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臭氧穴位注射联合脊神经后支射频调节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树丽 王理康 +1 位作者 吴蓍妍 张彩琳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2期314-318,323,共6页
目的探讨臭氧穴位注射联合脊神经后支射频调节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收治的胸背部PHN患者1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臭氧穴位注射联合脊神经后支射频调节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收治的胸背部PHN患者1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9例。对照组单用脊神经后支射频调节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臭氧穴位注射治疗。治疗8周后和6个月后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红外热像温度变化[区域内平均相对温度(Average Skin Temperature,AST)、AST值差值(ΔAST)]、随访期间各类镇痛药物及其他补救措施(神经阻滞、脉冲射频治疗、皮内阻滞等)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周、3个月、6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3个月、6个月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1周、3个月、6个月后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IL-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1周后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ΔAST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1周的ΔAS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联合组镇痛药物、脉冲射频治疗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穴位注射联合脊神经后支射频调节治疗胸背部PHN能有效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治疗效果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后支射频调节治疗 臭氧穴位注射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睡眠质量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侧入路颈脊神经后支三氧联合注射松解治疗颈脊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
2
作者 王玥 陈辉 +6 位作者 岑奕 张哲 张欣 李宗锡 陈珍珍 贾彤彤 章美玲 《临床荟萃》 CAS 2023年第8期714-71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侧入路法行颈脊神经后支三氧联合注射松解治疗颈脊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疼痛科收治的颈脊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患者102例。纳入患者被...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侧入路法行颈脊神经后支三氧联合注射松解治疗颈脊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疼痛科收治的颈脊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患者102例。纳入患者被随机分两组,A组(n=51)应用超声平面外引导技术,以C3、C4、C5脊神经后支为穿刺靶点,行医用三氧(20μg/ml)各点5 ml分离C3、C4、C5脊神经后支,并注射消炎镇痛液(倍他米松1 mg+利多卡因40 mg,以盐水稀释至12 ml,各点2 ml)。B组(n=51)单纯采用C3、C4、C5脊神经后支注射消炎镇痛液(药物同A组)。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完成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疼痛评分(NR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头颈部活动度评分(ROM)、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治疗有效率,评估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的NRS、PSQI、ROM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后1周的NRS、PSQI、RO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的NRS、PSQI、ROM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A组满意率为75%,B组满意率为5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即时及术后3d均未出现局部血肿、感染、区域麻木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侧入路法颈脊神经后支三氧注射松解治疗可长期改善颈脊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患者症状,穿刺路径安全,治疗效果确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颈肩痛 颈脊神经后支 医用三氧 松解 疼痛治疗
下载PDF
铍针联合CT引导下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消融治疗腰椎骨关节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浩锌 柳根哲 +5 位作者 祝永刚 肖辉灯 郑皓云 张硕 李春根 彭亚 《中国医药》 2023年第3期415-418,共4页
目的观察铍针联合CT引导下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消融治疗腰椎骨关节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骨伤科运用铍针联合CT引导下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消融治疗腰椎骨关节病的50例患者。所有患者... 目的观察铍针联合CT引导下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消融治疗腰椎骨关节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骨伤科运用铍针联合CT引导下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消融治疗腰椎骨关节病的50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记录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患者治疗后3个月、1年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后24 h、1周、1个月、3个月、1年VAS评分均低于术前[(2.24±0.94)、(2.00±0.86)、(1.80±0.40)、(1.34±1.30)、(2.14±1.95)分比(6.16±0.7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个月时患者优良率为84.0%(42/50),1年时患者优良率为72.0%(36/50)。患者术后穿刺部位均未见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铍针联合CT引导下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消融治疗腰椎骨关节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铍针 脉冲射频消融 脊神经后支 腰椎骨关节病 CT引导
下载PDF
脊神经后支阻滞联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4
作者 李钿 陈太秋 +3 位作者 洪全 林加阳 林可新 林本丹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3年第2期145-151,共7页
目的探索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及与脊神经后支阻滞联合使用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治疗效果,为此类骨折提供更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于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骨科... 目的探索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及与脊神经后支阻滞联合使用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治疗效果,为此类骨折提供更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于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骨科就诊的103例诊断为OVCF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PKP组和PKP联合脊神经后支阻滞组(即PKP+阻滞组),比较两组之间基线资料(年龄、性别、骨密度、手术节段),比较术前、术后1天、术后7天及术后3个月的临床功能量表评估(VAS评分、ODI评分、MBI评分)等指标。结果与PKP组相比较,PKP+阻滞组术前的资料(年龄、骨密度、VAS评分、ODI评分、MBI评分)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天评估中,PKP+阻滞组的临床量表评估(VAS评分、ODI评分、MBI评分)均优于PKP组(P<0.05);术后第7天评估中,PKP+阻滞组的临床量表评估(VAS评分、ODI评分)优于PKP组(P<0.05);术后3个月评估中,PKP+阻滞组的临床量表评估(VAS评分、ODI评分、MBI评分)也均优于PKP组(P<0.05)。结论针对OVCF患者的治疗,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的效果,PKP+阻滞组均优于PKP组,提示脊神经后支阻滞联合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OVCF安全且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 脊神经后支阻滞 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脊神经后支射频联合椎间盘射频热凝术在下腰痛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5
作者 朱英 曾涛 +1 位作者 王昌文 黄莹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32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脊神经后支射频联合椎间盘射频治疗技术应用于下腰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昆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72例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 目的探讨和分析脊神经后支射频联合椎间盘射频治疗技术应用于下腰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昆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72例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脊神经后支射频联合椎间盘射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椎间盘射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 d,治疗后1、3、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MacNab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44%(34/36)]高于对照组[75.00%(2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JOA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1、3、6个月的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分别有1例出现短暂的腰背部及腿部麻木,用药后消失。结论对于下腰痛患者,使用脊神经后支射频联合椎间盘射频治疗,能使患者在治疗后获得更好的远期效果,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痛 脊神经后支射频 椎间盘射频 微创
下载PDF
颈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联合盐酸替扎尼定治疗颈源性头痛患者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金虎 顾芳 +3 位作者 陈效曦 孙英群 宋云川 贺金良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5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颈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与盐酸替扎尼定联合治疗颈源性头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40例)、试验组(40例)。参照组予以盐酸替... 目的:探讨颈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与盐酸替扎尼定联合治疗颈源性头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40例)、试验组(40例)。参照组予以盐酸替扎尼定口服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颈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浆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关节活动度(ROM)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ROM评分、VAS评分、PSQI评分、E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O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扎尼定联合颈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治疗颈源性头痛,可显著改善患者效果、关节活动度及血管内皮水平,并可促进患者疼痛症状的减轻,有利于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颈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 盐酸替扎尼定 ROM评分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脊神经后支内侧支脉冲射频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所致急性疼痛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李伟 关健 张然 《当代医学》 2023年第36期65-68,共4页
目的探究脊神经后支内侧支脉冲射频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所致急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收治的78例OVCF所致急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 目的探究脊神经后支内侧支脉冲射频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所致急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收治的78例OVCF所致急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脊神经后支内侧支脉冲射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活能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生命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及1个月,两组VAS、ODI评分均低于前一时间点,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精力、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脊神经后支内侧支脉冲射频治疗OVCF致急性疼痛可增强疗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提高其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后支内侧支 脉冲射频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急性疼痛 生命质量
下载PDF
颈脊神经后支松懈联合药物阻滞治疗颈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万随随 熊小辉 李俊飞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3期361-362,共2页
目的观察颈脊神经后支松懈联合药物阻滞治疗颈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颈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药物阻滞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颈脊神经后支松懈联合药物阻滞治疗颈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颈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药物阻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颈脊神经后支松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肩肿胀/功能障碍受限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3 d、7 d、30 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0 d,观察组颈肩肿胀/功能障碍受限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vs.2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脊神经后支松懈联合药物阻滞能够有效缓解颈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患者的颈肩疼痛、肿胀及功能受限状况,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神经后支松懈 药物阻滞 慢性颈肩痛 临床效果
下载PDF
X线片引导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 被引量:25
9
作者 毛鹏 隋静湖 +4 位作者 樊碧发 杨克勤 刘波涛 李春蕊 蔡淑呈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35-138,共4页
目的:观察X线片引导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60例临床诊断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B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以相应上关节突与横突根部交界处为靶点,在X线片测量引导下行双侧腰... 目的:观察X线片引导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60例临床诊断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B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以相应上关节突与横突根部交界处为靶点,在X线片测量引导下行双侧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用药分别为1%盐酸利多卡因(内含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ml+甲钴铵注射液500μg)和1%盐酸利多卡因。评价患者阻滞前、阻滞后5 min、1周、2周和4周时的VAS评分和腰椎活动度,记录阻滞中和阻滞后的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阻滞前VAS评分无显著差异,阻滞后5 min时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阻滞前基础值(P<0.05),腰椎活动度明显高于阻滞前基础值(P<0.05)。C组阻滞后1周、2周和4周时的VAS评分和腰椎活动度与阻滞前无明显差异(P>0.05),B组VAS评分仍明显低于阻滞前基础值(P<0.05),腰椎活动度明显高于阻滞前基础值(P<0.05)。B组阻滞后5min时的VAS评分和腰椎活动度与C组相近,但阻滞后1周、2周和4周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腰椎活动度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在门诊缺少X线透视设备的情况下,X线片引导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是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关节综合征 脊神经后内侧支 神经阻滞 腰椎X线片
下载PDF
改良超声引导下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背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军珍 浦少锋 +4 位作者 徐永明 周瑾 吕莹莹 李晨 杜冬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观察改良超声引导下腰椎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在治疗腰背痛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拟行腰椎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medial branch block,MBB)的腰背痛病人64例。对所有病人行超声引导下腰椎L;-L;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按照... 目的:观察改良超声引导下腰椎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在治疗腰背痛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拟行腰椎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medial branch block,MBB)的腰背痛病人64例。对所有病人行超声引导下腰椎L;-L;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按照L;+L;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不同的阻滞技术,分为常规两针两点组(TT组)和改良一针两点组(OT组),每组32例。记录每例病人单侧操作需要时间,治疗前、治疗后1小时和治疗后2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以治疗后2周VAS评分下降50%和ODI评分下降40%为治疗有效,计算单次治疗有效率,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病人的不良反应。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超声引导下腰椎L;-L;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OT组阻滞时间快于TT组(P<0.05),两组病人单次治疗后1小时和治疗后2周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OT组在治疗后1小时和2周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于TT组(P<0.05)。OT组和TT组病人单次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和47%(P<0.05)。OT组病人治疗期间和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TT组2例病人在穿刺L;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过程中出现下肢神经刺激症状。结论:改良“一针两点法”有效解决了目前超声引导下L;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实践操作中存在的困难,短期内可显著改善腰背痛病人VAS评分和ODI评分,但还需大样本和长期随访研究进一步验证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脊神经后内侧支 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腰背痛
下载PDF
X线引导下颈脊神经后支松解治疗颈脊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书力 李敏 +5 位作者 李少军 袁峰 童胜雄 田佳玉 胡焓 冯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观察在X线引导下行颈4、5脊神经后支松解治疗颈脊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武汉市第一医院疼痛科收治的颈脊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患者81例。所纳入研究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松解组... 目的观察在X线引导下行颈4、5脊神经后支松解治疗颈脊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武汉市第一医院疼痛科收治的颈脊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患者81例。所纳入研究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松解组(n=40)和阻滞组(n=41)。松解组在X线透视下采用一次性硬膜外穿刺针钝性分离颈4、5脊神经后支,并注射镇痛混合液(倍他米松4 mg+利多卡因40 mg,以盐水稀释至6~12 mL,各点约3 mL)。阻滞组单纯采用颈4、5脊神经后支注射镇痛混合液治疗方法(药物同松解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1周、1月及6月疼痛程度;评估术后6月疗效。结果与术前相比,治疗后1周两组的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周,松解组与阻滞组患者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月及6月,松解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阻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月疗效评估,松解组(显著有效率93%)要明显优于阻滞组(显著有效率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时及术后3 d均未出现局部血肿、感染、区域麻木等并发症。结论 X线引导下颈4、5脊神经后支松解术可长期有效改善患者颈肩部疼痛,具有安全、远期效果理想等特点,是颈脊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小关节 颈脊神经后支 松解 阻滞 颈肩痛
下载PDF
腰椎小关节周围脊神经后支内侧支分布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鹏 杨春 +3 位作者 蔡静桐 刘金生 徐国刚 姜苏明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8期552-555,共4页
目的通过对腰部关节突关节周围脊神经后支内侧支分布解剖观察,探讨去神经术中脊神经后支内侧支的定位和靶点的选择。方法对5具尸体的腰部关节突关节区域进行局部解剖,观察关节突关节周围肌肉的配布情况、脊神经后支的分支情况,脊神经后... 目的通过对腰部关节突关节周围脊神经后支内侧支分布解剖观察,探讨去神经术中脊神经后支内侧支的定位和靶点的选择。方法对5具尸体的腰部关节突关节区域进行局部解剖,观察关节突关节周围肌肉的配布情况、脊神经后支的分支情况,脊神经后支内侧支的走行、分支和分布,与上关节突、横突和关节突关节的关系,测量了骨纤维管的内侧开口、关节突关节囊和上关节突距棘突边缘连线的距离。结果关节突关节及周围结构的解剖显示,脊神经后支分出的内侧支紧贴上关节突和横突根部走行,不易探查和解剖;脊神经后支内侧支从骨纤维管穿后,斜向内下方走行,较容易追踪。结论在脊神经后支内侧支从骨纤维管穿后进行去神经操作可以提高去神经术操作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小关节炎 腰痛 脊神经后支内侧支 关节突关节 去神经术
下载PDF
神经阻滞联合针刀闭合术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3
作者 桂新星 欧阳观 +1 位作者 肖金辉 刘荣 《颈腰痛杂志》 2017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在神经阻滞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刀闭合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10-2015-10我科门诊收治的60例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针刀闭合术联合神经阻滞治疗)与对照组(单纯用神经阻滞治疗)各30例... 目的探讨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在神经阻滞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刀闭合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10-2015-10我科门诊收治的60例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针刀闭合术联合神经阻滞治疗)与对照组(单纯用神经阻滞治疗)各30例。两组患者均每周治疗1次,共3次。治疗期间,均不予药物、物理等其他治疗方式干预。对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6个月时的VAS评分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后6个月的疗效进行评定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经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1周和6个月,研究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时,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7%、优良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和76.7%(P<0.05)。结论针刀与神经阻滞的联合治疗,其创伤小,操作简便,能解除神经牵拉和卡压,更好地缓解疼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后支综合征 针刀 神经阻滞
下载PDF
脊神经后支神经痛诊治及其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5
14
作者 谢培邦 苑继承 +2 位作者 许凤琴 樊永卫 金绍岐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1年第3期319-320,共2页
目的介绍脊神经后支神经痛诊断与治疗及其解剖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软组织门诊诊断为脊神经颈、胸、腰段后支神经痛62例,诊断仅靠检查皮肤痛觉决定,治疗皆采用强的松龙加局部麻药依据其解剖学基础,药物注射至神经穿出斜方肌或背... 目的介绍脊神经后支神经痛诊断与治疗及其解剖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软组织门诊诊断为脊神经颈、胸、腰段后支神经痛62例,诊断仅靠检查皮肤痛觉决定,治疗皆采用强的松龙加局部麻药依据其解剖学基础,药物注射至神经穿出斜方肌或背阔肌的肌性部或其腱膜处,注射部位在颈、胸、腰段各有不同。在注射后5~10 min内止痛,可以立即判断诊断无误。结果 62例皆在注射后5~10 min疼痛消除,治疗后痊愈49例,经第2次注射后痊愈11例,经第3次注射后痊愈2例,注射时间间隔1周。结论对于确诊为脊神经后支神经痛的病例,按颈、胸、腰段不同部位注射强的松龙加局部麻药的方法,紧密结合其解剖学基础,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不失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后支 神经痛 强的松龙 局部注射
下载PDF
脊神经后支阻滞在椎体成形术中对远节腰背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敏 彭婧 +1 位作者 张强 王高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27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脊神经后支阻滞在椎体成形术中对远节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PK... 目的:探讨脊神经后支阻滞在椎体成形术中对远节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PKP),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下腰痛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术前1 d,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30 d两组VAS评分逐渐下降(P<0.05),术后1 d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30 d研究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1 d,两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30 d两组JOA评分逐渐上升(P<0.05),术后1 d两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30 d研究组JO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8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P<0.05)。结论:脊神经后支阻滞应用于椎体成形术中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术后远节下腰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后支阻滞 椎体成形术 远节腰背痛
下载PDF
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联合髓核减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庚 梁东启 +3 位作者 樊永冠 孙盛广 郭艳汝 袁媛 《颈腰痛杂志》 2017年第6期579-582,共4页
目的通过前瞻性分组对照研究,探讨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联合髓核减压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c lowback pain,DLBP)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01-2015-01,共纳入了80例DLBP患者,分别采用单纯髓核减压术治疗38例(对照组),脊神经... 目的通过前瞻性分组对照研究,探讨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联合髓核减压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c lowback pain,DLBP)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01-2015-01,共纳入了80例DLBP患者,分别采用单纯髓核减压术治疗38例(对照组),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联合髓核减压术治疗42例(联合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VAS、JOA评分及末次随访时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2-26个月随访,平均19.8个月。术后各时间点的VAS、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P<0.05),但联合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5例(11.9%)患者术后出现腰部的局部麻木感,对照组有3例(7.89%)由于穿刺针对脊神经的刺激,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用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术联合微创髓核减压术治疗DLBP,其创伤小、疼痛改善效果更佳,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脊神经后支 射频热凝 髓核减压手术
下载PDF
腰1、2、3脊神经后支+髂嵴骨纤维管道脉冲射频治疗臀上皮神经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贺 肖思 +2 位作者 韩卫东 刘纪文 张怀奇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1526-1529,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腰1、2、3脊神经后支+髂嵴骨纤维管道脉冲射频方法治疗臀上皮神经综合征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臀上皮神经综合征患者3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腰1、2、3脊神经后支+髂嵴骨纤维管道脉冲射频治疗)和对照组(行臀上皮... 目的探讨采用腰1、2、3脊神经后支+髂嵴骨纤维管道脉冲射频方法治疗臀上皮神经综合征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臀上皮神经综合征患者3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腰1、2、3脊神经后支+髂嵴骨纤维管道脉冲射频治疗)和对照组(行臀上皮神经阻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1、3、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参数(日常活动干扰参数、情绪干扰参数、睡眠干扰参数),记录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1、3、6个月内患者臀腿部疼痛的复发情况。失访3例患者。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均明显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VAS评分(2.8±0.6)分比(3.3±0.4)分,术后6个月VAS评分(2.7±0.4)分比(3.7±0.5)分,治疗组显著降低(P<0.05或0.01)。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一过性的臀腿部麻木不适,48 h内缓解。患者无感染,无脊髓损伤、血管、内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治疗组术后复发率小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腰1、2、3脊神经后支+髂嵴骨纤维管道脉冲射频术对臀上皮神经综合征的治疗安全有效,治疗后疗效持续时间长,复发率低,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后支 骨纤维管道 脉冲射频 臀上皮神经综合征
下载PDF
椎管外颈神经阻滞加手法治疗颈神经后支卡压综合症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希 袁君君 《中医正骨》 2001年第3期13-14,共2页
为探讨评价颈神经后支卡压综合症的诊治方法 ,根据 Yabuki S等对颈神经解剖学的研究 ,结合临床回顾性地分析了 89例颈神经后支卡压综合症患者椎管外颈神经阻滞及手法治疗的效果。经平均 6个月随访 ,结果 47例单纯行颈神经阻滞术者 ,治愈... 为探讨评价颈神经后支卡压综合症的诊治方法 ,根据 Yabuki S等对颈神经解剖学的研究 ,结合临床回顾性地分析了 89例颈神经后支卡压综合症患者椎管外颈神经阻滞及手法治疗的效果。经平均 6个月随访 ,结果 47例单纯行颈神经阻滞术者 ,治愈 38例 ,占 80 .1% ;42例配合手法治疗者 ,全部治愈 ,占 10 0 %。组间比较 (P<0 .0 5 ) ,两组治愈率有明显差异。提示对病因不明及无明显神经体征的头、颈肩痛患者 ,应诊断为颈神经后支卡压综合症 ,与颈神经后支在关节突出部位的卡压有关。椎管外颈神经阻滞配合手法治疗 ,是一种针对性强、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神经后支 卡压综合症 治疗 神经阻滞术 手法
下载PDF
整复手法结合抗阻离心收缩治疗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横滔 王金叶 肖洪波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7期1171-1173,共3页
目的研究整复手法结合抗阻离心收缩对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9例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患者运用整复手法调整脊椎关节的同时进行腰背肌抗阻离心收缩训练,治疗前、治疗4周末以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分别用目测类比评分(VAS)... 目的研究整复手法结合抗阻离心收缩对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9例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患者运用整复手法调整脊椎关节的同时进行腰背肌抗阻离心收缩训练,治疗前、治疗4周末以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分别用目测类比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其疼痛程度和功能障碍程度。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末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时,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P<0.05);患者功能障碍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整复手法结合腰背肌抗阻离心收缩训练是一种不损害脊神经后支的治疗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的安全有效的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复手法 抗阻离心收缩 脊神经后支 腰痛
下载PDF
腰脊神经后支射频毁损术联合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范智芳 康准 +1 位作者 吉丁奎 许晓璐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4期507-508,共2页
目的探讨腰脊神经后支射频毁损术联合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NLB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CNLB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腰脊神经后支射频毁损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腰脊神经后支... 目的探讨腰脊神经后支射频毁损术联合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NLB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CNLB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腰脊神经后支射频毁损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腰脊神经后支射频毁损术联合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及日常活动能力。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的BI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脊神经后支射频毁损术联合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CNLBP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 腰脊神经后支射频毁损术 银质针导热疗法 疼痛 日常活动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