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双后内入路手术结合早期运动康复与物理治疗对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李杰 吕剑 +1 位作者 郝永红 刘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4期1518-1522,共5页
目的探究关节镜双后内入路手术结合早期运动康复与物理治疗对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接受关节镜双后内入路手术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90例,按... 目的探究关节镜双后内入路手术结合早期运动康复与物理治疗对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接受关节镜双后内入路手术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90例,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物理治疗,研究组接受早期运动康复治疗。随访6个月,对两组患者术后疗效、下肢功能恢复情况(下床行走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肢负重时间)、膝关节活动范围[屈曲角度、伸直受限角度及关节活动范围]、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量表(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及稳定性HSS)、患者满意度进行记录,并分析组间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下床行走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肢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屈曲角度、关节活动范围均较治疗前增大,伸直受限角度均较治疗前减小,研究组屈曲角度、关节活动范围分别为(112.55±5.16)°、(108.66±11.02)°,均大于对照组[(97.89±4.51)°、(95.16±12.04)°],研究组伸直受限角度为(3.35±1.08)°,小于对照组[(4.89±1.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在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及稳定性等方面的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在各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双后内入路手术结合早期运动康复对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愈合、提高膝关节功能,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膝关节 关节镜双后内入路 早期运动康复 物理治疗
下载PDF
Carlson后外侧手术入路手术对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存 李红霞 牛培鸿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5期844-847,共4页
目的探讨Carlson后外侧手术入路手术对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7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44例患者接受Carlson后外侧手术入路手术(观... 目的探讨Carlson后外侧手术入路手术对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7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44例患者接受Carlson后外侧手术入路手术(观察组),另外53例患者接受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手术过程指标、术后指标、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膝关节伸膝最大角度数、屈膝最大角度数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中跛行、支持、绞锁、不稳定、肿胀、上楼、下蹲、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arlson后外侧手术入路手术在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治疗中具有创伤更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 Carlson后外侧手术入路 膝关节功能 膝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极后高位入路在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潘静波 张琪 孔刚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7期982-986,共5页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极后高位入路空心螺钉内固定(hollow screw internal fixation,HSIF)治疗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019年2月至2021年9月PCL胫骨止点...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极后高位入路空心螺钉内固定(hollow screw internal fixation,HSIF)治疗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019年2月至2021年9月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A组男12例、女8例,年龄(37.33±6.16)岁,接受关节镜下极后高位入路HSIF治疗;B组男13例、女7例,年龄(38.14±6.09)岁,接受改良Burks-Schaffer入路切开复位HSIF治疗。对比两组手术耗时,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创伤应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10、C反应蛋白(CRP)]水平,后抽屉试验(PDT)检查结果。采用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结果A组手术耗时[(65.72±5.83)min]长于B组[(51.38±4.6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85,P<0.001)。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Lysholm、IKD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3 d,A组血清TNF-α[(49.57±8.19)]ng/L、[(36.44±5.99)ng/L]、IL-1[(1.52±0.20)mg/L、(1.37±0.16)mg/L]、IL-10[(35.72±6.60)ng/L、(27.57±5.29)ng/L]、CRP水平[(24.46±3.37)mg/L、(19.42±2.77)mg/L]均低于B组[(66.42±10.68)ng/L、(58.19±7.64)ng/L、(2.33±0.27)mg/L、(2.14±0.22)mg/L、(48.11±8.52)ng/L、(36.37±7.18)ng/L、(32.49±5.83)mg/L、(23.48±4.10)mg/L](t=5.566、10.019、10.781、12.659、5.141、4.413、5.333、3.670,均P<0.001)。两组PDT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Burks-Schaffer入路切开复位HSIF与关节镜下极后高位入路HSIF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效果相当,均能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但两者各有优劣,其中前者手术耗时更短,后者对机体创伤应激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撕脱骨折 胫骨止点 后交叉韧带 膝关节 极后高位入路
下载PDF
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切口双窗口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朱爱杰 陈海磊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5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切口双窗口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1年6月如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后内侧切口... 目的:探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切口双窗口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1年6月如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后内侧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切口双窗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时间、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消肿时间、住院时间、骨痂出现时间、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治疗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切口双窗口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效果显著,可保证手术安全性,利于术后尽早恢复,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后柱骨折 双窗口入路 内固定术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改良侧后方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方剪力骨折 被引量:22
5
作者 陶杰 杭栋华 +4 位作者 王秋根 高伟 朱力波 吴小峰 高堪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863-1866,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侧后方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方剪力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2003年8月-2006年7月,采用改良的侧后方“L”型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方剪力骨折13例。后内侧入路经由半腱肌、半膜肌和腓肠肌内侧头间隙,后外侧人路自胭肌和比目鱼... [目的]探讨改良侧后方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方剪力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2003年8月-2006年7月,采用改良的侧后方“L”型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方剪力骨折13例。后内侧入路经由半腱肌、半膜肌和腓肠肌内侧头间隙,后外侧人路自胭肌和比目鱼肌间隙分别显露后内与后外侧髁。骨折块直视下复位,用3.5mm“T型”锁定钢板或有限接触加压钢板于胫骨后内或后外侧固定骨块。半月板与韧带损伤均I期修复。[结果]13例患者全部获得12个月以上的随访,随访时间13-16个月,平均14.5个月。术后1个月80°-130°,平均105°;术后3个月90°-135°,平均115.3°;术后12个月膝关节屈伸范围:115°-135°,平均125.1°。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及1年的TPA和PA度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86-97分,平均92.1分。无1例发生手术区皮肤坏死、感染或内固定松动。[结论]本组所采用的改良后外侧或后内侧入路可充分暴露胫骨后平台,减少前方大范围剥离所带来的软组织并发症,直视下复位和固定骨折块可以充分防止力线的改变和骨折的再移位,有利于患者良好的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后方骨折 侧方入路 膝关节功能 钢板固定
下载PDF
关节镜下经后中隔入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白伦浩 周凤华 +2 位作者 王佳时 傅永慧 付勤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4-335,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膝关节后中隔入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操作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膝关节后中隔的关节镜入路,对31例患者进行了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早期物理治疗及康复训练,采用Lysholm评分法随访分析膝关节功能。结果:...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膝关节后中隔入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操作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膝关节后中隔的关节镜入路,对31例患者进行了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早期物理治疗及康复训练,采用Lysholm评分法随访分析膝关节功能。结果:无术中神经血管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22个月,患者手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分别为(43.65±12.21)和(89.27±8.96)分。结论:关节镜下经后中隔入路重建后交叉韧带,可清楚观察膝关节后室腔内结构,视野清晰,扩大了关节镜下手术操作空间,操作具有安全性,与术后早期合理的康复治疗结合,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关节镜 后中隔 经后中隔入路
下载PDF
后内侧入路双支撑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 被引量:3
7
作者 董胜利 张殿英 +3 位作者 赵晓涛 郁凯 李建鹏 杨忠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179-1182,共4页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双支撑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后内侧入路双支撑钢板治疗闭合性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21例。其中后柱合并外侧柱骨折4例,三柱骨折17例。观察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术后2周、3个月、4个月、6个月...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双支撑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后内侧入路双支撑钢板治疗闭合性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21例。其中后柱合并外侧柱骨折4例,三柱骨折17例。观察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术后2周、3个月、4个月、6个月、12个月、末次随访时复查X线片,获得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测量对比术后2周与末次随访时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变化;采用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2±1.8)个月,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骨折平均愈合时间(3.8±0.6)个月,术后2周与末次随访时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按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优13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0.5%。结论后内侧入路可同时显露内侧柱、后柱内侧及外侧部位骨折,使用双支撑钢板分别固定后柱内侧及外侧骨折可有效防止复位丢失,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钢板固定 后柱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膝后内侧入路治疗后交叉韧带撕脱性骨折 被引量:2
8
作者 陆文杰 童松林 +2 位作者 陈泓波 陈坚样 黄凯 《临床骨科杂志》 2006年第4期308-308,共1页
关键词 膝损伤 后交叉韧带撕脱性骨折 膝后内侧入路
下载PDF
改良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9
作者 戴永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19期91-93,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行改良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对照组行常规加压螺钉... 目的观察改良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行改良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对照组行常规加压螺钉内固定术,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15.2±1.3)vs(18.7±2.2)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vs 25.0%),膝关节恢复优良率和胫骨平台后侧骨折部位恢复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5.0%vs 65.0%,90.0%vs 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术对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临床效果较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膝关节后内侧入路 胫骨平台后侧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后侧倒L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三钢板固定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10
作者 辛兵 刘大凯 刘建民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探讨后侧倒L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三钢板固定对胫骨平台三柱骨折术后复位质量和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胫骨平台三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9例患者行前外侧联合... 目的探讨后侧倒L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三钢板固定对胫骨平台三柱骨折术后复位质量和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胫骨平台三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9例患者行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双钢板固定,观察组37例患者行后侧倒L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三钢板固定。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膝关节锻炼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内翻角(TPA)、后倾角(PSA)、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术后并发症、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和36条目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膝关节锻炼时间、住院时间、HSS评分及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即刻比较,2组患者术后12个月PSA均更大、TPA均更小(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TPA大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即刻PSA及术后12个月TPA、P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双钢板固定,后侧倒L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三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虽手术过程复杂,术中出血量多,但该术式可使患者尽快进行膝关节锻炼,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复位质量,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钢板固定 双钢板固定 胫骨平台三柱骨折 骨折复位 膝关节功能 后侧倒L入路 外侧入路
下载PDF
胫骨平台内后侧骨折的临床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铭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0期66-69,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方案治疗胫骨平台内后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胫骨平台内后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分别实施前后联合入路、传统前方入路内固定治疗,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不同方案治疗胫骨平台内后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胫骨平台内后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分别实施前后联合入路、传统前方入路内固定治疗,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Rasmussen评分以及手术前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即刻Rasmussen评分、优良率、术后1年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伸直度、H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未见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内后侧骨折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及良好的安全性,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有着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内后侧骨折 联合入路 内固定 膝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内侧倒L形入路手术对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光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6期112-114,共3页
目的分析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手术对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78例,以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施行常规入路手术,观察组... 目的分析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手术对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78例,以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施行常规入路手术,观察组施行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术,比较2组康复情况(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及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骨折愈合及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2组HSS评分、GQOLI-74评分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手术应用于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有利于加速康复进程,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后内侧倒L形入路手术 胫骨平台后柱骨折 膝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疗效 手术
下载PDF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两种入路方式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葛曙光 张文玺 +2 位作者 蒋正宇 姜辉 刘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73-76,共4页
目的 探讨两种入路方式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及对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的影响。方法 选取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9例,内外侧入路治疗79例为观察组,后侧入路30例为对照组。测量术后即时、6个月、1年时的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 目的 探讨两种入路方式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及对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的影响。方法 选取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9例,内外侧入路治疗79例为观察组,后侧入路30例为对照组。测量术后即时、6个月、1年时的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以及膝关节活动度,采用Rasmussen评分评估疗效,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即时,观察组内翻角、后倾角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术后1年,2组内翻角、后倾角以及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88.61%,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出血量大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内外侧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 骨折 内外侧入路 后侧入路 膝关节功能评分
下载PDF
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红根 李瑞海 王丽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23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后侧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前侧入路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 目的探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后侧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前侧入路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指标(膝关节活动度、胫骨平台内翻角)、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2.2±0.4)°、胫骨平台内翻角(84.7±1.3)°均大于对照组的(2.0±0.2)°、(83.2±1.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3.7±2.2)周,短于对照组的(17.9±2.7)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后侧入路手术方案对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可提高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缩短临床骨折愈合时间,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后柱骨折 前侧入路 后侧入路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前后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Rasmussen评分、ROM及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朱寅 徐兴明 +2 位作者 沈为苟 吴健强 吴骏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35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Rasmussen评分、ROM及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Rasmussen评分、ROM及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膝正中切口入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优良率、膝关节活动度(ROM)以及反复起坐实验(CRT)时间;同时记录两组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优良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0%(P<0.05);观察组患者ROM明显大于对照组,CRT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5.00%,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1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明确,关节功能恢复好,但需要避免发生术后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前后联合入路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改良膝后侧入路治疗胫骨近端后侧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欧锐金 谭建基 +2 位作者 唐灿锐 谭文乐 黄东博 《现代医院》 2019年第11期1640-1643,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膝后侧入路治疗胫骨近端后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胫骨近端后侧骨折的患者资料112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膝前外侧入路治疗)和研究组(改良膝后侧入路治疗),每组56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改良膝后侧入路治疗胫骨近端后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胫骨近端后侧骨折的患者资料112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膝前外侧入路治疗)和研究组(改良膝后侧入路治疗),每组56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度以及临床疗效的评定,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研究组手术时间、恢复工作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和Lysholm评分治疗前后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的两种评分较对照组均呈现上升趋势;研究组伸膝最大角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的优良率明显超过对照组患者(P=0.000)。结论对胫骨近端后侧骨折患者采取改良膝后侧入路进行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具有有效减少治疗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疗效显著的优点,有极强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后侧入路 膝外侧入路 胫骨近端 后侧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膝关节后内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JOA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吴小宝 陈晓君 +1 位作者 张利萍 汤培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419-1421,1444,共4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JO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JO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应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方案治疗,研究组应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方案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Lysholm评分、随访1年后的膝关节恢复优良率及骨折复位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行走功能评分、稳定性评分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皆有所改善,但研究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皆行Lysholm评分,研究组膝关节跛行、承受能力、疼痛、上下楼能力、关节肿痛、下蹲起立、总分数等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年,研究组膝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5.3%,对照组为71.4%,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年,研究组膝关节骨折复位优良率为94.0%,对照组为78.6%,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后内侧入路联和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和骨折定位,效果较佳,临床上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后内侧入路手术 后外侧入路手术 胫骨平台后侧骨折
下载PDF
膝后内侧入路空心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被引量:3
18
作者 戴利明 刘师良 +2 位作者 吴可沁 杨东方 赵增斌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4期458-458,共1页
2011年8月~2016年9月,我科采用膝后内侧入路空心螺钉治疗28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23~62岁。均为新鲜闭合骨折。伤后至手术时间为4~9 d。
关键词 膝后内侧入路 后交叉韧带损伤 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空心螺钉
下载PDF
改良膝内后侧入路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金华 杨徐松 +1 位作者 赵国梁 吴照发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5期605-60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膝内后侧入路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应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3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采用改良膝内后侧入路行骨折关节面复位、塌陷区植骨、钢板内固定。结果 2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8~14个月。骨折复位均满意,无血管、神经损... 目的探讨改良膝内后侧入路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应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3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采用改良膝内后侧入路行骨折关节面复位、塌陷区植骨、钢板内固定。结果 2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8~14个月。骨折复位均满意,无血管、神经损伤,骨折愈合时间为6~10个月。术后6个月,无内固定断裂、松动,膝关节伸屈范围为20°~120°,HSS评分为70~92分。结论 改良膝内后侧入路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应用中手术视野暴露充分,术中关节面高度恢复可靠、植骨崁实,术后配合合理的功能锻炼,能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后柱 膝内后侧入路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膝关节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的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邓光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8期84-85,共2页
目的研究膝关节后内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手术联合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68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 目的研究膝关节后内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手术联合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68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应用Rasmussem评分标准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12%,对照组优良率为73.53%,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复位优良率为91.17%,对照组优良率为67.65%,研究组优良率较高,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效果明显,且创伤小,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后内侧入路手术 后外侧入路手术 胫骨平台后侧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