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后部失语患者语言障碍个案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小丽 崔刚 李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2-408,418,共8页
目的:对病灶局限的汉语后部失语患者的语言受损和语言保留情况进行个案分析,验证语言处理的双机制假说,并为临床语言治疗提供相关神经语言学依据。方法:选取1例病灶局限的枕、顶、颞叶受损的后部失语患者,通过自然交谈和西部失语症量表... 目的:对病灶局限的汉语后部失语患者的语言受损和语言保留情况进行个案分析,验证语言处理的双机制假说,并为临床语言治疗提供相关神经语言学依据。方法:选取1例病灶局限的枕、顶、颞叶受损的后部失语患者,通过自然交谈和西部失语症量表检查(WAB)检测收集语料,并辅以图片命名及句子复述等任务,全面检测和分析汉语后部失语患者的语言障碍,重点关注其句法-词汇分离,以及与之相关的名—动分离现象。结果:颞叶受损患者词汇受损严重,句法保留相对较好;词汇理解较好,但是产出困难;词汇产出存在名动分离现象,呈现出名词特异性损伤的特点。结论:汉语后部失语患者句法保留较好、词汇受损严重,以及相关的名动分离的事实,一方面为语言处理的词汇—规则双机制假说提供有力证据,另一方面为汉语后部失语患者的语言有效康复方面提供神经语言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部失语 句法.词汇分离 名词-动词分离 语言处理的双机制模型 语言康复
下载PDF
左外侧裂后部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失语症动作图命名的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汪洁 吴东宇 +1 位作者 宋为群 袁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前期研究结果提示左外侧裂后部周围区(PPR)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可以提高失语症患者物体图命名能力。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左侧PPR区阳极tDCS对失语症患者动作图命名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身对照A-B期设计。对接受2周常规语言治疗+... 目的:前期研究结果提示左外侧裂后部周围区(PPR)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可以提高失语症患者物体图命名能力。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左侧PPR区阳极tDCS对失语症患者动作图命名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身对照A-B期设计。对接受2周常规语言治疗+tDCS假刺激(A期)后,动作图命名无明显变化的8例脑卒中后(>3个月)失语症患者进行2周常规语言治疗+tDCS治疗(B期)。结果:A期治疗前后动作图命名非治疗项和治疗项均无明显改善,提示患者语言功能处于"平台期"。B期治疗后较治疗前动作图命名的非治疗项和治疗项均明显改善(P<0.05),提示动作图命名有泛化作用;动宾结构非治疗项未见明显变化,治疗项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左PPR区实施阳极tDCS,可以促进失语症患者动作图命名的能力,并对动词命名有泛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失语症 动作命名 外侧裂后部 脑卒中
下载PDF
后部失语症患者的书写障碍 被引量:1
3
作者 高素荣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2-74,共3页
分析52例后部失语患者的书写障碍,书写检查包括写姓名地址、抄写、系列写数、听写、看图写及写短文。52例均有书写障碍,且后3项的书写障碍比前3项严重。汉字词的书写障碍主要是构字障碍和字词错写。构字障碍表现为部分完成、部... 分析52例后部失语患者的书写障碍,书写检查包括写姓名地址、抄写、系列写数、听写、看图写及写短文。52例均有书写障碍,且后3项的书写障碍比前3项严重。汉字词的书写障碍主要是构字障碍和字词错写。构字障碍表现为部分完成、部分代替、笔画添加或遗漏和新字;字词错写是以另一字代替作业要求写的字,包括近形、近音、近义或无关字代替。字词的书写障碍可能与汉字形为镶嵌结构和对字形的回忆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后部失语 失写症 书写障碍
下载PDF
多模分子影像在非典型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4
作者 石志鸿 刘帅 +3 位作者 蔡莉 王颖 韩彤 纪勇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 2018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多模分子影像在非典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36例典型AD(typicalAlzheimer’sdisease,TAD)和22例非典型AD患者进行认知及精神行为症状进行评估,并对头磁共振、FDG PET及PIB PET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多模分子影像在非典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36例典型AD(typicalAlzheimer’sdisease,TAD)和22例非典型AD患者进行认知及精神行为症状进行评估,并对头磁共振、FDG PET及PIB PET进行分析。结果:磁共振显示,后皮质萎缩(posterior cortical atrophy,PCA)组较TAD/额叶变异型AD (frontal variant of AD,FvAD)组顶叶萎缩更显著;在轻度痴呆患者,TAD组较PCA、寡义型原发性进行性失语(logopenic variant primary progressiveaphasia,LPA)组颞叶内侧萎缩更显著。TAD患者主要代谢减低部位为双侧颞顶叶或颞顶联合区、楔前叶、后扣带回,部分患者出现额叶外侧皮层代谢减低;PCA患者主要代谢减低部位为双侧颞顶枕联合区、楔前叶、后扣带回,多呈不对称分布;Fv AD代谢减低主要位于双侧额叶内、外侧皮层、双侧颞顶联合皮层、后扣带回、楔前叶;LPA表现为左侧或右侧颞顶为主的代谢减低。PIB PET、显示各亚型AD患者额叶、颞叶外侧、顶叶、枕叶皮层PIB沉积阳性。结论:结构磁共振结合FDG PET及PIB PET对非典型AD的诊断及分型具有重要作用,提高了早期临床诊断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后皮质萎缩 原发性进行性失语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 匹兹堡化合物B 氟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像学特点
5
作者 付孝淑 郭春杰 +1 位作者 解博 杨宇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584-589,共6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加重、不可逆转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患病率随着人口年龄的增长而迅速增长。绝大多数AD患者的发病年龄在65岁之后,与此类常见的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病(late-onset Alzheimer's dis...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加重、不可逆转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患病率随着人口年龄的增长而迅速增长。绝大多数AD患者的发病年龄在65岁之后,与此类常见的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病(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LOAD)相比,约有5%~10%的AD患者在65岁之前出现认知障碍的症状,被定义为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early-onset Alzheimer's disease,EOAD)。尽管LOAD、典型遗忘型EOAD及非典型EOAD有着相同的分子病理学,即淀粉样蛋白-β(Aβ)和tau的积累,但在临床表现上存在异质性。EOAD经常因非典型临床表现导致误诊或延迟诊断,且通常病情进展迅速,生存时间短,因此了解EOAD的特征对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不同临床表型的AD似乎在某些脑区存在选择性脆弱性,这可能为解释这种异质性提供了一个方向。本篇综述分析比较了近年来典型遗忘型及非典型EOAD结构、功能及分子成像的最新研究进展,探索影像学指标作为一种无创标志物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以期为EOAD诊断提供一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后部皮质萎缩 少词型原发性进行性失语 额颞叶变异型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