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江入鄱阳湖尾闾东西河分流比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黄志文 许新发 +2 位作者 唐立模 邬年华 游文荪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26-30,51,共6页
赣江尾闾在南昌段的裘家洲、扬子洲首次分为东、西河,其分流比变化特性直接影响到下游河道的稳定、防洪、航运、水生态水环境等方面的安全问题。影响分流比的因素众多,主要选取了过流条件和入湖水位两个因素,采用资料分析和模型试验的方... 赣江尾闾在南昌段的裘家洲、扬子洲首次分为东、西河,其分流比变化特性直接影响到下游河道的稳定、防洪、航运、水生态水环境等方面的安全问题。影响分流比的因素众多,主要选取了过流条件和入湖水位两个因素,采用资料分析和模型试验的方法,分析了赣江东、西河分流比变化规律及其影响特征。对1998年以来裘家洲分流口东、西汊的断面演变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西汊在不同水位条件下的过水面积增大是西河分流比增大的主要因素;西河入湖水力比降降低幅度较东河要小,东河甚至出现了倒比降,这些均是影响分流比的重要因素。为此,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东河入湖水位对分流比的影响相较于西河而言更为显著,水位的变化幅度与分流比的变化呈线性相关关系,而且随着流量的减少,对分流比的影响更为敏感;西河分流比的变化与流量呈线性关系,东河分流比与流量则呈幂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流比 入湖水位 鄱阳湖 赣江东西河 赣江
下载PDF
鄱阳湖区域关键气候要素变化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吴琼 张超美 +1 位作者 许彬 谢佳杏 《干旱气象》 2020年第3期371-379,共9页
利用鄱阳湖周边6个国家气象站1961—2018年逐日降水量、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一日四次风速风向资料,1978—2018年逐时降水量资料,以及欧洲中心1979—2018年再分析格点资料,从气候统计角度,揭示鄱阳湖冷热源作用所产生的区域... 利用鄱阳湖周边6个国家气象站1961—2018年逐日降水量、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一日四次风速风向资料,1978—2018年逐时降水量资料,以及欧洲中心1979—2018年再分析格点资料,从气候统计角度,揭示鄱阳湖冷热源作用所产生的区域气候特征,以及鄱阳湖东西侧不同时间尺度分布的气候差异。结果表明:(1)鄱阳湖地区气温日较差较江西省山区偏小2~4℃,高温日数为江西省内同纬度其他地区的一半;(2)鄱阳湖地区降水较江西其他区域偏少,湖东与湖西降水呈年内周期性差异变化:8—10月湖西降水偏多,其他月份湖东偏多,隆冬盛夏差异明显;(3)鄱阳湖两侧白天和夜晚降水存在差异,1月夜间湖东降水偏多明显,9月白天湖西降水偏多明显;(4)鄱阳湖地区存在湖陆风,1月02:00湖西(永修站)平均风速比湖东(都昌站)大,W和NNW方向风向频率偏大明显,8月14:00湖东平均风速更大,SE至S方向风向频率偏大明显;(5)鄱阳湖主湖区1月02:00较14:00大气上升运动明显,近地面差值风场辐合,8月14:00较02:00下沉运动明显,近地面差值风场辐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冷热源作用 湖东和湖西 气候差异
下载PDF
鄱阳东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任喜军 杨芳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1年第11期124-126,共3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域水环境面临巨大压力,水环境问题呈流域性、系统性、复杂化和差异化特点,采用综合、系统的治理技术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鄱阳东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为例展开分析,遵循"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域水环境面临巨大压力,水环境问题呈流域性、系统性、复杂化和差异化特点,采用综合、系统的治理技术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鄱阳东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为例展开分析,遵循"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的治理思路,采用截污纳管、雨水净化、底泥清淤及处理处置、生态护岸、护坡、生态修复工程等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最终实现了Ⅳ类水设计水质目标,使其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东湖 水环境 综合治理
下载PDF
元素地球化学揭示的长江中游鄱阳湖地区中更新世以来粉尘堆积的物源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10
4
作者 凌超豪 张智 +4 位作者 贾玉连 薛滨 申洪源 钟巍 龙桂铃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03-1115,共13页
位于长江中游的鄱阳湖地区深受东亚季风影响,因其特殊的地理、地貌与水文、水系特征,自中更新世以来随着冬季风的加强,在大姑组、九江组砾石层之上风成堆积广泛发育。该区域中、上更新统表现为网纹红土、均质红土和下蜀黄土的独特沉积序... 位于长江中游的鄱阳湖地区深受东亚季风影响,因其特殊的地理、地貌与水文、水系特征,自中更新世以来随着冬季风的加强,在大姑组、九江组砾石层之上风成堆积广泛发育。该区域中、上更新统表现为网纹红土、均质红土和下蜀黄土的独特沉积序列,厘清这三套独特沉积序列的物质来源对于我们认识东亚季风演化及其区域环境响应至关重要。本文选择了长江中游鄱阳湖地区10个典型剖面,基于<20μm颗粒组分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了该地区中、上更新统粉尘堆积的特点,并将其与黄土高原西峰黄土和东秦岭黄土做了对比分析。研究认为,长江中游鄱阳湖地区这套独特的沉积序列,元素特征基本相似,具有贫Co、Pb,富Zr、Hf,低Eu/Eu^*(0.53~0.62)、LaN/YbN(4~8)、Ta/Zr(0~0.006)、Nb/Zr(0~0.09),高Y/Ho(28~30)、Zr/Hf(36~48)等特点,与黄土高原与东秦岭黄土有显著区别。基于Hf-Th-Co、Th-Sc-Zr/10和Th-Sc-La蜘蛛图投影分析,鄱阳湖地区第四纪粉尘物质的源岩接近于石英岩类,为被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下的产物,显著区别于黄土高原与东秦岭黄土(源岩接近于页岩,形成于大陆岛弧构造背景)。进一步分析认为,网纹红土、均质红土的母质均与区域下蜀黄土类似,推测它们均来自于其冬季风上风方向的长江或赣江的古河谷漫滩,这套独特的沉积序列是第四纪以来长江中游现代格局的水系贯通后,冬季风增强,吹蚀大江大河广阔的古河谷漫滩而形成的区域粉尘堆积的结果;是湿热的亚热带季风区对于中更新世以来在轨道尺度上冬夏季风均加强的背景下独特的区域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地区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粉尘堆积 物源示踪 东亚季风 水系调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