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和胫骨隧道技术联合U形缝合治疗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伴后交叉韧带断裂效果分析
1
作者 梁嘉铭 何永浩 李森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和胫骨隧道技术联合U形缝合治疗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伴后交叉韧带断裂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骨伤科2020-01—2022-01收治的50例半月板后根撕裂并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 目的探讨股骨和胫骨隧道技术联合U形缝合治疗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伴后交叉韧带断裂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骨伤科2020-01—2022-01收治的50例半月板后根撕裂并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25例。对照组应用关节镜下半月板内-外缝合及后交叉韧带B-T-B修复技术,观察组采用股骨、胫骨隧道技术联合U形缝合术。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4周时依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依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评价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术后4周、术后4个月时通过反向轴移试验、后抽屉试验及研磨试验评价膝关节稳定性。统计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半月板愈合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48 h的NRS评分、术后首次负重行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4周时的ADL、Lysholm、AK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个月时2组反向轴移试验、后抽屉试验及研磨试验阳性率均显著低于术后4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的首次下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2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半月板愈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并后交叉韧带撕裂患者应用股骨和胫骨隧道技术联合U形缝合是安全、可行的,既能保障修复效果,又能减少手术损伤、缩短手术时间、缓解术后疼痛,更利于膝关节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 股骨隧道 胫骨隧道 U形缝合 后交叉韧带
下载PDF
拨号试验——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未识别的预测因素
2
作者 任富继 吴疆 +2 位作者 赵栋 王蕊 黄竞敏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5-340,共6页
目的:通过拨号试验评价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medial meniscus posterior root tear,MMPRT)对胫骨外旋的影响;评估MMPRT隧道拉出法修复对恢复胫骨病理性旋转的作用。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纳入了40例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接受内侧半... 目的:通过拨号试验评价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medial meniscus posterior root tear,MMPRT)对胫骨外旋的影响;评估MMPRT隧道拉出法修复对恢复胫骨病理性旋转的作用。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纳入了40例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接受内侧半月板后根隧道拉出(pull-out)法修复术的患者。通过对患者手术前、后患侧及健侧膝关节屈曲30°/90°拨号试验的检查,评估胫骨外旋的变化。结果:40例MMPRT患者年龄56.4±7.5岁,体重指数24.1±3.0 kg/m^(2),其中男性6例(34%),女性34例(85%),从损伤到接受手术的中位时间为3.8±2.9月。患侧术前30°和90°拨号试验提示的胫骨外旋角度分别为31.34°±5.38°、36.75°±6.62°;患侧术后30°和90°拨号试验提示的胫骨外旋角度分别为24.24°±5.88°、24.76°±5.47°,与术前比较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患侧手术前后30°和90°拨号试验提示的胫骨外旋角度差异分别为7.10°、95%CI[6.01°,8.19°]和11.99°、95%CI[10.68°,13.29°],均有显著性差异。患侧与健侧拨号试验提示的胫骨外旋角度差值比较,术前30°和90°分别为8.33°、95%CI[7.32°,9.33°]和13.03°、95%CI[11.82°,14.23°],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0°和90°分别为0.48°、95%CI[-0.25°,0.98°]和0.34°、95%CI[-0.02°,0.70°],二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患者拨号试验提示胫骨外旋增加,pull-out法修复内侧半月板后根能够恢复这种病理性胫骨外旋。30°和90°拨号试验所示的胫骨外旋角度增加可以提示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因此,在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时,应谨慎解释拨号试验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 拨号试验 胫骨外旋
下载PDF
手术重建半月板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效果
3
作者 兰敏 聂思 +1 位作者 廖新根 李洪波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5期37-42,F0004,共7页
目的比较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MMPRT)患者行不同后根重建技术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MMPRT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1、2、3、4和5组,其中1组(异体肌腱生物重建内侧半月板后根,联合口服仙灵骨葆胶... 目的比较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MMPRT)患者行不同后根重建技术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MMPRT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1、2、3、4和5组,其中1组(异体肌腱生物重建内侧半月板后根,联合口服仙灵骨葆胶囊)33例,2组(异体肌腱生物重建内侧半月板后根)33例,3组(“pull-out”技术重建内侧半月板后根,联合口服仙灵骨葆胶囊)29例,4组(“pull-out”技术重建内侧半月板后根)29例,5组(单纯口服仙灵骨葆胶囊)31例。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口服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膝关节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膝骨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K-L)分级和半月板外突距离,以及末次随访时半月板后根愈合状态。结果末次随访时:各组患者膝关节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1、2、3和4组患者Lysholm和IKDC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1组患者VAS、Lysholm和IKDC评分均较其他组患者明显改善(均P<0.05);2、3、4和5组患者K-L分级大于治疗前(均P<0.05),1组患者K-L分级优于其他组患者(均P<0.05);各组患者半月板外突距离均小于治疗前(均P<0.05),1组患者半月板外突距离小于其他组患者(均P<0.05);1组患者半月板后根完全愈合率高于3、4和5组患者(均P<0.05)。结论MMPRT进行手术重建半月板后根,可明显改善术后短期临床和影像学结果,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可增强疗效。对比其他治疗方式,肌腱加强固定MMPRT联合口服仙灵骨葆胶囊可显著抑制膝关节退变和半月板外突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 肌腱移植 关节镜辅助重建技术 仙灵骨葆胶囊 膝关节功能 半月板外突
下载PDF
全内缝合技术治疗内侧半月板后根断裂的短期疗效
4
作者 黄镇 孟涛 +3 位作者 张寿涛 张聿达 黄涛 刘会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34-337,共4页
目的 研究全内缝合技术治疗内侧半月板后根断裂(medial meniscal posterior root tears, MMPRT)的短期疗效及功能评价。方法 回顾性队列分析应用全内缝合技术治疗25例MMPRT患者,评价指标包括术前及术后6月Lysholm、IKDC评分,术后3月复查... 目的 研究全内缝合技术治疗内侧半月板后根断裂(medial meniscal posterior root tears, MMPRT)的短期疗效及功能评价。方法 回顾性队列分析应用全内缝合技术治疗25例MMPRT患者,评价指标包括术前及术后6月Lysholm、IKDC评分,术后3月复查MR,评估内侧半月板后根(medial meniscal posterior root, MMPR)愈合情况,术后6月复查McMurray试验、ADT试验、膝关节活动度等,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月及6月VAS评分,记录手术时间、半月板缝合针数。结果 术中探查所有患者MMPRT诊断明确。除Ⅲ型及Ⅳ型其余患者缝合数为2针。术后3月及6月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1)。术后6月IKDC、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1)。术后6月1例McMurrary试验阳性,术后6月ADT试验均为阴性。术后3月3例MR提示MMPR缝合处2级信号,其余均为1级信号;术后6月1例膝关节活动轻度受限,患膝ROM 0~100°。结论 应用全内缝合技术修复MMPRT效果令人满意,术后愈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半月板后根断裂 全内技术 半月板缝合
下载PDF
单平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骨关节炎合并内侧半月板后根损伤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王春久 田向东 +4 位作者 谭冶彤 薛志鹏 张伟 李晓敏 刘昂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9期886-892,共7页
目的:探讨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术(distal tibial tubercle-high tibial osteotomy,DTT-HTO)治疗内翻型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伴内侧半月板后根损伤(medial meniscus posterior root tear,MMPRT)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 目的:探讨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术(distal tibial tubercle-high tibial osteotomy,DTT-HTO)治疗内翻型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伴内侧半月板后根损伤(medial meniscus posterior root tear,MMPRT)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21例接受DTT-HTO治疗的内翻型KOA伴MMPRT患者,男3例,女18例;年龄49~75(63.81±6.56)岁;病程0.5~18.0(5.9±4.2)年;Kellgren-Lawrence(K-L)分级为Ⅱ级4例,Ⅲ级14例,Ⅳ级3例。MMPRT损伤分型为1型14例,2型7例。比较术前与术后12个月内侧半月板突出(medial meniscusextrusion,MME)距离、下肢力线比率(weight-bearing line ratio,WBLR);分别于术前,术后1、6及12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iarthritis Index,WOMAC)、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估膝关节疼痛和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1例患者完成随访,时间12~18(13.52±1.72)个月。MME距离由术前的(4.99±1.05)mm改善至术后12个月的(1.87±0.76)mm(P<0.05)。WBLR由术前的(15.49±7.04)%增加至术后12个月的(62.71±2.27)%(P<0.05);VAS由术前的(7.00±1.14)分降至术后1、6、12个月的(2.04±0.80)、(0.90±0.62)、(0.61±0.50)分(P<0.05);WOMAC由术前的(147.90±9.88)分降低至术后1、6、12个月的(103.43±8.52)、(74.00±9.54)、(47.62±9.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46.04±7.34)分增加至术后1、6、12个月的(63.19±8.93)、(81.10±6.41)、(89.29±3.04)分(P<0.05)。结论:DTT-HTO治疗内翻型KOA伴MMPRT,能够减少内侧半月板突出距离,改善下肢力线比率,有效减轻膝关节疼痛和改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骨术 膝骨关节炎 内侧半月板后根损伤 内侧半月板突出
下载PDF
军事训练致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伴移位的影响因素及影像学特点
6
作者 范利斌 曹晓凯 +2 位作者 吴帆 徐亚明 陈志刚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55-560,共6页
目的 探讨军事训练致膝内侧半月板后角跟部撕裂伴移位的影响因素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102例在武警河北省总队医院经关节镜证实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其中男84例、... 目的 探讨军事训练致膝内侧半月板后角跟部撕裂伴移位的影响因素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102例在武警河北省总队医院经关节镜证实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其中男84例、女18例,年龄21~45岁[(33.06±5.72)岁]。依据撕裂后是否发生移位将患者分为移位组(35例)和未移位组(67例)。对比移位组和未移位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军事训练致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伴移位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MRI对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伴移位发生的诊断效能。结果 移位组半月板绝对脱出量、半月板相对脱出率、内侧胫骨平台软骨退变程度为Ⅲ/Ⅳ度占比高于未移位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半月板绝对脱出量(OR=2.971,95%CI:1.142~8.733)、半月板相对脱出率(OR=3.177,95%CI:1.227~9.261)、内侧胫骨平台软骨退变程度为Ⅲ/Ⅳ度(OR=2.930,95%CI:1.125~7.632)均为影响军事训练致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伴移位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RI对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伴移位发生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85.71%(95%CI:68.96%~94.62%)、91.04%(95%CI:80.88%~96.31%)、0.884(95%CI:0.805~0.939)。结论 军事训练致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伴移位发生与MRI影像学检查参数半月板绝对脱出量、半月板相对脱出率、内侧胫骨平台软骨退变程度相关,且MRI对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伴移位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膝内侧半月板损伤 后角根部撕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MR诊断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临床价值探究
7
作者 王金倩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8期27-30,共4页
目的:分析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选择磁共振(MR)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87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MR及关节镜检查,并将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依据,判断MR检查的准确度、特... 目的:分析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选择磁共振(MR)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87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MR及关节镜检查,并将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依据,判断MR检查的准确度、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MR检查准确度与膝关节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临床诊断准确率高于膝关节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的的特异性与灵敏度高于膝关节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内侧和外侧半月板后跟撕裂患者选择MR检查可获得准确诊断结果,能够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更为准确及全面的依据,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根部撕裂 磁共振 膝关节 半月板
下载PDF
缝合钩缝合外侧半月板后根撕裂临床疗效
8
作者 乔源鑫 张荣方 +2 位作者 简虓 于江飞 彭磊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后内侧入路使用缝合钩全内缝合外侧半月板后根撕裂(LMPRT)的技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间在南阳市中医院接受诊疗的LMPRT外伤患者2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后内侧入路使用缝合钩、聚对二氧环己酮(P...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后内侧入路使用缝合钩全内缝合外侧半月板后根撕裂(LMPRT)的技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间在南阳市中医院接受诊疗的LMPRT外伤患者2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后内侧入路使用缝合钩、聚对二氧环己酮(PDS)缝合线全内缝合方案进行干预。对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术后患者Lysholm评分、IKCD评分高于干预前,VAS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随访期间,无发生严重并发症事件。结论后内侧入路缝合LMPRT效果较好,安全有效,患者疼痛感较低,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半月板后根 缝合钩 全内缝合 后内侧入路 后角撕裂
下载PDF
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对半月板外突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沈杰威 洪雷 +6 位作者 张辉 王雪松 张晋 刘心 李岳 宋关阳 冯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99-504,共6页
目的:研究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对半月板外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在本院进行膝关节镜手术的连续病例。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有52例外侧半月板后根部完全损伤的病例入选。研究内容包括:后根部损伤... 目的:研究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对半月板外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在本院进行膝关节镜手术的连续病例。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有52例外侧半月板后根部完全损伤的病例入选。研究内容包括:后根部损伤发生率、损伤类型、相关因素分析及对外突的影响。结果:所有入选病例均合并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在1021例ACL损伤病例中,外侧半月板后根部完全损伤的发生率为5.1%(52/1021)。52例外侧半月板后根部完全损伤病例中,单纯后根部损伤发生率为36.5%(19/52),后根部联合体部放射状撕裂(联合损伤)的发生率为63.5%(33/52)。在联合损伤的病例中,将后根部损伤分为两型:A型,后根部完全损伤、半月板股骨韧带完整型(28/33,85%);B型,后根部完全损伤、半月板股骨韧带断裂(或缺失)型(5/33,15%)。在联合损伤的病例中,将半月板体部放射状撕裂分为:1型,部分损伤,未累及纤维环(30/33,91%);2型,完全损伤,累及纤维环(3/33,9%)。联合损伤与患者的身高体重指数和术前膝关节前向KT-1000的侧-侧差值具有相关性(P=0.047,P=0.023),与年龄、性别、侧别、受伤时间、伤因、轴移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半月板外突在本组病例的发生率为30.8%(16/52)。半月板股骨韧带断裂或缺失(B型)的外突发生率为100%,半月板股骨韧带完整(A型)的外突发生率为21.4%,二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01)。体部完全损伤(2型)的外突发生率为100%,体部部分损伤(1型)的外突发生率为26.7%,二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ACL损伤时,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的发生率为5.1%。外侧半月板后根部完全损伤病例中的63.5%合并体部放射状撕裂;当后根部完全撕裂时,如果损伤累及半月板股骨韧带或者半月板体部纤维环会导致半月板外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L损伤 半月板后根部损伤 半月板撕裂 外侧半月板 半月板外突 发生率
下载PDF
老年人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的关节镜治疗 被引量:9
10
作者 林建宁 孙笑非 +1 位作者 何勍 阮狄克 《北京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299-301,共3页
目的评估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老年人半月板后根损伤的临床结果。方法选择98例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根部损伤的老年患者,均在关节镜下行内侧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总结其临床特点,术后随访3~5年,比较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改变,并统计患... 目的评估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老年人半月板后根损伤的临床结果。方法选择98例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根部损伤的老年患者,均在关节镜下行内侧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总结其临床特点,术后随访3~5年,比较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改变,并统计患者对治疗满意率。结果本组患者症状主要为膝关节内侧方和后方疼痛及下蹲起立困难,39例(39.8%)有绞锁。术后所有患者关节绞锁症状消失,90例(91.8%)疼痛症状有改善。平均Lysholm评分从术前(51.9±7.6)分提高到术后随访的(83.2±5.4)分(P〈0.01),82.6%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老年人内侧半月板后根损伤有助于改善症状,是可以选择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半月板 后根 关节镜 老年
下载PDF
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加速内翻型膝关节炎软骨损伤独立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逸弘 朱新辉 +2 位作者 范建波 刘巍 龚熹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第4期310-313,319,共5页
目的本研究同时考虑了膝内翻和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medial meniscus posterior root tears,MMPRT)两种因素对软骨损伤的影响,旨在明确MMPRT是否为内翻型膝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软骨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自2018年2月至202... 目的本研究同时考虑了膝内翻和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medial meniscus posterior root tears,MMPRT)两种因素对软骨损伤的影响,旨在明确MMPRT是否为内翻型膝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软骨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自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共纳入了82例内翻型KOA患者,根据镜下软骨损伤Outerbridge/ICRS分级分别分为中度、重度软骨损伤组。中度组45例,男12例,女33例;年龄53~67岁,平均年龄(60.62±6.18)岁。重度组47例,男11例,女36例;年龄55~67岁,平均年龄(61.51±5.09)岁。测量两组的内翻角度、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knee injury and osteoarthritis outcome score,KOOS),并根据关节镜下探查结果明确其MMPRT分型,最终利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寻找影响软骨损伤的独立因素。结果重度组的软骨损伤ICRS得分、膝内翻角度、MMPRT发生率和除了KOOS症状之外的其余项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度组,但两组发生MMPRT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内翻角度、MMPRT发生率均为影响ICRS得分的独立因素。结论对于膝内翻角度≥5°KOA患者的软骨损伤而言,MMPRT是独立于膝内翻的危险因素,可直接促进软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后根 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 软骨损伤 膝内翻 膝关节炎
下载PDF
中老年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放射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宜 祝云利 +2 位作者 吴海山 吴宇黎 符培亮 《实用骨科杂志》 2009年第9期670-672,共3页
目的讨论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放射状撕裂的临床特点和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的随访结果。方法自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对386例(418膝)关节镜下治疗的膝内侧半月板撕裂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后角放射状撕裂93膝(22.2%),全部行半月板... 目的讨论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放射状撕裂的临床特点和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的随访结果。方法自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对386例(418膝)关节镜下治疗的膝内侧半月板撕裂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后角放射状撕裂93膝(22.2%),全部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在详细的手术记录和关节镜图像资料基础上,分析患者术前体征、M R I结果、术中所见和术后Lysho lm膝关节评分。结果中老年患者中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放射状撕裂有较高的发生率,大多数患者表现出机械卡压或撞击症状,M R I很难发现这种撕裂,有特点的疼痛症状和物理检查有助于诊断。虽然大多数患者年龄较大,关节软骨已发生退变,但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症状会明显改善。结论膝内侧半月板放射状撕裂比较常见,但因为多数患者同时伴有骨关节炎症状,且M R I上假阴性率较高,诊断比较困难。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下,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有助于改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半月板 后角 放射状撕裂
下载PDF
高位胫骨截骨联合镜下半月板后根缝合治疗内翻型膝关节炎的初步临床报告 被引量:2
13
作者 逸弘 朱新辉 +1 位作者 范建波 刘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45-950,共6页
目的评估高位胫骨截骨(high tibial osteotomy,HTO)结合镜下半月板后根(meniscus posterior root,MPR)缝合术对中老年患者内翻型膝关节炎的短期疗效。方法2018年2月~2019年3月,对17例合并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medial meniscus posterior ... 目的评估高位胫骨截骨(high tibial osteotomy,HTO)结合镜下半月板后根(meniscus posterior root,MPR)缝合术对中老年患者内翻型膝关节炎的短期疗效。方法2018年2月~2019年3月,对17例合并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medial meniscus posterior root tear,MMPRT)的中老年内翻型膝关节炎行HTO+MPR全内缝合术。术前和术后1、2年随访进行下肢全长X线摄影和MRI,观察膝内翻角度,半月板外突情况,软骨形态全膝MRI评分(Whole-Orga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core,WORMS)-骨髓水肿分级,Lysholm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Knee Injury and Osteoarthritis Outcome Score,KOOS)。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除1例失访,16例完成2年随访。术后1年、2年膝内翻角度(3.5°±2.1°、4.1°±2.1°)均较术前(14.6°±3.6°)显著降低(均P=0.000)。术前MRI示半月板外突11例,术中均矫正,术后1年、2年各有1例发生内侧半月板外突。术前WORMS-骨髓水肿分级0级2例,1级7例,2级5例,3级3例;术后1年0级9例,1级6例,2级1例;术后2年0级11例,1级5例。术后1年、2年的Lysholm评分、KOOS各项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HTO+镜下MPR缝合术治疗合并MMPTR的中老年内翻型膝关节炎,可显著改善疼痛等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 膝关节炎 高位胫骨截骨 膝内翻 骨髓水肿
下载PDF
全内缝合与内外缝合修补在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文 王敏 +2 位作者 秦胜男 梁绍华 陈亮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0期17-20,F0004,共5页
目的比较全内缝合修补与内外缝合修补治疗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的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2014年6月—2018年2月行手术治疗的62例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患者临床资料,依据缝合修补方案分为全内缝合组(35例)和内外缝合... 目的比较全内缝合修补与内外缝合修补治疗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的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2014年6月—2018年2月行手术治疗的62例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患者临床资料,依据缝合修补方案分为全内缝合组(35例)和内外缝合组(27例)。全内缝合组采取全内缝合修补治疗,内外缝合组采取内外缝合修补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愈合率、磁共振成像(MRI)愈合率、术中操作时间、手术前后疼痛情况、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内缝合组的术中操作时间短于内外缝合组,临床愈合率、MRI愈合率高于内外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IKDC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内缝合组的VAS评分低于内外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KDC评分与内外缝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感染、关节僵硬病例出现。结论在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的治疗中全内缝合修补与内外缝合修补相比,愈合更好、术中操作时间更短、术后疼痛更为轻微,可作为优选修补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半月板 后角撕裂 全内缝合修补 内外缝合修补 应用比较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健 余家阔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9期26-30,共5页
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常见于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外侧半月板损伤。外侧半月板后根解剖复杂,其损伤后引起胫骨前向移位,并导致外侧间室接触压增高。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的诊断有一定难度,磁共振成像直接征象或外侧半月板外... 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常见于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外侧半月板损伤。外侧半月板后根解剖复杂,其损伤后引起胫骨前向移位,并导致外侧间室接触压增高。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的诊断有一定难度,磁共振成像直接征象或外侧半月板外突有助于诊断。由于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对膝关节生物力学的影响,目前多建议进行直接修复,治疗方法包括关节镜下全关节内缝合或经胫骨缝合,以恢复外侧半月板后根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外侧半月板 后根损伤
下载PDF
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MR影像征象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山 孙鹤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22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MR对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关节镜确诊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MR影像学特征,并分析膝关节韧带损伤及半月板脱位等伴随征象。结果直接征象:40例患者中有36例MR上表现为内侧半月板后... 目的探讨MR对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关节镜确诊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MR影像学特征,并分析膝关节韧带损伤及半月板脱位等伴随征象。结果直接征象:40例患者中有36例MR上表现为内侧半月板后根形态及信号的异常改变:轴位显示内侧半月板根部的放射状撕裂,冠状位显示存在信号截断,矢状位表现为空半月板征。伴随征象:半月板脱位:32/36例患者冠状位表现为内侧半月板脱位;关节韧带损伤:14/36例患者矢状位上可见前交叉韧带形态改变及异常高信号;关节退变:34/36例患者关节软骨内出现异常高信号影。结论 MR是诊断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及其伴随征象的有效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半月板 后根 撕裂
下载PDF
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MRI各扫描方位诊断价值
17
作者 张金华 孟宪平 +4 位作者 杨晓峰 姜雪峰 孙惠清 徐军 任亚军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4年第4期302-306,共5页
目的研究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在MRI不同扫描方位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MRI检查,并经关节镜证实的32例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资料进行分析;选取32例同年龄段的半月板其他节段损伤而无根部撕裂资料组进行对照。病例组分别... 目的研究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在MRI不同扫描方位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MRI检查,并经关节镜证实的32例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资料进行分析;选取32例同年龄段的半月板其他节段损伤而无根部撕裂资料组进行对照。病例组分别在矢、冠、轴位图像上观察各扫描方位撕裂特征性征象,统计各扫描方位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32例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中,矢状位上主要表现为"鬼影征";冠状位主要表现为"截断征",具体各表现略有不同;轴位上主要表现为"钝圆征"或"裂隙征"。上述征象在病灶组均明显好发于对照组(P<0.05)。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在病例组矢状位观察分别为:100%、80%、80%和100%;冠状位上分别为:100%、95%、93.8%和100%;轴位上为:93.8%、90.7%、90.9%和93.5%。结论 MRI扫描矢、冠、轴三个方位显示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各有其特征性征象,明显好发于对照组。根部撕裂矢状位诊断的敏感性非常高,但会出现假阳性现象;冠状位敏感性同样非常高,而且诊断特异性优于矢状位;轴位图像是显示内侧半月板根部撕裂的容积形态的最好方位,但诊断价值受限于扫描到的半月板层数太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部撕裂 内侧半月板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多间室和内侧单间室严重骨关节炎内侧半月板突出及后根撕裂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俊雁 孟庆阳 +3 位作者 龚熹 马勇 胡晓青 敖英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50-354,共5页
目的:探究多间室和内侧单间室严重骨关节炎(OA)患者内侧半月板突出(MME)及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MMPRT)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11月我科收治的117例终末期OA患者的基线资料、X线和磁共振(MRI)图像,其中多间室严重OA患... 目的:探究多间室和内侧单间室严重骨关节炎(OA)患者内侧半月板突出(MME)及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MMPRT)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11月我科收治的117例终末期OA患者的基线资料、X线和磁共振(MRI)图像,其中多间室严重OA患者60例67膝(M-OA组),均行全膝关节置换;内侧单间室严重OA患者57例68膝(mU-OA组),均行内侧单髁置换。在MRI上测量患膝MME程度,判定是否存在MMPRT,并在X线片上测量髋膝踝角(HKA)、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机械轴股骨远端外侧角(mLDFA)、胫股关节线夹角(JLCA),在MRI上测量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mPTS)。对基线资料、病理性MME和MMPRT发生率、MME程度、HKA、MPTA、mLDFA、JLCA和m PT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质指数(BMI)和患膝侧别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M-OA组患者女性比例高于mU-OA组(78.33%vs 56.14%,P<0.05)。M-OA组病理性MME发生率高于m U-OA组(79.1%vs52.94%,P<0.01),且MME程度显著大于mU-OA组(4.72±1.88 mm vs 3.24±1.25 mm,P<0.01)。MOA组HKA和JLCA显著大于mU-OA组(分别为10.7°±4.5°vs 7.5°±2.3°,P<0.01;-4.3°±1.8°vs-2.1°±0.9°,P<0.05)。两组间MMPRT发生率、MPTA、mLDFA和m PTS无差异(P>0.05)。结论:多间室严重骨关节炎患者的内侧半月板突出程度和病理性内侧半月板突出发生率较高,女性比例高、髋膝踝角和胫股关节线夹角的角度大可能是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 内侧半月板突出 下肢力线
下载PDF
退行性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半月板部分切除前后髋膝踝角与骨性关节炎进展的影像学评估 被引量:6
19
作者 彭超 刘云鹏 +3 位作者 华国军 杨家骥 王星亮 王小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3368-3373,共6页
背景:半月板部分切除可有效减少退行性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患者的机械症状,但其不能阻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进展,可能与下肢力线对预后的影响相关。目的:探讨退行性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患者行半月板部分切除后患侧膝关节骨关节炎进展与术... 背景:半月板部分切除可有效减少退行性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患者的机械症状,但其不能阻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进展,可能与下肢力线对预后的影响相关。目的:探讨退行性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患者行半月板部分切除后患侧膝关节骨关节炎进展与术前患侧膝关节髋膝踝角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2014年1至12月退行性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共纳入患者138例,平均随访(5.53±0.58)年。以术前患肢髋膝踝角的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A组(髋膝踝角>176.2°,n=77)和B组(髋膝踝角≤176.2°,n=61)。行ROC曲线分析术前患肢髋膝踝角对术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的预测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究术前患肢髋膝踝角与术后最终HSS值的相关性,比较两组术后患膝内侧关节间隙宽度与凯格伦-劳伦斯分级情况。试验获得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18-10-002。结果与结论:①ROC曲线显示,术前髋膝踝角对术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75;②单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髋膝踝角和术前病程是术后HSS评分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髋膝踝角是HSS评分值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1),体质量指数和术前病程均不影响髋膝踝角与HSS评分值之间的相关性;③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髋膝踝角与术后HSS评分呈正相关(r=0.472,P <0.01),术前髋膝踝角越大,术后HSS评分越高、预后越好;④A组末次随访的关节间隙宽度大于B组(P <0.01),凯格伦-劳伦斯分级程度低于B组(P <0.05),说明A组的术后骨性关节炎进展慢于B组;⑤结果表明对于退行性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患者,如果术前髋膝踝角≤176.2°则不适合进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手术,如果术前髋膝踝角>176.2°可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手术,但应该谨慎考虑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 退行性变 半月板后根撕裂 半月板部分切除 髋膝踝角 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关节镜下两种松解技术治疗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手术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姜于志 张崛 +1 位作者 高想 桂鉴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4期412-415,共4页
目的对比关节镜下行由外向内和由内向外内侧副韧带(MCL)松解术治疗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PHMMT)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将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收治的62例MMT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治疗A组和治疗B... 目的对比关节镜下行由外向内和由内向外内侧副韧带(MCL)松解术治疗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PHMMT)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将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收治的62例MMT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治疗A组和治疗B组,治疗A组患者采取关节镜下行由外向内MCL松解术治疗(n=28),治疗B组患者采取关节镜下行由内向外MCL松解技术治疗(n=34),术后随访12~18个月。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松解前、松解后及术后4周的外翻应力试验结果,术前及术后1年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功能评分,术后1年半月板愈合和软骨退变情况。结果62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治疗A组手术总耗时和松解时间为(48.72±4.24)、(1.05±0.24)min,明显少于治疗B组[(57.36±5.01)、(3.30±0.95)min],但治疗A组术后局部持续疼痛时间为(4.10±0.30)d,明显长于治疗B组[(2.80±0.2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中MCL松解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显著高于治疗B组的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周的0°外翻应力试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的VAS评分、Lysholm评分、IKDC功能评分比较[(1.35±0.60)分vs.(1.48±0.71)分、(80.56±3.77)分vs.(82.36±3.84)分、(91.08±4.15)分vs.(93.07±4.2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的半月板愈合和内侧室相关软骨退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经由两种不同方向行MCL松解术治疗PHMMT的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 内侧副韧带松解术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