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跟腱旁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夹心形骨折
1
作者 郑加法 宋秀锋 +3 位作者 李宏志 周锦明 关盛溢 于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4-938,共5页
背景:踝关节骨折直视下精准复位已经成为足踝外科医生的共识,如何充分显露后踝的游离或压缩骨折块,仍然是具有挑战性的难题之一。目的:探讨经跟腱旁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夹心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大连... 背景:踝关节骨折直视下精准复位已经成为足踝外科医生的共识,如何充分显露后踝的游离或压缩骨折块,仍然是具有挑战性的难题之一。目的:探讨经跟腱旁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夹心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6例后踝夹心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跟腱旁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其中经跟腱外侧入路21例,经跟腱内侧入路5例;男19例,女7例;年龄24-69岁,平均38.6岁。记录手术时间,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通过Burwell-Charnley影像学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记录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目测类比评分、踝关节跖屈及背伸活动度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功能评分,评估临床效果。结果与结论:(1)2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18个月,平均14.6个月;手术时间52-85 min,平均64.2 min;(2)1例患者术后外踝切口部分皮缘坏死,通过换药后完全愈合;其余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3)Burwell-Charnley影像学标准评价:24例解剖复位,2例复位良好,优良率为100%;(4)末次随访时目测类比评分为(1.19±0.40)分,较术前(6.81±0.80)分明显下降(P<0.01);末次随访时踝关节跖屈为(33.5±5.02)°,踝关节背伸为(17.23±0.99)°,较术前(14.58±2.50)°、(5.81±1.02)°均明显增加(P<0.01);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功能评分为(89.31±3.62)分,较术前(46.00±5.45)分明显升高(P<0.01);其中优23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5)提示经跟腱旁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夹心形骨折手术时间短,骨折复位良好,并发症少,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损伤 后踝夹心形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 手术入路
下载PDF
不同入路螺钉内固定治疗HaraguchiⅠ型后踝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方茂 张杰荣 +2 位作者 熊时喜 田晓林 林超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21-524,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螺钉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HaraguchiⅠ型后踝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每组40例。A组患者采用经皮由前向后...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螺钉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HaraguchiⅠ型后踝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每组40例。A组患者采用经皮由前向后螺钉内固定后踝骨折治疗,B组患者采用经皮后外侧入路有限暴露并复位螺钉内固定后踝骨折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与术后恢复情况、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末次随访踝关节活动度(ROM)评分、术后评估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患者透视次数多于B组,术中出血量、腓骨切口长度少/短于B组(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AOFAS评分均较术后3个月升高,且末次随访时的AOFAS评分高于术后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AOFAS评分均高于A组(P<0.05)。2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踝关节(跖屈、外翻、内翻、背屈)RO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螺钉位置不佳、疼痛程度、行走及下蹲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后踝骨折复位质量优于A组(Z=4.248,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内固定松动、骨折复位丢失等并发症。结论经皮由前向后螺钉内固定与经皮后外侧入路有限暴露并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均具有较好效果,且安全性高,前者透视次数更多,术中出血量更少,后者改善踝关节功能与骨折复位质量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踝骨折 后踝骨折 经皮由前向后螺钉内固定 经皮后外侧入路有限暴露并复位螺钉内固定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入路减压内固定术对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椎管占位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周英勇 卢奇昊 +1 位作者 吉光荣 池开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0期137-141,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减压内固定术中对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椎管占位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厦门市中医院2019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后正中组和椎旁肌组,每组40例。后正中...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减压内固定术中对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椎管占位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厦门市中医院2019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后正中组和椎旁肌组,每组40例。后正中组实施后正中入路减压内固定术,椎旁肌组实施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减压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椎体压缩率、后凸Cobb角、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椎管占位率、脊髓神经功能分级。结果:椎旁肌组手术时间较后正中组短,术中失血量较后正中组少(P<0.05)。两组住院时间及术后椎体压缩率、后凸Cobb角、椎管占位率、脊髓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旁肌组术后ADL评分较后正中组高,VAS评分较后正中组低(P<0.05)。结论:后正中入路、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减压内固定术均可有效恢复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椎体高度,降低后凸Cobb角、椎管占位率,改善脊髓神经功能,但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具有耗时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感轻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内固定术 后正中入路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胸腰椎爆裂骨折 椎管占位率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后踝内侧垂直联合线后前入路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张先启 余正友 林四龙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 探讨参考后踝内侧垂直联合线(PVSL)行闭合复位经皮后前(PA)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后踝骨折患者23例,均参考PVSL行闭合复位经皮PA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记录... 目的 探讨参考后踝内侧垂直联合线(PVSL)行闭合复位经皮后前(PA)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后踝骨折患者23例,均参考PVSL行闭合复位经皮PA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记录患者术后骨折复位、踝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及恢复情况。结果 23例患者术后获得6~20个月的随访。术后所有患者后踝骨折块均得到良好复位,移位均小于2 mm。X射线显示,患者骨折均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为76~100分,平均(89.8±8.2)分;术后踝关节功能优17例、良5例、中1例,优良率为95.7%。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参考PVSL闭合复位经皮PA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手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骨折 内固定术 后踝内侧垂直联合线 前后入路 后前入路
下载PDF
后外侧入路钢板+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外、后踝骨折
5
作者 何晶 高胜飞 +1 位作者 吴云刚 刘涛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434-438,共5页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钢板+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外、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外侧入路钢板+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24例外、后踝骨折患者,记录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6...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钢板+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外、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外侧入路钢板+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24例外、后踝骨折患者,记录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6个月。117例切口一期愈合,4例因切口渗出延长拆线时间至术后3周,2例因皮肤坏死行清创治疗,1例因切口感染行清创+负压引流。术后2例腓骨肌腱炎,均对症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未发现[足母]长屈肌挛缩者。124例骨折均愈合,时间3~5个月。末次随访时,124例均可完全负重行走,其中5例轻度跛行;踝关节背伸20°~28°、跖屈34°~45°;采用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功能:优99例,良18例,可7例,优良率为94.4%。结论后外侧入路钢板+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外、后踝骨折简便易行,软组织损伤小,且内固定物可获得良好的软组织覆盖,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入路 钢板内固定 空心钉内固定 外、后踝骨折
下载PDF
后内侧与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后Pilon骨折的效果对比
6
作者 武军龙 李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1期3936-3938,共3页
目的对比后内侧与后外侧入路固定术治疗踝关节后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经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的31例踝关节后Pilon骨折患者资料,纳入后内侧组;选择同期于郑州大学... 目的对比后内侧与后外侧入路固定术治疗踝关节后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经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的31例踝关节后Pilon骨折患者资料,纳入后内侧组;选择同期于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行经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的31例患者资料,纳入后外侧组。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2个月脚踝恢复情况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后内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后外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后外侧组(P<0.05)。后内侧组术后2个月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后外侧组(P<0.05)。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内侧与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Pilon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接近,但相对于后外侧入路,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术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量少,且能实现早期恢复出院,术后短期脚踝功能恢复情况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Pilon骨折 内固定 手术入路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比较
7
作者 杜壮文 欧阳帆 +1 位作者 王恩梁 曾繁宽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方法 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人10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方法 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人10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相关指标、腰椎功能、疼痛程度、骨代谢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观察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观察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评定表(JOA)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疼痛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对病人创伤更小,利于恢复,安全性更高,治疗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扩大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
8
作者 金华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11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扩大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106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接受扩大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的为研究组(56例),接受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 目的探讨使用扩大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106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接受扩大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的为研究组(56例),接受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的为对照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随访指标和影像学等方面的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9.55、14.71、7.53,P均<0.05)。末次随访时,研究组患者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高于对照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膝关节各角度主动复位绝对误差角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88、6.88、4.85、5.92、6.73,P均<0.05)。研究组患者的Rasmussen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P<0.05)。结论扩大前外侧入路在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患者治疗中具操作便捷、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外侧入路 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模型辅助后柱螺钉内固定用于髋臼骨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9
作者 王争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5期62-65,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3D打印模型辅助后柱螺钉内固定用于髋臼骨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髋臼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编号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腹直肌旁入路切开复位... 目的 探讨基于3D打印模型辅助后柱螺钉内固定用于髋臼骨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髋臼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编号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腹直肌旁入路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基于3D打印模型辅助后柱螺钉内固定。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H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及骨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观察组的CD4^(+)、CD4^(+)/CD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8^(+)、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远期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3D打印模型辅助后柱螺钉内固定可显著提升髋臼骨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髋臼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3D打印模型 后柱螺钉内固定 腹直肌旁入路 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
下载PDF
经Wiltse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对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内固定术效果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10
作者 韦振兑 郭伟杰 丁柱 《系统医学》 2024年第20期74-77,共4页
目的分析经椎旁Wiltse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对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内固定术效果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顺德和平外科医院收治的72例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 目的分析经椎旁Wiltse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对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内固定术效果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顺德和平外科医院收治的72例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采用经后正中入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伤椎前缘高度比和Cobb角、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12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Cobb角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6、12个月,观察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分别为(26.64±3.78)分、(15.92±3.52)分、(7.62±1.37)分,低于对照组的(33.58±4.57)分、(20.65±4.33)分、(10.96±2.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21、5.086、6.718,P均<0.05)。结论与后正中入路相比,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治疗的围手术期指标更优,伤椎前缘高度比和Cobb角治疗效果及功能恢复情况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肌间隙入路 后正中入路 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术 功能恢复
下载PDF
延长改良后内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祥忠 蒋略韬 邓杰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5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延长改良后内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江苏省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后Pilon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延长改良后内侧入路组(42例)和后外侧... 目的探讨延长改良后内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江苏省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后Pilon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延长改良后内侧入路组(42例)和后外侧入路组(4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踝关节活动度,Burrwell-Charnley放射学评分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延长改良后内侧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后外侧入路组(P<0.05),延长改良后内侧入路组住院时间、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后外侧入路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AOFAS评分均高于术后3个月,且延长改良后内侧入路组高于后外侧入路组(P<0.05),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后3个月,且延长改良后内侧入路组低于后外侧入路组(P<0.05);两组踝关节背伸活动度、跖屈活动度均高于术后3个月,且延长改良后内侧入路组高于后外侧入路组(P<0.05);延长改良后内侧入路组优良率高于后外侧入路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后外侧入路比较,延长改良后内侧入路可以加快骨折愈合,改善踝关节功能,减轻术后疼痛,提高骨折愈合效果,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改良后内侧入路 后外侧入路 内固定 后Pilon骨折
下载PDF
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晓帅 吴林波 +2 位作者 崔宏刚 杨森 张秋华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3期329-330,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及术后...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及术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3 d、7 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高于对照组,Cobb角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增加伤椎前缘高度比值,缩小Cobb角,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 脊柱骨折 伤椎前缘高度 疼痛程度
下载PDF
后Pilon骨折的诊疗进展
13
作者 刘涛 牛国旗 +1 位作者 蒋维利 程嘉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0期1942-1946,共5页
后Pilon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踝关节骨折,其以胫骨远端后方较大骨块、关节软骨面骨折压缩、胫距关节半脱位为典型特征。由于后Pilon骨折的发病率低,临床医师对其认识时间短,相关临床研究病例较少,易出现漏诊或被误诊为传统三踝骨折或后... 后Pilon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踝关节骨折,其以胫骨远端后方较大骨块、关节软骨面骨折压缩、胫距关节半脱位为典型特征。由于后Pilon骨折的发病率低,临床医师对其认识时间短,相关临床研究病例较少,易出现漏诊或被误诊为传统三踝骨折或后踝骨折,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本文就后Pilon骨折的损伤机制、临床分型、诊断标准、内固定方式、并发症与预后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后Pilon骨折 后踝骨折 内固定 手术入路
下载PDF
不同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潘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8期1468-1471,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SF)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信阳市中心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0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均接受PSF治疗,A组接受经皮入路,B组接受Wiltes入路,C组接受后正... 目的 比较不同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SF)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信阳市中心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0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均接受PSF治疗,A组接受经皮入路,B组接受Wiltes入路,C组接受后正中入路。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比较3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前、术后3个月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结果 C组患者手术时间最长,其次为A组,B组手术时间最短;A组术中出血量最少,住院时间最短,其次为B组,C组术中出血量最多,住院时间最长(P<0.05)。术后3个月,3组患者VAS评分、改良ODI均降低,且A组VAS评分最低,其次为B组,C组最高(P<0.05);3组患者术后3个月ODI、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入路PSF治疗胸腰椎骨折损伤更轻、术后恢复更快、术后疼痛程度最轻,经Wiltes入路操作手术时间最短,3种入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经皮入路 Wiltes入路 后正中入路
下载PDF
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与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对比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利锋 李强 杜凯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3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与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嵩县西关骨科医院收治的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肌间隙组(38例)和后路... 目的对比分析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与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嵩县西关骨科医院收治的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肌间隙组(38例)和后路组(38例),肌间隙组患者采用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后路组患者采用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角角度、椎体功能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肌间隙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后路组(t=7.845,P<0.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后路组(t=6.061,P<0.001);术后3个月,肌间隙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角角度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与后路组无明显差异(t=1.201、1.523、1.081,P=0.234、0.132、0.283);肌间隙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与后路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6%无明显差异(χ^(2)=0.724,P=0.395)。结论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与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胸椎骨折 腰椎骨折 经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 经后路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 椎体功能
下载PDF
经踝关节后内侧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与空心钉内固定治疗BartonicekⅢ型后踝关节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范沙沙 王久清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363-366,共4页
目的比较经踝关节后内侧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与空心钉内固定治疗BartonicekⅢ型后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98例BartonicekⅢ型后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系统化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 目的比较经踝关节后内侧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与空心钉内固定治疗BartonicekⅢ型后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98例BartonicekⅢ型后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系统化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后内侧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后内侧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比较术前和术后6个月两组踝关节活动度(背伸、跖屈、内翻、外翻)、美国矫形足与踝关节协会评分(AOFAS)变化;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度、AOFAS评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踝关节内翻、外翻活动度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空心钉内固定,经踝关节后内侧入路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BartonicekⅢ型后踝关节骨折疗效确切,可加快骨折愈合速度,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踝关节后内侧入路 微型钢板内固定术 空心钉内固定术 BartonicekⅢ型 后踝关节骨折
下载PDF
改良后内侧入路结合后踝钢板治疗后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宏波 林芳思雨 +5 位作者 黄爱军 黄醒中 王一民 蔡汉周 武浩 刘雷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64-68,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后内侧入路结合后踝钢板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诊治的35例后Pilon骨折病例资料,应用改良后内侧入路结合后踝钢板处理后踝骨折,通过踝关节X线片检查评估骨... 目的探讨改良后内侧入路结合后踝钢板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诊治的35例后Pilon骨折病例资料,应用改良后内侧入路结合后踝钢板处理后踝骨折,通过踝关节X线片检查评估骨折复位情况,记录骨折愈合时间,随访评估患者患肢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36个月,平均16.8个月,31例获得解剖或接近解剖复位,术后2例出现伤口愈合不良,加强换药后愈合,无医源性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1~19周,平均13.9周,无内固定移动、松动或断裂。踝关节功能评分按AOFAS评分标准:优26例,良6例,一般3例,差0例,优良率91.43%。结论应用改良后内侧入路结合后踝钢板治疗后Pilon骨折固定牢固,后踝显露充分,骨折复位固定及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Pilon骨折 入路 内固定 关节功能
下载PDF
3种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18
作者 朱少兵 叶锋 +3 位作者 郑晓东 陈宏泽 万蕾 陈建良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5期685-688,共4页
目的比较3种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根据入路不同分为A组(采用前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B组(采用前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32例)和C组(采用后侧入... 目的比较3种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根据入路不同分为A组(采用前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B组(采用前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32例)和C组(采用后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32例)。记录3组手术情况、桡神经损伤情况及骨折愈合情况,采用HSS评分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5~24个月。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桡神经损伤发生率A组均优于B、C组(P<0.05)。A组1例骨折延迟愈合;B组2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骨折不愈合;C组2例骨折延迟愈合;以上患者经相关治疗后均愈合,其余患者均顺利愈合。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HSS评分优良率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均能得到较好的疗效,但是前侧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桡神经损伤发生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前侧入路 前外侧入路 后侧入路 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不同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应激反应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19
作者 彭亮 李城华 +1 位作者 戴慧 刘玲玲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5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胸腰椎压缩骨折(TCF)患者应激反应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乐平市中医医院2021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79例TCF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研究组(n=39)。两组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胸腰椎压缩骨折(TCF)患者应激反应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乐平市中医医院2021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79例TCF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研究组(n=39)。两组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经后正中入路,研究组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应激反应指标[血清皮质醇(Cor)、前列腺素E_(2)(PGE_(2))]、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较对照组少,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 d Cor、PGE_(2)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7 d 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术后6个月ODI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后正中入路,TCF患者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减轻机体应激反应,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利于腰椎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压缩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后正中入路 椎旁肌间隙入路 疼痛程度
下载PDF
腓骨头上方入路与膝关节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的比较
20
作者 许斌 周江山 +3 位作者 詹德平 潘律 过锡敏 储旭东 《临床研究》 2023年第9期1-5,共5页
目的比较腓骨头上方入路和膝关节前外侧入路治疗单纯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于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接受的单纯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72例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和研... 目的比较腓骨头上方入路和膝关节前外侧入路治疗单纯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于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接受的单纯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72例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和研究组(n=36)。对照组实施膝关节前外侧入路结合普通钢板进行治疗;研究组实施腓骨头上方入路联合腓骨头上方入路相配套的解剖钢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相关数据,Rasmussen评价结果,术前或术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价量表(HSS)、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膝关节活动度(ROM)。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骨骼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出现关节面塌陷4例,研究组未出现;研究组12个月随访的Rasmussen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月、6月、12月和末次随访的HSS、VAS评分和ROM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术后3月和术后6月)HSS评分和VAS评分、(术后3月、6月和12月)的ROM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骨头上方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的疗效优于传统的膝关节前外侧入路,腓骨头上方入路具有解剖简单安全、术后愈合快、膝关节功能康复快和并发症少的优点,且本院自制的配套钢板可以更好的支撑和固定后外侧髁骨折块,更有益于骨愈合,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 单纯后外侧髁骨折 开放复位内固定 腓骨头上方入路 前外侧入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