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完全性胸椎骨折脱位疗效分析
1
作者 谢小东 梁磊 李春晓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完全性胸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给予2016年10月至2021年10月汝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例完全性胸椎骨折脱位患者行后路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完全性胸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给予2016年10月至2021年10月汝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例完全性胸椎骨折脱位患者行后路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骨折愈合情况、脊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20132±2687)min,术中出血量为(95460±7509)ml。术后1周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46±13)分,术后6个月患者VAS评分为(17±06)分,均较术前明显减轻(t=6429、23780,P均<0001)。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达骨性融合,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为A级1例、B级1例、C级1例、D级8例,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压疮、肋间神经痛、背痛、继发性后凸畸形等并发症。结论后路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可有效减轻完全性胸椎骨折脱位患者疼痛程度,促进骨性融合及脊髓功能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 后路减压 胸椎 骨折 脱位 脊髓功能
下载PDF
颈椎后路单开门与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多节段脊髓压迫症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王海峰 《中外医疗》 2024年第4期17-20,41,共5页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与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多节段脊髓压迫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济南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多节段脊髓压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颈椎后路...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与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多节段脊髓压迫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济南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多节段脊髓压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观察组予以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颈椎功能、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为(281.41±20.38)mL,多于对照组的(246.34±18.7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09,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linical Assessment Scale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CASCS)评分中主观症状、临床体征、适应能力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79、6.000、10.830、6.962,P均<0.05);观察组术后7 d、术后3个月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84、7.296,P均<0.05);观察组的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36、6.332、6.413、6.858,P均<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43,P=0.26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压迫症效果更佳,可减轻颈椎功能损伤,加快疼痛症状消失,改善生活质量,但其术中出血量较多,需依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压迫症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单开门 双开门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申远 宇洪浩 原泉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1026-1032,共7页
目的:分析单纯后路手术与前后路联合手术两种术式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优化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外科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患者120例,按... 目的:分析单纯后路手术与前后路联合手术两种术式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优化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外科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患者120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单纯后路组(n=83)和前后路联合组(n=37)。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通过JOA、VRS、NRS评分和PF、RP、GH评分表,评估两组患者术后1、3、12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通过电话复诊记录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后路手术组比较,在术后各随访时间点,前后路联合手术患者JOA评分、JOA恢复率、PF、RP、GH评分以及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前后路联合组在术后3、12个月时NDI评分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个月时前后路联合组VRS、NRS评分高于单纯后路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前后路联合组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前后路联合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失血、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增加(P<0.01)。与单纯后路组K线阴性患者相比,前后路联合组K线阴性患者术后1、12个月时NDI评分较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前后路联合手术在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改善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并无显著优势,反而带来了更大的手术创伤、手术花费及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单纯后路手术 前后路联合手术 并发症 满意度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对术后脊髓功能影响
4
作者 曾佳学 柯添耀 何秋林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9期20-23,共4页
目的:研究对比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对术后脊髓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1月—2020年5月,将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4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与行后路椎管扩大成... 目的:研究对比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对术后脊髓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1月—2020年5月,将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4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与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的4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纳入研究,分别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于手术后6个月评估两组总有效率,于手术前、手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颈椎前屈活动度、脊髓功能评分、颈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颈椎前屈活动度、脊髓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颈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相比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手术疗效,更好地改善患者颈椎活动度和脊髓功能,减轻颈椎疼痛感,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脊髓功能
下载PDF
桃核承气加味汤联合后路减压植骨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效果
5
作者 吴荣辉 张志承 苏城辉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5期98-101,共4页
目的:观察桃核承气加味汤联合后路减压植骨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84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2... 目的:观察桃核承气加味汤联合后路减压植骨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84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采取后路减压植骨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桃核承气加味汤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术前及术后1、3个月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脊髓损伤评分,术前、术后1个月伤椎高度,以及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ASIA脊髓损伤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伤椎高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42),低于对照组的19.05%(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核承气加味汤联合后路减压植骨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可降低围术期指标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脊髓损伤评分和伤椎高度,效果优于后路减压植骨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脊髓损伤 桃核承气加味汤 后路减压植骨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伤椎高度 并发症
下载PDF
术前颈椎曲度与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脊髓后移程度及疗效的相关性 被引量:25
6
作者 朱继超 刘晓光 +4 位作者 刘忠军 姜亮 韦峰 于淼 吴奉梁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87-593,共7页
目的:观察术前不同颈椎曲度的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患者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脊髓后移的距离及临床疗效,探讨颈椎曲度与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脊髓后移程度及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传统棘突、小关... 目的:观察术前不同颈椎曲度的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患者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脊髓后移的距离及临床疗效,探讨颈椎曲度与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脊髓后移程度及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传统棘突、小关节囊悬吊法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患者共63例,包括脊髓型颈椎病26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20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颈脊髓病17例,均因多节段颈椎间盘退变突出、后纵韧带骨化导致多节段颈脊髓受压或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而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根据术前X线片上颈椎曲度将患者分为后凸畸形组(n=16)、曲度变直组(n=18)和曲度正常组(n=29),在术前、术后颈椎MRIT2加权像中心矢状位片上测量并计算C3~C7各节段脊髓后移距离(posterior shift of center of spinal cord,PCS),比较三组患者C3~C7各节段PCS的差异;评价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JOA评分),计算并比较三组患者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及差异。结果: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病程、随访时间、病种构成和术前JOA评分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各节段脊髓均有明显后移,三组患者C3~C7五个节段的PCS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时间15~90个月,平均47±24个月,三组患者末次随访时平均JOA改善率分别为59.81%、69.25%、5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5水平脊髓后移距离与末次随访时JOA改善率无线性相关关系(r=0.110,P=0.390)。结论:术前不同颈椎曲度的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患者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脊髓均能后移,并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脊髓后移程度、神经功能改善率与术前颈椎曲度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扩大成形术 颈椎曲度 后凸畸形 脊髓后移 疗效
下载PDF
后路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术后脊髓后移和膨胀变化及其与疗效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伟 于海洋 +2 位作者 梁成民 曹杰 李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7-322,共6页
目的 :探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术后脊髓后移和膨胀变化及其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4年1月在我院采用后路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固定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32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在颈椎中立... 目的 :探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术后脊髓后移和膨胀变化及其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4年1月在我院采用后路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固定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32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在颈椎中立侧位X线片上测量手术前后C2~C7 Cobb角;利用photoshop cs5软件在MRI矢状位T2加权像上选择正中切面,测量获得减压的各间隙上位椎体后下缘分别与脊髓前缘、脊髓后缘的距离,并计算获得减压各间隙的脊髓膨胀距离及脊髓中点后移距离,脊髓整体后移距离和平均膨胀距离为各节段脊髓中点后移距离和膨胀距离的平均值。记录术前及末次随访JOA评分并计算JOA评分改善率。比较手术前后C2~C7 Cobb角及JOA评分变化,并对脊髓整体后移距离与术后颈椎Cobb角、JOA评分改善率与术后脊髓整体后移距离及平均膨胀距离进行相关性分析。手术前后C2~C7 Cobb角及JOA评分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5.8±4.7个月(11~22.5个月)。术后2例患者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经对症治疗后3周~3个月逐渐好转。手术前、后C2~C7 Cobb角分别为5.8°±1.2°和18.5°±5.5°,JOA评分分别为8.8±2.5分和14.5±2.0分,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改善率为(65.4±34.4)%(26%~100%)。术后脊髓整体后移距离为2.7±1.8mm(1.0~4.5mm),脊髓平均膨胀距离为1.9±1.4mm(0.8~3.4mm)。术后脊髓整体后移距离与术后C2~C7 Cobb角无明显相关性(r=0.11,P〉0.05);JOA评分改善率与术后脊髓整体后移距离呈低度相关(r=0.40,P=0.025),与脊髓平均膨胀距离中度相关(r=0.67,P=0.037)。结论:后路椎板切除钉棒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通过脊髓后移及膨胀的变化取得较满意的疗效,但不能依赖重建的颈椎前凸获得脊髓的后移。JOA评分改善率与术后脊髓整体后移距离及平均膨胀距离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板切除 脊髓后移 疗效 相关性
下载PDF
颈椎管狭窄伴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MRI表现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清 钟德君 +3 位作者 王高举 王松 兰永树 韩福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59-665,共7页
目的:探讨颈椎管狭窄伴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MRI表现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998年8月~2008年5月我院收治颈椎管狭窄伴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患者41例,前脊髓损伤综合征12例,脊髓中央综合征23例,Brown-Sequard综合征6例。JOA评分3~11... 目的:探讨颈椎管狭窄伴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MRI表现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998年8月~2008年5月我院收治颈椎管狭窄伴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患者41例,前脊髓损伤综合征12例,脊髓中央综合征23例,Brown-Sequard综合征6例。JOA评分3~11分,平均6.6分。均行颈椎正侧位X线、CT扫描和MRI检查,根据脊髓损伤特点和影像学表现采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同期前路椎间融合固定术。记录术中颈椎周围软组织及骨韧带损伤情况。将MRI检查发现与术中所见进行比较分析,随访该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MRI显示颈脊髓信号异常37例41个部位;前后纵韧带和椎间盘(APLLD)损伤信号28例35处;颈椎后方软组织(EBCT)损伤信号11例;椎前间隙软组织(EBC)损伤信号14例,硬膜囊前间隙(EH)损伤信号12例。术中见EBCT损伤18例20处,EBC损伤20例23处,APLLD损伤34例44处,椎间有不稳定而无APLLD损伤7例10处。MRI显示脊髓信号异常的37例中单节段者33例(89.2%),双节段者4例(10.8%);APLLD信号异常的28例中单节段21例(75.0%),双节段7例(25.0%)。术中发现APLLD损伤的34患者中25例(73.5%)为单一节段平面脊髓损伤和椎间盘及韧带损伤,8患者(23.5%)为双节段,1例(3.0%)为三节段;C3~C4节段平面APLLD损伤为该类患者常见损伤部位(20例,占58.8%)。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早期发生并发症14例23例次。33例随访5个月~6年,平均2.2年,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其中完全恢复正常者23例,末次随访时JOA评分6~17分,平均13.8分。结论:MRI显示单或多节段椎间盘突出、前后纵韧带损伤以及颈椎不稳定是颈椎管狭窄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主要致病因素。采用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同期前路椎间植骨融合固定术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管狭窄 脊髓损伤 椎间盘 前纵韧带 后纵韧带
下载PDF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前路手术治疗 被引量:15
9
作者 倪斌 贾连顺 +3 位作者 朱海波 袁文 吴德升 戴力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10-512,共3页
目的: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前路减压融合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8例颈椎OPLL患者进行了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其中切除1个椎节8例(Ⅰ组),2个椎节11例(Ⅱ组),3个椎节9例(Ⅲ组),术后采用日本矫形... 目的: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前路减压融合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8例颈椎OPLL患者进行了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其中切除1个椎节8例(Ⅰ组),2个椎节11例(Ⅱ组),3个椎节9例(Ⅲ组),术后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定标准进行评判。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3年,平均改善率75.8%。患病时间、术前脊髓损伤及症状的轻重均影响到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手术 后纵韧带 骨化 外科手术 颈椎病
下载PDF
SPR治疗脊髓损伤后肢体痉挛及神经根的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正雷 徐林 +6 位作者 姜洪和 高吉昌 张承敏 陈庆贺 袁梅 晁民 王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5-446,共2页
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SPR)治疗脊髓损伤后肢体痉挛的效果并对其腰骶神经根进行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采用L2 ~S1双侧节段开窗式部分椎板切除 ,保留棘突和棘间、棘上韧带 ,显露双侧L2 ~S1神经根出口处 ,将前后根分开、分束 ,... 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SPR)治疗脊髓损伤后肢体痉挛的效果并对其腰骶神经根进行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采用L2 ~S1双侧节段开窗式部分椎板切除 ,保留棘突和棘间、棘上韧带 ,显露双侧L2 ~S1神经根出口处 ,将前后根分开、分束 ,测定各后根束阈值 ,阈值较低的后根小束切断。对切取的神经束进行冰冻切片、染色、固定和组织化学处理。结果发现 ,临床应用 2 9例 ,随访 3年疗效满意 ,痉挛解除率为 90 % ,功能改善率为 80 %。切除的神经后根纤维Ache反应阳性 ,后根同感觉支传入纤维相混合。说明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能有效治疗脊髓损伤后肢体痉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根切断术 脊髓损伤 痉挛 神经根 组织化学
下载PDF
前后路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余贵华 石卫星 +1 位作者 向福胜 刘为民 《河北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222-225,共4页
目的:观察前、后路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于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ASIA分级B、C、D级,随机分为两组,前路组采取前路减压治疗,后路组... 目的:观察前、后路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于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ASIA分级B、C、D级,随机分为两组,前路组采取前路减压治疗,后路组采取后路减压治疗,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60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前路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597.4±76.4)m L、(243.6±25.9)min,均显著高于后路组,P<0.05;两组治疗前触觉评分、运动评分、Cobb’s角、伤椎高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前路组触觉评分、运动评分分别为(75.6±13.3)分、(76.4±16.3)分,均优于后路组,均P<0.05;治疗后,前路组Cobb’s角、伤椎高度分别为(43±4)度、(3.7±0.6)cm,与后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前路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效果较佳,可有效解除脊髓受压,有助于患者恢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减压 后路减压 胸腰段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下载PDF
前、后路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受压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马涌 杨晓辉 +1 位作者 冉建 欧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91-95,共5页
目的比较前、后路减压2种方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受压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受压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前路减压... 目的比较前、后路减压2种方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受压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受压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取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治疗小组完成。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及围手术期并发症,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运动评分及触觉评分评估术前及术后1年神经功能,行胸腰段X线评估术前及术后1年伤椎椎体高度、Cobb角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研究对象的ASIA运动评分、触觉评分、伤椎椎体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上述指标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运动评分、感觉评分及伤椎椎体高度、Cobb角度均比对照组要高。实验组比对照组术中出血多,手术时间长,切口要长,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多。随访1年时,两组研究对象骨折均已愈合,无断钉、断棒、及钉棒拔出等情况。结论 2种手术方式均能提供脊柱坚强的内固定,利于骨折的愈合。相比较后路手术而言,前路减压内固定术能够更好地减压脊髓,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更好地改善神经功能,但前路手术创伤大,出血稍多,需要更加细致的围手术期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减压 后路减压 胸腰段脊柱骨折 脊髓受压
下载PDF
颈椎病后路手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被引量:13
13
作者 殷华符 王立舜 +2 位作者 党耕町 蔡钦林 娄思权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51-53,共3页
本文总结了颈椎后路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共40例,包括反应性脊髓水肿10例、减压性神经根牵拉痛5例、假性脊膜囊肿及一过性脑脊液外溢5例等共12种并发症。对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方法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颈椎病 脊髓损伤 减压术
下载PDF
高压氧预处理对脊髓损伤后后角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洪鹏 巴方 +1 位作者 白丹 高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3,17,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预处理是否可以通过抑制早期的细胞凋亡来保护脊髓后角神经元。方法随机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分成对照组与高压氧预处理组。高压氧预处理组在给予高压氧5d后与对照组同时制作脊髓(T8-T10)全横断模型。术后8h、1d和3d取... 目的探讨高压氧预处理是否可以通过抑制早期的细胞凋亡来保护脊髓后角神经元。方法随机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分成对照组与高压氧预处理组。高压氧预处理组在给予高压氧5d后与对照组同时制作脊髓(T8-T10)全横断模型。术后8h、1d和3d取脊髓做冠状冰冻切片,行Nissl及TUNEL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Nissl染色显示,术后8h及1d时脊髓后角内浓染的细胞多见,高压氧预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浓染的细胞较少,3d后两组无明显差异;TUNEL染色显示,术后8h及1d时阳性细胞多见,8h时两组差异明显(P〈0.05),1d时差异最显著(P〈0.01)。结论高压氧预处理对脊髓损伤后后角神经元起保护作用,术后1d内保护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预处理 脊髓损伤 前角运动神经元 凋亡
下载PDF
SPR治疗脊髓损伤后下肢痉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正雷 高吉昌 +3 位作者 徐林 张承敏 王仑 晁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24-426,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脊髓损伤后下肢痉挛的效果。方法:16例患者术前3d进行步态分析,术中对支配痉挛下肢的L2~S1的脊神经后根进行分束,电刺激仪测阈值,将阈值较低神经束切断。神经根切断比例结合肌张力、肌力... 目的:探讨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脊髓损伤后下肢痉挛的效果。方法:16例患者术前3d进行步态分析,术中对支配痉挛下肢的L2~S1的脊神经后根进行分束,电刺激仪测阈值,将阈值较低神经束切断。神经根切断比例结合肌张力、肌力、体重及肌群功能进行量化,均小于30%。结果:术后步态有明显改善(P<0.01)。16例平均随访3年,痉挛解除率90%,功能改善率80%。结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能较有效地治疗脊髓损伤后下肢痉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脊髓损伤 步态分析 下肢痉挛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结扎数支肋间后动脉对胸腰段脊髓血供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戴景兴 原林 +7 位作者 周志涛 李鉴轶 余磊 王兴海 石瑾 洪辉文 吴坤成 齐向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5-577,共3页
目的 :探讨在脊柱侧凸前入路手术中结扎第 7~ 11肋间后动脉对脊髓血供的影响。方法 :将11例 14~ 5 0岁、无严重心血管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无损伤的新鲜尸体随机分在A组 (不手术 )、B组和C组 (分别结扎左侧和双侧第 7~ 11肋间后动脉起... 目的 :探讨在脊柱侧凸前入路手术中结扎第 7~ 11肋间后动脉对脊髓血供的影响。方法 :将11例 14~ 5 0岁、无严重心血管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无损伤的新鲜尸体随机分在A组 (不手术 )、B组和C组 (分别结扎左侧和双侧第 7~ 11肋间后动脉起始部 ) ,全身墨汁福尔马林灌注 ,取T5~L1段脊髓作 2 5 0μm连续冰冻切片 ,镜下观察和拍照 ,并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 结果 :C组标本的节段间血管数及血管密度有显著性差异 ;A组与B组及A组与C组某些节段的血管数或 /和血管密度存在差异。结论 :胸腰段脊髓的血供不存在节段间差异 ,双侧结扎第 7~ 11肋间后动脉起始段对脊髓血供影响较大 ,单侧结扎第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段动脉 肋间后动脉 脊髓 前入路手术
下载PDF
SPR治疗成人脊髓损伤后肢体痉挛的临床及电生理观测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立民 王长纯 +2 位作者 姚猛 王正雷 董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67-269,共3页
目的 :对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SPR)治疗成人脊髓损伤后肢体痉挛的疗效进行观察 ,并探讨手术前后诱发电位的变化对SPR的意义。方法 :对胸椎压缩性骨折致脊髓损伤 (30例 )及脊柱结核后期 (1 1例 )出现肢体痉挛的患者行L2~S1双侧节段... 目的 :对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SPR)治疗成人脊髓损伤后肢体痉挛的疗效进行观察 ,并探讨手术前后诱发电位的变化对SPR的意义。方法 :对胸椎压缩性骨折致脊髓损伤 (30例 )及脊柱结核后期 (1 1例 )出现肢体痉挛的患者行L2~S1双侧节段开窗式椎板切除 ,将L2~S1的脊神经后根进行分束 ,电刺激仪测阈值 ,将阈值较低的神经束切断 ,神经根切断比例结合肌张力、肌力、体重及肌群功能进行量化 ,均 <30 %。术前 3d及术后 2 1d行诱发电位测定。结果 :经平均 5年随访 ,41例病人痉挛解除率 90 % ,功能改善率 75 %。术后皮层SEP波幅降低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手术前后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结论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能较有效地治疗成人脊髓损伤后肢体痉挛。手术前后诱发电位测定支持肌张力调节“大、小环路”理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观测 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脊髓损伤 痉挛 诱发电位 治疗
下载PDF
双开门揭盖式椎板分块切除治疗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伴颈脊髓损伤 被引量:5
18
作者 蒋伟宇 马维虎 +6 位作者 顾勇杰 赵刘军 胡旭栋 于亮 阮超越 陈云琳 冯乐玲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9期844-848,共5页
目的:评价双开门揭盖式椎板分块切除治疗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伴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治疗严重颈椎OPLL合并颈脊髓损伤38例患者资料,... 目的:评价双开门揭盖式椎板分块切除治疗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伴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治疗严重颈椎OPLL合并颈脊髓损伤38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接受后路双开门揭盖式椎板分块切除减压内固定术,男25例,女13例;年龄42~78岁,平均58.2岁;35例有明确颈部外伤史,3例仅受轻微暴力(与颈部突然过伸有关)。术前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19.8±4.4,术前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s Score,JOA)为8.1±1.7;术前CT重建显示骨化韧带均分布在3个节段以上,椎管占位50%~85%,平均70.7%。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5.6个月。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120 min;出血量300~800 ml,平均(480±80)ml。末次随访时颈椎NDI和JOA评分分别为7.5±2.5和13.5±2.0,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前颈椎前凸Cobb角为(8.10±2.70)°,末次随访时为(15.60±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深部感染1例,硬膜外血肿1例,C5神经根麻痹症状3例,轴性症状(axial symptom,AS)8例。无椎动脉损伤、神经症状加重、脑脊液漏、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颈椎后路双开门揭盖式椎板分块切除减压技术治疗重度颈椎OPLL合并颈脊髓损伤患者疗效良好,安全、可行,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后纵韧带骨化 脊髓损伤 减压术
下载PDF
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患者前、后入路选择及手术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兵 崔易坤 +2 位作者 尹振宇 宋晋刚 羊刚毅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605-610,共6页
目的比较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患者前、后入路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行经前后路联... 目的比较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患者前、后入路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行经前后路联合复位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实施经前路复位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植骨融合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Cobb角、椎体间滑移距离和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OA),采用Frankel分级标准评价两组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状态,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197.2±25.3)min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359.20±45.68)mL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住院时间(7.76±1.33)d、植骨融合时间(11.23±0.45)周,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6个月Cobb角(6.42±1.03)°、椎体间滑移距离(2.56±0.17)mm明显小于对照组,而JOA评分(15.28±1.26)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6个月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Z=9.726,P<0.05);两组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0%、12.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采用前后路联合方式进行手术稳定性更强,术后近期颈椎解剖结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良好,不会增加并发症,但手术操作难度大,手术时间延长,会增加出血量,应在严格把握适应症情况下合理选择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骨折 颈髓损伤 前路 后路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度颈髓损伤颈椎前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后人工气道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强 安卫红 +3 位作者 白宇 刘飞 么改琦 朱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6期557-559,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和颈椎前后路联合颈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后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3月颈脊髓损伤17例,行颈前路(12例)或颈前后路(5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后5~11 d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和颈椎前后路联合颈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后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3月颈脊髓损伤17例,行颈前路(12例)或颈前后路(5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后5~11 d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结果 17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均过程顺利,无颈前部重要器官损伤、术后局部大量出血、造瘘区域感染、颈前路手术切口及切口深层感染。结论颈前路手术5日后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是安全高效的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颈脊髓损伤 颈前路内固定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