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alization Path for Inclusive Finance to Support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Poverty-stricken Areas 被引量:1
1
作者 Qi HU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1年第6期1-5,共5页
Based on the quarterly economic,social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data of 39 poverty-stricken counties in Henan Province during 2016-2018,this paper utilized the entropy-based TOPSIS method to objectively measure the r... Based on the quarterly economic,social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data of 39 poverty-stricken counties in Henan Province during 2016-2018,this paper utilized the entropy-based TOPSIS method to objectively measure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index,and then built the quantile regression model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various elements of inclusive finance on different stage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industrial development,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endogenous demand,and rural governance are the main points of inclusive finance in poverty-stricken areas to support rural revitalization;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index indicates that compared with the Dabie Mountain area and the non-contiguous poverty-stricken areas,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of the Qinba Mountain area is slower;for inclusive finance suppor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it is necessary to bring into play the role of monetary policy tools in re-lending,functions of credit in support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and role of insurance in risk protection;furthermore,inclusive finance solves problems such as the diminishing marginal effect of physical machinery investment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support,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mall farmers and new agricultural business entities,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industry chain,and the"siphon effect"of capit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lusive finance rural revitalization poverty-stricken areas Entropy-based TOPSIS Quantile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下载PDF
Impacts of formal credit on rural household income:Evidence from deprived areas in western China 被引量:5
2
作者 CHEN Si LUO Er-ga +2 位作者 Lita ALITA HAN Xiao NIE Feng-yi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4期927-942,共16页
Financial support is a crucial part of China's poverty alleviation effort.Thus,it is vital to understand how formal credit impacts income growth in rural households.In 2012,2015,and 2018,a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 Financial support is a crucial part of China's poverty alleviation effort.Thus,it is vital to understand how formal credit impacts income growth in rural households.In 2012,2015,and 2018,a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obtain a panel dataset of 592 rural households from 6 poverty-stricken counties in western China,including counties in Guizhou,Yunnan,and Shaanxi provinces.We use the data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formal credit on rural household income and the mechanism that underlies this effect.We find that formal credit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rural households'income in deprived areas in western China.Furthermore,formal credit promotes the reallocation of household labor from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to the non-agricultural sector and changes rural households'decisions about investment-consumption behavior.These are the drivers of changes in the amount and structure of household income.Further analyses show that formal credit may widen income inequality among rural households in western China's deprived areas.The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households,such as different levels of material capital,human capital,and social capital,bring about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s of formal credit on income growth.This study emphasize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rmal credit is an essential strategy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in underdeveloped areas,but policymakers should not excessively interfere with the financial mark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mal credit rural household income rural finance poverty-stricken areas in western China
下载PDF
From anti-poverty to revitalization: Exploring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poverty-stricken areas
3
作者 YANG Yong LI Shi-ran 《Ecological Economy》 2019年第1期66-74,共9页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internal logic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it has made a path analysis of the decision-making to overcome poverty and effectively strengthen the rural revita...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internal logic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it has made a path analysis of the decision-making to overcome poverty and effectively strengthen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Grasping the internal unity of Marxism and the socialist theor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foundly expounding the 'comprehensive'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concentration'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long-term'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stag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nd'active' rural revitaliz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passiv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it corresponds to the philosophical logic of the materialist dialectic, the law of the unity of opposites, the law of mutual change of quality, and the law of negation of negation. It points out the path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under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scientifically compiling the functional spatial planning of poor rural areas;party building leads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cepts;industrial development is expanding in depth;and public services are advancing to mark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REVITALIZATION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poverty-stricken areas path selection
下载PDF
幼儿园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路径研究——基于对青海乡村幼儿园推普现状的调查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存霞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108-115,共8页
语言输入、语言加工、语言输出是语言习得的基本路径。从语言习得的角度看,推普具有社会性,互动生成是语言习得和推普的关键环节。本文立足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以幼儿园教师为关注重点,通过对青海农村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及家长互... 语言输入、语言加工、语言输出是语言习得的基本路径。从语言习得的角度看,推普具有社会性,互动生成是语言习得和推普的关键环节。本文立足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以幼儿园教师为关注重点,通过对青海农村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及家长互动和习得方式的推普调查、分析,旨在厘清青海农村推普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探索影响与推普效果的内外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中心三主体三体系内循环外联动”的“133”农村幼儿园推普模型,家园社融合的推普路径助力农村高质量推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农村 幼儿园 教师 幼儿 推普路径
下载PDF
青海省农宅采暖特性及清洁取暖技术方案筛选
5
作者 荣杏 杨旭东 王鹏苏 《区域供热》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推进青藏高原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既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基本要求,也是革新农村生活方式和促进民族团结的关键举措。以青海省农牧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研总结了当地农房的采暖现状,提炼出三种农宅布局。通过运用“菜单式”围护结构... 推进青藏高原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既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基本要求,也是革新农村生活方式和促进民族团结的关键举措。以青海省农牧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研总结了当地农房的采暖现状,提炼出三种农宅布局。通过运用“菜单式”围护结构改造方案优化方法,提出了典型农宅节能改造建议。在考虑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经济性优化以及本地可再生能源分布特征的基础上,以年计算费用为评价指标,筛选出适用于青海省典型农宅的优选、较优和一般方案。结果显示,三间采暖及两间采暖的优选方案为低温空气源热泵热风机或倒倾角太阳能集热器技术;一间采暖的优选方案为蓄热式电暖器技术或低温空气源热泵热风机技术;牧区则优先推荐清洁生物质采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农村地区 供热需求 清洁供热 节能改造
下载PDF
“制度-生活”的互构:新中国成立后青海牧区“文字下乡”实践的历史考察
6
作者 达万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0,共8页
自费孝通对“文字下乡”的论述开启审视乡村教育与乡土社会关系的研究视角,相关研究惯于采用“国家-社会”分析范式聚焦农村社会。基于“制度-生活”分析视角,对新中国成立后青海牧区以帐房小学为教育空间的“文字下乡”进行历史考察。... 自费孝通对“文字下乡”的论述开启审视乡村教育与乡土社会关系的研究视角,相关研究惯于采用“国家-社会”分析范式聚焦农村社会。基于“制度-生活”分析视角,对新中国成立后青海牧区以帐房小学为教育空间的“文字下乡”进行历史考察。面对青海牧区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异质性、社会环境封闭性和牧民群众文化教育滞后性,帐房小学的运作进程依靠国家意志和群众力量的交织联合,形成了实现教育普及推广的本土秩序,并倚赖于作为行动者的牧区教师怀持的国家信念和社会信仰所体现出的主观性精神及其行动策略。青海牧区“文字下乡”实践的历史考察有助于理解中国共产党民族教育建设和民族地区治理历程的逻辑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下乡 教育普及 帐房小学 青海牧区
下载PDF
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地与乡村社区耦合协调性评价研究——以青海省为例
7
作者 刘楠 路秋玲 +3 位作者 赵力 徐冬平 赵卓妍 杨智杰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9,共11页
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地健康发展对全面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地与乡村社区发展状态,综合评价其协调发展关系,对推动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及乡村社区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以青海省为例,... 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地健康发展对全面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地与乡村社区发展状态,综合评价其协调发展关系,对推动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及乡村社区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以青海省为例,分析自然保护地与乡村社区相互作用机制原理,并利用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对青藏高原5处典型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保护地与乡村社区的耦合性、协调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自然保护地建设与乡村社区振兴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2)5处自然保护地与乡村社区在耦合关系方面呈现出的发展趋势各有不同。3)5处自然保护地中,多数与乡村社区协调度高,呈良性发展趋势;少数与乡村社区的耦合与协调发展状态较差。通过研究,为促进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地与乡村社区融合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自然保护地 乡村社区 耦合度 协调度 青海省
下载PDF
青海藏区乡村社会文化变迁与生计转型——基于互联网视角的人类学研究
8
作者 王帅 《西部学刊》 2023年第21期30-37,共8页
藏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青海是除西藏自治区之外我国最大的藏族聚居区,藏传佛教、插箭节、热贡艺术、六月会等是其文化生态的代表。独特的区位条件、多元的文化生态造就了青海藏区乡村藏族人民以农业、畜牧业和季节性采集活动为主要... 藏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青海是除西藏自治区之外我国最大的藏族聚居区,藏传佛教、插箭节、热贡艺术、六月会等是其文化生态的代表。独特的区位条件、多元的文化生态造就了青海藏区乡村藏族人民以农业、畜牧业和季节性采集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生计形态。互联网的发展在多方面影响着青海藏区民众的生产生活,互联网技术助力实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对该地区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以抖音、快手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短视频平台促进了青海藏区乡村社会生计方式的转型,互联网电商为开辟致富新路,助力乡村传播,推广民族文化,赋能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藏区藏族乡村 互联网 文化变迁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基于模糊证据权模型的青藏高原区土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59
9
作者 金贵 王占岐 +2 位作者 胡学东 胡守庚 张道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41-250,共10页
在中国耕地保护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如何在青藏高原区有效地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备受关注,开展自然质量适宜性评价研究是进行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前提。该文以西藏一江两河流域为典型研究区,选取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状况... 在中国耕地保护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如何在青藏高原区有效地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备受关注,开展自然质量适宜性评价研究是进行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前提。该文以西藏一江两河流域为典型研究区,选取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状况等4个方面的8个因子,引入知识与数据驱动一体化的模糊证据权模型,得出全域耕地后备资源自然质量适宜性等级,并与综合指数模型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模糊证据权模型的评价结果显示,99.38%的耕地"参照物"处于适宜性三等以上,说明该模型能有效评价耕地后备资源自然质量适宜性;2)对比综合指数模型评价结果中90.83%的耕地"参照物"处于三等以上,说明模糊证据权模型较综合指数模型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更好地克服评价因子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和自然条件多样化所带来的计算复杂性等问题;3)研究区11 434.1 km^2耕地后备资源在自然质量上具有不同程度的适宜性,其中一等占9.6%,二等占5.5%,三等占38.6%,四等占22.8%,五等占23.4%;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可以重点关注日喀则市、贡嘎、扎囊、拉孜、乃东、拉萨市和白朗等县市。该文可为耕地后备资源适宜性评价提供方法借鉴,并为西藏一江两河流域耕地后备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模型 农村地区 耕地后备资源 适宜性评价 模糊证据权模型 青藏高原区
下载PDF
青藏高原生态农牧区农村综合发展能力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龙娟 陈伟忠 +1 位作者 康永兴 栾义君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2-125,130,共5页
结合青藏高原独特的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采用资源环境状况、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条件、社会人文环境四方面指标构建青藏地区农村发展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对青藏地区的县市农村综合发展能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将青藏地区117个县市... 结合青藏高原独特的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采用资源环境状况、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条件、社会人文环境四方面指标构建青藏地区农村发展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对青藏地区的县市农村综合发展能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将青藏地区117个县市分成农村综合发展能力较强区、农村综合发展能力较弱区和农村发展优势居中区三大类。在农村综合发展能力评价结果基础上,明确了青藏地区广大农村发展建设的特殊性和重点方向,认为应着重在资源利用、区域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方式等方面提高农村综合发展能力,以缩小不同农村地区之间的差距,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生态牧区 农村发展 综合发展能力 新农村建设
下载PDF
青海涉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乡村振兴案例研究——以热贡文化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侯志茹 李寒冰 李曼莎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0-198,共9页
青海涉藏地区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非遗文化,探索非遗产业发展道路,是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青海涉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藏族人民生产和生活中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财富,反映不同时期藏族人民的生产方式、生活... 青海涉藏地区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非遗文化,探索非遗产业发展道路,是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青海涉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藏族人民生产和生活中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财富,反映不同时期藏族人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思想文化等,随着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发展,青海涉藏地区人民不断优化其运行模式。研究发现:青海涉藏地区非遗推动乡村振兴具有积极作用,非遗文化产业通过文旅融合等方式带动乡村产业兴旺;提供生态理念,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发挥非遗传承人带头作用,建设乡村治理共同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塑造乡村文化自信;提供多种增收途径带动村民共同富裕等。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非遗产业化程度不高、销售渠道单一、创新意识薄弱以及缺乏复合型人才等,限制了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据此本文提出,促进非遗产业化发展应该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设数字化平台帮助宣传当地特色非遗文化品牌以及健全人才培养模式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村振兴 热贡文化 青海涉藏地区
下载PDF
青海省农村贫困及反贫困——基于农村低保反贫困的视角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小珉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2-77,共6页
青海省是地域大省、人口小省、资源富省、经济穷省、贫困大省。贫困大,不仅表现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贫困强度大,还表现为脱贫难、返贫易。基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卷调查(CHES)"农村大样本数据,本文考察了农村... 青海省是地域大省、人口小省、资源富省、经济穷省、贫困大省。贫困大,不仅表现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贫困强度大,还表现为脱贫难、返贫易。基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卷调查(CHES)"农村大样本数据,本文考察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青海农村反贫困的效用。分析结果表明,相对其他民族省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青海农村反贫困的作用较大,对缩小农村收入差距的作用也较大。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将更有利于低保制度的减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农村 农村低保制度 减贫
下载PDF
青海省泽库县藏区农牧区扶贫开发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有效衔接的调查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凤荣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2年第2期100-106,共7页
农村扶贫开发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缓解农村贫困两种手段,在遏制农村贫困现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务院扶贫办、民政部《关于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泽... 农村扶贫开发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缓解农村贫困两种手段,在遏制农村贫困现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务院扶贫办、民政部《关于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泽库县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试点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调研了泽库县两项制度衔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两项制度衔接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藏区 泽库县 农村低保 扶贫开发 两项制度衔接试点
下载PDF
民国时期甘宁青农村高利贷利率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征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0-116,共7页
利率是乡村高利借贷的核心因素,通过研究利率可以揭示高利贷的诸多相关问题。在民国时期的甘宁青农村,高利贷"利率之高为全国所无";实物借贷利率高出货币借贷利率20%以上;高利贷利率在民国年间呈提高的趋势;利率高低受自然、... 利率是乡村高利借贷的核心因素,通过研究利率可以揭示高利贷的诸多相关问题。在民国时期的甘宁青农村,高利贷"利率之高为全国所无";实物借贷利率高出货币借贷利率20%以上;高利贷利率在民国年间呈提高的趋势;利率高低受自然、人文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人文因素和社会因素对高利贷利率的变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众多非常态因素结合在一起,造成了甘宁青农村高利贷的异常猖獗和借贷利率的畸形高扬。因此,高利贷是民国时期甘宁青农村民间借贷的主要表现方式,是地主剥削农民的最重要工具,是造成农民破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利贷 利率 甘宁青农村 民国时期
下载PDF
基于高利贷和鸦片关系视角的民国时期甘宁青农村社会问题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征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7-92,共6页
高利贷猖獗和鸦片泛滥构成旧中国病态社会的两大重要问题,这在民国时期的甘宁青农村表现尤为显著。研究表明,高利贷贯穿鸦片种植、征收、交换和吸食等全过程,双方存在着密切的历史联系:鸦片生产为高利贷剥削提供了机遇,高利贷成为农民... 高利贷猖獗和鸦片泛滥构成旧中国病态社会的两大重要问题,这在民国时期的甘宁青农村表现尤为显著。研究表明,高利贷贯穿鸦片种植、征收、交换和吸食等全过程,双方存在着密切的历史联系:鸦片生产为高利贷剥削提供了机遇,高利贷成为农民因鸦片问题而遭受重重剥削的重要环节;鸦片因高利贷的助长而更加泛滥,高利贷借助于鸦片而尤为猖獗。高利贷猖獗和鸦片泛滥互为因果,相互作用,并和一些社会现象发生了密切的互动关系,从而带来了甘宁青农村灾荒频发、军阀暴政、农村破产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进而成为民国时期甘宁青社会落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利贷 鸦片 社会问题 甘宁青农村 民国时期
下载PDF
青海高校学生体质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涛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3期96-98,共3页
为客观了解青海省高校体育教育成果及城乡大学生体质方面存在的差异特征、研究高原大学生的体质现状、提高大学生的群体健康水平,文章对来自城乡大学生体质发展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学前两年身高、体重指标城市学... 为客观了解青海省高校体育教育成果及城乡大学生体质方面存在的差异特征、研究高原大学生的体质现状、提高大学生的群体健康水平,文章对来自城乡大学生体质发展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学前两年身高、体重指标城市学生高于乡村学生,以后差别不明显;胸围及身体匀称度指标乡村女生高于城市女生;城市大学生呼吸机能低于乡村学生:乡村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水平整体高于城市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城乡 大学生 体质
下载PDF
城乡协调发展下青藏地区农业农村发展研究
17
作者 何龙娟 詹慧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1期11117-11118,11127,共3页
在分析青藏地区自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基础上,从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农业生产效率的角度研究了农业农村发展在城乡协调发展进程中所呈现出的新态势,分析了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战略。指出青藏地区农业农村发展... 在分析青藏地区自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基础上,从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农业生产效率的角度研究了农业农村发展在城乡协调发展进程中所呈现出的新态势,分析了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战略。指出青藏地区农业农村发展要建立区域非均衡模式,重视生态保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步同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地区 城乡协调发展 新农村建设
下载PDF
贫困山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长效筹资机制创新探析——以青海省为例
18
作者 肖湘雄 黄夕汝 《当代经济管理》 2011年第2期52-55,共4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关键。构建贫困山区因地制宜的长效筹资机制有利于贫困山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运行。通过对青海省都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的考察分析,提出了贫困山区新型农村合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关键。构建贫困山区因地制宜的长效筹资机制有利于贫困山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运行。通过对青海省都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的考察分析,提出了贫困山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长效筹资机制创新的启示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筹资机制 贫困山区 青海省
下载PDF
青海实施小城镇化战略的思考
19
作者 那小红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4-16,共3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省已有的城镇布局已经不适应现在的经济发展需要,制约了我省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因此如何根据合理的、科学的规划来推进我省的小城镇化发展,已经成为我省目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 青海 城镇化建设 城乡一体化
下载PDF
参与式乡村评估在青海海东地区CDM造林再造林项目中的应用
20
作者 任枫 《林业调查规划》 2012年第4期111-114,共4页
基于实地踏查、问卷调查、社区会议及关键人物访谈等参与式乡村评估工具对青海海东地区清洁发展机制(CDM)造林再造林项目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拟议项目能很好地反映当地社区生计发展需求,不仅将对缓解气候变化做出贡献,还将为社区经济发... 基于实地踏查、问卷调查、社区会议及关键人物访谈等参与式乡村评估工具对青海海东地区清洁发展机制(CDM)造林再造林项目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拟议项目能很好地反映当地社区生计发展需求,不仅将对缓解气候变化做出贡献,还将为社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农户、社区和政府等相关利益群体对项目实施提出进行更多的技术和业务培训,合理选择资金安排,采用混交种植方式等有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乡村评估 CDM 造林再造林项目 青海海东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