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侵袭性真菌感染易感因素及早期诊断探讨
被引量:
24
1
作者
唐仕芳
陈龙
+4 位作者
赵锦宁
汪丽
吴芳
鲁卫平
史源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10-812,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早期诊断措施。方法对24例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资料及治疗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新生儿真菌感染24例,占NICU...
目的探讨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早期诊断措施。方法对24例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资料及治疗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新生儿真菌感染24例,占NICU同期收治新生儿0.66%(24/3 635)。210例同时做血培养和(1,3)-β-D葡聚糖含量检测,送检率5.8%(210/3 635);(1,3)-β-D葡聚糖阳性24例,阳性率11.4%(24/210);血培养阳性8例,阳性率3.8%(8/210),(1,3)-β-D葡聚糖阳性率显著高于血培养阳性率(P<0.05)。病原菌中念珠菌5例(光滑念珠菌3例,热带念珠菌1例,克柔念珠菌1例),白假丝酵母菌2例,毛霉菌1例,对氟康唑等常用抗真菌药均敏感。24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新生儿均联合应用三代头孢菌素7 d以上(100.0%),早产儿20例(83.3%),气管插管机械通气19例(79.2%),留置中心静脉导管17例(70.8%)。早产、低出生体质量、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长期联合使用广谱抗生素为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以早产儿为主,病原菌以念珠菌为主;(1,3)-β-D葡聚糖含量检测在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动态观察更容易早期发现异常。临床上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检测(1,3)-β-D葡聚糖含量,有利于NICU中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减少误诊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侵袭性真菌感染
(1
3)-β-D葡聚糖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
16
2
作者
余颖芳
马晓路
杜立中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17-820,共4页
目的提高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断及经验性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NICU住院确诊深部真菌感染的21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基础疾病、真菌类别,以及抗真菌治疗效果。结果患儿基...
目的提高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断及经验性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NICU住院确诊深部真菌感染的21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基础疾病、真菌类别,以及抗真菌治疗效果。结果患儿基础疾病以肺部疾病最多见,占47.6%;外科手术治疗5例,占23.8%,其中腹部手术者4例。临床表现以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发热和反应差最多见,有19例(90.5%)出现血小板减低,19例(90.5%)超敏CRP增高,白细胞正常13例(61.9%)。其中确诊真菌败血症18例(85.7%),真菌脑炎1例(4.8%),尿路感染2例(9.5%)。病原菌均为假丝酵母菌。用氟康唑及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总治愈率71.4%,好转19.1%,死亡9.5%。结论喂养不耐受、发热、呼吸暂停和反应差是深部真菌感染患儿最多见的临床表现;患儿多数表现有血小板减低及超敏CRP增高,白细胞正常不能排除该病;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最多见,白假丝酵母菌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深部真菌感染
假丝酵母菌
两性霉素B
下载PDF
职称材料
NICU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情况调查与防控对策
被引量:
4
3
作者
孙献梅
任香娣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9期820-822,共3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状况和相关因素,以控制其感染。方法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1 146例早产儿采用回顾性调查。结果66例早产儿发生了侵袭性真菌感染,感染率5.76%。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基本情况:胎龄、出生体重、母亲有合...
目的探讨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状况和相关因素,以控制其感染。方法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1 146例早产儿采用回顾性调查。结果66例早产儿发生了侵袭性真菌感染,感染率5.76%。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基本情况:胎龄、出生体重、母亲有合并症、窒息、机械通气、胃肠外营养、应用广谱抗生素、住院时间长等相关因素明显增加了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机会,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多,应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侵袭性真菌感染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
6
4
作者
陈彩英
邓春
龚放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3-2017年确诊为IFI的56例住院患儿为病例组,根据胎龄、出院时间等,纳入168例非IFI患...
目的:探讨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3-2017年确诊为IFI的56例住院患儿为病例组,根据胎龄、出院时间等,纳入168例非IFI患儿为对照组,收集病例资料,分析新生儿IFI的发病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征。结果:新生儿IFI的危险因素为:低球蛋白、需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低白蛋白、低红细胞、低血小板、需输注血浆、合并败血症、使用抗生素种类多、静脉营养持续时间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留置PICC总时间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进一步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需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OR:4.189,95%CI:1.527~11.489,P=0.044)、合并败血症(OR:3.719,95%CI:1.035~13.367,P=0.005)、使用抗生素种类多(OR:2.779,95%CI:1.537~5.025,P=0.001)、静脉营养持续时间长(OR:1.039,95%CI:1.003~1.075,P=0.034)为新生儿IFI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51.61%)、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2.58%)。结论:临床怀疑新生儿IFI而病原学检查困难时,若新生儿存在需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合并败血症、使用抗生素种类多、静脉营养持续时间长等高危因素,应根据病原菌分布特征,尽早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侵袭性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病原学
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生儿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
3
5
作者
郑天
李秋平
+4 位作者
陈海花
崔杰
唐洪怡
马倩倩
封志纯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4期292-296,共5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的临床特点,为其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八一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确诊的102例IFI患儿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的临床特点,为其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八一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确诊的102例IFI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儿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等。结果102例IFI患儿中男68例,女34例;早产儿75例(73.5%),胎龄(32.7±4.4)周,出生体重(1898±913)g。发病日龄为生后1~99 d,其中早发型9例(8.8%),晚发型93例(91.2%)。98例为血培养阳性,4例为血培养阴性但脑脊液培养阳性。分离出的103株真菌中,前3位分别为白色假丝酵母菌53株(51.5%)、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6株(25.2%)、光滑假丝酵母菌9株(8.7%)。32例(31.4%)出现皮肤灰暗、灌注差等感染性休克表现。25例(24.5%)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1.0×109/L,68例(66.7%)血小板计数﹤100×109/L;真菌D葡聚糖检测平均值(853±623)ng/L。16例(15.7%)合并器官受累,其中11例合并真菌性脑膜炎,3例合并真菌性眼内炎,2例合并泌尿系感染。经氟康唑或伏立康唑治疗,84例(82.4%)治愈,10例(9.8%)病情好转后家属因担心后遗症或经济原因自动出院,8例(7.8%)死亡。结论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是IFI主要群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临床表现多样,易合并器官受累,不良预后率高,需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感染
真菌血症
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早产儿
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侵袭性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
10
6
作者
戎群芳
张育才
+2 位作者
朱艳
崔云
张宇鸣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 分析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总结2007年至2009年我院PICU收治的35例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对真菌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危重病例评分、机械通气、导尿管和胃管置入、床旁...
目的 分析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总结2007年至2009年我院PICU收治的35例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对真菌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危重病例评分、机械通气、导尿管和胃管置入、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等.结果 (1)3年间PICU共收治危重患儿2 116例,其中35例发生真菌感染,发生率为1.65%(35/2 116),其中死亡7例,病死率为20.00%(7/35).(2)发生真菌感染的平均时间为人院后(10.4±8.3)d,主要表现为肺炎21例(60.0%),腹膜炎5例(14.3%),尿路感染4例(11.4%),肠道感染3例(8.6%),败血症1例(2.9%),脑膜炎1例(2.9%).(3)儿童危重病例评分低、机械通气、留置胃管及导尿管、连续性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是引起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4)致病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结论 侵袭性真菌感染已成为PICU主要的院内感染,白色念珠菌是主要致病菌.合理利用抗生素、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及时使用抗真菌药,可能是应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重症监护病房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侵袭性真菌感染4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7
7
作者
张涛
武宇辉
+3 位作者
杨卫国
孟青
黄宝兴
何颜霞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目的总结PICU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PICU住院的IFI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标本真菌培养阳性患儿179例,其中IFI患儿49例。男23例,女26例...
目的总结PICU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PICU住院的IFI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标本真菌培养阳性患儿179例,其中IFI患儿49例。男23例,女26例,平均年龄(3.87±2.42)岁。47例患儿存在基础疾病。阳性标本中肺泡灌洗液/痰培养36例,血培养14例,尿培养7例,胸/腹水培养3例,骨髓培养2例,脑脊液培养1例。12例患儿同时存在2个及以上部位感染。共培养出53株真菌:念珠菌45株,曲霉菌5株,马尔尼菲青霉菌3株。4例患儿存在两种真菌感染。存在基础疾病、输血、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长是IFI的危险因素(均P<0.05)。药敏分析结果显示,除产朊假丝酵母菌、酿酒酵母菌、葡萄牙假丝酵母菌各1例对伊曲康唑不敏感外,其他菌株对两性霉素B/脂质体、三唑类、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均敏感。23例患儿联合使用2种抗真菌药物。所有患儿均伴有发热,11例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6例死亡。结论儿童IFI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情重,病死率高。念珠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肺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对于存在IFI危险因素如基础疾病、输血、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长的患儿,应结合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及早诊断并经验性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侵袭性真菌感染
儿童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侵袭性真菌感染新生儿外周血CXCL13基因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
3
8
作者
李静
张会杰
+1 位作者
张素梅
张岚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1-785,共5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新生儿外周血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IFI新生儿46例为研究组和无感染新生儿95例为对照组,观察IFI新生...
目的探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新生儿外周血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IFI新生儿46例为研究组和无感染新生儿95例为对照组,观察IFI新生儿真菌感染分布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两组新生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XCL13 mRNA水平,分析CXCL13 mRNA水平对IFI新生儿预测价值。结果IFI新生儿分离鉴定真菌52株,其中白假丝酵母30株,光滑假丝酵母9株,近平滑假丝酵母8株,热带假丝酵母3株,其他假丝酵母2株;研究组患儿胎龄(<37周)、疾病严重程度(≤90分)构成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而出生体质量、住院时间(≤8 d)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小板、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4、IL-6水平和CXCL13 m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CXCL13 mRNA水平对IFI新生儿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9,敏感度93.53%,特异性66.34%。结论IFI新生儿真菌感染以白假丝酵母感染为主,IFI可提高新生儿外周血CXCL13表达和相关促炎因子水平,CXCL13鉴别IFI新生儿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侵袭性真菌感染
真菌分布
趋化因子CXC配体13
预测价值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题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侵袭性真菌感染易感因素及早期诊断探讨
被引量:
24
1
作者
唐仕芳
陈龙
赵锦宁
汪丽
吴芳
鲁卫平
史源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儿科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检验科
出处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10-812,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早期诊断措施。方法对24例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资料及治疗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新生儿真菌感染24例,占NICU同期收治新生儿0.66%(24/3 635)。210例同时做血培养和(1,3)-β-D葡聚糖含量检测,送检率5.8%(210/3 635);(1,3)-β-D葡聚糖阳性24例,阳性率11.4%(24/210);血培养阳性8例,阳性率3.8%(8/210),(1,3)-β-D葡聚糖阳性率显著高于血培养阳性率(P<0.05)。病原菌中念珠菌5例(光滑念珠菌3例,热带念珠菌1例,克柔念珠菌1例),白假丝酵母菌2例,毛霉菌1例,对氟康唑等常用抗真菌药均敏感。24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新生儿均联合应用三代头孢菌素7 d以上(100.0%),早产儿20例(83.3%),气管插管机械通气19例(79.2%),留置中心静脉导管17例(70.8%)。早产、低出生体质量、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长期联合使用广谱抗生素为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以早产儿为主,病原菌以念珠菌为主;(1,3)-β-D葡聚糖含量检测在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动态观察更容易早期发现异常。临床上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检测(1,3)-β-D葡聚糖含量,有利于NICU中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减少误诊漏诊率。
关键词
新生儿
侵袭性真菌感染
(1
3)-β-D葡聚糖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Keywords
neonate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1
3)-β-D gluca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分类号
R722.1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
16
2
作者
余颖芳
马晓路
杜立中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出处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17-820,共4页
文摘
目的提高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断及经验性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NICU住院确诊深部真菌感染的21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基础疾病、真菌类别,以及抗真菌治疗效果。结果患儿基础疾病以肺部疾病最多见,占47.6%;外科手术治疗5例,占23.8%,其中腹部手术者4例。临床表现以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发热和反应差最多见,有19例(90.5%)出现血小板减低,19例(90.5%)超敏CRP增高,白细胞正常13例(61.9%)。其中确诊真菌败血症18例(85.7%),真菌脑炎1例(4.8%),尿路感染2例(9.5%)。病原菌均为假丝酵母菌。用氟康唑及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总治愈率71.4%,好转19.1%,死亡9.5%。结论喂养不耐受、发热、呼吸暂停和反应差是深部真菌感染患儿最多见的临床表现;患儿多数表现有血小板减低及超敏CRP增高,白细胞正常不能排除该病;近平滑假丝酵母菌感染最多见,白假丝酵母菌次之。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深部真菌感染
假丝酵母菌
两性霉素B
Keywords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candida
amphotericin B
分类号
R722.1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ICU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情况调查与防控对策
被引量:
4
3
作者
孙献梅
任香娣
机构
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新生儿科
出处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9期820-822,共3页
基金
山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118)
文摘
目的探讨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状况和相关因素,以控制其感染。方法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1 146例早产儿采用回顾性调查。结果66例早产儿发生了侵袭性真菌感染,感染率5.76%。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基本情况:胎龄、出生体重、母亲有合并症、窒息、机械通气、胃肠外营养、应用广谱抗生素、住院时间长等相关因素明显增加了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机会,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多,应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其发生率。
关键词
早产儿
侵袭性真菌感染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Keywords
premature children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分类号
R471 [医药卫生—护理学]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
6
4
作者
陈彩英
邓春
龚放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出处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24-27,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3-2017年确诊为IFI的56例住院患儿为病例组,根据胎龄、出院时间等,纳入168例非IFI患儿为对照组,收集病例资料,分析新生儿IFI的发病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征。结果:新生儿IFI的危险因素为:低球蛋白、需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低白蛋白、低红细胞、低血小板、需输注血浆、合并败血症、使用抗生素种类多、静脉营养持续时间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留置PICC总时间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进一步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需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OR:4.189,95%CI:1.527~11.489,P=0.044)、合并败血症(OR:3.719,95%CI:1.035~13.367,P=0.005)、使用抗生素种类多(OR:2.779,95%CI:1.537~5.025,P=0.001)、静脉营养持续时间长(OR:1.039,95%CI:1.003~1.075,P=0.034)为新生儿IFI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51.61%)、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2.58%)。结论:临床怀疑新生儿IFI而病原学检查困难时,若新生儿存在需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合并败血症、使用抗生素种类多、静脉营养持续时间长等高危因素,应根据病原菌分布特征,尽早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关键词
新生儿
侵袭性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病原学
重症监护病房
Keywords
neonates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risk factors
pathogens
intensive
care
unit
分类号
R722.1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生儿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
3
5
作者
郑天
李秋平
陈海花
崔杰
唐洪怡
马倩倩
封志纯
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八一儿童医院超早产NICU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八一儿童医院信息科
出处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4期292-29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1504)
文摘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的临床特点,为其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八一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确诊的102例IFI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儿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等。结果102例IFI患儿中男68例,女34例;早产儿75例(73.5%),胎龄(32.7±4.4)周,出生体重(1898±913)g。发病日龄为生后1~99 d,其中早发型9例(8.8%),晚发型93例(91.2%)。98例为血培养阳性,4例为血培养阴性但脑脊液培养阳性。分离出的103株真菌中,前3位分别为白色假丝酵母菌53株(51.5%)、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6株(25.2%)、光滑假丝酵母菌9株(8.7%)。32例(31.4%)出现皮肤灰暗、灌注差等感染性休克表现。25例(24.5%)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1.0×109/L,68例(66.7%)血小板计数﹤100×109/L;真菌D葡聚糖检测平均值(853±623)ng/L。16例(15.7%)合并器官受累,其中11例合并真菌性脑膜炎,3例合并真菌性眼内炎,2例合并泌尿系感染。经氟康唑或伏立康唑治疗,84例(82.4%)治愈,10例(9.8%)病情好转后家属因担心后遗症或经济原因自动出院,8例(7.8%)死亡。结论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是IFI主要群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临床表现多样,易合并器官受累,不良预后率高,需要引起重视。
关键词
真菌
感染
真菌血症
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早产儿
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
Keywords
Fungi
Infection
Fungemia
intensive
care
unit
s
neonatal
premature
infants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分类号
R72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侵袭性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
10
6
作者
戎群芳
张育才
朱艳
崔云
张宇鸣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
出处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123-125,共3页
文摘
目的 分析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总结2007年至2009年我院PICU收治的35例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对真菌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危重病例评分、机械通气、导尿管和胃管置入、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等.结果 (1)3年间PICU共收治危重患儿2 116例,其中35例发生真菌感染,发生率为1.65%(35/2 116),其中死亡7例,病死率为20.00%(7/35).(2)发生真菌感染的平均时间为人院后(10.4±8.3)d,主要表现为肺炎21例(60.0%),腹膜炎5例(14.3%),尿路感染4例(11.4%),肠道感染3例(8.6%),败血症1例(2.9%),脑膜炎1例(2.9%).(3)儿童危重病例评分低、机械通气、留置胃管及导尿管、连续性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是引起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4)致病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结论 侵袭性真菌感染已成为PICU主要的院内感染,白色念珠菌是主要致病菌.合理利用抗生素、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及时使用抗真菌药,可能是应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重症监护病房
儿童
Keywords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Risk factor
intensive
care
unit
children
分类号
R519 [医药卫生—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侵袭性真菌感染4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7
7
作者
张涛
武宇辉
杨卫国
孟青
黄宝兴
何颜霞
机构
锦州医科大学深圳市儿童医院研究生培养基地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锦州医科大学深圳市儿童医院研究生培养基地检验科
出处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201-205,共5页
基金
深圳市卫生计生系统科研项目(201606035).
文摘
目的总结PICU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PICU住院的IFI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标本真菌培养阳性患儿179例,其中IFI患儿49例。男23例,女26例,平均年龄(3.87±2.42)岁。47例患儿存在基础疾病。阳性标本中肺泡灌洗液/痰培养36例,血培养14例,尿培养7例,胸/腹水培养3例,骨髓培养2例,脑脊液培养1例。12例患儿同时存在2个及以上部位感染。共培养出53株真菌:念珠菌45株,曲霉菌5株,马尔尼菲青霉菌3株。4例患儿存在两种真菌感染。存在基础疾病、输血、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长是IFI的危险因素(均P<0.05)。药敏分析结果显示,除产朊假丝酵母菌、酿酒酵母菌、葡萄牙假丝酵母菌各1例对伊曲康唑不敏感外,其他菌株对两性霉素B/脂质体、三唑类、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均敏感。23例患儿联合使用2种抗真菌药物。所有患儿均伴有发热,11例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6例死亡。结论儿童IFI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情重,病死率高。念珠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肺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对于存在IFI危险因素如基础疾病、输血、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长的患儿,应结合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及早诊断并经验性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关键词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侵袭性真菌感染
儿童
危险因素
Keywords
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children
Fisk factors
分类号
R725.1 [医药卫生—儿科]
原文传递
题名
侵袭性真菌感染新生儿外周血CXCL13基因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
3
8
作者
李静
张会杰
张素梅
张岚
机构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室
出处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1-785,共5页
基金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963874)。
文摘
目的探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新生儿外周血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IFI新生儿46例为研究组和无感染新生儿95例为对照组,观察IFI新生儿真菌感染分布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两组新生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XCL13 mRNA水平,分析CXCL13 mRNA水平对IFI新生儿预测价值。结果IFI新生儿分离鉴定真菌52株,其中白假丝酵母30株,光滑假丝酵母9株,近平滑假丝酵母8株,热带假丝酵母3株,其他假丝酵母2株;研究组患儿胎龄(<37周)、疾病严重程度(≤90分)构成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而出生体质量、住院时间(≤8 d)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小板、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4、IL-6水平和CXCL13 m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CXCL13 mRNA水平对IFI新生儿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9,敏感度93.53%,特异性66.34%。结论IFI新生儿真菌感染以白假丝酵母感染为主,IFI可提高新生儿外周血CXCL13表达和相关促炎因子水平,CXCL13鉴别IFI新生儿效能较好。
关键词
新生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侵袭性真菌感染
真菌分布
趋化因子CXC配体13
预测价值
临床意义
Keywords
Neonat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Distribution of fungi
Chemokine CXC ligand 13
Predictive value
Clinical significance
分类号
R722.13 [医药卫生—儿科]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侵袭性真菌感染易感因素及早期诊断探讨
唐仕芳
陈龙
赵锦宁
汪丽
吴芳
鲁卫平
史源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临床特点分析
余颖芳
马晓路
杜立中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NICU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情况调查与防控对策
孙献梅
任香娣
《护士进修杂志》
201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陈彩英
邓春
龚放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新生儿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
郑天
李秋平
陈海花
崔杰
唐洪怡
马倩倩
封志纯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侵袭性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戎群芳
张育才
朱艳
崔云
张宇鸣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1
10
原文传递
7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侵袭性真菌感染49例临床分析
张涛
武宇辉
杨卫国
孟青
黄宝兴
何颜霞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9
7
原文传递
8
侵袭性真菌感染新生儿外周血CXCL13基因表达及意义
李静
张会杰
张素梅
张岚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