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胞二磷胆碱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昏迷患者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胡玉姣 刘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2期105-107,共3页
目的研究胞二磷胆碱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昏迷的预后效果。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伴昏迷患者,依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格瑞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胞二磷胆碱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昏迷的预后效果。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伴昏迷患者,依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格瑞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昏迷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昏迷评分高于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IL-6、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昏迷评分(14.80±1.50)分高于对照组的(12.05±1.30)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9.60±1.20)分以及IL-6(9.10±0.55)ng/ml、IL-8(2.85±0.20)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3.20±1.50)分、(12.30±1.20)ng/ml、(4.45±0.30)ng/ml(P<0.05)。结论胞二磷胆碱与替格瑞洛联合应用对急性脑梗死伴昏迷患者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昏迷状态,修复损伤的神经功能,同时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二磷胆碱 替格瑞洛 急性脑梗死 昏迷 神经功能 炎症水平
下载PDF
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对ICU急性重症脑梗死后昏迷患者意识觉醒及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仇伟 李慧敏 +1 位作者 石丽君 武陈陈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0期179-181,共3页
目的 探讨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对ICU急性重症脑梗死后昏迷患者意识觉醒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2023年于泰安八十八医院住院治疗的ICU急性重症脑梗死后昏迷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 目的 探讨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对ICU急性重症脑梗死后昏迷患者意识觉醒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2023年于泰安八十八医院住院治疗的ICU急性重症脑梗死后昏迷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采用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意识觉醒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意识状态恢复总有效率更高(75.0%vs. 52.5%,P=0.036),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5%vs. 15.0%,P=0.048)。结论 针对ICU急性重症脑梗死后昏迷患者实施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可促进患者意识觉醒,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后昏迷 急危重症 多感官促醒护理 意识觉醒
下载PDF
Prognostic value of dynamic electroencephalogram in comatose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iseased regions 被引量:4
3
作者 Huapin Huang Chunhui Che An Zheng Xiaoyun Zhuang Fang Jiang Nan Li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7期421-424,共4页
BACKGROUND: It has proved that dynamic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is definite in judging the outcome of ischemic hypoxic comatose patients, EEG is more sensitive to the cortical affection, but not sensitive to the ... BACKGROUND: It has proved that dynamic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is definite in judging the outcome of ischemic hypoxic comatose patients, EEG is more sensitive to the cortical affection, but not sensitive to the subcortical and brainstem affections, thus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indications of this technique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dynamic EEG and Glasgow coma score in comatose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iseased region.DESIGN: A clinical case-controlled observation.SETTING: Union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PARTICIPANTS: Sixty-eight comatose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Unio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une 1998 to January 2005. The diseased regions were identified using cranial CT (n =43) or MR (n =25).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rimarily diseased regions, the comato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① brainstem affection group (n =23): 13 males and 10 females, 14 - 62 years of age; ②diffuse cortical affection group (n =45): 28 males and 17 females, 23 - 75 years of age.METHODS: The dynamic EEG and Glasgow coma score were examined in the 45 comatose patients with primarily cortical affection and 22 comatose patients with primarily brainstem affection at acute phase.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up for 3 months to observe the outcome, The termination of outcome judgment was 3 months after attack or the death. The clinical outcome was classified as complete rehabilitation, survived with disability, death or vegetative state. Correlations of dynamic EEG and Glasgow coma score with the outcome of patients were analyzed. The correlations of dynamic EEG grades and Glasgow coma scores with the outcome were analyzed, and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dynamic EEG grades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MAIN OUTCOME MEASURES: ① Correlations of dynamic EEG and Glasgow coma score with the outcome of patients; ② Comparison of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dynamic EEG grad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All the 68 patients were involved in the analysis of results. ① Correlations of dynamic EEG grades and Glasgow scores and their correlation analysis: EEG grades had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Glasgow coma scores in both the cortical affection group and brainstem affection group (r = - 0.743,- 0.564, P 〈 0.01, 0.05). In the cortical affection group, the Glasgow coma scores and dynamic EEG grades in the patients with the outcome of death or vegetative stat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with the outcome of rehabilitation (P 〈 0.05 - 0.01). In the brainstem affection group, the Glasgow coma scores were onl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patients with outcome of rehabilitation and death (P 〈 0.05),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ynamic EEG grades among the three prognostic states (P 〉 0.05). ②Comparison of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dynamic EEG grades between comatose patients with cortical affection and brainstem affection: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were all higher (P 〈 0.05), while the error rate was lower (P〈0.05) in the cortical affection group than in the brainstem affection group.CONCLUSION: Dynamic EEG was valuable in predicting the outcome of comatose patients with primarily cortical affection, but it was not certainly valuable in those with primarily brainstem af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electroencephalogram brainstem infarction coma OUTCOME cerebral cortex
下载PDF
泰舒达联合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4
作者 钟家菊 王啸 +5 位作者 魏有东 周新雨 曹笃 雷阳 董为伟 谢鹏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23-1026,共4页
目的观察泰舒达联合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经颅电刺激小脑顶核(fastigial nucleus stimulation,FNS)治疗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单盲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对照组2、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1接受脑梗死... 目的观察泰舒达联合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经颅电刺激小脑顶核(fastigial nucleus stimulation,FNS)治疗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单盲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对照组2、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1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2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小脑电刺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泰舒达联合小脑电刺激治疗。3组疗程均为21d。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和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定昏迷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3组在治疗l4d、21d后GCS及NIHSS评分较基线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昏迷改善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21d后,临床疗效评定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但与常规治疗联合小脑电刺激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泰舒达联合脑循环功能仪治疗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昏迷患者的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值得临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昏迷 泰舒达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意识障碍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0
5
作者 庄伟端 欧利民 +2 位作者 郑俊忠 吴育彬 郑璇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381-382,共2页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意识障碍的疗效。方法 :5 7例急性脑梗死意识障碍患者单盲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2 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 16 m l加入生理盐水 2 5 0 ml静滴 ,每日 1次 ,14日为 1个疗程。治疗组 2 ...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意识障碍的疗效。方法 :5 7例急性脑梗死意识障碍患者单盲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2 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 16 m l加入生理盐水 2 5 0 ml静滴 ,每日 1次 ,14日为 1个疗程。治疗组 2 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 30 ml加生理盐水 2 5 0 ml静滴 ,每日 1次 ,14日为 1个疗程。采用格拉斯哥庇斯布赫昏迷分度表 (G Pcs)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各个时点上的 G Pcs平均分数均高于对照组 (P<0 .0 5或 P<0 .0 1)。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意识障碍有催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醒脑静脉注射液 意识障碍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下载PDF
影响脑梗死后行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淑娟 王淑敏 +3 位作者 王艳丽 张凌云 刘岳阳 胡文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182-186,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脑梗死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危险因素。方法需要机械通气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8例,前瞻性观察机械通气前及撤机前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生命体征、血液生化指标、浅快呼吸指数(RSBI)和血气分析等指标及其动态变化(用两... 目的探讨影响脑梗死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危险因素。方法需要机械通气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8例,前瞻性观察机械通气前及撤机前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生命体征、血液生化指标、浅快呼吸指数(RSBI)和血气分析等指标及其动态变化(用两者差值表示)。根据撤机后48 h是否需要重新应用呼吸机分为失败组(9例)和成功组(29例)。结果①38例患者中29例成功撤机,9例失败,撤机失败组平均年龄高于成功组,肺部感染和消化道出血的比例亦高于成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呼吸相关指标比较中,呼吸频率、RSBI和氧合指数等指标在成功组和失败组之间以及每组通气前和撤机前的比较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撤机前与通气前的差值比较中,PaCO_2、氧合指数和RSBI的差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③血常规和生化相关指标比较中,GCS评分、ALT等指标在成功组和失败组之间以及每组通气前和撤机前的比较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撤机前与通气前的差值比较中GCS、体温、血小板等的差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④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与撤机相关的独立因素为机械通气前后RSBI和GCS的差值,两者联合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性为93.1%,特异性为66.7%,准确性为86.8%。结论动态监测脑梗死机械通气患者的意识状态和浅快呼吸指数有助于对撤机时机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通气机 机械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振幅整合脑电图联合微小RNA-422a监测对急性脑梗死亚低温治疗的预后评估 被引量:6
7
作者 张鑫宇 赵鑫 +2 位作者 张重阳 吕喆 王耀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研究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α波变异百分率(PAV)联合血浆外泌体源性微小RNA(miR)-422a监测对急性脑梗死亚低温治疗的预后评估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预后良好组(188例)和预后不良组(60例),... 目的研究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α波变异百分率(PAV)联合血浆外泌体源性微小RNA(miR)-422a监测对急性脑梗死亚低温治疗的预后评估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预后良好组(188例)和预后不良组(60例),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7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之间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对aEEG、PAV联合血浆外泌体源性miR-422a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第1、3、7天,预后良好组aEEG诊断Ⅰ型患者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Ⅱ型及Ⅲ型患者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P<0.01);预后良好组患者的病变侧及非病变侧脑电图α波诊断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P<0.01)。与治疗前比较2组血浆外泌体源性miR-422a表达显著升高(P<0.05),预后良好组血浆外泌体源性miR-422a表达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P<0.01);治疗后预后良好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1),GCS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miR-422a、aEEGⅠ型百分率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336,P=0.000;r=-0.635,P=0.000),与GCS呈正相关(r=0.442,P=0.000;r=0.552,P=0.000),PAV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584,P=0.000),与GCS呈负相关(r=-0.854,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显著高于miR-422a、PAV、aEEGⅠ型百分率单项检测,miR-422a、PAV、aEEGⅠ型百分率的临界值分别为3.88%、22.74%及41.65%。结论aEEG、PAV联合血浆外泌体源性miR-422a监测对急性脑梗死亚低温治疗预后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日后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描记术 脑梗死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低温 外泌体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在大面积脑梗死昏迷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牛世芹 袁俊亮 +6 位作者 李海英 王姝梅 李淑娟 刘芳 李向红 岳云 胡文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4-56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脑电双频指数(BIS)评估大面积脑梗死导致昏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可靠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大面积脑梗死导致昏迷的患者30例,分为生存组20例和死亡组10例,记录BIS_(min)、BIS_(max),计算BIS_(mean)。同时动态监测生... 目的探讨应用脑电双频指数(BIS)评估大面积脑梗死导致昏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可靠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大面积脑梗死导致昏迷的患者30例,分为生存组20例和死亡组10例,记录BIS_(min)、BIS_(max),计算BIS_(mean)。同时动态监测生命体征、临床症状体征、评价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随访3个月,评估格拉斯哥结局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以出院后3个月内有无死亡为终点评价指标。结果与生存组住院时间(30.2±5.1)d比较,死亡组住院时间(41.0±7.3)d明显延长(P<0.01);死亡组BIS_(min)、BIS_(max)、BIS_(mean)分别为45.1±1 9.2、51.1±20.0、48.1±19.5,生存组分别为69.1±1 3.6、74.5±1 3.0、71.8±1 3.1,死亡组BIS_(min)、BIS_(max)、BIS_(mean)较生存组明显降低(P<0.01)。死亡组BIS_(max)与格拉斯哥结局评分呈正相关(r=0.486,P=0.03)。结论 BIS能直接、客观的反映大面积脑梗死昏迷患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可准确、可靠地预测昏迷患者的预后,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脑电描记术 脑损伤 预后
下载PDF
体感诱发电位对脑功能损伤的评估 被引量:16
9
作者 赵红 宿英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运用体感诱发电位(SEP)评价脑功能损伤程度和预测预后,比较SEP与临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对脑功能损伤评估的准确性。方法对66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SEP动态监测,根据Judson分级标准进行SEP评价。分为重症组和非重... 目的运用体感诱发电位(SEP)评价脑功能损伤程度和预测预后,比较SEP与临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对脑功能损伤评估的准确性。方法对66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SEP动态监测,根据Judson分级标准进行SEP评价。分为重症组和非重症组各33例。结果SEP分级和GCS均与预后有显著相关性,SEP级别越高,GCS评分越低,预后越差。经logistic回归分析,SEP分级预测准确率高于GCS。结论分级量化的SEP较临床观察指标敏感、特异,能客观、准确地反映脑功能损伤程度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 脑梗塞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分级 预后
下载PDF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氧摄取分数变化的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峥 程琼 +3 位作者 李永坤 刘君鹏 汪银洲 雷惠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后脑氧摄取分数(OEF)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将5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重症组32例,非重症组26例,通过颈内静脉置管采血检测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_2),同时检测脉搏血氧饱和度,并计算OE...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后脑氧摄取分数(OEF)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将5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重症组32例,非重症组26例,通过颈内静脉置管采血检测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_2),同时检测脉搏血氧饱和度,并计算OEF。比较2组SjvO_2和OEF,并分析两者与GCS、格拉斯哥匹斯堡昏迷评分(GCS-P)、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相关性,以及OEF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重症组比较.重症组患者SjvO_2明显升高,OE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jvO_2与GCS、GCS-P、GOS呈负相关,OEF与GCS、GCS-P、GOS呈正相关(P<0.01)。OEF≤30%患者的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OEF>30%患者(P<0.01)。结论 OEF可作为老年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后,评估脑功能损伤程度和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血氧测定法
下载PDF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玉臣 吕晓菲 徐兆冰 《中国医药》 2011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58例因病情进行性加重而早期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58例中52例存活,6例死亡.52例存活者中38例随访6个月,智能均...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58例因病情进行性加重而早期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58例中52例存活,6例死亡.52例存活者中38例随访6个月,智能均接近正常.术后7 d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11.2±4.4)分,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81.2±11.3)分.结论 去骨瓣减压术不仅可作为一种挽救患者生命的手术,而且多数存活病例恢复较好.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及时把握手术时机以及充分手术减压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减压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后昏迷危重患者家属需求量表评分现况调查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丽君 李丽 +1 位作者 王亚南 葛晓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5期6563-6565,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急性脑梗死后昏迷危重患者家属需求量表(CCFNI)评分现况及其干预策略。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的124例急性脑梗死后昏迷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CCFNI对其进行调查,分析CCFNI... 目的调查分析急性脑梗死后昏迷危重患者家属需求量表(CCFNI)评分现况及其干预策略。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的124例急性脑梗死后昏迷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CCFNI对其进行调查,分析CCFNI评分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急性脑梗死后昏迷患者家属CCFNI总分为(138.12±10.75)分;单因素分析发现,急性脑梗死后昏迷患者家属为女性、年龄≥60岁、受教育程度高、月收入水平≥3000元、无陪护经验时CCFNI评分较高(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月收入水平、陪护经验为影响急性脑梗死后昏迷患者家属CCFNI评分的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昏迷患者家属需求水平较高,临床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及时为其提供相关信息,满足其合理需求,以提高急性脑梗死后昏迷患者治疗、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昏迷 家属需求 影响因素 干预策略
下载PDF
醒神活血通腑方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术后昏迷疗效及对VCAM-1、IL-10、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勇 郑慧军 +1 位作者 刘彪 谢磊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13期1394-1397,1402,共5页
目的观察醒神活血通腑方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术后昏迷的治疗效果及对白细胞介素-10(IL-10)、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术后昏迷患... 目的观察醒神活血通腑方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术后昏迷的治疗效果及对白细胞介素-10(IL-10)、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术后昏迷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降血压、抗凝剂、血糖管理干预,同时给予患者常规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干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神活血通腑方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术后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神经功能(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昏迷的疗效以及VCAM-1、IL-10、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Barthel指数评分、GC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6%(41/42),对照组为59.5%(25/42),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VCAM-1、TNF-α水平均下降而IL-10水平则显著升高,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醒神活血通腑方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术后昏迷,可以获得良好疗效,可明显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其作用机制与有效调节VCAM-1、IL-10、TNF-α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神活血通腑方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昏迷 生活能力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老年低血糖昏迷患者误诊为脑梗死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娜 徐焱成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4期38-39,共2页
目的总结老年低血糖昏迷误诊为脑梗死的原因,探讨防范误诊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1例老年低血糖昏迷误诊为脑梗死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以急性脑梗死收住,确诊为低血糖昏迷后经治疗后意识均转清醒,肢体瘫痪恢复,病... 目的总结老年低血糖昏迷误诊为脑梗死的原因,探讨防范误诊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1例老年低血糖昏迷误诊为脑梗死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以急性脑梗死收住,确诊为低血糖昏迷后经治疗后意识均转清醒,肢体瘫痪恢复,病理征转阴。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有神经症状者,临床医生的诊断不要仅局限于脑血管意外,鉴别诊断应考虑低血糖昏迷,常规查血糖,并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以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糖 昏迷 老年 误诊 脑梗死
下载PDF
中重度颅脑损伤继发急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贺艳阳 周武涛 张喆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继发急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85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是否继发急性脑梗死分为观察组(继发急性脑梗死者)34例与对照组(未继发急性脑梗死者)25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 目的探讨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继发急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85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是否继发急性脑梗死分为观察组(继发急性脑梗死者)34例与对照组(未继发急性脑梗死者)25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系统中,分析患者继发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患者入院3个月后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结果285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入院1周内被确诊为急性脑梗死者34例,发生率为13.2%.两组患者年龄、颅脑损伤类型、入院时低血压、入院时高颅内压、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血糖水平、24h尿钠水平、电解质、CT示颅脑损害范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急性脑内血肿和脑挫裂伤、动脉血压≤80mmHg、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5分、颅内压≥22mmHg、CT示弥漫性脑损伤是中重度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观察组患者入院3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重度颅脑损伤继发急性脑梗死发生率较高,预后较差,其相关危险因素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颅脑损伤 继发急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下载PDF
胞二磷胆碱注射液联合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昏迷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迪 张小林 张保朝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2期54-57,共4页
目的探究胞二磷胆碱注射液联合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昏迷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84例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为受试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胞二磷胆碱注射液单用... 目的探究胞二磷胆碱注射液联合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昏迷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84例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为受试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胞二磷胆碱注射液单用,研究组给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联合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C)、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Tmax)],凝血-纤溶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PAGTmax、D-D、FIB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LC、GCS评分中的睁眼反应、语言反应及肢体运动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胞二磷胆碱注射液联合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抑制患者血小板活性,纠正凝血-纤溶系统紊乱,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二磷胆碱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昏迷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3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薛蓬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9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35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后,32例患者的意识得到恢复,肢体恢复正常活动。患者苏醒时间(0.5-18...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9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35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后,32例患者的意识得到恢复,肢体恢复正常活动。患者苏醒时间(0.5-18)h,中位苏醒时间为1.2h。治疗后空腹血糖(5.3-7.5)mmol/L,平均(5.9±0.6)mmol/L。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3例发生脑梗死,其中1例因昏迷时间过长,脑细胞严重受损,继而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结论:应高度重视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危害性,采用恰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以减少低血糖昏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糖尿病 低血糖 昏迷 临床疗效 误诊 脑梗死
下载PDF
Autar量表指导下的早期护理对脑梗死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苏斌斌 吕丽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7期5160-5162,共3页
目的分析Autar量表指导下的早期护理对脑梗死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脑梗死后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 目的分析Autar量表指导下的早期护理对脑梗死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脑梗死后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结合Autar量表指导下的早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LEDVT发生率、干预前后意识恢复情况(GCS)、家属自护能力(ESCA)、家属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观察组LEDVT发生率[2.38%(1/42)]低于对照组[19.51%(8/41)](P<0.05);干预后两组GC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家属ESC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健康知识知晓率[78.57%(33/42)]较对照组[48.78%(20/41)]高(P<0.05)。结论将Autar量表指导下的早期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昏迷患者,可有效预防LEDVT发生,促进患者意识恢复,提高家属照顾能力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昏迷 早期护理 Autar量表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中药鼻饲灌服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重症脑梗死40例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郝静 牛智领 张盼盼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12期1506-1508,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鼻饲灌服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重症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重症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鼻饲灌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神... 目的探讨中药鼻饲灌服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重症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重症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鼻饲灌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2.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GC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鼻饲灌服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重症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流状态,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梗死 中药鼻饲灌服 神经功能缺损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下载PDF
脑梗死急性期昏迷患者应用通腑开窍汤治疗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亚丹 龙登毅 麦鸿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1721-1723,共3页
目的:探讨通腑开窍汤对脑梗死急性期昏迷患者影响性,以期提高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46例脑梗死急性期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23例,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23例,加用通腑开窍汤治疗,观察治疗后在清醒时间和相关指... 目的:探讨通腑开窍汤对脑梗死急性期昏迷患者影响性,以期提高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46例脑梗死急性期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23例,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23例,加用通腑开窍汤治疗,观察治疗后在清醒时间和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愈率21.74%、总有效率82.61%,观察组治愈率43.48%、总有效率95.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平均清醒时间为(6.23±1.13)d,观察组平均清醒时间为(4.11±0.88)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在GCS评分、ADL评分、t-PA上较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NIHSS评分、PAI较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治疗前后2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ADL评分、t-PA较对照组治疗后升高更明显,NIHSS评分、PAI下降下降更明显,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开窍汤能缩短脑梗死急性期昏迷时间,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腑开窍汤 脑梗死 急性期昏迷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