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入定观音像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
4
1
作者
齐庆媛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7-80,共14页
本文从具有特定造型和内涵的入定观音像入手,梳理了以蒙头趺坐为特征的入定观音像的形成与发展。入定观音像造型在北宋晚期禅宗大发展的背景下,来源于打坐禅僧并被赋予禅定与般若意涵,两宋之际传布江南地区。南宋、元代造像增加了宝冠...
本文从具有特定造型和内涵的入定观音像入手,梳理了以蒙头趺坐为特征的入定观音像的形成与发展。入定观音像造型在北宋晚期禅宗大发展的背景下,来源于打坐禅僧并被赋予禅定与般若意涵,两宋之际传布江南地区。南宋、元代造像增加了宝冠、璎珞等细节刻画,在江浙、江西、巴蜀等禅宗发达区域广为流传。明清时期入定观音像造型趋向多样化,双手施禅定印及披风与外衣分开表现成为新时代特征。其在发展过程中与水月观音、紫竹观音融合,并出现与十六罗汉组合现象,乃为补陀洛迦山观音信仰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定观音
蒙头趺坐
禅定与般若
补陀洛迦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观音补怛洛迦山的空间布局——基于华严世界观的考察本
2
作者
敖仕恒
《建筑与环境》
2022年第3期41-54,共14页
本文基于佛教世界观的研究,尤其以《华严经》所示世界观为主,探讨出现在《入法界品》中的补怛落迦山的空间位置和空间意义,由此引出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古代观音补怛洛迦山空间构建的基本理路、构成要素、场景特色的探讨,着重以长安...
本文基于佛教世界观的研究,尤其以《华严经》所示世界观为主,探讨出现在《入法界品》中的补怛落迦山的空间位置和空间意义,由此引出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古代观音补怛洛迦山空间构建的基本理路、构成要素、场景特色的探讨,着重以长安南五台、昆明圆通山、浙江普陀山三个案例进行阐释,并对其他国内观音道场略有涉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弥山王大千世界华藏世界
补怛洛迦山国土空间名山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元信仰中的净土追求:日本历史上的补陀落渡海
3
作者
杨小平
《日本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61-177,368-369,共19页
在日本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观音菩萨补陀落的信仰受佛教舍身思想和末法观的影响,集合了即身成佛论、修验道、他界观以及传统丧葬习俗等多种元素,在9~18世纪形成了被称为“日本宗教史之谜”的补陀落渡海。补陀落渡海是特殊的观音净...
在日本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观音菩萨补陀落的信仰受佛教舍身思想和末法观的影响,集合了即身成佛论、修验道、他界观以及传统丧葬习俗等多种元素,在9~18世纪形成了被称为“日本宗教史之谜”的补陀落渡海。补陀落渡海是特殊的观音净土信仰,是东亚净土信仰的特殊形态,有助于我们了解平安时代以后佛教在日本的本土化情况。补陀落渡海也是一种复杂的宗教实践和民俗行为,是考察日本宗教与民俗文化的又一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陀落信仰
补陀落渡海
民俗葬仪
修验道
原文传递
重构布达拉——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的空间布置与象征结构
被引量:
3
4
作者
杨煦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8-135,共8页
通过对建筑空间布置和宗教供奉配置的考察,揭示了普陀宗乘之庙并非是简单地对其原型——布达拉宫的仿造,而是出于政治目的进行了各种变更和独创。在这一过程中,达赖的象征元素有所弱化,有利于清帝方面的宗教叙事则被映射到建筑实体上,...
通过对建筑空间布置和宗教供奉配置的考察,揭示了普陀宗乘之庙并非是简单地对其原型——布达拉宫的仿造,而是出于政治目的进行了各种变更和独创。在这一过程中,达赖的象征元素有所弱化,有利于清帝方面的宗教叙事则被映射到建筑实体上,重新建立了一套象征结构,从而具象地阐释了乾隆帝心中理想的王统观定义,同时,采用向心化空间模式对藏式建筑的"都纲法式"进行改造,形成新的帝国样式。所有这些象征性处理均非明确直白的表达,而是通过宗教阐释和建筑空间布置进行的抽象转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陀宗乘之庙
象征结构
乾隆
王统观
都纲
原文传递
热河普陀宗乘之庙乾隆朝建筑原状考
被引量:
4
5
作者
杨煦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1-63,158,共23页
清乾隆年间在热河修建的普陀宗乘之庙,经清中晚期变迁及20世纪修缮工程,建筑现状与乾隆朝已有较大出入。本文基于田野考察、修缮工程师访谈、清宫档案文本和历代图像资料,对该庙乾隆朝的建筑原状进行了细致考证,包括已塌毁的无量福海殿...
清乾隆年间在热河修建的普陀宗乘之庙,经清中晚期变迁及20世纪修缮工程,建筑现状与乾隆朝已有较大出入。本文基于田野考察、修缮工程师访谈、清宫档案文本和历代图像资料,对该庙乾隆朝的建筑原状进行了细致考证,包括已塌毁的无量福海殿、九间房,形制发生改变的大红台群楼、御座楼区域、平台殿,非原始设计而属后续添建的塔罩亭、千佛阁以及档案名称失载或功能被误判的"呀达噶楼"、"哑巴院"等组成部分,捋清了该庙原初形制、变化时间节点和称谓指代。对原状的考证为进一步的建筑史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河
普陀宗乘之庙
乾隆
建筑原状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入定观音像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
4
1
作者
齐庆媛
机构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文化研究院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7-80,共14页
文摘
本文从具有特定造型和内涵的入定观音像入手,梳理了以蒙头趺坐为特征的入定观音像的形成与发展。入定观音像造型在北宋晚期禅宗大发展的背景下,来源于打坐禅僧并被赋予禅定与般若意涵,两宋之际传布江南地区。南宋、元代造像增加了宝冠、璎珞等细节刻画,在江浙、江西、巴蜀等禅宗发达区域广为流传。明清时期入定观音像造型趋向多样化,双手施禅定印及披风与外衣分开表现成为新时代特征。其在发展过程中与水月观音、紫竹观音融合,并出现与十六罗汉组合现象,乃为补陀洛迦山观音信仰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
入定观音
蒙头趺坐
禅定与般若
补陀洛迦山
Keywords
Guanyin sitting in dhyana
sitting in the lotus position in a cloak
dhyana and prajna
potalaka
Mountain
分类号
K879.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J19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观音补怛洛迦山的空间布局——基于华严世界观的考察本
2
作者
敖仕恒
机构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建筑与环境》
2022年第3期41-54,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佛教宇宙世界”空间体系解析与汉传佛寺空间布局研究(51778205)子课题。
文摘
本文基于佛教世界观的研究,尤其以《华严经》所示世界观为主,探讨出现在《入法界品》中的补怛落迦山的空间位置和空间意义,由此引出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古代观音补怛洛迦山空间构建的基本理路、构成要素、场景特色的探讨,着重以长安南五台、昆明圆通山、浙江普陀山三个案例进行阐释,并对其他国内观音道场略有涉及。
关键词
须弥山王大千世界华藏世界
补怛洛迦山国土空间名山建设
Keywords
Sumeru
the boundless universe
the avatamsaka world
potalaka
land space
Buddhist mountain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元信仰中的净土追求:日本历史上的补陀落渡海
3
作者
杨小平
机构
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出处
《日本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61-177,368-369,共1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华严法界思想研究”(22FZJB00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东亚与中国宗教研究”(22JJD730002)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日本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观音菩萨补陀落的信仰受佛教舍身思想和末法观的影响,集合了即身成佛论、修验道、他界观以及传统丧葬习俗等多种元素,在9~18世纪形成了被称为“日本宗教史之谜”的补陀落渡海。补陀落渡海是特殊的观音净土信仰,是东亚净土信仰的特殊形态,有助于我们了解平安时代以后佛教在日本的本土化情况。补陀落渡海也是一种复杂的宗教实践和民俗行为,是考察日本宗教与民俗文化的又一进路。
关键词
补陀落信仰
补陀落渡海
民俗葬仪
修验道
Keywords
potalaka
Worship
Fudaraku Tokai
Buddhist Bodily Sacrifi ce
Burial Rituals
分类号
B946.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重构布达拉——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的空间布置与象征结构
被引量:
3
4
作者
杨煦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
出处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8-135,共8页
文摘
通过对建筑空间布置和宗教供奉配置的考察,揭示了普陀宗乘之庙并非是简单地对其原型——布达拉宫的仿造,而是出于政治目的进行了各种变更和独创。在这一过程中,达赖的象征元素有所弱化,有利于清帝方面的宗教叙事则被映射到建筑实体上,重新建立了一套象征结构,从而具象地阐释了乾隆帝心中理想的王统观定义,同时,采用向心化空间模式对藏式建筑的"都纲法式"进行改造,形成新的帝国样式。所有这些象征性处理均非明确直白的表达,而是通过宗教阐释和建筑空间布置进行的抽象转译。
关键词
普陀宗乘之庙
象征结构
乾隆
王统观
都纲
Keywords
the Temple of
potalaka
Doctrine
symbolic structure
Qianlong
legitimacy of kingship
du-khang
分类号
TU252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热河普陀宗乘之庙乾隆朝建筑原状考
被引量:
4
5
作者
杨煦
机构
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研究中心
出处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1-63,158,共23页
文摘
清乾隆年间在热河修建的普陀宗乘之庙,经清中晚期变迁及20世纪修缮工程,建筑现状与乾隆朝已有较大出入。本文基于田野考察、修缮工程师访谈、清宫档案文本和历代图像资料,对该庙乾隆朝的建筑原状进行了细致考证,包括已塌毁的无量福海殿、九间房,形制发生改变的大红台群楼、御座楼区域、平台殿,非原始设计而属后续添建的塔罩亭、千佛阁以及档案名称失载或功能被误判的"呀达噶楼"、"哑巴院"等组成部分,捋清了该庙原初形制、变化时间节点和称谓指代。对原状的考证为进一步的建筑史研究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热河
普陀宗乘之庙
乾隆
建筑原状
Keywords
Jehol (Rèhé)
Temple of
potalaka
Doctrine
Emperor Qianlong
original architectural complex
分类号
K249.3 [历史地理—中国史]
K878.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入定观音像的形成与发展
齐庆媛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观音补怛洛迦山的空间布局——基于华严世界观的考察本
敖仕恒
《建筑与环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多元信仰中的净土追求:日本历史上的补陀落渡海
杨小平
《日本学研究》
2024
0
原文传递
4
重构布达拉——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的空间布置与象征结构
杨煦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4
3
原文传递
5
热河普陀宗乘之庙乾隆朝建筑原状考
杨煦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