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ractal Analyses Reveal the Origin of Aesthetics in Chinese Calligraphy
1
作者 Di Baofeng Luo Maoting +2 位作者 Shi Kai Liu Chunqiong Jiao Yang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1年第2期13-19,共7页
Chinese calligraphy is a thousand-year-old writing art. The question of how Chinese calligraphy artworks convey emotion has cast its spell over people for millennia. Calligraphers' joys and sorrows were expressed ... Chinese calligraphy is a thousand-year-old writing art. The question of how Chinese calligraphy artworks convey emotion has cast its spell over people for millennia. Calligraphers' joys and sorrows were expressed in the complexity of the character strokes, style variations and general layouts. Determining how Chinese calligraphy aesthetic patterns emerged from the general layout of artworks is a challenging objective for researchers. Here we investigate the statistical fluctuation structure of Chinese calligraphy characters sizes using characters obtained from the calligraphy artwork "Preface to the Poems Collected from the Orchid Pavilion" which was praised as the best running script under heaven. We found that the character size distribution is a stretched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Moreover, the variations in the local correlation features in character size fluctuations can accurately reflect expressions of the calligrapher's complex feelings. The fractal dimensions of character size fluctuations are close to the Fibonacci sequence. The Fibonacci number is first discovered in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artworks, which inspires the aesthetics of Chinese calligraphy artworks and maybe also provides an approach to creating Chinese calligraphy artworks in multiple gen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calligraphy preface to the Poems Collected from the orchid pavilion fractal analysis Fibonacci number AEStheTICS
下载PDF
论元代“续兰亭会” 被引量:5
2
作者 邱江宁 宋启凤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5-190,共6页
元末至正庚子年(1360),由浙江地方官刘仁本在时属绍兴的余姚秘图湖畔雩咏亭上主持召开"续兰亭会"。"续兰亭会"从内容到形式再到精神内涵都有接续东晋"兰亭会"的意思。这既与刘仁本个人的兴趣有很大关系,... 元末至正庚子年(1360),由浙江地方官刘仁本在时属绍兴的余姚秘图湖畔雩咏亭上主持召开"续兰亭会"。"续兰亭会"从内容到形式再到精神内涵都有接续东晋"兰亭会"的意思。这既与刘仁本个人的兴趣有很大关系,又与元代兰亭书学文化、雅集文化有深厚的渊源关系,更与元末南北对峙、东南士流心系大都、力图恢复社会秩序的愿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续兰亭会 刘仁本 兰亭会 兰亭书学文化 雅集文化
下载PDF
中国大陆《兰亭序》真伪论辨回顾 被引量:5
3
作者 陈雅飞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2-110,共9页
《兰亭序》传为王羲之的千古书法名作。宋人开始对传世《兰亭序》是否为右军所作表示怀疑 ,但因缺乏出土文物的印证而不得深入。清代乾隆年间至民国时期 ,学者对此进行考证 ,主要立场是否定此帖为王羲之所作。 2 0世纪 60年代 ,南京近... 《兰亭序》传为王羲之的千古书法名作。宋人开始对传世《兰亭序》是否为右军所作表示怀疑 ,但因缺乏出土文物的印证而不得深入。清代乾隆年间至民国时期 ,学者对此进行考证 ,主要立场是否定此帖为王羲之所作。 2 0世纪 60年代 ,南京近郊出土的东晋墓志为《兰亭序》真伪之辨提供新线索 ,中国大陆学界开始进行比较严肃的学术争论 ,史称“兰亭论辨”。这场论辨继承了明末清初兴起的实学思想和清代乾嘉学派的传统 ,围绕隶书笔意、文字出入、文章风格、智永依托《兰亭序》等焦点问题 ,取得突破性进展。 2 0世纪 80年代的论辨呈现出一种维护传统、驳论否定论者的走向 ,学者们不仅考证兰亭真伪 ,而且把反思的视角投向前期论辨 ,使学术研究趋于客观冷静的分析。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 ,新出土的《高崧墓志》为全面认识六朝书法提供实物资料 ,“《兰亭序》国际学术研讨会”对兰亭现象作了综合探讨 ,真伪之辨日益深入。《兰亭序》真伪是关系到书法史、汉字发展史的问题 ,意义重大。围绕此帖展开的真伪论辨涉及了社会科学学术探讨的种种层域 ,对已成定论的学术观点进行新的探讨 ,体现了学术的开放性和独立的学术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亭序》 兰亭论辨 中国书法史 王羲之
下载PDF
解释学视野下的《兰亭序》真伪之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毅青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1-190,共10页
从解释学的理论来看,郭沫若在《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中的考证明显观念先行,说明艺术史研究对史料的考证与风格的判断不可能脱离主观的前理解,以及由此而展开的循环论证。前理解在艺术史研究中的影响使艺术史研... 从解释学的理论来看,郭沫若在《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中的考证明显观念先行,说明艺术史研究对史料的考证与风格的判断不可能脱离主观的前理解,以及由此而展开的循环论证。前理解在艺术史研究中的影响使艺术史研究必须意识到自身方法的限度,从而更客观地探索艺术史研究的方法,更谨慎地下判断。事实也证明,古史辨派的诸多辨伪其实均非古书为伪,而只是现代人不懂得古代的书体。就中国艺术史而言,善意的前见远比彻底颠覆传统的前见更为可靠与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学 《兰亭序》 真伪之辨 艺术史研究 前理解
下载PDF
董其昌与《兰亭序》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一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36,共6页
董其昌是中国书法史上耀眼的明星,也是二王书风的杰出传承者。本文通过对其一生关于《兰亭序》收藏、鉴赏、临摹等活动的考察,试图从这个独特的视角来考察其书风的特点,以及《兰亭序》在其书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兰亭序》 董其昌 临摹 书风
下载PDF
从《兰亭集序》看魏晋生命意识 被引量:5
6
作者 汪海峰 《甘肃高师学报》 2009年第6期9-12,共4页
通过解读《兰亭集序》和《兰亭诗》,我们看到兰亭雅会诸人在诗文中表现的生命意识并不是孤立现象,而是从汉末一直到魏晋人性觉醒、个性张扬、小我对大我、小我对小我认真审视的结果,是弥漫在这一时段的空气中的苏醒意识。魏晋名士个性... 通过解读《兰亭集序》和《兰亭诗》,我们看到兰亭雅会诸人在诗文中表现的生命意识并不是孤立现象,而是从汉末一直到魏晋人性觉醒、个性张扬、小我对大我、小我对小我认真审视的结果,是弥漫在这一时段的空气中的苏醒意识。魏晋名士个性最为张扬,处处强调个体的存在,表面上看来似乎很潇洒,但是在他们放浪形骸的背后,隐藏着深重的压抑与苦闷。拟在忧生之叹、放诞之狂、山水之寄、服石之误等四个方面对魏晋生命意识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亭集序 兰亭诗 魏晋 生命意识 文书并美
下载PDF
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刍议——兼论《兰亭》书法艺术 被引量:1
7
作者 何铁山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65-68,共4页
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各有千秋。唐之前书史对其评价比较客观。唐之后,由于唐太宗偏爱或政治需要,力推王羲之书,王羲之"书圣"地位遂立,王献之名走向衰微。王羲之《兰亭》书法,名动天下,但有些名实脱略。功力欠佳,风格近俗,相... 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各有千秋。唐之前书史对其评价比较客观。唐之后,由于唐太宗偏爱或政治需要,力推王羲之书,王羲之"书圣"地位遂立,王献之名走向衰微。王羲之《兰亭》书法,名动天下,但有些名实脱略。功力欠佳,风格近俗,相对王羲之其他作品言,应是较差的。我们对待前贤经典,要客观求实,不必人云亦云,盲目崇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羲之 王献之 《兰亭》书法 刍议
下载PDF
《兰亭序》中“癸丑”二字创作真相再研究
8
作者 张红军 《文化艺术研究》 2013年第4期107-113,共7页
从《兰亭序》是誊正稿、"癸"字的填补特征以及"在"与"丑"之间的距离过大等方面来考量,现有的错写"壬"字说、改于"暮"字说和改于"卯"或"亥"字说都站不住脚,但不... 从《兰亭序》是誊正稿、"癸"字的填补特征以及"在"与"丑"之间的距离过大等方面来考量,现有的错写"壬"字说、改于"暮"字说和改于"卯"或"亥"字说都站不住脚,但不可由这些说法推论《兰亭序》为伪。通过对《兰亭序》中"丑"字的推演、"丑"字现有写法的原因探析、"丑"字的中竖和"癸丑"二字章法问题的研究,发现"丑"字中横的现有写法可能由四种原因造成,但无论哪一种,"丑"字的本来面貌都当是不缺笔的;而"中竖"属于王羲之的惯有写法;至于"癸丑"两字的章法问题,类似的情况在《兰亭序》中比比皆是,很可能因为此二字为干支纪年,无法像其他字一样涂改换字,所以"癸丑"二字的章法问题实属正常。总之,"癸丑"二字不能作为《兰亭序》为伪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亭序》 癸丑 未改 非伪
下载PDF
《兰亭序》之“妍”与晋代审美倾向
9
作者 丁晓妮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7年第2期32-36,共5页
"妍"作为艺术术语和审美范畴的出现和使用自晋代始,其内涵是外在的形式的秀丽、精美、和婉,与媸相对,又有纯美完美之意。晋代是书法史上的高峰。王羲之传世作品《兰亭序》无论整体还是细节都体现了"妍"的风格。兰... "妍"作为艺术术语和审美范畴的出现和使用自晋代始,其内涵是外在的形式的秀丽、精美、和婉,与媸相对,又有纯美完美之意。晋代是书法史上的高峰。王羲之传世作品《兰亭序》无论整体还是细节都体现了"妍"的风格。兰亭之妍与王羲之的师承有关,更重要的是受惠于地域特征,文风转变和社会风气。《兰亭序》纯美完美的艺术成就,则与晋代对艺术的自觉追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亭序》 审美趋向 艺术自觉
下载PDF
从《兰亭序》到《松风阁》:中国书法的东晋、北宋之变
10
作者 兰浩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65-70,共6页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与北宋黄庭坚的《松风阁》两件经典行书的美学风格、时代背景、书家内心世界、创作动因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别。从晋书尚韵、宋书尚意的总体特征中可以探索二者的美学风格;王羲之、黄庭坚人生经历、出生背景、时代...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与北宋黄庭坚的《松风阁》两件经典行书的美学风格、时代背景、书家内心世界、创作动因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别。从晋书尚韵、宋书尚意的总体特征中可以探索二者的美学风格;王羲之、黄庭坚人生经历、出生背景、时代思想中也可以研究两件作品风格诞生的不同之处,但在书法笔法、结构、章法形式方面两件作品仍然保持一定的书法本质规律及稳定性。《兰亭序》和《松风阁》的多维角度比较,对于探索中国书法发展规律以及当代书法创作具备一定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亭序》 《松风阁》 书法比较 当代启示
下载PDF
晁补之题跋文研究
11
作者 岳振国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38-41,共4页
北宋文学家晁补之其题跋文内容丰富,或谈文说艺,或论古言今,或感怀人事,都见解深刻、思致绵长;在形式上又自由灵活,随机生发,长短不拘。晁补之的题跋文议论英锐,鞭辟入里,语言洗练,情致深婉,含英咀华,颇具艺术表现力。晁补之的题跋以浑... 北宋文学家晁补之其题跋文内容丰富,或谈文说艺,或论古言今,或感怀人事,都见解深刻、思致绵长;在形式上又自由灵活,随机生发,长短不拘。晁补之的题跋文议论英锐,鞭辟入里,语言洗练,情致深婉,含英咀华,颇具艺术表现力。晁补之的题跋以浑厚深沉的思想内涵和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在繁花似锦、璀璨夺目的宋文百花园中独标风韵,芳馨远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文学 晁补之 题跋 《兰亭集序》
下载PDF
王羲之《兰亭序》墨迹入宫经过辨析
12
作者 卞孝萱 《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1期15-18,共4页
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瑰宝,它的创作、真伪及流传始终是六朝以来的历史之谜。何延之的《兰亭始末记》是研究这一问题的唯一可信的记载,唐野史的记载在其后,不能因唐野史之谬误而怀疑何延之记载的真实可信。
关键词 兰亭序 何延之 唐野史
下载PDF
“造新不暂停”——论王羲之兰亭雅集对金谷游宴的“临摹”
13
作者 阮忠勇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3-18,共6页
王羲之的兰亭雅集对石崇的金谷游宴进行了形式上的模仿。这种模仿行为与魏晋士人追求雅逸的风气有关。石崇的金谷游宴带有世俗色彩,而兰亭雅集则期在精神享受,这是两者的差距。
关键词 王羲之 石崇 兰亭雅集 金谷游宴 临摹
下载PDF
赵孟頫与《兰亭序》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丙金 《美育学刊》 2012年第1期90-98,共9页
赵孟頫在书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他一方面承续着宋高宗提倡的书宗钟王的复古书学思想,并取得巨大成功;另一方面,他开创的复古书风改变了宋元书法发展的轨迹,成为宋元书学转变的关键人物。在辑录文献并简要分析赵孟頫寓目《兰亭序》善本... 赵孟頫在书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他一方面承续着宋高宗提倡的书宗钟王的复古书学思想,并取得巨大成功;另一方面,他开创的复古书风改变了宋元书法发展的轨迹,成为宋元书学转变的关键人物。在辑录文献并简要分析赵孟頫寓目《兰亭序》善本、《兰亭序》题跋和赵氏临摹本《兰亭序》的基础上,从天性、识见和功夫三方面探析其对二王书法的学习,认为赵孟頫一生规模二王,提倡复古书风,是他个人之天性和时代书风的一种合力选择,并以此来达到书法复古以改变宋、金书法丑俗面目的目的,而其本人书法更多具有唐人法度而略输于晋人逸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亭序 定武本 用笔 复古
下载PDF
魏晋风度与王羲之《兰亭序》——兼论王羲之对后世书风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戴志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79-83,共5页
魏晋时期“人物品藻”之风及玄学盛行 ,在此二者的互动下产生了魏晋时期特有的审美风尚———魏晋风度。王羲之《兰亭序》最具体地反映了晋人“哲学的美” ,是魏晋风度的审美典范。王羲之书风对后世书法的影响有时表现为后人对他的艺术... 魏晋时期“人物品藻”之风及玄学盛行 ,在此二者的互动下产生了魏晋时期特有的审美风尚———魏晋风度。王羲之《兰亭序》最具体地反映了晋人“哲学的美” ,是魏晋风度的审美典范。王羲之书风对后世书法的影响有时表现为后人对他的艺术精神的把握与宏扬 ,有时则表现为后人对他的技法的临摹学习 ,前者的影响是积极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风度 王羲之《兰亭序》 艺术精神
下载PDF
走向神坛:《兰亭序》对王羲之“书圣”地位的造就 被引量:3
16
作者 吕文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7-114,共8页
王羲之被后世尊为“书圣”,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兰亭雅集和《兰亭序》。兰亭雅集是中国古代文人集会的典范,集会的地理、时间、人员和内容等是王羲之走向书法神坛的基本条件,即他受人推崇的圣人风范在这一事件中持续得到酝酿和发酵.《... 王羲之被后世尊为“书圣”,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兰亭雅集和《兰亭序》。兰亭雅集是中国古代文人集会的典范,集会的地理、时间、人员和内容等是王羲之走向书法神坛的基本条件,即他受人推崇的圣人风范在这一事件中持续得到酝酿和发酵.《兰亭序》文本的书写和流传等充满了神秘性,给后人留下了想象和研究的空间,其巨大的文化包容力和艺术创造力是造就王羲之“书圣”地位的关键。此外,历代帝王不断推崇《兰亭序》.使其地位愈加神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王羲之在这种推崇中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唯一圣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羲之 兰亭雅集 《兰亭序》 唐楷笔法 帝王推崇
下载PDF
浅谈王羲之《兰亭序》书法艺术的传播 被引量:1
17
作者 秦怀茂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18-20,共3页
书法艺术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在传播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一直是书家学习行书的入手法帖。本文试从传播学的几个基本要素对王羲之《兰亭序》加以分析。
关键词 兰亭序 书法艺术 传播
下载PDF
论王羲之及其《兰亭集序》的审美观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菁 《科教文汇》 2012年第35期141-141,157,共2页
东晋时期的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以文人的聚会为中心,由乐而哀的情感变化可看出魏晋时代人们对生死存亡的哀伤与感叹,是魏晋时期的代表作。潇洒俊逸的笔法创造了具有新艺术境界的草书——"今草"是书法史上最为重要的转... 东晋时期的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以文人的聚会为中心,由乐而哀的情感变化可看出魏晋时代人们对生死存亡的哀伤与感叹,是魏晋时期的代表作。潇洒俊逸的笔法创造了具有新艺术境界的草书——"今草"是书法史上最为重要的转折点。不论东晋或是现在,王羲之书法的造诣仍然是让我们叹为观止的。本文从《兰亭集序》中由乐而哀的情感变化阐述了东晋时期的审美趋向并上升到中华文明的审美趋向以及王羲之的书法创作对后世的影响。所以,他的书法创作,不仅是东晋时期书法审美的结晶,更是将我们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推向了历史的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羲之 兰亭集序 东晋 审美
下载PDF
论宋高宗赵构对《兰亭序》的取法与推崇
19
作者 周奎 方爱龙 《美育学刊》 2020年第3期85-90,共6页
宋高宗赵构在南宋高举复古大旗力推魏晋古法,对南宋书法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对《兰亭序》的雅好与推崇,直接开启了南宋的"兰亭学"研究,重构了王羲之书法在南宋的传统地位及典范作用,为后世对《兰亭序》"兰亭学&qu... 宋高宗赵构在南宋高举复古大旗力推魏晋古法,对南宋书法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对《兰亭序》的雅好与推崇,直接开启了南宋的"兰亭学"研究,重构了王羲之书法在南宋的传统地位及典范作用,为后世对《兰亭序》"兰亭学"的研究及"二王"经典谱系的传承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从赵构学书有序以楷书为中心的书学观,可引出赵构对《兰亭序》的推崇与临习以及在日常书写中对《兰亭序》的取法,从而论述宋高宗赵构对《兰亭序》的推崇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构 《兰亭序》 推崇 取法
下载PDF
《兰亭序》的魏晋风度及其美学思想 被引量:1
20
作者 蔡洞峰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1年第1期79-83,共5页
魏晋风度在魏晋时期的书法艺术领域有着突出的表现,对中国书法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塑造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美学精神。《兰亭序》不仅是魏晋时期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更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和审美追求。鲁迅的文学与王羲之... 魏晋风度在魏晋时期的书法艺术领域有着突出的表现,对中国书法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塑造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美学精神。《兰亭序》不仅是魏晋时期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更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和审美追求。鲁迅的文学与王羲之的书法交相呼应,共同诠释着魏晋风度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羲之 兰亭序 魏晋风度 美学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