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的花粉形态与其生态因子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颖
周忠泽
+1 位作者
赵秀侠
许仁鑫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96,共6页
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安徽大学校内水池中眼子菜科植物菹草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花粉粒球形至近球形,花粉大小为21.0—29.0μm,平均为24.5μm。无萌发孔。光学显微镜下,花粉外壁纹饰为网状,外壁厚约4.1...
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安徽大学校内水池中眼子菜科植物菹草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花粉粒球形至近球形,花粉大小为21.0—29.0μm,平均为24.5μm。无萌发孔。光学显微镜下,花粉外壁纹饰为网状,外壁厚约4.1μm,两层明显,外层较内层厚。在扫描电镜下花粉表面具粗网状纹饰,网脊窄。在透射电镜下,花粉外壁为三层组成,即覆盖层、柱状层和基层。外壁内层不明显。覆盖层不连续,为半覆盖层;柱状层小柱发达;基层较厚。同时研究了菹草花粉的地理分布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根据菹草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因子,得出菹草花粉分布区的主要生态因子,包括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年降水量、年积温及生境,为利用地层中眼子菜科化石花粉重建古气候、古环境及气候变迁提供了现代孢粉学资料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菹草(
potamogeton
crispus
)
花粉形态
古植被
古气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两种特有濒危榆树的花粉形态及其地史意义
被引量:
5
2
作者
韩雪
智颖飙
+4 位作者
周忠泽
孙主义
杨淑宝
陈巧女
李静敏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84,共8页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分布于安徽省琅琊山特殊生境条件下的2种特有濒危植物琅琊榆(Ulmus chenmoui Cheng)、醉翁榆(U.gaussenii Cheng)以及广布种白榆(U.pumila Linn.)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琅琊榆和醉翁榆花粉粒扁球...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分布于安徽省琅琊山特殊生境条件下的2种特有濒危植物琅琊榆(Ulmus chenmoui Cheng)、醉翁榆(U.gaussenii Cheng)以及广布种白榆(U.pumila Linn.)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琅琊榆和醉翁榆花粉粒扁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上多为近圆形,或为规则和不规则的多边形,萌发孔主要是4—6孔,位于赤道或赤道附近。外壁纹饰主要是疣状纹饰。同时研究了采样点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年降水量、年积温及生境等,特别提供了3月份的气候因子,得出这些花粉分布区的主要生态因子,为利用地层中相应化石花粉研究琅琊山地区古植被、古环境及气候变迁提供了现代孢粉学资料和依据,也为两个特有种的现代地理分布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翁榆
琅琊榆
花粉形态
古植物
古气候
琅琊山地区
安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南桤木(Alnustrabeculosa)的花粉形态与其生态因子
被引量:
10
3
作者
赵秀侠
周忠泽
汪文革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9-424,共6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产自安徽省岳西县鹞落坪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桦木科江南桤木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花粉粒圆球形至近球形,花粉大小为22.5—35.0μm,平均为31.5μm。赤道面观近扁球形,极面观为四角形...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产自安徽省岳西县鹞落坪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桦木科江南桤木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花粉粒圆球形至近球形,花粉大小为22.5—35.0μm,平均为31.5μm。赤道面观近扁球形,极面观为四角形或五角形。光学显微镜下,4-5孔,孔的结构特殊,内、外层到孔边分离,形成显著的孔室。在光切面看,外层在孔处加厚,孔间带状加厚。同时,在扫描电镜下,萌发孔沿赤道排列,为短萌发孔,萌发孔长轴3.2μm,短轴为1.5μm,其长轴约为短轴的2倍。外壁厚为2.0μm,外壁外层明显厚于内层。外壁纹饰在光学显微镜为不明显的颗粒排列为细条纹,扫描电镜下为微刺。在透射电镜下,花粉壁分为明显的四层,即:覆盖层、柱状层、基层和内层;覆盖层有刺状纹饰等。同时研究了江南桤木花粉的地理分布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根据江南桤木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因子,得出江南桤木花粉分布区的主要生态因子,包括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年降水量、年积温及生境,为利用地层中桦木科化石花粉重建古气候、古环境及气候变迁提供了现代孢粉学资料和依据,也为该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桤木(Alnus
trabeculosa)
花粉形态
古植被
古气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的花粉形态与其生态因子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颖
周忠泽
赵秀侠
许仁鑫
机构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9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151)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03043102)
文摘
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安徽大学校内水池中眼子菜科植物菹草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花粉粒球形至近球形,花粉大小为21.0—29.0μm,平均为24.5μm。无萌发孔。光学显微镜下,花粉外壁纹饰为网状,外壁厚约4.1μm,两层明显,外层较内层厚。在扫描电镜下花粉表面具粗网状纹饰,网脊窄。在透射电镜下,花粉外壁为三层组成,即覆盖层、柱状层和基层。外壁内层不明显。覆盖层不连续,为半覆盖层;柱状层小柱发达;基层较厚。同时研究了菹草花粉的地理分布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根据菹草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因子,得出菹草花粉分布区的主要生态因子,包括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年降水量、年积温及生境,为利用地层中眼子菜科化石花粉重建古气候、古环境及气候变迁提供了现代孢粉学资料和依据。
关键词
菹草(
potamogeton
crispus
)
花粉形态
古植被
古气候
Keywords
potamogeton crispus
,
pollen morphology
,
palaeovegetation
,
palaeoclimate
分类号
Q914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两种特有濒危榆树的花粉形态及其地史意义
被引量:
5
2
作者
韩雪
智颖飙
周忠泽
孙主义
杨淑宝
陈巧女
李静敏
机构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省生态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滁州林业科学研究所
福建来舟林业试验场
出处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8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60020
30670151)
+1 种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03043102)
安徽大学人才引进基金(06124)资助项目~~
文摘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分布于安徽省琅琊山特殊生境条件下的2种特有濒危植物琅琊榆(Ulmus chenmoui Cheng)、醉翁榆(U.gaussenii Cheng)以及广布种白榆(U.pumila Linn.)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琅琊榆和醉翁榆花粉粒扁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上多为近圆形,或为规则和不规则的多边形,萌发孔主要是4—6孔,位于赤道或赤道附近。外壁纹饰主要是疣状纹饰。同时研究了采样点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年降水量、年积温及生境等,特别提供了3月份的气候因子,得出这些花粉分布区的主要生态因子,为利用地层中相应化石花粉研究琅琊山地区古植被、古环境及气候变迁提供了现代孢粉学资料和依据,也为两个特有种的现代地理分布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醉翁榆
琅琊榆
花粉形态
古植物
古气候
琅琊山地区
安徽
Keywords
Ulmus gaussenii
U. chenmoui
pollen morphology
palaeovegetation
palaeoclimate
Mt. Langya
Anhui
分类号
Q914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南桤木(Alnustrabeculosa)的花粉形态与其生态因子
被引量:
10
3
作者
赵秀侠
周忠泽
汪文革
机构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安庆市鹞落坪国家自然保护区
出处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9-42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151)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99042411
03043102)。
文摘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产自安徽省岳西县鹞落坪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桦木科江南桤木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花粉粒圆球形至近球形,花粉大小为22.5—35.0μm,平均为31.5μm。赤道面观近扁球形,极面观为四角形或五角形。光学显微镜下,4-5孔,孔的结构特殊,内、外层到孔边分离,形成显著的孔室。在光切面看,外层在孔处加厚,孔间带状加厚。同时,在扫描电镜下,萌发孔沿赤道排列,为短萌发孔,萌发孔长轴3.2μm,短轴为1.5μm,其长轴约为短轴的2倍。外壁厚为2.0μm,外壁外层明显厚于内层。外壁纹饰在光学显微镜为不明显的颗粒排列为细条纹,扫描电镜下为微刺。在透射电镜下,花粉壁分为明显的四层,即:覆盖层、柱状层、基层和内层;覆盖层有刺状纹饰等。同时研究了江南桤木花粉的地理分布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根据江南桤木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因子,得出江南桤木花粉分布区的主要生态因子,包括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年降水量、年积温及生境,为利用地层中桦木科化石花粉重建古气候、古环境及气候变迁提供了现代孢粉学资料和依据,也为该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江南桤木(Alnus
trabeculosa)
花粉形态
古植被
古气候
Keywords
Alnus trabeculosa ,
pollen
morphology
,
palaeovegetation
,
palaeoclimate
分类号
Q944.43 [生物学—植物学]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的花粉形态与其生态因子
张颖
周忠泽
赵秀侠
许仁鑫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国两种特有濒危榆树的花粉形态及其地史意义
韩雪
智颖飙
周忠泽
孙主义
杨淑宝
陈巧女
李静敏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江南桤木(Alnustrabeculosa)的花粉形态与其生态因子
赵秀侠
周忠泽
汪文革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