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辽河文明视域下的北疆文化内涵挖掘与品牌打造
1
作者 赵东海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打造了“北疆文化”品牌,这不仅是助力内蒙古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明确将西辽...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打造了“北疆文化”品牌,这不仅是助力内蒙古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明确将西辽河文明与黄河文明、长江文明一同列为中华文明的三大源头。西辽河文明植根于悠久的中华文脉中,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历程中体现出了地区精神和时代特征。西辽河文化赓续源浚流长的文脉,秉承中华文明连续性;西辽河文化发扬守正进取的精神,展现中华文明创新性;西辽河文化见证多元一体的形成,突出中华文明统一性;西辽河文化具有兼容并蓄的特点,彰显中华文明包容性;西辽河文化坚持交流互鉴的理念,体现中华文明和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西辽河文明 北疆文化
下载PDF
以历史文化遗产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基于哈民遗址的考察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月梅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9-116,共8页
哈民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史前聚落遗址。在文脉特征上,该遗址兼容西辽河流域史前文明的“天人合一”文化精神、“兼容并蓄”文化逻辑与通辽地域文化的共生互鉴文化机理。在保护利用上,该遗址形成了以科技为关键推动力、以展示文物为... 哈民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史前聚落遗址。在文脉特征上,该遗址兼容西辽河流域史前文明的“天人合一”文化精神、“兼容并蓄”文化逻辑与通辽地域文化的共生互鉴文化机理。在保护利用上,该遗址形成了以科技为关键推动力、以展示文物为亮点与强化考古体验为特色的模式,以及以专题类宣传活动为抓手、以特色产品推动相关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突出特点的实践路径,起到了提升西辽河流域史前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丰富发展通辽地域文化的积极作用。哈民遗址的保护利用为探索以历史文化遗产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提供了重要启示,保护利用历史文化遗产能够从奠定基础、提供动力与支撑等多个方面,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西辽河流域史前文明 历史文化遗产 哈民遗址
下载PDF
西辽河流域沙土对磷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而力 王嗣淇 杨立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2-228,共7页
采用小型回填式土柱动态吸附试验研究了西辽河流域沙土对磷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沙土对磷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吸附方程和Langmuir吸附方程,且前者更优.吸附分配系数(k)平均值为31.55,磷饱和吸附量平均值为312.55mg/kg.沙土对磷的... 采用小型回填式土柱动态吸附试验研究了西辽河流域沙土对磷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沙土对磷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吸附方程和Langmuir吸附方程,且前者更优.吸附分配系数(k)平均值为31.55,磷饱和吸附量平均值为312.55mg/kg.沙土对磷的吸附方式以物理吸附为主,易淋失,仍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固定沙土中的微团聚体因存在以孔隙填充方式的磷吸附,所以其对磷的吸附能力最强,磷淋失的环境风险最小;而流动沙土对磷的吸附能力最弱,磷淋失的环境风险最大.农田和林地沙土对磷的吸附能力最强,磷淋失的环境风险最小,是沙土的最佳利用方式.沙土对磷的吸附分配系数及饱和吸附量与土壤w(粗黏粒),w(黏粒)和w(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流域 沙土 Freundlich吸附方程 吸附分配系数 Langmuir吸附方程 饱和吸附量 零吸持平衡浓度
下载PDF
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以水定地问题探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发鹏 穆文彬 肖恒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4-108,共5页
受自然气候影响,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长期以来处于农业耕种条件优良与灌溉用水短缺并存的窘况,生态环境状况普遍较为脆弱,如何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撑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破解的瓶颈问题之一。基于内蒙古... 受自然气候影响,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长期以来处于农业耕种条件优良与灌溉用水短缺并存的窘况,生态环境状况普遍较为脆弱,如何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撑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破解的瓶颈问题之一。基于内蒙古西辽河流域水土资源配置失衡的具体表现,系统归纳了其原因,并依据以水定地的核心目标和功能,结合西辽河流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能科学有效地改善流域水土资源配置失衡的以水定地水土资源宏观优化配置思路。此外,还提出了建立健全多部门统筹协调机制,完善现代化的监测计量设施并强化监管,鼓励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发力以确保多方共赢的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水定地 干旱半干旱地区 对策 西辽河流域
下载PDF
西辽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结构硝酸盐氮输出通量模拟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而力 王嗣淇 刘宁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5-172,共8页
采用土槽模型渗流试验方法,结合土地利用结构现场调查资料研究了西辽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结构耕层土壤NO3--N淋溶输出通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结构NO3--N淋溶输出通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为农田〔50.23kg/(hm2.a)〕>沙荒... 采用土槽模型渗流试验方法,结合土地利用结构现场调查资料研究了西辽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结构耕层土壤NO3--N淋溶输出通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结构NO3--N淋溶输出通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为农田〔50.23kg/(hm2.a)〕>沙荒地〔12.77kg/(hm2.a)〕>林地〔8.68 kg/(hm2.a)〕>草地〔4.17 kg/(hm2.a)〕,农田和沙荒地对NO3--N输出起源作用,林地和草地起汇作用;西辽河流域沙土区耕层土壤NO3--N输出总量为13.86×104 t/a,不同土地利用结构的NO3--N输出比例为农田(95.31%)>沙荒地(4.69%),农田是西辽河流域氮素营养管理的重点结构;NO3--N输出量夏季(65%)>秋季(25%)>春季(8%)>冬季(2%),夏季是流域氮素营养管理的重点时段;NO3--N淋溶输出通量与土壤硝态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流域 土地利用结构 耕层土壤 硝酸盐氮 输出通量
下载PDF
西辽河流域沙土对氨氮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而力 王嗣淇 王亮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02-106,183,共6页
采用小型回填式土柱动态吸附实验方法研究了西辽河流域沙土对氨氮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西辽河流域沙土对氨氮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和Langmuir吸附等温式,最优模型为Langmuir吸附方程;西辽河流域沙土对氨氮的饱和吸附量在... 采用小型回填式土柱动态吸附实验方法研究了西辽河流域沙土对氨氮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西辽河流域沙土对氨氮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和Langmuir吸附等温式,最优模型为Langmuir吸附方程;西辽河流域沙土对氨氮的饱和吸附量在573.81~3 666.16 mg/kg之间,平均为1 733.83 mg/kg。吸附分配系数k在3.13~524.55之间,平均为93.47;沙土对氨氮的吸附方式以化学吸附为主,解吸可逆性较弱。被吸附的氨氮解吸淋失的环境风险较小;沙土氨氮饱和吸附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粘粒含量和粗粘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影响程度顺序为:有机质含量>粘粒含量>粗粘粒含量;不同利用结构沙土的氨氮饱和吸附量:林地(2 053.87 mg/kg)>农田(1 990.40 mg/kg)>草地(1 356.37 mg/kg)>沙荒地(813.30 mg/kg);农田、林地和草地结构由于土壤有机质和团聚体含量较高,对氨氮的固持能力较强,氨氮流失的环境风险较小,沙荒地结构对氨氮的固持能力最弱。氨氮流失的环境风险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流域 沙土 氨氮 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 吸附分配系数 Langmuir吸附等温式 饱和吸附量
下载PDF
西辽河流域沙土的氨氮解吸行为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而力 杨立伟 王嗣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22-127,210,共7页
采用小型回填式土柱淋溶实验方法研究了西辽河流域沙土的氨氮解吸行为。结果表明,西辽河流域沙土的氨氮解吸行为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解吸等温式;沙土氨氮解吸比率Dr在0.44~0.99之间,平均为0.75,解吸迟滞性指数TⅡ在0.05~0.65之间... 采用小型回填式土柱淋溶实验方法研究了西辽河流域沙土的氨氮解吸行为。结果表明,西辽河流域沙土的氨氮解吸行为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解吸等温式;沙土氨氮解吸比率Dr在0.44~0.99之间,平均为0.75,解吸迟滞性指数TⅡ在0.05~0.65之间,平均为0.29,沙土对氨氮的解吸迟滞性较强,解吸可逆性较弱。被吸附的氨氮解吸淋失的环境风险较小;沙土氨氮解吸比率Dr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粘粒含量和粗粘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影响程度顺序为:有机质含量>粗粘粒含量>粘粒含量;解吸分配系数k和解吸迟滞性指数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与粘粒含量和粗粘粒含量没有相关性;草地、农田和林地结构由于土壤有机质和团聚体含量较高,氨氮解吸迟滞性较强,氨氮流失的环境风险较小,沙荒地结构氨氮流失的环境风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流域 沙土 氨氮 Langmuir解吸等温式 解吸比率 Freundlich解吸等温式 解吸迟滞性指数
下载PDF
西辽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结构沙土磷解吸特征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嗣淇 王而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56-762,共7页
采用小型回填式土柱淋溶试验方法,研究了西辽河流域沙土的磷解吸特征.结果表明,西辽河流域沙土的磷解吸特征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解吸等温式;沙土磷的解吸比率(Dr)在0.32~0.98之间,平均值为0.70;最大解吸量(Dm)与饱和吸附量(Гm)... 采用小型回填式土柱淋溶试验方法,研究了西辽河流域沙土的磷解吸特征.结果表明,西辽河流域沙土的磷解吸特征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解吸等温式;沙土磷的解吸比率(Dr)在0.32~0.98之间,平均值为0.70;最大解吸量(Dm)与饱和吸附量(Гm)呈极显著正相关;沙土对磷的吸附方式以物理吸附为主,解吸可逆性较强.被吸附的磷在环境中较易发生淋失,仍然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土壤中w(有机质)和w(团聚体)对磷的固持能力有较大影响;不同土地利用结构磷的Dr排序为农田(0.64)=草地(0.64)<林地(0.67)<沙荒地(0.91),农田、草地和林地磷淋失的环境风险较小;沙荒地磷淋失的环境风险最大,Dr与土壤中w(粗黏粒),w(黏粒)和w(有机质)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流域 沙土 解吸特征 Langmuir解吸等温式 解吸比率 Freundlich解吸等温式
下载PDF
辽河流域文明之一 辽河流域的历史文化与古代文明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禹浪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9,共9页
辽河是中国东北地区南部的一条较大的河流,辽河水系与黑龙江水系南北呼应,是东北地区两条最大的水系。辽河干流总长度为1 390千米,流域面积21.9万平方千米。辽河流经地区的地理环境十分复杂,不仅涉及到三大山脉(长白山脉、大兴安岭山脉... 辽河是中国东北地区南部的一条较大的河流,辽河水系与黑龙江水系南北呼应,是东北地区两条最大的水系。辽河干流总长度为1 390千米,流域面积21.9万平方千米。辽河流经地区的地理环境十分复杂,不仅涉及到三大山脉(长白山脉、大兴安岭山脉、燕山山脉),而且流经丘陵、平原、沙漠、湿地,最后注入渤海的辽东湾。从辽河流域的空间分布格局的特点来看,其早期族群文化遗迹的地理分布大体是按照西辽河、东辽河与下辽河流域三个区域展开。辽河流域的早期文明与黄河流域和燕山地域的夏商文明关系十分密切,有着悠久而又成熟的文明形态,并且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流域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流域 东、西辽河 下辽河 早期文化与文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