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seismic gravity anomalies before Linkou Ms6.4 earthquake by continuous gravity observation of Crustal Movement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 被引量:2
1
作者 Xinsheng Wang Honglei Li Yufei Han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7年第2期120-124,共5页
A Ms6.4 earthquake occurred at Linkou country, Heilongjiang Province (44.8°N, 129.9°E) on January 2, 2016 at a depth of 580 km. Pre-seismic graviW anomalies obtained at a 1 Hz sampling rate from Crustal Mo... A Ms6.4 earthquake occurred at Linkou country, Heilongjiang Province (44.8°N, 129.9°E) on January 2, 2016 at a depth of 580 km. Pre-seismic graviW anomalies obtained at a 1 Hz sampling rate from Crustal Movement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 (CMONOC) are analyzed after the earthquake.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different from previous studies, both pre-seismic amplitude perturbation and co-seismic amplitude perturbation are not critical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epicentral distance; (2) unlike shallow earthquake, the pre-seismic and co-seismic amplitude perturbation of gravity illustrate syn- chronous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s with decrease of epicentral distance for Linkou earthquake. This may because Linkou earthquake is a deep earthquake and occurred in Pacific Plate subduction zone; (3) compared to basement and semi-basement, cave can provide a better observation environment for gPhone gravimeter to detect pre-seismic gravity anomal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kou earthquake pre-seismic gravity anomaly CMONOC Subduction zone Deep earthquake
下载PDF
中基性火山岩多种叠前反演算法对比、优选及应用——以查干花地区火石岭组为例
2
作者 李瑞磊 曹磊 +2 位作者 樊薛沛 冯晓辉 李宁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5,共9页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叠前同时反演算法是基于各项同性水平介质的Zoeppritz方程近似表达式,但对于具有岩性横向变化快且纵向多期叠置特点的中基性火山岩储层,凝灰岩和沉凝灰岩具有相近的测井和地球物理响应,叠前同时反演在火山岩岩性、物性...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叠前同时反演算法是基于各项同性水平介质的Zoeppritz方程近似表达式,但对于具有岩性横向变化快且纵向多期叠置特点的中基性火山岩储层,凝灰岩和沉凝灰岩具有相近的测井和地球物理响应,叠前同时反演在火山岩岩性、物性的区分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褶积模型正演定性分析火山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井上岩石物理分析火山岩储层岩性、物性敏感参数,通过模型试算和实际数据计算对比分析6种Zoeppritz方程近似的二项式和三项式叠前反演算法在该地区的适用性,从而优选出SMITH&GIDLOW,FATTI近似算法,输入纵波阻抗、横波阻抗和密度的反射系数进行叠前反演,应用叠前纵波阻抗反演结果对该地区凝灰岩进行预测,应用叠前密度反演结果对有效储层物性进行预测。支撑部署1口评价井,预测符合率为76.0%,部署1口水平井,预测符合率为84.6%,均获得工业气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反演 火山岩 地震响应 岩石物理 物性预测
下载PDF
Variations of Atmospheric ELF/VLF Radio Noise Due to Seismogenic Modifications in Tropospheric Conductivity
3
作者 Masashi Hayakawa Alexander P. Nickolaenko 《Open Journal of Earthquake Research》 2024年第2期113-132,共20页
We suggest a possible explan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pre-seismic activity on the registration rate of natural ELF(extremely low frequency)/VLF(very low frequency) pulses and the changes of their characteristics. The ... We suggest a possible explan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pre-seismic activity on the registration rate of natural ELF(extremely low frequency)/VLF(very low frequency) pulses and the changes of their characteristics. The main idea is as follow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lectric field around a thundercloud depends on the conductivity profile of the atmosphere. Quasi-static electric fields of a thundercloud decrease in those tropospheric regions where an increase of air conductivity is generated by pre-seismic activities due to emanation of radioactive gas and water into the lower atmosphere. The electric field becomes reduced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and the probability decreases of the cloud-to-ground (CG) strokes in such “contaminated” areas. Simultaneously, the electric field grows inside and above the thunderclouds, and hence, we anticipate a growth in the number of horizontal and tilted inter-cloud (or intra-cloud) (both termed as IC discharges) strokes. Spatial orientation of lightning strokes reduces vertical projection of their individual amplitudes, while the rate (median number strokes per a unit time) of discharges grows. We demonstrate that channel tilt of strokes modifies the spectral content of ELF/VLF radio noise and changes the rate of detected pulses during the earthquake preparation ph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F/VLF Radio Noise Earthquake Precursor pre-seismic Modification Conductivity Anomaly in the Lower Atmosphere Radioactive Radon Gases CG Lightning Discharges IC Discharges Cloud-to-Ionosphere Discharge
下载PDF
多波地震联合技术精细雕刻隐蔽河道砂体——以四川盆地西北部ZT地区沙溪庙组为例
4
作者 冉崎 魏玮 +6 位作者 陈康 杨广广 戴隽成 闫媛媛 吕龑 马华灵 朱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6,共10页
四川盆地陆相致密砂岩气资源丰富,是目前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但侏罗系沙溪庙组沙一段河道砂体纵向多期叠置,横向同期交汇且河道砂体类型多样,隐蔽性强,形成了复杂多变的地震反射特征,准确刻画河道砂体难度极大。为了解决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陆相致密砂岩气资源丰富,是目前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但侏罗系沙溪庙组沙一段河道砂体纵向多期叠置,横向同期交汇且河道砂体类型多样,隐蔽性强,形成了复杂多变的地震反射特征,准确刻画河道砂体难度极大。为了解决四川盆地西北部(以下简称川西北)ZT地区沙溪庙组一段(以下简称沙一段)多期河道砂体及储层刻画不清晰、精度低的问题,采用新采集的三维地震三分量转换横波(PS波)资料,结合PP波叠前数据和常规叠后地震资料,在正演模拟基础上,形成了多波地震联合雕刻河道砂体关键技术,并分析了河道砂体多波地震响应特征随砂体孔隙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砂体顶界PP波地震响应随孔隙度增大由强波峰转变为强波谷,而PS波地震响应不随物性变化发生极性反转,基于横波对岩性的刻画可有效识别多期隐蔽河道砂体;(2)相较反映横波阻抗变化率的叠前P-G属性,PS波振幅能量更聚焦,雕刻的河道砂体横向展布特征更清晰,边界更清楚;(3)叠前P-G属性具有更高的纵向分辨率,有利于区分叠置砂体,并落实砂体的发育期次。结论认为,多波地震技术联合充分发挥P-G的高分辨率优势确定纵向砂体发育期次,发挥PS波横向连续性优势刻画横向边界,实现了ZT地区沙一段河道砂体的完整精细雕刻,生产应用效果显著,并为该区井位部署和储量升级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为四川盆地陆相致密砂岩气规模效益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有力推进了多波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侏罗系沙溪庙组 致密砂岩 转换横波 多波地震勘探 河道砂体刻画 叠前P-G属性
下载PDF
大庆SN油田东部过渡带油水边界综合确定
5
作者 梁宇 杨会东 +3 位作者 付宪弟 蔡东梅 王彦辉 孙衍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20,共8页
为确定大庆SN油田东部过渡带油水界面,综合钻井、测井、地震资料,结合岩心含油产状分析和老井油水层二次解释,基于双相介质理论的叠后属性油气检测以及基于叠前地震波形指示反演的流体识别等技术,探讨构造油气藏外扩区油水边界的综合确... 为确定大庆SN油田东部过渡带油水界面,综合钻井、测井、地震资料,结合岩心含油产状分析和老井油水层二次解释,基于双相介质理论的叠后属性油气检测以及基于叠前地震波形指示反演的流体识别等技术,探讨构造油气藏外扩区油水边界的综合确定方法。研究区油水边界具有以下特征:岩心含油产状为油斑以上;测井解释外推为油层或油水同层;叠后属性低高频能量比大于0.85;叠前反演预测含水饱和度小于75%。因此,以“井点定深度、地震定边界、动态来验证”为原则,从“点—线—面—空”,经过综合分析,确定最终油水边界位置。研究成果有效指导了研究区外扩评价部署,对同类型构造油田油水边界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油气藏 油水边界 井震资料 叠后属性 叠前反演 综合分析
下载PDF
不同位置连接半灌浆套筒预拼桥墩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6
作者 吴胤良 卢海林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19,64,共7页
为研究半灌浆套筒于不同位置处连接预拼桥墩的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了3个套筒分别位于墩身顶部(YZD-T试件)、中部(YZD-M试件)、和底部(YZD-B试件)连接的预拼桥墩试件和1个整体现浇桥墩试件(XJD试件),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各试件的抗... 为研究半灌浆套筒于不同位置处连接预拼桥墩的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了3个套筒分别位于墩身顶部(YZD-T试件)、中部(YZD-M试件)、和底部(YZD-B试件)连接的预拼桥墩试件和1个整体现浇桥墩试件(XJD试件),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各试件的抗震性能。研究表明:半灌浆套筒连接的预拼桥墩试件与整体现浇桥墩试件均呈弯曲破坏且具有较强承载力;各预拼桥墩试件位移延性系数差在5%范围内,且均小于整体现浇试件;YZD-M试件屈服位移最大;YZD-T试件和YZD-B试件破坏时,YZD-M试件的刚度分别比XJD、YZD-T试件和YZD-B试件高8.26%、13.53%和20.02%,其累计耗能与XJD试件相差不大,分别比YZD-T试件和YZD-B试件大1.95%和23.72%。相较而言,预拼桥墩试件中,位于墩身中部连接的预拼桥墩试件抗震性能最好,可作为预拼桥墩设计时的推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拼桥墩 半灌浆套筒 抗震性能 连接位置
下载PDF
东海M构造中深层低渗气藏“甜点”预测技术
7
作者 秦德文 张岩 于杰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91,共9页
近年来,构造-岩性复合型油气藏已逐渐成为东海“扩储增产”的重要领域,提高“甜点”储层钻遇率对于勘探开发一体化设计的部署与落实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区低渗气藏储层厚、埋深大,内部非均质性强,孔渗关系复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差异小,... 近年来,构造-岩性复合型油气藏已逐渐成为东海“扩储增产”的重要领域,提高“甜点”储层钻遇率对于勘探开发一体化设计的部署与落实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区低渗气藏储层厚、埋深大,内部非均质性强,孔渗关系复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差异小,亟待开展低渗气藏“甜点”储层的精细表征研究。以地震岩石物理为驱动,利用杨氏阻抗Eρ区分碎屑岩储层与非储层,通过分类寻优认为,剪切模量μ为洁净、粗粒、高渗透率优质储层的综合敏感弹性因子。为了削弱岩石骨架孔隙度的影响,采用高灵敏烃检因子Fρ开展烃类检测,最终结合岩性、“甜点”和烃检属性体以精细表征优质“甜点”储层富集区。应用效果证实:该方法的“甜点”预测吻合度达到86.07%,为井位部署和轨迹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可推广至类似区块以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气藏 地震岩石物理 保幅去噪 叠前反演 "甜点"预测
下载PDF
砂砾岩岩性油气藏“甜点”储层地震预测技术及应用效果——以环玛湖凹陷西斜坡区黄羊泉扇体百口泉组二段砂砾岩为例
8
作者 陈永波 杨超 +3 位作者 马斯骏 茹琦 陈雪珍 王晓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82-1191,共10页
准噶尔盆地环玛湖凹陷西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二段(T1b2)发育砂砾岩岩性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受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有利相带、优质储层厚度、孔隙度和油源断裂等四重因素控制,储层单层厚度小、横向变化较快、埋深大,且储层与围岩波阻抗差异... 准噶尔盆地环玛湖凹陷西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二段(T1b2)发育砂砾岩岩性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受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有利相带、优质储层厚度、孔隙度和油源断裂等四重因素控制,储层单层厚度小、横向变化较快、埋深大,且储层与围岩波阻抗差异小,地震预测难度大,利用单一的地球物理方法无法准确地预测“甜点”储层平面分布,同时也受地震资料信噪比低、保幅性差等因素的影响,预测精度不高,钻探成功率低。为此,采用“五步法”逐级控制的测井—地质—地震一体化研究思路,预测砂砾岩“甜点”储层平面分布范围。利用“分相带道集叠加”OVT域技术精细处理百口泉组(T1b)目标,为储层预测奠定了资料基础。对OVT域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全三维自动地震层序解释,精细地恢复了古地貌,结合单井相、地震属性准确刻画了扇三角洲亚相边界。通过叠前反演预测优质储层的厚度、范围和孔隙度,利用结构张量矩阵特征值构建断裂属性数据体,从而预测油源断裂剖面、平面展布特征,其中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的储层厚度、孔隙度高值区及存在油源断裂的部位为“甜点”储层发育区。根据研究成果部署的预探井成功率达92%以上,值得在类似的地质背景条件下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凹陷 三叠系百口泉组 OVT 域分相带道集叠加 叠前反演 梯度结构张量断裂属性 “甜点”
下载PDF
川南页岩气田L区块页岩脆性指数叠前地震定量预测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德明 刘志刚 +3 位作者 姚政道 廖显锋 刘志毅 曾珍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4-162,共9页
页岩脆性指数是页岩气压裂设计中应考虑的关键参数之一。以川南页岩气田L区块页岩脆性指数研究为例,针对目前常用的弹性脆性预测方法存在地区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元非线性回归脆性指数预测的改进模型。首先通过模型建立了矿物... 页岩脆性指数是页岩气压裂设计中应考虑的关键参数之一。以川南页岩气田L区块页岩脆性指数研究为例,针对目前常用的弹性脆性预测方法存在地区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元非线性回归脆性指数预测的改进模型。首先通过模型建立了矿物脆性指数与Rickman脆性指数及最小闭合应力系数之间的关系,然后针对三维地震资料利用叠前地震反演方法获取所需的弹性参数,进而实现研究区页岩层段纵向及横向脆性预测。川南页岩气田L区块的应用结果表明,在已有钻井矿物脆性指数的约束下,利用改进后的脆性指数预测方法得到的改进模型适用性更强,利用该模型预测得到的五峰组-龙马溪组一亚段脆性指数在横向上分布稳定,符合地质认识;通过已知井检验可知,预测得到的脆性指数在纵向上与矿物脆性指数相关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龙马溪组 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 叠前脆性预测 叠前地震反演 页岩脆性指数
下载PDF
EI二阶导数的储层参数和流体模量反演方法
10
作者 蒋志恒 陈怀震 +1 位作者 刘垒 蔡纪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854-3868,共15页
储层孔隙度、泥质含量及流体类型估测是地球物理勘探的重点及难点问题.基于岩石物理理论及等效模型,可以构建油气储层反射特征与储层孔隙度、泥质含量及流体的映射关系.本文从流体替换模型出发,结合矿物平均模型,首先推导了以孔隙度、... 储层孔隙度、泥质含量及流体类型估测是地球物理勘探的重点及难点问题.基于岩石物理理论及等效模型,可以构建油气储层反射特征与储层孔隙度、泥质含量及流体的映射关系.本文从流体替换模型出发,结合矿物平均模型,首先推导了以孔隙度、泥质含量、流体模量和密度表征的非线性反射系数及弹性阻抗公式;然后根据推导的反射系数和弹性阻抗公式,建立了一套两步法反演策略:利用部分角度叠加数据进行线性反演预测弹性阻抗体;利用预测的弹性阻抗体开展泥质含量、孔隙度、流体模量和密度等变量的非线性反演,引入弹性阻抗对于反演变量的一阶和二阶导数以提高反演的精度.最后,利用层状模型验证了新推导的反射系数方程的精度,并分别利用测井数据模型生成的含噪声合成地震记录及实际工区地震数据验证了所提出的反演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 孔隙度 泥质含量 流体模量 叠前地震反演
下载PDF
利用绕射信息在裂缝型地层中进行钻前风险评估
11
作者 梁瑶 霍守东 +3 位作者 李学良 舒梦珵 杨晓 石太昆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3,共8页
钻前风险评估是智能导钻过程中减少井漏井塌等事故的关键环节.在裂缝型地层中,特别是在深层、超深层地区,井筒的承压能力极易受到地层中天然裂缝带的影响,较易出现井漏、井塌等钻井事故,亟需在钻进前进行基于裂缝带的风险评估.绕射波由... 钻前风险评估是智能导钻过程中减少井漏井塌等事故的关键环节.在裂缝型地层中,特别是在深层、超深层地区,井筒的承压能力极易受到地层中天然裂缝带的影响,较易出现井漏、井塌等钻井事故,亟需在钻进前进行基于裂缝带的风险评估.绕射波由于对裂缝等小地质体较为敏感,是描述天然裂缝带的有效手段,但是目前的绕射波成像结果通常信噪比不高,较难直接应用于钻前风险评估.论文通过分析绕射波均方根振幅能量,发展适用于绕射波成像的构造平滑技术,提出了基于绕射波信息的天然裂缝带描述方法,提高了数据信噪比,更好地描述了天然裂缝带的空间分布.该方法应用于顺北地区某钻井的深部裂缝型地层中,所得的目标层段预测结果与实钻的漏失、卡钻井段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验证了方法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前风险评估 裂缝带 绕射波 梯度结构张量
下载PDF
钙质砂岩强轴影响下的深水扇储层预测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饶 侯昕晔 +3 位作者 牛聪 纪沫 叶云飞 王志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0-177,共8页
珠江口盆地白云深水区构造珠江组储层为陆坡重力流水道—朵叶复合体沉积,油气勘探潜力巨大,储层分布和圈闭条件是该构造研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由于研究区珠江组L砂岩上方普遍发育钙质砂岩,砂岩顶界面对应的地震波谷具有连续强反射的... 珠江口盆地白云深水区构造珠江组储层为陆坡重力流水道—朵叶复合体沉积,油气勘探潜力巨大,储层分布和圈闭条件是该构造研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由于研究区珠江组L砂岩上方普遍发育钙质砂岩,砂岩顶界面对应的地震波谷具有连续强反射的特点,致使深水扇储层预测及岩性圈闭落实难度大。针对上述问题,从地震正演出发综合分析了珠江组储层地震响应特征,证实了波谷连续反射是受到钙质砂岩的影响,下波峰反射是储层的真实反映。钙质砂岩的存在改变了含气砂岩AVO曲线的变化规律,并因此降低了纵、横波速度比(VP/VS)的岩性识别能力。基于叠前反演得到的纵波阻抗IP和VP/VS构建了一种新的岩性指示因子,实现了对珠江组深水扇砂体的精确识别,为岩性圈闭评价奠定了基础。实际应用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研究区岩性识别能力和岩性边界刻画效果,预测结果与钻井数据吻合,为研究区下一步探井部署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扇 钙质砂岩 地震正演 AVO叠前反演 岩性指示因子
下载PDF
东海古近系致密碎屑岩“甜点”地震预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岩 秦德文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3-100,共8页
东海Q构造古近系低孔低渗储层普遍发育,砂泥岩阻抗叠置严重,整体非均质性变化剧烈。落实致密碎屑岩“甜点”分布范围是当前该区勘探开发一体化研究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在地震岩性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叠前敏感属性反演... 东海Q构造古近系低孔低渗储层普遍发育,砂泥岩阻抗叠置严重,整体非均质性变化剧烈。落实致密碎屑岩“甜点”分布范围是当前该区勘探开发一体化研究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在地震岩性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叠前敏感属性反演的地震“甜点”预测技术。采用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截距和梯度合成的扩展弹性阻抗(EEI35°)属性开展地震岩相预测。利用高孔砂岩储层的低密度特征解决地震物相预测的问题,并结合地震岩石物理定性和定量判析技术,优选复合属性进行地震流相识别。最终在层递式相控思想指导下,实现相对高孔高气饱优质储层的准确预测。实例应用表明:本方法能够有效刻画研究区致密碎屑岩“甜点”展布规律,为后续目标搜索和井位优化提供重要参考,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岩性学 地震岩石物理 叠前AVO属性 有色反演 "甜点"预测
下载PDF
滨里海盆地东缘石炭系碳酸盐岩台缘带识别及展布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凯 范乐元 +3 位作者 金树堂 程晓东 盛善波 吴嘉鹏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3年第3期23-30,共8页
滨里海盆地东缘X区块以二维地震资料为主且钻井资料有限,分析沉积相带及展布特征对于评价该区勘探潜力及优化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意义。在明确区域构造沉积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地层厚度变化、剖面地震相分析及平面波形分类等方法开展石炭系KT... 滨里海盆地东缘X区块以二维地震资料为主且钻井资料有限,分析沉积相带及展布特征对于评价该区勘探潜力及优化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意义。在明确区域构造沉积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地层厚度变化、剖面地震相分析及平面波形分类等方法开展石炭系KT-Ⅱ段台地边缘相带识别,明确了相带展布及有利区分布范围。研究表明,该区KT-Ⅱ段Γ层东部发育具多个建隆区的台地边缘,是下部Д层缓坡台地上发育起来的沉积型镶边台地。自西向东地震反射主要由平行-亚平行反射、亚平行-丘形反射向丘形-斜交型前积反射变化,反映了由台内到台缘斜坡的相带变化特征。东部台缘带以中弱振幅、中低连续与中高频反射为主,而西部台内则相反,台缘带北东向展布大于45 km,宽约5~9 km。有利相带分布及储层发育受台地边缘演化控制明显,主力层Γ层下部有利相带主要为西部台内滩,而上部有利相带主要为东部台缘藻丘滩与颗粒滩,其次为西部台内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里海盆地 石炭系 台地边缘 地震反射构型 波形分类
下载PDF
潞宁煤矿大采高工作面冲击地压显现机理及防治
15
作者 王亮 《江西煤炭科技》 2023年第2期36-39,共4页
为避免潞宁煤矿22116工作面发生强烈的冲击地压现象,运用理论分析计算、微震监测等综合手段,分析工作面冲击地压主要诱因,判定工作面属于“顶板—煤柱复合型”冲击,对工作面各区域冲击危险性进行详细划分,设计采用大直径钻孔作为冲击静... 为避免潞宁煤矿22116工作面发生强烈的冲击地压现象,运用理论分析计算、微震监测等综合手段,分析工作面冲击地压主要诱因,判定工作面属于“顶板—煤柱复合型”冲击,对工作面各区域冲击危险性进行详细划分,设计采用大直径钻孔作为冲击静载力源防范解危措施,采用预裂爆破切顶作为冲击动载力源防范解危措施,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防冲措施 大直径钻孔 预裂爆破切顶 微震监测
下载PDF
复杂勘探区地震资料处理的关键技术
16
作者 孙文艳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3期102-104,共3页
为了推动复杂勘探区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本次研究主要是从静校正技术、叠前去噪技术以及偏移成像技术角度出发,对复杂勘探区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为推广和使用这些类型的关键技术奠定基础。研究表明:对于不同类... 为了推动复杂勘探区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本次研究主要是从静校正技术、叠前去噪技术以及偏移成像技术角度出发,对复杂勘探区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为推广和使用这些类型的关键技术奠定基础。研究表明:对于不同类型的地震资料噪声而言,在不同域中的表现存在一定区别,采用叠前去噪技术可以很好地对噪声进行压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勘探区 地震资料 静校正 叠前去噪 偏移成像
下载PDF
地震资料处理剩余静校正技术研究
17
作者 丁茜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3期108-110,共3页
剩余静校正属于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为了全面提高剩余静校正工作的开展质量,本次研究对静校正技术的原理以及目的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地震资料剩余静校正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进行研究,为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剩余静校正属于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为了全面提高剩余静校正工作的开展质量,本次研究对静校正技术的原理以及目的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地震资料剩余静校正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进行研究,为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表明:在进行地震勘探作业的过程中,由于获取的地震资料中干扰因素相对较多,因此,需要对地震资料进行静校正工作,尽管一次静校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地震资料的应用效果,但是地震资料中仍然含有大量的高频信息,剩余静校正工作主要是对数据资料中的高频信息进行处理。在对地震资料进行剩余静校正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地震资料叠前去噪以及偏移成像处理等多个方面的工作,进而全面提高地震资料剩余静校正技术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 剩余静校正 叠前去噪 偏移成像 技术研究
下载PDF
针对横向速度变化模型的不同地震成像方法对比研究
18
作者 徐梦婕 杨力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3年第3期421-426,共6页
时间域偏移成像和深度域偏移成像是常用的地震成像手段,不同的成像方法对复杂模型适用性不同。为了研究不同成像方法对横向速度变化模型的成像能力优劣,首先建立包括横向速度缓慢变化的起伏层和横向速度剧烈变化的复杂模型,其次,利用有... 时间域偏移成像和深度域偏移成像是常用的地震成像手段,不同的成像方法对复杂模型适用性不同。为了研究不同成像方法对横向速度变化模型的成像能力优劣,首先建立包括横向速度缓慢变化的起伏层和横向速度剧烈变化的复杂模型,其次,利用有限差分方法进行声波正演模拟,然后分别采用Kirchhoff叠前时间直射线偏移、Kirchhoff叠前时间弯曲射线偏移、叠前共炮分步傅里叶深度偏移、叠前傅里叶有限差分深度偏移、叠前共炮集45°至90°有限差分偏移、叠前共炮相移加插值深度偏移方法完成对应的偏移成像处理。成像结果表明,前2种时间偏移成像方法对低倾角具有成像能力,但存在位移问题,角度越大,位移越严重;后4种深度偏移方法均能对倾角小于等于30°界面实现准确成像,当目标界面倾角等于45°时,除叠前共炮相移加插值深度偏移外,其他方法成像结果均出现同相轴保幅性差。综合考虑连续性和保幅性两方面因素,叠前共炮相移加插值深度偏移是本文成像能力最优的偏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横向速度变化 时间域偏移 深度域偏移
下载PDF
H_2与He的映震灵敏性及其干扰初析 被引量:36
19
作者 车用太 鱼金子 +1 位作者 张培仁 刘成龙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4-103,共10页
从氢气 (H2 )与氦气 (He)在地壳中的分布与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着眼 ,论证了它们的映震灵敏性 ,并列举了国内外典型震例。同时 ,特别强调指出作为深源气体的 H2 、He动态中同样存在干扰异常 ,而且地下热水开采的干扰尤为突出。因此 ,在... 从氢气 (H2 )与氦气 (He)在地壳中的分布与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着眼 ,论证了它们的映震灵敏性 ,并列举了国内外典型震例。同时 ,特别强调指出作为深源气体的 H2 、He动态中同样存在干扰异常 ,而且地下热水开采的干扰尤为突出。因此 ,在大力发展 H2 、He前兆观测的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氦气 震前异常 干扰 地壳 地球化学特征 映震灵敏性
下载PDF
中国钻孔应变观测能力及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20
作者 牛安福 张凌空 +1 位作者 闫伟 吉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8-52,共5页
对钻孔应变观测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钻孔应变震前异常多数情况下分布在远离震源的区域上,而近震源区域却较少观测到显著的前兆。这种观测事实一方面可能反映了钻孔应变观测仪器数量有限和钻孔应变观测场地分布不均匀... 对钻孔应变观测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钻孔应变震前异常多数情况下分布在远离震源的区域上,而近震源区域却较少观测到显著的前兆。这种观测事实一方面可能反映了钻孔应变观测仪器数量有限和钻孔应变观测场地分布不均匀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能反映了震源区的力学性质,即震前震源区呈现应变高积累、小变形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应变 监测能力 地震预报 震源区 震前变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