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ecompression combined with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in treatment of lumbar vertebral body metastases:A case report 被引量:2
1
作者 Qiang Ran Tong Li +1 位作者 Zhi-Ping Kuang Xiao-Hong Guo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22期7944-7949,共6页
BACKGROUND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TED)is a procedure that is commonly used to treat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nd spinal stenosis.Despite its less invasiveness,this surgery is rarely used to treat spi... BACKGROUND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TED)is a procedure that is commonly used to treat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nd spinal stenosis.Despite its less invasiveness,this surgery is rarely used to treat spinal metastases.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has been utilized to treat lumbar vertebral body metastases but it has not proven useful in treating sciatic patients.CASE SUMMARY A 68-year-old woman presented with low back pain and radicular symptoms.She couldn't straighten her legs because of severe pain.Computed tomography(CT)showed a mass lesion in the lung and bone destruction in the L4 vertebrae.The biopsy of the lung lesion revealed adenocarcinoma and the biopsy for L4 vertebrae revealed metastatic adenocarcinoma.PTED paired with PVP was performed on the patient due to the patient's poor overall physical state and short survival time.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 of vertebral tumors was performed before surgical resection to reduce excessive blood loss during the operation.The incision was scaled up with the TESSY technology.The pain was obviously relieved following the operation and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occurred.Postoperative CT showed that the decompression around the nerve root was successful,polymethyl methacrylate filling was satisfactory and the tumor tissue around the nerve root was obviously removed.During the 1-year follow-up period,the patient was in a stable condition.CONCLUSION PTED in combination with PVP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treatment for Lumbar single-level Spinal Column metastases with radicular symptoms.Because of the small sample size and short followup time,the long-term clinical efficacy of this method needs to be further confirm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Nerve root percutaneous Spinal metastase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ecompression Case report
下载PDF
术中滑轨CT辅助在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盛斌 王奕威 +4 位作者 王愉思 刘德龙 杨瞻宇 关蕊 刘超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5期438-444,共7页
目的:比较术中滑轨CT联合C形臂X线机辅助与单纯使用C形臂X线机辅助透视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12月至2022年2月收治76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其中,C形臂联合滑轨CT辅助下行内固定治疗39例为CT组,男23例... 目的:比较术中滑轨CT联合C形臂X线机辅助与单纯使用C形臂X线机辅助透视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12月至2022年2月收治76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其中,C形臂联合滑轨CT辅助下行内固定治疗39例为CT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44.98±7.33)岁;仅在C形臂透视下行内固定治疗37例为C形臂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44.37±10.82)岁。合并有前环骨折患者42例,均采用经皮髂前下棘内置外固定架(internal fixation,INFIX)或耻骨上支螺钉固定骨盆前环。术后比较两组随访时间、置钉时间、并发症。比较两组Matta复位评价、Majeed疗效评价、CT分级及二次手术翻修率。结果:CT组置钉时间(32.63±7.33) min,短于C形臂组(52.95±10.64) min(t=-9.739,P<0.05)。CT组随访时间(11.97±1.86)个月,C形臂组(12.03±1.71)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9,P>0.05)。CT组Matta复位评价结果(Z=2.79,P<0.05)、Majeed疗效评价结果(Z=2.79,P<0.05)、CT分级(Z=2.83,P<0.05)均优于C形臂组。CT组二次手术翻修率低于C形臂组(χ~2=5.641,P<0.05)。结论:术中滑轨CT联合C形臂辅助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置入手术与传统C形臂透视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准确度及安全性高、术后二次翻修率显著下降等特点,是重建骨盆骨折后环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轨CT 经皮骶髂关节螺钉 骨盆后环损伤 术中透视 微创
下载PDF
5G技术远程操控R-One^(TM)机器人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动物实验研究
3
作者 余小林 马玲 +6 位作者 郭自同 刘永国 林蕾 孙洪军 李国庆 陈韵岱 杨毅宁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147-153,共7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估5G技术远程操控血管介入机器人(R-One^(TM))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实验猪3头,平均体质量(32±1)kg。每头实验猪各选取两支冠状动脉血管,分别设为实验组(5G网络下R-OneTM远...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估5G技术远程操控血管介入机器人(R-One^(TM))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实验猪3头,平均体质量(32±1)kg。每头实验猪各选取两支冠状动脉血管,分别设为实验组(5G网络下R-OneTM远程辅助PCI)和对照组(R-One^(TM)本地辅助PCI)完成猪的PCI手术。记录手术时长、对比剂用量、围术期手术安全性等,手术结束当天处死动物(安乐死),进行解剖取样,分离靶血管进行病理分析。同时记录网络延时、数据包丢失及术者远程操作评价。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PCI成功率均100%,无围术期不良事件,PCI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血流分级Ⅲ级,无分支丢失及冠状动脉穿孔。实验组未发生中途切换本地操作。手术期间5G远程乌鲁木齐-上海网络信号往返时间(RTT)延时平均106.66 ms(87.94~1927.12 ms),数据包丢失率0.8256%、断网后网络恢复时间<10 s;北京-上海网络信号RTT延时平均60.43 ms(40.61~377.77 ms),数据包丢失率0.0550%、断网后网络恢复时间<10 s。远程主-从端术者操作评价几乎无延时;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质量非常清晰,传输几乎无延时;术中远程音视频传输几乎无延时,传输稳定且质量高;从端器械操控非常灵活。整个实验过程中R-OneTM机器人系统未出现任何软件及硬件故障,所有动物术中及术后未出现相应的介入并发症,术后动物解剖未发现冠状动脉夹层及穿孔等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本研究验证了5G技术远程操控R-OneTM行PCI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今后临床应用这一技术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远程手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微创手术
下载PDF
后路经皮内镜微创介入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及对颈椎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4
作者 高文静 高文涛 张君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24年第3期268-271,共4页
目的:明确后路经皮内镜微创介入联合针刺治疗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据简单随机法对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组;对照组(n=30)行后路经皮内镜微创介入治疗,观察组(n=30)行后路经皮内镜微创介入联合针刺治疗;以症状... 目的:明确后路经皮内镜微创介入联合针刺治疗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据简单随机法对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组;对照组(n=30)行后路经皮内镜微创介入治疗,观察组(n=30)行后路经皮内镜微创介入联合针刺治疗;以症状、体征、颈椎功能评分及颈椎活动度为评价指标,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4周、8周,观察组症状、体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颈椎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颈椎活动度(屈伸、旋转)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经皮内镜微创介入联合针刺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颈椎功能,增加颈椎活动度,该联合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后路经皮内镜微创介入 针刺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经皮微创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近远期效果观察
5
作者 倪建平 周国柱 +3 位作者 顾军 黄亮 包文龙 魏斐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9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经皮微创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2年1月我院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椎弓根内固定治疗,... 目的:观察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经皮微创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2年1月我院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治疗,对比2组各项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的伤椎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伤椎后缘高度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伤椎后凸Cobb角均降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伤椎后缘高度均升高,观察组变化比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ODI、Harris评分、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VAS评分降低,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ODI评分降低,Harris评分升高,观察组变化比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经皮微创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能得到有效保障,对于促进患者腰椎指标及功能改善、缓解疼痛程度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均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微创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固定 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 腰椎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日间手术与住院手术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冰 王天昊 +4 位作者 黄逸 范一鸣 于涵 郑国权 王岩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背景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日间手术模式逐渐在国内开展,日间手术模式和住院手术模式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鲜有报道。目的探讨在日间手术与住院手术模式下经皮脊柱内镜手术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差异。方法收集2020... 背景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日间手术模式逐渐在国内开展,日间手术模式和住院手术模式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鲜有报道。目的探讨在日间手术与住院手术模式下经皮脊柱内镜手术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差异。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骨科接受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kectomy,PELD)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法对日间手术组和住院手术组患者按照1∶1进行匹配。比较日间手术组和住院手术组术前术后以及两组之间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assessment anxiety scale,SAS)评分、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assessment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of lower limbs,VAS-L)、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of back,VAS-B)、日本骨科医师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匹配后日间手术组和住院手术组各纳入50例患者。日间手术组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43.06±15.22)岁,平均病程(20.39±38.41)个月;住院手术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1.40±14.84)岁,平均病程(22.27±40.38)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日间手术组与住院手术组心理学评分及异常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各个时间点的SAS评分、SDS评分和异常率均优于术前(P<0.05)。日间手术组与住院手术组相比,出院时的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52±3.43 vs 36.58±4.52,P<0.05),SAS评分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vs 34%,P=0.038);术后1周的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77±2.52 vs 31.18±3.17,P<0.01);术后其他时间点的SAS评分、SDS评分和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术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均优于术前(P<0.05);两组间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手术和日间手术模式下,PELD术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较术前均有改善。相较于住院手术模式,日间手术模式下,术后短期内处于焦虑状态的患者比例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日间手术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微创 心理学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土胜 丁宇 +2 位作者 蒋强 张晗硕 刘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85-2390,共6页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具有促进椎间盘组织修复再生的作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聚焦于两种技术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期取得更佳的患者预后。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具有促进椎间盘组织修复再生的作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聚焦于两种技术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期取得更佳的患者预后。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58例,其中29例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观察组),另29例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治疗(对照组)。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末次随访时,评估腰腿部目测类比评分、腰椎JOA评分及Oswestry残疾指数;术前及术后6,12个月、末次随访时,通过影像学检查测量两组的椎间隙高度、髓核与脑脊液信号强度比值及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疗效优良率。结果与结论:①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腰腿部目测类比评分、腰椎JOA评分及Oswestry残疾指数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与Oswestry残疾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的腰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患者末次随访的髓核与脑脊液信号强度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3%,对照组优良率为8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结果表明,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满意,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椎间盘的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富血小板血浆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椎间盘退变 微创手术
下载PDF
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和单侧双通道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14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吴瀚 郑金鹏 +2 位作者 曹平 史劲 胡冰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通过临床回顾性研究比较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和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technique,UBE)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目的通过临床回顾性研究比较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和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technique,UBE)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期间因LDH入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脊柱外科行PELD或UBE手术治疗者143例,并分为两组,其中PELD组患者80例,UBE组患者63例。收集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总时间、平均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次数,术前,术后12、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等围手术期资料,同时收集患者术后院外近1年随访周期内有无切口红肿渗液或感染、硬膜外血肿、髓核组织影像学残留、神经损伤、周围组织损伤等并发症及LDH复发情况,并统计患者在末次随访时的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分。结果两组患者院外随访9~12个月,平均随访(11.08±0.91)个月。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总时间,术后12、24、48 h的VA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切口长度方面,UBE组患者明显高于PELD组患者(P<0.05);但在术中透视次数方面,UBE组患者少于PELD组患者(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截至出院后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LDH复发情况中,PELD组患者明显高于UBE组患者(P<0.05)。在末次随访的ODI评分和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分中,PELD组和UBE组患者整体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LD和UBE治疗LDH均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虽然UBE技术带来的医源性损伤相对较大,但考虑到术中较少的透视次数、远期较低的LDH复发率,临床医生对LDH患者的手术治疗可以选择性地考虑应用UBE技术开展腰椎椎间盘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手术 腰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内镜技术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手术技巧及短期疗效观察
9
作者 李成勇 石志 +4 位作者 龚志强 娄振凯 赵石好 苗辉 王兵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2期248-25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posterior apophyseal ring separation,PARS)的手术技巧及短期疗效。方法纳入PELD治疗的腰椎PARS患者53例,均采用症状较重侧椎间孔...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posterior apophyseal ring separation,PARS)的手术技巧及短期疗效。方法纳入PELD治疗的腰椎PARS患者53例,均采用症状较重侧椎间孔入路,通过恰当的手术技巧摘除突出椎间盘、摘除全部或部分离断骨块。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1年、2年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腰、腿痛改善情况,Oswestry残疾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腰椎功能改善程度,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疗效。结果所有手术顺利,无神经损伤、硬膜撕破及感染等并发症。复查CT显示减压良好,离断骨块全部切除32例,部分切除21例。所有患者均获得2年随访,与术前相比,术后腰、腿痛VAS和腰椎ODI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疗效评估优良率为94.34%。结论PELD治疗腰椎PARS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疗效好等优点,可作为手术治疗PARS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经皮椎间孔镜 微创
下载PDF
椎间孔镜治疗单节段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李由 丁恒 +3 位作者 崔亮 赵元曦 展恩雨 李兴国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94-102,共9页
目的通过观察后外侧入路椎间孔镜技术与后路腰椎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结果,评估后外侧入路椎间孔镜治疗单节段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的疗效和优势。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16年6... 目的通过观察后外侧入路椎间孔镜技术与后路腰椎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结果,评估后外侧入路椎间孔镜治疗单节段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的疗效和优势。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16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42例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4例,女18例,平均54岁,分为A、B 2组,每组21例,A组患者均行后外侧经皮椎间孔镜下清创术,联合软组织浸泡法提高病原学检出率。B组患者均行后路腰椎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比分析手术前后腰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腰椎评分(JOA)、腰椎ODI量表评估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血沉等感染指标,病原耐药菌的治疗效果、细菌培养率和术后并发症。结果采用后外侧经皮椎间孔镜下清创术联合软组织浸泡法,获取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为90%。A/B组的VAS、JOA、ODI,术后1周、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均有改善。术后7 d的JOA评分A组分数高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的ODI评分A组低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指标中,CRP、ESR在术后3 d、术后7 d、A组远小于B组,且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侧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隙感染结合软组织浸泡法细菌培养率高、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明显降低感染指标;对于高龄基础疾病多、细菌毒力强、高热、炎症指标较高、预估置入内固定物感染风险较高、不能耐受全麻手术的的高危患者人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 腰椎间隙感染 椎间孔镜 微创治疗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比较
11
作者 李勇奇 罗瑞 +8 位作者 汪少波 金勇 王健 吴宏梓 王顺 袁峰 赵建新 白宗彪 廖燚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下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Endo-LIF)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间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符合标准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病人60例,根据手...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下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Endo-LIF)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间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符合标准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病人6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Endo-LIF组30例和MIS-TLIF组30例。收集病人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椎体间融合率,并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12个月采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病人的临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组病人年龄、性别、临床诊断、融合节段、随访时间等基线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ndo-LIF组病人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MIS-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3、12个月,2组病人VAS评分(腰背部、腿部)、ODI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Endo-LIF组腰背部VAS评分明显低于MIS-TLIF组;术后3个月,Endo-LIF组腿部VAS评分、ODI和JOA评分较MIS-TLIF组更低(P<0.05)。2组病人椎体融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do-LIF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疗效良好,且安全微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下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腰椎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Endo-ULBD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
12
作者 木热提·卡哈尔 地力木拉提·艾克热木 +1 位作者 张树文 徐阔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8期691-695,700,共6页
目的评估经皮脊柱内镜单侧椎板切开双侧减压(percutaneous endoscopic unilateral laminec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Endo-ULBD)技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horacic 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TOLF)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目的评估经皮脊柱内镜单侧椎板切开双侧减压(percutaneous endoscopic unilateral laminec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Endo-ULBD)技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horacic 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TOLF)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28例TOLF患者,其中14例接受Endo-ULBD手术(Endo-ULBD组),其中男7例,女7例;年龄50~73岁,平均(61.79±8.33)岁。14例接受传统后路椎板切除或联合融合固定手术(开放组),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50~70岁;平均(60.57±6.10)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中的VAS、JOA、ADL、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组内各时间点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ndo-ULBD组未出现脑脊液漏、硬膜外血肿、脊髓神经功能恶化、神经损伤或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而传统手术组有2例(14.2%)发生脑脊液漏,1例(7.1%)术后头痛、颈痛。结论Endo-ULBD是治疗TOLF的有效且安全的方法,适用于包括硬膜骨化在内的病例,且不影响胸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微创手术 经皮内镜单侧椎板切除术 手术减压
下载PDF
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meta分析
13
作者 廖子坤 夏暑阳 +1 位作者 陶晖 张平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9期29-35,共7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评估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微创手术(PETFA)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和万方数据库,筛选随机对照试验(RCTs),使用Rev Man 5.3软件,采用相对风险(... 目的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评估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微创手术(PETFA)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和万方数据库,筛选随机对照试验(RCTs),使用Rev Man 5.3软件,采用相对风险(RR)和标准化平均差异(SMD)进行统计。结果纳入8篇高质量研究,涉及462例患者。结果显示PETFA手术的多项指标均优于传统手术,包括更短的手术时间[平均差(MD)=-6.51],较少的术中出血(MD=-7.09),更短的住院时间(MD=-2.85),以及更佳的术后疼痛缓解(MD=-1.68)和功能恢复(MD=-0.89)。结论PETFA微创手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具显著优势,推荐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 微创手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与微创经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对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李明生 吴方前 曾荇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6期77-81,共5页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与微创经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fusion,MIS-TLIF)对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与微创经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fusion,MIS-TLIF)对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单节段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MIS-TLIF治疗,观察组行PEL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生命质量、炎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简明McGill疼痛问卷(short-form of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两组旋转活动度、屈伸活动度及对照组侧屈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F-MPQ评分及腰椎旋转活动度、侧屈活动度、屈伸活动度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单节段LDH患者时,PELD与MIS-TLIF术后均不会出现过多并发症,但PELD术患者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效果均比MIS-TLIF术更佳,能有效改善LDH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微创经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 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程度 腰椎功能
下载PDF
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传统开放手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5
作者 韩永锋 杨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2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传统开放手术)和研究组(36例,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目的分析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2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传统开放手术)和研究组(36例,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7 d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研究组的伤椎矢状面指数、伤椎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脊柱后凸角度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研究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丝轻链及热休克蛋白7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能减轻对脊髓神经功能的损伤,促使脊柱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传统开放手术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熊光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麻城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椎板开窗髓核摘除...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麻城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指标、腰部功能及腰部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高于对照组,腰部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腰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及右侧屈度数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术的效果较好,且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腰部功能,加大腰部活动度,加快康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术 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腰部功能 腰部活动度
下载PDF
对比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17
作者 杨奇峰 谭洪宇 张杨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193-1196,共4页
目的:对比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 目的:对比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汝州市骨科医院2020年6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92例LDH患者,随机分为PTED组和MIS-TLIF组,各46例,分别行PTED术和MIS-TLIF术。术后3 m,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和围术期指标;术后1 d和术后3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术后1m和术后3m,采用疼痛数字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腰椎功能;术后随访3m,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 m,PTED组手术优良率高于MIS-TLIF组(P<0.05);PTED组术中失血量少于MIS-TLIF组,切口长度、手术用时、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短于MIS-TLIF组(P<0.05);术后1 d、3 d,PTED组血清TNF-α、PCT、CRP水显低于MIS-TLIF组(P<0.05);术后1 m、3 m,PTED组ODI、NRS评分均低于MIS-TLIF组(P<0.05);PTED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MIS-TLIF组(P<0.05)。结论:PTED术治疗LDH患者疗效更好,可优化围术期指标,减轻炎性反应和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颈椎后路微创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18
作者 赵景玮 杨帆 +3 位作者 任星光 陈朝波 钱济先 周程沛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717-720,共4页
经典的颈椎后路手术包括半或全椎板切除术、椎板成形术、椎板扩大成形术等,但存在出血量大、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慢等不足。近十年随着微创理念及内镜技术的普及,脊柱外科医生越来越关注微创术式治疗颈椎病。由最初的显微内窥镜发展到通... 经典的颈椎后路手术包括半或全椎板切除术、椎板成形术、椎板扩大成形术等,但存在出血量大、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慢等不足。近十年随着微创理念及内镜技术的普及,脊柱外科医生越来越关注微创术式治疗颈椎病。由最初的显微内窥镜发展到通道显微镜,再到近年来广泛应用的经皮内镜技术及双通道内镜技术。此外MRI神经根成像技术、超声引导脊神经阻滞术等诊断技术以及计算机导航辅助技术、全可视(镜外)环锯、镜下超声骨刀、镜下磨钻、镜下激光等技术的发展也为颈椎后路微创手术提供了便利。微创手术在有效减压的同时,也展现出创伤小、出血量低、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势。本文对颈椎后路微创手术的治疗进展进行全面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微创 颈椎后路手术 显微镜 内镜
下载PDF
侧方入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汪红亮 周捷 +3 位作者 李健 周涛 查本义 吴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99-103,共5页
目的 探讨侧方入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TED)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LD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脊柱骨科收治的48例CLD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 探讨侧方入路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TED)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LD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脊柱骨科收治的48例CLD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PTED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长。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d、3个月和1年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时间点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 PTED治疗CLDH的效果较好且PTED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侧方入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脊柱微创手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和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比分析
20
作者 赵予辉 薛滨勇 +4 位作者 周立勇 李非 许士超 李晓航 王建新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7期614-618,共5页
目的比较采用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技术和经皮椎间孔镜(PEL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UBE组(n=80)和PELD组(n=69)。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 目的比较采用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技术和经皮椎间孔镜(PEL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UBE组(n=80)和PELD组(n=69)。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椎间盘高度和椎管面积。结果UBE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PELD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PELD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VAS、OD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椎间盘高度和椎管面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椎管面积均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BE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E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短期疗效看,PELD技术和UBE技术均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症状,UBE技术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透视次数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内镜 经皮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