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镇痛方法在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中的效果对比
1
作者 曾娘华 易伟宏 +2 位作者 王尔天 杨大志 褚千琨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8期135-137,共3页
目的 对比不同镇痛方法对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镇痛泵方式进行镇痛,研究组给予镇痛... 目的 对比不同镇痛方法对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镇痛泵方式进行镇痛,研究组给予镇痛泵联合切口浸润进行镇痛。比较两组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结果 术后2、4、12、24 h,研究组疼痛评分分别为(1.25±0.15)、(3.11±0.98)、(2.54±0.52)、(1.64±0.3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6±0.68)、(5.13±1.57)、(4.63±1.65)、(3.79±1.03)分(P<0.05)。结论 对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患者来说,在其治疗过程中加以镇痛泵联合切口浸润进行干预,止痛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泵 切口浸润 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 术后疼痛
下载PDF
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及术后切口感染原因探讨
2
作者 陈坤峰 徐继胜 赵志坚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9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效果及术后切口感染原因。方法 79例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对其采取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的下肢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同时检测椎体平均高度、椎体... 目的探讨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效果及术后切口感染原因。方法 79例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对其采取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的下肢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同时检测椎体平均高度、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以及柱后突Cobb角变化,并评估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结果治疗前,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40.87±4.25)分和(49.75±4.61)分,显著低于治疗后的(74.12±4.25)分和(90.07±2.42)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治疗后的椎体平均高度、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分别为(24.18±2.03)mm、(24.79±1.93)mm、(23.57±1.26)mm,明显高于治疗前的(18.41±1.09)mm、(18.22±1.67)mm、(19.46±1.15)mm,而治疗后的柱后突Cobb角为(9.13±1.83)°,低于治疗前的(27.83±3.44)°,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手术时间、术前合并症为术后切口感染高危因素。结论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效果确切,其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术前合并症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胸腰段爆裂骨折 切口感染 原因
下载PDF
前路小切口在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运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卢波 樊强 代银洪 《颈腰痛杂志》 2021年第5期643-646,共4页
目的探讨前路小切口在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运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6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前后路联合手术,观察组采用前路小... 目的探讨前路小切口在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运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6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前后路联合手术,观察组采用前路小切口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后路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1d、3个月、末次随访时评价疼痛VAS评分,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测量后凸Cobb角;术前、末次随访时,比较两组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比较Bridwell骨融合分级。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数据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ESR、VAS评分、Cobb角等数据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1 d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的ASIA分级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ridwell骨融合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小切口与常规前路切口用于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均能够有效减轻疼痛症状,纠正脊柱后凸畸形,改善脊柱功能,但小切口能够有效减轻手术创伤、加快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小切口 胸腰椎结核 病灶清除 植骨融合 后路内固定
下载PDF
传统后外侧切口和腋下微创切口剖胸入路在胸椎结核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 被引量:6
4
作者 高金楼 庞良龙 马金柱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8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入路方式在胸椎结核手术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10例胸椎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行胸椎结核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后外侧切口开胸,观察组采用腋下微创切口剖胸入...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入路方式在胸椎结核手术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10例胸椎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行胸椎结核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后外侧切口开胸,观察组采用腋下微创切口剖胸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优良率、融合节段后凸角、胸背疼痛程度以及内固定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胸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术后暂时性肩胛骨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3.3%,对照组为86.7%,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6个月、1年两组患者融合节段后凸角、胸背疼痛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植骨全部达骨性融合,融合率均为100.0%;植骨块无松动、断裂或脱落等情况,内固定情况良好。结论腋下微创切口剖胸入路可以作为胸椎结核外科手术的一种有效手段,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结核 微创切口 后外侧切口 手术治疗 内固定 植骨融合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霍纪宝 刘新江 范会军 《中国实用医刊》 2020年第6期56-61,共6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抽取洛阳正骨医院2013年10月至2018年10月74例(74踝)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进行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将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治疗的37例(37踝)作为...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抽取洛阳正骨医院2013年10月至2018年10月74例(74踝)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进行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将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治疗的37例(37踝)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后外侧"L"形切口植骨融合术治疗的37例(37踝)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前及术后1 d的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和疼痛介质含量,观察两组术前和术后3、6、12个月的踝关节疼痛程度和踝关节功能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关节融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切口小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的血清丙二醛(MDA)、β-内咖肽(β-EP)、前列腺素E2(PGE2)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升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降低,观察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3、6、12个月,两组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呈逐渐降低趋势,均低于术前(P均<0.05),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呈逐渐升高趋势(P均<0.05),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组内不同时间点和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41%比27.03%,P<0.05)。结论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较后外侧"L"形切口植骨融合术更佳,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其踝关节快速融合,并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提高踝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创伤性关节炎 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 后外侧"L"形切口植骨融合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