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先秦散文与诗歌一体不分的“原型”形态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景龙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5-111,共7页
在先秦文学中,不论是带有哲学性质的诸子散文,还是记事性质的历史散文,均多韵语,深于取象,妙用比兴,放任虚构和想象,行文灵动而跳宕,显示出鲜明的抒情倾向和诗体特征。这种散文与诗歌一体不分的"原型"形态,对秦汉以降历代散... 在先秦文学中,不论是带有哲学性质的诸子散文,还是记事性质的历史散文,均多韵语,深于取象,妙用比兴,放任虚构和想象,行文灵动而跳宕,显示出鲜明的抒情倾向和诗体特征。这种散文与诗歌一体不分的"原型"形态,对秦汉以降历代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以诗为文"之传统。从用韵、比兴、取象、抒情性、想象力、跳跃性等方面对先秦散文与诗歌一体不分的"原型"形态加以考察,有助于探究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走向与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散文 诗歌 一体不分 “原型”形态
下载PDF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述论 被引量:6
2
作者 余恕诚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31-139,共9页
对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演变历程进行了梳理,对各时期散文的主要样式、成就、重要作家、流派及代表性著作,均有评述,从中可见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演变脉络和主要艺术特征。
关键词 中国古代散文 先秦散文 唐宋八大家 小品文
下载PDF
《晏子春秋》在先秦散文中的独特地位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文斌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3期69-71,共3页
在先秦散文中,《晏子春秋》的著作形态最为独特:它非"子"非"史",以整部著作集中记述一个人物;侧重人物的言行轶事;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体现出有别于史的文学性。
关键词 《晏子春秋》 先秦散文
下载PDF
先秦诸子散文颜色词语法及认知特点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顺琴 潘玉华 李兴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90-100,共11页
选取先秦经典诸子散文六部,对其颜色词范畴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了颜色词的搭配对象,对颜色词的语义进行了解释。在此基础上,发现先秦颜色词的语法特点和认知特点:从语法上看,表现为颜色名词大量出现、颜色动词逐渐增加、颜色词受... 选取先秦经典诸子散文六部,对其颜色词范畴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了颜色词的搭配对象,对颜色词的语义进行了解释。在此基础上,发现先秦颜色词的语法特点和认知特点:从语法上看,表现为颜色名词大量出现、颜色动词逐渐增加、颜色词受到副词修饰。从认知上看,表现为六大颜色范畴基本成型、颜色认知体现出不均衡态势、典型颜色凸显、对白、黑、红三种颜色的认知更显精细、颜色词隐喻更具体生动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语言 先秦诸子散文 颜色词 语法 认知语言学
下载PDF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生命感应——先秦两汉散文的一个透视点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炳海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69,共5页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理念,指的是生命之间的感应。先秦两汉散文在对这种生命理念进行艺术显现时,形成比较稳定的表现手法和叙事模式。通常兼顾生命感应过程中的声气相通。道家作品则比较特殊,或只写同声相应,或取消对同...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理念,指的是生命之间的感应。先秦两汉散文在对这种生命理念进行艺术显现时,形成比较稳定的表现手法和叙事模式。通常兼顾生命感应过程中的声气相通。道家作品则比较特殊,或只写同声相应,或取消对同声相应的描写。在展现通过音乐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生命感应时,突出交流双方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两汉散文 同声相应 同气相求 生命感应
下载PDF
《史记》与先秦历史散文人物描写艺术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金明生 《图书馆建设》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8-110,共3页
先秦历史散文描写的人物大都流于片断,人物形象是既单薄又不完整的。而《史记》则以文学手法塑造了许多完整、生动、丰满、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人物形象,充分而集中地刻划出人物性格,从而再现了历史。因此,《史记》在人物描写艺术上... 先秦历史散文描写的人物大都流于片断,人物形象是既单薄又不完整的。而《史记》则以文学手法塑造了许多完整、生动、丰满、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人物形象,充分而集中地刻划出人物性格,从而再现了历史。因此,《史记》在人物描写艺术上比先秦历史散文有着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先秦历史散文 人物描写艺术 比较文学 艺术成就
下载PDF
先秦时代“可得而V”式考释 被引量:2
7
作者 曹海东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05-107,共3页
“可得而 V”是先秦散文作品中较为常见的句式。对涉及这类句式的文句 ,今人一般把其中的“可得而”视为助动词性结构 ,把“可”和“得”一同解释为“能够”、“可以”。本文对此不以为然 ,在通过广泛考察先秦散文中“可得而 V”式的句... “可得而 V”是先秦散文作品中较为常见的句式。对涉及这类句式的文句 ,今人一般把其中的“可得而”视为助动词性结构 ,把“可”和“得”一同解释为“能够”、“可以”。本文对此不以为然 ,在通过广泛考察先秦散文中“可得而 V”式的句子的基础上 ,认为“可得而”不为助动词性结构 ,其中只有“可”是助动词 ,可释为“可以”、“能够”,而“得”则为一般动词 ,其基本义为“得到”,“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用作表承接关系的连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散文 "可得而V"句式 古代语法 句子
下载PDF
“正名”文化传统与“文”的先秦语义及话语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培友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40,共7页
中国文化传统中,关于"名"与"实"关系的探讨,向来为各派思想家及学术研究者所重视。它反映了人类认知问题的常见困惑,那就是"名"与"实"的非对称性。由此而言,名词背后的"那一个",才... 中国文化传统中,关于"名"与"实"关系的探讨,向来为各派思想家及学术研究者所重视。它反映了人类认知问题的常见困惑,那就是"名"与"实"的非对称性。由此而言,名词背后的"那一个",才是我们研究问题时应该关注的对象,而非某一个名词本身。以"正名"方式来考察事物之"名"与事物之体、用等问题的关系,可以称之为"循名责实"。据此而应用于学术研究,则对文道观念之"文"进行探讨,应考察不同的"名"所指向的共同事物之"实"。以此思想观照先秦时期的"文",发现其表述方式和内涵是复杂多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名 循名责实 先秦
下载PDF
从先秦两汉诗文看时人的女性审美观 被引量:2
9
作者 蔡雪妹 《新余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3-76,共4页
先秦两汉诗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层出不穷,姿态万千。通过这些形象,我们可以直接地感受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审美倾向。其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容貌是女性美的重点;服饰是女性美的衬托;体态是女性美的关键;德行是女性美的核心。容貌美是重要标准... 先秦两汉诗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层出不穷,姿态万千。通过这些形象,我们可以直接地感受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审美倾向。其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容貌是女性美的重点;服饰是女性美的衬托;体态是女性美的关键;德行是女性美的核心。容貌美是重要标准,在容貌上,尤其关注肤色、眼睛、嘴巴、牙齿等方面的特质,从而展现女性独特的美,如"肤如凝脂"、"唇红齿白"、"杏脸桃腮"、"明眸善睐"、"樱唇贝齿"等等。这些审美理念直接影响了后代乃至当今女性美的评价标准的构建,也是我们反思现当代女性审美倾向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观 女性美 诗文 先秦两汉
下载PDF
中国现代都会散文的发生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啸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8-75,共8页
以都会生活与都会情感作为中心表现的现代都会散文在中国的发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且有着别于诗歌、小说等文体的别异形态。五四之前,集中于宋、元、明、清及民初,随着时代与商业等的发展,中国古典散文首先实现了自应用文体到趣味文体、... 以都会生活与都会情感作为中心表现的现代都会散文在中国的发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且有着别于诗歌、小说等文体的别异形态。五四之前,集中于宋、元、明、清及民初,随着时代与商业等的发展,中国古典散文首先实现了自应用文体到趣味文体、由远在的乡村旷野到切近的都会景观与都会情感的转变。1920年代末以至1940年代,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城市已经具有了现代工商城市的面貌,也因此出现了散文创作的超拔与尖新,宣告了真正现代都会散文在中国的登场,体现了都会散文作为一种城市散文与生活散文的成熟。但乡土中国所产生的现代都会的特殊性决定了现代都会散文一直以来只是众多散文之一种,而且算不上强大的一脉,且时有着视角的分散等复杂的表现,但它却是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坛别一道虹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会散文 生活散文 前都会散文 畸形都会 尖新
下载PDF
先唐教文的分类及功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敏 李元旭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26-28,共3页
教文是我国封建社会公牍文中的一种地方性下行公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功利色彩。它的分类可以有多种标准,不同的标准也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的种类又有不同的功能。按教文所涉及的大领域来说,可分为文教、武教两种。按施教对象的不同,可... 教文是我国封建社会公牍文中的一种地方性下行公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功利色彩。它的分类可以有多种标准,不同的标准也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的种类又有不同的功能。按教文所涉及的大领域来说,可分为文教、武教两种。按施教对象的不同,可把教文分为对民众发布的教文、对官吏发布的教文、对个人发布的教文三种。按教文的行文语气,可分为指示性教文、劝戒性教文、劝戒兼指示性教文。按内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褒贤崇德、惩戒勉励、恤亡祭祀、招贤纳贤、武事战争以及宗教、文化、经济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唐 教文 分类 功能
下载PDF
20世纪先秦诸子散文研究之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聂永华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4年第4期65-71,共7页
春秋战国,处士横议,诸家蜂起,由诗的时代进入了理性散文的时代,诸子百家的高谈阔论和无羁的争辩,留下了一批脍炙人口的散文,他们的个性和文辞共同造就了一代散文的辉煌。近代中国社会和学术思想发生了巨大变革,在新文化运动的强力裹挟下... 春秋战国,处士横议,诸家蜂起,由诗的时代进入了理性散文的时代,诸子百家的高谈阔论和无羁的争辩,留下了一批脍炙人口的散文,他们的个性和文辞共同造就了一代散文的辉煌。近代中国社会和学术思想发生了巨大变革,在新文化运动的强力裹挟下,研究观念和方法出现了时代性转型,由传统走向了现代,先秦诸子研究呈现出新的风貌,涌现出一大批颇具现代意义的成果。就文学与散文艺术研究而言,学界就其繁荣原因、发展演进、文学性及其艺术手法等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回顾诸子散文的百年研究历程,分析其得失,探讨新的发展路向,将会为进一步深化先秦诸子散文艺术研究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研究 散文艺术 繁荣原因 广泛 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 文学 研究观念 时代性 走向
下载PDF
先秦散文人物意象析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小刚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4,共4页
先秦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安排人物意象各有特点,历史散文重于抒写母亲意象:子孝母,母爱子;诸子散文重于抒写父亲意象:子孝父,父爱子。母亲意象在传沿过程中发扬光大,而父亲意象发展则相对迟滞。
关键词 先秦 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 母亲意象 人物意象 先秦文学 父亲意象
下载PDF
先秦诸子散文与先进文化关系论(下)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坤秀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85-87,共3页
春秋战国时代,一向被称为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先秦诸子散文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本文着重分析了先秦诸子中道家和儒家的文学成就、文艺理论和美学观点,并从儒、道、法、墨四家的历史观、政治观、文艺观及其散文写作实践的对比研究中,阐... 春秋战国时代,一向被称为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先秦诸子散文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本文着重分析了先秦诸子中道家和儒家的文学成就、文艺理论和美学观点,并从儒、道、法、墨四家的历史观、政治观、文艺观及其散文写作实践的对比研究中,阐述了先秦诸子散文与先进文化的关系,从而得出:道家文化凭借其优美的文学形式和先进的文化内容的完美结合成为这个时期先进文化的代表的论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诸子 散文 先进文化 关系
下载PDF
至战国而后世之体备——先秦散文文体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丹 《晋阳学刊》 CSSCI 2013年第6期30-33,共4页
中国古代散文的源头,起自先秦,其特点一是百花齐放,众体皆备;二是文史哲不分家;三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先秦史传散文,包含赋颂、祝盟、铭箴、诔碑、哀吊、谐讠隐、史传、论说、檄移、章表、对问、书记以及叙事、小说各体;诸子散文,则... 中国古代散文的源头,起自先秦,其特点一是百花齐放,众体皆备;二是文史哲不分家;三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先秦史传散文,包含赋颂、祝盟、铭箴、诔碑、哀吊、谐讠隐、史传、论说、檄移、章表、对问、书记以及叙事、小说各体;诸子散文,则包含语录体、寓言体、议论体、说唱体、对问体甚至诗体散文。诸子散文中的叶韵,与其口耳相传的传播方式有密切关系。故章学诚指出":至战国而后世之体备。"是为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散文 史传 诸子 文体特点
下载PDF
论先秦赋与散文的成就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逵夫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22-125,共4页
先秦赋体文学中,骚体赋与汉代之作形同神异;诗体赋与汉赋大体相近,名称则异;散体赋是先秦及汉以后的主体。先秦时期的辞令或书信、上书作为独立的散文本已存在,并非汉代以后才从诸子和历史散文中独立出来。先秦散文注重抒情说理,特色鲜... 先秦赋体文学中,骚体赋与汉代之作形同神异;诗体赋与汉赋大体相近,名称则异;散体赋是先秦及汉以后的主体。先秦时期的辞令或书信、上书作为独立的散文本已存在,并非汉代以后才从诸子和历史散文中独立出来。先秦散文注重抒情说理,特色鲜明,风格迥异,其艺术成就对后来的散文乃至小说都有极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 先秦时期 艺术成就 极大的 汉代 文学 书信 文本 风格 小说
下载PDF
论先秦散文产生和发展的文化原因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柏青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51-54,共4页
我国先秦时期的散文主要有甲骨卜辞、《周易》、《尚书》、钟鼎铭文以及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经历了萌芽、雏形、成型和成熟几个阶段 ,它们是在巫卜文化的土壤里产生 ,在巫卜文化向史官文化的转型中生长并成型 ,在史官文化和士人文化的... 我国先秦时期的散文主要有甲骨卜辞、《周易》、《尚书》、钟鼎铭文以及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经历了萌芽、雏形、成型和成熟几个阶段 ,它们是在巫卜文化的土壤里产生 ,在巫卜文化向史官文化的转型中生长并成型 ,在史官文化和士人文化的哺育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散文 士人文化 文化背景 巫卜文化 史官文化
下载PDF
“举酒属客”之“属”辨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文丰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39-40,共2页
对于苏轼《前赤壁赋》的“举酒属客”句中的“属”字,各家注说不一。就各家注说以及苏轼的类似句子进行比较后,据文中意,提出了这里的“属”应作“邀”讲。
关键词 《前赤壁赋》
下载PDF
先秦诸子散文综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凤泉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23-31,共9页
先秦诸子散文是特殊的文学现象。其“论-说”因素的内在矛盾性决定了它独特的文学性质,“论-说”因素的具体结构,形成了它不同的构成形式,“论-说”因素的具体特征,又造成它多样的文学风格。先秦诸子散文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产生的独特审... 先秦诸子散文是特殊的文学现象。其“论-说”因素的内在矛盾性决定了它独特的文学性质,“论-说”因素的具体结构,形成了它不同的构成形式,“论-说”因素的具体特征,又造成它多样的文学风格。先秦诸子散文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产生的独特审美形式,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子散文 “论一说”因素 构成形式 文学风格
下载PDF
散文的本义、前散文与百年散文观之考辨
20
作者 朱鸿 《写作》 2022年第6期13-24,共12页
散文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必以厘清何为散文为基础,这也将有助于散文的写作。不晚于南宋,产生了散文的概念。散文与骈文相对,是一种表达起来无拘无束的文章,其不求对偶,不求声韵。这是散文的本义。中国新文化运动以前的散文,为前散文。前散... 散文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必以厘清何为散文为基础,这也将有助于散文的写作。不晚于南宋,产生了散文的概念。散文与骈文相对,是一种表达起来无拘无束的文章,其不求对偶,不求声韵。这是散文的本义。中国新文化运动以前的散文,为前散文。前散文,当然也包括唐人所谓的古文。凡此散文,皆是文章的体制。中国新文学运动以来,才确立散文为一种文学形式。百年来,学界对散文的本质及边界始终存在争论。散文的审美性、情感表现、智慧之光和人格意象体现了散文的本质。审美性也决定了散文的边界,使散文与小说、诗歌和戏剧并肩且等高。散文可以分为小品、随笔和纪事三种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 古文 前散文 百年散文观 散文的边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