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sessment of Axial Power Peaking Factors in GHARR-1 LEU Core: A Decadal Simulation Analysis
1
作者 Emmanuel Kwame Ahiave Emmanuel Ampomah-Amoako +1 位作者 Rex Gyeabour Abrefah Mathew Asamoah 《World Journal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 2024年第1期72-85,共14页
This study aims to thoroughly investigate the axial power peaking factors (PPF) within the low-enriched uranium (LEU) core of the Ghana Research Reactor-1 (GHARR-1). This study uses advanced simulation tools, like the... This study aims to thoroughly investigate the axial power peaking factors (PPF) within the low-enriched uranium (LEU) core of the Ghana Research Reactor-1 (GHARR-1). This study uses advanced simulation tools, like the MCNPX code for analysing neutron behavior and the PARET/ANL code for understanding power variations, to get a clearer picture of the reactor’s performance. The analysis covers the initial six years of GHARR-1’s operation and includes projections for its whole 60-year lifespan. We closely observed the patterns of both the highest and average PPFs at 21 axial nodes, with measurements taken every ten year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reveal important patterns in power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core, which are essential for improving the safety regulations and fuel management techniques of the reactor. We provide a meticulous approach, extensive data, and an analysis of the findings, highlighting the significance of continuous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for proactive management of nuclear reactor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not only enhance our comprehension of nuclear reactor safety but also carry significant ramifications for sustainable energy progress in Ghana and the wider global context. Nuclear engineering is essential in tackling global concerns, such as the demand for clean and dependable energy sources. Research on optimising nuclear reactors, particularly in terms of safety and efficiency, is crucial for the ongoing advancement and acceptance of nuclear ener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ARR-1 power peaking factor Nuclear Reactor Safety Low Enriched Uranium Core Operational Longevity Thermal Hydraulics
下载PDF
中国电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及发电结构转型路径规划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田佩宁 梁肖 +3 位作者 官雨捷 赵义馨 毛保华 薛婷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6,共10页
为评估中国电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强度并研究其转型达峰路径,首先提出全国和各地区电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因子测算模型,测算历年全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强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其次利用情景分析法,分析不同电力转型情景下2022—2060年我国电... 为评估中国电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强度并研究其转型达峰路径,首先提出全国和各地区电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因子测算模型,测算历年全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强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其次利用情景分析法,分析不同电力转型情景下2022—2060年我国电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及其达峰情况。研究表明:(1)2011—2021年我国发电结构转型取得一定成效,全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因子由763.94 g/(kW·h)降至557.73 g/(kW·h);但清洁能源发电减少的碳排放量无法平衡火电增加的碳排放量,全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仍以年均2.6%的速度增长,由36.1亿t增至46.8亿t。(2)发电结构清洁化和煤电减碳技术进步是降低全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强度的重要举措。(3)快转型情景、基准情景、慢转型情景下我国电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可分别于2025、2027、2030年达峰,基准情景的碳排放量峰值为52.05亿t,2060年碳排放量为15.78亿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全生命周期 碳排放因子 发电结构 情景分析法
下载PDF
动态省级电力CO_(2)排放因子对区域碳达峰路径的影响
3
作者 贾敏 张立 +10 位作者 张哲 宋晓晖 姜玲玲 蔡博峰 赵良 芦新波 张泽宸 郑海涛 汤铃 王金南 舒印彪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33,共13页
电力CO_(2)排放因子是精准核算消费端间接排放的重要参数,也是准确量化消费端CO_(2)排放路径的核心指标。本文首次探究了2020—2035年省级电力CO_(2)排放因子的时空特征并与官方来源因子进行对比,全面整合了历史直接排放数据以及精准量... 电力CO_(2)排放因子是精准核算消费端间接排放的重要参数,也是准确量化消费端CO_(2)排放路径的核心指标。本文首次探究了2020—2035年省级电力CO_(2)排放因子的时空特征并与官方来源因子进行对比,全面整合了历史直接排放数据以及精准量化电力消费间接排放的重要性,详细预测了不同情景下2020—2035年省级电力消费间接排放及各省排放路径并量化不同时空精度电力CO_(2)排放因子对各省排放路径的影响。研究表明:(1)2020—2035年,各省电力CO_(2)排放因子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而现有公开的电力CO_(2)排放因子与本研究省级水平相比存在差异;(2)2010—2020年,电力净调入省份的电力消费间接排放及其占比逐渐增加,北京、上海、浙江等省份占比最高;(3)在情景1和情景3(全国、省级维度因子固定不变情景)下,各省的电力消费间接排放和总排放显著高于情景2和情景4(全国、省级维度因子动态变化情景)的估算结果;情景1和情景2(全国维度因子固定不变、动态变化情景)与情景3和情景4(省级维度因子固定不变、动态变化情景)中的估算结果差异较大;对于如北京、上海、广东等电力消费间接排放占比较大的省份,选取不同空间精度的电力CO_(2)排放因子对其排放总量影响较为明显,进一步导致相关达峰年的偏移。研究结论对支撑各省碳达峰路径规划、降低电力消费间接排放预测的不确定性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CO_(2)排放因子 碳达峰 排放路径 电力消费间接排放 省级维度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电力供应链运营的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徐陆缘 黄思奕 +1 位作者 闫展 吴绮雯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4年第1期75-77,共3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力行业体制改革也已经进行到了第四阶段,政策不断跟进、推陈出新,电力行业市场化持续推进,电力行业逐步向清洁化转型。文中基于战略三脚架模型,结合“双碳”目标,从国家电改制度、电力行业竞合关系、“双碳”投入三个...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力行业体制改革也已经进行到了第四阶段,政策不断跟进、推陈出新,电力行业市场化持续推进,电力行业逐步向清洁化转型。文中基于战略三脚架模型,结合“双碳”目标,从国家电改制度、电力行业竞合关系、“双碳”投入三个维度对电力供应链运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国家电改制度为电力供应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电力行业竞合关系的演变促进了电力供应链整体不断优化;管理费用与清洁能源占比成为电力供应链运营过程中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电力供应链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抑制图腾柱PFC电流过零尖峰控制方法的研究
5
作者 杨洋 谢明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3期50-54,59,共6页
针对工作在CCM模式下的图腾柱拓扑PFC在电压过零点处电流的畸变问题,在详细阐述图腾柱PFC的工作原理及过零电流尖峰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型的过零控制方式,在输入电压过零时刻前后插入死区为低频开关管反向恢复提供时间。在死... 针对工作在CCM模式下的图腾柱拓扑PFC在电压过零点处电流的畸变问题,在详细阐述图腾柱PFC的工作原理及过零电流尖峰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型的过零控制方式,在输入电压过零时刻前后插入死区为低频开关管反向恢复提供时间。在死区时段后对高频开关管施加渐进占空比信号,以完成对低频桥臂的寄生电容上电压释放,并降低过零电流尖峰。控制策略采用基于占空比前馈平均电流控制原理的双闭环控制,提高电流对电压的动态响应能力。基于上述方法,搭建了一台交流输入电压220 V,直流输出电压400 V,满载2 kW的实验样机并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样机峰值效率可达98.3%,满载时功率因数高达0.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腾柱 功率因数校正 连续导通模式 过零电流尖峰 平均电流
下载PDF
台风“谭美”外围近地层脉动风特性分析
6
作者 王旭 孔虎 郭运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7-166,共10页
为给沿海地区结构抗风设计和后期维护管养提供依据,对台风特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台风“谭美”过境时福建省宁德地区某测风塔采集的离地15、27、53、67、82 m高度处的实测数据,对台风平均风速与风向,湍流强度、阵风因子... 为给沿海地区结构抗风设计和后期维护管养提供依据,对台风特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台风“谭美”过境时福建省宁德地区某测风塔采集的离地15、27、53、67、82 m高度处的实测数据,对台风平均风速与风向,湍流强度、阵风因子、峰值因子及脉动风速功率谱等脉动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高度处三向湍流强度、阵风因子和纵向峰值因子随平均风速的增加先减小后趋于稳定;15、82 m高度处纵向、横向和竖向湍流强度均值的比值分别为1∶1.18∶0.51和1∶1.20∶0.72;纵向峰值因子和三向湍流强度、阵风因子随时距的增大而减小;基于各国规范,对湍流强度和阵风因子剖面进行了指数型拟合,得到了经验表达式;纵向湍流强度、峰值因子均与阵风因子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对比各类脉动风速经验谱,Von-Karman谱与实测谱最为吻合,其与实测纵向脉动风速功率谱吻合良好,与实测横向和竖向脉动风速功率谱在高频段吻合度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谭美” 风场特性 湍流强度 阵风因子 峰值因子 功率谱
下载PDF
全固态发射机性能指标对气象雷达探测性能影响的探究
7
作者 傅龙臻 齐涛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3年第4期5-9,共5页
文章针对因发射机性能指标变化引起雷达产品可用性误差的问题,探究了全固态雷达发射机性能指标对气象雷达探测性能的影响因子。重点介绍了发射机的主要性能指标,阐述了发射机性能指标对雷达产品可用性的影响,提出了发射机性能指标的测... 文章针对因发射机性能指标变化引起雷达产品可用性误差的问题,探究了全固态雷达发射机性能指标对气象雷达探测性能的影响因子。重点介绍了发射机的主要性能指标,阐述了发射机性能指标对雷达产品可用性的影响,提出了发射机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和改善思路,并讨论了工程实现中不同方法的局限性和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雷达 峰值功率 频谱特性 极限改善因子 雷达标定技术
下载PDF
高峰值功率脉冲激光的光纤传能特性 被引量:16
8
作者 赵兴海 高杨 +2 位作者 徐美健 段文涛 於海武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4-448,共5页
实验研究了光纤传输调QNd:YAG高功率脉冲激光特性,包括光纤的传输效率、输出光束特性、输出光斑能量分布以及激光诱导损伤特性。得出的主要结论为:光纤传输高峰值功率激光引起受激拉曼散射(SRS)和受激布里渊散射(SBS)的产生是导致传输... 实验研究了光纤传输调QNd:YAG高功率脉冲激光特性,包括光纤的传输效率、输出光束特性、输出光斑能量分布以及激光诱导损伤特性。得出的主要结论为:光纤传输高峰值功率激光引起受激拉曼散射(SRS)和受激布里渊散射(SBS)的产生是导致传输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光纤输出光束束腰位置为输出端面,发散角略大于入射角,光束质量下降,输出光束截面光斑能量分布"匀化";光纤的端面激光损伤限制了传输激光功率的提高,其主要损伤相貌分为—坑状损伤、熔融损伤和溅射损伤,实验得出光纤端面的激光零损伤概率阈值功率密度为3.85G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能 激光损伤 高峰值激光 质量因子
下载PDF
MCNP5在固态燃料熔盐堆功率分布计算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彭红花 严睿 +2 位作者 朱贵凤 邹杨 马洪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8-143,共6页
采用蒙特卡罗输运程序MCNP5对固态燃料熔盐实验堆(TMSR-SF1)能量沉积比例及功率分布进行了计算分析。针对MCNP5不能处理缓发β及缓发γ的能量沉积问题进行了类比等效处理。对固态燃料熔盐实验堆在寿期初、寿期中、寿期末相应的能量沉积... 采用蒙特卡罗输运程序MCNP5对固态燃料熔盐实验堆(TMSR-SF1)能量沉积比例及功率分布进行了计算分析。针对MCNP5不能处理缓发β及缓发γ的能量沉积问题进行了类比等效处理。对固态燃料熔盐实验堆在寿期初、寿期中、寿期末相应的能量沉积比例及功率分布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发现,固态燃料熔盐实验堆内燃料球相比于压水堆棒状燃料元件(95%~97%左右)而言,能量沉积比例有所偏小,约为93%。同时,由于堆芯功率分布均匀,功率峰因子较小(约1.5),堆芯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燃料熔盐实验堆 燃料球 能量沉积 功率峰因子
下载PDF
槽式聚光镜的脉动风压特性与极值风压分布 被引量:5
10
作者 邹琼 李正农 吴红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7-414,共8页
通过对槽式聚光镜模型进行风洞测压试验,分析镜面平均风压和脉动风压分布特性,并给出部分测点的脉动风压功率谱图,对影响脉动风压分布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还探讨脉动风压的概率分布,并对峰值因子的取值给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镜面竖... 通过对槽式聚光镜模型进行风洞测压试验,分析镜面平均风压和脉动风压分布特性,并给出部分测点的脉动风压功率谱图,对影响脉动风压分布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还探讨脉动风压的概率分布,并对峰值因子的取值给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镜面竖向仰角及水平风向角不同时影响脉动风压分布的主导因素不同;镜面部分面积的风压分布在某些工况下有明显非高斯特性;抗风设计时可采用目标概率法来确定镜面的峰值因子以防止部分区域的风压保证率过高。此外还给出镜面各分区的峰值风压系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式聚光镜 风洞试验 脉动风压 功率谱 峰值因子 极值风压系数
下载PDF
峰值控制交错并联Boost PFC的设计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山山 柳绪丹 胡长生 《机电工程》 CAS 2010年第8期88-90,102,共4页
功率因素校正(PFC)技术已广泛的应用于各类电力电子装置当中。为了实现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在较高功率场合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峰值电流模式控制的交错并联Boost PFC变换器。首先分析了在电感电流连续模式下交错并联Boost PFC电路的工作... 功率因素校正(PFC)技术已广泛的应用于各类电力电子装置当中。为了实现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在较高功率场合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峰值电流模式控制的交错并联Boost PFC变换器。首先分析了在电感电流连续模式下交错并联Boost PFC电路的工作原理,然后利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了主电路的数学模型,在推导了峰值电流闭环控制传递函数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闭环控制器的参数选取。最后试制了一台1.2 kW交错并联Boost PFC样机。试验结果表明,该变换器具有良好的功率因数校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并联 功率因数校正 峰值电流控制
下载PDF
一种利用峰值信号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的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二朝 邵思飞 马如慧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第22期150-152,共3页
针对降低OFDM系统的峰均比,提出一种新的校正函数模型。该模型直接选取高于门限值的峰值作为峰值噪声,然后通过FFT/IFFT变换得到校正因子,与原信号相减得到修正后的信号。实验证明,该模型实现简单,可有效降低峰均比,又由于与原信号的带... 针对降低OFDM系统的峰均比,提出一种新的校正函数模型。该模型直接选取高于门限值的峰值作为峰值噪声,然后通过FFT/IFFT变换得到校正因子,与原信号相减得到修正后的信号。实验证明,该模型实现简单,可有效降低峰均比,又由于与原信号的带宽相同,因此不会带来带外干扰,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均比 峰值噪声 校正因子 FFT/IFFT变换
下载PDF
随机风作用下高速列车非定常气动载荷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于梦阁 张继业 张卫华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6-361,369,共7页
基于Cooper理论和谐波叠加法计算随车移动点的脉动风速,分析不同风向角下脉动风速的功率谱密度特性。在横风下高速列车非定常气动载荷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侧风下高速列车非定常气动载荷的计算方法,并用此方法分析了侧向随机风作用... 基于Cooper理论和谐波叠加法计算随车移动点的脉动风速,分析不同风向角下脉动风速的功率谱密度特性。在横风下高速列车非定常气动载荷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侧风下高速列车非定常气动载荷的计算方法,并用此方法分析了侧向随机风作用下非定常气动载荷的统计特性,给出了各气动载荷的峰值因子。研究表明,当风向角接近90°时,无量纲功率谱会往高频移动,风向角对脉动风速的影响较小;在各个风向角下,气动载荷的标准差与平均值的比值仅依赖于侧偏角,侧力与侧滚力矩的峰值因子相同,摇头力矩与点头力矩的峰值因子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风速 非定常气动载荷 功率谱密度 风向角 峰值因子
下载PDF
过电压限制下分布式光伏电源最大允许接入峰值容量的计算 被引量:56
14
作者 范元亮 赵波 +1 位作者 江全元 曹一家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40-44,共5页
在传统配电网中接入分布式光伏电源会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如可能导致接入点处过电压,因此,必须限制分布式光伏电源实际接入峰值容量。通过计算在配电网馈线上所有负荷等级下分布式光伏电源的最大允许输出功率及采用相关观测数据,可大致计... 在传统配电网中接入分布式光伏电源会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如可能导致接入点处过电压,因此,必须限制分布式光伏电源实际接入峰值容量。通过计算在配电网馈线上所有负荷等级下分布式光伏电源的最大允许输出功率及采用相关观测数据,可大致计算出分布式光伏电源的最大允许接入峰值容量,将分布式光伏电源的实际接入峰值容量控制在最大允许接入峰值容量内,一般可避免接入点处出现过电压现象。当配电网馈线离满载运行还有一定余量时,分布式光伏电源按超前功率因数运行,可提高最大允许接入峰值容量,从而提高分布式光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光伏发电 过电压 光伏模块 峰值容量 渗透率 超前功率因数
下载PDF
C波段能量倍增器的研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风利 王湘鉴 +3 位作者 束冠 肖欧正 贺祥 张敬如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89-292,共4页
C波段(5712 MHz)能量倍增器——SLED是我国研制的首台C波段能量倍增器。简述了利用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HFSS和CST对C波段能量倍增器的高品质因数储能腔、耦合孔、3 dB桥等进行优化设计的情况,对加工的能量倍增器做了射频低功率测试,实验... C波段(5712 MHz)能量倍增器——SLED是我国研制的首台C波段能量倍增器。简述了利用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HFSS和CST对C波段能量倍增器的高品质因数储能腔、耦合孔、3 dB桥等进行优化设计的情况,对加工的能量倍增器做了射频低功率测试,实验测试和理论计算的一致性很好,测试结果表明所有技术参数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波段 能量倍增器 储能腔 耦合系数 低功率测试 峰值功率增益
下载PDF
一种用于TETRA多载波系统的功放线性化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钦 孙昕 杨维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9年第11期95-100,共6页
针对TETRA数字集群多载波通信系统对功放线性度要求高的问题,提出了峰值因子削减与数字预失真联合处理的功放线性化方法。采用峰值加窗的峰值因子削减方法在保证调制精度及带外辐射抑制指标要求前提下,能够降低多载波发射信号的峰均比,... 针对TETRA数字集群多载波通信系统对功放线性度要求高的问题,提出了峰值因子削减与数字预失真联合处理的功放线性化方法。采用峰值加窗的峰值因子削减方法在保证调制精度及带外辐射抑制指标要求前提下,能够降低多载波发射信号的峰均比,从而提高功放的线性工作点。宽带多载波发射系统中功放非线性体现出记忆性,提出了适用于TETRA系统的基于查找表的记忆型预失真器,有效地扩大功放的线性工作范围。通过仿真实验可以证明,峰值加窗方法与记忆型预失真器联合用于TETRA多载波系统中,能够将功放工作范围扩展到非线性区域,同时工作点提升了1.5dB,显著地提高了功放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放线性化 预失真器 峰值因子消减 峰均比
下载PDF
铀氢锆脉冲堆堆芯核安全参数的计算
17
作者 陈伟 江新标 +1 位作者 谢仲生 陈达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7-182,共6页
应用自己扩充的含有氢化锆中氢、铒166和铒167核素数据的WIMSN1/N2数据库以及国际通用的栅元计算程序WIMSD/4和六角形节块程序SIXTUS,分析了铀氢锆脉冲堆堆芯重要的核安全参数:功率峰因子和燃料... 应用自己扩充的含有氢化锆中氢、铒166和铒167核素数据的WIMSN1/N2数据库以及国际通用的栅元计算程序WIMSD/4和六角形节块程序SIXTUS,分析了铀氢锆脉冲堆堆芯重要的核安全参数:功率峰因子和燃料负温度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安全参数 功率峰因子 堆芯 铀氢锆 脉冲堆
下载PDF
一种具有快速动态响应的新型数字PFC控制器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申 王青 +1 位作者 孙大鹰 孙伟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8-94,共7页
本文设计了一款新型基于DCM工作模式的全数字PFC控制器,主控制采用了分段自适应PI控制策略,可根据负载、输入电压等的变化实时改变控制参数,不但能够提高系统的抗扰动能力,而且使得系统具有快速的动态响应性能。辅助控制引入了一种新颖... 本文设计了一款新型基于DCM工作模式的全数字PFC控制器,主控制采用了分段自适应PI控制策略,可根据负载、输入电压等的变化实时改变控制参数,不但能够提高系统的抗扰动能力,而且使得系统具有快速的动态响应性能。辅助控制引入了一种新颖的启动电流尖峰抑制策略,该策略基于工作模式控制,通过限制最大占空比使得电路工作在电流断续模式,在充分抑制启动电流尖峰的同时提供了足够的能量,保证了系统快速启动。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数字PFC系统在输入电压110~230V、最大输出功率140W的测试环境下,最大PF值为0.995 8,最大效率为95.68%。测试中系统启动时间均小于10个工频周期,无电压超调及启动浪涌电流。负载切换的响应时间最大179ms,最小21ms,过冲电压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控制 功率因数校正 动态响应 非线性控制 尖峰电流
下载PDF
峰值电流模式控制BoostPFC变换器斜波补偿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汪莉丽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4-387,共4页
峰值电流模式控制Boost PFC变换器中存在着丰富的非线性行为,为了控制以削弱不稳定现象的范围,工程上通常采用斜波补偿的方法,但完全靠设计经验。以非线性系统理论的分叉控制观点给出了系统稳定性的临界参数条件及判据,推导了斜波补偿... 峰值电流模式控制Boost PFC变换器中存在着丰富的非线性行为,为了控制以削弱不稳定现象的范围,工程上通常采用斜波补偿的方法,但完全靠设计经验。以非线性系统理论的分叉控制观点给出了系统稳定性的临界参数条件及判据,推导了斜波补偿法的参数选择公式,为设计电路时的参数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实际产品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值电流模式 功率因数 斜波补偿 分叉 混沌
下载PDF
降低多载波信号峰值平均功率比的新相位方案 被引量:1
20
作者 颜彪 许宗泽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782-1783,共2页
针对等幅且各子载波等频率间隔的多载波信号,从瞬时包络功率出发,采用代数方法推导了一种降低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的新相位方案。通过数值计算对峰值平均功率比的减小作用进行了验证,并给出了采用Newman相位方法计算的结果以便比较。... 针对等幅且各子载波等频率间隔的多载波信号,从瞬时包络功率出发,采用代数方法推导了一种降低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的新相位方案。通过数值计算对峰值平均功率比的减小作用进行了验证,并给出了采用Newman相位方法计算的结果以便比较。数值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新的相位方案得到的PAPR不大于3 01dB,且随着子载波数的增大而接近2 65dB,克服了信号的非线性失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载波信号 峰值平均功率比 瞬时包络功率 相位方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