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 observation of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gastritis to gastric cancer in a diseasee-TCM pattern rat model
1
作者 Shan Liu Zeqi Su +5 位作者 Jingxuan Zhang Qiongyin Fan Jian Gao Cong Chen Xiaoyao Liu Ting W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2021年第2期124-134,共11页
Objective:To dynamically observe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gastritis to gastric cancer(GC)in diseas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pattern rats to provide data for understanding the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effectiv... Objective:To dynamically observe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gastritis to gastric cancer(GC)in diseas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pattern rats to provide data for understanding the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effective approaches for drug screening and mechanism exploration.Methods: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n=96,half female and half male)and model(n=336,half female and half male)groups.Model rats received free access to N-methyl-N0-nitro-Nnitrosoguanidine(120 mg/mL),sodium deoxycholate(20 mmol/L),and alcohol(45%),and were subjected to intermittent fasting.Mortality rate,body weight,water consumption,food intake,gastric pathology,blood content analysis,and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of model rats were dynamically monitored over 30 weeks.In the 30th week,pattern characteristics were assessed.Gastric pathology and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were observed for an additional 8 weeks to evaluate stability.Results:The overall mortality of the model group was 34.82%(33.10%for females and 36.55%for males)at 30 weeks post-intervention.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glandular atrophy,atypical hyperplasia,and GC manifested successively in the gastric mucosa of rats.In model rats,N-methyl-N0-nitro-N-nitrosoguanidine intake was lower in males than in females,whereas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gastric mucosa occurred earlier in females than in males.Notably,gastric mucosal lesions were more severe in males than in females.Our modeling methods maintained stable gastric mucosal lesions for at least 8 weeks after final intervention.The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observed in model rats at the 30th and 38th week we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spleen deficiency,blood stasis,and yin deficiency pattern.Blood content and indexes of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in the model group were normal.Conclusion:Our findings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pathological stages underscoring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gastritis to GC in disease-TCM pattern rats,which may facilitate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pharmacotherap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gastritis Gastric cancer precancerous lesion Disease-TCM pattern model
下载PDF
内镜治疗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早癌的风险及处理策略
2
作者 谭玉勇 卿毓敏 +1 位作者 龚建 刘德良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2-108,共7页
肝硬化患者患上消化道肿瘤风险增加,尤其是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随着内镜检查的推广及普及,越来越多的上消化道早癌得以早期发现及治疗.内镜治疗已成为上消化道早癌的首选治疗方式,肝硬化患者由于可能存在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合并... 肝硬化患者患上消化道肿瘤风险增加,尤其是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随着内镜检查的推广及普及,越来越多的上消化道早癌得以早期发现及治疗.内镜治疗已成为上消化道早癌的首选治疗方式,肝硬化患者由于可能存在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等情况,内镜治疗过程中出血、感染等风险较大.近年来国内外已有部分研究探讨内镜治疗肝硬化伴上消化道早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发表的内镜治疗肝硬化伴上消化道早癌的研究结果,简要综述其风险及防治策略,为临床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早期胃癌 癌前病变 肝硬化 内镜治疗 食管胃静脉曲张
下载PDF
益脾养肝方对肝癌前病变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
3
作者 鞠迪 李汨 +4 位作者 韩曼 房冰莹 闫曙光 安荣 李京涛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83-88,共6页
目的探讨益脾养肝方对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导的肝癌前病变中肝星状细胞活化及胶原沉积的影响。方法将2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益脾养肝方组和护肝片组,空白组5只,其余3组各7只。腹腔注射... 目的探讨益脾养肝方对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导的肝癌前病变中肝星状细胞活化及胶原沉积的影响。方法将2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益脾养肝方组和护肝片组,空白组5只,其余3组各7只。腹腔注射DEN诱导肝癌前病变模型,给药14 w后处死。取肝组织观察并记录其大小、外观等变化,计算肝重比(肝脏指数),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各组胶原沉积表达,免疫组化检测α-平滑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PCR,RT-PCR)检测Ⅰ型胶原蛋白(typeⅠcollagen,CollagenⅠ)的表达,以研究益脾养肝方对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的影响。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益脾养肝方组和护肝片组肝脏病理形态显著改善,肝脏指数、CollagenⅠ和α-SMA表达均降低(P值均<0.05);与护肝片组相比,益脾养肝方组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更显著,其肝脏指数、CollagenⅠ和α-SMA表达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结论益脾养肝方可有效改善DEN诱导的大鼠肝癌前病变,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胶原沉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前病变 益脾养肝方 肝星状细胞 Α-平滑肌动蛋白 胶原沉积
下载PDF
胃癌前病变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颖 矫健鹏 +3 位作者 徐晶钰 刘煊 王晓炜 岳小强 《现代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中医药在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进行PLGC相关实验研究的前提。文章从模型动物选择、胃癌前病变疾病模型和病证结合模型三方面,对近年来PLGC病证结合模型的... 中医药在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进行PLGC相关实验研究的前提。文章从模型动物选择、胃癌前病变疾病模型和病证结合模型三方面,对近年来PLGC病证结合模型的制备方法进行了归纳分析,介绍了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肝胃气滞、脾胃湿热和胃络瘀血5个常见PLGC病证结合模型的造模方法,并对当前模型制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思考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动物模型 病证结合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下载PDF
大黄素干预PI3K/Akt/mTOR信号通路影响肝癌前病变大鼠铁死亡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陈凤菊 鲜佳 +3 位作者 南立静 常少雄 霍俊杰 李继凯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361-366,375,共7页
目的 探究大黄素对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 DEN)诱导的肝癌前病变大鼠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 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 目的 探究大黄素对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 DEN)诱导的肝癌前病变大鼠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 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作用及对铁死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DEN诱发大鼠肝癌前病变进行肝癌前病变造模。随机将5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未造模+10ml/(kg·d)生理盐水灌胃)]、DEN模型组[肝癌前病变造模+10 ml/(kg·d)生理盐水灌胃]、DEN+大黄素组[肝癌前病变造模+80 mg/(kg·d)大黄素浓缩液灌胃]、DEN+护肝片组[肝癌前病变造模+900 mg/kg护肝片灌服]和DEN+大黄素+护肝片组[肝癌前病变造模+80 mg/(kg·d)大黄素浓缩液灌胃+900 mg/kg护肝片灌服],每组各10只大鼠。各组大鼠连续干预治疗12周。生化分析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白蛋白(albumin, ALB)水平;比较各组大鼠的肝脏指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 beta,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IL-10含量。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 TUNEL)分析各组大鼠肝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铁死亡中心调节因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蛋白表达。马松三色染色(Masson′s trichrome staining, MASSON)法分析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PIK3、Akt、mTOR的mRNA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EN模型组大鼠ALT水平、AST水平、肝脏指数显著升高,ALB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血清IL-1β、TNF-α、IL-10含量明显升高(P均<0.05);肝细胞明显炎性浸润,细胞免疫应答增加,肝细胞形态畸变并出现变性死亡;肝组织中GPX4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PI3K、Akt、mTOR的mRNA表达量明显上升(P均<0.05)。与DEN模型组比较,DEN+大黄素组、DEN+护肝片组、DEN+大黄素+护肝片组大鼠ALT水平、AST水平、肝脏指数显著降低,ALB显著升高(P均<0.05),血清IL-1β、TNF-α、IL-10含量明显降低(P均<0.05);肝细胞排列趋向正常,炎性浸润减轻,肝细胞弥漫性纤维化病变减弱,血管及胆管周围肝细胞形态逐渐好转,蓝色胶原纤维组织减少;肝组织中GPX4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P均<0.05),PI3K、Akt、mTOR的mRNA表达量明显下降(P均<0.05),且上述变化DEN+大黄素+护肝片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DEN+大黄素组和DEN+护肝片组(P均<0.05)。结论 大黄素可通过促进组织中铁死亡相关蛋白GPX4表达来改善大鼠肝癌前病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大黄素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肝癌前病变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铁死亡
下载PDF
近10年中医辨治胃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徐思中 刘嘉琪 +1 位作者 李韵然 赵奕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2219-2224,共6页
对近10年来有关中医辨治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的研究进行综述。PLGC是指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基础上出现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中间阶段,PLGC的病程较缓慢。中医辨治... 对近10年来有关中医辨治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的研究进行综述。PLGC是指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基础上出现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中间阶段,PLGC的病程较缓慢。中医辨治PLGC具有一定的优势。PLGC主要可分为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肝胃气滞证、胃络瘀阻证、胃阴不足证5种证型。胃镜技术的普及促进了胃病微观辨证的发展,微观辨证与宏观辨证的结合为PLGC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理论支持。PLGC根本病机为脾胃虚弱,脾胃气机不畅,兼有湿热、瘀毒、痰湿等病理因素蕴结,日久胃阴亏耗。中药治疗PLGC的临床研究开展较多,治疗主要采用以益气健脾为主,兼以疏肝活血、化湿消瘀、化瘀解毒、养阴益胃,从而防止PLGC向胃癌进一步发展。针灸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研究开展较少。今后需开展更多严格且规范的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深入研究针灸治疗胃癌前病变机制,以期为中医辨治PLGC提供更多高级别的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 微观辨证 益气健脾 疏肝活血 化湿消瘀 化瘀解毒 养阴益胃 针灸
下载PDF
DMBA诱导大鼠乳腺癌癌前病变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静蔚 宋爱莉 +2 位作者 张敬涛 刘晓菲 殷玉琨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3期505-508,共4页
目的:研究二甲基苯蒽(DMBA)诱导不同品系大鼠乳腺的病理改变,探讨造模的成模规律及成功率,建立可靠的乳腺癌癌前病变动物模型。方法:随机抽取42只SD大鼠和10只wister大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12只)、SD模型Ⅰ组(15只)、SD模型Ⅱ组(15只)... 目的:研究二甲基苯蒽(DMBA)诱导不同品系大鼠乳腺的病理改变,探讨造模的成模规律及成功率,建立可靠的乳腺癌癌前病变动物模型。方法:随机抽取42只SD大鼠和10只wister大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12只)、SD模型Ⅰ组(15只)、SD模型Ⅱ组(15只)和Wister模型组(10只),采用DMBA10mg/100g一次性灌胃造模,动态观察大鼠乳房大体形态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SD模型Ⅱ组大鼠在第9周出现肉眼可见肿瘤,wis-ter大鼠未发现;空白对照组全部为正常乳腺,SD模型Ⅰ组、SD模型Ⅱ组、Wister模型组的乳腺癌癌前病变发生率分别为25%、40%、22.2%,SD模型Ⅱ组高于其他两组(P<0.05);乳腺癌发生率分别为8.3%、10%、0,SD模型Ⅱ组与SD模型Ⅰ组比较无差异,较Wister模型组发生率高(P<0.01)。结论:DMBA可诱导SD大鼠乳腺增生及癌变,造模10周后出现乳腺癌癌前病变,成功率优于wister大鼠,是癌前病变实验研究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癌前病变 动物模型 组织病理学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肝癌前病变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梁国英 李明 王海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3期555-556,共2页
肝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肝癌的预后关键取决于能否早发现与积极治疗。肝癌前病变是指病理上易发生癌变的肝组织异常,肝癌前病变阶段在肝癌发生演变过程中具有特殊意义,而且是近年来肝癌研究的热点话题。从中医药角度... 肝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肝癌的预后关键取决于能否早发现与积极治疗。肝癌前病变是指病理上易发生癌变的肝组织异常,肝癌前病变阶段在肝癌发生演变过程中具有特殊意义,而且是近年来肝癌研究的热点话题。从中医药角度探讨肝癌前病变的病因病机及干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癌前病变 中医药
下载PDF
健脾消积汤抑制二乙基亚硝胺致大鼠肝癌前病变的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胡利荣 陈闯 +3 位作者 欧超 黎汉忠 黄智芬 陈军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消积汤抑制二乙基亚硝胺(DEN)致大鼠肝癌前病变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用雄性SD大鼠80只,按抽签法随机分为4组(大、小剂量中药组及模型组、空白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正常饲养外,其余3组均用DEN作为肝癌的启动剂(200μg/... 目的观察健脾消积汤抑制二乙基亚硝胺(DEN)致大鼠肝癌前病变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用雄性SD大鼠80只,按抽签法随机分为4组(大、小剂量中药组及模型组、空白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正常饲养外,其余3组均用DEN作为肝癌的启动剂(200μg/kg),然后喂食含0.015%的2-乙酰氨基芴(2-AAF)饲料2周,行大部分肝切除术。大、小剂量中药组大鼠从实验开始即加用健脾消积方药汤剂灌胃,模型组则单纯喂食基础饲料。于停饲2-AAF饲料3 d后抽取大鼠血液并将其处死,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2(IL-2)含量,肝脏按规定部位取材,ABC法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另外肝脏采用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染色,算出平均每平方厘米肝面积中γ-GT阳性灶的数量、面积。结果大、小剂量中药组γ-GT阳性灶的数量、面积均明显少于模型组(P<0.05),大、小剂量中药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小剂量中药组TGF-β1阳性率较模型组低(P<0.05),大剂量中药组TGF-β1阳性率低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中药组、小剂量中药组、模型组大鼠血清IL-2含量均较空白组降低(P<0.05),大剂量中药组、小剂量中药组降低程度较模型组低(P<0.05),大剂量中药组、小剂量中药组IL-2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脾消积方药有一定的抑制大鼠肝癌前病变作用,其机理可能是能过抑制TGF-β1生成,降低对免疫因子IL-2的抑制作用,增强大鼠免疫功能而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前病变 健脾消积汤 γ-谷氨酰转肽酶灶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介素-2 大鼠 中草药
下载PDF
胃癌前病变大鼠胃组织GSK-3β、β-catenin及Cyclin D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婉珍 严展鹏 +2 位作者 刘宇旻 朱方石 张秀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1278-1281,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前病变大鼠胃组织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GSK-3β、β-catenin及Cyclin D1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模型组40只,正常组予自由饮用清洁水,进食普通颗粒饲料;模型组予150μg/m L... 目的:探讨胃癌前病变大鼠胃组织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GSK-3β、β-catenin及Cyclin D1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模型组40只,正常组予自由饮用清洁水,进食普通颗粒饲料;模型组予150μg/m L的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自由饮用,同时自由进食含0.03%盐酸雷尼替丁的颗粒饲料,每4周各处死5只模型组大鼠观察造模情况,28周建立PLGC模型后处死全部大鼠。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体重、进食量及饮水量)及胃组织大体形态,H&E染色观察胃黏膜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胃组织GSK-3β、β-catenin及Cyclin D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大鼠体重及进食量、饮水量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日进食量及日饮水量均有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病理形态学变化:正常组大鼠胃黏膜腺体形状规则、排列紧密,层次完整;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变薄,腺体减少,胃小凹粗大,或可见潘氏细胞,黏膜肌层增厚。(3)GSK-3β、β-catenin及Cyclin D1等蛋白表达情况:模型组GSK-3β于细胞质表达呈浅棕色或不着色,与正常组比较,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降低(P〈0.05);模型组β-catenin于细胞质及细胞核呈棕色或深棕褐色、Cyclin D1于细胞核表达呈深棕褐色颗粒状,与正常组比较,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PLGC发病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的异常激活,GSK-3β、β-catenin及Cyclin D1蛋白的异常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大鼠模型 GSK-3Β Β-CATENIN CYCLIN D1
下载PDF
乳腺癌癌前病变毒瘀互结模型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邓卫芳 裴晓华 樊英怡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433-437,共5页
目的:通过乳腺癌癌前病变毒瘀互结证模型的研究,从大鼠一般行为学改变、舒肝颗粒药物干预两方面验证模型;并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点探讨模型预后。方法:SD大鼠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模型组、舒肝颗粒组。用二甲基苯蒽(DMBA)联合长期... 目的:通过乳腺癌癌前病变毒瘀互结证模型的研究,从大鼠一般行为学改变、舒肝颗粒药物干预两方面验证模型;并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点探讨模型预后。方法:SD大鼠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模型组、舒肝颗粒组。用二甲基苯蒽(DMBA)联合长期慢性轻度不可预计应激制备乳腺癌癌前病变毒瘀互结模型,舒肝颗粒干预30 d。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肉眼肿瘤发生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情况。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出现一系列肝郁血瘀证的生物表征变化,且肉眼可见肿瘤发生率升高;②组织病理变化提示:模型组非典型增生较对照组数量增多,且程度加重。舒肝颗粒组大鼠病理以单纯增生伴局灶性轻度非典增为主,较模型组明显减轻。③免疫组化提示:模型组VEGF、CXCR4表达水平最高,较舒肝颗粒组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也有升高趋势。结论:长期慢性不可预计应激是大鼠毒瘀互结证形成的主要因素。对心理应激的干预,能延缓乳腺癌癌前病变的进一步发展。毒瘀互结证模型组VEFG、CXCR4表达明显升高,组织非典型增生程度较高,易转化成乳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瘀互结模型 舒肝颗粒 乳腺癌癌前病变 大鼠
下载PDF
胃癌癌前病变细胞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洪 谢彬 +1 位作者 李海文 刘凤斌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2-595,共4页
萎缩性胃炎(AG)和肠上皮化生(IM)被定义为胃癌癌前病变(PLGC),目前,关于PLGC的细胞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对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鹅脱氧胆酸、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别诱导人胃黏膜细胞株GES-1转化PLGC细胞模型,及基底... 萎缩性胃炎(AG)和肠上皮化生(IM)被定义为胃癌癌前病变(PLGC),目前,关于PLGC的细胞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对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鹅脱氧胆酸、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别诱导人胃黏膜细胞株GES-1转化PLGC细胞模型,及基底膜诱导Runx3^(-/-)p53^(-/-)胎鼠胃上皮细胞肠上皮化生模型进行了综述。分析4种PLGC细胞模型的应用现状及前景,以推动抗CAG或IM的药物及相关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癌前病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 细胞模型 综述
下载PDF
肝癌癌前病变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晨 刘力 +4 位作者 李京涛 魏海梁 闫曙光 杨创勃 常占杰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分析肝癌癌前病变患者的中医证型与患者一般情况、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及AFP、CEA、SF的关系。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病科门诊和住院部诊治的43例肝癌癌前病变患者的年龄... 目的:分析肝癌癌前病变患者的中医证型与患者一般情况、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及AFP、CEA、SF的关系。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病科门诊和住院部诊治的43例肝癌癌前病变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病毒感染情况、饮酒史、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及CEA、AFP、SF,通过SPSS 19.0软件分析各数据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43例肝癌癌前病变患者中脾虚肝损瘀毒型最多(53%),中医证型与NEUT、LYMPH%、PLT及SF呈相关性(P<0.05),与年龄、性别、家族史、病毒感染情况、饮酒史、肝功能、血常规(WBC、LYMPH、NEUT%、RBC、Hb),凝血功能、AFP、CEA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肝癌癌前病变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有明显差异,且证型与一些临床指标之间存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癌前病变 中医证型 临床指标 相关性
下载PDF
亚硝基胍复制胃癌癌前病变大鼠模型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晓东 潘华峰 +3 位作者 蔡甜甜 赵自明 赵金媛 林钟宇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457-460,共4页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MNNG)是一种化学诱变剂及致癌剂,人类在长期摄入MNNG后易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甚至胃癌,许多学者将MNNG作为诱发胃癌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MNNG)是一种化学诱变剂及致癌剂,人类在长期摄入MNNG后易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甚至胃癌,许多学者将MNNG作为诱发胃癌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动物模型造模制剂,以制备出符合实验要求的PLGC动物模型。本文通过搜索近年来使用MNNG复制PLGC动物模型的相关研究,根据使用MNNG造模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造模方式分类,比较构建PLGC大鼠模型的多种方法,探寻更为简单易行的PLGC动物模型造模方式,为深入开展该病的相关研究提供更符合科研与临床实际要求的模型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 胃癌癌前病变 大鼠模型 造模方式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病人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后并发胆漏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6
15
作者 方小三 王小明 +3 位作者 韩婷 蒋彬 王冠男 奚士航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构建原发性肝癌(PHC)病人腹腔镜肝叶切除术(LH)后并发胆漏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PHC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均收集基线资料,行LH治疗,记录病人术后胆漏发生情况,将病人分为胆漏组与未发生胆... 目的构建原发性肝癌(PHC)病人腹腔镜肝叶切除术(LH)后并发胆漏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PHC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均收集基线资料,行LH治疗,记录病人术后胆漏发生情况,将病人分为胆漏组与未发生胆漏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手术相关变量,采用回归分析检验LH术后并发胆漏的风险因子,建立胆漏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并绘制ROC曲线,评价胆漏风险预测模型对LH术后并发胆漏的预测效能。结果 100例PHC病人LH术后共有11例发生胆漏,有89例未发生胆漏;初步比较胆漏组与未发生胆漏组基线资料及手术相关变量后,经单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直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高、合并术前胆管炎、术中出血量多是LH术后胆漏发生的风险因子(OR>1,P<0.05);余肝体积高是LH术后胆漏发生的保护因子(OR<1,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胆漏风险预测模型用于预测LH术后胆漏发生风险的AUC>0.80,有一定预测价值;在原有研究人群的基础上采用Bootstrap法重采样100次,获得内部验证人群,将建立的风险预测评分系统对内部验证人群病人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提示,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05,拟合无显著差异,拟合满意。结论 PHC病人LH术后并发胆漏受多个风险因子影响,根据多个风险因子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对预测术后胆漏发生风险有一定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胆漏 风险预测模型 病灶直径 肝功能 胆管炎 余肝体积 出血量
下载PDF
中药外敷灌肠护理措施结合益脾养肝方对肝癌癌前病变患者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小翠 魏海梁 +2 位作者 李京涛 闫曙光 常占杰 《四川中医》 2017年第7期212-215,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外敷灌肠护理措施结合益脾养肝方对肝癌癌前病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6年12年在本院接受护理的肝癌癌前病变患者366例,其中男性209例,女性157例,平均年龄53.7±11.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83...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外敷灌肠护理措施结合益脾养肝方对肝癌癌前病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6年12年在本院接受护理的肝癌癌前病变患者366例,其中男性209例,女性157例,平均年龄53.7±11.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83例),在西医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外敷灌肠和益脾养肝方进行护理;对照组(183例),采用西医常规护理;察看患者的体征和症状的变化情况,肝功能(ALB、ALT和AST)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使用生存质量的量表来检测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患者住院后每周表写量表1次,共填写8次。结果:试验组患者总的有效率为89.1%,高于对照组的72.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肝脏生化指标均有改善,试验组比对照组效果更优,护理后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和护理后1天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无差异(P>0.05),从护理后第5天至护理后两个月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均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生存量表前三周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四周开始至第八周,两组患者得分对比均有差异(P<0.05)。结论:中药外敷灌肠护理措施结合益脾养肝方可明显改善肝癌癌前病变患者临床症状,保护患者肝脾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外敷灌肠 益脾养肝方 肝癌癌前病变患者
下载PDF
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口腔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程俊鑫 白贺天 +2 位作者 常治楠 李敬 陈谦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8-204,共7页
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口腔癌是发展中国家的常见疾病尤其是在南亚地区,其癌变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缺乏有效防治措施,因此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及口腔癌动物模型建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相关研究,就近年来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及口腔癌动物模型建... 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口腔癌是发展中国家的常见疾病尤其是在南亚地区,其癌变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缺乏有效防治措施,因此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及口腔癌动物模型建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相关研究,就近年来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及口腔癌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癌前病变 口腔癌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中国城市妇女宫颈癌自然进程的Markov模型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7
18
作者 揭俊钦 肖丽萍 +5 位作者 陈丹妮 金龙妹 蒋重阳 张晓华 徐颖 周萍 《中国卫生资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通过构建中国城市妇女宫颈癌自然进程的Markov模型并验证其拟合优度,为进一步构建宫颈癌筛查策略的经济学模型提供基础技术支撑。方法构建Markov队列模型,模拟10万名初始年龄为15岁的健康妇女50年内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癌前病变到... 目的通过构建中国城市妇女宫颈癌自然进程的Markov模型并验证其拟合优度,为进一步构建宫颈癌筛查策略的经济学模型提供基础技术支撑。方法构建Markov队列模型,模拟10万名初始年龄为15岁的健康妇女50年内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癌前病变到宫颈癌的病程,并将模型预测值与2009年我国城市妇女年龄别宫颈癌发病率进行Log-rank比较分析,以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Log-rank检验统计量LR=3.678,P>0.05,说明模型拟合优度适宜,即本模型所采用的各健康状态转归概率能较好地拟合目标人群的情况。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宫颈癌自然进程Markov模型可进一步为宫颈癌筛查的经济学评价研究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MARKOV模型 拟合优度检验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癌前病变
下载PDF
沙蚕EN制剂改善肝癌前病变小鼠代谢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慧婷 李娓 +3 位作者 郭锐华 费迎心 吴文惠 包斌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2-30,共9页
目的:研究双齿围沙蚕肠内营养制剂对肝癌前病变小鼠营养代谢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用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和制备早期肝癌前病变小鼠模型,设置沙蚕处理组1(A)、沙蚕处理组2(B)、沙蚕处理组3(C)、阳性对照组(D)、空白组(E)和对照组(F)。分... 目的:研究双齿围沙蚕肠内营养制剂对肝癌前病变小鼠营养代谢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用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和制备早期肝癌前病变小鼠模型,设置沙蚕处理组1(A)、沙蚕处理组2(B)、沙蚕处理组3(C)、阳性对照组(D)、空白组(E)和对照组(F)。分别在处理D7、D14、D21和D28采血取样,检测血浆营养指标、炎症指标、肝功能指标,最后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结果:双齿围沙蚕肠内营养制剂处理期间,小鼠体重逐渐增加,D28,A组比E组体重增加61.49%;A组的TP、Alb含量都显著高于E组但低于F组,D28,A组分别增加30.32%和13.68%。D7、D14、D21和D28,A组的TNF-α水平显著低于E,D28,A组比E组减少30.15%;D28,A组比E组的IL-2显著升高27.77%。D7、D14、D21和D28,A组的ALT和AST水平与E组相比显著降低,D28,A组分别降低83.75%和128.20%;A组与E组相比具有良好的肝组织形态学特征。结论:以双齿围沙蚕为蛋白源的肠内营养制剂作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能促进肝癌前病变实验动物体内合成TP和Alb等蛋白质,改善早期肝癌前病变小鼠的营养代谢状况,缓解肝癌前病变实验动物TNF-α、IL-2等炎症反应,减轻ALT和AST反映出的肝癌前病变实验动物肝组织形态学受损。当沙蚕蛋白含量为肠内营养制剂蛋白总量的60%时,双齿围沙蚕肠内营养制剂营养功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齿围沙蚕肠内营养制剂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肝癌前病变动物模型 营养指标 炎症指标 肝功能指标
下载PDF
益脾养肝方对大鼠肝癌癌前病变miR-22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边倩 曹妮 +4 位作者 刘航 李京涛 魏海梁 闫曙光 郭英君 《陕西中医》 2020年第11期1515-1519,共5页
目的:探讨益脾养肝方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癌癌前病变的疗效和对肝细胞中miR-22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18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护肝片组及益脾养肝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3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构建肝癌癌前病变... 目的:探讨益脾养肝方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癌癌前病变的疗效和对肝细胞中miR-22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18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护肝片组及益脾养肝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3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构建肝癌癌前病变模型,建模成功后,护肝片组行1 g/ml剂量灌胃治疗,益脾养肝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行不同剂量(0.3、0.6、1.2 g/ml)灌胃治疗,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同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肝组织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qRT-PCR法检测肝组织miR-221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大鼠比较,其余建模各组大鼠毛色晦暗,动作反应迟缓,益脾养肝方高剂量组和护肝片组上述症状有所改善,模型组和益脾养肝方低剂量组大鼠各死亡1只。HE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其余建模各组肝组织结构均受到破坏,异型性增生细胞紧密排列,肝细胞胞质水肿。六组肝细胞凋亡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肝片组比较,益脾养肝方低、中剂量组均升高(P<0.05);益脾养肝方各剂量组之间比较,益脾养肝方高剂量组均低于低、中剂量组(P<0.05),且益脾养肝方中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5)。六组肝组织miR-221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肝片组比较,益脾养肝方低、中、高剂量组均升高(P<0.05);益脾养肝方各剂量组之间比较,益脾养肝方高剂量组均低于低、中剂量组(P<0.05),且益脾养肝方中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益脾养肝方能够改善肝脏功能,延缓肝癌癌前病变进展,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抑制miR-221表达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21 益脾养肝方 护肝片 肝细胞凋亡 肝癌癌前病变模型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