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mmarizing the evidence for robotic-assisted bladder neck reconstruction: Systematic review of patency and incontinence outcomes 被引量:1
1
作者 Tenny R.Zhang Ashley Alford Lee C.Zhao 《Asian Journal of Urology》 CSCD 2024年第3期341-347,共7页
Objective:Bladder neck contracture and vesicourethral anastomotic stenosis are difficult to manage endoscopically,and open repair is associated with high rates of incontinence.In recent years,there have been increasin... Objective:Bladder neck contracture and vesicourethral anastomotic stenosis are difficult to manage endoscopically,and open repair is associated with high rates of incontinence.In recent years,there have been increasing reports of robotic-assisted bladder neck reconstruction in the literature.However,existing studies are small,heterogeneous case series.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perform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otic-assisted bladder neck reconstruction to better evaluate patency and incontinence outcomes.Methods:We performed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ubMed from first available date to May 2023 for all studies evaluating robotic-assiste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of the bladder neck in adult men.Articles in non-English,author replies,editorials,pediatric-based studies,and reviews were excluded.Outcomes of interest were patency and incontinence rates,which were pooled when appropriate.Results:After identifying 158 articles on initial search,we included only ten studies that fit all aforementioned criteria for robotic-assisted bladder neck reconstruction.All were case series published from March 2018 to March 2022 ranging from six to 32 men,with the median follow-up of 5e23 months.A total of 119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our analysis.A variety of etiologies and surgical techniques were described.Patency rates ranged from 50%to 100%,and pooled patency was 80%(95/119).De novo incontinence rates ranged from 0%to 33%,and pooled incontinence was 17%(8/47).Our findings were limited by small sample sizes,relatively short follow-ups,and heterogeneity between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dder neck CONTINENCE INCONTINENCE PATENCY posterior urethra Reconstructive surgery Robotic surgery STENOSIS STRICTURE Surgical outcome
下载PDF
Micturition pattern in young boys with posterior urethral valves—A pilot study in small boys who are potty-trained from infancy
2
作者 Thi Hoa Duong Gundela Holmdahl +3 位作者 Duy Viet Nguyen Ulla Sillén Ulla-Britt Jansson Anna-Lena Hellstrom 《Open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13年第4期358-363,共6页
Introduction: To investigate if potty training from infancy can affect bladder dysfunction in boys with posterior urethral valves (PUV). Subjects and Methods: The voiding pattern and emptying ability were followed usi... Introduction: To investigate if potty training from infancy can affect bladder dysfunction in boys with posterior urethral valves (PUV). Subjects and Methods: The voiding pattern and emptying ability were followed using the 4-hour voiding observation method in 17 Vietnamese boys with PUV aged 3 months to 4 years who had been potty-trained from infancy. This group was compared with a group of healthy Vietnamese boys. Results: In the boys with PUV, the bladder volume increased according to age, and interrupted voiding was rare. However, when comparing boys with PUV with healthy boy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noted with more frequent voidings and lower voided volumes in the age group 0 - 1 year (P < 0.001). Despite the minimum amount of residual urine, average 8 ml or less in the boys with PUV, the age groups 1 - 2 and 2 - 4 year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residual volumes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healthy boys (P The findings from the 4-hour voiding observation showed few signs of dysfunctional bladder in the Vietnamese boys with PUV, including residual urine, even if there were signs of dysfunction compared with the healthy Vietnamese boys. Potty training from infancy could favor early bladder rehabilitation in boys with PU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dder posterior urethra Valves URINATION bladder Dysfunction Children SIGNS
下载PD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netrating wounds through the anorectum and urinary bladder or posterior urethra 被引量:1
3
作者 LIU Xin-sheng Wang Xin ZHANG Yang-de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39-341,共3页
Penetrating wound of the anal canal is relatively rare, which is often complicated with injuries of the rectum, urinary bladder or posterior urethra. Misdiagnosis and improper treatments of the disease may lead to pel... Penetrating wound of the anal canal is relatively rare, which is often complicated with injuries of the rectum, urinary bladder or posterior urethra. Misdiagnosis and improper treatments of the disease may lead to pelvic abscess, anal stenosis, fecal incontinence, or rectovesical fistula. From 1985 to 2004, 16 patients with penetrating wounds through the anorectum and urinary bladder or posterior urethra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etrating wound anal canal RECTUM urinary bladder posterior urethra
原文传递
后尿道超声形态改变与良性前列腺增生致下尿路症状发生的相关性
4
作者 程博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6期189-193,共5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后尿道超声形态改变与良性前列腺增生致下尿路症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月—2023年5月在商洛市商州区人民医院诊治的9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男性患者作为病例组,92名体检健康男性为对照组。检测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后尿... 目的探讨与分析后尿道超声形态改变与良性前列腺增生致下尿路症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月—2023年5月在商洛市商州区人民医院诊治的9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男性患者作为病例组,92名体检健康男性为对照组。检测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后尿道超声形态的改变情况,同时对下尿路症状进行记录,并采用Spearman分析分析尿道超声形态改变与良性前列腺增生致下尿路症状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的后尿道超声形态异常率为53.26%,对照组为5.43%,病例组的后尿道超声形态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膀胱出口梗阻指数、残余尿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最大尿流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例组中,Spearman分析显示后尿道超声形态异常与膀胱出口梗阻指数、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等都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后尿道超声形态异常为影响膀胱出口梗阻指数、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多表现为后尿道超声形态异常,伴随有膀胱出口梗阻指数、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异常,后尿道超声形态改变与良性前列腺增生致下尿路症状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后尿道超声形态 膀胱出口梗阻指数 残余尿量 下尿路症状 相关性
下载PDF
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及病情程度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闵洁 彭国平 +1 位作者 陈艳 林晶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2159-2165,共7页
目的:探究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诊断及病情程度评估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于武汉市中医医院诊疗的120例SUI患者为SUI组,再按病情分级分为轻度组(n=28)、中度组(n=56... 目的:探究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诊断及病情程度评估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于武汉市中医医院诊疗的120例SUI患者为SUI组,再按病情分级分为轻度组(n=28)、中度组(n=56)、重度组(n=36);另选取同期行体检的健康女性40例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一般资料及Valsalva状态超声检查参数膀胱颈移动度(bladder neck descent,BND)、尿道旋转角、膀胱后角。采用单因素、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相关指标与SUI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对SUI诊断及病情评估的效能。结果:SUI组超声检查参数BND、尿道旋转角、膀胱后角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BND、尿道旋转角、膀胱后角均依次增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BND、尿道旋转角、膀胱后角对女性SUI诊断及病情评估均具一定价值,且以三者联合的应用价值最大。诊断SUI: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91,敏感度为94.17%,特异度为100.00%。评估中度SUI:AUC为0.914,敏感度为92.86%,特异度为71.43%。评估重度SUI:AUC为0.937,敏感度为94.44%,特异度为87.50%。结论: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对女性SUI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且可用于评估SUI病情程度,为临床诊疗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会阴盆底超声 压力性尿失禁 女性 膀胱颈移动度 尿道旋转角 膀胱后角
下载PDF
盆底超声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邹叶萍 漆柳青 +1 位作者 林建寨 陈景钗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21期34-37,共4页
目的 分析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盆底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三明市第二医院接受产后复查的产妇中随机选择2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盆底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显示,150例产妇患有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 目的 分析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盆底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三明市第二医院接受产后复查的产妇中随机选择2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盆底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显示,150例产妇患有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纳入研究组),未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者产妇有130例(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不同状态下盆底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静息状态、缩肛状态和Valsalva状态下患者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研究组膀胱移动度、尿道旋转角、肛提肌裂孔面积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盆底超声检查的应用能结合患者症状和动态进行无创检测,借助超声检查观察患者盆底结构和功能发生的变化,并运用该技术更直观的观察各脏器之间的关系,为医生诊断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超声 膀胱颈移动度 尿道旋转角 膀胱尿道后角 肛提肌裂孔面积
下载PDF
后尿道损伤伴膀胱破裂的诊断(附34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姬世岚 卢艳东 《创伤外科杂志》 2000年第2期68-69,共2页
目的 探讨后尿道损伤合并膀胱破裂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 34例后尿道损伤伴膀胱破裂的诊断及治疗结果。结果  34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32例痊愈 ,2例因合并胸外伤、脑外伤而死于呼吸功能衰竭和脑疝 ,死亡率 5 9%。术中发现膀胱破... 目的 探讨后尿道损伤合并膀胱破裂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 34例后尿道损伤伴膀胱破裂的诊断及治疗结果。结果  34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32例痊愈 ,2例因合并胸外伤、脑外伤而死于呼吸功能衰竭和脑疝 ,死亡率 5 9%。术中发现膀胱破裂漏诊 6例 ,占 17 6 %。结论 尿道损伤不能放置尿管行灌洗实验时 ,易于漏诊膀胱破裂 ,此时B超、腹腔穿刺、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尿道损伤 膀胱破裂 诊断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盆底超声检查对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石洁芳 《医疗装备》 2022年第20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检查对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在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就诊的90例疑似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盆底超声检查,以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盆底超声检查对压力性尿失禁...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检查对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在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就诊的90例疑似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盆底超声检查,以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盆底超声检查对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结果经综合诊断,90例患者中共有53例确诊为压力性尿失禁,37例未发生压力性尿失禁;在吸气后再用力呼吸状态下,发生组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未发生组,膀胱颈移动度长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绘制ROC曲线显示,在吸气后再用力呼吸状态下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颈移动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0、0.710、0.721、0.842,评估价值均中等,而4个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905,评估价值高;在吸气后再用力呼吸状态下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颈移动度分别取19.58°、123.91°、19.41 cm^(2)、24.50 mm时,可获得更好的评估价值。结论盆底超声检查对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超声检查 尿道倾斜角 膀胱尿道后角 肛提肌裂孔面积 膀胱颈移动度
下载PDF
膀胱膨出患者膀胱脱垂分型与盆底实时三维超声参数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瑶 王冰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1年第11期55-58,97,共5页
目的:探讨膀胱膨出患者膀胱脱垂分型与盆底实时三维超声参数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膀胱膨出患者以及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女性)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膀胱膨出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2组受... 目的:探讨膀胱膨出患者膀胱脱垂分型与盆底实时三维超声参数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膀胱膨出患者以及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女性)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膀胱膨出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2组受试者均接受盆底实时三维超声检查,比较2组受试者间以及观察组内不同膀胱脱垂分型患者间的尿道旋转角度、膀胱尿道后角变化、膀胱颈移动度等盆底实时三维超声参数,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检验膀胱膨出患者膀胱脱垂分型与盆底实时三维超声参数的相关性。数据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结果:观察组的尿道旋转角度、膀胱尿道后角变化和膀胱颈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膀胱脱垂分型的升高,3种指标均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验证膀胱膨出患者膀胱脱垂分型与盆底实时三维超声参数(尿道旋转角度、膀胱尿道后角变化、膀胱颈移动度)呈正相关性(r=0.52、0.50、0.55,P=0.011、0.015、0.007)。结论:膀胱膨出患者膀胱脱垂分型与盆底实时三维超声参数密切相关,可为临床早期干预和诊治膀胱膨出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膨出 膀胱脱垂分型 三维超声 尿道旋转角度 膀胱尿道后角变化 膀胱颈移动度
下载PDF
经会阴盆底超声参数对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及与患者盆底肌力、尿动力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晓霞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8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经会阴盆底超声参数对压力性尿失禁(SUI)的诊断价值及与患者盆底肌力、尿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北京市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0例SU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病情程度:Ⅰ级33例,Ⅱ级30例,Ⅲ... 目的探讨经会阴盆底超声参数对压力性尿失禁(SUI)的诊断价值及与患者盆底肌力、尿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北京市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0例SU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病情程度:Ⅰ级33例,Ⅱ级30例,Ⅲ级27例。另选取同期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经会阴盆底超声参数、盆底肌力评分、尿动力学指标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经会阴盆底超声参数与盆底肌力、尿动力学指标水平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经会阴盆底超声参数对SUI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盆膈裂孔面积、尿道旋转角、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大于对照组,盆底肌力评分、控制面积、最大逼尿肌压力、最大尿道关闭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UI患者膀胱尿道后角、盆膈裂孔面积、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均与盆底肌力评分、控制面积、最大逼尿肌压力、最大尿道关闭压呈负相关(P<0.05);绘制经会阴盆底超声参数对SUI的诊断价值的ROC曲线,结果显示,膀胱尿道后角、盆膈裂孔面积、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联合诊断SUI的曲线下面积为0.892。结论SUI患者盆膈裂孔面积、尿道旋转角、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均明显升高,且与盆底肌力及尿动力学有关,临床可通过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对SUI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经会阴盆底超声 膀胱尿道后角 盆膈裂孔面积 膀胱颈移动度 尿道旋转角 盆底肌力 尿动力学
下载PDF
热敏灸联合Kegel锻炼对轻中度女性单纯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结构及功能改变的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杨晓波 安军明 +4 位作者 李书晓 张晶 张鼎 杨鹏程 王荣荣 《针灸临床杂志》 2021年第2期44-48,共5页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Kegel锻炼治疗轻中度女性单纯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3例,其中两组各有3例脱落未被纳入观察。治疗组采用热敏灸结合Kegel锻炼;对照组单纯采用Kegel锻...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Kegel锻炼治疗轻中度女性单纯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3例,其中两组各有3例脱落未被纳入观察。治疗组采用热敏灸结合Kegel锻炼;对照组单纯采用Kegel锻炼,隔日1次,每周共治疗3次,持续治疗8周,通过观察每位受试者的平均24 h尿失禁次数及严重指数。在实时三维盆底B超检测下,记录每位受试者治疗前后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变化及静息状态和最大Valsalva动作下肛提肌裂孔面积,进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基线期(第0周)平均24 h尿失禁次数、尿失禁严重指数和实时三维盆底B超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24 h尿失禁次数、尿失禁严重指数在第4、8、12周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在8、12周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在8、12周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实时三维盆底B超指标(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变化和肛提肌裂孔面积)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热敏灸联合Kegel锻炼可更好改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结构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Kegel锻炼 压力性尿失禁 膀胱颈移动度 尿道旋转角 肛提肌裂孔面积
下载PDF
盆底超声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晓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25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96例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另设同一时间段在我院接受体检的96例健康群体为对照组,予以所有入组者盆底超声检查,比较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讨超声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96例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另设同一时间段在我院接受体检的96例健康群体为对照组,予以所有入组者盆底超声检查,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超声诊断结果。结果对照组膀胱颈移动度为(0.87±0.12)cm、尿道膀胱后角为(95.2±1.5)°,膀胱颈旋转角为(16.8±1.2)°,耻骨联合后下缘参考线到膀胱颈的距离为(2.68±0.42)cm,观察组膀胱颈移动度、尿道膀胱后角、膀胱颈旋转角和耻骨联合后下缘参考线到膀胱颈的距离分别为(1.59±0.18)cm、(118.5±2.7)°、(32.9±2.5)°和(3.72±0.3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超声检查即有利于区分健康人与产后压力行尿失禁患者,又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超声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膀胱镜移动度 尿道膀胱后角 膀胱颈旋转角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经会阴二维及三维超声在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安培莉 张鹏花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34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经会阴二维及三维超声在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64例SUI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时期于我院体检的64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经会阴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比较... 目的探讨经会阴二维及三维超声在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64例SUI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时期于我院体检的64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经会阴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的盆腔声像图表现、静息及Valsalva状态下的盆底解剖指标、膀胱移动度、尿道旋转角及尿道漏斗形成比例。结果两组患者的盆腔声像图表现具有明显差异;静息及Valsalva状态下,对照组的膀胱颈位置、尿道长度及盆膈裂孔面积均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的膀胱移动度、尿道旋转角及尿道漏斗形成比例均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经会阴二维及三维超声能够清楚显示盆腔的解剖结构及有无尿道漏斗形成,可有效测量及计算膀胱颈位置、尿道长度、盆膈裂孔面积、膀胱移动度及尿道旋转角,能够为SUI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会阴三维超声 压力性尿失禁 盆膈裂孔面积 膀胱移动度 尿道旋转角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急性尿潴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战立龙 夏庆华 +1 位作者 金讯波 熊晖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3-115,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前列腺体积(PV)、膀胱内前列腺突入程度(IPP)、膀胱尿道角(BUA),探讨其在预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BPH)发生急性尿潴留(AUR)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40例BPH患者,按照有无发生过AUR,分为AUR组(A组)和无AUR组(B组),其中A组22... 目的通过测定前列腺体积(PV)、膀胱内前列腺突入程度(IPP)、膀胱尿道角(BUA),探讨其在预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BPH)发生急性尿潴留(AUR)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40例BPH患者,按照有无发生过AUR,分为AUR组(A组)和无AUR组(B组),其中A组22例,B组18例,采用磁共振(MRI)测定PV、IPP、BUA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PV及IP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UA值为(49.3±11.3)°,B组BUA值为(31.3±1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BUA≥45°时,有88.9%的患者可发生AUR。结论 BUA是预测BPH患者发生AUR的重要指标之一,经MRI测量的BUA是评估BPH患者发生AUR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道角 前列腺增生症 急性尿潴留
原文传递
超声评估会阴侧切对初产妇前盆腔的近期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百玲 唐佳松 +2 位作者 张锐 王婷 吕小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22期5280-5282,共3页
目的应用盆底超声评估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术对初产妇前盆腔的近期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来该院复查的经阴道分娩初产妇398例,复诊时间为产后6~8周。其中会阴侧切组212例,非会阴侧切组186例。应用盆底超声在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lva动作后... 目的应用盆底超声评估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术对初产妇前盆腔的近期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来该院复查的经阴道分娩初产妇398例,复诊时间为产后6~8周。其中会阴侧切组212例,非会阴侧切组186例。应用盆底超声在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lva动作后分别测量两组产妇的膀胱颈、膀胱后壁至耻骨联合后下缘距离,计算膀胱颈移动度、测量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观察有无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结果会阴侧切组与非会阴侧切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28.77%、27.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侧切组与非会阴侧切组膀胱膨出率分别为91.03%、88.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侧切组膀胱颈活动度、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分别为(2.19±0.95)cm、(145.5±20.5)°、(51.4±11.8)°,非会阴侧切组膀胱颈活动度、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分别为(2.06±0.87)cm、(138.3±19.8)°、(48.46±12.6)°,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会阴侧切组与非会阴侧切组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分别为17.9%、16.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阴道分娩过程中会阴侧切不能对近期盆底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阴侧切 压力性尿失禁 膀胱膨出 膀胱尿道后角 膀胱颈活动度 尿道旋转角
原文传递
延迟诊断的后尿道瓣膜症患儿临床特征与治疗
16
作者 姜大朋 陈周彤 +6 位作者 王礼国 耿红全 徐卯升 徐国锋 林厚维 方晓亮 贺雷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后尿道瓣膜症患儿通常于出生前或新生儿期即可获得诊断及治疗。但有一部分患儿直到儿童期甚至青春期才被诊断进而接受治疗。对于这部分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探讨较少,故本文对延迟诊断的后尿道瓣膜症患儿诊断与治疗进行探讨。... 目的后尿道瓣膜症患儿通常于出生前或新生儿期即可获得诊断及治疗。但有一部分患儿直到儿童期甚至青春期才被诊断进而接受治疗。对于这部分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探讨较少,故本文对延迟诊断的后尿道瓣膜症患儿诊断与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手术治疗的后尿道瓣膜症患儿(年龄2~14岁)的临床资料。患儿术前常规行肝肾功能检测、泌尿系超声及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检查。收集患儿的病例资料,归纳总结其存在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异常等检查结果。结果我院共诊治年龄在2~14岁的后尿道瓣膜症患儿26例,术后失访4例。就诊时常见症状依次为反复泌尿系感染10例(38.5%)、排尿无力5例(19.2%)、血尿5例(19.2%)、尿痛4例(15.4%)、尿频4例(15.4%)、遗尿3例(11.5%)、反复附睾炎2例(7.7%)。所有患儿均接受尿道瓣膜切开。22例获得随访的患儿中2例有瓣膜残留;术后临床症状好转者占40.9%,超声提示肾/输尿管积水减轻者占38.5%。结论后尿道瓣膜症并非婴儿期独有的病症。对于儿童期排尿异常者,尤其合并反复尿路感染及血尿者应尽早行VCUG检查。内镜下瓣膜切开术治疗后尿道瓣膜症是一种可行的方法,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部分患儿可获得很好的疗效。但较多患儿术后排尿异常等症状仍然持续存在,对这部分患儿应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需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 膀胱 肾盂积水 尿失禁 后尿道瓣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