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rch grain evidence reveals early pottery function cooking plant foods in North China 被引量:10
1
作者 Xiaoyan Yang Zhikun Ma +4 位作者 Tao Wang Linda Perry Quan Li Xiujia Huan Jincheng Y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4年第32期4352-4358,共7页
Early pottery sherds excavated in northern China date back to more than 11,000 cal a BP,and are presumed to have been used as cooking vessels.There has been,however,no direct evidence to demonstrate this function.Here... Early pottery sherds excavated in northern China date back to more than 11,000 cal a BP,and are presumed to have been used as cooking vessels.There has been,however,no direct evidence to demonstrate this function.Here we report ancient starch grains recovered from carbonized residues adhering to the bases of flatbottomed vessels excavated from the Zhuannian site dating more than 10,000 cal a BP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This evidence demonstrates that early pottery was being used to cook cereal grains,particularly millets,and acorns.Because millets were in the process of domestication at thistime,we propose that pottery invention in northern China may have been related to early farming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 烹饪器皿 淀粉粒 植物性食物 陶器 早期 证据 CAL
原文传递
浙江地区古陶瓷工艺发展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家治 罗宏杰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43-148,共6页
从中国古陶瓷化学成分数据库中检索出近200个浙江地区始于新石器时期的陶器以及随后的印纹硬陶、原始瓷和越窑、官窑、哥窑与龙泉窑青瓷等胎、釉的化学组成及烧成温度数据,分别进行了计算和处理。从而对浙江地区古陶瓷工艺发展过程进行... 从中国古陶瓷化学成分数据库中检索出近200个浙江地区始于新石器时期的陶器以及随后的印纹硬陶、原始瓷和越窑、官窑、哥窑与龙泉窑青瓷等胎、釉的化学组成及烧成温度数据,分别进行了计算和处理。从而对浙江地区古陶瓷工艺发展过程进行了总结。指出它们胎、釉在组成上的变化规律和相互之间的承启关系以及烧成温度的变化规律和炉窑改进的关系。 利用Bayes 多类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对官、哥窑瓷胎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处理。所得的两类青瓷的判别函数为: △S=0.86X-2.43Y-47.82 式中:X,Y分别为瓷胎中SiO_2和Fe_2O_3的质量百分数。利用上式即可区分两类在外观上十分相似的著名青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陶瓷 陶瓷工艺 判别函数
下载PDF
古代残留物分析在考古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3
作者 杨益民 《南方文物》 2008年第2期20-25,共6页
动植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它的利用是人类适应、改造和征服自然的物质基础,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与之相关,因而动植物及其制品的残留物分析能提供古代社会丰富的信息。残留物分析重点在于从残留物中提取有机物,利用科学检测手段... 动植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它的利用是人类适应、改造和征服自然的物质基础,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与之相关,因而动植物及其制品的残留物分析能提供古代社会丰富的信息。残留物分析重点在于从残留物中提取有机物,利用科学检测手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来判断残留物来源,从而了解古代动植物的加工、利用和相关载体的功能等。本文从DNA、淀粉粒、蛋白质、脂类、炭化物和酒等六个方面简要介绍了残留物分析的方法和进展,希望能促进残留物分析在中国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留物分析 古代DNA 淀粉粒 蛋白质 脂类 炭化物 陶器
下载PDF
基于淀粉粒分析的江西广丰社山头遗址植物资源利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万智巍 杨晓燕 +3 位作者 葛全胜 樊昌生 周广明 马志坤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9-645,共7页
江西社山头遗址是赣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典型遗址,尚未开展相关环境考古和植物考古等方面的研究。对该遗址出土陶器内壁残留物的淀粉粒分析表明,内壁残留物中包含了不同种类植物的淀粉粒,主要来自稻类和粟类作物,还有部分块根块茎类植... 江西社山头遗址是赣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典型遗址,尚未开展相关环境考古和植物考古等方面的研究。对该遗址出土陶器内壁残留物的淀粉粒分析表明,内壁残留物中包含了不同种类植物的淀粉粒,主要来自稻类和粟类作物,还有部分块根块茎类植物以及部分暂时不能鉴定的淀粉粒。可鉴定淀粉粒中包括稻类7粒、粟类9粒、块根块茎类2粒。从恢复的植物种类上来看,社山头遗址区域在4500~3500 a BP这段时间的植物利用包括了稻类、粟类和部分块根块茎类植物。本研究结果可以为中国南方地区的植物考古和环境考古研究提供直接证据和补充,说明了该遗址古人类除水稻外其他植物资源的利用情况。同时本研究结果也可为南方地区古人类食谱和植物资源利用结构研究提供方法上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粒分析 社山头遗址 陶器残留物 植物资源利用 江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