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Confucian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Its Theory of Justice
1
作者 GUO Qiyong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13年第1期53-75,共23页
Traditional Confucian political culture (including its concepts, systems, practices and folk customs) has a legacy that deserves careful reconsideration today. Its theories, institutions, and practices address the s... Traditional Confucian political culture (including its concepts, systems, practices and folk customs) has a legacy that deserves careful reconsideration today. Its theories, institutions, and practices address the source, legitimacy, division and balance, and restriction of political power. Confucian politics is a type of "moral politics" which sticks to what ought to be and what is justifiable, and holds that political power comes from Heaven, mandate of Heaven or Dao of Heaven, which implies that justification and standards rest with the people referring to scholars peasants, workers and merchants. This type of justification is rooted in the public space and the autonomous strength of the people, and it finds guidance in the involvement, supervision, and criticism of the class of scholar-bureaucrats (shi 士). In this article, Westem political philosophy will be taken as a frame of reference for evaluating Confucian conception of justice as well as Confucian ideas of distribution, fairness of opportunity, caring kindness for "the least advantaged," and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It will argue that the leading characteristic of Confucian political theory is that of "substantive jus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fucianISM political philosophy JUSTICE HEAVEN people asfoundation
原文传递
Confucian Political Philosophy for Non-Confucians
2
作者 Ralph Weber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15年第4期547-567,共21页
Contemporary proponents of Confucian political philosophy often ignore the fact that any sizeable future Confucian political order will have to accommodate many “non-Confucians.” The guiding question of this paper i... Contemporary proponents of Confucian political philosophy often ignore the fact that any sizeable future Confucian political order will have to accommodate many “non-Confucians.” The guiding question of this paper is therefore the following: how could a Confucian political philosophy, if it can at all, adequately take into account a plurality of comprehensive worldviews? I first turn to John Rawls and his account of these terms and of reasonable pluralism more generally. I then examine some particularly relevant developments and criticism of Rawls’ account. Finally, I offer a discussion of some recent proposals for a Confucian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examine to what extent each recognizes the fact of pluralism, sees it as a challenge, and deals with it in a persuasive manner.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depiction of two major stumbling blocks that might stand firmly in the way of such a pluralism-accommodating political Confuci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fucian political philosophy liberal democracy PLURALISM comprehensive worldviews John Rawls
原文传递
孟子的美德政治论:从个体之正义到制度之正义 被引量:5
3
作者 黄勇(著) 廖璨璨(译)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8-106,共9页
尽管美德伦理学在最近几十年得到了长足的复兴,与义务论和功利主义在当代伦理学中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但美德论似乎有一个先天的缺陷。与义务论和功利主义可以同时作为政治哲学不同,美德论由于强调个人的美德而一直无法提出一种相应... 尽管美德伦理学在最近几十年得到了长足的复兴,与义务论和功利主义在当代伦理学中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但美德论似乎有一个先天的缺陷。与义务论和功利主义可以同时作为政治哲学不同,美德论由于强调个人的美德而一直无法提出一种相应的政治哲学。以孟子为中心、以正义概念为焦点进行考察,提出一种以美德伦理为基础的美德政治论可以为一个社会的政治制度提供道德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德 政治哲学 儒家 孟子 正义
下载PDF
论儒家的人治主义 被引量:5
4
作者 宋惠昌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7-103,共7页
人治主义是中国儒家政治哲学的实质 ,它以人为核心 ,强调“为政在人” ,主张“施仁政”、“尊贤使能” ,其特点是“为政以德”。就其重视人的素质在政治中的作用而言 ,是有重要价值的 ,但人治毕竟是一种官本位 ,归根到底是以统治者的主... 人治主义是中国儒家政治哲学的实质 ,它以人为核心 ,强调“为政在人” ,主张“施仁政”、“尊贤使能” ,其特点是“为政以德”。就其重视人的素质在政治中的作用而言 ,是有重要价值的 ,但人治毕竟是一种官本位 ,归根到底是以统治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尤其是儒家关于“治人者”与“治于人者”分野的政治偏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人治 政治哲学 仁政 为政以德
下载PDF
政治哲学视野下儒家之“孝”的结构分析——以亚里士多德“好公民”与“好人”理论为线索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再林 唐学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3-89,101,共8页
"孝"价值在儒家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儒家之"孝"复杂精微、气象万千,大体包含辩证、层级、程序、主体和客体等物质结构,同时循着亚里士多德"好公民"与"好人"理论的思想线索,还可以勘定&qu... "孝"价值在儒家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儒家之"孝"复杂精微、气象万千,大体包含辩证、层级、程序、主体和客体等物质结构,同时循着亚里士多德"好公民"与"好人"理论的思想线索,还可以勘定"孝"的内在精神结构。通过批判性地省察"孝子",也就是儒家意义上的好儿子的文化政治身位可以发现,从总体上说,好儿子往往不会是一个好父亲,但却会成为一个好公民并进而成为一个好人。在现代性语境下,无论坚持"祛魅"还是"复魅"立场,对"孝"的整全结构的把握都是其基础和必要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哲学 儒家 物质结构 精神结构
下载PDF
试析当代新儒家的政治哲学——兼评李明辉《儒家视野下的政治思想》 被引量:2
6
作者 宋宽锋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5-81,共7页
作为一种政治哲学的理论建构,当代新儒家的"新外王学"的存在已经是一个理论事实,李明辉的新著《儒家视野下的政治思想》,可被看作当代新儒家的政治哲学存在和延续的又一佐证。但是,就其基本性质而言,当代新儒家的政治哲学乃... 作为一种政治哲学的理论建构,当代新儒家的"新外王学"的存在已经是一个理论事实,李明辉的新著《儒家视野下的政治思想》,可被看作当代新儒家的政治哲学存在和延续的又一佐证。但是,就其基本性质而言,当代新儒家的政治哲学乃是一种抽象观念的排列组合的结果,是以对"现实"的思想过滤或者将"现实"排除在其视野之外为前提和特征的。反过来,这也决定了当代新儒家的政治哲学从根本上丧失了面对"现实"的维度和内在理论能力,换言之,在"儒家与民主政治"之间的观念性嫁接和融通中,真正的政治哲学思考尚未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新儒家的政治哲学 儒家 民主政治 观念嫁接
下载PDF
内圣外王之辨及其当代价值——对一个学术公案的迟到解读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泽波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29,共7页
本文旨在对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提出自己的解读。该书对于学术界过分偏向心性之学的做法提出了批评,确有纠正之功。但其对于儒家内圣之学缺少同情的理解,以致要求放弃内圣外王的理想,由一个极端走... 本文旨在对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提出自己的解读。该书对于学术界过分偏向心性之学的做法提出了批评,确有纠正之功。但其对于儒家内圣之学缺少同情的理解,以致要求放弃内圣外王的理想,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留下了根本性的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英时 内圣外王 心性儒学 政治儒学
下载PDF
《尚书》思想价值辨正——兼论儒家政治哲学奠基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海龙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15,共7页
《尚书》蕴含丰富的古典政治思想,奠定了儒家政治哲学的根本立场与基本论调。然而,文本历史流传过程中出现的真伪定谳问题,以及部分围绕儒学理论基点而展开的神权论或王权论的批驳,过分地曲解了《尚书》所应有的理论面貌。《尚书》的价... 《尚书》蕴含丰富的古典政治思想,奠定了儒家政治哲学的根本立场与基本论调。然而,文本历史流传过程中出现的真伪定谳问题,以及部分围绕儒学理论基点而展开的神权论或王权论的批驳,过分地曲解了《尚书》所应有的理论面貌。《尚书》的价值向度与思想定位,应当在一种更为广阔的哲学史观视阈下被重新辨析与厘清。尤其在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主题之下,理性地对待《尚书》所代表的儒家古典政治哲学思想,重新探索与呈现其内在理论张力,对我国当代的政治文化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儒家 政治哲学
下载PDF
朱熹的“新民”理念——基于政治哲学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4
9
作者 谢晓东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4-101,共8页
以《大学》的"新民"观念为中心,朱熹重构了儒家政治哲学。在其新民学说中,明明德是新民的基础,而新民是明明德的目的。从内在依据、主体、方法、心理基础与落实等方面可以看出,朱熹的新民理念具有明确的内在逻辑结构,对该结... 以《大学》的"新民"观念为中心,朱熹重构了儒家政治哲学。在其新民学说中,明明德是新民的基础,而新民是明明德的目的。从内在依据、主体、方法、心理基础与落实等方面可以看出,朱熹的新民理念具有明确的内在逻辑结构,对该结构的分析同时就是对"新民何以可能"这一问题的回答。朱熹的新民理念为儒家政治哲学勘定了逻辑边界,相对于中国古代的其他学派具有理论优势。不过,从现代政治哲学的视域来看,其新民学说在政治与道德之间缺乏一种分界观念。解决之道在于平衡君子的责任与个人自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明明德 新民 亲民 儒家政治哲学
下载PDF
从儒之起源看孟子的政治哲学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维伟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9-143,共5页
孟子在对"礼崩"所象征的社会政治秩序崩溃的反思中,提出了"王道"、"仁政"的制度安排和秩序规范;通过对"乐坏"所写照的文化秩序坍塌的反思,阐述了他的人性论思想,并以之作为其政治哲学的价值依... 孟子在对"礼崩"所象征的社会政治秩序崩溃的反思中,提出了"王道"、"仁政"的制度安排和秩序规范;通过对"乐坏"所写照的文化秩序坍塌的反思,阐述了他的人性论思想,并以之作为其政治哲学的价值依据。儒士既是"王道"、"仁政"制度安排和秩序规范的实践者,也是人性论的体现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觋 现世关怀 政治哲学 心理依据 儒士
下载PDF
大陆新儒家政治哲学的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14
11
作者 黄玉顺 《衡水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69-71,96,共4页
大陆新儒家存在着严重的"转型焦虑",在政治哲学上存在着多种价值取向,诸如前现代的原教旨主义的儒家政治哲学、作为"现代性政治怪胎"的极权主义的儒家政治哲学、正常的现代性的儒家政治哲学等。当代儒家应有的问题... 大陆新儒家存在着严重的"转型焦虑",在政治哲学上存在着多种价值取向,诸如前现代的原教旨主义的儒家政治哲学、作为"现代性政治怪胎"的极权主义的儒家政治哲学、正常的现代性的儒家政治哲学等。当代儒家应有的问题意识是必须突破帝国时代的传统儒学那么一种"形上-形下"的基本框架,容纳八大现代政治价值:个体、自由、平等、博爱、民主、共和、宪政、法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新儒家 政治哲学 现状 前景
下载PDF
从“诗教”到“美育代宗教”——关于近代中国文学教育思想的嬗变与转型 被引量:5
12
作者 殷国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8-80,197,共14页
20世纪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美及其美学思想的引入、生发和建构,不仅成了促进中国社会文化变革的重要催化剂和思想酵素,更是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得以更新换代的重要标志,其在中国文化意识形态场域不断掀起的理论风暴,亦不断刺激和推动... 20世纪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美及其美学思想的引入、生发和建构,不仅成了促进中国社会文化变革的重要催化剂和思想酵素,更是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得以更新换代的重要标志,其在中国文化意识形态场域不断掀起的理论风暴,亦不断刺激和推动着中国艺术思维和精神意识的重生与复兴。在这个过程中,蔡元培"美育代宗教"观念的提出具有标志性意味,其不仅与中西方文化交合和碰撞的特殊语境紧密相关,显示了跨文化的视野和寓意,而且承袭了中国本土文化的诗教传统--这一点在以往相关研究中尚缺乏深入探究,因而对于20世纪中国美学意识的嬗变与创新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代宗教 儒教 政教 礼教 诗教 蔡元培 德国古典哲学
下载PDF
儒家道统论中的“驯政”思想初探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欢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33-40,共8页
儒家道统经历了自尧舜禹汤至程朱理学乃至当代新儒学的传承轨迹,以圣圣相传之"允执厥中"理念为精髓。其中蕴含着道统尊于政统、道统构建政统、道统校正政统等以道统驯服政统、进而限制君主权力的"驯政"主张。儒家... 儒家道统经历了自尧舜禹汤至程朱理学乃至当代新儒学的传承轨迹,以圣圣相传之"允执厥中"理念为精髓。其中蕴含着道统尊于政统、道统构建政统、道统校正政统等以道统驯服政统、进而限制君主权力的"驯政"主张。儒家知识分子通过主张天道信仰理论、君臣道义关系、经筵日讲制度、君臣共治政制和天子须守礼法等方式,孜孜不倦地追求和实践对君主权力的制约和驯服。儒家道统论中的"驯政"思想既是中国传统法哲学"安身立命"之本,也可以成为当代中国法哲学"返本开新"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统 政统 儒家道统论 驯政 中国传统法哲学
下载PDF
当代儒家政治哲学研究之时代化进路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志宏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7-114,共8页
思想与现实的紧张是近代以来推动儒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当代政治普遍化的人类社会生活格局下,儒家政治哲学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日益凸显。近代以来,儒学经历了三个阶段不同思路的发展,逐步摆脱了西方"现代性"所造成的困扰,证成... 思想与现实的紧张是近代以来推动儒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当代政治普遍化的人类社会生活格局下,儒家政治哲学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日益凸显。近代以来,儒学经历了三个阶段不同思路的发展,逐步摆脱了西方"现代性"所造成的困扰,证成了其思想的独特价值,捍卫了自身的主体性。在此基础上,当代儒家政治哲学研究力图重新确立"道"的本原性价值根据,通过"返回"儒家思想本身的立场去思考当代中国和世界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以求开创出适应于现代社会的政治理念和模式,实现儒学思想向现实的自然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政治哲学 时代性 制度 文化 返“道”开新
下载PDF
2017年儒学研究动态综述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增光 郑随心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2期1-11,共11页
2017年儒学研究非常兴盛,除传统儒学研究领域的丰厚成果之外,尚有很多热点,主要包括:经学研究和新经学呼声的出现、儒家政治哲学研究、中国哲学与经典解释的方法论、家与孝的讨论、东亚儒学研究和儒学的国际化、儒学新形态如企业儒学的... 2017年儒学研究非常兴盛,除传统儒学研究领域的丰厚成果之外,尚有很多热点,主要包括:经学研究和新经学呼声的出现、儒家政治哲学研究、中国哲学与经典解释的方法论、家与孝的讨论、东亚儒学研究和儒学的国际化、儒学新形态如企业儒学的出现等。儒学研究中展现出经世致用意识、回归经典的本源意识、探究儒学真貌的整体意识以及最重要的对人本身的关照意识。这些充分体现了儒学生生不息、道无定在的特质,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和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研究 仁学 东亚 经学 政治哲学
下载PDF
郭象政治哲学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2
16
作者 敦鹏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22,共6页
郭象的政治哲学意在融合名教与自然的矛盾,其内在逻辑是:以援道入儒的理论形式化解政治世界的信仰危机,希望在哲学与政治之间保持一种健康的张力性关系,进而以一种理性清醒的方式妥善处理现实政治生活的缺陷,最终达到美好的生活愿望。... 郭象的政治哲学意在融合名教与自然的矛盾,其内在逻辑是:以援道入儒的理论形式化解政治世界的信仰危机,希望在哲学与政治之间保持一种健康的张力性关系,进而以一种理性清醒的方式妥善处理现实政治生活的缺陷,最终达到美好的生活愿望。通过郭象的努力,才真正使得道家的无为政治有了在现实社会中具体化、实践化的可能,同时道家思想也在魏晋时期产生了某种自我发展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象 政治哲学 援道入儒 自然 名教
下载PDF
明代王学的基本政治问题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承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1-155,共5页
从政治哲学角度看,明代王学的政治哲学思路大致上可以概括为:治心可以转化治世,好的生活在于民众的自我创造;"万物一体"是最好的人间秩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无所谓阶级之分、亲仇之别,一律与自我本身同... 从政治哲学角度看,明代王学的政治哲学思路大致上可以概括为:治心可以转化治世,好的生活在于民众的自我创造;"万物一体"是最好的人间秩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无所谓阶级之分、亲仇之别,一律与自我本身同等对待;良知及其他内在性的资源可以转化为社会的规范和准则,人也从完善的道德个体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民间社会的教化行动使得民众参与自下而上的道德救赎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应该的;哲学家或者知识分子应承担政治责任,将"学"与"政"打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哲学 明代王学 儒学
下载PDF
反向坎陷:当代儒家政治哲学的一种方法——评安靖如的“进步儒学”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堃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24,共8页
安靖如的进步儒学,旨在将伦理的进步植根于创造性的政治实践中,他借助牟宗三的自我坎陷理论,沟通了伦理与政治,从而对进步性给出了保守性的解释。然而他忽视了牟宗三对政治价值进步性与伦理价值保守性的区分,以及伦理对政治的独立性,实... 安靖如的进步儒学,旨在将伦理的进步植根于创造性的政治实践中,他借助牟宗三的自我坎陷理论,沟通了伦理与政治,从而对进步性给出了保守性的解释。然而他忽视了牟宗三对政治价值进步性与伦理价值保守性的区分,以及伦理对政治的独立性,实际是以政治价值切入伦理价值的方式,使伦理进步取决于政治领域的实情。我们称之为"反向坎陷"的方法论。此方法论亦根植于儒家传统之中,只不过异于安氏所标榜的牟宗三的自我坎陷,而与荀子的礼义积伪有着密切的关联。也就是从这个意义上,其进步儒学的儒学性和进步性能够同时得到解释。对比于当今其他儒学研究,反向坎陷亦可成为一种理论发展的趋势和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坎陷 进步 儒学 政治哲学
下载PDF
反思“国民性”:儒家政治哲学与“国民性”论题的产生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明港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4-118,共5页
"国民性"论题本质上是对"强国之路"的设想,是以改造"国民性"的方式通达"现代强国"、摆脱民族危机的路径规划,因而首先是一个政治哲学命题。这种思维方式与中国儒家政治哲学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 "国民性"论题本质上是对"强国之路"的设想,是以改造"国民性"的方式通达"现代强国"、摆脱民族危机的路径规划,因而首先是一个政治哲学命题。这种思维方式与中国儒家政治哲学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可以说,正是在这一古老的思想的指引下,沿着"立人"而"立国","新民"而"新国"的思维定式,"国民性"论题被生产出来。认真清理"国民性"论题与中国儒家政治哲学的关系,对我们反思百年来的"国民性"论题和理解中国现代文学史、思想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政治哲学 国民性 反思
下载PDF
试论郭齐勇教授的中国古代儒学研究——以孟子为中心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海文 马慧娟 《贵州文史丛刊》 2019年第2期10-19,共10页
从郭齐勇教授的学思历程看,中国古代儒学是其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思想是其中国古代儒学研究的重点所在。它包括三重内涵:一是从郭店楚简看孟子心性论、思孟五行说,这是新材料带来新机遇;二是由《孟子》"腐败事件"彰显... 从郭齐勇教授的学思历程看,中国古代儒学是其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思想是其中国古代儒学研究的重点所在。它包括三重内涵:一是从郭店楚简看孟子心性论、思孟五行说,这是新材料带来新机遇;二是由《孟子》"腐败事件"彰显"亲亲互隐"的儒家伦理,这是新问题提出新挑战;三是激活孟子"正义"的政治哲学,这是新论域朗现新气象。郭齐勇教授以孟子为中心的中国古代儒学研究,平实而又厚重,多元多维而又特色鲜明,是当代中国孟学史的宝贵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儒学 郭店楚简 儒家伦理 政治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