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e-stage Surgical Treatment for Thoracic and Lumbar Spinal Tuberculosis by Transpedicular Fixation, Debridement, and Combined Interbody and Posterior Fusion via a Posterior-only Approach 被引量:12
1
作者 冉兵 谢远龙 +1 位作者 严磊 蔡林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6年第4期541-547,共7页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one-stage surgical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spinal tuberculosis via a posterior-only approach. Twenty-four patients with thoracic or lumbar spinal tuberculosis whose les...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one-stage surgical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spinal tuberculosis via a posterior-only approach. Twenty-four patients with thoracic or lumbar spinal tuberculosis whose lesions were confined to adjacent segments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and treated. The 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 impairment scale was used to assess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one-stage surgical treatment via a posterior-only approach. 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evaluated by the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 scores and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of nerve function.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preoperatively and postoperatively by measurement of spinal deformity using Cobb angle and radiological examination. 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3 to 27 months. They had significantly postoperative improvement in JOA score, ODI and ASIA classification scores. The kyphotic angle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cted and maintained at the final follow-up. Bone fusion was achieved within 4–12 months. It was concluded that one-stage surgical treatment via a posterior-only approach is effective and feasi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tubercul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nal tuberculosis bone graft transpedicular fixation posterior KYPHOSIS
下载PDF
经椎弓根植骨和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105
2
作者 马维虎 徐荣明 +4 位作者 冯建翔 周雪杰 俞怡辉 应江炜 薛波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年第8期511-513,共3页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植骨和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经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24例并与同期同类骨折31例作比较性研究。结果 治疗组24例有1例螺钉松动,松动率4%,无断钉。对照组31例有8例...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植骨和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经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24例并与同期同类骨折31例作比较性研究。结果 治疗组24例有1例螺钉松动,松动率4%,无断钉。对照组31例有8例内固定不同程度松动,松动率25%,2例断钉,断钉率6%。治疗组,对照组在前后缘高度的恢复,术前术后Cobb角的纠正,螺钉松动,断钉率等项指标中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成形术重建了椎体高度,增加了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使病人能早期活动,减少内固定物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松动、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植骨成形术 治疗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椎弓根钉
下载PDF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腰骶椎结核31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利斌 杨素敏 +1 位作者 侯文根 路坦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4972-4974,共3页
目的探讨前路清除病灶、植骨联合后路经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腰骶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收治的31例腰骶椎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病变部位为下腰椎及骶椎,术前抗结核治疗3周以上,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前路... 目的探讨前路清除病灶、植骨联合后路经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腰骶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收治的31例腰骶椎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病变部位为下腰椎及骶椎,术前抗结核治疗3周以上,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椎问植骨(髂骨)。术后卧床休息6~12周,持续使用抗结核药物12~18个月。结果随访12~43个月,有1例形成窦道,双侧形成脓肿,经再次手术切除窦道、清脓后愈合,植骨块无移位,结核病灶均愈合;13例有神经症状者基本恢复;31例术后随访未见椎体滑移,椎体高度、后突畸形矫正及椎体稳定性恢复满意,植骨于术后5~9个月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前后联合入路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和充分脊髓神经减压,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及坚强的三柱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椎 结核 前后入路 经椎弓根固定 椎间植骨
下载PDF
一期后路SSPI并椎间/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被引量:3
4
作者 罗一 邓展生 陈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4319-4323,共5页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经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SSPI)并椎间/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3月~2009年10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32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一期后路SSPI并椎间/椎体植骨的手术方...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经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SSPI)并椎间/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3月~2009年10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32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一期后路SSPI并椎间/椎体植骨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患者手术前后骨折椎椎体前缘高度、椎管狭窄指数、cobb角度数、胸腰背功能及脊髓神经功能的改善等情况进行比较,观察并评估其临床疗效及骨性融合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了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4个月,损伤节段骨性融合率为100%。其中,骨折椎椎体前缘高度从术前的(13.8±4.2)mm恢复至术后末次随访时的(26.4±5.6)mm;后凸角从术前的(23.4±7.2)°恢复至术后末次随访时的(5.5±2.9)°;cobb角度数从术前的(21.3±6.4)°恢复至术后末次随访时的(5.3±2.7)°;椎管狭窄指数全部恢复为0;胸腰背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神经功能(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情况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一期后路SSPI并椎间/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骨性融合良等特点,是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一种有效手术方式。特别是对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更具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期后路 短节段内固定 椎间/体植骨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手术方式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3
5
作者 文朝 潘会琴 +3 位作者 吴建斌 方楚权 王新 熊卜贵 《实用骨科杂志》 2009年第8期572-574,共3页
目的评价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并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将滑脱椎体提拉复位,椎板减压,自体髂骨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38例。从滑脱复位结果、融合的成功率、术前术后进行视觉疼... 目的评价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并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将滑脱椎体提拉复位,椎板减压,自体髂骨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38例。从滑脱复位结果、融合的成功率、术前术后进行视觉疼痛评分、弯腰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38例患者平均随访1年6个月。滑脱距离由术前(36.45±15.12)%恢复至术后的(8.24±4.11)%,(P<0.05)。全部病例均获得融合,融合率100%。术前视觉疼痛评分和弯腰功能评分分别是(6.3±2.6)分和(23.6±15.4)分,术后随访时为(2.4±1.6)分(P<0.01)和(48.2±19.2)分(P<0.01),38例患者中35例手术效果优良,优良率为92.11%。并发症共3例,1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例术后出现单侧沿坐骨神经根性放射痛,术后2周症状消失,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或断裂,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本组采用椎管减压,椎体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并自体髂骨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具有复位率、融合率高,疗效确切的特点,减少了腰椎术后综合征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椎弓根钉内固定 髂骨植骨术 椎间融合术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的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尹知训 丁红梅 +1 位作者 白波 吴景明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97-99,102,共4页
目的:设计出新型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实现经皮穿刺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方法:在CAD2006软件平台中,利用三维实体建模和参数化建模技术,设计一套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包括植骨漏斗、内蕊、通条、安全卡、取骨器,并进行虚拟装配,观察器械... 目的:设计出新型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实现经皮穿刺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方法:在CAD2006软件平台中,利用三维实体建模和参数化建模技术,设计一套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包括植骨漏斗、内蕊、通条、安全卡、取骨器,并进行虚拟装配,观察器械匹配情况.结果:成功设计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一套:包括取骨器、植骨漏斗、内蕊、通条、安全卡.植骨漏斗外径5.2 mm、内径3.8 mm、长144 mm(直头)和160 mm(弯头).虚拟装配,观察器械匹配良好.结论:此器械以国人椎弓根解剖特征为依据,设计合理,匹配性好,具有自攻通道、定向植骨、辅助复位、微创安全等特点,适用于经皮穿刺经椎弓根植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植骨 植骨器 椎体内植骨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采取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徐辉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35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挑选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跨伤椎后路复位术治疗,观察组选择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挑选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跨伤椎后路复位术治疗,观察组选择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就两组疗效展开讨论。结果: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与术后6个月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度数相比,观察组都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要低(P<0.05)。结论: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可以有效改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 内固定
下载PDF
经椎弓根截骨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进南 陈谷才 +4 位作者 刘刚 曹树海 郭李斌 钱伟 王源汉 《颈腰痛杂志》 2016年第4期303-306,共4页
目的评价一期经椎弓根截骨、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收治52例胸椎结核患者,病灶侵犯1个椎体14例,2个35例,3个3例。合并脊髓功能障碍18例,脊柱后凸畸形21例。术前、术后按标准化疗方案进行化... 目的评价一期经椎弓根截骨、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收治52例胸椎结核患者,病灶侵犯1个椎体14例,2个35例,3个3例。合并脊髓功能障碍18例,脊柱后凸畸形21例。术前、术后按标准化疗方案进行化疗。通过经椎弓根截骨的方式进行病灶清除,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病灶清除后采用结构性支撑,19例采用自体髂骨植骨,33例采用椎间融合器填充自体髂骨骨粒行椎间融合,记录术后后凸角、神经功能及融合率,监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3.8个月,手术时间96~175min,术中出血量200~600ml,均未输血;发生并发症5例(9.6%),1例出现硬脊膜损伤,3例窦道形成,1例合并肺部感染。共18例神经功能障碍患者,有3例B级术后恢复至C级1例、D级2例;11例C级恢复至D级3例、E级8例;4例D级全部恢复至E级。后凸角度矫正率术后为86.3%,末次随访时为79.6%。术前和术后1年比较,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ESR为5.9~16.1mm/h、CRP为4.5—10.0mg/L。随访1年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治愈率为100%。结论在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该术式能满意地清除病灶、椎体间植骨,有效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截骨 胸椎结核 病灶清除 植骨融合 后路内固定
下载PDF
后路内固定及经椎弓根椎体植骨疗法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宋志会 陈进 +3 位作者 陈思 马俊昌 熊树鸿 袁键冰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16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及经椎弓根椎体植骨疗法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A组予以常规内固定后外侧植骨,B组予以经椎弓根...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及经椎弓根椎体植骨疗法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A组予以常规内固定后外侧植骨,B组予以经椎弓根椎体植骨疗法。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伤椎Cobb角、椎体前和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以及术后3个月骨折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术后3、12个月的伤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3个月的愈合率高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胸腰椎骨折患者后路内固定及经椎弓根椎体植骨疗法可改善患者术后的Cobb角,降低椎体前后缘高度压缩率,提高术后愈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后路内固定 经椎弓根椎体植骨疗法 伤椎Cobb角
下载PDF
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小儿脊柱结核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阿布都艾尼.米吉提 《新疆医学》 2017年第8期896-899,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小儿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2011年6月-2015年10月期间于本院采用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小儿脊柱结核患者18例,男性11例、女7例,年龄3~11岁,平均5.8岁。对所有...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小儿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2011年6月-2015年10月期间于本院采用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小儿脊柱结核患者18例,男性11例、女7例,年龄3~11岁,平均5.8岁。对所有患者术后进行定期随访,现对其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后凸畸形Cobb角及脊髓功能Frankle分级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150~240 min,平均196 min。术中出血量200~480 mL,平均328 mL。随访时间1~3年,平均2.18年。Cobb角由术前48.4°矫正至术后10.8°,矫正率为78%(P<0.05)。1例患者出现植骨块骨折,返修术后治愈。末次随访,根据Frankle分级,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恢复正常(P<0.05)。Cobb角平均丢失3.4°。随访中未发现结核复发及内固定失败。结论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是治疗小儿脊柱结核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该技术能够较理想地维持后凸畸形的矫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儿童 后路内固定 前路病灶清除 植骨融合
下载PDF
三种术式治疗单节段胸腰段结核比较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昊 韦昌武 +6 位作者 邹专 刘云 杨梅 黄秋鸿 梁伟凤 阿布·莫洛 黄先盈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09-814,共6页
[目的]比较前路病灶清除融合固定术(前融合组)、后路钉棒内固定植骨术(后融合组)与后路钉棒内固定非植骨术(后固定组)治疗单节段胸腰段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7月~2017年7月,43例单节段胸腰段结核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前融合组22例... [目的]比较前路病灶清除融合固定术(前融合组)、后路钉棒内固定植骨术(后融合组)与后路钉棒内固定非植骨术(后固定组)治疗单节段胸腰段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7月~2017年7月,43例单节段胸腰段结核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前融合组22例,后融合组12例,后固定组9例,给予相应手术治疗。比较三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手术耗时依次为前融合组>后融合组>后固定组(P<0.05);三组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平均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融合组术后出现隔下感染1例,肠梗阻1例,窦道形成2例;后融合组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例;后固定组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24-108个月,平均(35.65±16.47)个月。随访过程中,三组患者均未出现药物中毒反应、结核病灶复发或再次窦道形成等严重事件。三组患者Frankel指数和VAS评分随时间推移显著改善(P<0.05);相同时间点三组间Frankel指数和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三组术后即刻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前融合组的矫正效果显著不及后钉棒两组(P<0.05);末次随访时,前融合组矫正角度丢失度数大于后钉棒植骨、后固定组(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椎间骨性融合,融合时间依次前融合组<后融合组<后固定组(P<0.05)。[结论]三种术式均能有效治疗单节段胸腰段结核,且无论进行植骨与否均可获得椎间骨性融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结核 前路病灶清除融合术 后路病灶清除融合术 后路病灶清除固定术
原文传递
个体化伤椎单侧置钉联合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世梁 杜兰翔 +4 位作者 崔晓荣 孙海东 李悫 李育敏 钟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254-1258,共5页
[目的]观察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个体化伤椎单侧置钉联合伤椎内植骨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8年2月胸腰椎爆裂骨折行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患者60例,根据术中是否经椎弓根伤椎体内植骨分为二组,30例为植骨组,其余30例... [目的]观察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个体化伤椎单侧置钉联合伤椎内植骨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8年2月胸腰椎爆裂骨折行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患者60例,根据术中是否经椎弓根伤椎体内植骨分为二组,30例为植骨组,其余30例为非植骨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植骨组手术时间长于非植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33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随时间推移显著减少(P<0.05),术后相同时间点两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检查方面,术后两组椎体前缘压缩率、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1周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植骨组显著优于非植骨组(P<0.05),植骨组有6例,非植骨组有24例残留"空壳"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组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非植骨组4例椎弓根钉根部断裂,3例连接棒断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个体化伤椎单侧置钉联合打压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显著恢复并维持伤椎椎体高度及Cobb角,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后路短节段固定 伤椎置钉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
原文传递
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总体健康评分、Barthel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江涛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研究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总体健康评分、Barthel指数的影响。方法:收纳2016年1月~2019年5月我院脊柱损伤患者共120例,数字表法随机分配到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后... 目的:研究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总体健康评分、Barthel指数的影响。方法:收纳2016年1月~2019年5月我院脊柱损伤患者共120例,数字表法随机分配到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影像学指标以及生活能力、日常活动能力以及生命质量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手术后,两组患者的椎体矢状面指数、椎体前缘高度均有明显提升,Cobb角明显下降,且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椎体矢状面指数、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Cobb角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2周,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活活动评分均有明显提升,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命质量和活动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良好,患者的生活能力、日常活动能力以及生命质量明显提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 脊柱骨折 日常活动能力 生命质量
原文传递
改良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植骨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蒋建美 包英华 +1 位作者 章柯杰 徐国康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526-530,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植骨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9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摸球法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改良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植骨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9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摸球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行后路短节段复位内固定术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观察组行改良Wiltse入路椎弓根内固定协同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伤椎状况、椎体恢复情况、住院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手术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伤椎状况比较,术前两组伤椎Cobb角、椎体矢状面指数、椎体高度丢失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d伤椎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率均低于术前,术后1年椎体矢状面指数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3 d伤椎Cobb角、椎体高度丢失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1年椎体矢状面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伤椎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术前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obb角改善率、椎体高度恢复率、术后3个月OD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4.26%)显著低于对照组(19.15%)(P<0.05)。结论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中改良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与经椎弓根植骨的联合运用,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改善伤椎Cobb角,促进伤椎高度与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椎弓根植骨 改良Wilts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 后路短节段复位内固定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