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颈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效果
1
作者 陈美芹 范可津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7期50-54,共5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颈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效果,探讨该治疗方法对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效果。方法:选取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康复科2021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88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颈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效果,探讨该治疗方法对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效果。方法:选取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康复科2021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88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4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治疗(针刺联合镇痛消炎药物),研究组在参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超声引导下颈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睡眠质量、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颈椎活动度。结果:治疗后1、3、6个月,研究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个月,研究组失眠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个月,研究组NDI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前屈、后伸、左旋、右旋活动度均大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颈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治疗可显著减轻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改善颈椎功能,提高颈椎活动度和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超声 颈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 疼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侧入路颈脊神经后支三氧联合注射松解治疗颈脊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
2
作者 王玥 陈辉 +6 位作者 岑奕 张哲 张欣 李宗锡 陈珍珍 贾彤彤 章美玲 《临床荟萃》 CAS 2023年第8期714-71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侧入路法行颈脊神经后支三氧联合注射松解治疗颈脊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疼痛科收治的颈脊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患者102例。纳入患者被...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侧入路法行颈脊神经后支三氧联合注射松解治疗颈脊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疼痛科收治的颈脊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患者102例。纳入患者被随机分两组,A组(n=51)应用超声平面外引导技术,以C3、C4、C5脊神经后支为穿刺靶点,行医用三氧(20μg/ml)各点5 ml分离C3、C4、C5脊神经后支,并注射消炎镇痛液(倍他米松1 mg+利多卡因40 mg,以盐水稀释至12 ml,各点2 ml)。B组(n=51)单纯采用C3、C4、C5脊神经后支注射消炎镇痛液(药物同A组)。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完成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疼痛评分(NR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头颈部活动度评分(ROM)、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治疗有效率,评估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的NRS、PSQI、ROM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后1周的NRS、PSQI、RO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的NRS、PSQI、ROM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A组满意率为75%,B组满意率为5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即时及术后3d均未出现局部血肿、感染、区域麻木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侧入路法颈脊神经后支三氧注射松解治疗可长期改善颈脊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患者症状,穿刺路径安全,治疗效果确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颈肩痛 颈脊神经后支 医用三氧 松解 疼痛治疗
下载PDF
颈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联合盐酸替扎尼定治疗颈源性头痛患者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金虎 顾芳 +3 位作者 陈效曦 孙英群 宋云川 贺金良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5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颈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与盐酸替扎尼定联合治疗颈源性头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40例)、试验组(40例)。参照组予以盐酸替... 目的:探讨颈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与盐酸替扎尼定联合治疗颈源性头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40例)、试验组(40例)。参照组予以盐酸替扎尼定口服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颈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浆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关节活动度(ROM)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ROM评分、VAS评分、PSQI评分、E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O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扎尼定联合颈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治疗颈源性头痛,可显著改善患者效果、关节活动度及血管内皮水平,并可促进患者疼痛症状的减轻,有利于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颈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 盐酸替扎尼定 ROM评分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颈脊神经后支松懈联合药物阻滞治疗颈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万随随 熊小辉 李俊飞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3期361-362,共2页
目的观察颈脊神经后支松懈联合药物阻滞治疗颈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颈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药物阻滞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颈脊神经后支松懈联合药物阻滞治疗颈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颈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药物阻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颈脊神经后支松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肩肿胀/功能障碍受限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3 d、7 d、30 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0 d,观察组颈肩肿胀/功能障碍受限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vs.2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脊神经后支松懈联合药物阻滞能够有效缓解颈神经后支源性慢性颈肩痛患者的颈肩疼痛、肿胀及功能受限状况,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神经后支松懈 药物阻滞 慢性颈肩痛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下颌角区域主要血管、神经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竞鹏 柳大烈 +4 位作者 陈兵 罗奇 张劲 王飏 安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11期1624-1626,共3页
目的:研究下颌角区域主要血管、神经的解剖学特点。方法:选取10例成人头颅标本,对下颌角区域主要血管、神经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观察内容包括:主要血管、神经的走行及其与下颌角的位置关系。结果:面动、静脉在下颌骨下缘水平距下颌角(3... 目的:研究下颌角区域主要血管、神经的解剖学特点。方法:选取10例成人头颅标本,对下颌角区域主要血管、神经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观察内容包括:主要血管、神经的走行及其与下颌角的位置关系。结果:面动、静脉在下颌骨下缘水平距下颌角(30.06±4.25)mm、(27.55±4.02)mm;下颌后静脉距下颌骨升支后缘(3.00±0.56)mm,距下颌角(12.20±1.09)mm;面神经下颌缘支出腮腺位置距离下颌角(10.36±0.41)mm。结论:对下颌角区域主要血管、神经解剖学特点研究,总结一般规律,为下颌角区域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角 面动脉 面静脉 下颌后静脉 面神经下颌缘支 面神经颈支
下载PDF
颈椎脊神经沟及其沟内段脊神经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英平 郭瑞芳 +3 位作者 刘跃会 张松岩 孔祥玉 吴玉林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2年第3期231-232,共2页
目的 探讨脊神经沟与沟内段脊神经受嵌压的关系。方法 取 6 0具成尸 (男 2 8,女 32 ) 12 0侧颈椎 ,对脊神经沟外口宽度、深度及其沟内段脊神经前支横径进行观察 ,并统计脊神经前支横径与脊神经沟外口宽度之比。结果 ①脊神经沟外口... 目的 探讨脊神经沟与沟内段脊神经受嵌压的关系。方法 取 6 0具成尸 (男 2 8,女 32 ) 12 0侧颈椎 ,对脊神经沟外口宽度、深度及其沟内段脊神经前支横径进行观察 ,并统计脊神经前支横径与脊神经沟外口宽度之比。结果 ①脊神经沟外口宽度、深度自颈 3至颈 6均逐渐增大 ,其平均值分别为 4 5± 1 2mm和4 3± 1 2mm ;② 3到 7颈神经前支横径逐渐增大 ,平均值为 2 9± 1 0mm ;③颈神经前支横径与脊神经沟外口宽度之比 ,颈 5最小 (1∶1 5 4 ) ,颈 4次之 (1∶1 6 7) ,颈 3最大 (1∶1 75 )。结论 脊神经沟与沟内段脊神经受累关系密切 ,下颈段 (5、6 )颈神经受累机率可能大于上颈段 (3、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 颈椎 脊神经沟 颈神经前支 颈椎病
下载PDF
脉冲射频V_1与C_(2-3)后内侧支治疗额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被引量:5
7
作者 郑春英 陈日 +2 位作者 施小妹 傅少雄 刘荣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9期659-663,共5页
目的:评价第五对脑神经即三叉神经第一支(V1)联合颈2-3(C2-3)后内侧支脉冲射频治疗额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30名额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V1脉冲射频组(V组,n=15)和C2-3后内侧支联合V1脉冲射频组(C组,n=15)。比... 目的:评价第五对脑神经即三叉神经第一支(V1)联合颈2-3(C2-3)后内侧支脉冲射频治疗额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30名额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V1脉冲射频组(V组,n=15)和C2-3后内侧支联合V1脉冲射频组(C组,n=15)。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7、14天、1、3、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治疗的副作用;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7、14天及1个月的曲马多日用量;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3、6个月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AS值、曲马多日用量及PSQ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第1天,C组VAS值及曲马多日用量均明显低于V组(P<0.05);但随后各时点两组VAS值、曲马多日用量及PSQ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于额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联合C2-3后内侧支脉冲射频可增强即时V1的射频镇痛效果,但远期疗效无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 脉冲射频 颈神经后内侧支 三叉神经-颈神经复合体
下载PDF
神经根型颈椎病解剖因素探讨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英平 郭瑞芳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3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 探讨颈神经在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受嵌压的解剖学因素。方法 取 6 0具成尸 (男 2 8,女32 ) ,对颈椎间孔及其脊神经根的前后径、上下径进行观测 ,统计出颈神经根前后径、上下径分别大于或等于椎间孔的前后径、上下径的出现率 ;同... 目的 探讨颈神经在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受嵌压的解剖学因素。方法 取 6 0具成尸 (男 2 8,女32 ) ,对颈椎间孔及其脊神经根的前后径、上下径进行观测 ,统计出颈神经根前后径、上下径分别大于或等于椎间孔的前后径、上下径的出现率 ;同时观测脊神经沟外口宽度及其沟内段脊神经前支横径 ,统计出脊神经前支横径大于或等于脊神经外口宽度的出现率。结果 ①颈神经根在椎间孔处可造成嵌压 ,其出现率为 2 4 6 % ,其中女性为 35 2 %明显高于男性的 12 5 % (P <0 0 1) ;②颈神经前支在颈椎脊神经沟处可造成嵌压 ,其出现率为 6 3% ,其中男性为 8 9%明显高于女性的 2 9% (P <0 0 1)。结论 颈神经受累不仅与椎间孔狭窄有关 ,而且与脊神经根外径和周围软组织损伤有关 ,临床诊断颈椎病应采用X线片与临床表现相结合方可减少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 颈椎病 解剖因素 神经受累 椎间孔狭窄 软组织损伤
下载PDF
颈神经在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受嵌压致颈椎病的关系比较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英平 郭瑞芳 《颈腰痛杂志》 2003年第3期132-134,共3页
目的 比较颈神经在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受嵌压的出现率及严重程度。方法 取 6 0具成年尸体 (男 2 8,女 32 ) ,通过对颈椎间孔及其脊神经根的外径以及对脊神经沟外口宽度及其沟内段脊神经前支横径的测量 ,得出颈神经前支横径 /脊神经沟... 目的 比较颈神经在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受嵌压的出现率及严重程度。方法 取 6 0具成年尸体 (男 2 8,女 32 ) ,通过对颈椎间孔及其脊神经根的外径以及对脊神经沟外口宽度及其沟内段脊神经前支横径的测量 ,得出颈神经前支横径 /脊神经沟宽度和颈神经根外径 /椎间孔大小的均值 ,得出比值大于或等于 1的出现率 ,并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颈神经在椎间孔处受压的出现率 ( 2 4.6 %)明显高于脊神经沟处 ( 6 .3%) ( P <0 .0 1)。结论 颈神经在颈椎间孔和脊神经沟处均可受累 ,颈神经在椎间孔处受累的严重性明显大于在脊神经沟处。临床诊治颈椎病在充分考虑椎间孔处神经受累的同时 ,也不可忽视颈椎脊神经沟处神经受累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神经 椎间孔嵌压 脊神经沟受嵌压 颈椎病 解剖结构 椎间盘退行性变
下载PDF
合理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凯 张福军 +2 位作者 李雅冬 张劲松 陈睿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9-502,共4页
目的:评价保留颈外静脉、耳大神经和颈神经丛深支的新型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或称合理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在治疗口腔癌颈淋巴转移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TNM分期在T2N1M0—T4N3M0之间的口腔鳞癌初诊患者45例,随机分为2组... 目的:评价保留颈外静脉、耳大神经和颈神经丛深支的新型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或称合理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在治疗口腔癌颈淋巴转移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TNM分期在T2N1M0—T4N3M0之间的口腔鳞癌初诊患者45例,随机分为2组(RND组和RRND组),RND组行传统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22例),RRND组行合理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23例),比较2种手术方式的颈淋巴结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结果:RRND组术后患者面部水肿及头晕、头痛症状显著低于RND组(P〈0.05);术后6个月复查,RRND组患者耳廓和肩部麻木感显著低于RND组,耳廓皮肤感觉功能和肩运动功能显著高于RND组(P〈0.05);随访3年,RRND组和RND组术后颈淋巴结复发率分别为8.70%、4.5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与传统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相比,不会增加术后颈淋巴结复发率,但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淋巴清扫术 口腔癌 颈外静脉 耳大神经 颈神经丛深支 生存质量
下载PDF
椎管外颈神经阻滞加手法治疗颈神经后支卡压综合症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希 袁君君 《中医正骨》 2001年第3期13-14,共2页
为探讨评价颈神经后支卡压综合症的诊治方法 ,根据 Yabuki S等对颈神经解剖学的研究 ,结合临床回顾性地分析了 89例颈神经后支卡压综合症患者椎管外颈神经阻滞及手法治疗的效果。经平均 6个月随访 ,结果 47例单纯行颈神经阻滞术者 ,治愈... 为探讨评价颈神经后支卡压综合症的诊治方法 ,根据 Yabuki S等对颈神经解剖学的研究 ,结合临床回顾性地分析了 89例颈神经后支卡压综合症患者椎管外颈神经阻滞及手法治疗的效果。经平均 6个月随访 ,结果 47例单纯行颈神经阻滞术者 ,治愈 38例 ,占 80 .1% ;42例配合手法治疗者 ,全部治愈 ,占 10 0 %。组间比较 (P<0 .0 5 ) ,两组治愈率有明显差异。提示对病因不明及无明显神经体征的头、颈肩痛患者 ,应诊断为颈神经后支卡压综合症 ,与颈神经后支在关节突出部位的卡压有关。椎管外颈神经阻滞配合手法治疗 ,是一种针对性强、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神经后支 卡压综合症 治疗 神经阻滞术 手法
下载PDF
SMAS分离除皱术防止面神经颈支损伤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安高 洪丽 +1 位作者 彭田红 范松青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166-168,共3页
目的:为面颈区SMAS分离除皱术防止面神经颈支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2例新鲜标本和8例防腐固定标本上,解剖观测了面神经颈支的走行、分布、毗邻,建立相关的坐标体系,并得出面神经颈支的体表定位的坐标参数,分析颈支的分布特点及... 目的:为面颈区SMAS分离除皱术防止面神经颈支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2例新鲜标本和8例防腐固定标本上,解剖观测了面神经颈支的走行、分布、毗邻,建立相关的坐标体系,并得出面神经颈支的体表定位的坐标参数,分析颈支的分布特点及预防其损伤的手术操作方法。结果:在以下颌角后下方最凸点为原点o的坐标系中,左侧面神经颈支的坐标值为:(14.0mm,28.6±4.1mm)、(10.0mm,6.2±2.7mm)、(6.0mm,-6.8±3.0mm)、(2.0mm,-16.2±4.5mm)、(0.0mm,-18.0±3.5mm)、(-2.0mm,-21.8±4.2mm)、(-6.0mm,-28.0±3.4mm)、(-10.0mm,-32.4±4.3mm)。右侧侧面神经颈支的坐标值为:(-18.0mm,24.2±5.1mm)、(-14.0mm,10.2±4.5mm)、(-10.0mm,-0.1±4.3mm)、(-6.0mm,-9.8±5.4mm)、(-2.0mm,m-15.4±6.7m)、(0.0mm,-18.0±5.8mm)、(2.0mm,-19.8±5.6mm)、(6.0mm,-22.8±4.9mm)、(10.0mm,-26.0±6.2mm)、(14.0mm,-29.2±5.3mm)、(18.0mm,-31.8±5.7mm)。结论:临床医生熟悉面神经颈支的位置、走行,有利于减少SMAS分离除皱术对其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S 面神经 颈支 除皱术
下载PDF
痉挛型斜颈手术治疗4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宗锵 周南开 +1 位作者 景源泉 车善理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0期2316-2318,共3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颈肌切断和(或)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治疗痉挛型斜颈的疗效。方法45例痉挛性斜颈(其中旋转型35例、侧屈型8例、双侧后仰型及双侧前屈型各1例,无混合型),根据病情选择副神经切断及胸锁乳突肌部分切除(术式一)和(或... 目的观察选择性颈肌切断和(或)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治疗痉挛型斜颈的疗效。方法45例痉挛性斜颈(其中旋转型35例、侧屈型8例、双侧后仰型及双侧前屈型各1例,无混合型),根据病情选择副神经切断及胸锁乳突肌部分切除(术式一)和(或)头旋向侧选择性颈后肌切除或部分切除(术式二)、同侧颈神经1~6后支选择性切断(术式三)。本组病例采用术式一2例,二联术(术式一、二合用)8例、三联术(三种术式合用)32例,术式二、三合用3例。疗效评定时间为术后1年,随访2年。结果45例经治疗痊愈31例,显效9例,进步3例,无效1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95.57%。无死亡、致残病例,无并发症。结论选择性颈肌切断和(或)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是治疗痉挛型斜颈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斜颈 手术治疗 选择性颈肌切断 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
下载PDF
喉上神经袢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善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2期95-99,共5页
本文于60具(120侧)人体标本中,见喉上神经及其分支与颈交感链间有交通者118侧(98.3%)。交通支与喉上神经及其分支共同构成喉上神经袢,与喉上神经外支成袢者最常见。喉上神经外支呈袢状,而非传统的干形。喉上神经袢是甲状腺的主要神经... 本文于60具(120侧)人体标本中,见喉上神经及其分支与颈交感链间有交通者118侧(98.3%)。交通支与喉上神经及其分支共同构成喉上神经袢,与喉上神经外支成袢者最常见。喉上神经外支呈袢状,而非传统的干形。喉上神经袢是甲状腺的主要神经来源之一。根据喉上神经袢的形状将其分为V形、U形和混合形三种,结合吻合频度等,进一步分为5个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上神经袢 颈交感链 喉上神经外支
下载PDF
颈神经丛深支对斜方肌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峰 温玉明 +1 位作者 李龙江 王昌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 探讨颈神经丛深支在斜方肌运动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电生理方法 ,测定切断副神经后的不同时期 ,刺激颈神经丛深支在大鼠斜方肌得到的肌电大小 ,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保留颈神经丛深支 ,术后不同时期 ,在大鼠斜方肌上均能测... 目的 探讨颈神经丛深支在斜方肌运动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电生理方法 ,测定切断副神经后的不同时期 ,刺激颈神经丛深支在大鼠斜方肌得到的肌电大小 ,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保留颈神经丛深支 ,术后不同时期 ,在大鼠斜方肌上均能测到肌电且肌电值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颈神经丛深支是支配斜方肌的另一运动神经来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神经丛深支 斜方肌 运动功能 肩综合征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颈2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向鹏 刘静 +1 位作者 何亮亮 武百山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2019年第4期240-243,共4页
目的观察比较超声引导定位下颈2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治疗与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颈源性头痛患者40例,分别接受超声引导定位进行C2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治疗的20例为A组,接受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20例为B组;记录治... 目的观察比较超声引导定位下颈2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治疗与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颈源性头痛患者40例,分别接受超声引导定位进行C2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治疗的20例为A组,接受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20例为B组;记录治疗前后1、3、6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A组各个时间点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疗效显示,总有效率A组为95%,B组为85%,P<0.05;术后6个月复发率A组为5%,B组为15%。两组术中均无穿刺部位血肿、血管损伤、脊髓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超声引导颈2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治疗颈源性头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后支 颈源性头痛 脉冲射频 超声引导
下载PDF
颈脊神经后内侧支卡压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尹文亮 顾伟中 +2 位作者 孟枝生 刘宗良 李兴国 《颈腰痛杂志》 2008年第4期312-314,共3页
目的为临床诊治颈神经后内侧支卡压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0具(20侧)成人尸体头颈标本颈脊神经后内侧支易受卡压的部位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1)C2颈脊神经后内侧浅支(枕大神经)易受卡压处分别位于该神经走行于头下斜肌与枢椎椎弓板之... 目的为临床诊治颈神经后内侧支卡压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0具(20侧)成人尸体头颈标本颈脊神经后内侧支易受卡压的部位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1)C2颈脊神经后内侧浅支(枕大神经)易受卡压处分别位于该神经走行于头下斜肌与枢椎椎弓板之间段、穿过头半棘肌段和穿上项线骨纤维孔处。(2)C3-5脊神经后内侧浅支(第三枕神经)易受卡压处分别位于该神经穿行头半棘肌和穿头夹肌段。C3颈脊神经后内侧深支即头夹肌支,该神经穿过头半棘肌处。(3)C3-8后内侧支穿颈脊神经后支骨纤维管。结论颈神经后内侧支穿行的骨纤维管、项部肌肉、项部肌肉的腱性组织是造成颈脊神经后内侧支卡压的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神经后内侧支 卡压综合征 应用解剖
下载PDF
C2及C3脊神经后支阻滞联合斜方肌上束伸拉训练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昭华 李欣餘 李彦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8期890-893,共4页
目的观察实施C2及C3脊神经后支阻滞联合斜方肌上束伸拉训练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在京东中美医院疼痛门诊收治的单侧或/和双侧颈源性头痛(18~50岁)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C2及C3脊神经后支... 目的观察实施C2及C3脊神经后支阻滞联合斜方肌上束伸拉训练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在京东中美医院疼痛门诊收治的单侧或/和双侧颈源性头痛(18~50岁)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C2及C3脊神经后支阻滞(B组,n=20)和C2及C3脊神经后支阻滞+斜方肌上束伸拉训练(T组,n=20)。治疗方法:(1)C2及C3脊神经后支阻滞:选择患侧C2及C3椎板(棘突旁开1 cm),垂直穿刺至针尖抵于C2或C3椎板骨质;分别注射药物:0.3%利多卡因+甲强龙注射剂20 mg+腺苷钴胺0.5 mg+生理盐水至3 ml(每周1次,共2次)。(2)C2及C3脊神经后支阻滞(方法同前)+斜方肌上束伸拉训练(治疗后的第3周和第4周)。观察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颈枕部症状评分(COSS分值)、颈枕部压痛点评分(COTS分值)、颈椎屈曲-旋转试验(CFRT)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OSS分值、COTS分值及CFRT试验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COSS分值: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4周COSS分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4周,T组的COSS分值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COTS分值。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4周COTS分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4周,T组的COTS分值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CFRT试验评分: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4周CFRT试验评分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4周,T组的CFRT试验评分值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单纯C2及C3脊神经后支阻滞相比,C2及C3脊神经后支阻滞联合斜方肌上束伸拉训练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更确切、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脊神经后支阻滞 斜方肌上束伸拉训练
下载PDF
经带状肌间入路暴露甲状腺上极行甲状腺叶切除术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储昭新 钱永祥 +5 位作者 严建明 陈洁 陈相彪 朱培培 浦宸辰 游培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38-41,共4页
目的比较经带状肌间入路与经环甲肌入路暴露甲状腺上极行甲状腺叶切除术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42例需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法的不同分为带状肌间入路组20例和环甲肌入路组22例。比较2组甲状腺上极暴... 目的比较经带状肌间入路与经环甲肌入路暴露甲状腺上极行甲状腺叶切除术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42例需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法的不同分为带状肌间入路组20例和环甲肌入路组22例。比较2组甲状腺上极暴露程度、喉上神经显露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带状肌间入路组的甲状腺上极暴露程度、喉上神经显露率均高于环甲肌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环甲肌入路比较,经带状肌间入路行甲状腺叶切除术可获得更好的甲状腺上极暴露效果,喉上神经显露率高,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叶切除术 手术入路 带状肌间入路 喉上神经外支
下载PDF
颈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调节联合盐酸替扎尼定治疗颈源性头痛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开波 李刚 +1 位作者 杨韧 严天娇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18期2920-2922,共3页
目的探讨颈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调节联合盐酸替扎尼定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该院收治的94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应用盐酸替扎尼定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颈脊神经后支脉冲... 目的探讨颈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调节联合盐酸替扎尼定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该院收治的94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应用盐酸替扎尼定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颈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调节。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关节活动度(ROM)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OM、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源性头痛患者进行颈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调节联合盐酸替扎尼定治疗,效果理想,治疗有效率高,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对患者病情恢复具有很好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神经后支脉 冲射频调节 盐酸替扎尼定 颈源性头痛 康复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