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措施
1
作者 刘国红 邢兵 《新疆医学》 2024年第8期958-962,共5页
目的探讨孕产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防控措施。方法采集2019年10月-2023年2月于我院进行产检并分娩的88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成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孕产妇凝血功能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组孕产妇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孕产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防控措施。方法采集2019年10月-2023年2月于我院进行产检并分娩的88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成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孕产妇凝血功能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组孕产妇临床资料,对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组孕产妇剖宫产分娩、产后出血量≥1000 mL、产褥期卧床时间≥72 h、有血栓史、有妊娠期高血压、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占比均显著高于非下肢深静脉血栓组孕产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分娩、产后出血量≥1000 mL、产褥期卧床时间≥72h、有妊娠期高血压、有妊娠期糖尿病均为孕产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剖宫产分娩、产后出血量≥1000 mL、产褥期卧床时间≥72 h、有妊娠期高血压、有妊娠期糖尿病均为孕产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可针对上述因素制定相关临床措施,预防孕产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孕产妇 危险因素 防控措施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高危人群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2
作者 赵作华 庄倩 《现代临床护理》 2008年第2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可能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的预防效果。方法2002年12月~2007年6月,对本院收治的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足月高危孕妇1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与实验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产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实验...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可能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的预防效果。方法2002年12月~2007年6月,对本院收治的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足月高危孕妇1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与实验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产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实验组在常规产科围手术期护理基础上,对孕妇进行评估,并实施针对性的预防对策;观察两组产后1周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双侧下肢肿胀及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及下肢肿胀及疼痛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对行剖宫产术的孕妇进行评估,对可能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进行相关知识教育;术后及早实施功能锻炼,可有效预防产妇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产妇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围生期孕产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锋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922-924,共3页
目的探讨围生期孕产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并发DVT的围生期孕产妇(观察组)及同期50例未发生DVT的围生期孕产妇(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围生期孕产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并发DVT的围生期孕产妇(观察组)及同期50例未发生DVT的围生期孕产妇(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2组患者孕产次数、分娩方式等各项临床资料及检查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可得,分娩方式(剖宫产)、产后出血(有)、产褥期卧床时间(>72 h)及高血压(有)为围生期孕产妇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应针对围生期孕产妇DVT形成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避免该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生期孕产妇 下肢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常规抗凝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孕产期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曲首辉 《淮海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抗凝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孕产期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以某院收治的52例孕产期深静脉血栓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 目的:探讨常规抗凝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孕产期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以某院收治的52例孕产期深静脉血栓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2组患肢与健肢周径差值、静脉通畅改善率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常规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患肢与健肢周径差值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通畅改善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IL-1,IL-6,TNF-α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孕产期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较好,减轻炎性反应效果明显,可在临床治疗预防孕产期深静脉血栓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妊娠并发症 低分子肝素钙 孕产期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孕产妇合并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诊治的分析研究
5
作者 李善姬 余敏华 +6 位作者 汪川 张羽 林建华 周爽 柴文星 杜洪灵 狄文 《上海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376-382,共7页
目的应用“孕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危险因素评分”分析围产期患者发生肺血栓栓塞症(PTE)的相关因素,以探究孕产妇VTE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产科重症病房自2015年9月开设以来至2... 目的应用“孕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危险因素评分”分析围产期患者发生肺血栓栓塞症(PTE)的相关因素,以探究孕产妇VTE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产科重症病房自2015年9月开设以来至2020年12月期间接诊及被转诊的孕产妇资料,其中经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为PTE的1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临床表现、体格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治经过及预后资料,并统计纳入患者的“孕产妇VTE危险因素评分”,以分析影响孕产妇发生VTE的危险因素。结果15例患者中,3例在妊娠期和分娩前后未出现PTE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其余1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及体征,其中胸闷伴气促者8例、咳嗽伴咯血者2例、下肢肿胀者1例、仅表现为术后持续低氧血症者1例。10例患者发病时心率≥100次/min,12例患者呼吸频率≥20次/min。4例患者妊娠合并内科疾病;8例患者发生妊娠并发症;4例患者诊断PTE同时确诊DVT。根据“孕产妇VTE危险因素评分”,极高危(≥4分)患者8例,高危(产前3分,产后2~3分)患者6例,低危(0~1分)患者1例。所有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均不同程度升高,11例患者脑钠肽(BNP)>100 pg/mL。所有患者PaO 2均<95 mmHg(1 mmHg=0.133 kPa);PaCO 2处于正常范围(35~45 mmHg)6例,<35 mmHg者6例,>45 mmHg者3例;氧饱和度处于正常范围(95%~98%)者12例,<95%者3例;pH值处于正常范围(7.350~7.450)者10例,>7.450者4例,<7.350者1例。肌钙蛋白水平升高者2例。15例患者均行静脉加压超声(CUS)检查,其中4例的检查结果提示DVT;所有患者均在产前或产后行CTPA确诊PTE。1例患者行溶栓+低分子肝素(LMWH)+华法林序贯治疗,3例行LMWH+华法林序贯治疗,11例行LMWH治疗。患者的妊娠结局为14例存活,1例因晚期胃癌于产后2个月死亡。患者的新生儿结局为均存活。结论需要进一步完善“孕产妇VTE危险因素评分”,提高危险因素评分预测的灵敏度,对不同阶段的孕产妇均须进行VTE风险评估,实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血栓栓塞症 孕产妇
下载PDF
下肢静脉血栓孕产妇并发肺栓塞的危险因素统计预测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苏杰 王玲玲 +1 位作者 赵云 李敏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23年第5期812-816,共5页
为研究下肢静脉血栓孕妇并发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做到对高危因素的及时预防。通过对2020年6月至2022年4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的91例下肢静脉血栓(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超确诊),其中有26例并发肺栓塞(行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的孕产妇... 为研究下肢静脉血栓孕妇并发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做到对高危因素的及时预防。通过对2020年6月至2022年4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的91例下肢静脉血栓(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超确诊),其中有26例并发肺栓塞(行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的孕产妇进行并发肺栓塞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对比两组病例的一般情况发现肺栓塞组的孕前BMI及入院分娩时的BMI高于非肺栓塞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栓塞组的产后D-二聚体要高于非肺栓塞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栓塞组中,产后卧床时间≥3天,产后D-二聚体>3 mg/L高于非肺栓塞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后卧床时间≥3天,产后D-二聚体>3 mg/L及入院生产时的BMI水平过高是下肢静脉血栓孕妇并发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孕期体重管理,减少术后卧床时间等高危因素,可降低孕期肺栓塞的发病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危险因素 孕产妇 预测分析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中高危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迟玉君 张中华 +4 位作者 宁英 李春玲 董艳蕊 许新 李治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7期864-867,889,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Caprini评分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中高危孕产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筛查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沧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诊治的150例中高危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分为中危组(n=97)和高危组(n=53)。收集孕产妇... 目的探讨基于Caprini评分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中高危孕产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筛查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沧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诊治的150例中高危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分为中危组(n=97)和高危组(n=53)。收集孕产妇的临床基本信息,包括年龄、基础病史、孕产史、Caprini评分、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结果,总结、分析其下肢DVT发生情况和超声图像特点。结果高危组孕产妇的年龄、体重指数、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中危组孕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3例孕产妇发生下肢DVT,其中,高危组孕产妇下肢DVT的发生率为43.4%(23/53),高于中危组孕产妇的20.6%(2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检出下肢DVT的107例孕产妇中,未发现明显异常51例;血流缓慢56例,其中,23例孕产妇在出院随访中发生下肢DVT,中危组孕产妇在出院随访过程中下肢DVT的发生率为31.6%(12/38),低于高危组的61.1%(1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3例发生下肢DVT的孕产妇中,血流完全中断19例,血流变细24例,血栓图像呈现团块状和条索状实性回声。结论基于Caprini评分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方便、准确、安全评估中高危孕产妇的下肢DVT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深静脉血栓 彩色多普勒超声 Caprini评分
下载PDF
空气压力波在预防高危孕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章霞 梁凤娟 朱泳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119-2123,共5页
目的研究空气压力波治疗对预防高危孕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400例高危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0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措施... 目的研究空气压力波治疗对预防高危孕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400例高危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0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措施预防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产前及产后下肢肿胀情况,分析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及静脉血流速度,所有产妇均于产后随访1个月,观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对照组产后3 d大腿周径显著低于产后1 d,产后7 d大、小腿周径都显著低于产前及产后1、3 d(P<0.05);观察组产后3、7 d大、小腿周径显著低于产前和产后1 d及对照组同时点(P<0.05)。对照组产后7 d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水平均显著低于产前(P<0.05);观察组产后7 d PT、APTT、TT、PL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水平均显著低于产前及对照组产后7 d(P<0.05)。观察组产后7 d股总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产前及对照组产后7 d(P<0.05)。两组产后均随访1个月,对照组出现3例(1.50%)下肢静脉血栓,观察组未出现下肢静脉血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23,P=0.082)。结论空气压力波治疗对预防高危孕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压力波 高危孕产妇 下肢深静脉 血栓 凝血酶原时间 血黏度 腘静脉 血流速度
下载PDF
健康管理对孕产妇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培芳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5期351-353,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模式对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920例行产前检查至分娩的孕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重点对孕期的保健和管理、产褥期的护理进行...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模式对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920例行产前检查至分娩的孕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重点对孕期的保健和管理、产褥期的护理进行指导。比较两组孕期、产后、自然分娩、剖宫产、肥胖者及妊高症者DVT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孕期、产后、自然分娩、剖宫产、肥胖者及妊高症者DVT的发生率为0.22%~1.6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6%~12.5%(P〈0.05)。结论除常规护理外,采用系统的健康管理模式能降低孕产妇DVT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管理 孕产妇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孕产妇围生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评估及预防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华 周军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674-676,共3页
目的:研究孕产妇围生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评估及预防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02~2016-02在我院住院的自然分娩产妇5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分级预防... 目的:研究孕产妇围生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评估及预防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02~2016-02在我院住院的自然分娩产妇5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分级预防干预,比较两组孕产妇健康教育落实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直腿伸踝试验(Homan征)阳性率及压迫腓肠试验(Neuhof征)阳性率。结果:实验组健康教育落实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4.0%;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直腿伸踝试验(Homan征)阳性率及压迫腓肠试验(Neuhof征)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分级预防对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很有意义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下肢深静脉血栓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惠红 《上海医药》 CAS 2013年第22期37-39,共3页
本文分析了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预防及护理要点,为临床护理人员预防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做好下肢深静脉血栓孕产妇的护理,减少并发症,提供参考。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孕产妇 预防 护理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艳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1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行剖宫产孕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因素。方法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ATPP、FIB、D-D、AT-Ⅲ、CRP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积极对血栓风险进行评... 目的探讨行剖宫产孕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因素。方法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ATPP、FIB、D-D、AT-Ⅲ、CRP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积极对血栓风险进行评估,通过及早诊断,采取相应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对降低其发生率,提高孕产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下肢深静脉血栓 孕妇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孕产妇高危人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春英 《中外医疗》 2021年第19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孕产妇高危人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建档产检且分娩的14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预防组,各70例。对照组孕产妇常规产检、围产期护理及健康宣教等,预防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孕产妇高危人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建档产检且分娩的14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预防组,各70例。对照组孕产妇常规产检、围产期护理及健康宣教等,预防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干预,密切观察两组孕产妇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对比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并监测产妇产前、产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变化。结果预防组产前和产后48 h凝血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妊娠期和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0.00%、1.43%)低于对照组(5.71%、8.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66、3.759,P>0.05);预防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总发生率(1.43%)显著低于对照组(1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2,P<0.05)。结论孕产妇高危人群积极给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性干预,可有效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并降低该类并发症发生率,防控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孕产妇 高危人群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产后 妊娠期
下载PDF
高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及产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李霞华 夏雪梅 郭学齐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20期4001-4004,共4页
目的分析高龄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妊娠结局及产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分娩的125例高龄GDM孕妇为研究组,70例正常分娩的高龄孕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妊娠结局、神经发育评分,分析高... 目的分析高龄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妊娠结局及产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分娩的125例高龄GDM孕妇为研究组,70例正常分娩的高龄孕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妊娠结局、神经发育评分,分析高龄GDM孕妇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剖宫产(17.14%vs.38.40%)、早产(4.29%vs.14.40%)、巨大儿(2.86%vs.11.20%)发生率均较高(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新生儿行为能力评分[(10.72±0.48)分vs.(10.08±0.31)分]、原始反射评分[(5.98±0.44)分vs.(5.41±0.40)分]、被动肌张力评分[(7.56±0.51)分vs.(6.25±0.42)分]、主动肌张力评分[(7.81±0.81)分vs.(6.32±0.72)分]、一般情况评分[(6.82±0.71)分vs.(5.21±0.66)分]及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量表总分[(38.89±1.01)分vs.(33.27±1.10)分]均较低(均P<0.05)。研究组中,发生深静脉血栓3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盆腔感染史、内科合并症、久坐≥3 d、下肢静脉曲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子痫前期、下肢感染史、吸烟史、产后出血是高龄GDM孕妇发生产后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年龄、盆腔感染史、内科合并症、久坐≥3 d、下肢静脉曲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子痫前期、下肢感染史、吸烟史、产后出血是高龄GDM孕妇产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对其进行干预、控制,可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高龄孕妇 深静脉血栓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急性期深静脉血栓形成妊娠女性炎症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阳 汤建民 +2 位作者 魏文峰 刘子杰 黄宏超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索急性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孕妇炎症因子的表达规律,分析孕妇DVT急性期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与血栓演变的关联性。方法选取DVT孕妇(DVT组)、体检正常的孕妇(对照1组)和非妊娠的健康体检者(对照2组)各52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对照1... 目的探索急性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孕妇炎症因子的表达规律,分析孕妇DVT急性期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与血栓演变的关联性。方法选取DVT孕妇(DVT组)、体检正常的孕妇(对照1组)和非妊娠的健康体检者(对照2组)各52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对照1组、对照2组就诊时和DVT组孕妇T0、T1、T2、T3、T4五个时间段的凝血四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IL-8、IL-10等指标,数据用EMPS软件做统计分析。结果与两个对照组比较,DVT组T0的hs-CRP、TNF-α、IL-6、IL-8、IL-10等指标水平均明显增高(P均<0.01),PT、TT、APTT降低(P均<0.05),FIB升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VT组T1的hs-CRP、TNF-α、IL-6、IL-8的水平均明显高于T0、T2、T3、T4的水平(P均<0.01),T2的IL-10水平高于T0、T1、T3、T4的水平(P均<0.01)。结论炎症因子的表达与孕妇DVT急性期病程走向密切相关,其水平呈现前高后低的规律变化,可作为DVT风险评估和干预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妊娠 炎症因子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低分子肝素钠对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长娣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第8期85-86,共2页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钠对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86例高危剖宫产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B组为实验组,采用低分子肝素...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钠对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86例高危剖宫产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B组为实验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疗法,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治疗效果与凝血-纤溶水平.结果B组的LDVF发生率2.33%优于A组的20.93%;B组的有效率90.70%优于A组的65.12%;B组凝血-纤溶水平各项指标均优于A组.结论高危剖宫产产妇术后护理时,采用低分子肝素钠的方式,能够降低LDVT发生率,提升产妇治疗效果,并有效改善产妇凝血-纤溶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钠 高危孕妇 剖腹产 下肢深静脉血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