理中活血通脉汤治疗半阴半阳证糖尿病足截趾清创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疮疡血管外科住院治疗的半阴半阳证糖尿病足截趾清创术后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60例。治疗组给予理中活血通脉汤口服,对照组给予活血通脉汤口服,两组均给以常规控制基础病、清创等治疗,均外用紫色疽疮纱条换药,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月,共2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尿病足截趾清创术后创面面积、创面缩小率、创面证候积分、创面证候积分减少率、实验室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胃肠功能指标(胃残余量、肠内营养达标时间和急性胃肠损伤超声检查评分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创面面积较治疗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创面缩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个疗程两组患者创面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创面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创面证候积分减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HbA1c、FIB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血清P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CRP、HbA1c、FIB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P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胃肠功能指标胃残余量、肠内营养达标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急性胃肠损伤超声检查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5.00%(51/60)高于对照组57.14%(16/28),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判断安全性化验指标基本都在正常范围内,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理中活血通脉汤可有效改善半阴半阳证糖尿病足截趾清创术后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提高患者整体营养水平,降低患者局部炎症状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截趾清创术后 半阴半阳证 胃肠功能 理中活血通脉汤
下载PDF
分析预见性护理对糖尿病足截肢术后患者并发症、康复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梁精敏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67-170,共4页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糖尿病足截肢术后患者并发症、康复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4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进行截肢手术的糖尿病足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糖尿病足截肢术后患者并发症、康复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4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进行截肢手术的糖尿病足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的差异,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定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其中肉芽生长状态和边缘炎肿状态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截肢手术患者的护理上有明显的应用优势,不仅可以加快其术后康复速度,又可以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降到最低,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常规护理 糖尿病足 截肢手术 术后并发症 康复效果 睡眠质量 护理效果
下载PDF
髂筋膜间隙联合腘窝上角坐骨神经阻滞用于糖尿病足膝下截肢术抗凝患者的镇痛及康复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新利 孙志超 +4 位作者 刘巍 王植丰 马东风 王彦梅 刘东海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纵向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LSFICB)联合腘窝上角坐骨神经阻滞(UPSNB)用于糖尿病足抗凝治疗患者膝下截肢术围手术期镇痛和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足膝下截肢术抗凝治疗患者40例,按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A、B两组...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纵向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LSFICB)联合腘窝上角坐骨神经阻滞(UPSNB)用于糖尿病足抗凝治疗患者膝下截肢术围手术期镇痛和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足膝下截肢术抗凝治疗患者40例,按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行全麻;B组行超声引导LSFICB+UPSNB。观察并记录麻醉前(T_(pre))、麻醉后12 h(T_(12))、麻醉后24 h(T_(24))、麻醉后48 h(T_(48))时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记录患者术后开始饮食时间、首次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花费;记录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例数,术后48 h内头晕、尿潴留、恶心/呕吐、睡眠障碍、切口重度疼痛等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A组T_(12)、T_(24)、T_(48)时NRS评分明显高于B组(分:4.05±1.15比2.30±0.80,3.75±1.21比2.45±1.00,2.05±0.69比1.60±0.68,均P<0.05)。A组术后开始饮食时间(h:7.20±2.82比3.60±1.47)、住院时间(d:7.85±1.98比6.05±1.70)、医疗花费(万元:1.50±0.34比0.98±0.18)明显高于B组(均P<0.05),首次疼痛时间明显少于B组(h:3.50±1.32比23.55±5.41,P<0.05)。A组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及头晕、尿潴留、恶心/呕吐、睡眠障碍、切口重度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B组〔80%(16/20)比20%(4/20),60%(12/20)比20%(4/20),80%(16/20)比10%(2/20),85%(17/20)比20%(4/20),75%(15/20)比25%(5/20),60%(12/20)比10%(2/20),均P<0.05〕。结论糖尿病足膝下截肢术抗凝患者行超声引导LSFICB联合UPSNB安全可靠,较静脉吸入全麻更具镇痛、加速康复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膝下截肢术 抗凝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 加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以髂筋膜间隙阻滞为基础的无阿片镇痛在糖尿病足膝上截肢围术期中的应用
5
作者 黄新利 孙志超 +4 位作者 刘巍 王植丰 马东风 王彦梅 刘东海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0-483,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以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SFICB)为基础的无阿片镇痛(OFA)用于糖尿病足患者膝上截肢围术期的镇痛和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廊坊市人民医院行糖尿病足膝上截肢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镇...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以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SFICB)为基础的无阿片镇痛(OFA)用于糖尿病足患者膝上截肢围术期的镇痛和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廊坊市人民医院行糖尿病足膝上截肢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镇痛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阿片镇痛(OA)组和OFA组,每组20例。OA组行腰硬联合麻醉,术毕行阿片患者自控静脉镇痛(OPCIA);OFA组行SFICB和腰硬联合麻醉,术毕行无阿片患者自控静脉镇痛(OFPCIA)。观察并记录麻醉前(T1)、平卧转侧卧(T2)、侧卧弓腰(T3)、麻醉后24 h(T4)时疼痛数字等级评价量表(NRS)评分和术后正常饮食时间、无痛期持续时间、有效按压容量、补救镇痛药用量,以及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谵妄、幻觉、重度疼痛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OA组T2、T3、T4时NRS评分均明显高于OFA组(分:5.35±1.76比3.15±0.75,4.10±1.07比2.50±0.69,2.90±0.97比1.65±0.59,均P<0.05)。OA组正常饮食时间、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有效按压容量、补救镇痛药用量均明显高于OFA组〔正常饮食时间(h):6.60±2.41比3.45±1.32,PCIA有效按压容量(mL):22.75±2.45比11.70±4.78,补救镇痛药用量(mg):108.00±35.63比30.00±27.53,均P<0.05〕,无痛期持续时间较OFA组明显缩短(h:4.25±1.68比23.60±5.14,P<0.05)。OA组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谵妄、重度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OFA组〔分别为60.0%(12/20)比15.0%(3/20),65.0%(13/20)比10.0%(2/20),30.0%(6/20)比5.0%(1/20),60.0%(12/20)比10.0%(2/20),均P<0.05〕,幻觉发生率明显低于OFA组〔0%(0/20)比20.0%(4/20),P<0.05〕。结论行超声引导下以SFICB为基础的OFA较OA安全有效地降低了糖尿病足膝上截肢术患者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加速了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无阿片镇痛 加速康复外科 糖尿病足 膝上截肢术
下载PDF
血必净对糖尿病足截肢术后老年ESS患者甲状腺激素及血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马静 陈敏 +2 位作者 顾珮瑜 王琼英 盛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7-619,共3页
目的观察合并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euthyroid sicks syndrome,ESS)的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行糖尿病足截肢术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血管功能的变化,探讨血必净对其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56例糖尿病足坏疽伴ESS的老年患者在截肢术... 目的观察合并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euthyroid sicks syndrome,ESS)的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行糖尿病足截肢术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血管功能的变化,探讨血必净对其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56例糖尿病足坏疽伴ESS的老年患者在截肢术前随机分为血必净组及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血必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检测两组在术前、术后1d、7d、12dFT3、T3、FT4的变化及血管功能。结果①与术前比较:对照组术后1d测得T3、FT3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均P<0.05),术后12d与术前相似(均P>0.05)。血必净组术后1d、7d测T3、FT3较术前水平低(均P<0.05),术后12d高于术前(均P<0.05)。FT4水平两组各时段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两组同时段比较:血必净组术后7d、12d的T3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d、7d和12d的FT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间FT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对照组术后12d较术前改善,血必净组术后7d和12d较术前及对照组同时段改善(均P<0.05)。结论糖尿病足截肢术术后ESS状况短时间内较难完全缓解,血必净可促进老年糖尿病足患者截肢术后ESS状况及血管舒张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 糖尿病足 截肢术 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 血管功能
下载PDF
糖尿病足溃疡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冰 孟桦 韩伟峰 《临床外科杂志》 2012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溃疡难愈创面修复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8月至2010年11月期间113例(122条患肢)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113例糖尿病足部溃疡应用自体游离皮片移植83例(73.45%);局部皮瓣修复者27例(23.89%);30例行... 目的探讨糖尿病溃疡难愈创面修复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8月至2010年11月期间113例(122条患肢)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113例糖尿病足部溃疡应用自体游离皮片移植83例(73.45%);局部皮瓣修复者27例(23.89%);30例行单纯足趾截除41趾;3例行截肢术。结果自体游离皮片移植成活率为81.92%,局部皮瓣修复I期愈合率为85.19%。86例获得6个月-4.5年的随访,平均17个月,7例溃疡复发,复发率8.14%,其余创面愈合良好。结论采用皮瓣和皮片移植修复创面,可缩短溃疡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清创 外科皮瓣 皮片移植 截肢术
下载PDF
糖尿病足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邓福生 胡何节 +1 位作者 王晓天 陈海冰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 2 2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行坏死组织清除换药 11例 ,其中 8例溃疡好转 ,3例溃疡无明显改善 ;坏死足趾切除 4例 ,切口愈合后出院 ;动脉搭桥 3例 ,其中 2例足背动...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 2 2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行坏死组织清除换药 11例 ,其中 8例溃疡好转 ,3例溃疡无明显改善 ;坏死足趾切除 4例 ,切口愈合后出院 ;动脉搭桥 3例 ,其中 2例足背动脉搏动恢复 ,3例皮温均明显升高 ;2例截肢 ;另 2例自动出院。结论 糖尿病足的外科治疗是挽救肢体的积极手段 ,配合药物可降低患者的截肢率 ,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外科治疗 并发症 截肢 动脉搭桥 足坏疽
下载PDF
糖尿病足围手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9
9
作者 鞠明凤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82-83,共2页
目的:回顾总结糖尿病足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整理分析2001~2005年间,我科收治的22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趾、截肢资料。结果:22例患者中行截趾术8例,小腿截肢9例,大腿截肢5例,术后残端愈合良好,未发生并发症,出院后随访生... 目的:回顾总结糖尿病足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整理分析2001~2005年间,我科收治的22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趾、截肢资料。结果:22例患者中行截趾术8例,小腿截肢9例,大腿截肢5例,术后残端愈合良好,未发生并发症,出院后随访生活状况良好。结论:对糖尿病足截趾、截肢术患者,配合手术治疗,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截肢术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封闭负压疗法联合清创游离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 被引量:8
10
作者 屈姣姣 周红梅 郭中书 《当代医学》 2021年第35期61-63,共3页
目的探究封闭负压疗法联合清创游离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52例接受糖尿病治疗且出现足溃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清创治疗,研... 目的探究封闭负压疗法联合清创游离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52例接受糖尿病治疗且出现足溃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清创治疗,研究组采用封闭负压疗法联合清创游离植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治疗前,两组足背动脉血流速度、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两组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均快于治疗前,空腹血糖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封闭负压疗法联合清创游离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效果显著,能较好地修复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显著改善患者下肢血液循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负压疗法 清创手术 糖尿病足溃疡
下载PDF
胫骨横向骨搬运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纪坤羽 丁小方 +1 位作者 王元利 徐海林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第4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9年6月—2020年2月间抽选该院收治的142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比组(采用皮瓣手术治疗)和研究组(采用胫骨横向骨搬运治疗),每组71例。比... 目的探讨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9年6月—2020年2月间抽选该院收治的142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比组(采用皮瓣手术治疗)和研究组(采用胫骨横向骨搬运治疗),每组71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踝肱指数(ABI)、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量表(MNSI)评分,并对比两组的足部创面愈合时间、截肢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NRS评分、ABI、MNS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ABI高于对比组,而NRS评分、MNSI评分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足部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截肢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糖尿足患者实施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治疗,可提升其体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改善疾病,效果显著,且并发症风险低,最终能进一步减少截肢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 皮瓣手术 并发症 踝肱指数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截肢
下载PDF
研究分析糖尿病足患者接受截肢手术后临床护理干预对于血糖调控的影响情况 被引量:5
12
作者 侯雪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第5期182-183,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足患者接受截肢手术后临床护理干预对于血糖调控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22例接受截肢手术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开展该次试验研究,纳入时间为2018年4月—2019年4月,所有患者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参...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足患者接受截肢手术后临床护理干预对于血糖调控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22例接受截肢手术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开展该次试验研究,纳入时间为2018年4月—2019年4月,所有患者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参照组61例和研究组61例。其中参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综合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不良心理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指标和餐后2 h血糖指标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指标和餐后2 h血糖指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基本一致(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接受截肢手术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综合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调控,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提升整体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截肢手术 临床护理 血糖调控 应用影响
下载PDF
Ethicon Endo-Surgery超声清创水刀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肇芳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第6期121-123,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在手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中采用Ethicon Endo-Surgery超声清创水刀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20年4月~2022年4月到本院进行诊疗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60例,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 目的:研究分析在手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中采用Ethicon Endo-Surgery超声清创水刀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20年4月~2022年4月到本院进行诊疗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60例,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外科清创技术联合VSD技术治疗手段,而观察组则采取Ethicon Endo-Surgery超声清创水刀联合VSD技术的手术治疗手段。结果:在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相关实验数据后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溃疡处清创效果明显更加优异,患者的疼痛感缓解效果优于对照组,而且足背部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上述三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不良反应并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hicon Endo-Surgery超声清创水刀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技术)的整体手术治疗效果要更加突出,非常适合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清创手术处理,手术治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icon Endo-surgery腔镜器械 超声清创水刀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糖尿病足溃疡
下载PDF
糖尿病足综合治疗对患者住院时间及截肢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俊强 麦梨芳 +2 位作者 陈黎红 杨川 严励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2期19-22,共4页
目的评价糖尿病足专科综合治疗对糖尿病足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截肢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10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361例糖尿病足患者,以2008年为切点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2004-2007年收治的179例作为传统治疗... 目的评价糖尿病足专科综合治疗对糖尿病足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截肢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10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361例糖尿病足患者,以2008年为切点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2004-2007年收治的179例作为传统治疗组,2008-2010年收治的182例为综合治疗组,其中,传统治疗组的治疗包括全身代谢紊乱的控制、伤口抗感染及一般换药等,而综合治疗则包括全身状况及足部情况评估、创面的规范处理(包括溃疡清创、合理地运用敷料等)、代谢紊乱纠正、营养神经、抗血小板以及血管重建等,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相关生化检查结果、住院时间及截肢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在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压、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以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病情况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8.73±24.86)d、综合治疗组为(23.47±17.4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6,P=0.021);两组的总截肢率分别为18.4%、8.8%(P=0.007),大范围截肢(踝平面以上)率为10.6%、4.9%(P=0.013)。结论糖尿病足综合治疗可以缩短糖尿病足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截肢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清创术 住院时间 截肢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