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Post-Traumatic Rhinoplasty: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1
作者 Maroua Berrezouk Fiqhi Mohammed Kamal +2 位作者 Samir Maidam Mohamed Lakouichmi Abdeljalil Abouchadi 《Modern Plastic Surgery》 2024年第4期74-86,共13页
Post-traumatic rhinoplasty is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the complex functional and aesthetic sequelae of nasal trauma. Correcting a post-traumatic nose is a challenging task, requiring the surgeon to employ a range of... Post-traumatic rhinoplasty is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the complex functional and aesthetic sequelae of nasal trauma. Correcting a post-traumatic nose is a challenging task, requiring the surgeon to employ a range of techniques and grafts to adequately address the deformities observed. The results of our research show that restoring pre-traumatic form and function remains complex, although many guidelin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to refine and optimize the management of the after-effects of nasal trauma. But it is achievable with the right techniques. The objective of our review is to highlight the various post-traumatic nasal sequelae, describe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in the field of post-traumatic rhinoplasty and provide the surgeon with the various existing surgical techniques and strategies so that he or she can make an appropriate choice for the pat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sal Trauma SEQUELAE post-traumatic Rhinoplasty Deviation Saddle Nose
下载PDF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versus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delayed post-traumatic vertebral body collapse(Kümmell’s disease) in Chinese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被引量:1
2
作者 Peng-Fei Han Cheng-Long Chen +4 位作者 Tao-Yu Chen Zhi-Liang Zhang Xiao-Dong Li Peng-Cui Li Xiao-Chun Wei 《Frontiers of Nursing》 CAS 2019年第4期273-283,共11页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 and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 in the treatment of Kümmell's disease in Chinese patients.Methods: The studies using rand...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 and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 in the treatment of Kümmell's disease in Chinese patients.Methods: The studies using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to compare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PVP and PKP in the treatment of Kümmell's disease in Chinese patients were retrieved from Embase, Pubmed, Central, Cinahl, PQDT, CNKI, CQVIP, Wanfang Data, and CBM(from September 2008 to September 2018). Keywords for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search were: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 and Kümmell's disease. A total of 132 articles were retrieved based on the search strategy through online database searching and manual searching. Finally, one foreign report and seven Chinese reports were included. After extracting the data, statistical software Review Manager 5.3 was used for data analysis.Results: Through comparison, Cobb angle(95% CI [0.54, 4.42), P = 0.01] and 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95% CI [0.21, 2.15], P= 0.02) of PKP group was smaller than that of PVP group. Postoperative anterior vertebral body height of the PKP group was better than PVP group(95% CI [-1.27,-0.66], P < 0.001]. However, the PVP group had shorter operation time than PKP group(95% CI [-13.48,-7.43), P = 0.001]. In the other outcome measures, including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score(95% CI [-0.04, 0.27), P = 0.15), cement volume(95% CI [-0.82, 0.32], P = 0.39) and cement leakage(95% CI [0.90, 2.76], P = 0.1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procedures.Conclusions: At this stage, there is sufficient evidence to support that PKP is better than PVP in the treatment of Kümmell's disease in Chinese patients. Although PVP surgery requires much less operation time, PKP has better postoperative radiological results and lower ODI. Moreover, both of them had similar clinical results(e.g., analgesic effects, cement dosage, and leakage rate). Further evidence is dependent on the emergence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with higher quality and larger sample size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ümmell’s disease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ost-trauma vertebral body collapse META-ANALYSIS systematic review
下载PDF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of the efficacy,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eszopiclone vs placebo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insomnia 被引量:1
3
作者 Sheila M Dowd Alyson K Zalta +3 位作者 Helen J Burgess Elizabeth C Adkins Zerbrina Valdespino-Hayden Mark H Pollack 《World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20年第3期21-28,共8页
BACKGROUND Sleep disturbance is a core feature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Giv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leep disturbance and PTSD,there has been a relative paucity of studies examining the potential the... BACKGROUND Sleep disturbance is a core feature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Giv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leep disturbance and PTSD,there has been a relative paucity of studies examining the potential therapeutic impact of using pharmacotherapy to target sleep disturbance in patients with PTSD.Eszopiclone(ESZ)is a non-benzodiazepine y-aminobutyric acid-A receptor agonist indicated for the treatment of sleep and may affect sleep in patients with PTSD.AIM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ESZ vs placebo(PBO)for patients with PTSD and insomnia.METHODS The study was a 12-wk,double blind,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with 3 mg of ESZ(n=13)or PBO(n=12).RESULTS Patients in both arms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PTSD symptoms as assessed by the Clinician-Administered PTSD Scale for DSM-IV(CAPS):ESZ(t11=-3.12,P=0.005)and PBO(t11=-3.5,P=0.002)and by self-report with the Short PTSD Rating Interview(ESZ t11=-3.38,P=0.003 and PBO t11=-4.48,P=0.0005).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reatments on the CAPS(t22=-0.13,P=0.70)or the Short PTSD Rating Interview(t22=-0.58,P=0.56).Similarly,both treated groups improved on sleep measures as assessed by 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with PTSD Addendum(PSQI)and on total sleep time(TST)and sleep latency assessed by actigraphy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PSQI t22=-0.24,P=0.81;total sleep time t10=0.13,P=0.90 and sleep latency t10=0.68,P=0.50).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improvement in sleep and overall improvement in PTSD as measured by change scores on the PSQI and CAPS,r(8)=0.79,P=0.01 for ESZ treated subjects,but not for those treated with PBO r(9)=0.16,P=0.69.Adverse events of ESZ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known profile of the medication including dysgeusia(30%,mild),sedation(20%,mild)and headache(20%,moderate to severe).CONCLUSION Results do not support the hypothesis of a specific positive effect of ESZ compared to PBO for measures of PTSD and associated sleep disturb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UMA Sleep disturbance HYPNOTIC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下载PDF
积极心理干预对中学生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白玉萍 王爱芬 孙睿妍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6-51,共6页
对经历过重大校园危机事件的中学生开展积极心理干预团体辅导干预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施积极心理干预能够提高中学生创伤后成长水平,传统心理干预中蕴含着积极趋向与积极价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学生创伤后成长水平。为提高中学... 对经历过重大校园危机事件的中学生开展积极心理干预团体辅导干预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施积极心理干预能够提高中学生创伤后成长水平,传统心理干预中蕴含着积极趋向与积极价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学生创伤后成长水平。为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校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坚持积极心理干预与传统心理干预相结合,并推广以班级为单位的积极心理干预团体辅导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创伤后成长 积极心理干预 心理健康教育 团体心理辅导 传统心理干预
下载PDF
中青年意外创伤病人创伤后成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苏鑫 高玉芳 +3 位作者 赵倩 曹华华 刘盾 杨靖 《循证护理》 2024年第6期1031-1036,共6页
从创伤后成长的定义、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中青年 意外创伤 创伤后成长 测量工具 影响因素 综述
下载PDF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中长期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研究
6
作者 张国锋 李志媚 +5 位作者 徐琳 肖炜平 欧斯奇 齐铁伟 梁丰 石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30-436,共7页
目的探究栓塞手术能否改善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和抑郁的中长期结果。方法前瞻性纳入诊断30 d内的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按处理方式分为栓塞组和保守组。在入组时、3个月时、5年时等时间点使用健康调查简单表36项(medic... 目的探究栓塞手术能否改善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和抑郁的中长期结果。方法前瞻性纳入诊断30 d内的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按处理方式分为栓塞组和保守组。在入组时、3个月时、5年时等时间点使用健康调查简单表36项(medical outcome study short form-36,SF-36)、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分别对生活质量、抑郁和焦虑进行评估。栓塞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时和5年时使用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mpact of event scale-revised,IES-R)分别评估患者的心理创伤水平。结果共纳入113例患者,其中栓塞组76例,保守组37例。栓塞组在3个月时SF-36的生理机能(80.3±16.4 vs.86.1±12.8,P=0.046)和生理职能(47.37±43.32 vs.67.57±34.29,P=0.015)评分比保守组低,但精神健康评分较高(68.16±18.80 vs.61.62±14.62,P=0.048)。5年时,SF-36的各维度评分均较入组时改善(P<0.05)。栓塞组的SDS和SAS评分在3个月时和5年时均较入组时下降(均P<0.05),评分增量比较,栓塞组的SDS(-2.8±10.6 vs.0.5±6.5)和SAS(-2.7±11.8 vs.1.2±5.4)评分3个月时变化值大于保守组(均P<0.05)。亚组分析中,栓塞组中在入组时存在抑郁或焦虑的患者,在3个月时和5年时的SDS和SAS评分较入组时下降(均P<0.05)。此外,栓塞组3个月时IES-R评分(37.5±13.8)分,高于临界值(P=0.005),但在5年时下降为(33.8±13.3)分。结论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后患者中长期生活质量较术前改善,栓塞手术有助于缓解患者的抑郁和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栓塞治疗 生活质量 抑郁 焦虑 心理创伤 创伤后应激障碍
下载PDF
严重创伤患者发生重症监护后综合征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7
作者 孙翠玲 陈春丽 +3 位作者 孙云云 潘小娜 朱鹏程 秦文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3期186-191,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严重创伤患者发重症监护后综合征(PICS)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Cochrane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严重创伤患者发生PICS危险... 目的系统评价严重创伤患者发重症监护后综合征(PICS)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Cochrane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严重创伤患者发生PICS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限定为2010年1月至2024年4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的筛选与数据提取,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纳入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横断面研究则参照美国卫生保健和质量机构(AHRQ)的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和Stata18.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其中7篇为横断面研究,4篇为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质量均为中高等。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1.66,95%CI:1.43~1.91,P<0.001)、吸烟(OR=5.45,95%CI:1.61~18.47,P=0.006)、饮酒(OR=6.90,95%CI:2.14~22.26,P=0.001)、入住ICU时长≥7 d(OR=2.45,95%CI:1.18~5.11,P=0.020)、机械通气治疗(OR=1.96,95%CI:1.04~3.68,P=0.040)、睡眠障碍(OR=2.78,95%CI:1.35~5.73,P=0.005)、镇静药物使用(OR=2.88,95%CI:1.34~6.22,P=0.007)是严重创伤患者发生PICS的独立危险因素。敏感性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除年龄≥60岁和入住ICU时长≥7 d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提示分析结果可靠,存在发表偏倚可能较小。结论严重创伤患者发生ICU后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众多,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其高危人群,并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及时的评估和干预,以降低重症创伤患者ICU后综合征的发生率,更好地促进患者健康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危重症 重症监护后综合征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早年创伤经历对高原军官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影响:亲子疏离的中介作用
8
作者 郝维红 代宗佩 +4 位作者 谭洁滢 金晓敏 金晨璇 谢菲 戴琴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640-1646,共7页
目的了解高原军官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症状的现状,探讨早年创伤经历对高原军官PTSD症状的影响以及亲子疏离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方案。于2021年10月采用整群抽样法,使用童年期创伤问卷... 目的了解高原军官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症状的现状,探讨早年创伤经历对高原军官PTSD症状的影响以及亲子疏离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方案。于2021年10月采用整群抽样法,使用童年期创伤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CTQ)、亲子疏离感问卷(inventory of alienation toward parents,IAP)、PTSD自评量表(the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对238名男性高原军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亲子疏离在早年创伤经历与PTSD症状间的中介效应。结果①高原军官PTSD症状阳性检出率为8.5%。②有早年创伤经历组的军官PTSD症状阳性检出率为15.6%,显著高于无早年创伤经历组(5.1%,χ^(2)=7.27,P<0.01)。③PTSD症状、早年创伤经历和亲子疏离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35~0.76,P<0.01)。④早年躯体虐待经历(β=1.05,P<0.001)和亲子疏离(β=0.39,P<0.01)都正向预测高原军官PTSD症状的严重程度。⑤亲子疏离在早年躯体虐待经历与PTSD症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1.16,95%CI:0.54~1.75)。结论有早年创伤经历的高原军官PTSD症状阳性检出率更高、症状更重。早年躯体虐待经历不仅对PTSD症状有直接影响,还会通过亲子疏离间接影响其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早年创伤 亲子疏离 军官 高原
下载PDF
儿童期创伤对大学新生压力后成长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9
作者 赵文寅 麻超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2-38,共7页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儿童期创伤、领悟社会支持以及压力后成长之间的关系并考察领悟社会支持在儿童期创伤和压力后成长中的调节作用。方式:便利选取某院校大学新生1339名,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大学生压力后成长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问卷对1...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儿童期创伤、领悟社会支持以及压力后成长之间的关系并考察领悟社会支持在儿童期创伤和压力后成长中的调节作用。方式:便利选取某院校大学新生1339名,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大学生压力后成长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问卷对1339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1)儿童期创伤与大学新生压力后成长显著负相关(r=-0.281,p<0.01),和领悟社会支持间呈显著负相关(r=-0.488,p<0.01),压力后成长与领悟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r=0.497,p<0.01)。(2)儿童期创伤和压力后成长的关系受到领悟社会支持水平的调节。结论:减少儿童期创伤,提高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可培养大学新生压力后成长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创伤 压力后成长 领悟社会支持 大学新生
下载PDF
睡眠质量低下与创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相关
10
作者 袁萍 胡秀莉 +4 位作者 漆国佳 代秀 褚相远 陈卫航 石修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6-1172,共7页
目的 阐明创伤患者睡眠质量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系统分析睡眠质量对创伤住院患者PTSD发生的作用,为PTSD患者的临床早期识别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56例于2021年10月~2022年11月在遵义市4所综合医院招募创伤住院患者,... 目的 阐明创伤患者睡眠质量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系统分析睡眠质量对创伤住院患者PTSD发生的作用,为PTSD患者的临床早期识别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56例于2021年10月~2022年11月在遵义市4所综合医院招募创伤住院患者,226例完成PTSD调查评估。采用PSQI量表结合智能手环睡眠监测评估患者创伤前后睡眠质量;采用PCL-C量表随访测评PTSD发生情况。结果 创伤患者1个月后PTSD检出率为19.47%,3个月后PTSD检出率为17.61%。在睡眠质量方面,PTSD患者创伤前PSQI量表评分显著增高(P<0.001),其中患者PTSD发生前睡眠异常检出率为72.73%。在创伤后(入院7 d内)睡眠质量监测方面,PTSD患者评分降低,夜间清醒次数增多(P<0.05)。在创伤1个月与3个月后睡眠质量方面,PTSD患者PSQI量表评分均高于非PTSD人群(P<0.05)。结论 创伤患者中创伤前睡眠质量差者更容易发生PT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创伤后应激障碍 睡眠障碍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产妇分娩创伤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丁路 王晓丽 +4 位作者 王培红 程湘玮 张纹 王焕焕 胡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12-115,共4页
对国内外分娩创伤评估工具的内容、特点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促进我国分娩创伤研究,为准确评估分娩创伤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分娩创伤 评估工具 心理健康 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理创伤 妇产科护理 文献综述
下载PDF
反刍性沉思在意外创伤患者创伤后成长与领悟社会支持之间的中介效应
12
作者 刘改梅 赖海静 姚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2期76-79,133,共5页
目的分析反刍性沉思在意外创伤患者创伤后成长(PTG)与领悟社会支持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ERRI)与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西安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骨... 目的分析反刍性沉思在意外创伤患者创伤后成长(PTG)与领悟社会支持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ERRI)与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西安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骨科住院的208例意外创伤住院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PTG与反刍性沉思、领悟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意外创伤患者的PTG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PSSS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0.01);PTG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ERRI总分及目的性反刍性沉思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0.01),与侵入性反刍性沉思维度得分呈负相关(P<0.05)。反刍性沉思在意外创伤患者的领悟社会支持与PTG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89.55%。结论反刍性沉思在意外创伤患者的领悟社会支持与PTG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医护人员应关注和引导患者的反刍性沉思顺利过渡,从而促使患者伤后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创伤 创伤后成长 反刍性沉思 领悟社会支持 中介效应
下载PDF
严重创伤患者并发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因素调查及其防治对策分析
13
作者 王林林 郑倩倩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9期2392-2395,共4页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并发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3年4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5例严重创伤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评价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根据评分...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并发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3年4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5例严重创伤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评价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根据评分将其分为两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F II)评分、社会支持、就医时间(≥4 h、<4 h)等。对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95例患者中,有38例患者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为4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家庭月收入水平、创伤类型、是否有脓毒症、是否遗留残疾、心理弹性、APACHF II评分、社会支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81、12.789、5.247、11.053、18.581、8.118、8.14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水平<5 000元、开放性创伤、有脓毒症、遗留残疾、心理弹性欠佳、APACHF II评分≥20分、社会支持欠佳是影响严重创伤患者并发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7.207、4.800、5.398、5.195、7.207、3.459、3.897)。结论:家庭月收入水平<5 000元、开放性创伤、有脓毒症、遗留残疾、心理弹性欠佳、APACHF II评分≥20分、社会支持欠佳是导致严重创伤患者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原因,临床应加以重视,制定针对性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创伤后应激障碍 影响因素 防治措施 心理弹性 社会支持
下载PDF
基于赋能理论的心理干预在意外创伤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丁西萍 吕苗 +2 位作者 山卉 杨寅 史博慧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4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赋能理论的心理干预在意外创伤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入院的110例意外创伤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5例。对照组中途转院1例,试验组中途转院1例,... 目的探讨基于赋能理论的心理干预在意外创伤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8月入院的110例意外创伤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5例。对照组中途转院1例,试验组中途转院1例,中途退出1例,本研究最终纳入患者10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赋能理论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创伤后成长量表总分、反刍性沉思量表总分。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的创伤后成长量表总分、反刍性沉思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赋能理论的心理干预可提高意外创伤骨折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反刍性沉思水平,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能理论 心理干预 意外创伤 骨折 创伤后成长 反刍性沉思
下载PDF
基于语言表露的胸部创伤病人创伤后成长干预方案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亚男 江萍 +1 位作者 凤春燕 张燕芬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13-2221,共9页
目的:构建基于语言表露的胸部创伤病人创伤后成长干预方案,探讨其对胸部创伤病人创伤后成长、创伤后应激障碍及情绪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1年8月上海市某三级乙等医院因意外伤害导致胸部损伤的33例住院病人为对照组,2021... 目的:构建基于语言表露的胸部创伤病人创伤后成长干预方案,探讨其对胸部创伤病人创伤后成长、创伤后应激障碍及情绪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1年8月上海市某三级乙等医院因意外伤害导致胸部损伤的33例住院病人为对照组,2021年10月—2021年12月上海市某三级乙等医院因意外伤害导致胸部损伤的34例住院病人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基于文献分析结合专家会议法构建的胸部创伤病人语言表露干预方案,评价两组创伤后成长、创伤后应激障碍及自我表露意愿。结果:干预组干预结束时及干预后1个月创伤后成长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创伤后应激障碍及自我表达意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语言表露方案可以提高胸部创伤病人创伤后成长水平,但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及自我表达意愿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创伤 创伤后成长 语言表露 创伤后应激障碍 护理
下载PDF
服刑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共病类型
16
作者 冷俊辉 曾婉霜 +4 位作者 罗晖 刘翠松 何幽 张满 张洁婷 《心理学探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42-549,共8页
目的: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服刑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与心理健康问题的潜在共病类型,并探讨创伤类型对潜在类别的影响。方法:采用PTSD筛查量表和一般健康问卷对692名服刑人员进行调查。结果:(1)PTSD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共病类型可分为四类... 目的: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服刑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与心理健康问题的潜在共病类型,并探讨创伤类型对潜在类别的影响。方法:采用PTSD筛查量表和一般健康问卷对692名服刑人员进行调查。结果:(1)PTSD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共病类型可分为四类,即“高PTSD-高健康问题”、“回避-一般健康问题”、“低PTSD-高健康问题”和“低PTSD-低健康问题”;(2)相比于无创伤个体,遭遇创伤个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更高,部分个体还有可能产生PTSD症状;而且,遭受人际创伤还更可能导致“回避-一般健康问题”(3)男性服刑人员较高的创伤率可能导致其在“低PTSD-高健康问题”和“回避-一般健康问题”的发生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共病 创伤类型 潜在剖面分析
下载PDF
后电影,奇点与创伤主体
17
作者 姜宇辉 《科学.经济.社会》 2023年第6期26-31,共6页
“无物之像”实际上反映了数字世界循环性、抽象性造就的图像的“无根基”特性,技术加剧了这一进程,它将物的东西从我们这个世界中抽离,开启了一个无意义的世界。因而,对于后电影的讨论,应该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下展开的。从历史的角度看... “无物之像”实际上反映了数字世界循环性、抽象性造就的图像的“无根基”特性,技术加剧了这一进程,它将物的东西从我们这个世界中抽离,开启了一个无意义的世界。因而,对于后电影的讨论,应该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下展开的。从历史的角度看,虽然电影性之源在于记录和叙事,但它与哲学最密切的联结,在于用图像的方式思考,这也是后电影之为电影的重要原因。而所谓“奇点”则是从否定性的向度打断历史进程,敞开新的可能性,进而使主体性重构在此过程中凸显,这意味着主体性的脆弱及其创伤维度成为了数字时代人类生命复归的重要途径。因此,当我们再回到对“像”的讨论,面对媒介本体在后电影时代被数据化模糊的边界时,有关生命的思索便在此刻诞生于“物”与“图像”间更为深刻的对抗关系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无根基 后电影 奇点 创伤 否定性
下载PDF
创伤/手术后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特点及短期预后分析
18
作者 蔡嘉琳 李志军 +2 位作者 唐娜 聂青 付佩彩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3年第6期316-319,324,共5页
目的:分析创伤/手术后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搜集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创伤/手术后GBS患者25例的临床资料和血清炎性标志物,分析短期预后影响的因素。结果:25例创伤... 目的:分析创伤/手术后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搜集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创伤/手术后GBS患者25例的临床资料和血清炎性标志物,分析短期预后影响的因素。结果:25例创伤/手术后GBS患者中,男21例,女4例;平均年龄(49.6±12.6)岁;发病季节以夏秋季节为主。从创伤/手术到GBS症状的平均间隔为(11.4±7.2)d,GBS症状达峰时间为(9.6±5.4)d。入院时,Hughes评分为(3.36±1.31)分,MRC总分评分为(30.56±16.78)分。28%的患者进入ICU治疗,24%患者呼吸肌无力/需要呼吸支持。17例(68%)患者接受了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3例(12%)患者接受血浆置换。3例(12%)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平均住院时间为(22.7±11.6)d。根据出院时的Hughes评分将患者分为短期预后较差组(Hughes评分≥3分)14例和短期预后较好组(Hughes评分<3分)11例,比较2组的临床数据可得:短期预后较差组患者年龄更大(P=0.002)、入院时Hughes评分以及MRC总分评分更低(P<0.001)、进入ICU比例更高(P=0.021)、需要呼吸支持的患者比例更多(P=0.043),出院时Hughes评分及MRC总分评分显著低于预后较好组(均P<0.001);血清标志物血清中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较好组(P=0.005、0.048),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较预后较好组(P=0.003);IgG型抗GM1-抗体阳性患者比例高于预后较好组(P=0.010)。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MRC总分评分、NLR为创伤/手术后GBS患者短期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创伤/手术后GBS患者以重症GBS为主,短期预后差。入院时MRC总分评分、NLR为短期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创伤/手术后 血清炎症标志物 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短期预后
下载PDF
创伤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在下肢骨折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桔 李树刚 +3 位作者 陈建芬 肖明辉 丘海燕 魏宽海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8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讨创伤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在下肢骨折术后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40例下肢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骨折术后行早期康复治疗,观察组除早期康复治疗外加用创伤治疗仪,对比... 目的:探讨创伤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在下肢骨折术后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40例下肢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骨折术后行早期康复治疗,观察组除早期康复治疗外加用创伤治疗仪,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肢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以及平均肌力和平均伸曲度;借助膝关节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采用世卫组织生活质量评分(WHOQOL-BREF)评价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康复治疗后下肢负重时间早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快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7,t=0.986,t=2.547;P<0.05);康复治疗干预前患者的平均肌力、平均伸曲度、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康复治疗后观察组平均肌力和平均伸曲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5,t=3.558;P<0.05);康复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肿胀情况、疼痛情况、屈曲水平、行走情况以及上下楼情况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7,t=3.547,t=4.324,t=2.760,t=2.382;P<0.05);康复治疗后观察组生理状况、心理状况、社会状况及环境状况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28,t=1.827,t=2.501,t=2.804;P<0.05)。结论:下肢骨折术后采用创伤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干预能够改善患者下肢功能,提升负重时间,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治疗仪 早期康复 下肢骨折 术后 应用
下载PDF
曼陀罗绘画疗法联合拉玛泽呼吸法在分娩心理创伤患者中的应用
20
作者 蔡娈鸾 张丽芹 +1 位作者 杜景景 吴迎春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17期2658-2664,共7页
目的探讨曼陀罗绘画疗法联合拉玛泽呼吸法在分娩心理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南通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82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 目的探讨曼陀罗绘画疗法联合拉玛泽呼吸法在分娩心理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南通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82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拉玛泽呼吸法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曼陀罗绘画疗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城市分娩创伤量表(City Bi TS)、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观察两组患者出院时、干预后6周和3个月时的City BiTS、PCL-C、SSRS、EPDS、PSQI评分,结果显示,两组三个时点City BiTS、PCL-C、EPDS、PSQI评分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SSRS量表评分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_(时间)<0.05);干预后6周和3个月时City BiTS量表评分、PCL-C量表、EPDS量表、PSQI量表评分均以观察组低于对照组,SSRS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_(组间)<0.05),并且随观察时间延长,组间差异逐渐增大,组间随时间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_(交互)<0.05)。结论采用曼陀罗绘画疗法联合拉玛泽呼吸法对分娩心理创伤患者进行干预,可降低患者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提高社会支持度,降低产后抑郁程度,提高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心理创伤 曼陀罗绘画疗法 拉玛泽呼吸法 抑郁 创伤后应激障 睡眠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