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手霜灌装流变特性分析及柱塞式灌装机构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黎光辉 孟爽 张炜 《机械工程师》 2023年第4期100-104,共5页
为了提升对护手霜等黏稠物料的灌装速度,设计了新型双头垂直柱塞式灌装机构,并研究护手霜的流变特性,以及以不同灌装速度对其灌装推力产生的影响。选取市面上有较大占有率的某品牌护手霜为研究对象,利用旋转流变仪对其进行流变试验,并... 为了提升对护手霜等黏稠物料的灌装速度,设计了新型双头垂直柱塞式灌装机构,并研究护手霜的流变特性,以及以不同灌装速度对其灌装推力产生的影响。选取市面上有较大占有率的某品牌护手霜为研究对象,利用旋转流变仪对其进行流变试验,并结合流变试验数据对其进行流变方程的拟合以及垂直柱塞式灌装机构设计,最后根据拟合得到的流变方程的参数对护手霜进行灌装流变仿真分析。通过对护手霜进行流变试验以及流变方程拟合发现,护手霜具有非牛顿流体的剪切稀化特性,在采用非牛顿流体幂律黏度模型(Non-Newtonian Power Law model)的流变方程有很好的拟合相关性,且拟合相关性达到了0.98以上。在对护手霜进行灌装仿真模拟,且以最大的灌装速度0.337 m/s对其进行灌装时,需要的最大的灌装推力为2251.145 N。能够为类似护手霜等非牛顿流体的灌装输送生产以及垂直柱塞式灌装机构的设计提供借鉴与理论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手霜 流变性 柱塞 灌装 黏稠膏体
下载PDF
VISCOUS FORCES BETWEEN TWO SPHERES COLLIDING THROUGH INTERSTITIAL POWER-LAW FLUID 被引量:2
2
作者 YongXu HongyanLi WenbinHuang 《China Particu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2-57,共6页
Interaction between two spheres with an interstitial fluid is essential in Discrete Element modeling for simulating the behaviors of 'wet' particulate materials. In this pape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wo spher... Interaction between two spheres with an interstitial fluid is essential in Discrete Element modeling for simulating the behaviors of 'wet' particulate materials. In this pape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wo spheres with an interstitial Power-law fluid was approximately resolved as normal and tangential interactive models respe ctively, for which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were simplified on the basis of Reynolds approximation. These equations were then solved analytically together with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to obtain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s for each individual model, and event u-ally solutions of the viscous squeeze force and the tangential viscous resistance were obtained, which provide a set of solutions for implementing into DEM code or other purpo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t granul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power-law fluid viscous force
原文传递
Influences of across-strike heterogeneous viscosity on the earthquake cycle in a three-dimensional strike-slip fault model
3
作者 Peng Zhai Feng Li Jinshui Huang 《Earthquake Research Advances》 CSCD 2023年第3期30-41,共12页
Geodetic observations have shown that there exist large differences in the viscosity of the deep lithosphere across many large strike-slip faults.Heterogeneity in lithospheric viscosity structure can influence the eff... Geodetic observations have shown that there exist large differences in the viscosity of the deep lithosphere across many large strike-slip faults.Heterogeneity in lithospheric viscosity structure can influence the efficiency of stress transfer and thus may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earthquake cycle.Until now,how the lateral viscosity variation across strike-slip faults affects the earthquake cycles is still not well understood.Here,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cross-strike viscosity variation on long-term earthquake behaviors with a three-dimensional strike-slip fault model.Our model is a quasi-static model which is controlled by the slip-weakening friction law and powerlaw rheology.By comparing with the reference case,we find that low viscosity on one side of the fault results in a smaller rupture area but with a higher Coulomb stress drop on the ruptured fault region.In addition,low viscosity also leads to a small Coulomb stress accumulation rate.These combined effects increase the earthquake recurrence interval by approximately 10%and the earthquake moments by about 30%when the low viscosity is related to a geothermal gradient of 30 K/km.In addition,across-strike viscosity variation causes asymmetric interseismic ground surface deformation rate.As the viscosity contrast increases,the difference in the interseismic ground surface deformation rate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fault gradually increases,although the asymmetric feature is not pronounced.This asymmetry of interseismic ground deformation rate across a strike-slip fault is supposed to result in asymmetric coseismic deformation if the long-term plate motion velocity is invariant.As a result,this kind of asymmetry of interseismic deformation may influence the evaluation of potential earthquake hazards along large strike-slip faults with lateral viscosity contra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ross-strike viscosity variation Friction law power-law rheology Earthquake cycle Asymmetric interseismic deformation
下载PDF
GL系列特稠油乳化降粘剂及其O/W型乳状液流变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范维玉 刘兴玉 +2 位作者 南国枝 杨孟龙 胡德燕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2期48-50,共3页
开发出了适合辽河油田冷家堡特稠油和胜利油田孤岛特稠油的GL系列乳化降粘剂,对其O/W型乳状液流变性进行了研究。由这两种特稠油制备的乳状液的流变性具有较大差异。剪切速率在50~800s-1范围内,对于辽河特稠油乳状液,... 开发出了适合辽河油田冷家堡特稠油和胜利油田孤岛特稠油的GL系列乳化降粘剂,对其O/W型乳状液流变性进行了研究。由这两种特稠油制备的乳状液的流变性具有较大差异。剪切速率在50~800s-1范围内,对于辽河特稠油乳状液,当其内相浓度低于28%时呈牛顿型流体状态,高于30%时呈胀流型流体状态;对于孤岛特稠油乳状液,当其内相浓度低于28%时呈牛顿型流体状态,高于30%时呈假塑性流体状态。剪切速率增加到约800s-1后,两种乳状液(即使内相浓度高达71%时的辽河特稠油乳状液)呈现牛顿流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稠油 化学驱油 乳状液 流变性 乳化降粘剂
下载PDF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的流变性质 被引量:13
5
作者 郭丽梅 陈利红 +1 位作者 武首香 任灵芝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52,共4页
合成出一种新型的16-4-16,2Br^-型双季铵盐黏弹性表面活性剂,考察了其形成胶束凝胶的能力,测定了体积分数为2%的Gemini16分别与NaSal、NH4Cl水溶液形成胶束凝胶的黏度随剪切力、温度、溶液环境的变化,还考察了Gemini16/NaSal、Gemini16/... 合成出一种新型的16-4-16,2Br^-型双季铵盐黏弹性表面活性剂,考察了其形成胶束凝胶的能力,测定了体积分数为2%的Gemini16分别与NaSal、NH4Cl水溶液形成胶束凝胶的黏度随剪切力、温度、溶液环境的变化,还考察了Gemini16/NaSal、Gemini16/NH4Cl复配体系的流变性质。结果发现该表面活性剂体系的黏度随其浓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大;使用最高温度则随着平衡反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升高;在较高温度下(40℃)胶束成胶快,且黏度稳定,4%的体系胶束黏度随温度升高有下降趋势,但50-80℃时下降幅度小,在80℃以上急剧降低;体系的表观黏度随pH值的增大而增大,pH值小于6时不增黏,pH值在6-8时迅速增黏,pH值在8-14时,增黏减缓;Gemini/NaSal的弹性模量占优势,趋向于弹性凝胶体;而Gemini/NH4Cl的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相差不大,弹性不占绝对优势。Gemini16/NaSal复配体系有更高的适用温度,并且有相对更高的黏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水/盐体系 黏弹性 流变性 弹性模量 黏性模量
下载PDF
高浓度黏性泥石流堆积层理结构中筛积层和粗化层形成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裕宜 詹钱登 +1 位作者 韩文亮 邹仁元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5-210,共6页
根据高浓度黏性泥石流的观测资料 ,应用不同类型黏性泥石流的流变特性和流体结构的分类指标—流核比 ,对高浓度黏性泥石流堆积中的混杂层、筛积层和粗化层理结构进行了成因差异分析。侧重分析了砾石质点在高浓度黏性泥石流蠕动流场中作... 根据高浓度黏性泥石流的观测资料 ,应用不同类型黏性泥石流的流变特性和流体结构的分类指标—流核比 ,对高浓度黏性泥石流堆积中的混杂层、筛积层和粗化层理结构进行了成因差异分析。侧重分析了砾石质点在高浓度黏性泥石流蠕动流场中作向上垂直运动的魏森伯效应 ,并在表面富集形成了筛积层的成因 ,及其它与粗化层结构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泥石流 堆积形态 层理结构 流变特性 流体结构 流核比 魏森伯效应 筛积层 粗化层
下载PDF
聚合物溶液与原油界面流变性的实验 被引量:5
7
作者 杨二龙 宋考平 +2 位作者 谢远洋 贾洪波 夏惠芬(审稿)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5-37,145-146,共3页
借助CIR-100界面流变仪系统地研究了聚合物溶液与原油接触界面的界面流变性.实验结果表明,界面黏度、界面黏性模量和界面弹性模量受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配制水矿化度和聚合物溶液质量浓度的影响,三者随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聚合物溶液... 借助CIR-100界面流变仪系统地研究了聚合物溶液与原油接触界面的界面流变性.实验结果表明,界面黏度、界面黏性模量和界面弹性模量受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配制水矿化度和聚合物溶液质量浓度的影响,三者随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聚合物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大均增加,随配制水矿化度的增加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黏度 界面黏性模量 界面弹性模量 聚合物 流变性
下载PDF
齐40块稠油流变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蒋明 许震芳 《断块油气田》 CAS 1997年第6期19-22,共4页
推导了在多孔介质中测定流体流变性的公式,在油层温度下,分别用毛细管粘度计、旋转粘度计和驱替装置,测定了齐40块稠油在通过多孔介质前、后及在多孔介质中各阶段的流变性,研究结果表明,齐40块稠油在通过多孔介质前、后及在多孔介... 推导了在多孔介质中测定流体流变性的公式,在油层温度下,分别用毛细管粘度计、旋转粘度计和驱替装置,测定了齐40块稠油在通过多孔介质前、后及在多孔介质中各阶段的流变性,研究结果表明,齐40块稠油在通过多孔介质前、后及在多孔介质中各阶段的流变性是不相同的,得出目前该断决油藏的原油属于牛顿流体,这与开采初期原油是非牛顿流体的结论有所不同。同时考察了温度及多孔介质的物性参数对稠油流变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温度、多孔介质的渗透率对稠油流变性的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块油气藏 稠油 流变性 实验
下载PDF
室内用模拟油OP-11流变性与黏弹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瑞 唐可 +1 位作者 叶仲斌 胡冰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1-144,共4页
制备了一种可代替原油进行驱油实验的模拟油OP-11。用高温高压流变仪研究了模拟油OP-11与低胶质沥青质含量的旅大5-2原油和高胶质沥青质含量的塔河原油的黏温曲线、流变曲线、储能模量G′和黏性模量G″等流变黏弹性能的异同。流变性能... 制备了一种可代替原油进行驱油实验的模拟油OP-11。用高温高压流变仪研究了模拟油OP-11与低胶质沥青质含量的旅大5-2原油和高胶质沥青质含量的塔河原油的黏温曲线、流变曲线、储能模量G′和黏性模量G″等流变黏弹性能的异同。流变性能研究表明,在0~100℃内随温度升高,OP-11与旅大5-2原油的黏度变化规律均为低温区下降快、高温区下降慢,且旅大5-2原油黏度降幅较大。在65℃、0~100 1/s下,OP-11与旅大5-2原油流变曲线呈近似线性分布,表现出近似牛顿流体特性;而塔河原油流变曲线符合幂律,呈假塑性流体特性。黏弹性研究表明,当振荡频率在0.01~10 Hz变化,3种油样主要发生黏性变化,G′和G″均随振荡频率的增加而增加。总体结果表明,OP-11的流变黏弹性能与旅大5-2原油相似。模拟油OP-11在室内填砂管驱油实验中的重复性好于旅大5-2原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油 流变性 黏弹性 填砂管驱油 储能模量 黏性模量
下载PDF
大港油田稠油在油井中的流变特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国安 周华兴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4-55,共2页
通过试验研究了大港油田 4个区块的稠油在不同温度、不同剪切速率及不同含水条件下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 ,大港油田稠油在油层中具有牛顿流体的特性 ;而在井筒中 ,将会出现非牛顿流体的流动特性。含水原油在井筒中流动时将不会出现明显... 通过试验研究了大港油田 4个区块的稠油在不同温度、不同剪切速率及不同含水条件下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 ,大港油田稠油在油层中具有牛顿流体的特性 ;而在井筒中 ,将会出现非牛顿流体的流动特性。含水原油在井筒中流动时将不会出现明显的乳化现象 ,粘度将随含水率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开采 稠油流变性 大港油田 粘度 乳化
下载PDF
关于电流变技术及其在工程中应用的展望 被引量:8
11
作者 魏宸官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89年第3期103-108,共6页
电流变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未来技术,在工程技术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系统地阐述了有关电流变技术的基本概念,它在工程应用中的前景、电流变液体的组成及性能,以及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和目前科研工作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 流变学 电流变技术 工程应用
下载PDF
超稠油三元复合吞吐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陶磊 李兆敏 程时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1-84,154-155,共4页
三元复合吞吐技术突破了胜利油田超稠油开发的瓶颈,实现了该类油藏的有效动用。通过溶胀实验、流变性能实验和矿场效果分析,研究了三元复合吞吐技术提高采收率机理。结果表明:CO2能够溶解于超稠油并使其产生膨胀,超稠油流变性能对温度... 三元复合吞吐技术突破了胜利油田超稠油开发的瓶颈,实现了该类油藏的有效动用。通过溶胀实验、流变性能实验和矿场效果分析,研究了三元复合吞吐技术提高采收率机理。结果表明:CO2能够溶解于超稠油并使其产生膨胀,超稠油流变性能对温度非常敏感,加热、CO2和降黏剂三元素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能够大幅度降低原油黏度;提出了降黏倍率的概念,对超稠油降黏的表征更加直观。现场应用表明,回采过程中超稠油物理化学性质改善,黏度降低,与常规蒸汽吞吐相比,其注汽质量明显改善,周期产量和油汽比大幅提升。该研究为其他油田超稠油的开采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三元复合吞吐技术 流变性能 降黏倍率 CO2 降黏剂 胜利油田
下载PDF
双组分PU/EP注浆加固材料的动态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夏茹 李彬 +4 位作者 杨斌 唐永志 陈鹏 钱家盛 朱述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2-114,126,共4页
制备了煤岩体注浆加固用聚氨酯/环氧树脂双组分注浆材料,对A、B双组分浆液的动态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浆液的非牛顿指数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在30℃时,当A料中聚醚多元醇KGF400D与KGF450质量比为1∶1,B料PAPI质量分数为90%,TCP... 制备了煤岩体注浆加固用聚氨酯/环氧树脂双组分注浆材料,对A、B双组分浆液的动态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浆液的非牛顿指数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在30℃时,当A料中聚醚多元醇KGF400D与KGF450质量比为1∶1,B料PAPI质量分数为90%,TCPP质量分数为10%时,双组分浆液均接近牛顿流体,浆液的灌注性能稳定;在A料组分为纯的KGF400D时,双组分浆液黏度对温度敏感性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注浆材料 聚氨酯 环氧树脂 流变性 黏度 粘流活化能
下载PDF
岩石流变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研究的若干进展 被引量:542
14
作者 孙钧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81-1106,共26页
讨论岩石流变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研究近年来的若干进展,主要内容包括:对岩石工程流变学问题的综述性介绍、软岩和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的流变试验研究、流变模型辨识与参数估计、流变力学手段在收敛约束法及隧道结构设计优化中的应用、高地应... 讨论岩石流变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研究近年来的若干进展,主要内容包括:对岩石工程流变学问题的综述性介绍、软岩和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的流变试验研究、流变模型辨识与参数估计、流变力学手段在收敛约束法及隧道结构设计优化中的应用、高地应力隧洞围岩非线性流变及其对洞室衬护的力学效应,以及岩石流变损伤与断裂研究。此外,还对土力学与土工流变方面的一些进展作了简要介绍,并就今后岩土工程流变研究的展望阐述了一点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流变特性 试验研究 黏弹塑性 非线性 隧洞围岩–支护系统 流变损伤与断裂 土体流变
下载PDF
推进波作用下的底泥起动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子丹 游涛 +2 位作者 刘同利 练继建 张庆河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共6页
在介绍推进波作用下底泥起动特点的基础上 ,将上层水体作为粘性流体、底泥作为粘弹性体 ,推导了推进波作用下泥床面剪应力的表达式 .并根据试验结果 。
关键词 粘性流体 粘弹性体 床面剪应力 推进波 底泥
下载PDF
稠油流变性的测量和研究 被引量:40
16
作者 邢义良 郎兆新 张丽华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25-27,共3页
用RV20旋转粘度计和地层条件毛细管流变仪测量了不同油田脱气稠油的流变性,研究了温度对稠油流变性的影响,建立了对应于不同温度的流变模式和适切的本构方程.指出对于稠油存在某一临界温度Tc,当温度高于Tc时,稠油可以视为... 用RV20旋转粘度计和地层条件毛细管流变仪测量了不同油田脱气稠油的流变性,研究了温度对稠油流变性的影响,建立了对应于不同温度的流变模式和适切的本构方程.指出对于稠油存在某一临界温度Tc,当温度高于Tc时,稠油可以视为牛顿流体;当温度低于Tc时,稠油存在初始剪切应力,可以用Bingham型本构方程描述.为了研究稠油在地层中的流变性,采用地层条件毛细管流变仪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流变性 测量 稠油油田开发
下载PDF
血液高黏滞可并发四种危害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晓艳 秦任甲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51-155,共5页
我国血液流变学临床应用曾经迅猛发展,广泛普及,但也多有波折,早已处于目的不明,方向不清,近几年更是大幅降温。研究目的在于竭力研究血液高黏滞对健康的危害,揭示临床应用的正确目的,使血液流变学在人类保健事业中健康发展。依... 我国血液流变学临床应用曾经迅猛发展,广泛普及,但也多有波折,早已处于目的不明,方向不清,近几年更是大幅降温。研究目的在于竭力研究血液高黏滞对健康的危害,揭示临床应用的正确目的,使血液流变学在人类保健事业中健康发展。依据前人的大量研究文献和临床应用经验与教训,结合笔者的研究成果、学习心得,进行深入研究,认真总结,科学归纳,而获得预期的创新见解。首次指出:血液高黏滞可并发微循环障碍、高血压、高剪应力和血瘀证四种危害;应该尝试把临床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目的定格为诊断血液高黏滞,防治其并发的四种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 高黏滞 四种危害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粘性泥石流体的应力应变特征和应力本构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裕宜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5-561,共7页
通过粘性泥石流体阵性流的野外观测和最新研制的泥石流流变仪应用,含有砾石的粘性泥石流体具有明显的应力过冲、触变能量、剪切稀化和双屈服应力等流变特征被得到研究。粘性泥石流应力应变的自组织临界特性分析表明,泥石流的规模与频率... 通过粘性泥石流体阵性流的野外观测和最新研制的泥石流流变仪应用,含有砾石的粘性泥石流体具有明显的应力过冲、触变能量、剪切稀化和双屈服应力等流变特征被得到研究。粘性泥石流应力应变的自组织临界特性分析表明,泥石流的规模与频率间存在着幂定律关系。粘性泥石流体在低速率区启动初始段,其应力本构关系可用剪切稀化的幂定理方程来描述。粘性泥石流体在剪切速率区流动剪切段的应力本构关系,应包含滑动摩擦作用的零次项和反映惯性碰撞的平方项,具有屈服应力和剪切膨胀的流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性泥石流 应力应变 规模与频率关系 应力本构关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军 《医学综述》 2008年第17期2709-2710,共2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40例急性脑梗死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血液流变的黏聚积凝状态,致使脑灌注下降脑缺血发作、脑梗死。丹红注射液是从丹参、红花经提纯精制液体制剂,能显著降低血液黏滞度,...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40例急性脑梗死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血液流变的黏聚积凝状态,致使脑灌注下降脑缺血发作、脑梗死。丹红注射液是从丹参、红花经提纯精制液体制剂,能显著降低血液黏滞度,降低红血球压低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有利于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抑制血栓形成和促进血栓溶解作用,对缺氧再灌注脑损伤有保护作用。结论丹红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流变有显著改善。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是一理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液黏聚 丹红注射液
下载PDF
立波作用下的底泥起动
20
作者 赵子丹 游涛 +2 位作者 刘同利 练继建 张庆河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2,共4页
在介绍立波作用下底泥起动特点的基础上 ,将上层水体作为粘性流体、底泥作为粘弹性体、推导了立波作用下泥床面剪应力的表达式 .并根据试验结果 。
关键词 粘性流体 粘弹性体 流变参数 起动 立波 底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