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ectrochemical Study of Lincomycin on Au-PtNPs/nanoPAN/ Chitosan Nanocomposite Membrane and Its Determination in Injections 被引量:3
1
作者 WANG Xue-liang YANG Tao JIAO Kui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71-375,共5页
The Au-Pt alloy nanoparticles(Au-PtNPs) were electrochemically deposited on the surface of polyaniline nanotube(nanoPAN) and chitosan(CS)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 The Au-Pt alloy nanoparticles(Au-PtNPs) were electrochemically deposited on the surface of polyaniline nanotube(nanoPAN) and chitosan(CS)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lincomycin at Au-PtNPs/nanoPAN/CS modified GCE was investigat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linear sweep voltammetry and chronocoulometry. Cyclic voltammetric experiments show that lincomycin at the nanocomposite membrane modified electrode exhibited a pair of quasi-reversible redox peaks in pH=6.0 PBS. The membrane could accelerate the electron transfer of lincomycin on the electrode and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peak current. In a range of 3.0-100.0 mg/L, the reductive peak current of lincomycin at 0.42 V was linearly related to its concentration and the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ip,c=0.2703ρ-0.0042(ip, c: μA; ρ: mg/L; r=0.998, n=7)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1.0 mg/L(S/N =3). Compared with other methods, this method exhibited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sensitivity, selectivity, wide linear range and low detection limit. The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lincomycin in injections commercially available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Some electrochemical parameters involved in the redox reaction of lincomycin, such as parameter of kinetic ha, standard rate constant ks and the number of H^+, were also calcul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COMYCIN au-Pt alloy nanoparticle Polyaniline nanotube nanocomposite membrane
下载PDF
高度有序ZIF-8/Au纳米复合结构阵列的构筑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应用
2
作者 马亮 张洪华 +3 位作者 郑唯璐 游奥骐 欧阳志勇 曹俊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43-1754,共12页
采用气-液界面自组装方式制备得到有序单层聚苯乙烯(PS)微球阵列,以此为模板,采用磁控溅射沉积方法结合热处理技术获得单层六方非密排Au纳米颗粒阵列。随后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得高度有序ZIF-8/Au纳米复合结构有序阵列。探究了生长机理以... 采用气-液界面自组装方式制备得到有序单层聚苯乙烯(PS)微球阵列,以此为模板,采用磁控溅射沉积方法结合热处理技术获得单层六方非密排Au纳米颗粒阵列。随后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得高度有序ZIF-8/Au纳米复合结构有序阵列。探究了生长机理以及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微观形貌和光学特性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了该复合结构阵列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活性基底的灵敏度和均一性。结果表明:当水热反应温度从25℃升高至100℃时,ZIF-8纳米颗粒的数量逐步增多,同时尺寸随之增大,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峰和衍射峰均发生了红移。当水热反应时间从10 min增至60 min时,ZIF-8纳米颗粒从围绕Au纳米颗粒选择性生长到蔓延至整个材料表面。在样品表面沉积特定厚度的Ag膜后,测得4-氨基苯硫酚(4-ATP)和罗丹明6G(R6G)两种探针分子的检测极限均为10-11mol·L^(-1),4-ATP和R6G的SERS强度与分子溶液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01和0.9844。随机选取10个不同位置测试4-ATP的SERS谱图,得到相对标准偏差(RSD)为8.86%,表明ZIF-8/Au纳米复合结构有序阵列作为SERS基底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F-8/au纳米复合结构有序阵列 有序性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均一性
下载PDF
Pillar Type PDMS Nanocomposite Optical Sensors for Liquid Detection Systems
3
作者 Alessandro Massaro Fabrizio Spano Roberto Cingolani Athanassia Athanassiou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英文B版)》 2011年第6期819-827,共9页
关键词 橡胶纳米复合材料 聚二甲基硅氧烷 光学传感器 检测系统 液体传感器 新墨西哥州 液相 柱型
下载PDF
综合制备、表征和性能测试开放式实验设计——以Au@Fe_(3)O_(4)纳米材料及其电化学检测性能为例
4
作者 李珊珊 叶春杰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6-80,共5页
设计一个开放式实验,以Au@Fe_(3)O_(4)纳米材料及其电化学检测性能为例,将前沿科学研究引入材料类本科生教学中.实验将材料结构与性能表征理论课与材料综合实验材料分析测试实验、大学生科学创新实验三门实验课程有机融合,可操作性强、... 设计一个开放式实验,以Au@Fe_(3)O_(4)纳米材料及其电化学检测性能为例,将前沿科学研究引入材料类本科生教学中.实验将材料结构与性能表征理论课与材料综合实验材料分析测试实验、大学生科学创新实验三门实验课程有机融合,可操作性强、难易适中、内容前沿新颖,可以训练学生科研素养,提升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Fe_(3)O_(4)纳米复合材料 电化学检测 开放
下载PDF
基于Au-g-C_(3)N_(4)NS纳米复合材料的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检测叶酸
5
作者 向莉 刘意明 杨敏丽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7-27,共11页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半导体纳米材料,石墨相氮化碳纳米薄片(g-C_(3)N_(4)NS)因其优异的电化学发光(ECL)性能和良好的成膜特性在ECL传感领域备受关注。然而,g-C_(3)N_(4)NS在较高的工作电压下产生的ECL信号不稳定,而金纳米粒子(Au ...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半导体纳米材料,石墨相氮化碳纳米薄片(g-C_(3)N_(4)NS)因其优异的电化学发光(ECL)性能和良好的成膜特性在ECL传感领域备受关注。然而,g-C_(3)N_(4)NS在较高的工作电压下产生的ECL信号不稳定,而金纳米粒子(Au NPs)的引入可明显改善其发光稳定性.基于这个特点,采用原位生长法将Au NPs引入g-C_(3)N_(4)NS中,制备了一种金-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Au-g-C_(3)N_(4)NS),以其作为ECL物质固定在电极上.同时,引入具有专一识别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构建了一种检测叶酸(FA)的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MIP-ECL)传感器.该传感器对FA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响应,在优化的条件下,信号变化与FA物质的量浓度在1.0×10^(-10)~1.0×10^(-3) mol·L^(-1)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LOD)达到0.07 nmol·L^(-1).并且探讨了检测机理,考察了传感器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将传感器用于实际样品中FA的检测,获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ECL) 金-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au-g-C_(3)N_(4)NS) 分子印迹聚合物(MIP) 叶酸(FA)
下载PDF
基于碳纳米管/L-半胱氨酸/Fe_3O_4@Au纳米复合材料的电流型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朱宇萍 袁若 +2 位作者 柴雅琴 覃松 袁亚利 《分析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9-364,共6页
将DMF(N,N-二甲基甲酰胺)分散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修饰在金电极表面,再将修饰电极依次沉积纳米金和L-半胱氨酸(L-Cys),并通过半胱氨酸中的巯基吸附Fe3O4@Au纳米复合材料,再固载甲胎蛋白抗体(anti-AFP),以牛血清白蛋白(BSA)封闭非特异... 将DMF(N,N-二甲基甲酰胺)分散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修饰在金电极表面,再将修饰电极依次沉积纳米金和L-半胱氨酸(L-Cys),并通过半胱氨酸中的巯基吸附Fe3O4@Au纳米复合材料,再固载甲胎蛋白抗体(anti-AFP),以牛血清白蛋白(BSA)封闭非特异性吸附位点,构建了高灵敏、稳定的新型电流型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实验通过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DMF-MWNT和Fe3O4@Au复合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此免疫传感器对甲胎蛋白抗原的检测范围为0.1~150μg/L,检出限为0.03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au纳米复合粒子 碳纳米管 L-半胱氨酸 甲胎蛋白 免疫传感器
下载PDF
基于Au NPs-CeO_2@PANI纳米复合材料固定化酶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7
7
作者 马莉萍 左显维 +3 位作者 王艳凤 李云霞 张彪 韩根亮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6-610,共5页
制备了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Au NPs)、氧化铈纳米颗粒(CeO2)和导电聚苯胺(PANI)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Au NPs-CeO2@PANI),利用该纳米复合材料和壳聚糖形成的复合膜成功实现了对葡萄糖氧化酶(GOD)的固定。采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 制备了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Au NPs)、氧化铈纳米颗粒(CeO2)和导电聚苯胺(PANI)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Au NPs-CeO2@PANI),利用该纳米复合材料和壳聚糖形成的复合膜成功实现了对葡萄糖氧化酶(GOD)的固定。采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Au NPs-CeO2@PANI材料进行了表征。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传感器性能,结果表明基于Au NPs-CeO2@PANI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线性范围为6.2×10-6mol/L~2.8×10-3mol/L,响应时间为5 s,检测下限为1.0×10-6mol/L;相同条件下Au NPs-CeO2@PANI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的电极也显示出了比单一或二者复合的纳米材料修饰电极更优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au NPs-CeO2@PANI纳米复合材料 固定化酶 电化学检测 葡萄糖氧化酶
下载PDF
Au-聚丙烯酰胺纳米复合物紫外辐照法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
8
作者 郝凌云 朱玉瑞 +2 位作者 周勇 胡源 陈祖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7-121,共5页
在紫外辐照法制备Au 聚丙烯酰胺 (PAM)纳米复合物过程中 ,HAuCl4的光还原和丙烯酰胺 (AM)单体的聚合反应同步进行 ,使得生成的胶态Au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聚丙烯酰胺基质中 .实验发现金纳米的生成过程可促进AM聚合反应的进行 ,而PAM的生... 在紫外辐照法制备Au 聚丙烯酰胺 (PAM)纳米复合物过程中 ,HAuCl4的光还原和丙烯酰胺 (AM)单体的聚合反应同步进行 ,使得生成的胶态Au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聚丙烯酰胺基质中 .实验发现金纳米的生成过程可促进AM聚合反应的进行 ,而PAM的生成则可有效地阻止初始形成的Au纳米粒子发生团聚 ,从而控制纳米复合物中Au纳米粒子粒径明显小于同样条件下没有AM存在时得到的Au纳米粒子粒径 .进一步实验还表明 ,在紫外辐照法制备Au PAM纳米复合物过程中的Au纳米粒子形成较快 ,且粒径大小不随紫外辐照时间而发生变化 ,仅受HAuCl4初始浓度的影响 .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各类金属 有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PAM纳米复合物 紫外辐照法 透射电子显微镜 聚丙烯酰胺 制备 表征
下载PDF
Fe3O4/Au磁性纳米复合微粒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8
9
作者 彭菊村 吴波英 陈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04-508,共5页
实验中应用水相合成法制备Fe3O4/Au纳米复合微粒,通过对复合微粒生成过程的光谱检测,对生成物的磁响应性检测和采用HGMF磁分离,表明绝大多数颗粒既具有磁性,又具有纳米Au的特征。将获得的不同粒径的磁性颗粒分别与纯Fe3O4,Au纳米微粒进... 实验中应用水相合成法制备Fe3O4/Au纳米复合微粒,通过对复合微粒生成过程的光谱检测,对生成物的磁响应性检测和采用HGMF磁分离,表明绝大多数颗粒既具有磁性,又具有纳米Au的特征。将获得的不同粒径的磁性颗粒分别与纯Fe3O4,Au纳米微粒进行选区电子衍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粒径越小的复合颗粒的衍射花样越接近纯Fe3O4,随粒径的增大,与纯Fe3O4的差异增大;当粒径增大到(15.8±2.8)nm,衍射花样与纯Au纳米颗粒的完全吻合,间接证实了Fe3O4/Au纳米复合微粒的核壳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au 纳米复合微粒 结构表征 衍射图像 核壳 磁性
下载PDF
Au-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翟宏菊 齐兵 +5 位作者 王立晶 张霄 王妹 王海滨 王芳芳 林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8-190,共3页
介绍了几种Au-TiO2的合成方法,概述了Au-TiO2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并在此基础上综述Au-TiO2的最新研究成果,展望了未来TiO2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au-TiO2 催化 纳米复合材料 合成
下载PDF
Au改性TiO2纳米复合物对人结肠癌细胞的光催化杀伤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许娟 陈智栋 +2 位作者 孙毅 陈春妹 江志裕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63-1167,共5页
提出了通过TiO2表面修饰纳米Au的方法来提高纳米TiO2光催化杀伤癌细胞的效率.采用化学还原法合成了Au改性的TiO2(Au/TiO2)纳米复合物,并研究了不同掺杂量(1wt%,2wt%,4wt%)的Au/TiO2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的光催化杀伤效应.结果显示,Au的掺... 提出了通过TiO2表面修饰纳米Au的方法来提高纳米TiO2光催化杀伤癌细胞的效率.采用化学还原法合成了Au改性的TiO2(Au/TiO2)纳米复合物,并研究了不同掺杂量(1wt%,2wt%,4wt%)的Au/TiO2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的光催化杀伤效应.结果显示,Au的掺杂大大地提高了TiO2纳米粒子光催化杀伤结肠癌LoVo细胞的效率,而且Au掺杂量的高低影响Au/TiO2光催化杀伤癌细胞的效率,掺金量为2%的Au/TiO2对结肠癌LoVo细胞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杀伤效率.在光强为1.8mW/cm2的紫外灯(λmax=365nm)下光照110min,50μg/mL掺金量为2%的Au/TiO2能够杀死所有的癌细胞,而同样浓度的TiO2只能杀死70%的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au/TiO2纳米复合物 人结肠癌LoVo细胞 光催化杀伤效率
下载PDF
多种形态Au/Pd核-壳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敏 张娴 +2 位作者 付晓峰 周张凯 喻学锋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7-290,共4页
在反相微乳液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中用单步法合成Au纳米棒和Au纳米球形颗粒作种子,再通过抗坏血酸还原Pd盐的方法制备了多种形态的Au/Pd核-壳结构纳米粒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近红外(UV-vis-NIR)分光光度计对Au... 在反相微乳液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中用单步法合成Au纳米棒和Au纳米球形颗粒作种子,再通过抗坏血酸还原Pd盐的方法制备了多种形态的Au/Pd核-壳结构纳米粒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近红外(UV-vis-NIR)分光光度计对Au/Pd复合粒子的形貌和光学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调控Au核的形态,以Au纳米棒和Au纳米球形颗粒作种子,可分别得到棒状和类球状的核-壳Au/Pd纳米粒子.棒状粒子中,Au核(纳米棒)的平均长度为31 nm,宽为7 nm,Pd壳的平均厚度为8 nm;类球状粒子中,Au核(纳米球形颗粒)的平均粒径为35 nm,Pd壳的平均厚度为9 nm.该反相微乳液法简单易行,对于制备其他核-壳纳米粒子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au/Pd核-壳结构 au纳米棒 au纳米球形颗粒
下载PDF
低温吸附制备Au-TiO2复合薄膜及其光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4
13
作者 傅平丰 张彭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026-2030,共5页
在低温条件下将预先合成的Au溶胶吸附到TiO2薄膜上以制备纳米Au-TiO2复合薄膜,以超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XRD)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Au-TiO2膜,并在UV辐照下测定了Au-TiO2薄膜电极的光电化学性质。纳米Au呈金... 在低温条件下将预先合成的Au溶胶吸附到TiO2薄膜上以制备纳米Au-TiO2复合薄膜,以超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XRD)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Au-TiO2膜,并在UV辐照下测定了Au-TiO2薄膜电极的光电化学性质。纳米Au呈金属态,平均粒径为(4.3±1.2)nm,负载量高,均匀地沉积于TiO2薄膜表面。光电化学测试表明,沉积纳米Au后,TiO2电极的光生电流提高近5倍,光生电压明显向负值增大,说明纳米Au可增强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促进电荷在电极与溶液界面间的转移。Au-TiO2电极的电荷传递法拉第阻抗(Rct)是TiO2电极的一半,说明负载的纳米Au粒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提高了电极中载流子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吸附 au-TiO2复合薄膜 光电化学性质 交流阻抗谱
下载PDF
一步合成具有SERS性能的Au NPs/rGO复合粉体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毅 杨娟 +3 位作者 陈祖磊 钟涛 郑思辉 曾炜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7-212,共6页
采用简单、快速的微波辐射法,以绿色无毒的抗坏血酸为还原剂,一步还原氧化石墨烯(GO)和氯金酸(HAuCl_4)混合分散液制备纳米金/石墨烯(Au NPs/rGO)复合粉体。采用UV-Vis,XRD,SEM,TEM,AFM和拉曼光谱仪对复合粉体结构和表面拉曼增强散射(Su... 采用简单、快速的微波辐射法,以绿色无毒的抗坏血酸为还原剂,一步还原氧化石墨烯(GO)和氯金酸(HAuCl_4)混合分散液制备纳米金/石墨烯(Au NPs/rGO)复合粉体。采用UV-Vis,XRD,SEM,TEM,AFM和拉曼光谱仪对复合粉体结构和表面拉曼增强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性能进行表征。微波辐射法可以快速合成Au NPs/rGO复合粉体,GO和HAuCl_4质量比对rGO片层上Au NPs负载量具有调控作用,质量比为1∶3时,AuNPs的负载量最多;Au NPs/rGO复合粉体具有良好的SERS性能和荧光猝灭性,r GO的化学增强和Au NPs的电磁场增强起到了良好的协同作用;复合粉体在612 cm^(-1)处吸收峰的增强因子达到了1.37×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法 纳米金/石墨烯复合粉体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增强因子
下载PDF
ZnO/Au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光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丽红 张莲莲 《大学物理实验》 2014年第1期1-2,21,共3页
采用ZnO纳米晶表面还原Au+的方法合成了ZnO/Au纳米复合物,研究了其光学性质。
关键词 氧化锌 纳米复合物 SERRS
下载PDF
Au/SiO_2纳米复合薄膜的结构表征及光致发光特性
16
作者 李玉国 郑学垒 +2 位作者 彭瑞芹 翟冠楠 张晓森 《半导体光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5-48,共4页
采用磁控溅射和退火技术制备出Au/SiO2纳米复合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上述纳米复合薄膜进行了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纳米复合薄膜的表面上均匀分布着直径在100~300nm的金纳米颗粒。金... 采用磁控溅射和退火技术制备出Au/SiO2纳米复合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上述纳米复合薄膜进行了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纳米复合薄膜的表面上均匀分布着直径在100~300nm的金纳米颗粒。金纳米颗粒的大小随着退火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用荧光光谱仪(PL)对薄膜的光致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激发波长为325nm时,分别在525nm和560nm处出现两个发光峰;在激发波长为250nm时,在325nm处出现发光峰,这一发光峰可能与非晶SiO2的结构缺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SiO2 纳米复合薄膜 磁控溅射 光致发光
下载PDF
盐酸羟胺还原法制备Fe_3O_4/Au磁性纳米复合微粒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文清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52-54,共3页
Fe3O4/Au磁性纳米复合微粒由于具有一些奇异的物理特征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因此,有关磁性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已成为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实验中用还原法制备了Fe3O4/Au纳米复合微粒,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表面形貌进行了观测,... Fe3O4/Au磁性纳米复合微粒由于具有一些奇异的物理特征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因此,有关磁性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已成为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实验中用还原法制备了Fe3O4/Au纳米复合微粒,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表面形貌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制备的FeO/Au纳米复合微粒呈球形,颗粒间没有明显团聚,大小均匀,分散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O/au 纳米复合微粒 磁性 盐酸羟胺
下载PDF
基于纳米空心Pt-Au复合物共修饰癌胚抗原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18
作者 朱宇萍 刘丹丹 《化学传感器》 CAS 2016年第3期52-57,共6页
利用牺牲模板法制备纳米空心Pt-Au复合物。将萘酚/硫堇通过键合作用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并利用硫堇的氨基将表面吸附有亚硒酸根负离子的空心纳米Pt-Au复合物修饰在萘酚/硫堇膜表面,以此固载癌胚抗体,从而构建新型癌胚抗原免疫传感器。... 利用牺牲模板法制备纳米空心Pt-Au复合物。将萘酚/硫堇通过键合作用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并利用硫堇的氨基将表面吸附有亚硒酸根负离子的空心纳米Pt-Au复合物修饰在萘酚/硫堇膜表面,以此固载癌胚抗体,从而构建新型癌胚抗原免疫传感器。以循环伏安法对电极构建过程及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此免疫传感器对癌胚抗原有良好的电流响应。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癌胚抗原(CEA)的浓度在0.1~80 ng/mL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3 ng/mL。该免疫传感器有望应用于临床上CEA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免疫传感器 空心纳米材料 硫堇 Pt-au
下载PDF
Fe3O4@Au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农药福美双的SERS检测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韩东来 李博珣 +4 位作者 杨硕 闫永胜 杨丽丽 刘洋 李春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67-2074,共8页
首先采用热分解法制备了Fe3O4纳米材料,再将其作为磁性核,分别采用种子沉积法和种子介导生长法制备了Fe3O4-Au核-卫星纳米复合材料和Fe3O4@Au核-壳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Fe3O4-Au核-卫星和Fe3O... 首先采用热分解法制备了Fe3O4纳米材料,再将其作为磁性核,分别采用种子沉积法和种子介导生长法制备了Fe3O4-Au核-卫星纳米复合材料和Fe3O4@Au核-壳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Fe3O4-Au核-卫星和Fe3O4@Au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粒径均匀,Au纳米颗粒均匀沉积/包覆在Fe3O4纳米材料表面,且样品均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使用4-氨基苯硫酚(4-ATP)作为拉曼探针分子,对比了这两种纳米复合材料作为SERS基底时的拉曼信号增强效果.结果显示,Fe3O4@Au核-壳纳米复合材料是更优秀的SERS基底,且该SERS基底具有良好的信号再现性.最后,使用Fe3O4@Au核-壳纳米复合材料作为SERS基底,成功地在苹果皮上检测出残留福美双的SERS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铁 核-壳纳米复合材料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 福美双
下载PDF
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生物法绿色合成Au/CdS/rGO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20
作者 宋小杰 王秀芳 杨帆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46-51,共6页
本论文以氯金酸作为前驱体,用环境广泛存在的革兰氏阴性菌希瓦氏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生物法原位还原制备了Au/CdS/rGO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进... 本论文以氯金酸作为前驱体,用环境广泛存在的革兰氏阴性菌希瓦氏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生物法原位还原制备了Au/CdS/rGO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u/CdS/rGO纳米复合材料被成功合成;XRD图谱显示出有Au、CdS和rGO的特征峰;TEM图谱显示纳米颗粒粒径10-20 nm,并且较好地分散在rGO上。Au/CdS/rGO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以亚甲基蓝溶液(40 mg/L)作为模拟污染源进行光降解,催化剂的用量为50 mg,在模拟太阳光光照情况下,70 min纳米复合材料的降解率可达98.86%,优于单纯的CdS和rGO材料,并且循环三次以后降解率为78.42%。本实验微生物参与一步合成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使得在不引入化学还原剂的情况下制备高效纳米复合催化剂成为可能,为生物法合成多种性能的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同时减少生态环境污染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CdS/rGO 纳米复合材料 生物法合成 光催化 亚甲基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